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马原答案解析第四章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四章〕、课堂练习及相关材料
一、课后思虑题参照答案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如何理解“资本到达人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答:(一)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打劫弱国的历史,这类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1、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拓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赖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累积和扩充。
2、发展到垄断阶段后,一致的、包罗万象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系统逐渐形成,资本家垄断联盟为分割世界而引起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大难。
(二)二战后,因为社会主义的成功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盛行,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博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时机,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入资本的国际大循环,经过不一样样互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剥削等,更为奇妙地剥削和打劫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产。
(三)在此刻经济全世界化进度中,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经过它们拟订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帜的经济全世界化战略,连续主导国际经济次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构造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世界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世界化的最大利处。
资本惟利是图的天性、资本主义生产无穷扩大的趋向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迫着人类的可连续发展和生计。
(四)我们今日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华稳固,是依赖不一样样、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互换系统,依赖发展中国家供应的广大市场、低价资源和低价劳动力,经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
资本主义没有也不行能给世界带来广泛繁华和共同富饶。
二、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究竟根源于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答:(一)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详细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
马原第四章(自己总结的)
第四章4-11.社会制度的改变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1)时间:14世纪末—15世纪初2)地点: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3)途径:a)从小商品经济中分化出来b)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换而来4)资本主义萌芽的形式(两种,对应上面两种途径):课本P139—140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1)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能够实现要求商品更大规模生产,满足世界市场扩大的需要)。
2)利用暴力手段进行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3)资本原始积累定义: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的过程。
P1414)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间:西欧:15世纪后30年——16世纪高潮——19世纪初结束5)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途径:P141-142a)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b)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P142劳动价值论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1)自然经济:P1432)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他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3)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a)社会分工的出现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6.商品的二因素1)商品的定义: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两者的矛盾统一体。
2)二因素:a)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应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适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b)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所持有的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c)两者关系:对立统一。
p144-1457.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1)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a)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有用劳动)。
马原第四章练习题答案
A
10
1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它的作用是通过( A )
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D.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之间的竞争实现
第四章 单选题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 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 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 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B )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A
1
2、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都是由 (D)
A、价值构成的 B、货币构成的 C、资金构成的 D、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
矛盾 D.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和企业内部生产
有组织性之间的矛盾
A
13
1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A )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 C.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D.货币实现了价值增殖
ALeabharlann 1415、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 ( B ) A.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C.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D.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A
2
3、商品经济中最经常、最大量、最 普遍的经济行为是( B )
A.市场竞争 B.商品交换 C.劳动力买卖 D.追求利润
A
3
4、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指( C )
A.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 盾
B.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事实上的剥削的矛盾
C.资本流通中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 盾
马原教材第四章
马原教材第四章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原)教材》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大型群众教育活动的重要教材之一。
其中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唯物论的认识论与辩证法的内容。
本文将对该章进行详细解读。
一、唯物论的认识论在唯物论的认识论中,认识是人类主体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和认识的过程。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我们通过感觉、知觉、思维等活动来获取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这些反映并不等同于客观事物本身。
唯物论的认识论强调实践的意义,指出只有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接触,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唯物论的认识论还强调了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否不取决于人的意识,但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实践来改造客观世界。
唯物论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在客观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的,只有正确把握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辩证法的基本概念辩证法是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基本方法论。
它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和统一,指出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组成,并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是矛盾的普遍性和普遍联系。
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些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互斗争,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辩证法指出,只有正确把握事物的矛盾运动和统一,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三、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标准,是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发展我们的认识。
唯物论的认识论强调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进行直接接触,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也是认识的标准。
只有通过实践对认识进行检验,才能确定认识的正确性。
唯物论的认识论指出,人的认识是相对的、发展的,只有通过实践不断地纠正和发展认识,才能逐步接近客观事物的真相。
四、认识的辩证法过程认识的辩证法过程是指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感觉、知觉、思维等活动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和改造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逐渐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最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四章练习及答案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当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在单位时间里()。
A.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加,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上升B.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加,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下降C.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不变D.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不变,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不变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A.剩余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 C.平均利润规律 D.竞争规律4、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劳动和劳动力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5、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是()。
A.能够转移自身价值 B.能够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C.随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 D.只是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6、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转移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7、在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中()。
A.具体劳动创造出新价值,抽象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B.抽象劳动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创造新的价值C.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出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D.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出大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8、正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是()。
A.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B.工人工资的多少C.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D.利润率的高低9、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A.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10、资本主义工资,本质上是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四章〕、课堂练习及相关材料
一、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如何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答:(一)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1、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
2、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
(二)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
(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
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
(四)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
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二、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到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答:(一)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习题及答案(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习题及答案(二)一、选择题Ⅰ1.【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认识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本质上的根本观点是能动的反映论,反映论是所有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中的共同的观点,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反映论。
本题中"建构论"、"内省论"、"选择论"作为认识的本质均是唯心主义的。
在这里,承认认识有建构、内省和选择的能动作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但把认识的本质归结为建构、内省、选择,就变成了唯心主义的观点了。
2.【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具体理解。
陆游的诗句反映了正确的认识要来自于实践即"躬行"。
选项A本身表述是错误的。
C、D是正确的,但与本题题干内容无关。
3.【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准确理解。
实践标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它的确定性是因为实践标准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的不确定性是因为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不断发展的。
依据对实践标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认识,所以本题选A。
4.【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真理的含义与特征。
所谓客观真理指的是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客观性指的是人的正确认识中的客观内容,所以本题选A。
5.【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真理的含义与特征。
真理具有三个特性,即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所以我们又说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和客观真理,这样的表述不能理解为有三个真理,真理只有一个。
就真理的绝对性我们说有绝对真理,就真理的相对性我们说有相对真理,就真理的客观性我们说有客观真理。
所以本题选择命题C,即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6.【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认识的主体特征的把握。
认识的主体是指一定社会中从事认识和实践的人,它具有社会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其中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指的就是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章第一节解析
主要 途径
用暴力手段 剥夺农民土地
用暴力手段 掠夺货币财富
(1)用暴力掠夺农民的土地,是 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
• 在英国表现得最 为典型: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
国家颁布各种血腥法律
• 国家颁布了各种血腥法律,用鞭打、监禁以至处死 禁止农民流浪,强迫他们成为雇佣劳动者。
• 1830年南部脱离尼德兰独立,成立比利时王国。
• 尼德兰革命是通过民族解放战争在历史上第一次 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普遍处于封建专制 统治的时期,荷兰共和国的出现,使人类历史的 前景出现一抹灿烂的曙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英国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要求掌握政治权利,进一步 发展资本主义。国王查理一世的专制普遍引起不满。17世 纪,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同国王展开斗争。
封建主对农民的剥削的途径
(1)依靠土地所有权
的中
(2)采取超经济的强制迫
受国 压封
使农民为他劳动
迫建 农社
民会Biblioteka 封建社会 农民受酷刑• 超经济的强制,是指在农民 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的基础上,封建主对农民人 身的强制。超经济强制在 封建制度下不可避免。
封建地租是封建主阶级 对农民进行剥削的主要形式
封建土地 所有制
封建主 阶级
农民 阶级
占有基本生产资料 不完全占有农奴或农民
完全没有 或只有很少的土地
小私有经济是农民区别于奴隶的主要标志
农民通过一定条件取 得土地使用权, 必须建 立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 小私有经济。
它在一定程度上剌激农民的劳 动兴趣,提高劳动生产率;同 时,它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 利于封建主对农民的剥削和 统治。这是封建经济能够存 在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问题详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问题详解第四章4.1.实践的基本特点表示在它是(ACE)。
A.客不雅的感性物质活动B.人类的纯思维活动C.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D.动物的本能活动E.社会的、历史的活动4.2.下列活动哪些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ADE)。
A.农民种地B.医生诊病C.学生读书D.司法人员办案E.科学家做实验4.3.关于认识主体下列哪些不雅点是正确的(ABCE)。
A.认识的主体必需是有意识的存在物B.认识的主体必需是社会的存在物C.认识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D.认识的主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所指向的事物E.认识的主体包罗个人、集团和类三种形式4.4.对于研究者来说下列现象属于认识的客体(ABCDE)。
A.自然现象B.社会现象C.现实的人D.主不雅精神E.客不雅化精神4.5.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BCD)。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B.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D.彼此作用的关系E.思维与存在的关系4.6.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CD)。
A.认识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过程B.认识是人脑中固有的C.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D.认识能够与被认识对象相一致E.认识来源于某种“客不雅精神”4.7.不成知论的著名代表是(BE)。
A.柏拉图B.康德C.黑格尔D.费尔巴哈E.休谟4.8.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坚持(ABCDE)。
A.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B.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C.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D.世界是可知的E.实践与认识的具体历史的统一4.9.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缺陷是(DE)。
A.不坚持从物到思想的认识路线B.不坚持可知论C.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D.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E.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法4.10.必需坚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因为(AE)。
A.离开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B.理性认识就是感性认识的不竭积累C.感性认识不成靠,理性认识才可靠D.理性认识不成靠,感性认识才可靠E.要反映事物本质感性认识必需上升到理性认识4.11.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需具备的条件是(BCDE)。
马原第四章复习题答案
马原第四章复习题答案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商品的主要特点在于A.它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2.一切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商品的A.价值3.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指A. 交换价值B. 价值C. 使用价值D. 抽象劳动4.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7.资本周转速度A.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劳动力成为商品C.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10.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A.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B.它被使用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C.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不变,价值也不变D.它被使用时,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1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C.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12.单个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是商品A.个别价值降低13.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A.可变资本之比14.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在于C.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1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价值转移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D.价值转移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6.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B.劳动者再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2.商品是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C.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3.劳动力的价值包括A.维护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家属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掌握一定技术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D.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4.价值规律对私有制社会生产的调节作用表现为A.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B.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D.自发地集中资源办大事5.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是A.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B.社会分工的出现C.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D.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6.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的矛盾C.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7.产业资本运动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前提条件是A.产业资本有机构成要高B.产业资本周转要快C.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D.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8.从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中得知A.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B.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C.只有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时才会爆发经济危机9.下列关于资本积累的叙述正确的有A.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B.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C.资本积累就是依靠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实现的D.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10.货币的基本职能有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11.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关键因素有A.资本周转的时间 B.产品的使用价值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D.产品的价值12.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有A.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B.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剩余价值的创立奠定了基础C.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D.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13.下列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B.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个劳动过程14.商品的价值量与A.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B.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C.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D.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15.下列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认识正确的有 A.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B.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C.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D.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形式和环节之一三、判断题1.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4章练习参考答案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从资源配置方式角度看,与市场经济对应的是A.自然经济 B .商品经济 C .计划经济 D.产品经济2.市场机制的核心是A.价格机制B.竞争机制C.供求机制D.利率机制3..商品是: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B.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C.一切物品;D.一切有用的物品;4.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是A.劳动力成为商品B.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社会分工的出现和发展D.价值规律起基础性作用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A.社会分工B.货币的使用C.机器的出现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6.存在商品经济但未形成市场经济的社会是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D.社会社会主义社会7.一切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A.使用价值构成;B.交换价值构成;C.价值构成;D.货币构成;8.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商品的A.社会属性决定的B.价值决定的C.交换价值决定的D.自然属性决定的9.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10.价值的本质是A.一般人类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D.社会生产关系;11.商品诸因素中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是A.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C.价值D.价格12.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A.商品;B.货币;C.价格;D.使用价值;1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因此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C.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D.产品中只要有劳动就一定有使用价值;14.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的交换比例是A.商品的二因素B.劳动的二重性C.商品的交换价值D.商品的使用价值15.具体劳动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16.抽象劳动不存在于A.简单商品生产中B.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C.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中D.自给自足的产品生产中17.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A.两种劳动;B.两次劳动;C.两个过程的劳动;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专业最好文档,专业为你服务,急你所急,供你所需-------------18.商品的二因素是由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19.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A.商品二因素B.劳动二重性C.价值规律理论D.剩余价值理论20.下列各因素中与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直接关系的是A.生产条件B.劳动强度C.劳动熟练程度D.生产规模21.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大大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为尺度的。
马原阶段测验三(第四章)
阶段测验记录 > 阶段测验三〔第四章〕阶段测验三〔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根底是〔〕。
A、社会分工B、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C、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D、货币转化为资本【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根底。
参见教材P160。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货币转化为资本B、社会生产力的开展和社会分工C、劳动力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参见教材P160。
3、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流通价值【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参见教材P160。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所决定的。
A、简单劳动B、价格标准C、使用价值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参见教材P162。
5、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B、单位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C、单位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正比D、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参见教材P163。
6、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这被称作货币的〔〕。
A、贮藏手段B、世界货币手段C、支付手段D、流通手段【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 【答案正确】【答案解析】: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
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是:A.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B.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C.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D. 计划经济和自然经济2.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B.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C. 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D. 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3. 商品经济是:A. 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B. 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C. 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D. 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4.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A. 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B. 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C. 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D. 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5. 市场经济是:A. 和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式B.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一种经济形式C. 有国家干预和调节的一种经济形式D. 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一种经济形式6.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7.具体劳动: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D.创造剩余价值8.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C. 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9.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流通手段 D.价值的表现形式1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B.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11.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A.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实现的B.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C.各个资本家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D.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12.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13.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A.剩余价值 B.可变资本 C.资本积累 D.剩余劳动14.资本有机构成是指:A.以价值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技术构成B.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C.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为基础的资本技术构成D.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关系为基础的资本价值构成15.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工人劳动的报酬 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16.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C.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17.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A.提高平均利润率 B.提高年剩余价值率C.提高剩余价值率 D.提高资本积累率18.资本周转速度:A.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D.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19.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根据是:A.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B.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C.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D.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20.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B.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问题C.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D.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是如何实现补偿的问题2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相对过剩 B.生产绝对过剩C.生产相对短缺 D.生产绝对短缺23.资本主义生产成本是:A.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可变资本B.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C.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D.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全部劳动24.资本主义的利润率是:A.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25.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是:A.剩余价值率等于利润率 B.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D.都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26.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A.揭露了利润的真正来源 B.表明了利润的本质C.完全消除了各企业各部门的利润差别 D.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27.平均利润的形成是:A.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C.资本构成变化的结果 D.剩余价值增加的结果28.平均利润率是:A.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B.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C.年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总量的比率D.社会平均利润总量和社会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29.资本有机构成和利润率的关系是:A.两者按相反方向变化 B.两者成反比例变化C.两者按相同方向变化D.两者成正比例变化30. 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A. 政治职能B. 经济职能C. 社会职能D. 对外交往职能31. 资本主义国家阶级性质的直接表现是:A.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B. 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C. 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D. 政府实施反映资产阶级意志的政策32. 资本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核心是:A.民法B.宪法C. 刑法D.行政法33. 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存在形式上平等和事实上不平等的矛盾,根本原因在于:A. 宪法是由资产阶级制定的B. 民主的原则是与实践相脱节的C. 劳动人民不能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D. 民主权利的实现受到了私有制的限制34. 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A. 民法B. 宪法C. 刑法D. 行政法35. 资本主义国家选举的实质是:A.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 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 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 人民当家作主36. 选举制度中的比例代表制有利于哪种政党制度的存在与发展:A. 一党制B. 两党制C. 多党制D. 强党制37. 在现代,各国一般是由政党领导国家政权的,放弃执政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国家性质就要改变,这是因为:A. 国家性质决定政党的性质B. 执政党的性质决定国家性质C. 一个国家的性质通常是与其执政党的阶级属性相一致的D. 国家和政党在本质上是一回事38. 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A. 国会B. 总统C. 最高法院D. 最高检察院39. 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A. 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B. 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C. 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D. 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40.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是:A.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抽象的人性论C. 利己主义抽象的人性论D.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二、多项选择题1.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A. 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B.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C. 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D. 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2. 商品经济作为劳动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其特点在于:A. 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自给自足B. 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进行交换C. 劳动联系是通过商品交换而实现的D. 其存在和发展以社会分工为一般条件3. 一切商品都包含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这是因为:A. 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就不会有价值B. 没有价值的商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也不能成为商品C.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必然有价值4. 下列关于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表述,正确的有:A.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B. 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创造的,而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C. 使用价值和价值及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又相互对立,相互排斥D. 使用价值是永恒范畴,而价值是历史范畴5. 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A. 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B. 商品的社会属性C. 交换价值的基础D. 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6.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是:A.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B. 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C. 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D. 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7. 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支付手段D. 贮藏手段8. 下列关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不同的具体劳动的质不同,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区别B. 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C. 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D. 具体劳动是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是历史范畴9. 以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B. 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C. 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D. 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10. 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B. 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C. 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但不制约供求关系D. 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11. 在价值量决定方面,正确的命题有:A.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部门劳动生产率成反比B.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C.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D.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12. 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着B. 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中C.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D.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13.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A. 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C. 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14. 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上价格:A. 以价值为基础,反映价值的变化B. 以价值为基础,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C. 与价值变化的幅度始终保持一致D. 与价值背离,以价值为中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5.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马克思原理第四章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2.资本的本质是( )A.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 B.购买商品的货币C.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D.购买劳动力的货币3.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C.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D.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C.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D.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5.资本周转时间包括( )A.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D.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6.根据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将其划分为( )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B.货币资本、商品资本C.借贷资本、银行资本 D.固定资本、流动资本7.在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 )A.厂房、设备 B.原料 C.燃料 D.劳动力8.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 I(v+m)= II c B.I (v+m)+I I (v+m)=I I (c+v+m)C.I(c+v+m)=I c+I I c D.I (v+m)> II c9.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在量上( )A.二者相等 B.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 D.二者没有关系10.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可以以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相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有( )A.价值 B.效用 C.交换价值 D.价格11.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货币流通规律 D.社会再生产规律12.纺织厂的资本家购买了棉花是作为( )A.流动资本 B.固定资本 C.可变资本 D.剩余资本13.劳动力商品的最重要的的特征是()A.劳动力存在于健康的人体内B.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源泉C.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D.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受历史因素的影响14.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A.软件磁盘本身 B.软件的有用性C .购买软件的货币 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15.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B.顾客购买了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C.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年2元的价格预定5斤苹果16.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A.是逐渐消失的 B.能发生价值增殖C.借助于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D.借助于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17.资本主义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形成()A.超额剩余价值 B.超额利润C.平均利润 D.商业利润18.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是()A.利润率 B.利息率C.剩余价值量 D.剩余价值率19.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A.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C.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20.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一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的结果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1.C 2.C 3.C 4.B 5.B 6.D 7.A 8.A 9.C 10.A 11.A 12.A 13.B 14.B 15.C 16.C 17.A 18.D 19.D 20.C二、不定项选择题1.商品是(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具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C.具有价值而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 )A.商品价值下降 B.劳动力价值上升C.劳动力价值下降 D.相对剩余价值增加3.通过对G-W-G′资本总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 )A.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运动的目的B.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C.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D.剩余价值不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但不能离开流通4.生产时间包括()A.劳动时间B.正常停工时间C.自然力对劳动对象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D.生产资料储备时间5.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因素,两者的关系是( )A.有使用价值就有价值 B.有价值就有使用价值C.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有价值 D.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6.下列选项中,属于货币支付手段的有( )A.地租B.租金C.工资D.债务7.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的基本职能有(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8.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A.劳动者没有人身自由 B.劳动者有人身自由C.劳动者除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D.劳动者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技能9.产业资本的循环所经历的三个阶段中,有( )A.两个属流通阶段,一个是属于生产阶段B.一个属流通阶段,两个属于生产阶段C.两个属于销售阶段,一个属于生产阶段D.一个属于购买阶段,一个属于销售阶段,一个属于生产阶段10.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商品资本 D.固定资本1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再生产)周期经历的阶段有()A.危机 B.萧条 C.复苏 D.停滞1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现有()A.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B.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与生产发展缓慢之间的矛盾C.社会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13.产业资本的循环是()A.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 B.资本生产和商品生产的统一C.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D.三种资本循环形式的统一1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A.生产时间 B.流通时间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D.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15.资本主义农场的役畜、种畜和奶牛等属于()A.固定资本 B.流动资本C.不变资本 D.可变资本16.资本家用于购买原材料的那部分资本属于( )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17.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靠( )。
马原第四章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观的区别:1. 英雄史观唯心史观。
认识根源:停留在历史现象的表面,夸大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社会历史根源:生产力水平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少数人从事垄断统治;阶级根源:剥削阶级2. 群众史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3. 唯物史观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坚持的原则①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
现实的人: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的人。
基于自身的需要、社会需要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能动作用的人。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组成的。
只有将人看作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历史的关系。
人的本质:人与动物的区别: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
人与人的区别: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关系将人与人区别开。
人的本质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
不是单个人天生具有的,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
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不是永恒的。
②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个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历史是无数个追求者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合力,就整体而言,是以一定的群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演进过程。
③历史必然性是角度,社会历史发展变化是社会领域中各种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既存在符合社会历史必然性、推动和促进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力量,也存在违反历史必然性、阻碍历史前进的力量。
④人与历史关系不同层次。
三方面: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
类与历史:将历史主体当作类看待,应该肯定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作家提出了“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内部,不在社会外部。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而不是人人创造历史。
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区分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主导力量与非主导力量,区分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四章〕、课堂练习及相关材料
一、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如何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答:(一)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1、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
2、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
(二)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
(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
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
(四)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
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二、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到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答:(一)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
马原第四章复习题答案
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商品的主要特点在于A.它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B.它是用来馈赠他人的劳动产品C.它是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D.它是为自己消费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2.一切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商品的A.价值B.使用价值C.剩余价值D.超额剩余价值3.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指A. 交换价值B. 价值C. 使用价值D. 抽象劳动4.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7.资本周转速度A.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B.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C.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都成正比D.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都成反比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劳动力成为商品C.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10.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A.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B.它被使用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C.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不变,价值也不变D.它被使用时,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1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D.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12.单个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是商品A.个别价值降低B.个别价值提高C.社会价值降低D.社会价值提高13.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A.可变资本之比B.不变资本之比C.固定资本之比D.流动资本之比14.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在于A.资本家为了社会进步而实行节欲B.受两极分化的价值规律的作用所支配C.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D.资本家为了实现自己省吃俭用的美德1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价值转移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D.价值转移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6.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A.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B.劳动者再生产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C.劳动者创造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D.劳动者创造剩余价值的时间17.剩余价值来源于A.不等价交换 B.工人工资的扣除C.工人的剩余劳动 D.劳动力的价值18.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A.工人工资的高低 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 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19.商品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形式是A.商品和商品的对立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D.商品和货币的对立20.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A.剩余价值学说 B.生产价格理论C.劳动二重性学说 D.劳动力商品理论二、多项选择题1.商品的二因素是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2.商品是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C.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3.劳动力的价值包括A.维护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家属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掌握一定技术必需的教育和训练费用D.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4.价值规律对私有制社会生产的调节作用表现为A.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B.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D.自发地集中资源办大事5.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是A.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B.社会分工的出现C.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D.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6.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A.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B.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的矛盾C.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7.产业资本运动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前提条件是A.产业资本有机构成要高B.产业资本周转要快C.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D.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8.从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中得知A.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B.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C.只有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时才会爆发经济危机D.资本主义每时每刻都处在经济危机中9.下列关于资本积累的叙述正确的有A.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B.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C.资本积累就是依靠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实现的D.随着资本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10.货币的基本职能有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11.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关键因素有A.资本周转的时间 B.产品的使用价值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D.产品的价值12.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有A.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B.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剩余价值的创立奠定了基础C.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D.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13.下列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B.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个劳动过程14.商品的价值量与A.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B.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C.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D.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15.下列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认识正确的有A.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B.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C.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D.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形式和环节之一三、判断题1.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2016马原思考题答案—第四章
第四章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答案要点]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
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
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
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
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
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答:1.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2.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抽象劳动反映的则是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又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
4.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一般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使用价值o价格o交换价值o价值•习题2(单选题)答题正确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o创造新价值o创造必要价值o创造使用价值o创造剩余价值•习题3(单选题)答题正确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o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o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o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o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习题4(单选题)答题正确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o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o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o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o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习题5(单选题)答题正确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o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o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o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o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习题6(单选题)答题正确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o剩余劳动o商品的生产形式o资本主义生产方式o具体劳动•习题7(单选题)答题正确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o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o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o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o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习题8(单选题)答题正确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o劳动二重性学说o平均利润学说o资本有机构成学o剩余价值学说•习题9(单选题)答题正确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o它具有计量单位o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o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o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习题10(单选题)答题正确商品生产者十分重视产品质量,这是因为()o产品质量决定其经济效益o质量好的产品都能获得额外的收益o产品质量决定其产品价值大小o质量好的产品有利于顺利实现其价值•习题11(单选题)答题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是()o剩余价值论o商品二因素学说o劳动价值论o劳动二重性学说•习题12(单选题)答题正确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o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o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的矛盾o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o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矛盾•习题13(多选题)答题正确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o社会分工的存在o私有制的存在o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o生产资料公有制•习题14(多选题)答题正确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o商品的社会属性o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o交换价值的基础o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习题15(多选题)答题正确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o流通手段o支付手段o价值尺度o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习题16(多选题)答题正确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这表明()o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o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o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也不是商品o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习题17(多选题)答题正确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o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o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o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o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习题18(多选题)答题正确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是()o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o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o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o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习题19(多选题)答题正确价格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作用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o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o商品交换都是按照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的原则进行的o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o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习题20(多选题)答题正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o劳动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了o农业劳动已成为物质生产劳动的基本形式o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o在总的劳动消耗量中物化劳动的比重增加而活劳动的比重相对减少了•习题21(多选题)答题错误题目已锁定2016-03-14 解锁剩余答题次数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 Xo劳动生产率成正比o劳动生产率成反比o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o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o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o竞争和信用o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o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习题2(单选题)答题正确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o借贷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o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o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o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习题3(单选题)答题正确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o生产绝对不足的危机o生产相对不足的危机o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o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习题4(单选题)答题正确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o原料和燃料o机器设备o商业设施o辅助材料•习题5(单选题)答题正确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o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o价值周转方式不同o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o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习题6(单选题)答题正确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上是因为()o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o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o剩余价值率提高了o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习题7(单选题)答题正确资本主义地租是()o商业利润转化来的o平均利润转化来的o企业利润转化来的o超额利润转化来的•习题8(单选题)答题正确在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构成中,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o c+v+mo v+mo c+vo m•习题9(单选题)答题正确在资本主义商品的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o mo c+vo c+v+mo v+m•习题10(单选题)答题正确资本循环是从()o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o资本运动的统一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o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o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习题11(单选题)答题正确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o I(c+v+m)=I c+II co I (v+m)> II co I(v+m)= II co II(c+v+m)=I(v+m)+II(v+m)•习题12(多选题)答题正确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o劳动者维持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价值o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o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o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习题13(多选题)答题错误题目已锁定2016-03-14 解锁剩余答题次数2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o为区分资本的周转方式提供了依据o为计算资本周转速度提供了依据o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提供了科学依据o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习题14(多选题)答题正确在数量上相当于平均利润的剥削收入有()o产业利润o银行利润o商业利润o借贷利息•习题15(多选题)答题正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o利润率的提高o资本的周转速度减慢o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o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习题16(多选题)答题正确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共同点()o都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o都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o都提高了剩余价值率o都增加了剩余价值量•习题17(多选题)答题正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公式是()o剩余价值/可变资本o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o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o年剩余价值量/预付可变资本•习题18(多选题)答题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作日有所缩短,这表明()o对工人剥削程度有所减轻o必要劳动时间缩短o相对剩余价值成为主要剥削形式o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习题19(多选题)答题正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o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o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o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o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o对外交往职能o社会职能o政治职能o经济职能•习题2(单选题)答题正确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o行政法o民法o刑法o宪法•习题3(单选题)答题正确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o最高检察院o总统o最高法院o国会•习题4(单选题)答题正确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o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o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o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o人民当家作主•习题5(单选题)答题正确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o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o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o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o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习题6(单选题)答题正确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o哲学、历史o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o文学、艺术和宗教o道德、伦理•习题7(多选题)答题正确资本主义政治制度()o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o作为上层建筑,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o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o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习题8(多选题)答题正确资本主义的国家机器包括()o政府机构o军队、警察o资产阶级政党o监狱、法庭•习题9(多选题)答题正确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有()o对被统治阶级进行压迫和控制的政治职能o进行国际交往的职能o对邮政、铁路、文教、卫生保健、社会福利等事业进行管理的公共管理职能o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习题10(多选题)答题正确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和阶级局限性是()o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o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o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o制定和推行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方针、政策•习题11(多选题)答题正确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前的积极作用有()o批判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o为资产阶级建立国家提供理论依据o保证资产阶级的胜利o启发民众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习题12(多选题)答题正确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本质是()o集中地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精华o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的意志和愿望o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o是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