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风险评估

人力资源风险评估
人力资源风险评估

人力资源风险评估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是指人力资源政策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由于内外在因素,造成人力资源政策无法实现其目标的风险,如人力资源规划风险、招聘风险、绩效管理风险、薪酬管理风险、员工培训风险、员工管理风险等等,有些事件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甚至会对公司造成致命的打击。结合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及六大模块,人力资源风险及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力资源规划风险及管控: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全局性”等特征,其影响是十分重大的,规划工作开展得不好,就会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

主要风险风险管控

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供给信息及其他信息不准确、不相关等,造成人力资源规划不科学,不合理;相关岗位设计不合理,岗位人员胜任能力不足;人力资源规划总量失衡,影响企业用工需求,导致企业运作不正常。1.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信息必须由相关责任人签字确

认,同时明确责任,人力资源部必须核实;

2.人力资源规划的相关内容、政策必须建立有效的信

息传递渠道,使相关信息能有效传递至部门及员工,以防人力资源规划的顺利进行。

主要风险风险管控

1招聘:

1.1信息不对称:求职者为获取职位可能会

采取一些手段,向企业提供一些虚假信

息,影响对求职者的正确判断,造成录

用童工、岗位胜任能力不足及与其他公

司未解除劳动合同的人员等情况的出

现;

1.2拉帮结伙的风险:招聘与自己关系较好

的人员,影响招聘的公平、公正性;

1.3人才判断的风险:人才测评工具不全面

或不合理,造成录用人员与实际岗位的

不匹配。

1.4忽略对员工的入职体检,导致录用不健

康的员工,尤其是从事焊锡和噪音等可

能会造成职业病的岗位,增加了企业的

用人成本风险。1制定相关的招聘政策程序,员工聘用必须遵守原则,做好入职审查工作;

2加强人才选拔的外部约束,做好招聘基础工作;

3对招聘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设有监督体系;

4做好招聘计划,选择合理的招聘渠道;

5在招聘的人员登记表中,要求应聘人员填写身体状况,如,有否存在疾病、有无疾病历史,同时注明

若提供虚假信息或隐瞒病情病史等处理情况。

2离职:

2.1泄密风险:高管、高级技术人员离职可

能存在泄密的风险;

2.2岗位空缺风险:高管和关键岗位人员离

职,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展;

2.3离职原因不清楚的风险:不了解员工真1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做好保密工作(可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降低泄密风险;

2做好员工离职面谈工作,了解员工真正的离职原因,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建立人员储备机制,高管及关键人员的离职,不会影响正常工作。

正的离职原因,会对员工产生负面影

响,影响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

力。

管理风险及管控:

主要风险风险管控

1绩效考核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含绩效考核政策与实际考核结果应用不当);

2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的不合理,失去考核的价值;

3绩效考核数据来源失真。1绩效考核要遵循一定的政策和程序,同时应制定相应的控制程序;

2做好绩效面谈工作,定期梳理考核指标;

3绩效考核应与薪酬、培训、激励、岗位晋升等有机的结合起来。

管理风险及管控:

主要风险风险管控

1薪酬政策制订不合理,起不到激励作用;

2薪酬计算、审批与发放风险:管理不善、职责分工不明确,可能会存在薪酬计算不正确,人

员重复,虚假名单,冒领工资、多报加班费、没有及时发放等情况;1结合物价水平、居民生活水平、同行业竞争水平、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岗位评估等制定有效及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

2薪酬制度设定应遵循公平、竞争力、激励、经济、合法和战略原则;

3建立监督体系,实施科学的核算方式。

员工培训风险及管控:

主要风险风险管控

1培训计划不合理导致培训效果低下的风险:培训计划没有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

2培训计划无法实现的风险:培训之前未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及分析,导致培训目的不明确,培训对象不清晰,培训方法不恰当等;1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结合绩效考核等制定有效、可实施的培训计划;

2跟进培训计划实施效果,并进行分析。

主要风险风险管控

1对国家法律法规了解不透彻或未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产生的劳动纠结,导致企业受损失的风险;

2因人力资源管理不善产生劳动纠纷,导致企业受损失的风险;1建立和维护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降低劳动争议成本,避免出现劳动纠纷;

2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新版保密风险评估.pdf

风 险 评 估 报 告 XXXXX有限公司201xx年xx月

1 概述 针对公司主要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其中包含了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管理、涉密场所管理等。 2 评估目的 通过人员访谈、文档审查和实地察看相结合的方式查找公司 信息系统软件开发主要业务流程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分析可能面临的风险,为保密风险防控措施的落实提供依据。 3 评估依据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单位保密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旋条例》 《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 4 评估内容 4.1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估 根据《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单位保密标准》及公司《安全保密管理制度》中《涉密人员管理制度》中的规定,从人员上岗、在岗、离岗管理三方面分析公司涉密人员管理现状,对公司涉密人员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并评估风险点,进而制定出风险防控措施。 4.1.1 风险级别定义

风险严重程度级别参考书 级别标识定义 很高如果被利用,将对资产或业务造成完全损害 高如果被利用,将对资产或业务造成重大损害 中等如果被利用,将对资产或业务造成一般损害 低如果被利用,将对资产或业务造成较小损害 很低如果被利用,将对资产或业务造成的损害可以忽略4.1.2 风险点 对从事涉密业务的人员进行审查,是否符合条件,符合条件的方可将其确定为涉密人员。是否对涉密人员进行保密教育培训,并签订保密承诺书后方能上岗。 对涉密人员是否保守国家秘密,严格遵守各项保密规章制度进行审查,是否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品行,无犯罪记录; (2)属于公司正式职工,并在其他公司无兼职; (3)社会关系清楚,本人及其配偶为中国境内公民。 审查公司与涉密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补充协议,是否已签署。 公司在岗涉密人员是否每年参加保密教育与保密知识、技能培训,培训的时间应不少于10个学时。

ISO-9001-2015版-风险评估程序实例

1.0 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制造过程中影响产品交付和产品质量的风险识别和控制因素策划及实施。 2.0 目的 为了控制可能会影响产品交付和产品质量有关的风险,为风险识别、评估和降低 确定技术、工具和对其应用,特制定本程序。 3.0 设备要求 不适用 4.0 职责 4.1 设备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产生质量风险、检验文件的制定和更改以及设 备设施的可利用性、可维护性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4.2 营销主料采购和供应链辅料采购部负责对原辅材料采购、外包方和供方 业绩进行评估和控制;负责供方变化及其质量管理体系变化产生的风险 进行评估和控制; 4.3 销售/客服部和工程部负责不合格产品交付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4.4 质量安全部负责产品的检验与试验过程、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修 可能产生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4.5 人事行政部负责对人员能力、专项技能的符合性、组织机构变更以及关 键或重要人员的改变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风险控制。 5.0 程序 5.1 定义 5.1.1风险:有可能发生并有潜在负面结果的局面或境况 5.1.2 风险评估 评估来自可能发生的风险,考虑现有控制的适当性和决定该风险是否可接 受的过程。 5.2 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过程 1)评估准备----收集资料,制定计划 2)风险识别----事故类型,影响因数及机制 3)风险评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的严重程度,风险值的确定,风险分级 4)风险控制----制定方案,落实风险防范措施 5)登记重大风险项目 6)定期检查提出整改方案 5.3 风险源的识别 5.3.1 风险源的识别应考虑以下方面: 5.3.1.1与产品交付相关的风险评估应包括: 1)设施/设备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 2)供应商绩效以及材料的可用性/供应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附件: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程序

本程序,作为《WX-WI-IT-001 信息安全管理流程A0版》的附件,随制度发行,并同步生效。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管理程序 1.0目的 在ISMS 覆盖范围内对信息安全现行状况进行系统风险评估,形成评估报告,描述风险等级,识别和评价供处理风险的可选措施,选择控制目标和控制措施处理风险。 2.0适用范围 在ISMS 覆盖范围内主要信息资产 3.0定义(无) 4.0职责 4.1各部门负责部门内部资产的识别,确定资产价值。 4.2IT部负责风险评估和制订控制措施。 4.3财务中心副部负责信息系统运行的批准。 5.0流程图 同信息安全管理程序的流程 6.0内容 6.1资产的识别 6.1.1各部门每年按照管理者代表的要求负责部门内部资产的识别,确定资产价值。 6.1.2资产分类 根据资产的表现形式,可将资产分为数据、软件、硬件、文档、服务、人员 等类。 6.1.3资产(A)赋值 资产赋值就是对资产在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上的达成程度进行分析,选 择对资产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最为重要(分值最高)的一个属性的赋值 等级作为资产的最终赋值结果。资产等级划分为五级,分别代表资产重要性

的高低。等级数值越大,资产价值越高。 1)机密性赋值 根据资产在机密性上的不同要求,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资产 2)完整性赋值 根据资产在完整性上的不同要求,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资产 3)可用性赋值 根据资产在可用性上的不同要求,将其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资产在可用性上的达成的不同程度。

3分以上为重要资产,重要信息资产由IT 部确立清单 6.2威胁识别 6.2.1威胁分类 对重要资产应由ISMS 小组识别其面临的威胁。针对威胁来源,根据其表现形式将威胁分为软硬件故障、物理环境威胁、无作为或操作失误、管理不到位、恶意代码和病毒、越权或滥用、黑客攻击技术、物理攻击、泄密、篡改和抵赖等。 6.2.2威胁(T)赋值 评估者应根据经验和(或)有关的统计数据来判断威胁出现的频率。 威胁频率等级划分为五级,分别代表威胁出现的频率的高低。等级数值越大,威胁出现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地质灾害风险研究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地质资源的过度开采,我国的地质灾害已经越来越频繁,无论是地震还是滑坡、泥石流,都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威胁。通过对地质灾害风险开展评价,能够更好的了解地质灾害,在不同季节来临的时候,做好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抵御工作,减少地质灾害对居民造成的影响,实现抵御能力的提升。在现阶段的工作中,应加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切实结合实际情况,突破以往的研究问题。 标签: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理论方法 地质灾害风险研究是自然灾害风险研究的一个分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新领域。相对而言,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表面上仅仅对地质灾害开展研究,在实际的工作中,会依据自然灾害的大背景和相关资料,开展地质灾害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为日后的抵御工作及预防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对于我国而言,每一次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社会上的,都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在此,本文主要对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展开讨论。 1地质灾害风险构成与基本要素 对于地质灾害而言,每一次的发生都不是偶然情况,由于地质灾害风险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地质灾害的出现概率就会大大增加。为此,通过研究地质灾害风险构成与基本要素,能够进一步了解地质灾害的各项相关条件,对日后的抵御和预防,都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同时,深入了解地质灾害风险构成与基本要素,还可以制定积极的环保策略,从根本上实现对地质灾害的控制。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分析,认为地质灾害风险构成与基本要素,主要是取决于两方面的条件:第一,地质灾害活动的动力条件。目前,我国的地质灾害虽然出现频率较高,但多数都集中在滑坡、泥石流、地震等一些破坏性较强的灾害方面。从现有的情况来看,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乱砍乱伐等人类活动造成的伤害,另一方面在于地质灾害活动的动力条件得到满足,诸如地质条件、地貌条件、气象条件等等,当这些条件齐聚,地质灾害势必会出现,并且在破坏性方面会直线上升。第二,人类社会经济易损性。也就是受灾的地区的经济活动以及自然环境的恢复能力,其包括的内容较多,例如人口密度、生存环境、财产价值密度、财产类型等等。一般来讲,人类社会经济易损性越高,代表受灾地区的恢复越困难,其遭到的破坏越严重。所以,日后在研究地质灾害风险时,可尝试从以上两个方面着手,根据地方情况再细化为其他的分支。 2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类型 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地质灾害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社会进步的威胁,并且其威胁程度持续上升。根据以往的地质灾害情况和目前的各项研究成

人力资源风险评估

人力资源风险评估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人力资源风险评估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是指人力资源政策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由于内外在因素,造成人力资源政策无法实现其目标的风险,如人力资源规划风险、招聘风险、绩效管理风险、薪酬管理风险、员工培训风险、员工管理风险等等,有些事件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甚至会对公司造成致命的打击。结合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及六大模块,人力资源风险及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力资源规划风险及管控: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全局性” 等特征,其影响是十分重大的,规划工作开展得不好,就会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 主要风险风险管控 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供给信息及其他信息不准确、不相关等,造成人力资源规划不科学,不合理;相关岗位设计不合理,岗位人员胜任能力不足;人力资源规划总量失衡,影响企业用工需求,导致企业运作不正常。1.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信息必须由相关责任人签字确 认,同时明确责任,人力资源部必须核实; 2.人力资源规划的相关内容、政策必须建立有效的信 息传递渠道,使相关信息能有效传递至部门及员 工,以防人力资源规划的顺利进行。 主要风险风险管控 1招聘: 1.1信息不对称:求职者为获取职位可能 会采取一些手段,向企业提供一些虚 假信息,影响对求职者的正确判断,造 成录用童工、岗位胜任能力不足及与 其他公司未解除劳动合同的人员等情 况的出现; 1.2拉帮结伙的风险:招聘与自己关系较 好的人员,影响招聘的公平、公正 性; 1.3人才判断的风险:人才测评工具不全 面或不合理,造成录用人员与实际岗 位的不匹配。 1.4忽略对员工的入职体检,导致录用不 健康的员工,尤其是从事焊锡和噪音 等可能会造成职业病的岗位,增加了 企业的用人成本风险。1制定相关的招聘政策程序,员工聘用必须遵守原则,做好入职审查工作; 2加强人才选拔的外部约束,做好招聘基础工作; 3对招聘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设有监督体系; 4做好招聘计划,选择合理的招聘渠道; 5在招聘的人员登记表中,要求应聘人员填写身体状况,如,有否存在疾病、有无疾病历史,同时注明若提供虚假信息或隐瞒病情病史等处理情况。 2离职: 2.1泄密风险:高管、高级技术人员离职 可能存在泄密的风险; 2.2岗位空缺风险:高管和关键岗位人员 离职,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展; 2.3离职原因不清楚的风险:不了解员工 真正的离职原因,会对员工产生负面 影响,影响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 聚力。1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做好保密工作(可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降低泄密风险; 2做好员工离职面谈工作,了解员工真正的离职原因,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建立人员储备机制,高管及关键人员的离职,不会影响正常工作。

风险评估流程大纲纲要.docx

风险评估流程 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是组织确定信息安全要求的途径之一,属于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策划的过程。通过风险评估识别企业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并确定风险控制的优先等级,从而对其实施有效控制,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1、在风险评估中,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 1) 信息资产及其价值 2) 对这些资产的威胁,以及它们发生的可能性 3) 薄弱点 4) 已有的安全控制措施 2、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如下: 1)按照企业商务运作流程进行信息资产识别,并根据估价原则对信息资产进行估价 2)根据资产所处的环境进行威胁识别与评价 3)对应每一个威胁,对资产或组织存在的薄弱点进行识别与评价 4)对以采取的安全控制进行确认 5)建立风险测量的方法及风险等级评价原则,确定风险的大小与等级 风险评估的形式 风险评估的形式按照评估实施者的不同,可将风险评估形式分为自评估和检查评估两大类。 ◇自评估是由被评估信息系统的拥有者依靠自身的力量,对其自身的信息系统进行的风险评估活动。 ◇检查评估则通常是被评估信息系统的拥有者的上级主管机关或业务主管机关发起的, 旨在依据已经颁布的法规或标准进行的,具有强制意味的检查活动,是通过行政手段加强信息安全 的重要措施。 自评估和检查评估都可以通过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服务机构进行风险评估的咨询、服务、培训以及风险评估有关工具的提供。而自评估是企业最不可或缺的安全评估方式,它是检查评估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不论是保证企业日常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还是满足上级检查评估,自评估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风险评估的流程 一般来说,电信IP 网络风险评估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确定评估范围:调查并了解 IP 网络节点的网络拓扑、评估对象、系统业务流程和运行环境,确定评估范围的边界以及范围内所有的评估对象; 2.资产识别和估价:对评估范围内的所有电信资产进行调查和识别,并根据该资产在 网络中的位置作用、所承载业务系统的重要性、所存储数据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对各资产的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方案]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方案]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 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控制程序 1 目的风险评估是因那些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对人或产品所带来的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而带来风险的可能性而进行评估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评估是组织确定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属于组织安全管理体系策划的过程。持续对全管理处范围内所有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为消除事故隐患奠定基础。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全管理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管理处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 3.2 安全办公室是管理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 3.3 各科室和单位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参加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确定生产作业过程?识别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登记重大安全风险。 4.2 危险源的辩识 4.2.1 危险源的辩识应考虑以下方面:

4.2.1.1 所有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包括管理处管理和工作过程中所有人员的活动、外来人员的活动;常规活动(如正常的工作活动等)、异常情况下的活动和紧急状况下的活动(如火灾等)。 4.2.1.2 管理处所有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建筑物、车辆等。 4.2.1.3 管理处所有采购、使用、储存、报废的物资(包括管理处外部提供的)中存在 2014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 临床执业医师口腔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程序 2 危险源,如食品、办公用品、生活物品等。 4.2.1.4 各种工作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如高温、低温、照明等。 1) 六种 4.2.1.5 识别危险源时要考虑六种典型危害、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 典型危害 a 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漏所造成的人员伤害、火灾等; b 物理危害:造成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 c 机械危害: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 d 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 e 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境等引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 f 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 2) 三种时态 a 过去:作业活动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体伤害事故; b 现在:作业活动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况; c 将来: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后将会产生的危险因素。 3) 三种状态 a

新产品风险评估控制程序

新产品风险评估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保证产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识别产品危险源的因素,以实施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实现所有活动的危害源的识别、控制。 3. 定义 3.1产品安全风险:可能导致产品存在重大的安全风险从而给公司和客户的财产损失造成严重的损失和给消费者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 3.2风险:某一特定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4. 职责 4.1 管理者代表负责提供重大风险控制的资源以及产品安全识别、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 并确认和批准; 4.2 技术研发部负责产品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方案的制定; 4.3 各生产部门负责具体活动信息收集和风险控制方案的实施; 5. 工作程序和控制要点 5.1产品风险评估分为产品生产过程风险评估和产品设计风险评估; 5.2评估人员 产品风险评估由技术研发部牵头项目工程师、技术经理、品管经理及相关人员进行;参加风险评估人员进行相关风险评估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对相关开发产品性能、结构、质量要求、生产工艺等熟悉,才能胜任。 5.3风险评估时机 设计风险评估在产品开发项目确立、设计开发前进行,生产过程风险评估在产品开发完成、批量试生产前进行;

5.4评估方法 5.4.1风险识别(风险严重度) 5.4.1.1根据产品的部件组成和功能、过程特点和作用等,分析可能产生的产品、过程的潜在失效模式和失效后果; 5.4.1.2通常失效分为两大类:一、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二、产生了有害的非期望功能;并站在顾客或品质控制的角度来发现或经历的情况描述失效的后果,再通过严重度数表打分形式来判断风险失效的严重程度和确定产品关键、重要等风险分类; 5.4.2失效原因分析(风险发生率)列出失效模式下所有想象可能的失效产生原因,注意有时一个失效模式有多种原因造成,并通过风险发生机率表打分形式来判断每个风险失效原因可能产生的频率; 5.4.3设计控制方法(探测难度) 针对每个产品设计和过程的失效原因分析,现行设计此类问题时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以防止失效发生或减少失效发生的频次;并针对每个产品设计和过程的失效原因,现行确定使用的测试手段和方法的检测;再通过探测难度数表打分形式来判断风险失效由设计或过程控制可探测的可能性; 5.4.4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风险顺序数(PRN)风险顺序数RPN是对设计或过程风险的度量,RPN=S*O*D,应关注RPN较高的项目;当RPN相近的情况下,应先考虑S大的失效模式,以及S和D都较大的失效模式;当RPN值很高(>64)时设计人员必须采取纠正措施,同时S ≥8时也需要特别关注; 5.4.5 改进措施(改进后的风险顺序数)失效模式风险评估的结果就是是否采取措施、采取哪些措施和采取措施的结果是否降低的产品或过程的风险度,采取措施的目的就是降低潜在失效风险,即降低风险失效模式的严重度S、频率O、探测度D。根据风险顺序数(RPN)提出建议采取措施以减少RPN,并确立专人和具体时限完成,对采取措施后的风险顺序数再次进行计算,以验证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RPN值是否降低。 5.5评审结果 根据产品评审的结果确定产品所需的测试和重要、关键生产控制岗位,进行重点控制和测试。

灾害风险评估理论

1.定义: 风险评估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后,对于风险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2.内容: (1对风险本身的界定。包括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强度;风险持续时间;风险发生的区域及关键风险点。 (2)对风险作用方式的界定。包括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否会引发其他的相关风险;风险对企业的作用范围等。 (3)对风险后果的界定。在损失方面:如果风险发生,对企业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如果避免或减少风险,企业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在冒风险的利益方面:如果企业冒了风险,可能获得多大的利益?如果避免或减少风险,企业得到的利益又是多少? 3.程序: 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个步骤。 1.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指查找企业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有无风险,有哪些风险。 2.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对辨识出的风险及其特征进行明确的定义描述,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的条件。 3.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评估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的价值等。 3.任务: 识别组织面临的各种风险 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确定组织承受风险的能力 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 推荐风险消减对策 A:风险评估定义: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

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灾害风险评估是指,在灾害(自然灾害,社会灾害,科技生产灾害等)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 致灾因子 致灾因子是自然或人为环境中,能够对人类生命、财产或各种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并达到造成灾害程序的罕见或极端的事件。如暴雨洪涝、干旱、热带气旋、风暴潮、霜冻、低温、冰雹、海啸、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均为致灾因子。 致灾因子,即由孕灾环境产生的各种异动因子。其是由各种自然异动(暴雨、雷电、台风、地震等)、人为异动(操作管理失误、人为破坏等)、技术异动(机械故障、技术失误等)、政治经济异动(能源危机、金融危机等)等产生的。 致灾因子和孕灾环境、受灾体一起决定了自然灾害的灾情大小。 当致灾因子作用于人类社会并造成灾害时,称这类致灾因子为危害;当它不作用于人类社会或作用于人类社会,或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害处时,如发生在无人区的地震和山洪,主要起到缓解旱情作用的暴雨等,这些致灾因子只称为自然现象变异。 致灾因子是导致灾害的直接极端事件,孕灾环境是简单地就是能发生灾害所需的地理环境。 比如泥石流灾害,致灾因子可能是一场暴雨,也可能是突然的冰雪融水或其它的增水事件。而泥石流的孕灾环境是发生泥石流所在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人口、城市、经济等因素。注意一点:孕灾环境不只有自然环境还有人文方面的,无人不成灾,没有人口的地方可能有泥石流,但不可能有泥石流灾害 举个例子吧。 台风、地震、蝗虫是致灾因子 对应的孕灾环境分别是: 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练习5-实施风险评估程序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目的是(C)。 A.为了进行风险评估程序 B.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C.为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D.控制检查风险 2.注册会计师对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了解的范围和程度会因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规模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而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当将了解的重点放在(B )。A.风险评估程序 B.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可能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外部因素以及与前期相比发生的重大变化C.重大错报风险 D.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3.内部控制的目标不包括(B )。 A.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B.审计风险处在低水平 C.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D.在所有经营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的要求 4.注册会计师通常不实施下列风险评估程序,以获取有关控制设计和执行的审计证据(D)。A.询问被审计单位的人员B.观察特定控制的运用 C.检查文件和报告D.分析程序 5.关于控制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控制环境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性的态度、认识和措施 B.控制环境设定了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基调,影响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态度。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旖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 C.在评价控制环境的设计和实施情况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管理层在治理层的监督下,是否营造并保持了诚实守信和合乎道德的文化,以及是否建立了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舞弊和错误的恰当控制D.在审计业务承接阶段,注册会计师就需要对控制环境作出最终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

1.风险评估程序包括(ABCD)。 A.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B.分析程序 C.观察和检查D.穿行测试 2.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程序中询问审计单位管理层和财务人员以下方面的问题(ABCD)。A.管理层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B.可能影响财务报告的交易和事项,或者目前发生的重大会计处理问题 C.被审计单位最近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D.被审计单位发生的其他重要变化 3.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应当实施下列观察和检查程序(ABCD)。 A.追踪交易在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 B.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 C.阅读由管理层和治理层编制的报告 D.检查文件、记录和内部控制手册 4.了解行业状况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识别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状况,主要包括(ABCD)。 A.所处行业的市场供求与竟争B.生产经营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C.产品生产技术的变化能源供应与成本D.行业的关键指标和统计数据 5.注册会计师可以从以下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法律环境及监管环境(ABCD)。 A.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税务法规是否发生变化 B.国家货币、财政、税收和贸易等方面政策的变化是否会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C.是否存在新出台的法律法规 D.国家对某一行业的企业是否有特殊的监管要求 6.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以下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性质(ACD)。 A.所有权结构B.治理结构C.组织结构 D.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 7.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以下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ABCD)。 A.重要项目的会计政策和行业惯例B.重大和异常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 C.在新领域和缺乏权威性标准或共识的领域;采用重要会计政策产生的影响 D.被审计单位何时采用以及如何采用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安全风险评估程序

文件编号: CAFP019-007 第1 页,共14页发布/修订日期: 13-Jan-2016 技术评审委员会 1.0 目的 1.1本标准建立了通过辨识和评估安全、人机工程和工业卫生危害,防止伤害和疾病发生,并贯彻执行控制措施以保护员工免受伤害的程序。 1.2安全风险评估是为了了解作业(操作或维修)、识别其危害及评估与评价风险程度的程序。执行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在于: 1.2.1对于职业安全卫生相关危害,可提供给相关人员(包括员工、安全卫生人员、 制造经理、及工程师等)有效的风险咨询和讨论的信息。 1.2.2统一识别危害的方式,以减少或漏失掉重大危害的可能性。 1.2.3将评估现有/模拟的操作及维修作业风险程度的方法标准化。 1.2.4将表示各种职业安全危害的风险等级的程度标准化。 1.2.5使公司能有相同的、客观的风险分数,将安全接受程度予以标准化。 1.2.6必要时,使安全工程师能将风险评估转换为职业安全卫生成本效益分析。 1.2.7整理好所有评估结果,输入在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库中或录入标准格式电子档中 ,安全风险评估总结报告书中对于危害有其改善的优先顺序,并追踪这些危害 或风险的改善进度。 1.2.8提供工作前任务分(PTA)工具作为更为详细和有效的风险识别和控制工具解 决非标作业的风险评估需求。 2. 适用范围 2.1适用范围:本标准使用于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所有工厂以及所有进入工厂的承包商、供应商。

文件编号: CAFP019-007 第2 页,共14页发布/修订日期: 13-Jan-2016 3.0 参考资料 3.1FAS08-036设备设计、安装、改造和调试的风险评估要求 3.2PTA Process Flow PTA程序 3.3安全生产法 3.4职业病防治法 3.5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 3.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3.7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卫生预评价规范 3.8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3.9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3.10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3.11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的原则 3.12重大危险源辨识 3.1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14机械安全减小由机械排放的危害性物质对健康的风险第2部... 3.15CFMAP19-006 - ESR(Engineering Safety Review)procedure 4.0 定义 4.1危险:任何有可能导致或引发伤害的隐患。可能是一个不安全状态或人的不安全行为。 4.2危害辨识 4.2.1危害辨识应至少包含安全、工业卫生和人机工程危害。 4.2.2安全危害 4.2.2.1能源相关:包括电力,化工,热/冷,辐射,噪音,空气,气体 ,蒸汽,水力,重力,易燃物,爆炸物等。 4.2.2.2被撞:包括移动或飞行物体,下落的物料等。 4.2.2.3撞倒:包括静止或运动物体,突出物,锐边或锯齿边等。 4.2.2.4卷夹:包括卷夹点,突出物,运动或禁止物之间等 4.2.2.5滑倒、绊倒、跌落:包括在同一平面或有落差的平面等。 4.3工业卫生危害 4.3.1化学品危害:包括FAS08-231化学品风险评估标准和FAS08-254受限空间进

人力资源风险评估

编号:SY-AQ-09066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人力资源风险评估 Human resource risk assessment

人力资源风险评估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是指人力资源政策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由于内外在因素,造成人力资源政策无法实现其目标的风险,如人力资源规划风险、招聘风险、绩效管理风险、薪酬管理风险、员工培训风险、员工管理风险等等,有些事件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甚至会对公司造成致命的打击。结合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及六大模块,人力资源风险及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力资源规划风险及管控: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全局性”等特征,其影响是十分重大的,规划工作开展得不好,就会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 主要风险 风险管控 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供给信息及其他信息不准确、不相关等,造成人力资源规划不科学,不合理;相关岗位设计不合理,岗位人

员胜任能力不足;人力资源规划总量失衡,影响企业用工需求,导致企业运作不正常。 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信息必须由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同时明确责任,人力资源部必须核实; 人力资源规划的相关内容、政策必须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渠道,使相关信息能有效传递至部门及员工,以防人力资源规划的顺利进行。 人员招聘(含离职)风险及管控: 主要风险 风险管控 招聘:信息不对称:求职者为获取职位可能会采取一些手段,向企业提供一些虚假信息,影响对求职者的正确判断,造成录用童工、岗位胜任能力不足及与其他公司未解除劳动合同的人员等情况的出现; 拉帮结伙的风险:招聘与自己关系较好的人员,影响招聘的公平、公正性;

用工风险评估

用工风险评估 用工风险评估的主要任务包括: 1、全面识别企业面临的各种潜在用工风险; 2、分析企业用工各种操作环节中存在的不足; 3、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4、确定风险解决和控制的优先等级、排序; 5、推荐风险解决及应对的对策。 用工风险评估的重要价值: 1、提前预测,并全面掌控企业面临的用工风险,从而令企业赢得解决问题的主动权; 2、识别各种风险处于具体哪些管理和操作环节,以便企业进行针对性改善; 3、针对风险提供参考应对方案,通过解决风险,优化企业管理流程和方法。 国内目前用工风险评估的现状分析: 1、用工风险评估是企业劳动法律服务中非常专业的项目之一,对人员的要求非常高,需要专业的劳动法律专家团队和具备大量丰富的实务经验积累方可以提供。 2、因此,用工风险评估也是目前国内劳动法律服务中收费较昂贵的项目。通常,对一家企业进行用工风险评估需12个工作日以上,几人组成的专业的律师团队对企业进行系统的调查访谈,然后才能形

成数万字的详尽报告和风险解决方案提交企业方,收费通常在人民币2万元左右,视工作量甚至更高。 3、由于此项调查具有很高的门槛,需耗费企业大量人力和财力,因此,目前只有少数企业,例如世界五百强驻华机构、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及大型民营企业等采用此项服务。 用工风险评估的方法: 1、首先,设定评估范围。组建劳动法律专家团队,设计调查范围并形成调查提纲及问卷,历时约2个工作日。(截至2009年4月,最新版本的ERA用工风险评估范围包含约57个部分,共涉及297个具体风险环节,评估范围将根据实际法律变化而不断更新)。 2、其次,展开实地调查访谈。至少两名律师深入企业,面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HR)及其他必要人员,根据调查提纲及问卷要求,全面收集信息。历时约1-3个工作日。 3、再次,进行全面法律分析。全体法律专家团队成员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对调查所获取的信息进行逐条分析,依次评测风险概率、级别,逐条提供风险解决及应对解决方案,最终对全部风险进行排序,提供优先级解决建议等等。历时约5个工作日。 4、最后,撰写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并提交企业。由法律专家团队中主要人员执笔,汇总前期全体专家工作成果,形成书面报告,包括,调查范围、方法、结论、建议等部分,成稿后经过全体鉴定通过,认为完整无误,最终递交企业方。历时约3个工作日。 由于整个用工风险评估作业流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作业,而

风险评估程序

一、名词解释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二、SCRUBBER设备介绍 识别组织面临的各种风险 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确定组织承受风险的能力 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 推荐风险消减对策 四、风险评估过程注意事项 在风险评估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考虑。 首先,要确定保护的对象(或者资产)是什么?它的直接和间接价值如何? 其次,资产面临哪些潜在威胁?导致威胁的问题所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第三,资产中存在哪里弱点可能会被威胁所利用?利用的容易程度又如何? 第四,一旦威胁事件发生,组织会遭受怎样的损失或者面临怎样的负面影响? 最后,组织应该采取怎样的安全措施才能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就是风险评估的过程。 进行风险评估时,有几个对应关系必须考虑: 每项资产可能面临多种威胁 威胁源(威胁代理)可能不止一个 每种威胁可能利用一个或多个弱点 编辑本段风险评估的三种可行途径 在风险管理的前期准备阶段,组织已经根据安全目标确定了自己的安全战略,其中就包括对风险评估战略的考虑。所谓风险评估战略,其实就是进行风险评估的途径,也就是规定风险评估应该延续的操作过程和方式。 风险评估的操作范围可以是整个组织,也可以是组织中的某一部门,或者独立的信息系统、特定系统组件和服务。影响风险评估进展的某些因素,包括评估时间、力度、展开幅度和深度,都应与组织的环境和安全要求相符合。组织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来选择恰当的风险评估途径。目前,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的风险评估途径包括基线评估、详细评估和组合评估三种。 基线评估 如果组织的商业运作不是很复杂,并且组织对信息处理和网络的依赖程度不是很高,或者组织信息系统多采用普遍且标准化的模式,基线风险评估(Baseline Risk Assessment)就可以直接而简单地实现基本的安全水平,并且满足组织及其商业环境的所有要求。 采用基线风险评估,组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所在行业、业务环境与性质等),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基线检查(拿现有的安全措施与安全基线规定的措施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差距),得出基本的安全需求,通过选择并实施标准的安全措施来消减和控制风险。所谓的安全基线,是在诸多标准规范中规定的一组安全控制措施或者惯例,这些措施和惯例适用于特定环境下的所有系统,可以满足基本的安全需求,能使系统达到一定的安全防护水平。组织可以根据以下资源来选择安全基线: 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例如BS 7799-1、ISO 13335-4; 行业标准或推荐,例如德国联邦安全局IT 基线保护手册;

12第十二章人力资源风险管理

第十二章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人力资源风险:就是由于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和对人力资源管理不善而造成用人不当,或人的作用未能有效发挥,或人员流失给组织造成有形和无形损失的可能性危险。 2. 企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它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管理的对象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和作为企业核心资源的人,通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预测和分析,考虑到种种不确定性和限 制性,提出供决策者决策的方案,力求以较少的成本获得较多的安全保障,或者说以相同的成本或代价获得更多的安全保障或更少的损失。 3. 风险识别:它是指风险管理人员通过大量的来源可靠的信息资源进行系统了解和分析,认清组织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确定组织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并把握其发展趋势。 4. 风险评价:它是对某种特定的风险测定其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损失程度。 5. 风险防范:它是指对经过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之后的风险问题,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对应的策略,将风险降到最低。 二、单项选择题 1. 人力资源风险的特点有(C )。 A主观性、动态性、破坏性 B客观性、静态性、破坏性 C客观性、动态性、破坏性 D主观性、静态性、破坏性 2. ( A )是指风险管理人员通过大量的来源可靠的信息资源进行系统了解和分析,认清组织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确定组织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并把握其发展趋势。 A风险识别 B风险评价 C风险防范 D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3. ( B )是对某种特定的风险测定其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损失程度。 A风险识别

B风险评价 C风险防范 D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4. (A )是整个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不经过识别并用语言表述,风险是无法衡量、无法进行科学管理的。 A风险识别 B风险评价 C风险防范 D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5. (C )是风险控制过程的一个关键性阶段,是根据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价的结果来制订合理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并对控制机制本身进行监督的以保证其成功的管理体系。 A风险识别 B风险评价 C风险防范 D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6. 按什么标准划分,可以把人力资源风险划分为招聘风险、人力资源使用风险与人力资源流 失风险几种?(B ) A按风险损失中人身伤害与否划分 B从人力资源管理全过程的角度划分 C按企业中的职能划分 D按造成风险损失时人力资源的动机划分 7. 整个人力资源风险识别的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C )。 ①收集历史资料②实地调查③整理资料④专家评议⑤出具报告 A①―> ②―>⑤ B①―> ②―> ③―>⑤ CCD->②-> ③―> ④―>⑤

人力资源风险评估

人力资源风险评估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是指人力资源政策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由于内外在因素,造成人力资源政策无法实现其目标的风险,如人力资源规划风险、招聘风险、绩效管理风险、薪酬管理风险、员工培训风险、员工管理风险等等,有些事件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甚至会对公司造成致命的打击。结合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及六大模块,人力资源风险及控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力资源规划风险及管控: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全局性”等特征,其影响是十分重大的,规划工作开展得不好,就会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 主要风险风险管控 人力资源需求信息、供给信息及其他信息不准确、不相关等,造成人力资源规划不科学,不合理;相关岗位设计不合理,岗位人员胜任能力不足;人力资源规划总量失衡,影响企业用工需求,导致企业运作不正常。1.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信息必须由相关责任人签字确 认,同时明确责任,人力资源部必须核实; 2.人力资源规划的相关内容、政策必须建立有效的信 息传递渠道,使相关信息能有效传递至部门及员工,以防人力资源规划的顺利进行。 主要风险风险管控 1招聘: 1.1信息不对称:求职者为获取职位可能会 采取一些手段,向企业提供一些虚假信 息,影响对求职者的正确判断,造成录 用童工、岗位胜任能力不足及与其他公 司未解除劳动合同的人员等情况的出 现; 1.2拉帮结伙的风险:招聘与自己关系较好 的人员,影响招聘的公平、公正性; 1.3人才判断的风险:人才测评工具不全面 或不合理,造成录用人员与实际岗位的 不匹配。 1.4忽略对员工的入职体检,导致录用不健 康的员工,尤其是从事焊锡和噪音等可 能会造成职业病的岗位,增加了企业的 用人成本风险。1制定相关的招聘政策程序,员工聘用必须遵守原则,做好入职审查工作; 2加强人才选拔的外部约束,做好招聘基础工作; 3对招聘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设有监督体系; 4做好招聘计划,选择合理的招聘渠道; 5在招聘的人员登记表中,要求应聘人员填写身体状况,如,有否存在疾病、有无疾病历史,同时注明 若提供虚假信息或隐瞒病情病史等处理情况。 2离职: 2.1泄密风险:高管、高级技术人员离职可 能存在泄密的风险; 2.2岗位空缺风险:高管和关键岗位人员离 职,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展; 2.3离职原因不清楚的风险:不了解员工真1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做好保密工作(可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降低泄密风险; 2做好员工离职面谈工作,了解员工真正的离职原因,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建立人员储备机制,高管及关键人员的离职,不会影响正常工作。

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研究现状综述

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研究现状综述 【摘要】统计分析近15年来风险评估研究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风险评估研究位于世界前列。另外,总结比较常用的风险评估理论方法主要是模糊理论、层次分析法、灰色理论等。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目前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新动态,列举多种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的结合使用情况。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举出风险评估理论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风险评估理论方法今后的发展提出四点看法。 【关键词】风险评估;评估理论;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0引言 对于风险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16年的共同海损(General Average)制度和公园前400年的货船抵押制度,这些原本是保险思想的雏形,但是保险思想也是风险思想的一种[1]。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一个步骤,也是风险管理最为重要的步骤,风险管理国际标准ISO31000对其的定义是:风险评估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定的全过程[2]。目前风险评估的基本思想是对风险进行分析测量,确定风险值的大小或风险等级,为之后的风险控制提供参考的依据。近些年来,逐渐对各种投资、项目、灾害事故和安全生产事故等越来越重视,所以风险评估的研究一直是个研究热点。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研究成果众多,因此,分析总结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的研究现状对该研究及其今后的发展十分有必要。 为了解和掌握近些年中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作者采用文献统计的方法对2000—2014年美国工程索引EI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风险评估的论文进行检索,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对风险评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新动态进行了归类、汇总和相关分析。 1风险评估研究成果与分析 学术论文是衡量某一学术研究领域发展动态的重要根据之一,且目前国内外关于风险评估学术论文已非常多,但还没有统计过学术论文的数量。为了更加直观形象地反映近15年来风险评估研究的现状,作者在EI Compendex数据库中以“Risk Assessment”为关键字检索了2000—2014年的文献共计90102篇,按照论文发表的年份和作者所属的国家或地区(取前15名)进行了统计分析,如图1、图2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