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bo码详解

合集下载

Turbo码详解

Turbo码详解

第十三章T u r b o码Shannon理论证明,随机码是好码,但是它的译码却太复杂。

因此,多少年来随机编码理论一直是作为分析与证明编码定理的主要方法,而如何在构造码上发挥作用却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直到1993年,Turbo码的发现,才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Shannon 随机码理论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Turbo码,又称并行级连卷积码(PCCC),是由C. Berrou等在ICC’93会议上提出的。

码R史。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原Turbo编译码方案申请了专利,因此在有关Turbo码的第一篇文章中,作者没有给出如何进行迭代译码的实现细节,只是从原理上加以说明。

此后,P. Robertson对此进行了探讨,对译码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

人们依此进行了大量的模拟研究。

Turbo码的提出,更新了编码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

现在人们更喜欢基于概率的软判决译码方法,而不是早期基于代数的构造与译码方法,而且人们对编码方案的比较方法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相互比较过渡到现在的均与Shannon限进行比较。

同时,也使编码理论家变成了实验科学家。

图13-1 AWGN信道中的码率与Shannon限关于Turbo码的发展历程,C. Berrou等在文[4]中给出了详细的说明。

因为C. Berrou 主要从事的是通信集成电路的研究,所以他们将SOVA译码器看作是“信噪比放大器”,从码的发N余(puncturing)技术从这两个校验序列中周期地删除一些校验位,形成校验位序列X p。

X p与未编码序列X s经过复用调制后,生成了Turbo码序列X。

例如,假定图13-2中两个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均是1/2,为了得到1/2码率的Turbo码,可以采用这样的删余矩阵:P [1 0, 0 1],即删去来自RSC1的校验序列X p1的偶数位置比特与来自RSC2的校验序列X p2的奇数位置比特。

图13-2 Turbo码编码器结构框图为交织器后信息序列变为:)1101010(~=c第二个分量码编码器所输出的校验位序列为:)1000000(2=v 则Turbo 码序列为:§13.3 Turbo 码的译码一.Turbo 码的迭代译码原理由于Turbo 码是由两个或多个分量码对同一信息序列经过不同交织后进行编码,对任何单个传统编码,通常在译码器的最后得到硬判决译码比特,然而Turbo 码译码算法不应限制在译码器中通过的是硬判决信息,为了更好的利用译码器之间的信息,译码算法所用的应当是软判决信息而不是硬判决。

Turbo码原理简介

Turbo码原理简介

Turbo 码原理简介1993年C.Berrou 、A.Glavieux 和P.Thitimajshiwa 首先提出了称之为Turbo 码的并行级联编译码方案。

Turbo 码性能取决于码的距离特性。

线性码的距离分布同于重量分布,如果低重量的输入序列经编码得到的还是低重量的输出序列,则距离特性变坏。

该特性对于块码来说不存在问题;然而对于卷积码,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因为卷积码的距离特性是影响误码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Turbo 码中,利用递归系统卷积码(RSC)编码器作为成员码时,低重量的输入序列经过编码后可以得到高重量的输出序列。

同时交织器的使用,也能加大码字重量。

实际上,Turbo 码的目标不是追求高的最小距离,而是设计具有尽可能少的低重量码字的码。

Turbo 码由两个递归系统卷积码(RSC)并行级联而成。

译码采用特有的迭代译码算法。

1 Turbo 码编码原理典型的Turbo 码编码器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由两个反馈的编码器(称为成员编码器)通过一个交织器I 并行连接而成。

如果必要,由成员编码器输出的序列经过删余阵,从而可以产生一系列不同码率的码。

例如,对于生成矩阵为g=[g1,g2]的(2,1,2)卷积码通过编码后,如果进行删余,则得到码率为1/2的编码输出序列;如果不进行删余,得到的码率为1/3。

一般情况下,Turbo 码成员编码器是RSC 编码器。

原因在于递归编码器可以改善码的比特误码率性能。

2 编码方案中使用的Turbo 码为1/3码率的并行级联码,它的编码器由两个相同的码率为1/2的RSC 编码器及交织器组成,如图4所示。

由于与非递归卷积码相比,递归卷积码产生的码字重量更大,所以这里采图7 Turbo 码编码器输入信 息数据编码器II编码器II删余复接器编码 输出图2 Turbo 码编码原理图用了两个相同的系统递归卷积码(RSC)。

信息序列分成相同的两路,第一路经过RSC 编码器1,输出系统码1c 及校验码2c 。

turbo 码原理

turbo 码原理

turbo 码原理Turbo码原理Turbo码是一种优秀的纠错编码技术,它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等领域。

Turbo码采用了迭代解码的方法,通过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引入反馈,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Turbo码的核心原理是使用两个并行的卷积码编码器和迭代解码器。

在编码过程中,数据会经过两个编码器进行编码,生成两个码字序列。

这两个码字序列交替地经过交织器,并通过信道发送。

在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经过迭代解码器进行解码,解码器通过相互交互的方式,不断迭代处理,最终得到正确的原始数据。

Turbo码的迭代解码过程是通过软判决实现的。

软判决是指通过计算接收到的数据与码字之间的距离,得到一个概率值,表示接收到的数据属于哪个码字的概率。

在迭代解码过程中,解码器会根据软判决的结果,调整自身的状态,从而提高解码的准确性。

Turbo码的优势在于其较低的误码率和较高的编码效率。

由于采用了迭代解码的方法,Turbo码能够充分利用信道的统计特性,通过多次迭代,逐渐减小误码率。

同时,Turbo码的编码效率也较高,可以在相同的误码率下传输更多的信息。

Turbo码还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

由于采用了迭代解码的方法,Turbo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信道的噪声和干扰。

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噪声和干扰的存在,接收到的数据可能会发生错误。

但是通过多次迭代解码,Turbo码能够逐渐修正这些错误,提高解码的准确性。

然而,Turbo码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Turbo码的编码和解码过程相对复杂,需要较高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资源。

其次,Turbo码的延迟较大,由于需要多次迭代解码,导致信号传输的延迟增加。

此外,Turbo码的设计和调试也较为困难,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系统设计和参数调优。

总体而言,Turbo码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纠错编码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

它通过迭代解码的方法,充分利用信道的统计特性,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turbo code 计算方法

turbo code 计算方法

turbo code 计算方法摘要:1.引言2.Turbo码的原理3.Turbo码的计算方法4.计算实例5.结论正文:【引言】在数字通信和数据存储领域,纠错码的应用至关重要。

Turbo码作为一种可靠的信道编码技术,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Turbo码的计算方法,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Turbo码的原理】Turbo码,又称为递归卷积码,是由Berrou等人于1993年提出的一种信道编码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两个或多个简单的卷积码相互交织,构成一个复杂的编码器,从而在信道中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

Turbo码的性能接近香农极限,且具有较好的误码率特性。

【Turbo码的计算方法】Turbo码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初始化:根据输入数据比特,初始化编码器的状态。

2.编码:将输入数据比特序列依次输入到编码器的各个级联卷积码中,计算出编码器的输出比特序列。

3.交织:将编码器的输出比特序列进行交织,得到交织后的比特序列。

4.校验:对交织后的比特序列进行校验,判断是否满足特定的校验条件。

若满足,则继续下一步;否则,进行反馈调整。

5.解交织:将校验后的比特序列进行解交织,得到原始输入数据比特序列。

6.反馈调整:根据解交织后的比特序列,调整编码器的状态,以实现更好的编码效果。

【计算实例】以一个简单的3级Turbo码为例,设编码器的初始状态为0,输入数据比特序列为1011。

根据Turbo码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初始化:状态为02.编码:输入比特1,编码器输出比特为10103.交织:交织后的比特序列为01014.校验:满足校验条件,继续下一步5.解交织:解交织后的比特序列为10106.反馈调整:状态调整为1017.重复步骤2-6,直至输入比特序列结束【结论】Turbo码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信道编码技术,在数字通信和数据存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turbo码的原理

turbo码的原理

turbo码的原理Turbo码的原理引言:Turbo码是一种在无线通信和数字通信领域广泛应用的编码技术。

它被广泛应用于4G和5G移动通信标准中,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本文将介绍Turbo码的原理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一、Turbo码的基本原理Turbo码是一种迭代卷积码编码技术,由Claude Berrou于1993年提出。

它采用了并行级联的结构,在编码和解码过程中引入了迭代操作,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纠错性能。

Turbo码的编码器由两个相同的卷积码编码器构成,这两个编码器之间通过一个交织器相连,形成了并行级联结构。

在编码过程中,Turbo码将待发送的数据分为多个数据块,并对每个数据块进行并行编码。

首先,数据块通过编码器1进行编码,然后通过交织器进行交织操作,再经过编码器2进行第二次编码。

最后,两个编码器的输出通过一个交织器再次交织,形成最终的编码输出。

二、Turbo码的解码原理Turbo码的解码过程是通过迭代解码算法实现的。

解码器采用迭代信道估计和软判决的方法,通过多次迭代来逐步提高解码的准确性。

在每一次迭代中,解码器利用已解码的信息反馈给信道估计器,用于估计信道的状态信息,并根据此信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修正。

然后,解码器利用修正后的信号进行下一次迭代解码,直到达到设定的迭代次数或满足一定的停止准则为止。

三、Turbo码的应用Turbo码在无线通信和数字通信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4G和5G 移动通信标准中,Turbo码被用于物理层的信道编码,以提高系统在高速移动环境下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此外,Turbo码还被应用于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和深空通信等领域。

Turbo码的优点是能够在相同的误码率下,显著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

它具有较好的纠错性能,在相同的码率下,其误码率性能要优于其他传统的编码技术。

此外,Turbo码还具有较低的复杂度和较低的延迟,适用于实时通信系统。

结论:Turbo码作为一种高效可靠的编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和数字通信领域。

turbo码的名词解释

turbo码的名词解释

turbo码的名词解释在现代通信领域中,Turbo码是一种强大的编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各种通信系统。

Turbo码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编码结构,能够极大地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1. Turbo码的起源和发展Turbo码最早由法国电信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études desTélécommunications,简称France Telecom-CNET)的Claude Berrou等人于1993年提出。

这项技术通过添加纠错码,可以在传输数据时对其进行重建和修复,提高了信道的容错能力。

Turbo码的创新性和高性能引起了全球通信界的高度关注,迅速被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中。

2. Turbo码的基本原理Turbo码的编码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迭代编码+迭代译码”。

它通过将输入数据分成几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经过不同的编码器编码后,并按照一定规则交叉混合,形成最终的编码序列。

在接收端,采用迭代解码算法对接收到的编码序列进行译码和解码,利用编码过程中得到的相互参考信息,反复迭代译码直至最终输出恢复的数据。

3. Turbo码的特点和优势3.1 容错性能卓越:Turbo码具有出色的误码性能,可以在信道质量差的环境下实现高可靠的数据传输。

通过反复迭代译码的方式,Turbo码可以充分利用相互参考的信息,提高了纠错能力,有效降低了传输错误率。

3.2 较低的时延:Turbo码在传输过程中的冗余码率相对较低,所以可以较好地满足实时传输的需求,减小了信号传输的时延。

3.3 适应性强:Turbo码可以根据不同的通信系统需求进行灵活配置和设计,可以应用于不同信道性质、不同码率和不同调制方式的通信系统中。

4. Turbo码的应用领域4.1 无线通信:Turbo码广泛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标准中,包括3G、4G、5G等移动通信系统。

在高速移动环境下,Turbo码通过改善信道传输质量,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率和可靠性。

turbo码编码增益

turbo码编码增益

Turbo码编码增益1. 引言Turbo码是一种强大的错误纠正编码技术,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和数字广播等领域。

它具有良好的纠错性能和较低的译码复杂度,被认为是一种接近香农极限的编码方案。

在Turbo码中,编码增益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表示通过编码后与未编码信号之间的信噪比(SNR)差异。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Turbo码编码增益:•Turbo码基本原理•编码增益定义•影响编码增益的因素•编码增益优化方法2. Turbo码基本原理Turbo码是一种迭代卷积编码技术,由两个卷积编码器和一个交织器组成。

它利用了迭代解调和译码算法来提高纠错性能。

2.1 卷积编码器Turbo码使用两个相同的卷积编码器,并行地对输入数据进行编码。

每个卷积编码器都有一个生成多项式和一个移位寄存器。

输入数据经过移位寄存器后与生成多项式进行异或操作,生成编码输出。

2.2 交织器Turbo码的交织器用于打乱编码输出,以减小连续错误的概率。

交织器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块交织器或者是更复杂的分组交织器。

2.3 迭代译码Turbo码的迭代译码是Turbo码性能优于其他编码方案的关键所在。

迭代译码使用了迭代解调和译码算法,其中包括软输出Viterbi算法(SOVA)和逐比特MAP算法。

在迭代译码过程中,解调器首先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初步解调,并生成一个软信息序列。

然后,这个软信息序列经过反交织器后输入到另一个卷积编码器,并与之前迭代得到的硬判决值进行异或操作。

最后,经过一系列迭代后得到最终的硬判决值。

3. 编码增益定义编码增益是指通过Turbo码编码后与未编码信号之间的信噪比(SNR)差异。

它可以用来衡量Turbo码对信号质量的改善程度。

通常情况下,信道传输中会受到噪声干扰,导致接收端收到畸变的信号。

编码增益就是通过编码技术提高信号质量,减小噪声对信号的影响。

编码增益越大,说明Turbo码在纠错方面的性能越好。

4. 影响编码增益的因素编码增益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信道条件、编码方式和译码算法等。

Turbo译码算法综述

Turbo译码算法综述
Le uk = L uk | Y - Lc yks - L uk
(2-7)
2) 对于编码后的比特采用 M-QAM 方式调制, 信道为高斯信道或 者衰落信道。其中 M 表示调制点数,且 M 2m ,m 表示每个 QAM 符 号代表的比特数。设 n 时刻收到的星座符号为 Qn ,包括 I、Q 两路信 号设为 rn(i ) 、 rn( q ) ,则
0010 0010
1110 1110
1100 1100
0100 0100
0110 0110
II
1111 1111
1101 1101
0101 0101
0111 0111
图 2-2 16-QAM 星座映射
将星座图中符号的平均能量归一化为 1,则星座图中的最小单位 (如图 2-2 所示) ,对于 16-QAM 和 64-QAM 分别为 1/ 10 和 1/ 42 。 则 M-QAM 解调的软信息(似然比)可以有下面几种形式: 1) 第一种形式
Turbo 译码算法综述
1. Turbo 码基本原理
Turbo 码又称并行级联卷积码(PCCC) ,它将卷积码与随机交织 器结合在一起,巧妙地实现了随机编码的思想,同时采用软输出迭代 译码来逼近最大似然译码。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大小为 65535 的随 机交织器,并进行 18 次迭代,码率为 1/2 的 Turbo 码在 AWGN 信 道上当 Eb / N0 ≥0.7db 时的误比特率 BER≤ 10 ,达到了近 Shannon
(2-2)
上式中 Eb 表示每个传输比特的能量, 2 为噪声方差,它和信噪
比的关系为 2 R10
2
Eb / N0
10
,R 为编码码率,a 为信道的衰落,对于无

turbo码的原理

turbo码的原理

turbo码的原理Turbo码是一种常用的编码技术,用于提高数字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它是由Claude Berrou等人于1993年提出的,并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领域。

Turbo码的原理基于迭代解码算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引入两个编码器以及一个交织器来增加编码效果,从而提高系统的传输性能。

Turbo码的编码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步骤:交织和编码。

首先,输入数据被交织器处理,这是为了减小错误比特之间的相关性。

交织器将输入数据分成多个子块,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交织,使得相邻的比特之间的相关性尽可能减小。

接下来,交织后的数据被输入到两个相互独立的编码器中。

每个编码器都采用递归系统卷积码(RSC码)进行编码。

RSC码是一种具有良好纠错能力的编码技术,通过引入一个内部状态来增加编码效果。

编码器将输入数据与内部状态进行运算,生成编码后的输出序列。

其中,一个编码器的输出序列作为系统的输出,另一个编码器的输出序列则作为交织器的输入。

在解码过程中,Turbo码采用了迭代解码算法,也称为Turbo解码。

迭代解码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多次迭代反馈来不断改进解码结果。

解码器首先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初步解码,得到一个近似的解码结果。

然后,将解码结果与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到一个反馈信息。

根据反馈信息,解码器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重新解码,得到一个更加准确的解码结果。

迭代解码的过程会重复多次,直到得到满意的解码结果。

Turbo码的强大之处在于其迭代解码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小误比特率。

由于加入了交织器和多次迭代解码的过程,Turbo码能够有效地抵抗信道噪声和传输错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与传统的编码技术相比,Turbo码在同等条件下能够获得更低的误比特率,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

Turbo码还具有一些其他的优点。

首先,Turbo码的解码复杂度相对较低,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满足实时性要求。

其次,Turbo码的设计灵活性较高,能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优化调整。

turbo码迭代译码

turbo码迭代译码

turbo码迭代译码Turbo码迭代译码引言:在现代通信系统中,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译码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Turbo码作为一种强大的编码和译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卫星通信、数字电视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Turbo码的迭代译码原理及其应用。

一、Turbo码的基本原理Turbo码是一种串扰译码技术,它利用了两个编码器和一个交织器构成的编码器结构。

Turbo码的编码过程是将待发送的信息分别经过两个编码器,然后通过交织器进行交织,最终输出编码后的信号。

Turbo码的解码过程是一种迭代译码算法,通过将接收到的码字经过一个迭代译码器,然后再次通过交织器交织,最终得到译码后的信息。

二、Turbo码迭代译码原理Turbo码的迭代译码原理是基于迭代译码算法的。

迭代译码算法主要分为两个步骤:译码和交织。

在译码步骤中,输入接收到的码字,经过一次迭代译码器的译码过程,得到译码后的输出,然后将该输出通过交织器交织。

在交织步骤中,将交织后的输出输入到第二个迭代译码器进行译码,再次得到译码后的输出,然后再次通过交织器交织。

经过多次迭代,直到满足译码器的停止准则,得到最终的译码结果。

三、Turbo码迭代译码的优势Turbo码迭代译码相比于传统的译码算法具有以下优势:1. 更好的纠错性能:Turbo码迭代译码通过多次迭代,可以显著提高译码的纠错性能。

相比于传统的译码算法,Turbo码迭代译码可以在高信噪比下实现接近信道容量的性能。

2. 更低的译码延迟:Turbo码迭代译码的译码延迟相对较低,可以满足实时通信系统的要求。

3. 更好的抗干扰性能:Turbo码迭代译码通过迭代译码算法的优化,可以提高系统对多径衰落、多用户干扰等干扰源的抗干扰性能。

四、Turbo码迭代译码的应用Turbo码迭代译码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卫星通信、数字电视等领域。

在无线通信领域,Turbo码迭代译码被用于增强移动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和提高系统容量;在卫星通信领域,Turbo码迭代译码被用于提高卫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在数字电视领域,Turbo码迭代译码被用于提高数字电视信号的接收质量和抗干扰性能。

Turbo解析

Turbo解析

第八章 Turbo码
• SOVA算法的实现步骤:
(1)计算路径度量与度量差;
(2)更新可靠性度量;
(3)减去内信息,得到下一步所需的外信息 值。
以上几步完成后,将所得到的外信息值带入下一
个SOVA译码器中,进行下一步迭代,即可完成
SOVA算法在Turbo码中译码的应用。
第八章 Turbo码
Turbo码采用SOVA译码算法的性能曲线
似然译码。
如图为几种编码 方案的性能比较:
第八章 Turbo码
8.1 Turbo码编码器的组成
在编码器中,交织器的作用主要是减弱分量编码 器之间的信息相关性。
第八章 Turbo码
例:
这是基于(2,1,4)RSC(递归卷积系统码)的 Turbo码编码器。分量码是码率为1/2的寄存器级数 为4的(2,1,4)RSC码。其生成矩阵为:
第八章 Turbo码
三、SOVA译码算法
• SOVA(软输出VB算法,Soft-Output
Viterbi Algorithm)算法是VB算法的改进
形式。它将状态转换的后验概率或比特估计
的可靠性作为软输出,可满足迭代译码的要
求。
• SOVA比标准MAP算法损失大约1dB左右的
增益,SOVA通常用于软件实现。
第八章 Turbo码
Turbo码译码器的结构:
由两个软输入软输出译码器DEC l和DEC 2串行级联 组成,交织器与编码器中所使用的交织器相同。
第八章 Turbo码
二、MAP算法
Turbo码译码器的最佳译码策略:根据接收 序列计算后验概率。为降低长码计算的复 杂度,由两个分量码译码器分别计算后验 概率。
g=(13,15)8

turbo编码原理

turbo编码原理

turbo编码原理
Turbo编码是一种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中的误码控制。

其原理基于串级连接了多个递归系统的编码器,通过两个相互独立的编码器的并联工作来提高编码性能。

Turbo编码器由两个递归系统组成,每个系统称为一个分量编码器。

这两个分量编码器之间有一个交互交换的编码器,称为互补交换编码器。

编码器输入由信息比特和交织输出传入。

编码器的输出比特串是由两个分量编码器的输出比特交织得到。

编码过程如下:
1. 将输入的信息比特传入第一个分量编码器,生成第一个分量编码器的输出比特。

2. 将第一个分量编码器的输出比特按照某种规则进行交织得到交织输出。

3. 将交织输出传入互补交换编码器,生成互补交换编码器的输出比特。

4. 将互补交换编码器的输出比特与第一个分量编码器的输出比特进行异或操作,得到最终的编码输出比特串。

解码过程如下:
1. 将接收到的编码输出比特串传入互补交换解码器,生成互补交换解码器的输出比特。

2. 将互补交换解码器的输出比特与接收到的编码输出比特串进行异或操作,得到误差比特串。

3. 将误差比特串传入第二个分量解码器,生成第二个分量解码器的输出比特。

4. 将第二个分量解码器的输出比特与第一个分量解码器的输出比特进行异或操作,得到最终的解码输出比特串。

Turbo编码通过反馈交叉传递信息,提供了比普通编码技术更好的性能,能有效抵抗信道噪声对信号的影响。

因此,在许多数字通信系统中,Turbo编码被广泛应用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turbo码编码增益

turbo码编码增益

turbo码编码增益Turbo码是一种高效的编码技术,能够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更好的误码性能。

Turbo码编码增益是指通过使用Turbo码进行信道编码后,信号的可靠性得以提升的程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Turbo码编码增益的原理和应用。

一、Turbo码简介Turbo码是1993年由Claude Berrou等人提出的一种码型,其码率和纠错性能在通信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

Turbo码是一种迭代码,利用两个或多个相同的卷积码组成并通过迭代的方式进行编码和译码。

这种迭代结构使得Turbo码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表现出色,能够有效抵抗多径衰落等信道干扰。

二、Turbo码编码增益原理Turbo码编码增益主要来源于其迭代结构。

当信号通过Turbo码编码后,译码器在解码时会反复迭代进行,通过互相交换和传递信息来提高解码的准确性。

由于迭代译码过程中加入了编码器输出的软信息,Turbo码能够充分利用信道的统计特性,进而提升译码的性能。

相比传统的卷积码或RS码,Turbo码的编码增益更为显著。

三、Turbo码编码增益的应用1. 无线通信系统Turbo码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

在无线信道中,由于多径衰落和噪声等因素的干扰,传输信号往往存在较高的误码率。

使用Turbo码进行编码可以有效提升信号的可靠性,从而提高通信质量和容量。

2. 数字广播与电视Turbo码在数字广播与电视等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在数字电视的传输中,为了保证高清晰度和多媒体内容的传输质量,需要一种能够在严苛信道条件下工作的编码技术。

Turbo码的编码增益能够提高信号的抗干扰性,确保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光纤通信系统光纤通信是一种常用的高速传输方式,对信号的传输质量要求较高。

Turbo码的编码增益可以改善光纤通信系统中所受到的色散和非线性等影响,降低误码率,提高系统的传输容量和可靠性。

4. 卫星通信系统在卫星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过程中会经历大气等各种干扰。

通过Turbo码的编码增益,可以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减少信息传输过程中的误码,从而使得卫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传输速率得到显著提升。

turbo 码原理

turbo 码原理

turbo 码原理Turbo码原理引言:Turbo码是一种编码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中,具有较高的纠错能力。

本文将介绍Turbo码的原理及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一、Turbo码的起源和发展Turbo码最早由法国学者C. Berrou等人在1993年提出,是一种迭代编码技术。

与传统的纠错编码相比,Turbo码能够在同等的误码率下,节省更多的功率和频谱资源,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量。

随着Turbo码的问世,它被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数字电视等领域。

二、Turbo码的原理1. 并行级联结构Turbo码由两个相同的卷积码级联而成,形成了一个并行级联结构。

每个卷积码由多个状态组成,通过输入比特序列进行编码,输出比特序列为编码后的码字。

2. 迭代译码Turbo码的特点在于采用了迭代译码的方法。

在译码过程中,通过多次迭代,不断传递软信息,不断优化译码结果,从而提高纠错能力。

迭代译码的核心是使用了交织器和反交织器,使得译码器之间可以互相传递信息,达到更好的纠错效果。

3.软判决Turbo码采用软判决的方式进行译码。

在传统的硬判决方式中,译码器只能输出0或1的比特值,而在软判决方式中,译码器输出的是比特值的概率分布。

软判决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从而提高译码的准确性。

三、Turbo码的应用1. 移动通信Turbo码在移动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3G、4G、5G等移动通信标准中都采用了Turbo码作为纠错编码。

由于Turbo码具有较高的纠错能力,能够有效地提高信道的可靠性,减少误码率,使得移动通信系统具备更好的抗干扰能力。

2.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中由于信号传输距离较长,信道质量较差,容易受到各种干扰,因此需要一种具备较高纠错能力的编码技术。

Turbo码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编码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卫星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量。

3. 数字电视随着数字电视的普及,对信号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Turbo码作为一种高效的纠错编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系统中,能够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减少信号丢失和失真。

turbo码编码原理

turbo码编码原理

Turbo码编码原理前言在通信领域中,为了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性能,编码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Turbo码作为一种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凭借其出色的纠错能力和近香农极限的性能表现,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通信系统中,如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Turbo码编码原理,并通过示例来解释其基本原理,力求让读者快速理解和掌握Turbo码的编码过程。

1. Turbo码概述Turbo码是一种迭代前向纠错编码(iterativ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IFEC)方法,由克洛德·贝里说在1993年提出。

它利用了两个相互独立的卷积码相互迭代编码的优势,以实现非常高的纠错能力。

Turbo码的特点是能够非常接近信道容量,即Turbo码的编码速率非常接近香农容量。

相比于传统的纠错编码方法,Turbo码在性能上有较大的提升,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纠错编码技术。

2. Turbo码编码过程2.1 基本结构Turbo码由三个主要组件组成:交织(Interleaver)、卷积编码器(Convolutional Encoder)和交织矫正(Interleaver Deinterleaver)。

如图所示,Turbo码的基本结构包含两个相同的卷积编码器和一个交织器。

在编码过程中,输入数据被送入两个卷积编码器生成两个编码序列,然后通过交织器将这两个序列交织在一起形成输出码字。

在后续的译码过程中,将接收到的码字通过交织矫正进行解交织,并送入两个迭代译码器进行反馈迭代,得到最终的解码结果。

2.2 卷积编码器卷积编码器是Turbo码的核心组件之一,它将输入数据序列转换为具有冗余的编码序列。

卷积编码器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编码方式,使用有限状态机(FSM)来实现。

具体来说,卷积编码器是由两个相同的卷积编码器级联而成,每个编码器的输入都是相同的输入数据序列。

这两个编码器之间通过互联连接(interconnection)实现交织效果,以提高编码性能。

turbo码简介

turbo码简介

Turbo码简介一、Turbo码概述纠错码技术在过去的八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从1993 年,Turbo 码被C.Berrou 等人提出以来,Turbo 码就以其优异的性能和相对简单可行的编译码算法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

如果采用大小为65535 的随机交织器,并且进行18 次迭代,码率为1/2 的Turbo 码在AWGN 信道上的误比特率(BER)≤10-5的条件下,Turbo 码离Shannon 限仅相差0.7dB,而传统的编译码方案要与Shannon 限相差3-6dB,从中可以看出Turbo 编码方案的优越性,如图1。

图1 加性高斯信道中的shannon限各种码的性能比较图Turbo 码的实质是并行级联的卷积码,它与以往所有的码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通过一个交织器的作用,达到接近随机编码的目的,并且使等效分组长度很大。

Shannon 指出“随机码”是一种好码,因此Turbo 码也是一种好码。

此外它所采用的迭代译码策略,使得译码复杂性大大降低。

它采用两个子译码器通过交换称为外信息的辅助信息,相互支持,从而提高译码性能。

外信息的交换是在迭代译码的过程中实现的,前一次迭代产生的外信息经交换后将作为下一次迭代的先验信息。

人们将Turbo 码中子译码器互换信息以相互支持的思想称为“Turbo 原理”。

这种思想可运用于其他场合,如信道均衡,码调制,多用户检测,信源、信道联合译码等。

二、Turbo码编码Turbo 码编码器是由两个反馈系统卷积码(RSC)编码器通过一个随机交织器分开并行级联而成的。

所以Turbo 码也被称作并行级联卷积码(Parallel Concatenated Convolutional Codes)。

编码后的校验位经过截余矩阵,从而产生不同码率的码字,如图2所示。

图2 turbo码编码器结构框图图2 所示的是典型的Turbo 码编码器结构框图,信息序列u ={u 1,u 2,…,u N }经过一个N 位交织器,形成一个新序列u 1= {u ’1,u ’2,…,u ’N }(长度与内容没变,但比特位置经过重新排列)。

编码与调制——第6章 Turbo码

编码与调制——第6章 Turbo码

2
6.1 Turbo的编码
Turbo编译码方案能够拥有极强的纠错能力,是因为它有二 个重要的特点:
编码器由两个递归系统卷积码(RSC)通过交织器以并行级联的方
式结合而成,以较小的编译码复杂度,生成码重分布优良的长码 译码器采用迭代的方式,充分利用码字的约束信息

Turbo码的编码结构(如图6-1)
图6-2 基于(2,1,2)RSC的PCCC Turbo编码器
7
6.1 Turbo的编码

由于编码器是系统的,因此信息序列就等于第一个输出序 列,即:
(0) (0) v (0) = u (v0 , v1(0) , , vK 1 ) 第一个编码器输出的校验序列为:

(1) (1) v (1) (v0 , v1(1) , , vK 1 )
14
6.1 Turbo的编码
3 混合级联卷积码(HCCC) 经过过上两节的描述,我们了解了PCCC和SCCC,也就容 易想到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编码方案。这样就即可以保证在低 信噪比的情况下优异的译码性能,又可以有效消除PCCC的 平台效应。这种结合方案就称作混合级联卷积码。 图6-1(c)、(d)给出了2种常见的HCCC编码方案。很显然, HCCC的实现要比PCCC和SCCC要复杂的多。
v (0) = u (1011001)
v (1) (1100100)
v (2) (1000000)
12
6.1 Turbo的编码
没有删余的时候,码率是1/3,根据公式6-2有:
v (111, 010,100,100, 010, 000,100)
当使用删余矩阵P时,码率是1/2,因此有输出:
10
6.1 Turbo的编码

Turbo码

Turbo码
21
迭代译码:行、列译码器的输出可以反 复地被对方使用。
列译码 去交织 行译码 去交织
列译码
去交织
去交织
去交织
迭代译码的软输出译码及其他次最优译码算法 的复杂性相对于最大似然译码减小了,但是这 是以系统的性能为代价的。
22
迭代译码
随着Turbo码的问世,迭代译码的概念引起了 人们的重视; 计算机仿真表明:通过级联码或乘积码的多个 软输出译码器之间的进行迭代,系统的渐进性 能可以逼近最大似然译码算法的性能; 以前,人们将Shannon定理看作是理论上最高 界限,是不能达到的;迭代译码技术的在译码 方案中的成功应用,使人们看到了达到 Shannon理论极限目标的可能性; 同时,Turbo迭代译码思想也已经广泛地用于 编码调制、信道均衡和多用户检测等领域。
级联码的迭代译码
乘积码可以看成是一个中间插入了行 列交织器的级联码,是级联码的子类。
ky 个 ky 个 nx 个 ky 个
kx比特组
nx比特组
(nx,kx) 行编码器
行输入 列输出 nxky交织器
ky比特组
ny比特码字
(ny,ky) 列编码器
当接收出现差错时,行译码和列译码 对差错的反应不同。
19



同一行有2个错误
同一列有2个错误
假设:行、列的译码能力都是 t=1 ; 对于(a)先列译码、再行译码; 对于(b)先行译码,再列译码。
20
既然行、列译码含有不同的信息,能否 将列译码信息提供给行呢?
接收信号 列译码 去交织 软信息 去交织 行译码
图中,列译码器的结果经过去交织还原 成行信息送入行译码器作为译码的参考 (软信息)。然而,行译码的结果并没 有被送到列译码器作为参考。

turbo码编码增益

turbo码编码增益

turbo码编码增益摘要:1. Turbo码的简介2.Turbo码的编码增益原理3.Turbo码在通信中的应用4.Turbo码的优缺点5.我国在Turbo码研究方面的进展正文:Turbo码是一种高效的信道编码技术,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和数据存储等领域。

它的编码增益使其在噪声环境下具有较高的传输性能和可靠性。

Turbo码的编码增益主要来源于其编码原理。

它是由两个或多个递归卷积编码器(RSC)通过并行或串行方式级联组成的。

在编码过程中,每个RSC产生的校验位与下一个RSC的输入数据位进行异或操作,从而实现对信息位的冗余编码。

这种级联方式使得Turbo码具有很好的纠错性能和编码增益。

Turbo码在通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等。

它能够在高速数据传输中实现高效的信道编码,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从而保证通信质量。

此外,Turbo码还应用于存储设备,如硬盘驱动器和光盘等,用于提高数据的存储可靠性和读取速度。

虽然Turbo码具有很高的编码增益和传输性能,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Turbo码的编码和译码过程较为复杂,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此外,Turbo码的编码增益与码长和迭代次数有关,增加码长或迭代次数可以提高编码增益,但也会增加译码的复杂性。

在我国,Turbo码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科研人员已在Turbo码的构造、性能分析和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Turbo码编码方案。

此外,我国还在Turbo码的硬件实现和算法优化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我国通信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之,Turbo码作为一种高效的信道编码技术,在通信和存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 Turbo 码Shannon 理论证明,随机码是好码,但是它的译码却太复杂。

因此,多少年来随机编码理论一直是作为分析与证明编码定理的主要方法,而如何在构造码上发挥作用却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直到1993年,Turbo 码的发现,才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Shannon 随机码理论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Turbo 码,又称并行级连卷积码(PCCC),是由C. Berrou 等在ICC ’93会议上提出的。

它巧妙地将卷积码和随机交织器结合在一起,实现了随机编码的思想,同时,采用软输出迭代译码来逼近最大似然译码。

本章首先介绍Turbo 码的提出与构成原理;介绍迭代反馈译码算法(包括AWGN 信道与Rayleigh 衰落信道下的译码);然后针对Turbo 码编译码特性,对几个问题进行了说明;最后介绍Turbo 码在3GPP 中的具体应用。

§13.1 Turbo 码的提出Turbo 码,又称并行级连卷积码(PCCC),是由C.Berrou 等在ICC ’93会议上提出的。

它巧妙地将卷积码和随机交织器结合在一起,实现了随机编码的思想,同时,采用软输出迭代译码来逼近最大似然译码。

模拟结果表明,如果采用大小为65535的随机交织器,并且进行18次迭代,则在E N b /0≥0.7dB 时,码率为1/2的Turbo 码在AWGN 信道上的误比特率(BER )≤-105,达到了近Shannon 限的性能(1/2码率的Shannon 限是0dB )。

因此,这一超乎寻常的优异性能,立即引起信息与编码理论界的轰动。

图13-1中给出了Turbo 码及其它编码方案的性能比较,从中可以看出Turbo 编码方案的优越性。

由于Turbo 码的上述优异性能并不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给出的,而仅是计算机仿真的结果。

因此,Turbo 码的理论基础还不完善。

后来经过不少人的重复性研究与理论分析,发现Turbo 码的性能确实是非常优异的。

因此,turbo 码的发现,标志着信道编码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它结束了长期将信道截止速率0R 作为实际容量限的历史。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原Turbo 编译码方案申请了专利,因此在有关Turbo 码的第一篇文章中,作者没有给出如何进行迭代译码的实现细节,只是从原理上加以说明。

此后,P. Robertson 对此进行了探讨,对译码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

人们依此进行了大量的模拟研究。

Turbo 码的提出,更新了编码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

现在人们更喜欢基于概率的软判决译码方法,而不是早期基于代数的构造与译码方法,而且人们对编码方案的比较方法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相互比较过渡到现在的均与Shannon 限进行比较。

同时,也使编码理论家变成了实验科学家。

图13-1 AWGN 信道中的码率与Shannon 限关于Turbo 码的发展历程,C. Berrou 等在文[4]中给出了详细的说明。

因为C. Berrou 主要从事的是通信集成电路的研究,所以他们将SOVA 译码器看作是“信噪比放大器”,从而将电子放大器中的反馈技术应用于串行级联的软输出译码器,并且为了使两个译码器工作于相同的时钟,以简化时钟电路设计,就提出了并行级联方式,这导致了Turbo 码的发明。

尽管目前对Turbo 码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对迭代译码算法的性能还缺乏有效的理论解释,但它无疑为最终达到Shannon 信道容量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其原理思想在相关研究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Turbo 码被看作是1982年TCM 技术问世以来,信道编码理论与技术研究上所取得的最伟大的技术成就,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3.2 Turbo 码编码器的组成Turbo 码编码器是由两个反馈的系统卷积码编码器通过一个随机交织器并行连接而成,编码后的校验位经过删余阵,从而产生不同码率的码字。

见图13-2。

图13-2所示的是典型的Turbo 码编码器框图,信息序列u = {u 1,u 2,…,u N }经过一个N 位交织器,形成一个新序列u 1 = },...,,{''2'1N u u u (长度与内容没变,但比特位置经过重新排列)。

u 与u 1分别传送到两个分量码编码器(RSC1与RSC2),一般情况下,这两个分量码编码器结构相同,生成序列X p 1与X p 2。

为了提高码率,序列X p 1与X p 2需要经过删余器,采用删余(puncturing )技术从这两个校验序列中周期地删除一些校验位,形成校验位序列X p。

Xp与未编码序列X s经过复用调制后,生成了Turbo 码序列X 。

例如,假定图13-2中两个分量编码器的码率均是1/2,为了得到1/2码率的Turbo 码,可以采用这样的删余矩阵:P =[1 0, 0 1],即删去来自RSC1的校验序列X p 1的偶数位置比特与来自RSC2的校验序列X p 2的奇数位置比特。

图13-2 Turbo 码编码器结构框图例13.1 一个码率为1/3的Turbo 码:图13-3 一个码率为1/3的Turbo 码编码器图13-3所示的是基于(2,1,4)RSC(递归卷积系统码)的Turbo 码编码器。

分量码是码率为1/2的寄存器级数为4的(2,1,4)RSC 码,其生成矩阵为:]11,1[)(4324DD D D D D G +++++= (13.2.1)我们假设输入序列为:)1011001(=c (13.2.2)则第一个分量码的输出序列为:)1110001()1011001(10==v v (13.2.3)假设经过交织器后信息序列变为:)1101010(~=c12(13.2.4)第二个分量码编码器所输出的校验位序列为:)1000000(2=v (13.2.5)则Turbo 码序列为:)110,000,000,100,110,010,111(=v (13.2.6)§13.3 Turbo 码的译码一. Turbo 码的迭代译码原理由于Turbo 码是由两个或多个分量码对同一信息序列经过不同交织后进行编码,对任何单个传统编码,通常在译码器的最后得到硬判决译码比特,然而Turbo 码译码算法不应限制在译码器中通过的是硬判决信息,为了更好的利用译码器之间的信息,译码算法所用的应当是软判决信息而不是硬判决。

对于一个由两个分量码构成Turbo 码的译码器是由两个与分量码对应的译码单元和交织器与解交织器组成,将一个译码单元的软输出信息作为下一个译码单元的输入,为了获得更好的译码性能,将此过程迭代数次,这就是Turbo 码译码器的基本的工作原理。

二. Turbo 码译码器的组成Turbo 码译码器的基本结构如图13-4所示。

它由两个软输入软输出(SISO )译码器dec1和dec2串行级连组成,交织器与编码器中所使用的交织器相同。

译码器dec1对分量码RSC1进行最佳译码,产生关于信息序列u 中每一比特的似然信息,并将其中的“外信息”经过交织送给dec2,译码器dec2将此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分量码RSC2进行最佳译码,产生关于交织后的信息序列中每一比特的似然比信息,然后将其中的“外信息”经过解交织送给dec1,进行下一次译码。

这样,经过多次迭代,dec1或dec2的外信息趋于稳定,似然比渐近值逼近于对整个码的最大似然译码,然后对此似然比进行硬判决,即可得到信息序列u的每一比特的最佳估值序列 u。

图13-4 Turbo 码译码器的结构假定Turbo 码译码器的接收序列为),(psy y y =,冗余信息py 经解复用后,分别送给dec1和dec2。

于是,两个软输出译码器的输入序列分别为:dec1: ),(1psy y y 1=, dec2: ),(2p syy y 2=为了使译码后的比特错误概率最小,根据最大后验概率译码(MAP)准则,Turbo 译码器的最佳译码策略是,根据接收序列y 计算后验概率(APP )),|()(21y y k k u P u P =。

显然,这对于稍微长一点的码计算复杂度太高。

在Turbo 码的译码方案中,巧妙地采用了一种次优译码规则,将1y 和2y 分开考虑,由两个分量码译码器分别计算后验概率),|(1ek u P L y 1和),|(2e k u P L y 2,然后通过dec1和dec2之间的多次迭代,使它们收敛于MAP 译码的),|(21y y k u P ,从而达到近Shannon 限的性能。

这里,e 1L 和e 2L 为附加信息,其中e 1L 由dec2提供,在dec1中用作先验信息,e2L 由dec1提供,在dec2中用作先验信息。

关于),|(1e k u P L y 1和),|(2ek u P L y 2的求解,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它们构成了Turbo码的不同译码算法。

下面将以BCJR 的前向-后向MAP 软输出算法为例来讨论Turbo 码的译码。

三. 分量码的最大后验概率译码(MAP 算法)考虑图13-5所示的软输入软输出(SISO )译码器,它能为每一译码比特提供对数似然比输出。

图13-5 软输入软输出译码器框图图中MAP 译码器的输入序列为y y ==112Nk N y y y y (,,,,) ,其中y y y k k sk p=(,)。

L u e k ()是关于u k 的先验信息,L u k ()是关于u k 的对数似然比。

对于BPSK 调制,它们的定义如下:(1)()ln(1)e k k k P u L u P u =+≡=- (13.3.1)11(1|)()ln (1|)Nk k Nk P u L u P u =+≡=-y y (13.3.2) 假定发送端RSC 编码器的存储级数为v ,约束长度为K ,编码器在k 时刻的状态为S a a a k k k k v =--+(,,,)11 ,编码输出序列为x x x =(,)s p 。

传输信道模型如图13-6所示。

从图13-6可知,(12s s s s s s sk k k k k k ky a c n a x n =+=-+(13.3.3)(12p p p p p p p k k k k k k k y a c n a x n =+=-+(13.3.4)图13-6 信道模型式中p k s k a a 和为信道衰落因子,对于AWGN 信道,1==p k s k a a 。

n n k s k p和是两个独立同分布的高斯噪声样值,它们的均值为0,方差σ202=N /。

MAP 译码器的任务就是求解式(13.3.3),然后按照下列规则进行判决:s k p ks p k a s p k n0, ()0ˆ1, ()0k k k L u uL u ≥⎧=⎨<⎩ (13.3.5) 下面利用BCJR 算法对式(13.3.2)的计算方法进行推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