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多式联运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8年中国冷链物流运输情况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冷链物流运输情况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e32b90c4b73f242336c5f76.png)
2018年中国冷链物流运输情况分析报告随着冷链产品全球化、多元化、定制化的需求发展, 冷链运输的方式随之多样化,按所使用的运输工具, 大致可分为公路冷链运输、铁路冷链 运输、航运冷链运输、航空冷链运输等。
这些冷链运输方式运营特点不同、市场规模不同、发展前景也不同, 彼此之间形成既互补又相互竞争的关系。
各冷链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显而易见, 互补则体现在多式联运上。
多式联运简单来说就是公路、铁路、航运、空运等有效联合的方式, 如公铁冷链联运、海铁冷链联运、公航冷链联运等。
作为一种集约高效的运输组织方式, 多式联运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
2017年, 在国家层面的指导意见下, 冷链物流迎来多式联运的推广大潮, 多种冷链运输方式协同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第一节 公路冷链物流发展情况分析我国冷链运输以公路为主力, 公路冷链运输和其他冷链运输方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竞争, 并在竞争中快速发展。
就目前来看, 公路冷链运输相对灵活、时效性强, 在短途货物集散运转上, 公路冷链运输比其他运输方式具有更大优势, 尤其在可以实现 “ 门到门” 的运输中。
另外, 公路冷链运输技资资金少、回报快, 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等优点都是其他冷链运输方式无法比拟的。
一、2017军公路货物运输市场概况2017年,全国公路货物运输量完成368亿吨,同比增长10.2%,增速比去年上涨4.1个百分点: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6671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9.0%,增速比去年上涨3.8个百分点。
公路货运量和周转量连续两年双双上升,说明货运市场正健康发展,对于公路货运的需求仍在增长。
其次,从新改建公路里程来看,2017年新改建公路里程31360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796公里,说明中国对于公路货运支持力度和投资信心仍维持在较高位。
如图5-1所示。
308 333 315 334 36861017 57956 61080 66713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年份)(年份)|口公路货运量+年增长率||口公路货运周转量+年增长率|(I)公路货物运输量(亿吨)(2)公路货运用转量(亿吨公里)图5-1 2013-2017年我国公路货物运输情况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
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困难问题及建议
![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困难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96f8a7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5.png)
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困难问题及建议示例文章篇一:《多式联运:现状、困难与未来之路》嘿!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多式联运吗?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多式联运呀,就像是一场接力比赛,不同的交通工具在这场比赛里传递着货物这个“接力棒”。
比如说,货物先坐大轮船在海上航行,到了港口又换乘大货车在路上奔跑,最后可能还会坐上火车奔向目的地。
先来说说多式联运的发展现状吧。
现在呀,多式联运的规模是越来越大啦!好多地方都在积极地搞这个。
就拿我们身边的例子来说,以前运东西可能就一种方式,要么一直走公路,要么一直走铁路。
可现在不一样啦,公路、铁路、水路都能相互配合,一起把货物运得又快又好。
不过呢,多式联运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困难可多着呢!比如说,不同的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就像拼图一样,总是对不上!有时候轮船到了港口,货车还没准备好,这一等,时间不就浪费了嘛!这就好比我们在学校里,老师已经准备上课了,可我们的课本还没拿出来,多耽误事儿呀!还有啊,信息沟通也是个大问题。
各个运输环节之间,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就像同学们玩游戏,你不知道我的想法,我也不知道你的计划,那能玩得好吗?再说说基础设施吧。
有些地方的港口、铁路线建设得不够完善,货物转运起来可麻烦了。
这就好像我们跑步,跑道坑坑洼洼的,怎么能跑得快呢?那面对这些困难,我们该咋办呢?我觉得呀,首先得把各种运输方式的规则和标准统一起来,不能各干各的。
就像我们在班级里做值日,得有统一的分工和标准,不然肯定乱糟糟的。
然后呢,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把港口、铁路线都建设得好好的。
这就像给我们的教室装上明亮的灯,换上舒适的桌椅,学习起来才更带劲嘛!还有,得利用好现在的高科技,让信息传递更顺畅。
就像我们用手机和同学聊天一样方便快捷!总之,多式联运的发展虽然有困难,但只要我们一起努力,肯定能让它越来越好!多式联运就像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大道,虽然现在路上有石头有坑洼,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把路修好,未来就能在这条大道上跑得又快又稳!同学们,你们说是不是呀?示例文章篇二:《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困难问题及建议》嘿,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多式联运吗?反正我之前是不太清楚的,后来老师给我们讲了讲,我才稍微有点明白。
国际多式联运的趋势与我国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国际多式联运的趋势与我国的现状及发展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577039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9d.png)
国际多式联运的趋势与我国的现状及发展策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不断增加,多式联运(Intermodal Transportation)逐渐成为了全球物流体系中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多式联运是指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将货物从始发地运输到目的地的一种物流方式。
它能够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实现物流服务的高效、快捷和经济性。
随着多式联运的不断发展,全球各国纷纷加强对其的研究和应用。
我国也在积极探索多式联运的发展道路,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目前,我国的多式联运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之间的衔接。
铁路和公路的组合是多式联运的主要方式,且在运输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在多式联运的其他方面,如海运与铁路联运、空运与公路联运等方面,我国的发展还相对滞后。
为了进一步发展多式联运,我国需要加大投入,建设更加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对接,推动多式联运的国际化、网络化和信息化。
此外,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多式联运的发展,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和运输效率的提高。
总之,多式联运是未来物流发展的趋势,对于提高我国物流水平和发展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应该把握机遇,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推进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
- 1 -。
中国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c93098eba0d4a7302763af0.png)
业界68我国多式联运经历了几十年的徘徊,近年来一系列突破性的政策和举措,以空前力度推动多式联运进入提速发展时期。
从政府到企业,从沿海到内陆,从航运到铁路,从硬件到软件,破局之举措,破题之探索,正在逐步打破物流和运输领域多年来的僵局。
2018年多式联运运行创历史新高2018年全年货物运输总量515亿吨,比上年增长7.1%。
货物运输周转量205452亿吨公里,增长4.1%。
全年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3亿吨,比上年增长2.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2亿吨,增长2.0%。
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4955万标准箱,增长5.2%。
货运总量的增长为多式联运运行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2018年多式联运运量创了历史新高。
1. 运输结构调整促进铁路集装箱业务发展2018年,运输结构调整和货运增量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国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40.22亿吨,同比增加3.34亿吨、增长9.1%。
2018年,全国铁路集装箱发送量为1375.1万TEU,同比增速33.4%,连续三年实现铁路集装箱发送量增幅30%以上。
2020年预计达到2000万TEU,较2017年翻一番。
2018年全国范围内铺画了209条中长途铁路集装箱班列线,铁路集装箱装车数占货运装车数比接近15%,基本达到国务院办公厅《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到2020年铁路集装箱装车比例提高至15%以上”的目标。
铁路集装箱运量占比进一步提升。
2018年铁路集装箱运量(吨位)占铁路总运量占比由5.46%上升至7.16%,铁路总货运量的比重远落后于欧美日等国家。
其中,美国铁路集装箱运量占比达49%,欧洲20%,日本达到50%以上,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
随着“公转铁”运输结构调整、环保要求等政策引导,促进大宗物资“散改集”及“适箱适铁”货物由公路运输向铁路运输转移。
2019年,按照铁路实现增量2.5亿吨任务目标,铁路总公司将分线、分区域、分品类细化完善运输组织多式联运作为物流业发展的头号工程,是物流业增效降本的有效途径,是综合运输服务效率提升的主攻方向。
国际多式联运的趋势与我国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国际多式联运的趋势与我国的现状及发展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74ba02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06.png)
国际多式联运的趋势与我国的现状及发展策略随着国际经济交流的深入,国际多式联运已成为一种趋势。
近年来,全球物流业不断发展,国际多式联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文将就国际多式联运的趋势以及我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加以说明。
一、国际多式联运的趋势1. 多式联运趋势明显多式联运的出现,就旨在解决单一运输方式的问题,创造更为高效便捷的物流配送方式。
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化的趋势不断深入,多式联运也不断得到了发展与推广。
各国都不断推出多式联运政策,以鼓励企业间的联运合作。
2. 强调物流的低碳化在环保成为全球热议的话题后,国际多式联运界也开始强调物流的低碳化,采用更具环保的运输方式,以降低环境污染。
例如,采用航运等海上运输方式。
3. 自动化中转站成为大趋势自动化中转站是国际多式联运的趋势之一,就是将多种方式不同的货物进行汇集重组,同时为各种方式的货物调配转运站点,以降低中间环节的耗时和成本,整合各种类型的货物进行联运。
二、我国国际多式联运的现状我国国际多式联运的现状不够理想,主要有以下方面表现:1. 经营企业缺乏联运思维我国多式联运的企业,大多只是关注自己的运输业务,而缺少联运思维。
这样,就使得多式联运模式难以推广,从而没有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2. 基础设施还存在不足我国目前的物流基础设施尚未完善,从而影响了多式联运的推广。
例如,在物流设施、道路网络、相关信息技术等方面,仍需要加强完善。
3. 缺乏专业人才的支撑多式联运需要各方协同合作方可实现,其开展需依托专业人才的支持,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
三、我国未来的发展策略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我国未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政策扶持政策扶持是激发多式联运的关键之一,此项工作需要政府多加努力。
政府应该出台更多的激励措施,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2.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要促进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必须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
这包括加强道路建设、完善物流设施以及提升信息化的建设等。
浅谈我国开展多式联运现状及问题
![浅谈我国开展多式联运现状及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2b1546dff78a6529657d53c7.png)
浅谈我国开展多式联运现状及问题发表时间:2018-05-16T17:13:53.5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作者:夏天[导读] 摘要:发展多式联运是我国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以其资源利用率高、产业链条长、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南站技术统计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摘要:发展多式联运是我国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以其资源利用率高、产业链条长、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2016年底,交通运输部等十八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从市场环境、发展基础、深化改革等五个方面提出十八项具体任务支持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成为我国多式联运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
本文将总结目前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多式联运;存在问题;1我国多式联运实施情况发展多式联运是我国物流业创新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物流水平提档升级的重要体现,多式联运以其资源利用率高、产业链条长、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受到了行业的广泛青睐,积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可以极大提高物流效率,改善物流服务质量,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整体优势。
为促进多式联运更好更快发展,2016年中,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公布了第一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名单,16个多式联运项目入选,围绕集疏运体系建设、作业流程优化、标准规范统一等重点任务,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多式联运发展新举措。
2016年底,交通运输部等十八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6〕232号),从市场环境、发展基础、深化改革等五个方面提出十八项具体任务支持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成为我国多式联运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
2017年11月,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改委公布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名单,分析当前和未来多式联运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预期以第一期示范工程的成果以及第二期30个项目的推进,带动我国多式联运发展取得新突破。
2018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趋势及高铁货运物流、驮背运输的可行性分析【图】
![2018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趋势及高铁货运物流、驮背运输的可行性分析【图】](https://img.taocdn.com/s3/m/f5cd151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3.png)
2018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趋势及高铁货运物流、驮背运输的可行性分析【图】2018年1-8月中国铁路货运量为26.3亿吨,同比增长7.7%;2018年1-8月中国铁路货物周转量为18724.4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2%。
2017年1-12月中国铁路货运量为36.9亿吨,同比增长10.7%;2017年1-12月中国铁路货物周转量为26962.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3.3%。
2010-2018年中国铁路货运量及增速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2010-2018年中国铁路货物周转量及增速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现如今铁路运输行业的运营面临外部环境的需求,铁路运输行业已经成为许多企业辅业改制单位。
面临高速公路修建的完善,公路运输业务的范围大大拓展,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受到也很大的冲击,因而铁路运输只有改变经营模式,大力拓展铁路运输的业务范围,才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铁路运输行业向现代物流行业拓展的有利条件1、完备的铁路运输设施基础我国铁路运输行业的数量和规模之间扩大,具备了充分的路网优势,其四通八达的运输线路,以及遍布全国的路网站点,铁路运输拥有链接全国各地铁路线路及机车设备,全天候、大运量、低成本的运营特征,这些完备的设施基础都是发展物流业的有利条件。
根据铁路路网建设的规划和运输市场的要求,铁路运输行业结合新线建设,做好提速扩能工作,根据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推出多种运输工具和运输形式,在提高物流运输质量的基础上,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2、日渐完善的管理优势在市场经济指导下,铁路运输行业的管理理念日渐完善,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并为铁路运输行业向现代物流行业的拓展开辟了新道路。
在我国大多数的铁路局都实行了政企分开的管理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并把出台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向现代物流拓展的坚实保障。
想要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就要充分的积累适合发展的管理经验,现代物流行业中运用的管理经验可作为重要的借鉴,铁路运输行业要立足内部基础,从而挖潜提效,都某种意义上说要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
2018年我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回顾
![2018年我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回顾](https://img.taocdn.com/s3/m/f1a2e06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b.png)
2018年我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回顾2018年,我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我国货运运输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实现了高效、便捷、节能的发展,成为了我国货运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2018年我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进行回顾,分析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2018年我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的主要成就1.港口和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2018年,我国各大港口纷纷加大投入,加快港口建设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港口设施的不断完善,为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提供了保障。
各大港口相继推出了集装箱码头和铁路联运中心,实现了港口、铁路和水路的有机衔接,为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2.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2018年,我国政府继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的政策,包括支持港口建设、鼓励企业投资、优化运输组织、降低运输成本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支持,极大地促进了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业务的发展。
3.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业务实现了突破性发展2018年,我国各大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业务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机遇。
各大港口与铁路、水路的协同作业能力得到了提升,集装箱铁水联运的运力和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业务的业务范围也得到了扩大,覆盖了更多的地区和客户群体。
这些突破性的发展为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业务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2018年我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发展存在的问题尽管在2018年,我国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的运输成本较高在2018年,由于铁路和水路设施的老化和效率不高,以及船舶和铁路设备的运输成本较高,导致了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的运输成本较高。
这给采用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方式的企业和货主增加了经营成本,影响了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的发展。
《中国集装箱与多式联运发展报告(2018)》发布
![《中国集装箱与多式联运发展报告(2018)》发布](https://img.taocdn.com/s3/m/4a5137534693daef5ff73d99.png)
《中国集装箱与多式联运发展报告(2018)》发布5月22日,2019集装箱多式联运亚洲展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
交通运输部原部长、党组书记李盛霖,国际集装箱箱东协会主席(COA)Brian Damoskwi,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杨洪义,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黄田化,英国英富曼公司项目总监Sophie,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会兼秘书长李牧原,市交通业协会多式联运分会会刘建堂等出席了开幕式及《中国与联报告(2018):会。
中远海运集团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党组成员孙云飞出席并参观展会。
东方国际集装箱、佛罗伦、中远关西涂料化工有限公司、新世纪标志(深圳)有限公司等中远海运集团下属企业a相展会o当天,《中国集装箱与多式联运发展报告(2018)》在展会现场发布°报告指出,过去40年,全球集装箱生产经过四次产业转移。
20世纪60年代,美国、欧洲是世界集装箱的主要生产地;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集装箱制造中心;20世纪80年代,韩国占据世界制造“霸主”地,占据界产量85%;20世纪90年代,集装箱主要产地向中国大陆、印度、马来西亚和泰国移,1993年中国产量跃居世界,一直保持世界中心地位。
集装箱行业是全球标准化最高的行业之一,规模化生产的成本优势、订单应能力、上游供应链的配套能力、进口货量的优势、集装箱中港 ,同构成集装箱行业世界中心的关键要素。
近些年中国多式联,给中国业带来新的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积极推动新的国际合作市场、新的物流通道建设,为中国集装箱行业和联运提供了O2018年全球集装箱海运量为2.01亿TEU,同比增长4.46%;中国集装箱全年产量约425万TEU,同比增长约12%,创历史最高水平,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约96.1%°w作为和业,术、化制造能力、新市场开和服务创新业。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指,企业要关注集装箱生产大趋势:国际市场总体保持平稳、市场继续增长、专业市场大、加多元化、绿色生产加明显、孑能生产水平不断增加。
我国国际多式联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国际多式联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1d2495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e.png)
我国国际多式联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现状论文摘要:国际多式联运作为一种高效的运输组织形式,通过整合各种运输方式,充分发挥各方式的优点,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满足了运输个性化的需求。
集装箱多式联运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运输组织形式,目前已成为国际物流全程运输的主要形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内陆多式联运与国际多式联运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关键词:国际多式联运;集装箱多式联运一、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现状目前,集装箱运输已经进入以国际远洋运输为主,以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为辅的多式联运为特征的新时期。
现代货物流通需要有完善的运输网络和设施,需要通过多种运输方式的配合实现商品的位移,需要有配套的仓储条件、商品检验、信息系统的支持实现货物的通畅流动,实现高质量、低成本“门到门”的运输服务。
多式联运的市场规模和网络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张。
二、国际多式联运与我国多式联运的比较现阶段我国国际多式联运信息化建设尚待提高,信息共享不足。
物流装备标准化建设不够完善。
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够,运价构成不合理,短途运价过高。
政府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国内涉及远洋贸易的公司,由于一直是国家控股,导致国内远洋公司在国际海运上一直没有定价权。
而信息化建设的滞后和国际多式联运两端掌控欠缺,使得企业对商品流程的全程掌握不足,丢货,串货时有发生。
发达国家由于自身体系,配套建设完善的需要,采取了多方面的有效改革。
通过使用新技术,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还对运价整体成本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韩国港口积极推出优惠的中转费率吸引货物境外中转;而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研制一种称为技术超级班轮的高速货船;美国、加拿大铁路通过使用双层集装箱运输后,铁路运力增加了35%——40%,运输成本降低了25%——40%。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联运效率,而且降低了整体成本。
三、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多式联运的需求主要来自三大经济发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区,大多数为外贸货物。
国际多式联运的趋势与我国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国际多式联运的趋势与我国的现状及发展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d41cc6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a.png)
国际多式联运的趋势与我国的现状及发展策略国际多式联运是指在国际贸易中,通过陆、海、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组合,实现货物的快速、高效、安全的运输。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多式联运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趋势。
而我国在国际多式联运领域的现状及发展策略也备受关注。
一、国际多式联运的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货物运输需求不断增加。
国际多式联运作为一种高效的货物运输方式,具有一系列优势,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趋势。
首先,国际多式联运能够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实现运输成本的最优化。
其次,国际多式联运能够提供灵活的运输方案,根据货物的特性和目的地的要求,选择最合适的运输方式。
再次,国际多式联运能够实现货物的快速、高效、安全的运输,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和质量。
最后,国际多式联运能够降低货物运输的风险,提高货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我国国际多式联运的现状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国际多式联运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我国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首先,我国国际多式联运的组织和运营体系相对薄弱,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其次,我国国际多式联运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能力有待提高。
再次,我国国际多式联运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提升,客户满意度相对较低。
最后,我国国际多式联运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为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三、我国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策略为了推动我国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策略。
首先,加强组织和运营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推动国际多式联运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其次,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能力,推动国际多式联运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
再次,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为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2018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运行现状,智能交通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2018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运行现状,智能交通将是未来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a3bc7c0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b.png)
2018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运行现状,智能交通将是未来发展方向2018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平稳发展,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行业旅客运输量和货物运输量稳定增长。
2018年,我国铁路客运量达到337495万人,公路完成客运量136.5亿人,水运完成客运量2.8亿人,民航完成旅客运输量61171.2万人次。
一、铁路2018年,我国铁路客运量达到337495万人,同比2017年增加29116万人,增长9.4%。
铁路旅客周转量达到14147亿人公里,同比2017年增长5.13%。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2018年我国铁路货运量达到了402573万吨,超过了2013年的高峰期。
2018年铁路货运周转量也达到了28820.55亿吨公里,同比2016年增长6.89%。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2018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28亿元,其中国家铁路完成7603亿元;新开工项目26个,新增投资规模3382亿元;投产新线4683公里,其中高铁4100公里。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二、公路2018年全国公路完成客运量136.5亿人,旅客周转量9275.5亿人公里。
完成货运量395.9亿吨,货物周转量71202.5亿吨公里。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三、水路2018年全国水运完成客运量2.8亿人,旅客周转量79.8亿人公里。
完成货运量69.9亿吨,货物周转量99303.6亿吨公里。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四、民航2018年,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61171.2万人次,国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54804.5万人次,其中港澳台航线完成1127.1万人次;国际航线完成旅客运输量6366.7万人次。
资料来源:民航总局2018年,全行业完成货邮运输量738.5万吨,国内航线完成货邮运输量495.8万吨,其中港澳台航线完成23.5万吨;国际航线完成货邮运输量242.7万吨。
资料来源:民航总局2018年,全国民航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2.65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2%。
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7f65abbe23482fb5da4c9d.png)
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分析一、多式联运概述多式联运(intermodality)是指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统称为复合运输,我国习惯上称之为多式联运.《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对国际多式联运所下的定义是:按照国际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把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交付地点的货物运输。
而中国海商法对于国内多式联运的规定是,必须有种方式是海运.但国际贸易意义上的多式联运,不光是要有这样的前提,而且要有“多式联运提单”--也就是“多式联运”合同。
而我们平常所做的虽然是这样的事实,但拿到的一般只是海运提单,而非“多式联运提单",这样,虽有多式联运之实,但不符“多式联运”之定义。
多式联运经营人是全程运输的组织者,在多式联运中,其业务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一)接受托运申请,订立多式联运合同(二)集装箱的发放、提取及运送(三)出口报关(四)货物装箱及接收货物(五)订舱及安排货物运送(六)办理保险(七)签发多式联运提单,组织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八)运输过程中的海关业务(九)货物交付(十)货运事故处理二、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现状由于多式联运是由两种及其以上的交通工具相互衔接、转运而共同完成的运输过程统称为复合运输,我国习惯上称之为多式联运。
当前,全球多式联运重心正向中国转移,我国多式联运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不过,专家表示,我国多式联运同时也面临着交通基础设施衔接不畅的“最后一公里"和规则相互割裂的“最后一厘米”双重难题,亟待加强顶层设计,以实现“硬件上的无缝衔接”和“软件上的规则统一”。
2.1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最大难点在铁路多式联运发展正当时我国将迎来“黄金十年”(摘自中国报告网)货物从重庆运输到上海,如果走水路需要10天到12天,但如果采取铁水联运则只需6天到7天。
这就是多式联运相对于单一运输方式的优势所在。
2018年多式联运物流公司三年发展战略规划
![2018年多式联运物流公司三年发展战略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3164715031b765ce0508149b.png)
2018年多式联运物流公司三年发展战略规划目前,我国多式联运进入加速发展时期,相关政策文件密集出台,多式联运上升国家战略,成为我国推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和物流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作为解决全社会货物运输结构性矛盾的一把钥匙,多式联运在我国发展不断深入,运行质量逐渐提升,综合效益初步显现,在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建设物流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为加快发展我公司多式联运工作,特制定如下发展规划。
一、总体背景上升国家战略,多方共同推动。
2017年1月,交通运输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明确了5个方面18条举措,提出了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的目标,指明多式联运发展的行动路线,是我国第一个多式联运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多式联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我国多式联运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7年,地方政府部门对于发展多式联运亦更加重视,河南、四川、山东等多个省份已出台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等18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方案,明确推进多式联运发展的具体措施,其中省级开展示范工程实施方面,江苏开展省级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山东河南启动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山东公布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名单。
在国家及地方政府一系列政策引导下,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重视程度明显增强。
发展环境向好-逐步理顺机制。
在体制机制层面,国家层面“1部+3局”的交通运输大部门管理体制框架基本形成,为发展多式联运,加快运输方式深度融合提供了制度保障。
公铁水航合作机制基础建立,交通运输部与中国铁路总公司等部门已连续两年在大连、郑州联合召开全国多式联运现场推进会,共同致力于开创多式联运新局面。
企业发展多式联运业务,政府主管部门不再增设开展多式联运业务新的行政审批事项,严格规范涉企收费行为,为企业开展多式联运业务营造良好市场环境;2017年顺利实施18个铁路局公司制改革和总公司机关组织机构改革,2018年起全面按照新的体制机制运行。
2018年我国“互联网+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图文分析报告
![2018年我国“互联网+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图文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27240497e21af45b307a852.png)
2018年我国“互联网+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图文分析报告(2018.11.10)近年来,电子商务、新零售、C2M、O2O、货运匹配平台、运力众包、多式联运等各种新型商业模式和物流模式快速发展,消费者需求从单一化、标准化向差异化、个性化转变,这些变化向传统物流行业运行方式提出了挑战,各环节数据的打通与整合变得越来越重要。
多式联运是结合了公路运输、铁路运输、飞机运输、水运运输等多种方式的集约高效的现代化运输组织模式,由于运输过程中涉及多种运输工具,全程可监控、全程可追溯、物流系统全面贯通十分重要,信息化手段的运作必不可少。
乘着电子商务发展的东风,中国快递业务量在2011-2016年间以超过50%的平均速率增长。
虽然2017年增速有较大的下滑,但总体快递业务量预计将会持续增长,预测2018年底将达到441.6亿件。
2010-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量2012-2018年单件快递收入2012年至2018年,全国快递平均单价持续走低,由18.56元/件降至12.72元/件;另一方面,配送成本增加,以圆通为例,2016年单票配送成本为1.32元,2017年上升到1.4元,增长率为5.83%,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在未来,只有靠无人机和智能快递柜等智能化、自助化的手段,才能消化不断增长的配送需求。
同时,智能快递柜作为无人在家场景下的配送方式,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占据一席之地。
物流的基础环节有仓储、运输、配送三个环节。
在仓储环节,科技的发展使得智能仓储越来越普及;运输环节,有无人卡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参与,无人卡车在提高车辆运输的安全性时可以削减人力成本,新能源汽车则有助于绿色物流的发展;在配送环节,无人机、智能快递柜则是解决“最后一公里。
快递业务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快递单价却在不断下降;同时,物流成本持续升高,分拣的成本占到转运中心物流成本构成的40%以上。
为了降低分拣的时间和成本,市场对智能仓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2018年中国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图】
![2018年中国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图】](https://img.taocdn.com/s3/m/7b91b52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9.png)
2018年中国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预测【图】一、公路货运量及周转量分析当前,中国的经济处在非常敏感的转型期,在铁路货运改革的背景下,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运输量减小,比如,煤和冶炼物资等的运输需求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铁路货运量的占比在干线货运体系中的波动速度不断加快,并且出现了下行状况。
近两年,中国高速公路货物周转量和年均增长率都实现了非常明显快速的增长。
2017年1-12月中国公路货运量为368亿吨,同比增长10.1%;2018年1-8月中国公路货运量为249.3亿吨,同比增长7.4%。
2010-2018年中国公路货运量及增速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2018年1-8月中国公路货物周转量为44544.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6.3%;2017年1-12月中国公路货物周转量为66712.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9.2%。
2010-2018年中国公路货物周转量及增速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在政府的支持下,经济结构实现了新的转型,原本以能源、原材料等为主的资源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以技术和科技为主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转变。
消费性与高附加值产品由于体积小、重量轻、价值高等,在高速公路运输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与煤炭、钢铁、金属矿石和粮食等需要用铁路运输的大宗散货具有明显的不同,实现了货物运输的安全性、高效性、快速性等,能够结合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提高了运输的质量和专业化程度。
从货车构成角度出发,半挂列车的车辆数在高速公路跨省长距离运输中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比例。
不同种类的货物在高速公路上的平均运距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其中,水泥的运距最小,高附加值的轻工医药产品运距最大。
在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的环境下,中国公路运输结构完成了比较明显的蜕变,重量较大的货物运输量大大增加,在货物运输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分量。
从货车空驶状况出发,高速公路路网空车走行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空车走行率指的是空车行驶量与重车行驶量的比率。
我国国际多式联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国际多式联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7039ee5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6f.png)
我国国际多式联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国际多式联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分析我国多式联运的结构和现状,指出现阶段我国多式联运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的经验,提出发展多式联运的对策。
关键词: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问题;对策;现状引言集装箱多式联运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运输组织形式,目前已成为国际物流全程运输的主要形式。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比例高达20%,如德国汉堡港铁路集输运比重高达30%,荷兰鹿特丹港铁路集输运比重高达13%,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在中国仅占2%左右。
作为世界上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之一,我国的集装箱多式联运必将成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服务需求的关键。
针对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落后的现状,有必要对多式联运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借鉴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发展多式联运的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内陆多式联运与国际多式联运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无论是政府、学术界,还是实业界,都对多式联运的发展进行了各种探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早在1962年,我国就提出了关于公路运输与水路运输联合运输的文件。
随后,我又相继提出了关于公路与铁路联合运输、铁路与水路联合运输等相关文件。
1989年3月,我国进行了由交通部主持,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交通办公室承担的国家科委批准的“七五”国家重点项目“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多式联运)工业性试验”,为推动我国集装箱运输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及多式联运的快速发展起了良好作用。
尤其是2000年后,我国加大了与国际多式联运的合作,先后与加拿大、美国等发达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多式联运的合作与交流,为我国的多式联运成长与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
其中,与加拿大的项目,可谓意义深远,我国政府先后从各省市、各研究机构、各企业派出加拿大学习人员达十多期,为我国的多式联运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也为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提供了更新的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国多式联运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
来源:《大陆桥视野·上》2019年第04期
一、市场需求的快速发展
(一)物流行业市场规模具备良好发展前景
物流需求是经济保持稳定增长而拉动的刚性需求,随着经济增长尤其是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而自然增长,国家统计局统计的 2017 年我国货运总量已达到471.58 亿吨的规模,全国社会工业品物流总额则达到了234.50万亿元。
“十三五”期,我国货运总量年均增速将处于7%~8%的区间。
因此,货运规模作为多式联运的市场基础,在“十三五”期间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按照交通部规划的保守预计目标7%的增长率计算,我国2016—2020年期间货运规模的增长情况如图1。
(二)多式联运的市场空间快速增长
1.多式联运可有效优化固有运输方式。
我国目前固有运输方式主要包括公路、铁路、航空、航运四种方式,各自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如表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单一的运输方式很难再满足企业庞大的物流需求。
多式联运能有效对固有运输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削弱单一运输方式的不利影响。
如海陆联运在控制成本的同时能有效解决单一运输方式覆盖范围有限的缺点。
采用海陆联运后,使整个运输网络扩展到各个分散的大陆板块,运输网络相对单一的陆运来说扩展到了不相连接的大陆板块,相对单一的海运来说又能够扩展到内陆区域,再加之我国现阶段公路已经实现了全国县级城市的联通,因此采用海陆联运后货物运输能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实现全国覆盖。
另外,大多数的多式联运线路运输费用低于公路直达运输费用,平均降低成本约30%。
2.我国物流费用巨大的节约空间。
国际惯例通常以全社会的物流总费用占 GDP 的比例来衡量整个经济体的物流效率,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 的比例越低表示该经济体物流效率越高、物流发展水平越发达。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效率明显偏低。
(三)制约瓶颈的逐渐突破
多式联运可有效实现物流中成本与效率的统一,但由于多式联运业在我国发展较晚,其在现阶段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尚存在诸多不利因素构成了制约行业的发展瓶頸,但随着多式联运业各项规划的落实、规则的出台实施,该等制约快速发展的瓶颈正在逐渐突破,具体如表2。
因此,多式联运各项制约因素的不断突破和解决,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多式联运的快速发展。
二、庞大的市场容量
目前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水平较低,与国家规划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2015 年我国全社会货运量为417.59亿吨,同时,交通部调研结果显示,多式联运运量规模仅占全社会货运量的2.9%,即12.11万吨。
而根据交通部等 18 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国将力争实现2020年多式联运货运量比2015 年增长1.5倍,据此计算,2020年我国多式联运货运量将达到30.28亿吨,复合增长率为20.11%(图2)。
三、良好发展前景下的行业发展趋势
(一)我国多式联运业的发展特点
1.已成为国家战略实施的组成部分。
无论是“一带一路”倡议,还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其落实均需物流行业的有效支持,多式联运作为加快物流流转效率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各项国家战略规划的支持,包括《“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推进物流大通道建设行动计
划(2016—2020 年)》《关于推动交通提质增效提升供给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等,而2014 年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中将“着力降低物流成本”列在发展重点第一位,将“多式联运工程”列为重点工程第一位。
2017年1月交通部等 18 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开展多式联运工作的通知》则是对发展多式联运的顶层设计,标志着我国已将多式联运发展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政府将持续加大对多式联运的支持力度。
2.国民经济的有力支持。
多式联运业作为物流行业的创新业务组织形式,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规模有着密切的联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 2020 年 GDP 比 2010 年翻一番,即达到 82.61 万亿元的规模,这一 GDP 发展目标为多式联运业的发展奠定了有力的经济基础。
至 2050 年,我国 GDP 规模将达到105.92 万亿美元,我国多式联运具有较好的中长期发展经济基础。
3.联运的距离较长。
不同的运输方式有自身适用的运输距离。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水陆地域、资源、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产业链在国土的时空分布上的不均衡,以及西部地区近来经济增长较快的影响,使得多式联运在长距离运输上具有更大的成本比较优势。
因此,我国货物尤其是大宗商品货物的多式联运呈现长距离的联运特征。
4.发展速度较快。
多式联运作为我国第三方物流业中新兴的业务模式和内容,业务模式尚在起步阶段,但发展速度较快,市场容量增加较快。
以海铁联运为例,2014—2017年,海铁联运箱在我国主要港口的吞吐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22.57%(图3)。
(二)我国多式联运的发展趋势
1.标准化。
多式联运的标准化包括“软件”“硬件”两个方面:“软件”是指多式联运在运作规则、操作标准、技术标准、信息系统、单证、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标准化以及彼此的衔接。
交通部已于 2017 年 4 月起正式实施《货物多式联运术语》《多式联运运载单元标识》两项多式联运行业标准,国务院则将制定完善统一的多式联运规则和多式联运经营人管理制度纳入《“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之中。
未来随着各项规划的不断实施,多式联运在“软件”上的标准化将进一步完善。
“硬件”是指技术装备的标准化发展。
根据各项规划的要求,“硬件”标准化包括:铁路多式联运专用装备、铁路集装箱、载货汽车、内河运输船舶、江海直达船舶的标准化,应用集装化和单元化装载技术的推广,发展集装箱、半挂车铁路平车,推广普及甩挂运输,发展公路铁路两用挂车、大型吊装、滚装等专用换装装备等。
2.集装箱化。
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标准化的集装箱多式联运已成为国际范围内的最优运输方式。
如在欧洲,可脱卸箱体和集装箱为运载单元的联运市场份额占比为 78%。
国务院在“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主要指标中明确要求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率为 10%。
发改委、交通部、铁总公司在《“十三五”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规划》中要求到 2020 年,集装箱运量达到铁路货运量 20%左右,其中,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 10%以上。
3.规模化。
本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大型企业对其物流设备建设、市场拓展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更具实力,使其物流处理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更佳。
各项规划和政策也明确鼓励多式联运企业做大做强,如发改委在《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 年)》中要求大力发展铁水联运、公铁联运、陆空联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并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中要求推動大型运输企业和货主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重点在大宗物资、集装箱运输等方面开展创新试点。
4.服务多元化。
按照欧美发展经验,传统的价格差价盈利向增值服务盈利成为趋势,包括延伸服务链条,强化仓储、装卸、配送、包装等增值业务,满足空箱堆存、掏装箱、上门装卸等服务需要,并进一步发展区域供应链信息服务、数据服务、物资调配、供应链金融服务等。
发改委在 2016 年 6 月发布的《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支持有实力的运输企业向多式联运经营人、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变。
5.最优化。
多式联运客户需要物流服务的最优化,主要体现在物流质量的可靠性与成本节约的最佳结合。
这要求多式联运企业系统合理地组合各种运输方式子系统,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向客户提供一种成本最低的无缝衔接的物流服务。
不同的多式联运企业按照各自的竞争优势、客户、服务产业链的不同,各自发展自身的最优业务模式。
6.信息化和智能化。
国务院在《“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要求:到2020 年,交通基础设施、运载装备、经营业户和从业人员等基本要素信息全面实现数字化,各种交通方式信息交换取得突破,具体规划包括:将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贯穿于交通建设、运行、服务、监管等全链条各环节,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等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实现基础设施和载运工具数字化、网络化,运营运行智能化;拓展铁路计算机连锁、编组站系统自动化应用,推进全自动集装箱码头系统建设。
随着产业环境信息化的不断完善,多式联运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不仅要发挥整合能力,打通物流信息链,实现物流信息全程可追踪,还要利用信息大数据实现价值挖掘,以数据驱动供应链。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