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重点学科建设验收指标体系讨论稿

合集下载

三校级重点建设学科遴选评议指标体系

三校级重点建设学科遴选评议指标体系

附件三:校级重点建设学科遴选评议指标体系一、校级重点学科遴选定量评议指标体系及分值
(2)每项得分公式为:得分=分值×评分等级;
(3)学科定量评分,在表格材料核实后,由评议专家组成员评出;
(4)除另有说明外,所填报各项与时间相关的内容均为2005年1月--09年12月31日。

二、校级重点学科遴选定性评议指标体系及分值
学科名称:
注:(1) 申报负责人人需按上述指标进行汇报和答辩。

(2) 学科定性评分,由专评议家组评出,每位成员评出后再进行平均计算,即得出该学科的定性评分。

学科评估总分= 0.6×定量评分+0.4×定性评分。

高度重视学科建设评价 对照指标体系

高度重视学科建设评价 对照指标体系

高度重视学科建设评价对照指标体系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引言学科建设评价是推动高等教育和科研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1.04•【字号】甘政办发[2010]190号•【施行日期】2010.11.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甘政办发〔2010〕190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现将《甘肃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四日甘肃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甘肃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甘政发〔2006〕79号),规范甘肃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加速甘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甘肃省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培养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和甘肃省科技发展方针,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甘肃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获取原始创新性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

第三条省重点实验室是依托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建设的科研实体,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

第四条省级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省重点实验室的开放运行、科研仪器设备更新和自主创新研究。

专项经费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第五条省级各类科技计划应按照项目、基地、人才相结合的原则,优先委托有条件的省重点实验室承担。

第二章职责第六条省科技厅是省重点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一)贯彻国家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制定省重点实验室管理细则和评估、考核办法,组织实施省重点实验室建设,指导、支持省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

一流学科 指标体系

一流学科 指标体系

一流学科指标体系在当今社会,学科建设已经成为各个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推动学科发展、提升学科水平,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一流学科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学科的内涵和特点、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结构以及一流学科指标的选择与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 学科的内涵和特点学科作为一种特定领域的知识体系和研究对象,具有以下特点:具有明确的学科边界和范畴;具备独立的学科思维和方法论;拥有一定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具备一定的学术交流和成果评价机制。

这些特点决定了一流学科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基于学科的本质属性,考虑到学科的学术性、实用性和发展性。

二.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结构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科学性原则,即指标必须具备科学性和客观性;完备性原则,即指标要全面反映学科的各个方面;稳定性原则,即指标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可操作性原则,即指标要容易获得和使用。

一流学科指标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指标:基础性指标,即评价一个学科是否达到一流水平的基本指标,如学科的知名度、学术交流的频繁程度等;导向性指标,即衡量学科的研究方向是否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相契合的指标,如学科的研究成果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等;创新性指标,即评价学科的科学创新能力和成果的指标,如学科的科研经费投入、科研成果产出等。

三. 一流学科指标的选择与评价选择一流学科评价指标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学科的发展需求,即选择指标要符合学科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学科的特点,即选择指标要从学科的特点出发,注重学科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学科的可比性,即选择指标要具备可比性,能够实现学科间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发展。

在评价一流学科时,除了要依据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评价,还应该注重学科发展的整体影响力和实际效果。

评价结果应该依据指标的权重和得分,以及学科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科学客观的评价结论。

综上所述,一流学科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学科的内涵和特点,设计合理的指标体系,选择科学准确的评价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兰州工业学院第一批校级重点学科申报评审指标体系

兰州工业学院第一批校级重点学科申报评审指标体系
20分
(2)软件条件
①专业图书资料数。②本院相关学科条件。③科研组织、管理方式;团结协作精神。
(3)学术交流
①主办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活动情况。②代表性么国讲学和在国际会议作报告情况。③国际合作项目数及执行情况。④派出/接受国外/国内学者进修人次。
5.教学及人才培养
(1)本科教学
20分
(2)学科平台建设
附件1:兰州工业学院第一批校级重点学科申报评审指标体系与评分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参考信息
分数(每项满分20分)
1.学科方向及学术队伍
(1)学科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特色
20分
(2)学术梯队
学科带头人和各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的标志性成果(5篇代表性学术论文,两项科研成果)。②带头人在国际、国内同类学科的知名度(学术与社会团体兼职等)。③教授/副教授/讲师人数及年龄分布。教授、副教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数。
评审人(签名):年月日
①国家级基金项目所占经费比例。②重大攻关项目所占经费比例。③横向合作项目所占经费比例数及人均数
4.科研条件及氛围
(1)硬件条件
①国家、省部级科研基地、人才培养基地数。②近10年年均用于置备仪器、设备的经费数;仪器、设备利用率。③科研实验室面积。④计算机学术网络互联终端数。
科研条件及氛围
教学及人才培养
总分
定性评价
同意评定为重点学科或重点培育学科
5
材料加工工程
(王明旭)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工程学院
6
车辆工程
(刘小斌)
机械工程
汽车工程学院
7
财务管理
(魏禳炜)
工商管理
会计金融学院

学院学科建设考核与评估验收办法

学院学科建设考核与评估验收办法

学院学科建设考核与评估验收办法为做好我校学科建设的年度考核与评估验收工作,根据《XX学院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和《XX学院学科建设经费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学科建设考核与评估验收过程中坚持客观真实、权责一致、分类管理、注重实效原则。

1.客观真实原则。

以学科建设的实际结果为依据,真实反映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客观评价学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效果。

2.权责一致原则。

学科建设负责人既要承担学科建设的管理工作,又要承担学科建设的考核工作。

学科建设要开展自我考核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负责。

3.分类管理原则。

根据学科类别与支持力度,开展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式的评价。

4.注重实绩原则。

学科建设考核根据学科建设计划任务合同书所列量化指标、目标考核自评报告,重点考评建设实绩。

第二章考核程序第二条在建设周期内,学校每年对立项建设的学科进行年度考核,时间一般安排在次年的3月-4月,具体时间以通知为准。

第三条年度考核采取学科点自查和学校组织专家到各学科点听(汇报)、看(有关资料和档案、科研成果、实验室)、谈(座谈)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体步骤如下:1.各学科负责人认真、如实地填写《XX学院学科建设年度考核自评报告》(以下简称自评报告),逾期不交视为放弃本年度考核资格。

2.学科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学科办)对《自评报告》进行初审,初审不合格的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修改重新报送学科办,初审再不合格的学科,视情况取消该学科年度考核。

3.学科办牵头组织有关专家成立年度考核小组,对各学科进行考核,形成年度考核意见。

4.学科办根据年度考核小组的意见形成年度考核报告,提交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审议,上报校长办公会审议定。

第三章考核结果的应用第四条学科建设三年建设期量化指标折算为300分,根据年度考核等次兑现团队绩效。

度考核结果等次分为:(一)第一年度考核结果:不合格(80分以下)、合格(80分以上,含80分)、优秀(120分以上,含120分)三个等次。

重点学科建设检查验收

重点学科建设检查验收

重点学科建设检查验收:管理水平(目标管理、组织管理、运行管理、经费管理)(一)、目标管理
坚持本重点学科管理以“管理为手段、发展为核心,质量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建立医院(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职能科室(科技科、医务科、人事科、财务科、审计科)、临床科室三级管理制度,并根据建设规划书所设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和制度,对整个学科建设实施过程进行动态的全面管理与监督。

学科目标、组织、运行、经费管理状况与效果如下。

1、目标管理建设情况
(1).圆满地完成建设规划书中阶段性目标和任务,部分项目有所突破,学科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制订了《医院发展规划》(2012-2016年),在保持原规划总体研究方向和任务的基础上,对本学科点中长期发展规划作出适当的调整。

(二)、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机构是重点学科的指挥部,一个好的管理机构是搞好重点学科建设的前提,为此,医院执行了医院→学科的二级组织管理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制度,减少许多管理的中间环节,又有利于资源整合,提高了效率。

(三)、运行管理
1. 建立重点学科组织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
2. 强化学术带头人的权利和责任
为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强化学科带头人的权利和义务,重点研究方向实行学术带头人负责制,完成学科建设要求的各项任务。

对学科内部进行规范化、科学化和民主化管理。

3. 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根据学科建设的工作特点,建立相应的人才评价标准,设置相应的岗位;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经费管理
医院建立专款帐户,学科亦建立专门账本登记经费来源、金额及使用情况。

做到重点学科经费专款专用。

甘肃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甘肃省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管理办法与检查标准的通知

甘肃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甘肃省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管理办法与检查标准的通知

甘肃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甘肃省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管理办法与检查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甘肃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03.09.01•【字号】甘卫中发[2003]328号•【施行日期】2003.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甘肃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甘肃省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管理办法与检查标准的通知(甘卫中发〔2003〕328号)各市、州、地卫生局(处),兰州医学院及第一、二附属医院,甘肃中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厅直有关单位:《甘肃省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和《甘肃省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检查标准(试行)》自1997年下发实施以来,在指导全省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各单位依据此办法和标准开展了重点中医专科(专病)的建设工作。

截至目前,已有9个专科被确认为“甘肃省重点中医药专科”,有14个专科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单位,有3个专科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中医药专科和民族医药专科(专病)项目建设单位,各地也确定了一批市、县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单位。

通过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提高了中医药专科学术和技术水平,突出了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促进了中医事业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加强全省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工作,提高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全省中医工作的需要,我厅经过调查研究,在总结以往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1997年制定试行的办法和标准进行了认真地讨论和修改。

现将《甘肃省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管理办法》和《甘肃省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检查标准》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原《甘肃省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和《甘肃省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检查标准(试行)》同时废止。

二○○三年九月一日附件1:甘肃省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全省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中医药资源,提高医疗质量,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根据《甘肃省发展中医条例》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重点中医药专科(专病)建设的意见》,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的通知-甘教技[2009]21号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的通知-甘教技[2009]21号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的通知(甘教技〔2009〕21号)各高等学校: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甘肃省高等学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加速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制定了《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现印发各高校,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二日附件: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加速甘肃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参照国家和教育部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是甘肃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进行高新技术研发,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基地。

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

第三条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的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方针,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围绕国家和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科技问题,开展创新研究和技术研发,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科建设水平。

其主要目标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为推进高校科技创新,实现我省“科教兴省”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做出重要贡献。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甘肃省教育厅是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一)贯彻国家和教育部有关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对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进行指导和管理。

21甘肃省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

21甘肃省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体系...

甘科计[2009]16号关于印发《甘肃省重点实验室评估办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的评估工作,更好地发挥实验室评估的导向作用,不断增强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的科技创新能力,根据《甘肃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特制定《甘肃省重点实验室评估办法》。

现将《甘肃省重点实验室评估办法》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甘肃省重点实验室评估办法二〇〇九年三月三十日主题词:实验室评估办法通知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 2009年4月8日印附件:甘肃省重点实验室评估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甘肃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的管理,规范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根据《甘肃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评估是重点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检查重点实验室三年的整体运行状况,引导重点实验室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促进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并为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第三条评估工作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组织实施。

对重点实验室进行定期评估。

三年为一个评估周期,每年对若干领域重点实验室进行绩效评估。

所有重点实验室原则上都应参加评估。

第四条评估的主要指标为:研究水平与创新能力、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实验条件、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评估指标体系及说明见附件。

第五条评估工作实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学术或技术专家与管理专家相结合、书面材料评审和实地考察相结合。

第六条评估专家由本领域学术水平高、公道正派、熟悉重点实验室工作的一线科学家和少数科研管理专家组成;应用基础研究比重大的领域应当聘请部分来自产业界的专家。

第二章评估组织第七条每年11月,省科技厅确定次年计划评估的重点实验室名单,并通知依托单位和参评重点实验室。

第八条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的主要职责是:为重点实验室评估提供支持和保障;审核评估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承担材料失实的连带责任。

第九条参评重点实验室在重点实验室评估名单下达后3个月内,向省科技厅提交经依托单位审核的《甘肃省重点实验室评估申请书》。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验收自评报告模版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验收自评报告模版

使用说明
为了更好地方便您的理解和使用,发挥本文档的价值,请在使用本模版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本模版为根据一般情况制定或编写的常规模版;
使用过程中请根据结合您的客观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本文档为word格式,您可以放心修改使用。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使用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验收自评报告
提纲
第一部分项目规划及完成情况
一、总体定位和建设目标
二、总体建设目标的完成情况
三、主要建设任务的完成情况(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条件建设等)
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及取得的效益
第二部分项目建设专项经费投入与使用情况
第三部分项目建设成效、发展水平及潜力
第四部分项目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创新
第五部分项目建设工作主要经验、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第六部分项目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要求:须用数据和事实说明建设项目的完成情况、成效和问题等,做到数据准确、依据充分、佐证有力、评价恰当,形成自评报告。

河西学院重点建设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河西学院重点建设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专业优势与特色*
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
说明:
1.本方案一级指标共7项,二级指标24项和优势特色,评估标准给出A、C两级,介于A、C级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
2.加*为重要指标。
3.评估验收分合格与不合格,合格:A+B≥16,D=0(其中重要指标A≥7),有特色项目;未达到合格标准为不合格。
有校级(含)以上教学成果奖
4.




4.1实验和实践
实验开出率,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课程论文、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报告等
实验开出率100%,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比例占有实验课程比例≥80%;每生平均完成课程论文、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报告5篇,质量高
实验开出率100%,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比例占有实验课程比例≥60%;每生平均完成课程论文、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报告3篇,质量一般
考核方式与课程特点基本相符,有执行考教分离的课程,有相应的试题库与试卷库
5.6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适合学科内容;教学手段先进,符合学生特征与情境要求
教学方法多样,基本适合学科内容;教学手段较为先进,基本符合学生特征与情境要求
6.
学生
培养
质量
6.1思想道德与身
心素质*
学生的思想、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有校级获奖成果;年人均在公开刊物发表科研论文≥0.5篇
3.4教学研究及成果*
教学研究和改革
从专业实际出发的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4项,成效显著;有鼓励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执行情况好
有从专业实际出发的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有成效;有鼓励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执行情况一般

2006-2010年度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规划

2006-2010年度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规划

2006-2010年度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建设规划一、学科建设人才优势与特点:该学科现有教授18名,其中知名教授有李定仁先生、南国农先生、胡德海先生、万明钢教授、王嘉毅教授等。

他们的学术成就成为宝贵的资源。

学科点现有博士学位研究人员11人,在读博士生27人,后备力量强。

人才方面老中青结合、团结合作、知名学者牵头、青年学者成果丰硕,特色已经基本形成。

项目优势与特点:1998-2001期间共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共20余项,目前正在承担的国家级项目有11项,省部级项目15项,国际合作项目及各类横向项目20项,总经费达400余万元。

每一项目下均配备了梯队合理的研究人员,通过项目带队伍,通过队伍攻项目的良循环基本形成。

基地优势与特点:该学科现有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一个,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一个,有省级教育教学研究基地四个。

这些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为教育学科的理论建设与实践建设创造了条件,也正是通过基地将教育学学科的研究成果引入教育教学实践领域。

运行机制:教育学学科的建设是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西北师范大学科技处共同建设的重点学科,教学管理上属于学院负责,科研管理上由学校科技处负责,分工明确,管理职权责分明,有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

二、建设目标教育学学科目前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五个方向,在今后四年内,在现有学科基础上,教育学学科到2010年时达到如下整体目标:1.申报教育学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申报国家级重点学科的条件主要有1-3个博士点和8-10个硕士点。

目前,我们已经拥有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申报国家级重点学科的条件。

再加上教育学学科在国内同学科领域的成果与影响,国家学位点建设向西部倾斜的政策,教育学学科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十分可行。

2.经过努力,在原有的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教育技术学的基础上,增设1个以上的博士方向。

(整理)天水师范学院重点学科申报与评估指标体系.

(整理)天水师范学院重点学科申报与评估指标体系.




(150)
课程建设(20)
省级精品课程门
每门计10分
教学成果(100)
获省厅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及教育厅级奖每项分别计50,20,10分,总分不超过100分
专业建设
(30)
填报具体专业:
有依托的专业且培养一届本科毕业生计30分




(120)
仪器设备
(理科50)
仪器设备总价值万元;单台1万元以上台,总价值万元
著作(50)
正式出版专著部;译著部;教材编著部(其中国家级出版社出版部)
专著每部10分,译著、教材编著每部5分;属国家级出版社出版每部加10分,总分不超过50分
科研项目(100)
国家级项目数;
省部级项目数;
其他科研项目数;
国家级每项计20分;省部级每项计10分;其他每项计2分,总分不超过100分
科研经费(50)
年均总经费万元;
年人均经费万元;
年均总经费10万元计30分;年人均经费每1万元计20分,社科类按1/2执行,总分不超过100分
科研奖励(100)
国家级奖项数;省部级一等奖项数,二等奖项数,三等奖项数;省高校科技进步及社科成果奖一等奖项数,二等奖项数;三等奖项数;
国家级奖每项计100分,省部级奖项一、二、三等分别按每项计50、20、10分,省高校科技进步及社科成果奖一、二、三等各按每项计20、10、5分,总分不超过100分
符合者计20分,不符合者不计分




(100)
举办学术会议(50)
主办国际学术会议次;全国性学术会议次
每次计50分

浅议地方高等院校重点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浅议地方高等院校重点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i p t nta pe ti he S b c s’c s r to ft o a ni r ii sa d c le e . i pe n lz d t e c n t to nd m e n— m ora s c n t U i t e on tuci n o hel c lu ve ste n o lg s Th spa ra ay e h o no a in a a
ig o h o s r c in o e u j c sa dd s u s d t ep icp ea d s r tg f h o s r c in o h s e s n d x s se o n f ec n t u t f y s b e t n ic s e h rn i l n t a e yo ec n t u t f ea s s me t n e y t m f t o k t o t i t e c n t u t n o u j cs i o a u ie st s a d c l g s F n l ,h ril a e an mb ro p r b e s g e t n o t h o sr c i fs b e t n l c l n v r i e n o l e . i a l t e a t e g v u e f e a l u g s i sf r i o i e y c o o .
Zh aO Yi
Absr c : tig u e fs in ii n e s a e a s s m e nde y tm ort ec nsr c in ofke U cs。 e nso ta t Se tn p fs to ce tfc a d r a on bl s e s nti l x s s e f h o t u to y S b e t bym a f

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附件3:2006-2010年度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定义项目名称:2006-2010年度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旱地作物遗传育种》所属学科门类:农学。

承担项目的主要学科:作物学。

二、项目已有的优势和特点1.人才优势:我院农学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合理的科研队伍结构。

现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3人,副高教师10人,讲师5人。

各年龄段人员分布均衡。

教师中现有学院学科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5人。

甘肃省“333”人才1人,甘肃省“555”人才3人。

本学科带头人年龄在50岁以下,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良好的科研素质。

2.项目优势:本学科先后选育并示范推广冬小麦、玉米、糜谷、大豆、油料、马铃薯、果树、蔬菜等作物新品种1000多个,示范推广与之配套的冬小麦沟播、覆膜沟穴播栽培技术、玉米吨粮田栽培技术等现代农业技术100多项,共获得科研成果163项,获奖110项,其中省部级奖29项(次),地厅级奖76项(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5项,先进水平38项。

选育的“庆丰1号”冬小麦新品种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西峰20号”小麦通过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审定,推广面积500多万亩,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庆农6号”被列为全省重点推广的8个优质冬小麦新品种之中,“庆单1号”玉米品种曾在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推广种植,累积推广面积达100多万亩。

这些技术成果使科技对陇东农业的贡献率提高了10—15个百分点,新增纯收益26.5亿元。

近年来,在国家、省、地刊物发表科技论文300余篇,其中国家级35篇,省级270多篇;编撰出版的《庆阳种植业区划》、《庆阳地区志农业志》、《农村科技致富丛书》等专著和资料10部,有力地促进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目前各研究方向承担省级,厅局级和其他方面的科研课题11项。

3.基地优势:项目建设单位现有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育种研究室、旱作栽培研究室、特种作物物研究室、植物保护研究室、作物育种实验室、土壤农化实验室、植物病理实验室、耕作栽培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昆虫标本室、分析天平室、综合仪器分析室等,实验室面积达800平方米。

重点学科建设指标

重点学科建设指标

重点学科建设指标1. 什么是重点学科建设指标?重点学科建设指标是衡量学科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量化指标。

它涵盖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要素,并通过对这些要素的评估和统计来判断学科的优劣和发展潜力。

2. 重点学科建设指标的重要性重点学科建设指标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促进学科发展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可以明确学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并为学科建设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通过不断跟踪和评估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和优化。

2.2 提高学科竞争力重点学科建设指标可以帮助学校和学科快速了解自身在国内外的竞争地位。

通过与其他高校和学科的相对比较,可以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的措施和策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科竞争力。

2.3 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学科建设指标可以为高校和学科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其合理配置资源。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评估,可以根据学科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方向,重点投入资源,在人才培养、科研设备、学术交流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2.4 推动国家创新能力重点学科建设指标关乎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

优秀的学科实力和科研成果是国家创新能力的核心支撑,通过重点学科建设指标的评估和选拔,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加大科研投入,推动学科创新和科技进步。

3. 如何制定有效的重点学科建设指标?制定有效的重点学科建设指标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3.1 合理权重的设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要与学科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不同,因此在制定指标时需要根据学科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权重,以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3.2 定期更新和调整学科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重点学科建设指标也需要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进行定期更新和调整。

每隔一段时间,对指标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指标体系,以使其与学科发展保持同步。

3.3 引入国内外先进经验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学科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可以提高重点学科建设指标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浅谈对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浅谈对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2 2 调 整学 科结构 。 . 形成 合理 的重点 学 科建 设体 系
造成 了重点学科立项 比建设更重要 的不 良印象 , 导 致 一 些人 只 注重重 点学 科 的立项 而轻建 设 。
14 运行 机 制不完 善 。 . 弱化 了学科 建设 的成效
学科建设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 导致了学科带头
方 面也 可 以避免资 源 的浪 费 。切 忌 “ 全 ” 百 目 求 ,
追 求学 科 门类 齐全 。全省重 点学科 建设 并 不是 涉及
的 门类 越 全 , 表 明学科建设 越好 。另 外 , 就 学科 门类
点学科建设 的国家、 省级重点实验室 、 部、 工程技术 研 究 中心 、 教育 部人 文社 会 科 学研 究 基 地 等 学 科 平 台有 4 0个 , 年产 出 的科 技成 果经 过孵 化可 以实 现 每
费到 20 年每年增加到 40万元 , 5 个学科进 09 2 对 9 行资助 , 十一五” 间共投入 15 “ 期 30万元 , 平均每个 学科每年不到 5 。这些经费对一个学科来说 , 万 是 杯水车薪 , 远远不能满足学科建设的需要。 13 管理体制不健全, . 导致了重点学科建设的无序 甘肃省重点学科建设和大多数省份重点学科建
2 对甘肃省高校省级重点学科 建设 的 建议
甘肃省政府要使重点学科建设形成国家、 、 省 学 校三 级 结构 布 局 合 理 、 各具 优 势 特 色 、 效 滚 动 发 有
展 、 价科 学 规 范 的重 点学科 建 设体 系 , 须立 足省 评 必
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关键问题。由于甘肃经济发展底 子薄 , 是典型 的穷省办大教育 。因此 , 甘肃省教育厅
类5 , 个 文学类 6 , 个 历史学类 5个 , 理学类 l 个 , 5 主要集中在西北师 大和兰州大学 ; 工学类 2 6个 , 农 学类 9个 , 医学类 7个 , 管理学 6 , 个 重复建设 的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甘肃省重点学科建设验收指标体系
说明:1、本表共10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并对各指标分档评价。

包括A级(优秀)、B级(良好)、C级(合格),D级(不
合格)。

2、验收内容一栏(学科建设规划)中如出现三级指标2个D或3个C将不再参加学科评估,视为学科建设不合格,直接确定为D级。

3.学科最终评价等级结果依据各级指标评价结果确定,具体确定标准为:
A级:获评A级的指标数20个以上,且C级指标不超过2个、D级指标不能出现。

B级:获评B级以上的指标数20个以上,且D级指标不得出现
C级:获评C级以上的指标数为20个以上,且D级指标数不得超过5个。

4、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科研奖励、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可相应认可为部省级科研项目、奖励和平台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