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吴冠中绘画中的意境之美

合集下载

吴冠中绘画作品中的美学特征

吴冠中绘画作品中的美学特征

地 将 线 条 运 用 于 油 画作 品 中 。 他 的 线 极 具 中 国 画 笔 法 的灵 动 和 笔触 的 柔 美 ,又 将 东 方 的 线 条 与 西 方 块 面 表 现 为 主 的艺 术 形 式 进 行 完 满 融 合 ,体 现 出 独 特 的 油 画 风 格 及 全 新 的 审 美 境 界 。如 《 什 伦 布 寺 》 树 、 屋 、 扎 。 房 寺 院 围 墙 用 线 进 行 勾 勒 , 具 中 国 山 水 画 的 气 韵 灵 动 。 整 极 个画面造 型明确 , 笔潇 洒轻松 , 境唯 美。 用 意 油 画造 型 最 基 本 的 手 段 是 块 面 构 成 。 吴 冠 中 的 探 索 性 油 画 不 仅 没 有 忽 视 块 面 的 造 型 手 段 , 反 而 最 大 限
画 面 意 境 。 他 的 油 画 风 景 体 现 了 中 国 传 统 写 意 原 则 的
延 伸 和 再 创 造 。作 为一 个 中 国 人 , 们 在 当 下 的 语 境 中 我
如 何 结 合 中 西 绘 画理 论 之 所 长 ,规 避 之 所 短 是 我 们 不 得 不 面 对 和 思 量 的 , 这 一 点 上 , 冠 中 的 绘 画 给 我 们 在 吴 带 来 了有 益 的 启 示 。 综 上 所 述 , 冠 中 的 艺 术 成 就 是 综 合 的 , 对 不 同 吴 是 绘 画理 念 相 互 汲 取 、 互 融 汇 而 创 造 出 来 的 , 在 油 画 相 他 风 景 中 尽 可 能 地 融 入 了 传 统 的 写 意 精 神 , 从 而 开 创 了
吴 冠 中在 油 画 中 极 少 表 现 直 接 的 阳 光 及 固定 的 投
影 , 追 求 薄 薄 的云 彩 遮 住 太 阳 时 的 明 亮 和 柔 和 , 求 他 追

吴冠中 春雪赏析

吴冠中 春雪赏析

吴冠中春雪赏析吴冠中是中国著名的画家,他擅长创作山水画和人物画,尤其是以唐代画风为主,注重细腻的笔触和恢弘的意境。

他的作品《春雪》是其中一幅风靡一时的作品,它展现了吴冠中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对吴冠中的《春雪》进行赏析。

首先,我们可以从画面的色彩运用来分析这幅作品。

《春雪》以清新淡雅的色调为主,以冷色调为基调,如白色和灰色,营造出冬日的寒冷感。

然而,吴冠中在画面中巧妙地加入了一些暖色调,如淡黄色和淡红色,使整幅画的色彩更加丰富,也突出了画中人物的温暖和生机。

此外,他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层次感的处理,使画面更具立体感和逼真感。

这种色彩运用的细腻和和谐,使观者更能感受到冰天雪地中的温暖与美丽。

其次,我们可以从画面中的主题来分析这幅作品。

《春雪》描绘了一个冬日的雪景,画中可以看到一个静静思考的女子和几只飞舞的鸟儿,画面中的一切都表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通过这幅作品,吴冠中想要传达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女子凝视着远方,鸟儿在她的周围飞舞,整幅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氛围,使观者沉浸在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最后,我们可以从吴冠中的艺术手法来分析这幅作品。

吴冠中运用了传统的绘画技法,如皴笔法和点染法,使画面更具质感和细腻度。

他的笔触流畅自然,既描绘出细节的精细,又表现出宏伟的气势。

同时,他善于运用光影的处理,使画面更加立体、有层次感。

这种综合运用各种技法的手法,使得《春雪》成为一幅具有现实主义意味的作品,同时又表达出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

总结起来,吴冠中的《春雪》是一幅富有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它通过色彩运用、主题表达和艺术手法的选择,展现了画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自然的热爱。

观赏这幅作品,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画家细腻的笔触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还可以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吴冠中以他独特的艺术语言,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感悟自然之美。

意象瑰丽 诗韵深长:吴冠中独特迷人的绘画视觉语言

意象瑰丽 诗韵深长:吴冠中独特迷人的绘画视觉语言

060文学·艺术《名家名作》·评论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

他顺应历史发展和时代需要,融合中西艺术,将中国绘画艺术推向世界。

吴冠中绘画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以其独特迷人的绘画视觉语言来表达他丰富深刻的思想情感,往往在非常写意的寥寥几笔中藴涵着无限的奥妙和神韵,其意象瑰丽、诗韵深长,展现了大师精湛绝美、别具一格的抽象美艺术风采。

吴冠中认为,抽象美是形式美之核心。

它不表现某一具体的客观实物形象,不拘泥于物象的逼真与相似,而是从具体事物中剔除复杂性,剥离出事物最美的典型本质,以最为简洁和谐、奇特美妙、丰盈深厚的绘画视觉语言,来体现一种内心世界具有的中国符号之时代精神,从而使他的作品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这种吴冠中式独特迷人的绘画视觉语言,其具体表现为富有创新精神的点、线、块三要素组成的图像语言和墨彩构成的色彩语言有机融合。

一、图像语言首先,“点”在吴冠中笔下不是几何图形中长、宽、高的表述,而是位置的体现。

无论是大点小点,其虚实错落的穿插,成为空间中不停地扩散运动的纯粹视觉符号,从而形成了千变万化的画面内涵。

其次,“线”有曲直、长短、粗细、宽窄之分,在中国画中是最重要的造型表现手段,而在吴冠中的笔下,线就是他画面的“骨”,是画面的“魂”。

他大量使用“线”来抒发情感和描绘意境,如直线给人直接、安宁、简洁、阳刚的感觉,曲线给人轻盈、柔美的感受等等。

通过线条的变化、虚实的不同表现形式,产生了不同的韵味。

最后,“块”有大有小,有方有圆,吴冠中运用蒙德里安“平面分割的意识”,不断强化中国画中“经营位置”的构图观,并巧妙处理画面中黑、白、灰之间的关系,重视中国画中的“留白”,而任何点、线的扩展延伸都以块的形态出现,以鲜明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二、色彩语言色彩的运用也是吴冠中绘画艺术重要的抽象美绘画视觉语言。

[word格式] 中国艺术精神——浅析吴冠中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

[word格式] 中国艺术精神——浅析吴冠中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

中国艺术精神——浅析吴冠中绘画作品的艺术特点中先生的艺术作品.主要从画面的形式感,来分析作品给人的审美体验.进一步阐述昊冠中绘画作品中,形与色在画面作品里起到的视觉艺术效果.再次,从画面视觉美感的基础上,深入发掘吴冠中艺术作品里的中国美学精神和审美风格.进一步论述吴冠中画面里中西通融的艺术特点和美学趣味...关键词:艺术特点形式情感点与线抽象美1,引言吴冠中先生是我国当代艺术界之翘楚.一生执着追求艺术真谛.致力于我国油画民族化和国画现代化的发展和探索.自1947年赴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深造,归国后便开始把自己的艺术主张实践于绘画和教学当中.在他那个时代——建国之初.全国一片走”红光亮,高大全”的现实主义绘画道路,反对所谓”形式主义”的背景下,依然坚持这自己明确的艺术追求.下面将要从吴冠中的作品人手,具体分析他画面中的艺术特点.深入浅出的来了解他作品的独特魅力.2,画中之势2.1作品中的形式美作为当代艺术巨擘的吴冠中先生,他的艺术作品无不透射出他独到的艺术美感.例如:《卢浮宫》,《双燕》,《小鸟天堂》,《紫藤》等艺术作品.那么这种视觉上的美感是什么呢?很明显是他的绘画作品里的形式感.按黑格尔的说法,自然美的抽象形式是它按照它的这种定性和统一.去调节外在的复杂事物,可是这种定性和统一并不是本生固有的内在性和起生气灌注作用的形象,而是外在的定性和从外因来的统一.①放到吴冠中的画中就是:吴冠中把他所画的客观世界的对象提炼画化,并且这种提炼是充分尊重了自然中事物之规律.在表达上,深切考虑到事物的内在特性和外在因素的统一.而这种被抽象化的自然美,也就是所谓形式之美,总给审美对象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吴冠中先生游刃有余的抓住了画面中的形式感,而这种形式中透露的往往是一种符合人审美规律的节奏感.音乐中有符合人听觉结构的节奏,画面亦如此.换句话说,吴冠中的作品是通过一种和谐的秩序感来颤动审美主体的生理和心理的节奏感.这种感觉往往使人有种超越功利的愉悦享受.艺术家的象形文字越近乎对大自然的感觉印象——一切艺术都不过是象形文字而已——就越要花费想象力去设计它们.②也就是说,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讲.如何把画面的内容和形式有机的统一起来.在吴冠中看来,造型艺术是形式的科学.这就意味着他的画面中绘画的形式构成有这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所描绘的对象往往是以画面布置为前提,把索要描摹的客观对象根据其特有的内在因素考究的经营在画面的位置中.而这种经营总是要精密的和与之相适应的外部因素相适应,形式中赋予内容,内容中蕴含着形式.2,2吴冠中的形与色2.2.1具象之形与抽象之形造型在绘画艺术中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当”造型”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充当动词时,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模仿性的再现摹写.另一种是归纳性的抽象表达.我要明确的是这两种造型方式对于表达作品的内容性的多寡与深浅层度是相同的.这也是吴冠中多年来常常谈论的问题.对于再现式的绘画,在传达内容和信息上是直接行的,具体的,带有通识性,辨识性.而抽象的绘画则是抽出表达对象的一种内在的外部表征,提炼出了对象内在的定性.从抓住表达对象的内在真实性的角度来说,抽象绘画是直接.从认识性的角度说,它则是间接的,隔了一层的.换句话说.再现绘画是把事物的规律隐藏在现象当中,而抽象绘画则是把这种规律直接的凝练的表达出来.他们各自所呈现出的表达内容的性质不同,价值相同.2.2.2色彩的历程吴冠中一生在色彩上的变化历程大致分为:青年时激烈的色彩.归国后经历的了灰,白,黑的三个阶段,暮年时又重返其强烈的色彩这些变化清晰的反映了吴冠中人生的艺术层次.年轻时对色彩强烈的追求进发着的是一种年轻的生命力,它表达的是一种对艺术的渴求和追随,书写着年轻的生命是色彩斑斓的.而五十年代后,身处江南的他,发现了中国水乡小镇的宁静风情,以灰色的调子述说这江南风景的轻灵和雅致.而后,逐渐转入白色风格.发现色彩中空灵之美——白色这种似无却有的美学体验.当吴冠中年正七旬时,又毅然决然的跌入了”黑色时期”,寻求到了画面中黑色的美学意义,把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入其中,揭示出——尽管黑色总给人一种终止的消极之感,但其中却包含着无限的艺术生命力,犹如混沌之字宙要在瞬间爆发.如此精彩的艺术旅程.让吴冠中参透了人生之妙悟,忘却人间之凡尘.从新找回生命之原初的斑斓色彩.就是这种不断求变的艺术追求,使吴冠中不断的踏人一个又一个新的艺术境界.3,挥洒江湖3.1水墨与油彩的合影在吴冠中的艺术旅程中一直在探索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和水墨的现代化.他认为水墨和油匦的革新就像一对双生儿.相互之间可以学习借鉴.当他在谈到中国的油画革新时,强调画画之人一定要找到自己感情的根性,才能抓住艺术.追求意境.东方情调,民族气质,找到民族的欣赏习惯,发现身边事物独有的美.把一些中国的元素通过油画表现出来.探讨如何将中国画中的”虚”移入油画中去.并想表达出中国的那种诗情画意.指出油画并非就是靠写实,重要的是创造绘画的新形式,推陈出新.并在石涛,八大,弘仁影响下发现了油画中新的美学意义.就是这种不似而似似之的意境,使得他的作品总能直指人心.就拿他的{-a瓜家园》来说,那种形式和笔墨让观者真实的体会到那份浓浓的乡愁4,西意中韵4.1吴冠中作品中的中国艺术精神虽然吴冠中的作品不断推陈出新,但其美学精神之源流还是中国艺术的传统精神.对于绘画的美学思想来说,吴冠中认为一定要在画里找到人之感情,对石涛的一画论十分推崇.他发现了画面的一种辩证关系,认为繁不等于群,孑并非是散.最终画面之意境是所谓的”一画之法”.对于一画之法的理解,他认为首先应该是人的感受.”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识然后受,非受也.”‘是吴冠中所推崇的思想.他指出如果脱离了具体事物谈笔墨,那笔墨之价值全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绘画,不该沉溺于技艺而失去了绘画原初的东西,被技法束缚.(下转第29页)①(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出版社2003年版第一卷第188页(MaxLiebermann,DiePhantasieinderMalerei③石涛《石涛话语录》第四章《尊受章》37巍燃勰—纛—囊.蠹权门贵族左右皇位的继承人选,使得皇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众多皇室子弟死于这场充满血腥的政治斗争,于是权门贵族们选择自己一族出身的皇女为天皇,暂时起到缓和矛盾的作用,也便于他们继续干政.由此可见,皇室的权位之争中,权门贵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女天皇的出现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特殊产物.三,继承制的弊端大约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日本建立起大和政权.由于刚摆脱部落制度,大和政权沿用了部落制时的习俗,即”兄终弟及”“先兄弟后子孙”的继承制.这种继承制存有很大的弊端,皇位继承者众多.长幼有序,以及嫡庶出身等原因导致了皇位争端迭起.女性天皇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位,除了可以起到使各势力争端暂时停止的作用.也保护了自己一族的皇统不落入旁系.如崇峻天皇被暗杀后,按照长幼有序的原则,圣德太子理应继承皇位,但推古想让自己的儿子竹田皇子即位,双方相持不下.推古在这种情况下,便以前皇后的身份继承了皇位,开创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女天皇的先例.推古在位3O年从未让位,圣德太子一直以摄政王的身份辅佐退古执政.虽然圣德政绩卓着, 直到享年49岁,都未能即位.持统女皇继位也是为了保住儿子草壁皇太子的皇位,不想草壁皇太子28岁就去世④.持统为了使皇位掌握在自己一族的手中,立草壁14岁的儿子为皇太子.在皇太子15岁时就让其登位,而自己退居太上皇之位辅政.持统的做法一改以往惯例,不仅打破了皇子30岁才能登位的传统,更是将”兄终弟及”的传统也一并扫除.持统之后,父位子承便被认可下来.日本的天皇继承制度也终于由”兄终弟及”的横向继承制度转向了父位子承的纵向继承制度.这一变革也证明了日本正由母权制向着父权制过渡.持统在皇位继承制度上的改革不仅开启了日本皇室父权子承的时代,更具有历史意义上的承上启下作用.自此,父位子承这一继承制度牢牢的固定住天皇制.古代日本继承制度的不健全,为女性天皇登上皇位创造了历史条件.女性当权,不仅缓和了争夺皇位的矛盾冲突,也使得日本顺利从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对日本历史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余论到后樱町女皇之后,日本再没有出现过女天皇,女性天皇由此退出了日本的历史舞台.到了睦仁天皇时期.睦仁改年号为明治.伴随着日本由封建割据时代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日本皇室的大门是否对女性敞开引起了争议明治初期,日本皇室还并不排斥女性天皇的存在.但明治政府的法制权威井上毅认为.日本古代历史上的女天皇扮演的只是看守皇位的角色.如果是女性天皇登位,其继承者将是女天皇的夫婿一族,这样皇统将不再是男系男子⑤的那一支纯正的血统.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日本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万世一系”的天皇制将不复存在.而且,井上本人也不认可女性的执政能力18],井上的观点得到了当时的总理大臣伊藤博文的支持.于是,1886年.宫内省重新制定的皇室法案中就把承认女帝和女帝系的条文删除了.1889年,明治天皇在自己钦定的《皇室典范》中规定了”皇位由籍隶皇统的男系男子继承”,一系列的法案和皇室条文直接关上了女性走向天皇之位的大门.二战后,日本国会在美国的要求下制定了新的《皇室典范》,可惜这还是一部排斥了女性能够继承皇位的皇室法典.如今,在民意调查中,很多人都不反对女性出任天皇,那么阻碍女性即位的最大障碍就是存有男女不平等思想的《皇室法典》了.面对这种情况,日本有不少人对这项皇室法律提出了质疑.女性为什么不能做天皇?从历史上看,日本并不乏女性成为天皇的先例.从7世纪初的第一位女天皇推古女皇至江户时代的后樱町.日本天皇史上共出现了十代八位女皇.一些日本人从男女平等的角度,建议日本国会修改这项皇族法律,允许女性作为天皇的继承人.尽管国民和诸多学者都认为女性完全可以胜任天皇之位,日本政府和皇室根深蒂固的男系男子”万世一系”的天皇制思想却一时难以撼动,女性天皇能否在日本再次出现值得我们所有人拭目以待.注释:①日本历史上十代八位的女性天皇为:推古,皇极,齐明,持统,元明,元正,孝谦,称德,明正,后樱町.其中退位之后又重新即位的有2人,皇极天皇即齐明天皇,孝谦天皇即称德天皇.②《宋书?夷蛮传》记载,五个倭王即第一代赞,第二代珍(赞之弟),第三代济,第四代兴,第五代武(兴之弟).③三藏指的是:斋藏,内藏,大藏,分别存放神事用物品,皇室的财产,官有的财产.④Et本古代天皇惯例是皇子3O岁以上才有资格继承皇位(日本的男性天皇的子女继承皇位属于男系天皇.女性天皇的子女继承皇位属于女系天皇,如父母皆为天皇.则继承皇位的子女属于男系天皇,日本历史上的女性天皇皆为男系天皇,至今尚未出现过女系天皇.参考文献:[1]吴限.《”女帝世纪”成因探析》【J1.日本学论坛.2007年第4期.[2]李卓.《日本家训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7页. 【3]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第59页.【4]安万侣,周启明.《古事记》【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5]吴廷璎.《日本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第45页.[6]王保.《日本简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9页.【7】赵晓春.《百代盛衰:日本皇室》.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年4月第63页.[8]中野正志.《女性天皇论一象征天皇制与日本的未来》[N].朝日新闻社.2004年第105页.◆川◆…◆…◆…◆…◆…◆llll◆…◆…L’~-I…◆◆川l◆川{◆…◆川J◆…l◆川J◆川I◆…141-~…◆川I◆ljl_◆川J◆川j◆Jjll4~-1川◆川J◆川J◆川◆川J◆川j◆川J◆}i】◆川◆ljJ_◆川J◆㈨◆川J◆I1j_◆㈣◆川J◆IlJl◆lJJl◆川}◆JJJl◆川J◆】JlJ◆J(上接第37页)那么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思想就不能达到自由的艺术高度.从中国哲学的角度上讲,就是画画之人并没有认识“道”,即自然事物之规律.他在与李政道论及科学与艺术时,发现物理学中最复杂的现象可分析为最简单的构成因素.而最简单的构成因素可扩展为最复杂的现象.这恰恰和”自一以及万.自万以治一,化一而成姻缢,天下之能事毕矣.”④切合了.进一步体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世界万事万物都是遵循这自然规律进行的.只有掌握规律,再能更好认识事物.再就是对于绘画的创新,不古前人之法,注重对生活的体验,追求画面形象的多样性.从这点可以看出老子的思想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在尊重”道”的同(石涛《石涛话语录》第七章《捆媪章》(石涛《石涛话语录》第四章《尊受章》时,发展人的能动性.对石涛来讲,此乃所以尊受之也.⑤参考文献:[1]吴冠中.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6.【2】叶朗.中国美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1.[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4](俄)康定斯基.点线面.罗世平,魏大海,辛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0.【5】(英)E.H_贡布里.艺术与错觉.林夕,李正本,范景中译.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2.29。

吴冠中,笔下的乡村、山水、意境简直出神入化!

吴冠中,笔下的乡村、山水、意境简直出神入化!

吴冠中,笔下的乡村、山水、意境简直出神入化!吴冠中,别名荼,(1919—2010),生于江苏宜兴农村。

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从70年代起,吴冠中渐渐兼事中国画创作,他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今天分享他的300张作品集,收藏学习吧!吴冠中的画,总是能让我想起林清玄的散文,都透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一个极美的心态。

林清玄的笔文如流水,语似冬阳吴冠中的画秀美温婉,如梦如醉在他们的作品中总是能看到生活的希望仿佛是天使来到人间为苦中的百姓点燃生活中细微的期许用情抒发在作品里,告诉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待生活,才能活的更容易一些。

不管对待家人、友人、还是恋人,都抱着一个大爱的心。

做一个深情的人,从容的人,自由的人。

从他们的身上充分的看到了心灵的自由。

对世界充满兴趣和好奇心,在微小的事物中体会到细微的快乐。

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爱的真谛,美的意义。

这也是极为珍贵的一面,极为独特的魅力。

这画中的山、画中的水画中的竹林、画中的小鱼画中的船、画中的花每一笔都在表达他对生活的热情从未消减,无比热爱着没有一处,是他感受不到的美仿佛在他眼前尽是美事风吹过,雨下了雪来了,花开了鸟儿唱歌了这都是一笔笔美妙的声音落在了他的笔下只有诗意的灵魂才能感受到这自然的大气磅礴在那个如诗一般的年代多么令人向往一笔一画仿佛都在诉说诗句远瞻星空,近观蒹葭在风起处高唱,在月圆时低吟一半烟火气,一半是诗意在他的画中看到他那份古朴热诚的精神力量画中把这温柔留给了我们当我们看到这些作品的时候必然会感叹,生活除了忙碌还有如此诗意般美好值得我们期待。

这画中的乡村、山水、小桥人家对土地的念想对四时变化的期盼对诗意生活的追寻不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吗?——若蓠。

论吴冠中绘画中的意境之美

论吴冠中绘画中的意境之美

论吴冠中绘画中的意境之美摘要:“意境”在艺术中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它是我国传统绘画表现方式和艺术思想的核心范畴。

中国传统绘画追求画面中的“气韵生动”,而这种“气韵生动”就是一种意境美,油画自传入中国,就开始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我国对于油画和意境之美研究最为深刻的当属吴冠中了,他的绘画作品致力于将中国的传统绘画精神与油画技法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客观主体的再现或模仿,传达画家主观的思想情感,把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在油画中接近完美地表现出来了,使油画具有独特意味的中国油画形式。

本论文将系统论述吴冠中绘画中的意境之美,并分析其艺术思想对我国当代油画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意境;气韵生动;当代油画;吴冠中画家吴冠中,是上世纪我国乃至世界艺坛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代表画家之一,终生投身于中西绘画语言与思想融合的研究中,把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语言与西方现代绘画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利用中国传统水墨方式来表现西方绘画的观念,同时又利用西方的油画艺术形式表现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蕴,是吴冠中先生绘画艺术上最突出的成果,他所倡导的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的现代化,为我国绘画艺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欣赏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他和自然的对话,这是中国诗性文化与意境精神的对话,绘画作品中饱含中国画影响下深含的意境之美,使他的油画艺术让人回味无穷。

笔者认为,深入探究吴冠中先生绘画作品中的“意境”之美,对我国当代油画创作和艺术理论研究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吴冠中绘画中的“写意”趣味西方没有“写意”之说,却有“抽象”的概念,就其内涵而论,“写意”在“写实”和“抽象”之间,它是写实和抽象的“中庸”,它更具有包容性。

吴冠中先生一生不懈的探索东方与西方绘画的语言,将中国文化上的写意与西方的绘画理论相结合,其艺术思想不断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运用,经过刻苦的研究吴冠中先生不仅找到自己的绘画形式,并在油画作品中营造着中国写意趣味的“意境”之美。

形巧意深臻于妙境--吴冠中绘画作品《故宫》之审美解读

形巧意深臻于妙境--吴冠中绘画作品《故宫》之审美解读

艺术论坛形巧意深臻于妙境———吴冠中绘画作品《故宫》之审美解读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陆艳清摘要:吴冠中的绘画作品《故宫》,以具有现代感的形式、饱含历史感的意蕴及洋溢着诗性的绘画语言,营造了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

其丰富的意蕴可通过题词引发的遐思、对“空”的三层解读和关于“点”的联想等方面进行审美观照。

堪称其绘画创作追求“群众点头,专家鼓掌”的经典代表作。

吴冠中追求“群众点头”即是尊重绘画中的民族性,此亦他艺术中要极力表现的“道”。

在体“道”之同时,他又不倦地向高超的“艺”迈进。

艺进乎道,最终艺、道浑然天成。

吴冠中以其绘画艺术中的现代性、民族性和诗性水乳交融,臻于妙境,把观者带入一个个意味无穷的审美世界。

关键词:《故宫》形式构成绘画语言现代性民族性吴冠中( — 年),男,江苏省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

他从艺七十多年,一直探寻着中西合璧的艺术之路,在推动油画的民族化及国画的现代化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堪称中国当代绘画艺术领域里一座突起的高峰,以优秀的创作照耀着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殿堂,熠熠生辉,成为国际杰出的画坛大师。

吴冠中的艺术创作丰富多彩,绘画风格摇曳多姿,但总体呈现出其独特的美学风貌。

尤其是他晚年的作品,技法纯熟,艺道并存,形巧意深,实现了他所追求的绘画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完美契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丁宁教授在 年“第七届北京大学美术史博士生国际学术论坛”中指出:“美术史的第一要务是读解作品……当今美术史研究有很多宏大的评述,但缺乏对具体作品的解读,这是危险的。

”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而言尤其如此,因为任何艺术作品都是在观者的审美观照时才真正完成的。

现试以其绘画作品《故宫》为例,作一个粗浅的审美梳理。

一、具有现代感的形式吴冠中的绘画作品《故宫》,创作于 年。

初赏其作,首先被其独特的“中空”造型所吸引———画面中央及下半部分,是一大块近似“凸”字型的灰白空间,其中点缀着细密不均的小色点。

在“凸”字两肩不大的空间里,利用透视缩减法简逸涂抹出故宫的红墙金瓦,表现建筑实体。

中西融合——论吴冠中的绘画艺术

中西融合——论吴冠中的绘画艺术

中西融合——论吴冠中的绘画艺术吴冠中先生是二十世纪后半期至今美术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他是一位具有进程贡献和开拓精神的艺术家。

他中西融合的新绘画样式,敏锐而深刻的艺术思想和学术观点能为后者醒目。

吴冠中先生作为中西融合的领军人物,值得我们研究。

第一章 吴冠中艺术理念的形成第一节 西方绘画在中国出现的历史大背景早期传入中国的油画艺术不能在中国广泛传播,最重要的原因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还处于比较牢固的时期。

西方油画艺术还不足以广泛影响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传统绘画方式。

然而, 19世纪以后,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已开始明显落后于西方,曾是先进的,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文化已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和生命力。

主张维新变法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痛心中国的落后,不得不从最为先进的西方寻求发展之路。

西方绘画就在这样一个极为特殊的时期在中国传播开来。

第二节 吴冠中的艺术经历吴冠中先生70多年丰富而曲折的艺术人生中,一直为我国的艺术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中西融合的绘画艺术探索着新异的道路。

1919年,吴冠中先生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县闸口乡北渠村,他在美丽的江南农村度过了他快乐的童年。

1936年,他受同学朱德群的影响,考上了国立艺专,从此与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6年吴冠中先生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教育部公费留学,然后在巴黎接受西方的艺术教育。

西方与东方截然不同的生活和艺术文化环境使他处于不断调整和融合的过程中。

在早期留学欧洲的学生中,能走出学院派风格和学院派流行习作的学生,并不多见。

但一代中西融合的大师——吴冠中做到了这一点,走出学院派风格的吴冠中,绘画才艺不但没被削弱,反而走出了一条中西融合的新绘画样式。

学院教育只是把吴冠中领进了艺术的大门。

他曾说:“当人们掌握了技巧,技巧就让位于思考。

”他用尽一生的力气“东寻西找”,不断创新,寻找新的绘画样式,力求中西融合的最高艺术造诣。

虽然吴冠中先生早年留学巴黎,深受西方艺术的熏陶,但他曾说“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

形式美、意境美、真情美——浅议吴冠中艺术特色

形式美、意境美、真情美——浅议吴冠中艺术特色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3 一 O 0 6 9 ( 2 0 1 5 ) O 4 — 0 O 9 2 — 0 2
品中 , 点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 的, 不仅是最简洁的形也是画面节奏的重要
组 成部分。 从吴作品中点的位置 , 我们很 容易看 出画面的节奏韵律 。
形。 ” 对于线的解释是这样 的: “ 在几f 可 学上, 线是一个看不见的实体 , 他是 点在移动中留下的轨迹。 ” 对于面他是这样定义的 : “ 面是 由两条水平线和 两条 垂直线所构成的, 并 因此在框定的范 围内勾画出一个独立的实体。 ” 吴冠 中十分注重 点线面在 画面中的作用 , 他在创 作过程将绘 画要素 从 自然 中提炼 出来 , 化繁为简 , 他 的作品经历 了从具象 到抽象 , 从单 纯地
沈阳建筑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张天爽 汪兰J
摘 要:
文章通过三个方面探讨了吴冠 中绘画作 品的艺术特色 。 首先论述了形式美 的含义 、 构 成元素 及吴 冠中作品 中所蕴 含的点线 面的形式 美。 其次 论述了意境 美的 含义 及 吴冠中作 品中错觉 写生和化繁 为简的 意境之 美。 最后 论述了真情 美的 内涵 及吴作
淡然之感 。 3婉转柔美的线——韵律 吴冠 中深受 中国传 统绘画 的影 响 , 对于 “ 线”的运用 十分擅长 。 不 同
d i s c u s s t h e mea n i n g o f b e a u t y a n d a r t i s t i c c o n c e p t i o n o f Wu Gu a n z h on g wor k s
i l l u s i on s k e t ch a n d ch an ge n u me r o u s f o r b r i e f t h e b e a u t y o f a r t i s t i c c on c ep t i o n F i n a l l y di s c u s s t h e co n n o t a t i o n a n d t r u e b e a u t y Wu p a i n t i n g s i n t h e s e r vi c e o f

传承中国水墨意象——浅谈吴冠中丹青艺术中的抽象美

传承中国水墨意象——浅谈吴冠中丹青艺术中的抽象美

生了转变,绘画作品逐步由具象转向抽象,开始追求画面的抽象美。

二、吴冠中的实践探索通常艺术中谈论的抽象、具象与哲学中的概念有所不同,从心理学或逻辑学的范畴来说,抽象是与具象对立的,具象是物体具体的“形象”而抽象是“无形象”的东西。

艺术领域中的“抽象美”实质上不过是一种修辞上的借喻,用来指某些并不描摹或表现具体实物形象的特殊艺术形象,是从具象物体中通过剥离、解构的方式抽离出一些形式元素,如点、线、面,并对这些形式元素进行排列与组合后所表现出的美感。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艺术中抽象美的探索极为少见。

很长时间内,水墨画中的“抽象美”几乎消逝在中国大地之上,可随着吴冠中《绘画的形式美》《关于抽象美》的发表,中国水墨艺术中的抽象化探索再一次开启,并由此掀起了对固有艺术形式审美的反思,揭开了中国绘画现代表现形式探索的新篇。

在作品《松魂》中,吴冠中以变形、缠绕的墨线来拆解松树斗争的生命场景和奋勇向上的魂,表现出在精神领域对探知人生、探知生命的强烈欲望。

为了将“松魂”发挥到极致,打破平静刻板的常规状态,吴冠中将律动的线条作为表现画面内容的抽象符号,并且不再局限于传统绘画中“中锋用笔,顿挫转折”的笔墨程式,而是更加从容自由地体现激荡的松魂。

在西方现代绘画领域中有许多表现抽象美的艺术家,如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波洛克,通过颜料泼洒、滴溅的方式进行抽象艺术创作;法国华裔艺术家赵无极,通过形状各异的色块与强劲有力的笔触,实现画面色彩的变换,使其具有光感与韵律感。

可归根结底,近现代抽象艺术背后蕴含的是西方理念,如若照搬是很难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相融合的,其作品也无法被中国大众理解与接受。

而吴冠中在创作《松魂》后也发现这一点,写出了创作笔记《风筝不断线》,将绘画作品比作飞在天空中的“风筝”,风筝飞得越高,作品的艺术性也越高。

但是风筝的线不能断开,这根连接着风筝与土地的线也是连接人民的感情之线。

“从生活中来的素材和感受,被作者用减法、除法或别的法,抽象成了某一艺术形式,但仍须有一线联系着作品与生活中的源头。

浅谈吴冠中油画的“意境美”

浅谈吴冠中油画的“意境美”

浅谈吴冠中油画的“意境美”作者:练文娟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34期摘 ;要:对“意境”的研究是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意境”的理解和解释因专业而异,但总是有共同点。

“意境”是现实与现实在艺术领域结合得到的结果。

是由客观表现与作者个人情感共生形成的。

作品内部的气质和魅力使欣赏者开始了他的联想和想象力,并获得了感动人心的审美体验。

“意境”的存在是检查绘画作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中国油画的意境之美融合了中国的民族特色,是中西结合的产物。

关键词:吴冠中;油画;意境美引言吴冠中在不断探索中汲取了中国传统绘画和现代西方绘画的滋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象绘画语言,其探索过程和艺术成就对现代艺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启发。

首先,他让我们意识到了油画的意义。

在情感方面,图像油画使艺术家对强烈的情感和目标有了深刻理解,是体现情感的一种形式。

意象油画作品之美不仅表现在形式上,而且表现在情感上。

这真其难得可贵之处。

一、绘画中的意境美绘画自人类社会成立以来就已经存在,但是当时没有文字,人们提着单个物体来传达信息。

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绘画可以逐渐展现出完整的形象,而不是最初的概念形象。

画家将个人的思想和内心心理与绘画相结合,绘画作品更加关注现实与环境的融合以及情景的混合。

作者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并将其情感与场景融合在一起。

在艺术的辩证法中,“意境”是基本范畴之一,也是区分作品质量的标志。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强调“天人合一”和“神形兼备”。

谢赫“六法”的第一个“法”,就是强调图像的精神。

描述诸如“形似”之类的对象是技术性的,而描述诸如“神似”之类的对象是精神层面的,“形似”和“神似”的和谐共生导致“意境”的形成,这是一个条件。

西方油画注重现实主义,以生活为基础,思考现实主义和复杂的细节,并着重安排大主题。

自中国引入油画以来,中国油画艺术家一直致力于将中国传统油画的特点与西方油画风格相结合,探索和研究油画的民族特色及其用途的融合。

吴冠中绘画中的意韵之美

吴冠中绘画中的意韵之美

吴冠中绘画中的意韵之美作者:王梦洁来源:《美与时代·中》2023年第11期摘要:吴冠中是一位融合中西方艺术,擅长以形态节奏韵律表现内在情感的江南水乡画家。

他的作品色彩明亮简约,线条流畅灵动,以诗意空间和韵律感著称。

探讨吴冠中绘画中的意韵之美,分析吴冠中绘画作品中意韵之美的成因和体现,包括形态节奏韵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最后归纳吴冠中作品意韵之美的特征,其中包括“意”的特征和“韵”的特征。

关键词:吴冠中;绘画艺术;意韵一、吴冠中绘画意韵之美的成因吴冠中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闸口乡北渠村,幼时的生活环境,对其之后的创作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其作品多描绘江南水乡空灵清丽的白墙黑瓦。

吴冠中说:“水乡哺育了我的童年,我画过水乡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画里流露了乡情,更体现了我对形式美的追求。

”《故乡苇塘》便是其描写的家乡景色一角,画面中间的水塘、水塘里的芦苇、周围的树木,以及远处隐匿在芦苇之后白墙黑瓦的宅子高低错落,水乡小镇的空灵清丽在吴冠中的笔下显得别致又轻快。

而这一时期西方文化不断涌入,17岁的吴冠中受“美”的吸引,从浙大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转入国立杭州艺专。

在跟随林风眠学画期间也受到中西结合的影响,学习借助西方的解剖和放大镜来看传统的东西。

当时艺专的一批老师从法国留学归来,且学校图书馆中有较多法国的图书画册页,这也为吴冠中去法国留学埋下了种子。

1948年,吴冠中在苏弗尔皮教授的现代美术工作室学习。

苏弗尔皮的画风磅礴而沉重,其中对人性的赞颂更是让人深受启发,使吴冠中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他启发吴冠中对于西方造型结构、艺术的品位、色彩力度等艺术基础产生了基本认识。

吴冠中曾明确表示苏弗尔皮教授是他最敬佩的一位老师,也是影响他艺术创作和人生道路的关键人物。

苏弗尔皮教授的一些观点,总是能让他醍醐灌顶打开新的认识,在苏弗尔皮教授身上,吴冠中意识到艺术分为两条路,分别是一条震撼人心的“大路”和娱人耳目的“小路”,他也认识到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像饿虎扑食一样,追求完美的灵魂和形态。

谈吴冠中的绘画美学思想

谈吴冠中的绘画美学思想

谈吴冠中的绘画美学思想作者:朱世琴来源:《社会与公益》 2019年第7期朱世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呈现出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局面。

中西艺术融合之美,形式美,意境美中国绘画现代化,西方油画民族化,中西合璧,探索绘画的形式美学精神是吴冠中先生的艺术信仰。

他极力追求绘画的意境美、形式美,以及绝伦、绝佳的色彩对比与协调,静而不俗,鲜而不艳是吴冠中绘画作品的主要风格。

吴冠中是20世纪中国画坛杰出的代表画家之一,开创了中国绘画史的全新格局,作为学贯中西的绘画大师,他一生都在不懈追求中西绘画语言的融合之道,在自身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更新着美学观念,在国际画坛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吴冠中早年毕业于中国国立艺术学校,师从常书鸿、潘天寿、林风眠等艺术大师。

1947年,他又考取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当年以全国绘画公费第一名成绩考上),师从苏佛尔皮教授学习油画。

1950年,留学归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吴冠中说:“要打一场‘创造新风格的美术解放战争’!要不断取得成效。

”他不仅出版了几十本画册,还出版了七本一套的散文集。

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学生、画家、艺术家,为中国美术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其中,学生们通过欣赏和学习国家出版的中外画册作品也起到了很大的文化艺术传承作用。

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曾出版过《吴冠中画集》《吴作人画集》《中华文明三千年》大型系列画册等,对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绘画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吴冠中专集》大十六开,四本一套(记得在2005年10月9号,吴冠中老师送笔者一套签名画册,那天正好是笔者的生日,也正好是“吴冠中个人画展生命的风景在北京和平画苑举办”),学习、传承、开拓、创新是我们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吴冠中的代表作品有《北国风光》、《周庄》、《长江万里图》、《荷花》、《嘉陵江边》、《水乡》系列等,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和形式美特色,尤其是《嘉陵江边》用笔大胆洒脱,充满灵动性和自然脱俗的形式美感,动人心魄。

浅议吴冠中绘画的艺术特色

浅议吴冠中绘画的艺术特色

浅议吴冠中绘画的艺术特色吴冠中先生在谈及其绘画创作时说:“我曾将油画和水墨比之陆路和水路,我是水陆兼程者。

兼程当然比单程辛苦,但兼程较易克服单程者所遇山穷水尽的困惑。

这其实也是继承与吸取外来的关系问题。

作者有国籍,作品却无国籍之限,因人情与审美最终是相通的,隔膜毕竟只是一个历史阶段现象。

”年已九旬的艺术家吴冠中先生是将中西艺术相结合的一代大师,他终生致力于探索中西艺术。

其绘画风格的形成与其生活背景、成长经历密不可分。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年少时本已学工科的他在一个星期天被朱德群带去参观国立杭州艺专,在那里,吴冠中看到了令他震惊的艺术作品,感受到艺术的美,也使他从此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艺术之路。

大学期间,他师从潘天寿、常书鸿、关良,打下了深厚的油画和中国画基础。

1942年,吴冠中毕业于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并于1947年公费留学法国,在国立巴黎高级美术学校进修油画。

在苏弗尔皮教授的严格指导下,吴冠中加深了对西方艺术的理解。

在巴黎期间,吴冠中不仅到处参观博物馆,比如卢浮宫等,而且每到假期,便去国外参观博物馆和古代文化遗址,汲取艺术营养。

1950年回国后,吴冠中曾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

任教期间,他向学生宣讲绘画艺术要强调自我之感受以及形式法则,他认为:“绘画的美主要依靠形式构成,在绘画中必须讲形式。

”在“文革”期间,他仍坚持油画和水墨画创作。

改革开放后,他结合自己多年的绘画创作经验,做他的《在绘画实践中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体会》学术演讲,并发表《绘画的形式美》一文,在绘画创作上“强调绘画本身就是语言,形式的语言”,在当时美术界引起强烈反响。

他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台湾历史博物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美国底特律博物馆、巴黎塞纽齐博物馆等处举办个人画展数十次,出版画集和文集近百种。

吴冠中既是一位画家,也是一位评论家。

他的艺术思想以创作实践为基础,近几十年来,他写过很多有影响的评论文章,其中有一篇数千字的文章——《笔墨等于零》。

吴冠中 狮子林赏析

吴冠中 狮子林赏析

吴冠中狮子林赏析吴冠中(1919年-2013年)是中国现代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灵。

其中,他的作品《狮子林》被誉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表达和对自然界的赞美。

下面,我们就来对《狮子林》进行一个赏析。

一、作品简介《狮子林》是吴冠中于1981年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该作品以油画的形式呈现出一个早晨的狮子林景象。

画面中央是一片狮子林,树木葱茏,枝条交错,呈现出一种蓬勃生机的感觉。

在树林下方是一片青草地,青翠欲滴,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而画面中一只孤零零的白鸽,在树林间自由自在地飞翔,增添了一丝灵动的气息。

二、艺术风格吴冠中的《狮子林》展现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熟练运用了色彩和笔触,以展现自然界的美丽和和谐。

画面中的树木和草地都用了大面积的绿色,呈现出一种宁静和生机盎然的感觉。

而白鸽的存在则突显了整个画面的灵动与安宁。

三、意境与主题《狮子林》传递了艺术家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和谐生活的追求。

画面中的狮子林是一个自然的乐园,给人一种宁静、舒适和和谐的感觉。

吴冠中通过画面中的细节,传达了他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四、艺术技巧吴冠中在《狮子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技巧,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和富有层次感。

首先,他通过运用丰富的绿色,创造出了树木和草地的厚实感和蓬勃生机的效果。

同时,他对光影的处理十分巧妙,使画面有了更多的层次和变化。

此外,吴冠中对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精细,从树叶的纹理到草地的细碎草丛,都表现出了他极高的艺术造诣。

五、审美体验观看吴冠中的《狮子林》,人们不禁会被画面中的和谐美所打动。

这幅作品呈现出了一种与自然亲近的感觉,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

同时,画面中透露出的宁静和舒适也传递给人们一种内心的宁静和放松。

综上所述,《狮子林》是吴冠中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自然界的表现,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和谐生活的追求。

观赏这幅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所带来的宁静与美好,并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和放松。

探析吴冠中绘画中的形式美

探析吴冠中绘画中的形式美

2020·04吴冠中是国内极具代表性的画家,他的中西结合的油画创作手法获得了美术界和大众的认可。

分析研究吴冠中绘画中的形式美,对我们发现和了解他的艺术思想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我们将来的绘画之路也有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吴冠中的绘画注重意境的营造和形式美的构成,将油画作为表现媒介的同时,成功地融入东方特有的意境和美感,并且在中国画的形式之中,加入了强有力的抽象和有味道的色彩元素,让画面的形式感更加强烈,使画面更具冲击力。

一、吴冠中的从艺经历及其绘画中形式美的产生(一)吴冠中的从艺经历1936年,吴冠中开始学习美术。

他在大学期间刻苦钻研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其中林风眠中西融合的绘画理念对吴冠中的影响很深,以至于吴冠中从法国学成回国之后也踏上了中西融合这条道路。

同时,潘天寿、吴大羽等恩师也给了吴冠中深刻的引导与启发。

1946年吴冠中留学法国,在校期间吴冠中师从苏佛尔皮教授。

1950年秋,吴冠中学成归国。

归国之后,吴冠中先后在几所高校担任老师。

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吴冠中开始尝试中西融合,在他的作品中点线面开始出现。

20世纪70年代,吴冠中正式开始了对中国画的探索。

他试图在中国画中寻找当代之感,并不断创新。

回看吴冠中几十年的从艺经历和其艺术创作过程,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

通过对这些过程的回顾,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吴冠中从艺经历和创作形式的转变。

(二)吴冠中绘画中形式美的产生吴冠中在法国学习期间,深受那里的艺术观念的影响。

从吴冠中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现实主义、德国表现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对他的影响。

现实主义是19世纪西方著名的美术思潮。

吴冠中创作的《鲁迅故乡》便是他深受现实主义思潮影响的代表性绘画作品之一。

德国表现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表现主义艺术家追求情绪与感觉的宣泄,并通过色彩、线条、空间表达出来。

吴冠中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一直坚持对线条、形体、色块的解构与重构,并将它们提炼、概括之后表达在画面中。

意境山水—吴冠中水墨画中的中国传统美学

意境山水—吴冠中水墨画中的中国传统美学

意境山水——吴冠中水墨画中的中国传统美学内容摘要:文中写了吴冠中水墨画中体现的中国传统美学,美在意境、实与虚的美学,“实景清而空景现”,“真境逼而神境生”,由实入虚,即实即虚,超入玄境。

关键词:中国传统美学,中国艺术意境结构的特点,宗白华,吴冠中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说到:“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的灵境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也认为:美在意象。

意象即意境,唐代思想家柳宗元在《邕州柳中丞马退山茅亭记》中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

”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美学命题:自然美因为人的欣赏而使其价值得到呈现。

清湍修竹这些自然景物,只有在人的发现、彰显之下,才能成为“美”,假若没有人的意识、人的审美活动,那它们只是空山中的“杂草”,不存在美之说,“这个风景,如果我们弃之不顾,它就失去见证者,停滞在永恒的默默无闻之中”。

或者说,外物风景不能单靠自身就成为美,即“美不自美”;美是体验,是人的活动。

所以说,客观上的景物自身与人主观上的“美”的感受,交融渗透,成就的就是“意境”;而对于山水画家来说,画作中的物与美,交融成就的就是画的灵魂——意境。

就如宗白华先生的观点,他将意境称为中国古代画家诗人“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

吴冠中先生因为早年受到过的西方美术教育,他的创作吸收了西方抽象主义的营养,又综合了中国水墨的韵律,寥寥几笔就能表现出一种极具意境的画面。

他的水墨画作品非常简单,点、线、面的极致结合,色块的灵活运用,加上水墨的浓淡变化,画面跃然纸上,充满了意境与韵味。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谈到中国艺术意境结构的特点,主要在于道、舞和空白。

“道”是蕴藏在美学中的哲学,是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在有形的空间中发挥,传达出无形的生命,“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生成万物”,它是创作者的宇宙,是作者的精神世界:人的悟道、道合人生,个体生命与无穷宇宙的相应相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吴冠中绘画中的意境之美
作者:杨国丽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2期
摘要:“意境”在艺术中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它是我国传统绘画表现方式和艺术思想的核心范畴。

中国传统绘画追求画面中的“气韵生动”,而这种“气韵生动”就是一种意境美,油画自传入中国,就开始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我国对于油画和意境之美研究最为深刻的当属吴冠中了,他的绘画作品致力于将中国的传统绘画精神与油画技法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客观主体的再现或模仿,传达画家主观的思想情感,把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在油画中接近完美地表现出来了,使油画具有独特意味的中国油画形式。

本论文将系统论述吴冠中绘画中的意境之美,并分析其艺术思想对我国当代油画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意境;气韵生动;当代油画;吴冠中
画家吴冠中,是上世纪我国乃至世界艺坛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代表画家之一,终生投身于中西绘画语言与思想融合的研究中,把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语言与西方现代绘画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利用中国传统水墨方式来表现西方绘画的观念,同时又利用西方的油画艺术形式表现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蕴,是吴冠中先生绘画艺术上最突出的成果,他所倡导的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的现代化,为我国绘画艺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欣赏吴冠中先生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他和自然的对话,这是中国诗性文化与意境精神的对话,绘画作品中饱含中国画影响下深含的意境之美,使他的油画艺术让人回味无穷。

笔者认为,深入探究吴冠中先生绘画作品中的“意境”之美,对我国当代油画创作和艺术理论研究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吴冠中绘画中的“写意”趣味
西方没有“写意”之说,却有“抽象”的概念,就其内涵而论,“写意”在“写实”和“抽象”之间,它是写实和抽象的“中庸”,它更具有包容性。

吴冠中先生一生不懈的探索东方与西方绘画的语言,将中国文化上的写意与西方的绘画理论相结合,其艺术思想不断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运用,经过刻苦的研究吴冠中先生不仅找到自己的绘画形式,并在油画作品中营造着中国写意趣味的“意境”之美。

80年代,吴冠中开始为艺术形式辩诬,他认为“美术的东西方结合,简单地说,不是东方的形式加西方的形式,而是中国的审美观与西方的审美观的互相渗透,既要了解中国传统画的优点,又要了解西方美感怎么产生。

”吴冠中先生的作品《水巷》,画面中充满节奏感的直立线条,使江南水乡的质朴美跃然纸上,笔触中流露出作者对故乡深深地爱。

《北国风光》这一作品,吴冠中运用自己在中国传统画的学习来解构油画构图中的主次关系,艺术作品通过审美形式与载体内容的有机统一,展现虚、灵、空、淡、深、远等精神内涵,让这幅作品既烘托出主景,又让中景和远景的层次得以丰富的展示,而且整幅作品给人雄壮辽阔
的意境。

吴冠中先生借助自己抽象的形式美,生动的表现出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和韵味,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和民族意识。

二、吴冠中绘画中的朦胧之美
陶渊明诗曰:“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中国传统艺术境界里,绘画中的意境讲究虚实结合,意境的实的部分存在于画面之中,而虚的部分,即意境之重要或本质的部分存在于想象和感悟之中。

司空图在《诗品》中提出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就说明了虚实相生的特点,中国传统绘画中就有画中留白的说法,这种空白恰恰是整幅画最有味道的地方,虚景与实景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虚景的意境,让画面展现若有若无的朦胧美。

清代画论家华琳把画中之白称为绘画六彩之一,认为无画处正是画中之画、画外之画,其妙不可言传。

这种艺术处理的手法对于油画来说,在创作过程中有时是下意识地加以取舍,而非机械的照搬,空白处未必是白,境界由无而生,恰恰是画面最生动的地方。

吴冠中先生的《水上人家》,画家以面造型表现白墙黑瓦,一湾碧水衬托着黑白硕大色块的房屋,在大片的灰、白色中点缀着少量的黑,显得尤为淡雅、清晰、可贵。

远处的青山隐约可见,画面的色彩如同水一样弥漫开来映出窗户的倒影,画家用浓稠的油画颜色表现出水墨画清澈湿润的感觉,白墙黑瓦,水天一色,画面呈现诗一样的朦胧境界。

三、吴冠中绘画中的情感韵味
“气韵”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范畴,极富民族特色,是对审美对象的内在生命力显现出来的具有韵律美的形态。

中国汉代王充认为:“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在此基础上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品评绘画的六法,其中“气韵生动”作为首法,并把生动的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作为艺术表现的最高准则,“气韵”指出艺术家心灵与画笔自然相融所呈现出来的旺盛生命力和内在精神气质。

在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中,吴冠中把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气韵”美学思想融入油画之中,特别是对江南风景的描绘,景物刻画细致,情因景发,使人感动,又让人玩味思考,在似与不似之间表现一种朦胧的意境美,而且画面中虚实相生,给人以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想象空间。

《忆故乡》构图采用竖向分割,突出表现两排房子之间的小河,也很好的表现出了房子的倒影,给人一种静静的感觉,柔和的笔触表现小桥和点点小船,视线由远至近,或由近致远,观赏者根据画面和画家本人一起体会这种宁静悠远的氛围。

吴冠中先生通过画面构图,融合自己的思想情感,画面具有水墨画的笔墨韵味,又有黑白灰形式构成,江南水乡的特点表现到了极致。

绘画既有画家的“自我表现”,又有表现同类人情感的普遍意义,抒情写趣具体而微,体现了吴冠中先生审美理想以至生活理想的高度。

四、吴冠中绘画中意境之美对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启示
吴冠中先生借鉴中国画的水墨语言融合西方油画表现技法,追求黑、白、灰与点、线、面构成平面的形式感,形成具有现代感的独特的中国写意油画,不难理解,这种形式语言很多是從江南水乡的绘画实践中获得的。

在美学观念中吴冠中先生继承并发扬了中国传统绘画情景交
融、借景抒情的艺术境界,并对中国写意油画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写意油画的产生对于现当代中国绘画来说,它在当代油画创作形态中,表现风格比较突出,形式耐人品味,画中意蕴极具格调,不论是在绘画形式、用笔技法、色彩运用,还是在精神层面的表达和情感内涵上面,写意油画都是中国油画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写意油画中蕴含的意境之美是画家表现情感的思想灵魂,绘体现了绘画创作主体的审美追求,在作品中文化底蕴与艺术表现力的集中体现,是能否调动欣赏者的想象力,由实入虚,由虚悟实,形成具有意中之境“飞动之趣”的审美空间,作品引起艺术欣赏者的共鸣。

吴冠中先生写意油画注重“意境”之美的表现,强调天人合一的生命宇宙美学观,既有鲜明的中国文化气质,又有现代主义抽象构成的典型特征。

吴冠中先生在绘画中既强调个人情感得抒发,又注重作品中体现出无限的艺术意蕴,追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趣味,画面呈现出的空灵而有诗意的写意精神。

与此同时,我国一批年轻的艺术家也开始了写意油画的艰难创作,周春芽的绘画灵动、飘逸,成功的将水墨艺术运用于当代油画的意象之中,赋予了传统审美对象新的诠释。

戴士和融汇于画布上的点、线、面呈现出平淡之美和笔意的挥洒书写,油画作品中流淌着悠然的诗意,画面极具意境。

洪凌的以中国山水作为题材,图式的重叠,透视的随机性,用笔的中国笔墨意味,通透着飘逸空濛的美感和传统山水画的笔墨气韵,意境之美令人回味。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5月。

[2]徐恒醇:《设计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3]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4]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当代美术创作论坛文集》,大众出版社,2010年9月。

作者简介
杨国丽(1993—),女,聊城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研究生,专业为美术学,西方绘画研究方向。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