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选择及评价指标

合集下载

敲低Ube2w增加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易感性

敲低Ube2w增加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易感性
选择干 扰 效 果 最 佳 的 siRNA 进 行 小 鼠 体 内 转 染 实 验ꎮ 给 10 只 C57BL / 6 雄 性 小 鼠 随 机 尾 静 脉 注 射 siRNA
( siUbe2w / si ̄control) ꎬ并用 2 5% DSS 喂养ꎬ构建两组 DSS 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ꎬ即 Ube2w 敲低组和对照组各 5
中图分类号:R361 2ꎬ Q28 文献标志码:A
Knockdown of Ube2w increases
the susceptibility to dextran sodium sulfate ̄induced ulcerative colitis in mice
WANG Shao ̄xinꎬ CUI Li ̄hong ∗ ꎬ LI Xiao ̄weiꎬ LIU Xin ̄yaoꎬ LUO Zheꎬ YAN Zhi ̄hui

通信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 :luckycui861@ 163.com
王少鑫 敲低 Ube2w 增加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易感性
947
Conclusions UBE2W i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Ube2w knockdown increases the
(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ꎬ the Sixth Medical Centerꎬ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General Hospitalꎬ Beijing 100048ꎬ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UBE2W on dextran sodium sulfate ( DSS)  ̄induced ulcerative co ̄

免疫法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实验模型之探析

免疫法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实验模型之探析

免疫法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实验模型之探析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与免疫因素有着密切联系,用免疫法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实验模型可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身体的病理变化更接近。

本法需要一定的设备、条件及相应的技术,实验周期长,但重复性好,较适合用于抗溃疡性结肠炎新药的筛选。

标签:免疫法;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动物实验是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和支柱,在实验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是促进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为医学理论以及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资料和研究方法。

目前复制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方法有多种,但尚未有一种模型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致病因素、病理生理过程、免疫反应、临床表现、治疗手段等诸方面完全相同。

但本病的发生与免疫因素最为密切,因此我们在实验时采取了免疫与局部刺激相结合的造模方法,这样使动物模型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身体的病理变化更接近,使实验研究更靠近临床,更具有说服力。

兹就免疫法复制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实验模型浅析如下:1免疫法造模的意义最新的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是患者遗传背景、免疫系统、肠粘膜、肠道菌群及环境等多方面交互作用的结果[1]。

除遗传及肠道菌群因素外,肠粘膜免疫系统在该病的发病机制中便占核心地位。

正常的非炎性肠粘膜的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能保持完美的平衡,从而既能对抗肠道内病原体又不至因非致病性抗原产生过激的免疫学反应。

但是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粘膜中,这种平衡则被打破而倾向于促炎反应之侧,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现代医学实验研究中若采用免疫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病变模型,可最大程度上还原其病理本质,提高相关实验研究的科学价值。

2造膜方法[2] [3] [4]大鼠首次每只足趾内注射抗原(异体结肠粘膜)3mg,并于第10、17、24、31天分别于足趾、背部、腹股沟、腹腔内注射抗原6mg(末次注射不加福氏佐剂)。

然后取血,用凝集法测定抗体,确定抗体产生后,对模型大鼠用乌拉坦麻醉(0.4ml/100g),并进行下列操作(处理前禁食24小时)。

溃结确诊金标准

溃结确诊金标准

溃结确诊金标准
溃疡性结肠炎的确诊金标准如下:
1. 临床表现:患者会出现持续数周以上的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便血等症状。

2. 内镜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结肠镜检查显示结肠黏膜有红肿、糜烂、溃疡、出血等改变,且范围连续。

组织学检查可见黏膜上皮破坏、白细胞浸润、肉芽组织形成等病理改变。

3. 影像学检查:结肠造影或CT、MRI等检查显示结肠壁增厚、粘膜糜烂、溃疡、狭窄等改变。

4. 排除其他疾病:需排除感染性肠炎等疾病。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有任何疑虑或不适,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溃疡性结肠炎评分标准

溃疡性结肠炎评分标准

溃疡性结肠炎评分标准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主要累及结肠黏膜。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便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评估溃疡性结肠炎的严重程度对于制定治疗方案、监测疾病进展以及评估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准确的评分标准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评分标准。

(1)Mayo评分。

Mayo评分是评估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的常用方法,包括4个方面,粪便频率、便血程度、粘液血块评分和结肠镜检查评分。

每个方面分为0-3分,总分0-12分。

得分越高,表示疾病活动越严重。

(2)Rachmilewitz评分。

Rachmilewitz评分是另一种常用的评分方法,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评分和结肠镜检查评分。

临床症状评分包括腹泻次数、里急后重、便血程度等,结肠镜检查评分主要评估黏膜炎症程度。

总分0-12分,得分越高,表示疾病活动越明显。

2. 评分标准的应用。

评分标准的应用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客观评估,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

通过评分标准,可以及时发现疾病的活动性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评分标准也有助于研究者进行临床试验的设计和结果评价,推动新药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

3. 评分标准的局限性。

尽管评分标准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评分标准仅反映了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结肠镜检查结果,而未考虑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其次,不同的评分标准在评价疾病活动性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一致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统一。

此外,评分标准也未考虑到个体患者的差异性,需要结合临床实际进行综合评估。

4. 结语。

溃疡性结肠炎评分标准对于指导临床治疗、监测疾病进展和评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Mayo评分和Rachmilewitz评分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统一评分标准,结合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精准的治疗方案。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一)胃肠疾病动物模型1、急性胃炎动物模型(1)酸制剂诱发急性胃炎模型:Wistar大鼠,雄性,300g,大鼠禁食24h,在清醒状态下,用下述试剂或物质灌胃:①水杨酸制剂(如20mmol/L阿司匹林或水杨酸溶液)按100mg/kg体重灌胃;②2ml10mmol/L的醋酸或2ml不同浓度的盐酸(1、10、100mmol/L);③2ml同种动物胆汁或2mmol/L的牛磺胆酸;④2ml15%的乙醇。

4h 后处死动物,剖检可见胃内发生急性弥漫性炎症改变。

胃粘膜表面有浅表糜烂、出血,粘膜层内见中性粒细胞浸润。

(2)胆汁反流性胃炎模型:碱性肠液倒流入胃,刺激胃粘膜可引起炎症,即胆汁反流性胃炎。

常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幽门功能紊乱或胃切除手术后。

本法取上部小肠的碱性肠液注入已结扎幽门的同种大鼠胃内,使之对胃粘膜产生持续刺激,形成胃炎。

动物选取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80~220g,制备上部小肠液,向胃内注入小肠液,2 ml/只(正常对照组注入2 ml生理盐水)。

缝合腹壁,腹腔注射阿托品5 mg/kg体重,以抑制胃液分泌,利于胃粘膜损伤模型的形成。

处死大鼠,开腹,结扎贲门,取出胃,沿胃大弯剪开。

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立即称量胃重,以胃湿重/体重之比(胃系数)表示胃水肿程度。

肉眼观察并计数整个胃粘膜出血点数,作为损伤指数。

模型组动物胃系数和损伤指数明显增加,肉眼观察模型组胃粘膜充血、水肿,皱襞减少,颜色暗红,并有大量散在出血点。

2、慢性胃炎动物模型(1)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酗酒、用药不当、饮食习惯不良、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等是此病的主要病因。

组织病理学是评价造模成功的最主要指标,主要观察和测量胃粘膜厚度、粘膜肌层厚度、腺体数量、壁细胞数量、固有层炎细胞浸润程度和肠化生发生率等。

综合法一:胆汁(去氧胆酸钠)+热水+主动免疫综合法二:去氧胆酸钠+热糊+主动免疫综合法三:去氧胆酸钠+酒精+氨水+吲哚美锌3、动物胃粘膜肠上皮化生模型(1)X线胃局部照射诱发胃粘膜肠化生模型:选用5~8周龄的Wistar 或JCL/SD大鼠。

炎症模型的研究进展

炎症模型的研究进展

炎症模型的研究进展【摘要】炎症是临床疾病当中最为常见的病理过程,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各种损伤所发生的以防御反应,即表现为红、肿、热、痛。

可发生于任何组织和任何部位。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很多新药物也被应用在炎症反应中,可如今的抗炎药物在炎症反应中有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而导致一些副作用。

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抗炎药物也仍是需解决的问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来初步评价抗炎药物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也成为共同关注的问题。

根据炎症发病的原因可分为感染性炎症、无菌性炎症 (非特异性炎症 ) 及变态反应性炎症。

感染性炎症是用病毒、细菌或细菌产物造成的炎症; 无菌性炎症是用某种致炎因子于动物体内或体外引起炎症或其某个阶段的细胞组织反应; 变态反应性炎症是多种变态反应的最终表现[1]。

因此, 根据炎症的发病制作的不同,动物模型也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关键词】模型探讨 ;炎症模型 ;致炎药物1.非特异性炎症模型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是以局部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为特征的急性期阶段; 以血小板黏附、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为特征的亚急性阶段; 以组织增生、纤维化和肉芽屏障形成为特征的慢性增殖期[1]。

根据模拟炎症不同时期的病理表现来制作动物炎症模型。

1.1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动物模型:属早期急性炎症时期,诱导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会使血浆蛋白从毛细血管壁渗出,引起组织水肿。

根据渗出部位的不同还可有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实验当中致炎物有二甲苯、冰醋酸、乙酸、组胺等。

王宇翎等[2]在白花蛇舌草总黄酮抗炎及抗菌作用实验中,用100%二甲苯0.03ml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和0.6%醋酸0.2ml/只造模小鼠模型成功。

高雨嫣等[3]在六灵解毒丸对急性咽炎的治疗实验中用100%二甲苯40μL所致小鼠耳肿胀和0.6%冰乙酸0.2ml/只造模、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显著升高。

刘晋华等[4]在鼻炎口服液抗炎作用的实验中用新鲜配制的0.01ml/L磷酸组胺溶液每侧50μl滴鼻,成功诱发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常用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及比较

常用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及比较

介质的分泌所产生的综合效应。
或脓血便及精神萎糜,活动减少,毛发色泽暗淡等全身改变。
UC 动物模型的建立对研究 UC 病因、病变发展规律、诊断、治 Allgayer 等[3]提出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发作、缓解期的大致分界点为
疗以及新药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 UC 动物 3 周左右。该模型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经济实用、造模时间短等
模型的建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包括化学物诱导、免疫-化学物 特点,而且与人类 IBD 类似,比较适合于对防治药物的筛选和研究。
Immunization and chemistry model are good at the research of immunization and chronic period. The operations of ACOH model and TNBS model are
sasy, and DNCB model and Immunization and chemistry model need more longer cycle.
性炎症反应链造成了组织损伤,可概括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肠 后,在直肠 6~8cm 处注入含三硝基苯磺酸(25~150mg·kg-1)的 25%
道黏膜的原发性损害,第二阶段为炎症反应扩大。可以认为 UC 的 乙醇溶液,倒置 30s。
炎症和组织损伤是由免疫反应的扩大、各种细胞的活化和多种炎性
造模后引起慢性炎症性肠疾病(IBD)。造模后 1~3 天出现稀便
2 二硝基氯苯法
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遍及整个结肠,主要侵犯大肠黏膜与黏
二硝基氯苯是一种有毒的有机化学试剂,与细胞组织蛋白结合
膜下层,呈阶段性和弥漫性分布。以腹泻、腹痛及黏液脓血便等消化 时起半抗原作用,能诱发免疫反应。方法以大鼠为例,大鼠颈背部剃

MAWBP在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的作用

MAWBP在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的作用

MAWBP在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的作用陈声波;刘逸;智发朝;赵芯梅【摘要】目的:探讨MAWBP在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模型中的作用。

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Mock组、MAWBP组和MAWD组;Mock、MAWBP和MAWD组饮用4%DSS制作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正常对照组饮用高压过的饮用水。

造模第1天,正常对照组、Mock组、MAWBP组和MAWD组分别注射慢病毒稀释液、慢病毒空载体、含MAWBP基因慢病毒液、含MAWD基因慢病毒液。

造模期间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造模结束检测各组小鼠肠道MAWB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病理切片评估肠道炎症程度。

结果与正常小鼠相比,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MAWB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Mock组相比,MAWBP组MAWB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AWBP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和低于Mock组;病理切片显示MAWBP组肠道炎症水平低于Mock组。

结论 MAWBP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可通过上调MAWBP表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病情。

%Object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AWBP on acute colitis model in mice. Methods Forty BALB/c mice were assigned randomly into four groups (Normal Control, Mock, MAWBP and MAWD group) with 10 mice per group. Mock, MAWBP and MAWD group drank 4%DSS solution while Normal Control group received autoclaved drinking water.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model, Normal Control, Mock, MAWBP and MAWD group received lentivirus diluents, lentivirus vector, lentivirus with MAWBP gene and lentivirus with MAWD gene respectively. Meanwhile,Disease Activity Index was evaluated. At the end of the model, the pro-tein and mRNAexpression of MAWBP were detected and histological colitis severity were determined in colonic tissue. Results Mice with acute colitis had a lower protein expression of MAWBP than healthy mice. Mice in MAWBP group had a higher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of MAWBP than mice in Mock group. Mice in MAWBP group had a lower score of Disease Activity Index than mice in Mock group. Mice in MAWBP group developed a less severe inflammation than mice in Mock group. Conclusion MAWBP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acute colitis model in mice and up-regulation of MAWBP alleviates ulcerative colitis.【期刊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年(卷),期】2016(021)003【总页数】4页(P375-378)【关键词】MAWBP;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作者】陈声波;刘逸;智发朝;赵芯梅【作者单位】510515 广东省胃肠疾病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510515 广东省胃肠疾病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510515 广东省胃肠疾病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510515 广东省胃肠疾病重点实验室,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Abstract】Object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AWBP on acute colitis model in mice.Methods Forty BALB/c mice were assigned randomly into four groups(Normal Control,Mock,MAWBP and MAWD group)with 10 mice per group.Mock,MAWBP and MAWD group drank 4%DSS solution while Normal Control group received autoclaved drinking water.On the first day of the model,Normal Control,Mock,MAWBP and MAWD group received lentivirus diluents,lentivirus vector,lentivirus with MAWBP gene and lentivirus with MAWD gene respectively.Meanwhile,Disease Activity Index was evaluated.At the end of the model,the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of MAWBP were detected and histological colitis severity were determined in colonic tissue.Results Mice with acute colitis had a lower protein expression of MAWBP than healthy mice. Mice in MAWBP group had a higher protein and mRNA expression of MAWBP than mice in Mock group. Mice in MAWBP group had a lower score of Disease Activity Index than mice in Mock group.Mice in MAWBP group developed a less severe inflammation than mice in Mock group.Conclusion MAWBP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acute colitis model in mice and up-regulation of MAWBP alleviates ulcerative colitis.【Key word】MAWBP;Ulcerative colitis;Animal model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类原因不明,以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为特征的肠道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两个类型。

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曹明泽;王旭荣;王磊;张景艳;王海瑞;李建喜;王学智【摘要】本试验旨在通过筛选葡聚糖硫酸钠盐(DSS)最佳浓度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5%DSS组、5%DSS组,每组10只.小鼠自由饮水5d,每天记录小鼠体重,观察粪便性状,测便潜血.试验结束后测血清TNF-α、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活性变化等指标,计算结肠重量/长度比值.与对照组相比,两试验组结肠组织中MPO 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GSH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两种浓度葡聚糖硫酸钠盐均可造模成功,5% DSS组小鼠精神状态很差,表现嗜睡、萎靡状态,而3.5%DSS组小鼠精神状态良好,且组织中MPO、MDA、GSH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与5% DSS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因此,选用浓度为3.5% DSS造模更合适.【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年(卷),期】2016(043)001【总页数】5页(P171-175)【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TNF-α;髓过氧化物酶;丙二醛;还原型谷胱甘肽【作者】曹明泽;王旭荣;王磊;张景艳;王海瑞;李建喜;王学智【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农业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新兽药工程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62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两个独立的疾病,二者在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上各不相同。

Nancy指数评价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愈合的价值及其应用

Nancy指数评价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愈合的价值及其应用

Nancy指数评价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愈合的价值及其应用作者:贾哲尹玲鲁素彩来源:《新医学》2021年第09期【关键词】Nancy指数;组织学;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愈合;应用价值溃疡性结肠炎(UC)是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症状反复发作,不断进展,且有终生难愈的特点[1]。

起初,UC的治疗目标为“临床症状缓解”,直至2015年,STRIDE国际共识建议将临床和内镜缓解作为临床实践中的治疗目标。

临床缓解定义为直肠出血的缓解和肠道习惯的正常化,并建议Mayo内镜评分(MES)≤1分为内镜下黏膜缓解。

最近有专家提出“组织学愈合”可能会成为UC的最终治疗目标。

2016年,FDA发布了UC临床试验终点指南草案,表示“仅对黏膜外观进行评估的内镜检查不会支持黏膜愈合。

”如果没有有效的黏膜組织学评估,任何与内镜检查结果相关的结论都将仅限于黏膜的内镜外观,而没有深入其本质[2]。

因此鼓励胃肠专科医师在临床实践中积极评估UC患者的组织学炎症。

Nancy指数(NI)是最新提出的组织学评分,在UC疾病活动性的组织学评估缺乏金标准参考点的情况下,使用了全局视觉评估的方法(GVE)[3]。

NI在评价UC黏膜愈合的价值及其应用国内未见相关报道,本文综述如下。

一、UC组织学表现UC的组织学改变表现出急性活动和慢性化的特征,急性活动期主要表现为隐窝上皮和隐窝腔内的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及形成隐窝脓肿、糜烂和溃疡,还包括固有层内或隐窝上皮内的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慢性病变包括隐窝破坏、隐窝结构扭曲、黏膜萎缩、帕内特细胞化生,以及典型的慢性炎性浸润。

固有层的严重慢性炎症包括基底浆细胞增多、基底淋巴聚集和纤维化等[4]。

炎症变化具有持续性的特点,以远端最重,但也可能出现片状炎症,尤其是在治疗后更容易出现局限性炎症。

UC的组织活动性炎症主要累及结直肠黏膜,但有时在严重病变时黏膜下层也可受累。

以上组织学表现成为NI的理论依据。

IBD的预测指标

IBD的预测指标

Solberg et al. Inflamm Bowel Dis 2014;20:60-8.
IBSEN
风险矩阵模型对于10年内CD相关手术的评估
一共有77/190 (41%) 名患者在10-年内需要进行CD相关手术
Parentheses indicate 95% CI. Color scheme: blue: 0–9%; green: 10–24%; yellow: 25–49%; orange: 50–74%; red: 75–100% predicted probability of advanced 10-year outcome. ASCA: Anti–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mannan antibodies; GCS, systemic steroids at diagnosis.
• 流行病学数据提示吸烟可使CD的风险和严重程度增高,但却可能 对UC有保护作用。
一项人群队列研究发现: CD 患者 中 47.2% 诊断时为当前吸烟者;吸 烟与CD风险增高相关(OR 1.96, 95%CI 1.63 ~ 2.37 );相反,吸烟 对 UC 具 有 保 护 作 用 ( OR 0.33 , 95%CI 0.27 ~ 0.41 );吸烟的这一 作用与性别和诊断时年龄有关, 在年轻成人中最为突出。
Bergeron V, Grondin V, Rajca S, et al. Inflamm Bowel Dis 2012;18:1101–1111.
11
一项大规模回顾性研究利用时间相关分析,评估了吸烟对CD患者疾病行为 及治疗需求的影响。
Kaplan-Meier 生存分析表明,吸烟者不仅较早发生肛周病变和狭窄,并且 更多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

结肠炎模型建立及评价

结肠炎模型建立及评价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建立、评价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 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大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和溃疡性病变。

主要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病程长,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较难治愈。

病变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严重者可侵犯全部结肠甚至回肠末端,其病理特点是结肠黏膜广泛溃疡形成。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可能与感染、遗传及免疫等因素有关。

[1]建立理想的动物模型对于阐明该病的病因、病变发展规律以及有效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利用动物模型实验,可以免去对人体的伤害;可以严格控制条件,排除各种干扰;提高复制的成功率和缩短病程,便于实验的多次重复;便于实验样品的全面采集。

动物模型固然有其优越性,可是毕竟这是一种带有模拟性质的间接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局限性。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病理动物模型具有UC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大致可分为四类:免疫诱发法,化学损伤法,复合法,中医证型造模法。

1.免疫造模法张晓峰等[2]取家免或人新鲜结肠黏膜组织,加入完全弗氏佐剂,制成抗原乳剂,首次于大鼠足跖注射抗原乳剂0.4ml(含抗原4mg),第10、17、24、31天时分别于大鼠不同部位皮下注射抗原乳剂0.8ml(含抗原8mg),第31天不加佐剂灌肠。

予抗原4mg。

上述处理结束后第2天, 大鼠出现黏液血便, 精神萎靡。

病变黏膜可见炎症、溃疡形成, 促炎细胞因子IL- l、IL- 6、TNF及其mRNA 表达增强, 免疫球蛋白也发生与人UC相似的变化[3]。

该模型的特点是病变持续时间较长,与人UC的免疫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均较接近, 但造模过程较繁琐, 周期较长,掌握困难,重复性不理想。

黄永年等[4]取牛结肠黏膜蛋白与完全弗氏佐剂( 1: 1)制成完全抗原,大鼠首次足跖内注射抗原4mg/只,于第10、17、24、31天分别于足跖、背部、腹股沟、腹腔内注射抗原6mg/只,最后1次注射不加佐,至血清抗结肠抗体达到作用有效量、第35天用20g/L的甲醛溶液1.5 ml灌肠, 留置1用生理盐水洗净后排去,再用抗原液( 4 g /L,不加佐剂)2 ml灌肠,置2 h, 3d 后处死大鼠, 取其结肠标本,病理检查有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和溃疡形成等。

改进的MAYO内镜评分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改进的MAYO内镜评分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内镜病变严重程度同溃疡性结肠炎(UC )疾病的临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内镜评分对UC 疗效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Mayo 内镜评分(MES )[1]是临床中最常用的内镜分级系统,MES=3是UC 不良预后指征[2]。

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严重程度指数(UCEIS )[3,4]是另一种临床中常用的内镜评分系统,已证明其对UC 预后的评估较MES 更加准确[5-7],对能否实现黏膜愈合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8]。

病变范围对UC 预后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关于UC 病变范围最常用的方式是Montreal 分型[9,10],E3型(广泛性结肠型)同UC 不良预后、癌变均有密切关系[11,12]。

临床上较常用的内镜评分没有包含病变的具体病变范围,一些包含了病变范围的评分方式在研究中显示出较传统内镜评分对UC 预后有更好的评估价值。

UCCIS 评分是第一种包含病变范围的评分方式,尽管其计算公式十分复杂进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但有研究表明它对UC 复发的评估优于MES 评分[13]。

Value of Improved Mayo Endoscopic Score for evaluating treatment efficacy for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SONG Zejun 1,2,DONG Haibin 2,MA Na 1,REN Yutang 2,JIANG Bo 21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Yulin First Hospital,Yulin 719000,China;2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Beijing Tsinghua Changgung Hospital,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2218,China摘要:目的探讨改进的Mayo 内镜评分(IMES )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 )疗效的评估价值。

改良Mayo内镜评分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改良Mayo内镜评分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结肠镜检查在溃疡性结肠炎(UC )疾病评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依靠肠镜检查可协助UC 进行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监测UC 疾病活动度、观察UC 疗效,指导UC 药物选择及调整、评估UC 病情预后。

目前存在多种内镜评分工具用于UC 的病情评估,其中最常用的是1987年Schroeder 等[1]提出的Mayo 内镜评分(MES )。

它按照内镜表现将UC 内镜下病变严重程度分为0~3分。

MES 的简单易操作的特点使其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被国内外多个指南或共识所推荐[2-4]。

但MES 只考虑了内镜下病变的严重程度,而没有考虑病变的范围。

针对UC 病变范围应用最广泛的是Montreal 分型[5]。

按照Montreal 分型UC 病变范围分为E1(直肠型);E2(左半结肠型);E3(广泛结肠)。

但Montreal 分型只与病变累积的范围有关,同具体病灶的严重程度无关。

目前同时涉及的病变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的内镜评分系统较少。

2013年由Samuel 等[6]开发出第一个将所有肠段纳入研究的指标溃疡性结肠炎结肠镜严重程度指数(UCCIS ),该评分方式综合5段肠道病变情况,通过颗粒性、血管模式、溃疡、粘膜脆性4个角度进行评估。

该计算公式十分复杂,使得临床应用得到限制。

2015年Lobaton 等[7]在MES 基础上提出了MMES ,改良Mayo 内镜评分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宋泽军,张明君,任渝棠,姜泊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内科,北京102218Improved Mayo Endoscopic Score has a higher value for evaluating clinical severity of ulcerative colitisSONG Zejun,ZHANG Mingjun,REN Yutang,JIANG Bo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Beijing Tsinghua Changgung Hospital,Beijing 102218,China摘要:目的探讨改良Mayo 内镜评分(IMES )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评估价值。

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选择及评价指标

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选择及评价指标

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采用及评介指标之阳早格格创做1,真验候选模型:葡散糖硫酸钠(DSS)致动物溃疡性结肠炎模型.DSS UC模型的特性: ①采与自由饮用大概者定量灌胃DSS溶液的要领修坐模型,真验条件战收配要领简朴,益伤易复制,便于掌握战推广;②可通过改变DSS溶液的浓度战效率时间修坐慢性、缓性战慢缓性接替性模型,模型持绝时间少,体现了慢性背缓性转移的动背历程,办理了UC的缓性化战保护问题,那是往日许多模型无法比较的;③已证据DSS模型是由1型/2型辅帮性T细胞( Th1/ Th2) 型细胞反应介导的,其收病与TNF-α、IFN-γ战IL-10等有闭,那与人类UC 的免疫教反应很相似;④分歧种系动物对于DSS 的敏感性分歧,为掀穿遗传果素与UC的闭系提供了新的依据;⑤DSS UC模型的构制教特性战临床表示与人类UC极为相似,如病变从肛门侧自下而上连绝性死少,慢性期可睹黏膜充血火肿、集正在溃疡战中性粒细胞浸润,缓性期可睹腺体萎缩、结肠收缩战巨噬细胞浸润,临床表示主要为背泻、体沉减少、血便等.2,真验候选动物:C3H/HeJ Bir小鼠大概者BALB/c小鼠动物种系: DSS UC模型适用于多种动物,包罗百般大鼠、小鼠、仓鼠战豚鼠等,但是百般系对于DSS的易感性战病变部位存留好别,其中大鼠、小鼠的病变主要以曲肠战左半结肠为主,而仓鼠、豚鼠则以盲肠战左半结肠较为明隐.Mahler等将3.5% DSS(分子量为Mr 36000~46000) 溶于饮用火,予9只分歧种系的小鼠饮用以诱导UC,截止临床战构制病理教表示各没有相共,C3H/HeJ Bir小鼠对于DSS最敏感,病变主要位于近端结肠战回盲部; C57BL/6J小鼠的中段战近端结肠易爆收炎症;大部分NON/LtJ小鼠对于DSS 没有敏感;BALB/c小鼠对于DSS 敏感,病变主要位于结肠近端.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限制于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的炎症历程.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战曲肠,C3H/HeJ Bir小鼠战BALB/c小鼠对于DSS致溃疡性结肠炎敏感,且病灶部位与人类相似(乙状结肠战曲肠),果此可动做真验钻研理念动物.3,D SS分子量及浓度:Mr=40000,浓度=3%-5% 1%~10%DSS浓度可用于UC 模型.DSS诱导肠黏膜慢性益伤的程度呈浓度依好性,已正在BALB/c小鼠中得到了证据.Granger等钻研了DSS摄与量的估计公式,DSS用量(mg/g) =总饮火量(ml)×[DSS (mg)/100 ml]/小鼠初初体沉( g),指出诱导稳当战沉复性佳的UC模型[以构制髓过氧化物酶(MPO) 的活性战构制病理变更为尺度),DSS总摄与量的最矮阈值为30mg/g体沉,只消DSS的背荷量达到30mg/g那一闭键剂量,其总摄进量的好别没有会效率炎症反应的宽沉程度.DSS 浓度是制摸乐成的最闭键果素,可效率制模时间战临床表示.据报导,小鼠饮用含1% DSS溶液90天后,仅出现大便隐血考查阳性.Egger等应用分歧浓度的DSS( 0%、2.5%、5%、7.5%) 溶液喂养BALB/c小鼠7天,截止创制结肠腺体益伤评分随DSS浓度的普及呈线形减少,但是与DSS 总摄与量无相闭性,由此估计DSS诱导黏膜益伤的程度依好于DSS 浓度,而非总摄与量.但是DSS浓度过下,动物牺牲率也会降下.予无胸腺小鼠饮用含5% DSS溶液,与饮用1.5%、2.5% DSS 溶液( 各浓度的分子量相共)组比较,其致死率明隐降下.暂时,真验中中最常采与3%大概5%的DSS溶液举止制模.4.评介指标4.1 徐病活动度用大便情况动做徐病活动度(DAI)评介,评介细则如下睹表-1.表-1 DAI评分细则评分大便性状隐血大概血便0平常阳性1硬便阳性2硬便隐血阳性3背泻隐血阳性4背泻血便4.2 结肠病灶病理构制隐微镜查看并评分(CMDI),评分尺度如下:溃疡:分三级,0—无,1—小溃疡(小于3mm),2—大溃疡(大于3mm)炎症:0—无,1—沉度,2—沉度肉芽构制:0—无,1—有病变深度:0—无,1—粘膜下层,2—肌层,3—浆膜层纤维化:0—无,1—沉度,2—沉度4.3 对于免疫器官的效率:1)免疫器官净器系数①脾净,②胸腺;2)4.4 免疫指标 1)抗人中性粒细胞胞量抗体(P-ANCA):蛋黑火解酶(PR3)、构制蛋黑酶G(CG).2)抗结肠抗体(ACA),3)免疫球蛋黑IgA战IgG,局部免疫反应已证据结肠粘膜爆收洪量IgA战IgG,焦君良等以人体结肠粘膜为抗本,用之攻打大鼠后,大鼠结肠粘膜出现典型溃疡,病变部位洪量淋巴、单核战嗜中性细胞浸润,局部制型动物血浑抗大肠抗体阳性,免疫球蛋黑IgA 战IgG明隐删下,淋巴细胞转移率隐著落矮.以上截止均收援溃疡性结肠炎的自己免疫收病教道. 4)细胞免疫指标:CD4、CD8、T淋巴细胞战可溶性黑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动做细胞免疫的主要指标被认为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宽沉程度有闭5)炎症细胞果子:TNF-α、IL-1β、IL-6、IL-8、IL-4、IL-104.5 其余死化指标:MPO,SOD,MDA。

葡聚糖硫酸钠诱导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葡聚糖硫酸钠诱导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葡聚糖硫酸钠诱导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赵闪闪;黄雪;覃蒙斌;张君红;刘莹;井洁;蓝华【摘要】Objective:To establish and evaluate chronic ulcerative colitis(UC) mice model induced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Methods:Female C57BL/6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control group,2.0% DSS group,2.5% DSS group,and 3.0% DSS group.The mice in normal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orally distilled water.Mice in 2.0%DSS group,2.5% DSS group,and 3.0% DSS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given 2.0% DSS,2.5% DSS and 3.0% DSS via gavage on day 1-5,11-15and 21-25. The mental status,mortality,body weight and the 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 were detected.All mice were sacrificed on day 30,and colon tissues were collected for HE staining.Results:Except for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other groups showed obvious clinical symptoms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The total histological scores in 2.0% DSS group,2.5% DSS group,and 3.0% DSS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controlgroup(P<0.01).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the DAI score of 2.0% DSS group, 2.5% DSS group and 3.0% DSS group was increased on the 2nd day,and reached the highest on the 6th day,then decreased gradually.It elevated again on the 10th day,began to decline on the 14th day,approached the normal level on the 20th day,rose again after the 20th day and notably decline on the 24th day(P<0.05).Conclusion:The chronic UC mice model was successfully induced by 2.0% DSS,2.5% DSS and 3.0%DSS.The application of 2.5% DSS resulted in the lowest mortality and thebest stability.%目的:评价不同浓度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稳定性.方法:将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2.0%DSS 组、2.5%DSS组和3.0%DSS组.正常对照组自由饮水,2.0%DSS组、2.5%DSS 组、2.5% DSS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2.0%DSS、2.5%DSS、3.0%DSS溶液3个周期(即第1~5、第11~15、第21~25天,其余时间给予蒸馏水,共30d).计算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第30天处死小鼠,取结肠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计算组织学评分.结果:2.0%DSS组、2.5%DSS组和3.0%DSS组均有明显的UC 临床表现和病理学改变,组织学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0%DSS组、2.5%DSS组和3.0%DSS组造模后第2天DAI评分上升,第6天DAI评分最高,之后逐渐下降;第10天又逐渐上升,至第14天开始下降,至第20天时接近正常水平;第20天后再次上升,至第24天开始下降(P<0.05).结论:2.0%DSS、2.5%DSS、3.0%DSS均能成功诱导慢性UC小鼠模型,以2.5%DSS小鼠死亡率低,模型稳定性较好.【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36)004【总页数】4页(P559-562)【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葡聚糖硫酸钠;疾病活动指数;组织学评分【作者】赵闪闪;黄雪;覃蒙斌;张君红;刘莹;井洁;蓝华【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消化科,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消化科,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南宁530007;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消化科,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消化科,南宁 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消化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消化科,南宁 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疾病,具有易复发的特点,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临床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和直肠出血等,以侵犯直肠、结肠的黏膜层与黏膜下层为主[1-3]。

不同浓度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比较

不同浓度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比较

不同浓度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比较李晴;胡丽红;曲波【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浓度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从不同角度监测炎症反应程度,为实验造模提供理论数值,并选择最佳的造模方案.方法用BALB/C小鼠自由饮用DSS溶液的方法建立低浓度(3%)和高浓度(5%)模型组,正常对照组饮用蒸馏水,每组24只.分别于第0天、3天、7天对小鼠进行动态观察: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血清中HGB、CRP、TNF-α的表达、结肠黏膜中MOP、SOD、NF-κB的表达及NF-κB核转位情况、绘制小鼠生存曲线.结果 HGB、SOD与UC疾病活动程度呈负相关,CRP、TNF-α、MOP、NF-KB 与UC疾病活动程度呈正相关,均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结论随着造模浓度和时间的增加,小鼠模型UC的炎症程度也逐渐加重,但死亡率也随之增加,得出3%DSS溶液喂养7d建立的UC小鼠模型为最佳.【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年(卷),期】2016(025)010【总页数】5页(P1106-1110)【关键词】葡聚糖硫酸钠;小鼠;溃疡性结肠炎;造模【作者】李晴;胡丽红;曲波【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6;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62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病变,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其发病机制并不明确,治疗也缺乏特异性方法,成为近些年消化领域的热点。

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的肠道病变与人类UC肠道病理形态变化最为相近[1],因此被广泛应用。

小鼠乙酸诱导肠炎模型

小鼠乙酸诱导肠炎模型

小鼠乙酸诱导肠炎模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原因不明,是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其病变部位好发于直肠和结肠,多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具有易反复、病程迁延、不易治愈的特点。

可能与细菌感染、食物或异物损伤、长期饲喂精饲料、滥用抗生素类药物及精神障碍等有一定的关系。

在我国,UC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到目前为止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肠黏膜出现慢性炎症可能与基因、环境、微生物及免疫功能的失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

1.实验动物SPF级Balb/C小鼠,雄性,周龄为4w~6w,体重为20g~22g。

2.实验分组:实验分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受试药组三个剂量组,每组15只动物。

3.实验周期7d4.建模方法1. 小鼠术前12 h禁食,自由饮水。

2. 3%戊巴比妥钠进行腹腔麻醉(40mg/kg)小鼠,小鼠取头低尾高体位,将聚乙烯导管经肛门缓慢插入结肠3cm并经其注入5%乙酸0.4 mL,捏紧小鼠肛门倒提30 s后,注入生理盐水lmL冲洗,正常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对照,造模结束后让小鼠平躺,自然清醒,常规饲养。

3. 7d后摘眼球取血,静止30min,4℃离心机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出上层血清,置-80℃冰箱保存备用。

处死小鼠,取出肛门至盲肠末端的整个结肠和直肠段,预冷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滤纸吸干,肉眼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的大体改变,测量结肠长度及记录湿重。

剪取病变最严重的结肠1 cm,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4um),HE染色。

观察病理改变,其余结肠置于~80℃冰箱备用。

5.模型评价1. 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造模后观察小鼠每日腹泻、血便及体重变化情况,并记录小鼠的一般情况。

造模后,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下降,出现身体蜷缩,毛发竖立,行动迟缓,食欲减退,大便稀溏的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选择及评价指标
1,实验候选模型:葡聚糖硫酸钠(DSS)致动物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DSS UC模型的特点: ①采用自由饮用或者定量灌胃DSS溶液的方法建立模型,实验条件和操作方法简单,损伤易复制,便于掌握和推广;②可通过改变DSS溶液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建立急性、慢性和急慢性交替性模型,模型持续时间长,体现了急性向慢性转化的动态过程,解决了UC的慢性化和维持问题,这是以前许多模型无法比拟的;③已证实DSS模型是由1型/2型辅助性T细胞( Th1/ Th2) 型细胞反应介导的,其发病与TNF-α、IFN-γ和IL-10等有关,这与人类UC 的免疫学反应很相似;④不同种系动物对DSS的敏感性不同,为揭示遗传因素与UC 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依据;⑤DSS UC模型的组织学特点和临床表现与人类UC极为相似,如病变从肛门侧自下而上连续性发展,急性期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散在溃疡和中性粒细胞浸润,慢性期可见腺体萎缩、结肠缩短和巨噬细胞浸润,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体重减轻、血便等。

2,实验候选动物:C3H/HeJ Bir小鼠或者BALB/c小鼠
动物种系: DSS UC模型适用于多种动物,包括各种大鼠、小鼠、仓鼠和豚鼠等,但各种系对DSS的易感性和病变部位存在差异,其中大鼠、小鼠的病变主要以直肠和左半结肠为主,而仓鼠、豚鼠则以盲肠和右半结肠较为明显。

Mahler 等将3.5% DSS(分子量为Mr 36000~46000) 溶于饮用水,予9只不同种系的小鼠饮用以诱导UC,结果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表现各不相同,C3H/HeJ Bir小鼠对DSS 最敏感,病变主要位于远端结肠和回盲部;C57BL/6J小鼠的中段和远端结肠易发生炎症;大部分NON/LtJ小鼠对DSS不敏感;BALB/c小鼠对DSS 敏感,病变主要位于结肠远端。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局限于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的炎症过程。

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C3H/HeJ Bir小鼠和BALB/c小鼠对DSS致溃疡性结肠炎敏感,且病灶部位与人类相似(乙状结肠和直肠),因此可作为实验研究理想动物。

3,D SS分子量及浓度:Mr=40000,浓度=3%-5%
1%~10%DSS浓度可用于UC 模型。

DSS诱导肠黏膜急性损伤的程度呈浓度依赖性,已在BALB/c小鼠中得到了证实。

Granger等研究了DSS摄取量的计算公式,DSS用量(mg/g) =总饮水量(ml)×[DSS (mg)/100 ml]/小鼠初始体重( g),指出诱导可靠和重复性好的UC模型[以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 的活性和组织病理变化为标准),DSS总摄取量的最低阈值为30mg/g体重,只要DSS的负荷量达到30mg/g这一关键剂量,其总摄入量的差异不会影响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

DSS 浓度是制摸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可影响造模时间和临床表现。

据报道,小鼠饮用含1% DSS溶液90天后,仅出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Egger等应用不同浓度的DSS( 0%、2.5%、5%、7.5%) 溶液喂养BALB/c小鼠7天,结果发现结肠腺体损伤评分随DSS浓度的提高呈线形增加,但与DSS总摄取量无相关性,由此推断DSS诱导黏膜损伤的程度依赖于DSS 浓度,而非总摄取量。

但DSS浓度过高,动物死亡率也会升高。

予无胸腺小鼠饮用含5% DSS溶液,与饮用1.5%、2.5% DSS 溶液( 各浓度的分子量相同)组比较,其致死率明显升高。

目前,实验中中最常采用3%或5%的DSS溶液进行造模。

4.评价指标
4.1 疾病活动度用大便情况作为疾病活动度(DAI)评价,评价细则如下见表-1.
表-1 DAI评分细则
评分大便性状隐血或血便
0正常阴性
1软便阴性
2软便隐血阳性
3腹泻隐血阳性
4腹泻血便
4.2 结肠病灶病理组织显微镜检查并评分(CMDI),评分标准如下:
溃疡:分三级,0—无,1—小溃疡(小于3mm),2—大溃疡(大于3mm)
炎症:0—无,1—轻度,2—重度
肉芽组织:0—无,1—有
病变深度:0—无,1—粘膜下层,2—肌层,3—浆膜层
纤维化:0—无,1—轻度,2—重度
4.3 对免疫器官的影响:1)免疫器官脏器系数①脾脏,②胸腺;2)
4.4 免疫指标1)抗人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蛋白水解酶(PR3)、组织蛋白酶G(CG)。

2)抗结肠抗体(ACA),
3)免疫球蛋白IgA和IgG,局部免疫反应已证实结肠粘膜产生大量IgA和IgG,焦君良等以人体结肠粘膜为抗原,用之攻击大鼠后,大鼠结肠粘膜出现典型溃疡,病变部位大量淋巴、单核和嗜中性细胞浸润,全部造型动物血清抗大肠抗体阳性,免疫球蛋白IgA 和IgG明显增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降低。

以上结果均支持溃疡性结肠炎的自身免疫发病学说。

4)细胞免疫指标:CD4、CD8、T淋巴细胞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作为细胞免疫的主要指标被认为与溃疡性结肠炎的严重程度有关
5)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IL-4、IL-10
4.5 其他生化指标:MPO,SOD,MD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