第三讲、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的编写

合集下载

数字测图技术课程设计

数字测图技术课程设计

数字测图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数字测图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原理和应用范围。

2. 学生能够掌握数字测图的主要设备和软件的使用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数字测图技术在现代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数字测图技术进行地图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输出。

2. 学生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地图的绘制和编辑,具备一定的地图设计能力。

3. 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数字测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地理信息科学和数字测图技术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测图技术在国家地理信息安全和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数字测图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考虑到学生年级和知识背景,课程内容将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字测图技术概述- 了解数字测图技术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分类。

- 掌握数字测图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2. 数字测图设备与软件- 学习GPS、全站仪、激光扫描仪等数字测图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 掌握ArcGIS、CAD等数字测图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3. 地图数据采集与处理- 学习地图数据采集的野外作业方法和数据预处理流程。

- 掌握地图投影变换、坐标系统转换等数据处理技术。

4. 地图绘制与编辑- 学习地图符号、注记、比例尺等地图元素的设计与制作。

- 掌握地图绘制与编辑的基本技巧,提高地图视觉效果。

5. 数字测图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分析实际案例,了解数字测图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 学习数字测图技术在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讲课课时数字测图外业(实习课时草图法数据采集)资料

讲课课时数字测图外业(实习课时草图法数据采集)资料

辐射法就是在某一通视良好的等级控制上,用坐标法测 量方法,按全圆方向观测方式一次测定几个图根点.这种方 法无须平差计算,直接测出坐标.为了保证图根点精度,一 般要进行两次观测。
一步测量法就是将图根导线与碎部测量同时作业,即在 一个测站上,先测导线的数据,接着就测碎部点.这是一种 少安置一轮仪器、少跑一轮路,大大提高外业工作效率的测 量方法。
简码作业是在测定碎部点的定位信息的同时输入简编码。带 简编码的数据经内业识别,自动转换为绘图程序内部码, 可以实现自动绘图。
特点:无码作业外业速度快;但此法需要一个人绘制草图, 且内业需人机交互编辑成图。简码作业不需要绘制草图, 但需要及时输入地物点的属性编码和连接信息,观测较麻 烦。如果使用的仪器带有数字和字母的键盘,又能熟练记 住简编码,简码作业的效率还是很高的。
二、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仪器器材:全站仪+脚架+棱镜 小钢尺 对讲机 电池 皮尺(钢尺) 通讯电缆
资料准备 :控制点 地形图 技术资料 作业区的划分(分块测量,路、河、山脊、街坊) 数据输入到仪器中
人员组织: 3—4人
测区划分
“作业区”划分:一般以道路、河流、沟渠、山脊等 明显线状地物为界线,将测区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区。对 于地籍测量来说,一般以街坊为单位划分作业区。
层数、流向
成图直观,初学者易于掌握
信息全面,适用各种情况
B站点:A
野外记草图麻烦,成图速度慢 后视点:T1 T1
不易发现错误
后视点测量坐标:
T3
支点A号及坐标值: T2
D C
②有码作业——简码法作业
人员配置: 仪器观测员1名 绘草图领镜员1名 立镜员1~2名
49 F1
内业可自动绘图、成图速度快 但要求野外测量人员要有熟练的 编码技能 用于地物单一地区或专项测量

《数字测图技术》课程标准

《数字测图技术》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数字测图技术》课程专业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必修课,是在明确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定位的前提下,通过对行业、企业生产一线测绘岗位进行深入调研与分析,采用校企合作方式,基于岗位职业标准和工作过程,开发集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及应用的教、学、做一体的课程。

二、课时课时安排:总课时 108 ,(理论课时 40 、实践课时 68 )三、学分6.0学分四、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的编写方法;(2)掌握图根控制网布设原则及方法、一步法、辐射法的作业步骤;(3)掌握全站仪及GPS-RTK的使用及数据传输方法;(4)掌握草图的绘制方法;(5)掌握CASS成图软件绘制地物、等高线的方法;(6)掌握地形图的分幅及整饰方法;(7)掌握CASS软件图层管理知识及图形输出;(8)掌握数字地形图成果检验程序;(9)掌握数字测图技术总结的编写方法;(10)掌握地形要素的查询方法;(11)掌握CASS软件绘制纵横断面的方法;(12)掌握CASS测图软件计算工程土方量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编制数字测图项目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2)能熟练操作全站仪和GPS-RTK;(3)能熟练操作CASS软件大部分功能菜单;(4)能正确绘制草图的能力;(5)能野外数据采集、数据传输;(6)能正确使用CASS软件展点、绘制地物、绘制地貌、整饰图幅;(7)能将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在工程中应用。

(8)具备利用网络、文献等获取信息能力;(9)具备模仿创新能力;(10)具备自学测量新技术能力;(11)具备实践动手能力。

(三)职业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1)具备野外生存与自我保护的能力;(2)具备团队协作的能力;(3)具备构建社会关系的能力;(4)具备把握贡献与冲突的能力;(5)具备决策与执行能力。

具有较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及要求六、教学实施(一)教学策略1、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数字测图设计书

数字测图设计书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测图设计书班级:测量1002姓名:***指导老师:牛鹏涛,马书英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使同学们系统掌握数字测图的实施过程,熟练操作全站仪进行野外数据的采集和编码,并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等内业作业。

全站仪数字化测图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字化测图方法之一,也称为内外业一体化测图法或电子平板仪测图法。

它是通过全站仪对地物、地貌特征点进行外业的数据采集、绘制草图等,再传输到计算机利用成图软件进行图形编辑、修改、生成等高线等过程,获得数字化图。

其主要特点是测图直观、灵活、精度高。

二、实习任务完成一幅1:500的。

三、实习具体安排:时间:2011年12月12日——2011年12月25日内容:领取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及平差计算碎部测图,绘制草图碎部测图,绘制草图数据传输及处理计算机成图备注:每组领取全站仪一台,棱镜及对中杆一副,对讲机两个。

成员组成:每小组四人,一人操作仪器,一人跑杆。

剩余两人适时调换。

四、指导老师:马书英老师12月12晚在测量工作室开数字测图动员会。

五、实习地点: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1.测图方法:采用编码法。

2.地形测图时仪器的设置及测站上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⑴全站仪的对中偏差不应大于图上 5mm。

⑵全站仪安置好后,需检测零方向和另一已知方向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误差不应大于图上 0.2 mm,;高程误差不应大于五分之一基本等高距,测得的检测高差和原高差之差应不大于 1/5 基本等高距。

六、数字测图数据采集与内成图地形图测绘采用全站仪进行全野外数据采集数字化成图法,主要用全站仪测定地形要素的坐标和高程,对于部分隐蔽点则采取皮尺丈量边长,用边长交会方法求得其坐标,也可采用方向交会法测定地物点的位置。

为尽量减少数据粗差,数据记录应充分利用全站仪内存,实现全站仪自动记录。

数据采集1、测站检查在控制点上设站后,观测之前必须进行以下检查:a)仪器参数检查。

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和实例范本

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和实例范本

: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和实例范本————————————————————————————————作者:————————————————————————————————日期:测绘专业技术设计书内容及实例根据测绘行业标准《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要求,为测绘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测绘成果(或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要求,并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个测绘项目作业前都应进行技术设计。

一、测绘技术设计分类测绘技术设计分为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

项目设计是对测绘项目进行的综合性整体设计,一般由承担项目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

专业技术设计是对测绘专业活动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它是在项目设计基础上,按照测绘活动内容进行的具体设计,是指导测绘生产的主要技术依据,专业技术设计一般由具体承担相应测绘专业任务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

对于工作量较小的项目,可根据需要将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合并为项目设计。

二、测绘专业技术设计内容专业技术设计书的内容通常包括概述、测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引用文件、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技术设计方案等部分。

1、概述主要说明任务的来源、目的、任务量、测区范围和作业内容、行政隶属以及完成期限等任务基本情况。

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应根据不同专业测绘任务的具体内容和特别,特别需要说明与测绘作业有关的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2)已有资料情况主要说明已有资料的数量、形式、主要质量情况(包括已有资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等)和评价、说明已有资料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等。

3、引用文件说明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过程中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者其他技术文件,文件一经引用,例构成专业技术设计书设计内容的一部分。

4、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根据具体成果(或产品),规定其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一般包括成果(或产品)类型及形式、坐标系统、高程基准、时间系统、比例尺、分带、投影方法、分幅编号及其空间单元,数据基本内容、数据格式、数据精度以及其他技术指标等。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备课讲稿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备课讲稿

开封市黄河水院测区1:1000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入库技术设计书编写:熊碧审查:熊碧审核:熊碧审定:熊碧审批:熊碧二零一零年五月二十日开封市黄河水院测区1:10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入库技术设计书1、概述1.1、任务情况为满足黄河水院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增,2010年5月由院生产科对我系下达了黄河水院测区的1:1000数字化地形图的测量任务,现根据项目和任务的目的,以及测区实际情况编写技术设计书。

1.2、测区概况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东邻黄河大街,北邻北环路,西邻夷山大街,南临东京大道,与河南大学新校区毗邻。

新校址东西长782米,南北长965米,西侧有宽约80米贯通南北的地下古城墙遗址,南侧有100米贯通东西的城市绿化带。

新校区距黄河水院老校区(东院教学区)约4.2km,离市中心8km,距火车站约10km,离连霍高速公路开封市出口约3 km。

总建筑面积达到34万m2,其中实验实习楼(馆、厂)达到9.5万m2,其它附属用房达到7.5万m2。

新校区交通便利,校园地势较平坦,便于野外工作。

新校区位于东经114°52'30" -115°03'52",北纬22°30' -22°23'.测区平均海拔约75米,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500mm---2000mm,日照充足适宜作业外测量任务。

1. 3、实习任务及作业依据本次实习任务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平面图根控制测量(二)四等水准测量(三)1:1000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实习过程中各项指标主要遵循如下测量规范:(一)《城市测量规范》(GB12897--91)(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三)《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279--1995) (四)《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五)《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GB/T 14912--200)1. 4、已有资料情况收集到黄河水院1:1000数字地形图和一本测绘工程系工程测量教研室分发的数字测图指导书现可利用的控制点有两个,分别是HY05 、HY06。

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编写方法

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编写方法

测绘技术设计的编写一、技术设计总则1、测绘技术设计定义将顾客或社会对测绘成果的要求转换为测绘成果(或产品)、测绘生产过程或测绘生产体系规定的特性或规范的一组过程。

2、测绘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测绘成果(或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要求,并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测绘技术设计分类分为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4、设计分工5、测绘技术设计文件定义与作用定义:为测绘成果(或产品)固有特性和生产过程或体系提供规范性依据的文件。

主要包括:项目设计书、专业技术设计书以及相应的技术设计更改文件。

作用:它是测绘生产的主要技术依据,也是影响测绘成果(或产品)能否满足顾客要求和技术标准的关键因素。

测绘技术的设计活动应按照:策划、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评审、验证(必要时)、审批的程序进行。

6、技术设计的基本原则A.技术设计应依据输入内容(设计依据),充分考虑顾客的要求,引用适用的国家、行业或地方的相关标准,重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B.技术设计方案应体现整体性原则。

C.积极采用适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

D.应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已有的测绘成果和资料;对于外业测量,必要时应进行实地勘察,并编写踏勘报告。

7、设计人员应具备(满足)基本要求8、技术设计编写要求a、内容明确,文字简练,数据正确。

b、名词、术语、公式、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等应与有关法规和标准一致。

c、技术设计书的幅面、封面格式和字体、字号要求见CH/T1004附录B。

但其副封面应有(项目或测绘专业名称)项目设计书或专业技术设计书;设计负责人,主要设计人;项目(专业)承担单位(盖章),审核意见,审核人;批准单位(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以及年月日等。

二、设计过程及内容要求1、设计过程的程序a.设计策划b.设计输入(设计依据):设计输入是设计的依据。

c.设计输出(技术设计文件)d.设计评审e.设计验证f.设计审批g.设计更改2、设计(过程)流程图3、内容要求三、测绘技术设计书一般编写的内容(一)、项目设计书必须的内容:1、概述说明项目来源、内容和目标、作业区范围和行政隶属、任务量、完成期限、项目承担单位和成果(或产品)接收单位等。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报告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报告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报告数字测图技术设计报告数字测图技术设计报告学院名称: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年级:地信10-1姓名:毛亚会学号:201*1207013指导老师:邓文彬一.前言随着电子全站仪及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地形图的成图方法正在逐步地由传统的白纸法成图向数字测图方向发展。

技术设计的规范对测绘人员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作业方法目前在我国,获得数字地图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原图数字化、航测数字成图、地面数字测图。

但不管哪种方法,其主要作业过程均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打印图纸、提供软盘等)。

1.原图数字化当一个城市(地区)需要用到数字地形图而一时因经费困难、或受到时间等原因的限制时,该方法是再适宜不过的了。

它能够充分地利用现有的地形图,仅需配备计算机、数字化仪、绘图仪再配以一种数字化软件就可以开展工作,并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数字的成果。

如一时连购买设备的经费也难以落实,也可让具备有图纸数字化能力的测绘单位代而为之。

它的工作方法有两种:手扶跟踪数字化及扫描矢量化后数字化,其中后一种要比前一种的精度高、效率高。

但是,利用该方法所获得的数字地图其精度因受原图精度的影响,加上数字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误差,因而它的精度要比原图的精度差。

而且它所反映的只是白纸成图时地表上各种地物地貌,现势性不是很好。

所以它仅能作为一种应急措施而非长久之计。

为了可充分利用该法得到数字地图,可通过修测、补测等方法,实测一部分地物点的精确坐标,再用这些点的坐标代替原来的坐标,通过调整,可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原有图的精度。

而随着地图的不断更新,实测坐标的增加,地图的精度也就会相应地得到了提高。

2.航测数字成图当一个地区(或测区)很大时,就可以利用航空摄影机在空中摄取地面的影像,通过外业判读,在内业建立地面的模型,通过计算机用绘图软件在模型上量测,直接获得数字地形图。

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数字摄影测量已在我国的某一地区取得了试验性的成功,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得到推广。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和实例例范本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和实例例范本

测绘专业技术设计书内容及实例根据测绘行业标准《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要求,为测绘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测绘成果(或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要求,并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个测绘项目作业前都应进行技术设计。

一、测绘技术设计分类测绘技术设计分为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

项目设计是对测绘项目进行的综合性整体设计,一般由承担项目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

专业技术设计是对测绘专业活动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它是在项目设计基础上,按照测绘活动内容进行的具体设计,是指导测绘生产的主要技术依据,专业技术设计一般由具体承担相应测绘专业任务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

对于工作量较小的项目,可根据需要将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合并为项目设计。

二、测绘专业技术设计内容专业技术设计书的内容通常包括概述、测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引用文件、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技术设计方案等部分。

1、概述主要说明任务的来源、目的、任务量、测区范围和作业内容、行政隶属以及完成期限等任务基本情况。

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应根据不同专业测绘任务的具体内容和特别,特别需要说明与测绘作业有关的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2)已有资料情况主要说明已有资料的数量、形式、主要质量情况(包括已有资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等)和评价、说明已有资料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等。

3、引用文件说明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过程中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者其他技术文件,文件一经引用,例构成专业技术设计书设计内容的一部分。

4、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根据具体成果(或产品),规定其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一般包括成果(或产品)类型及形式、坐标系统、高程基准、时间系统、比例尺、分带、投影方法、分幅编号及其空间单元,数据基本内容、数据格式、数据精度以及其他技术指标等。

5、设计方案具体内容应根据各专业测绘活动的内容和特点确定。

数字测图外业实施

数字测图外业实施
对一般平坦而开阔地区,每平方千米图根点的密度为: 数字成图:1:2000≥4个
1:1000≥16个 1:500≥64个 支点:在控制点或图根点上,增设测站点可采用极坐标法、交会法和 支导线。
一、控制测量
平面:
图2 图1
导线测量/交会测量
B
GPS静态测量/动态GPS(RTK) 图4
辐射法 图4
一步测量法 图5
4、仪器设备的选择及检验
控制网:静态GPS /动态GPS/导线 加密:动态GPS/导线测量
2〞3+2×10-6D 数据采集:全站仪/动态GPS
6〞5+5×10-6D ,
仪器的检校:
5、技术设计书的编写
§(二)数字测图的实施
一、控制测量 二、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三、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原理
一、控制测量
A
高程: 水准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
B A
T1
T3
图5
T
2
图3
检核
D C
一、控制测量
高程:
图2
图3
图1
水准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
平面:
导线测量/交会测量
GPS静态测量/动态GPS(RTK)
辐射法
一步测量法ຫໍສະໝຸດ 辐射法就是在某一通视良好的等级 控制上,用坐标法测量方法,按全圆方 向观测方式一次测定几个图根点.这种 方法无须平差计算,直接测出坐标.为 了保证图根点精度,一般要进行两次观 测。
1997)
《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14912-94) 《工程测量规范》 《城市测量规范》 《地籍测绘规范》 《地籍图式》 《房地产测量规范》
二、技术设计书的编写
1、测区踏勘
交通 水系 植被

技能点1: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编写——课件.

技能点1: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编写——课件.
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成图时,要对其可行性及能 达到的精度进行充分的论证。
技术设计书中使用的名词、术语、公式、符号、代号和计 量单位等应与有关规范和标准一致 。
02 技术设计书的主要内容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的主要内容
1.任务概述 2.测区概况
3.已有资料情况 4.作业依据
5.控制测量方案
大比例尺数 字测图技术 设计书的主
要内容
6.数字测图方案
7.检查验收方案 8.工作量统计、作业
计划和经费预算 9.上交资料清单
10.建议与措施
03 技术设计书案例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案例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案例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案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HANKS 谢谢聆听
主讲人:张博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
数字测图
技能点1:大比例尺数字测图 技术设计书编写
主讲人:张博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
01 技术设计书的编写要求
目录
CONTENTS
02 技术设计书的编写内容 03 技术设计书案例
01 技术设计书的编写要求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的编写要求
大比例尺 数字测图 技术设计 书的编写 要求
内容明确,文字简练。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

XX地区测区1:10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入库技术设计书编写:熊碧审查:熊碧审核:熊碧审定:熊碧审批:熊碧二零一零年五月二十日XX地区测区1:10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入库技术设计书1、概述1.1、任务情况为满足黄河水院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增,2010年5月由院生产科对我系下达了黄河水院测区的1:1000数字化地形图的测量任务,现根据项目和任务的目的,以及测区实际情况编写技术设计书。

1.2、测区概况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东邻黄河大街,北邻北环路,西邻夷山大街,南临东京大道,与河南大学新校区毗邻。

新校址东西长782米,南北长965米,西侧有宽约80米贯通南北的地下古城墙遗址,南侧有100米贯通东西的城市绿化带。

新校区距黄河水院老校区(东院教学区)约4.2km,离市中心8km,距火车站约10km,离连霍高速公路开封市出口约3km。

总建筑面积达到34万m2,其中实验实习楼(馆、厂)达到9.5万m2,其它附属用房达到7.5万m2。

新校区交通便利,校园地势较平坦,便于野外工作。

新校区位于东经114°52'30"-115°03'52",北纬22°30'-22°23'.测区平均海拔约75米,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500mm---2000mm,日照充足适宜作业外测量任务。

1.3、实习任务及作业依据本次实习任务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平面图根控制测量(二)四等水准测量(三)1:1000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实习过程中各项指标主要遵循如下测量规范:(一)《城市测量规范》(GB12897--91)(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三)《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279--1995)(四)《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五)《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GB/T 14912--200)1.4、已有资料情况收集到黄河水院1:1000数字地形图和一本测绘工程系工程测量教研室分发的数字测图指导书现可利用的控制点有两个,分别是HY05、HY06。

数字化测图技术设计书

数字化测图技术设计书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数字化地形图动态修测(公明片)技术设计书09计测(1)班第6小组黄玉婷(090313127)二○一零年十二月1、任务概述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2001年和2010年多个年度中对学院整个校区进行了数字化地形图动态修测,使学生的基础测绘技术和成果更好地满足了城市建设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市政工程建设和社会其他方面的需要。

为了更好的保持测绘班学生们的实操性,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测量办公室委(以下简称测量办公室)托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09计算机测绘(1)班第6测量小组(以下简称第6小组)承担公明片2010年度数字化地形图动态修测任务,第6小组划定公明片区为1幅1:500地形图,根据学院测量办公室动态修测技术纲要的要求,2010年度动态修测工程为三个周期:第一周期从2010年11月29日~2010年12月06日,第二周期从2010年12月07日~2010年12月14日。

我小组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测量办公室提交成果验收。

2、测区概况测区概况: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中部,本次修测范围位于学院校内,测区的北面与广园快速公路相邻,东面与光明街道办事处相接,南面与石岩镇相接,西面与松岗镇和沙井镇相接。

测区范围内大部分地形地势平坦,北部多为山地,地势比高较大,山塘、水系较多。

测区内有松白公路由南向北通过,各村有公路、大车路互通,交通便利。

在公明镇镇中心及干道两侧建筑物密集,工业厂区和乡村建筑等基本无规划,散乱分布于测区。

测区范围:以测量办公室提供的“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地形图测区划分图”所划定的1:500图幅界线为准,具体详见“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公明片测区1:500数字化地形图”。

修测时间:本年度的修测工期从2010年11月29日~2010年12月14日,整个工程分为三个周期,每个周期一个阶段,我小组按周期提交送检成果。

3、修测的一般要求3.1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本工程坐标系统采用深圳独立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

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班级:同组成员:指导老师:一.任务概述1.目的:①验证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②熟悉仪器构造及使用方法,强化学生的一起操作,外业数据采集和计算机成图能力一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提高野外实践的综合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吃苦耐劳的精神2.要求: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按照测量规范要求完成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全过程;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及相关的测量成果资料3.实习任务:本次实习在泉山校区测量实习基地进行,完成指定区域的1:500数字地形图的测绘任务二.测区情况1.测区位于江苏师范大学泉山校区内,测区内植被数目较多,宿舍教学楼等建筑物较少,篮球场若干,大型的体育馆一个。

测区部分地点的通视效果不好,易被树枝及电线杆遮挡。

2.测区若干道路坡度较大,通视条件差,观测条件一般3.测区环境优美,绿化植被良好。

气温良好,有时偏凉。

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其分析1.已有资料:测区内已知四个GPS控制点的平面及高程坐标。

2.资料分析a) 平面已知点是学校在国家三四等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加密的精度相当于5″级的控制点,高程控制点是国家二等高程控制点基础上加密的精度相当于四等精度的水准点。

b) GPS 成果表为2008年成果,已知点有一定程度的破坏,或者地表会有轻微下陷,需要先检核数据再使用。

四.技术方案的设计1.技术设计依据:根据图根导线测量技术指标,图根水准测量限差。

2.数字测图方案编号方法:按数字测图编码规定编码根据已有的GPS 控制点选用导线测量1)数据采集A.图根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1999年颁布 《城市测量规范》中规定数字化测图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密度,如下:B 数据采集作业模式选择:草图法C 碎步测量:对点的要求,两相邻点必须通视。

坐标测量的方法是利用全站仪输入已知点和控制点的坐标,自动得出碎步点的坐标,并利用全站仪进行记录。

高程测量方式是利用水准仪,通过三角高程测图比例尺 1:500 1:10001:2000 图根控制点宽度(点数/km^2)64 16 4测量计算得出各控制点的高程。

技能点1: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的编写——电子教案.

技能点1: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的编写——电子教案.

技能点1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的编写一、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的编写要求1.内容明确,文字简练。

2.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成图时,要对其可行性及能达到的精度进行充分的论证。

3.技术设计书中使用的名词、术语、公式、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等应与有关规范和标准一致。

二、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的主要内容1.任务概述任务概述应包括任务来源、测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测区面积、测图比例尺、技术依据、计划实施起止时间等内容。

2.测区概况重点介绍测区社会、自然、地理、经济和人文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海拔高程、相对高差、地形类别和困难类别;居民地、道路、水系、植被等要素的分布与主要特征;气候、风雨季节、交通情况及生活条件等。

3.已有资料情况设计书中应说明已有资料的全部情况,包括控制测量成果的等级、精度,现有图的比例尺、等高距、施测单位和年代,采用的图式规范,平面和高程系统等。

并对其主要质量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已有资料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

4.作业依据①国家及部门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及图式。

.②任务文件及合同书。

③经上级部门批准的有关部门制定的适合本地区的一些技术规定。

5.控制测量方案①平面控制测量方案方案中应包括坐标系统的确定,测量方案的选择,基本控制网的等级与加密层次,硬、软件的配置及施测方法,平差方法,各项主要限差及精度指标等。

②高程控制测量方案方案中应包括高程系统的选择,首级高程控制的等级及起算数据的配置,加密方案及图形结构,路线长度及点的密度,标志类型及埋设,仪器和施测方法,平差方法,各项主要限差及精度指标等。

6.数字测图方案方案中应包括地形图采用的分幅和编号方法,图幅大小,地形图的分幅编号图,测站点的观测方法和要求,对地形要素的表示和对地形的要求等。

(1)数据采集①图根控制测量2011年颁布的《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中规定了大比例尺数字化成图平坦开阔地区图根点密度如表1.1所示:表1.1 图根点的密度测图比例尺1:500 1:1000 1:2000图根点/km2 64 16 4②数据采集作业模式的选择作业模式包括:数字测记模式,电子平板测绘模式,地图数字化模式。

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1:200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1 概述1.1 任务来源为满足****施工建设的需要,受****(以下简称工程公司)的委托,对*****进行1:2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

本项目因工期紧迫,且测区草木茂盛,荆棘丛生,通视条件极差,为此成图方法采用GPS RTK配合全站仪进行全野外数字采集成图。

1.2 测区范围测区位于******两个片区,以委托方指界为测区范围线,约*** km2(以最终成图面积为准)。

2 测区概况*****位于****市***北面,属***辅助工程。

能够保证***正常运行,峰荷发电、灌溉、供水四种功能,主要作用是反季节调解水量,缓解***水库放水时对河道的冲刷。

测区道路较发达,交通尚属方便。

测区周边地形为高山,中间形成洼地,主要种植经济作物。

3 已有资料3.1 控制点成果测区周边有GPS控制、三等水准点,高程属1956国家高程,可作为平面和高程之起算。

3.2 地形图资料本测区有1:500地形图可以作为工作用图。

4 基本技术要求4.1作业依据(1)《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2005(2) GB/T 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以下简称《图式》(3) 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4) 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以下简称《规范》(5) GB 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7) 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8) CH/T 1001-2005《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9) 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10) 本《技术设计书》4.2数学基础及等高距(1)平面坐标系:控制点提供***施工坐标系,成图基准采用***施工坐标系。

(2)高程系统:1956国家高程基准。

(3)等高距:测图比例尺为1:200,基本等高距为0.5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坐标系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程系



地球是一个不可展曲面演示
– – – – – – – – – –
(2) 国家高程系统 我国有两个国家高程系统。 1) 1956年黄海高程系 1954年在青岛市观象山建立水准原点, 采用青岛大港验潮站一号军用码头 1950年~1956年7年的潮汐记录资料 推算出的大地水准面为基准 引测出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89m。 以该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 建立的高程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
第四节、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一、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
实践表明: 当两点间的距离为1,而当代精 密测距仪的测距精度也只有1/100万,因此,在 半径为10km的范围内进行测量时,可以用水平 面代替水准面。
第四节、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一、地图的概念 二、地形图的内容 地形、地貌 三、地形图比例尺(比例尺精度)
2) 铁路、公路建设的测量工作

测绘路线附近地形图, 在地形图上设计路线, 将设计路线位置标定到地面。 ② 建桥前,测绘河流两岸的地形图, 测定河流的水位、流速、流量与河床地形图、 桥梁轴线长度,为桥梁设计提供资料, 将设计桥台、桥墩位置标定到实地。 ③ 开挖隧道前,在地形图上确定隧道位置,
青岛大港1号码头验潮站
青岛大港1号码头验潮站
青岛大港1号码头验潮站
青岛大港1号码头验潮站标牌
青岛观象山水准原点
水准原点旱井
水准原点玛瑙石标志
水准原点标牌
水准原点至1956年黄海高程系0海平面的高程
水准原点至1985国家高程基准0海平面的高程
第四节、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正常情况: 地面 椭球面 平面 思考: 什么情况下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 4) 法线——由地表任一点 向参考椭球面作垂线。 – 5) 参考椭球元素——椭圆 的长半轴a和扁率f, – 6) 参考椭球定位——参考 椭球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 位置 – 大地原点——参考椭球面 与大地水准面相切的点 – 在大地原点处,铅垂线与 法线重合。
四、我国现用的几个参考椭球元素值
第三节、测量常用的坐标系
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符号
缩小绘制成地形图。 2) 测设
将地形图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
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二、测量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
1) 城市规划、给排水、煤气管道、工业厂房和高层
建筑建设 ① 设计阶段——测绘各种比例尺地形图,供结构 物平面及竖向设计使用; ② 施工阶段——将设计建构物的平面位置 和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③ 工程完工后——测绘竣工图,供日后扩建、 改建、维修和城市管理用; 对某些重要建构筑物在建设中和建成后进行 变形观测,保证建筑物安全。
二、地球曲率对水平面的影响
实践证明: 当测区面积为100k㎡时,以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地球曲率对水平角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第四节、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三、地球曲率对高差的影响 实践证明:
地球曲率对高差影响较大,在高程测量中,即 使测区面积不大,也不能以平面代替水平面。
第五节、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三、参考椭球 – 1) 大地水准面有微小起伏、不规则、 – 很难用数学方程表示。 – 2) 将地表地形投影到大地水准面 – 上计算非常困难。 – 3) 选择一个与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 – 能用数学方程表示的椭球面 – 作为投影基准面, – 由椭圆NESW绕其短轴NS – 旋转而成的旋转椭球, – ——参考椭球, – 表面——参考椭球面。
第三讲、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的 编写
主要内容 一、目的 二、任务 三、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四、测区已有的测量成果及精度分析 五、测区的踏勘情况 六、技术设计的依据 七、数字测图的方案 八、检查方案 九、上交的成果
第一节、测绘工作的任务及作用
一、测量的任务
测定与测设 1) 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 通过测量和计算,
二、 地球的物理特性
– 1) 重力与铅垂线 – ① 重力——地球质点受万有引力与离心力的合力。 – ② 铅垂线方向——重力方向。 – 2) 水准面 – 水准面——静止不动的水面延伸穿过陆地, – 包围整个地球,形成的封闭曲面。 – 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 因高度可变,水准面不唯一。 – 3) 大地水准面 – 与平均海水面吻合的水准面。 – 静止海水面向大陆延伸, – 形成的不规则的封闭曲面。 – 大地水准面——唯一。
计算隧道长度与方向, 指示隧道开挖方向,保证隧道正确贯通。
第二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
1) 南北极稍扁,赤道稍长, 平均半径为6371km的椭球。 2) 表面有高山、丘陵、平原、盆地、湖泊、
河流和海洋等,呈现高低起伏的形态。
最高处——中国珠穆朗玛峰,8844.43m 2005年中国测得。 最低处——马里亚纳海沟 ,-10911m 1995年日本探测艇海沟号(Kaiko)测得。 3) 海洋面积——71%, 陆地面积——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