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震滑坡泥石流(课件)
合集下载
湘教版地理选修5第二章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学课件共36张PPT含视频
![湘教版地理选修5第二章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教学课件共36张PPT含视频](https://img.taocdn.com/s3/m/4da93ca2e518964bce847c3f.png)
灾情发展趋势
我国地震死亡 人口总体下降
经济损失迅速上升
i
探究分析:我国近年来死亡人口下降与经济损失
上升的原因?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了, 灾害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地震的预测、建筑物的加固、 人的防震意识加强,使人员的伤亡减少。
第三展厅——我国地震的特点
地 分布 西多东少,集中在新疆、青藏、华北、
震
台湾四大区域。
灾 特点 震源浅、烈度大、频次高。
害
分布及 东重西轻。i
地 原因 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经济发
震
达。
灾 变化及 死亡人数下降,财产损失上升。
情
原因 科技水平提高,抗震防震能力加强。 经济水平提高,单位面积经济密度大。
第四展厅——防灾减灾措施
i
第四展厅——防灾减灾措施
地震的防灾减灾措施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52021/8/52021/8/52021/8/58/5/2021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5日星期 四2021/8/52021/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52021/8/52021/8/58/5/2021
(1)地震灾害容易引发哪些地i质灾害? 地震容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等地质灾害
(。2)分析此次地震损失较大的原因是什么?
震级较大;震源较浅;建筑物抗震能力差; 地震发生时间在清晨,大部分人还在睡眠,应急能力较差; 海拔高,高原反应强烈,气温低,为救助带来困难;
小结
中国的地震
资 人 财源 员 产环 伤 损境 亡 失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6章自然灾害第2节地质灾害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06e19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1b.png)
2.地震的量度指标 (1)震级。 地震 能量 的大小。一次地震只有 一个 震级。 (2)烈度。 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 破坏程度 。一次地 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微思考地震烈度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 提示:如下图。
3.地震构造示意图
名称 震源 震中 震源 深度
等震线
震中距
地震波
西南地区为什么地质灾害多发?
提示: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该区地质灾害是地质、 地貌、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①我国西 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上,地质构造很不稳定,断 层带分布广泛,很容易发生地震。②西南地区属于东部季风 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势起伏不平,大大增加了重力作用, 一旦发生暴雨,或者连续降雨,使得山体岩石松动,很容易发生 滑坡、泥石流。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使得山体植被覆盖率 急剧减少,更是大大增加了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概率。
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 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回答3~4题。
3.上图表明该库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
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
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4.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概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
A.流速减小
B.流速加大
C.水位涨落幅度增大 D.水位稳定
A.泥石流 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 D.滑坡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公路一侧山体发生滑坡。泥石流是突 然爆发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而下,在很短时 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漫流堆积。地面沉降是由于 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区,使地表整体陷落。陨石坠 落形成环形坑。滑坡是山体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和土体,在 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地理人教版选修5课件:2.2 中国的地质灾害
![地理人教版选修5课件:2.2 中国的地质灾害](https://img.taocdn.com/s3/m/344633d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4.png)
一二三
No Image
目标导航
Z知识N梳o理 HIIm SHISaHUgLI e
Z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图表导读教材P30图2.7“中国地震多发区分布” 该图用不同的震 级图例表明我国地震分布的特点,即西多东少,呈带状分布,并且地 质构造特点是以105°E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从图中可以看出, 我国地震多发区有四个——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其中青藏、 新疆多发区分布在西部,处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带的北东 边界;华北和台湾多发区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说明 我国处在两大地震带上,地震频发。
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这里斜坡较多,又是东南季风与西南 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黄土、石灰岩等可蚀性物质 集中分布地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干预程度大,这些都为泥石流 和滑坡提供了有利的生成条件。
一二三
No Image
目标导航
Z知识N梳o理 HIIm SHISaHUgLI e
Z重难聚焦 HONGNANJUJIAO
No Image
目标导航
Z知识梳理 HISHISHULI
Z重难N聚o焦 HIOmNGaNAgNJeUJIAO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例题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4年5月30日9时20分,云南省盈江县发生里氏6.1级地 震;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里氏6.5级地 震;2014年10月7日21时49分,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发 生里氏6.6级地震。 材料二:我国局部地区地震、泥石流分布图。
Z重难N聚o焦 HIOmNGaNAgNJeUJIAO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材料二:某年我国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率逐月分布图。
《泥石流》PPT免费课件
![《泥石流》PPT免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0b5677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4.png)
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 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防治泥石流的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的主要作用是削弱泥石流活动强度,引导泥石流流动 的路径和范围。其主要的类型有:①治水工程:修建水库、水塘 和引水、排水工程,调蓄和引导地表水流。②防护工程:修建护 坡、挡墙、顺坝、丁坝等,抵御泥石流的冲击。③拦挡工程:修 建拦挡坝等,拦截泥石流,削弱泥石流强度。④排导工程:修建 排导沟、导流堤、顺水坝等工程,规范泥石流流径,削弱泥石 流强度。⑤跨越工程或穿越工程:铁路、公路、桥梁高架于沟谷 上方,跨越泥石流;或者铁路、公路用隧道、明洞从下方穿越泥 石流沟。 防治泥石流要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而且要与非工程措施相结 合,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小活动
1.在士质山谷模型(如图3-47)的B处堆人一些沙子,再向 坡面酒较大的水流。观察在A处沉积的泥沙和前面的活 动相比有什么变化。 2有哪些人类活动可以起到类似“堆沙子”的效果? 3.在土质山谷模型的坡面上覆盖植物(草皮或苔藓),再向 坡面洒较大的水流。观察在A处沉积的泥沙和没有植被 覆盖相比有什么变化。
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会破坏植被。坡地失去了 植被保护后,水土流失加重,崩塌、滑坡现象就 会时常发生。同时,在开矿、采石时不合理堆放 矿渣、弃土,形成大量的松散堆积土层;在修建公 路、铁路、水渠以及其他建筑活动中,破坏了山 坡表面等,都可能诱发泥石流。
世界上有50多个国 家存在泥石流的潜在威 胁,其中比较严重的有 哥伦比亚、秘鲁、瑞士、 中国和日本。我国以四 川、云南、甘肃和西藏 等省区尤为严重。
第五节 泥石流
2010年8月,洪水夹带着大量泥沙和石块袭击了甘肃省舟曲 县城,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房屋损毁。造成这次灾难多发的自然灾害,分布区域比较广,形成 机理也比较复杂。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袁)
![(2-3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袁)](https://img.taocdn.com/s3/m/409702d6a58da0116c1749c1.png)
以西: 呈带状或片状
(二)滑坡 我国滑坡形成的原因
内在因素: 岩体或土体的性质、内部结
构及外表形态
外部因素: 地下水活动、暴雨、地震、
人类活动
我国滑坡的分布
空间分布:
以大兴安岭、 太行山、巫山、 雪峰山为界 东部: 稀疏
西部: 密集
时间分布:
6-8月
拓展
1. 我国多滑坡泥石流原因:
山区面积广大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69227名同 胞遇难、17923名同胞失踪,需要紧急 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510万人,直接经济 损失8451亿多元。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 分布范围广 频率高
震源浅,危害大
2、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1.地处板块交接处:亚欧板块与印度 板块,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2.多山地,断层。
二、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二、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一)泥石流
暴雨泥石流: 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
气候过渡带
冰川泥石流: 102°E 以西的高原
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区 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
气候:暴雨或区
以燕山、太行山、 龙门山、邛崃山、 大凉山和乌蒙山 以东:呈零星分布 一线为界
(3).滑坡和泥石流的自救
房屋面临滑坡时,人员应立即撤离,不要贪恋财物
×
山体滑坡时,不
要沿滑坡体滑动
方向跑,应向滑 坡体两侧跑。
泥石流发生时,不要沿泥石流沟跑,
应向沟岸两侧山坡跑.
三、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一)成因上的关联性
我国川、滇、黔地区多地质灾害
位于 板块 交界 处 地壳 活动 强烈 多地震 季风 气候 暴雨 集中 滑坡、 泥石流 多发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和泥石流)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地质灾害(地震、滑坡和泥石流)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95afe509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69.png)
地震
地震
二. 地震分布
地震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新
疆
青
海四
西
川
藏云 南
台 湾
世界地震分布
中国地震分布
课堂练习
2021年10月18日,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 度8千米。据此完成1~2 题。 1.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A.软流层 B.地壳 C.地幔 D.地核
地方称为震 源 。
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
直线距离称为震 中 距 。
地 震的表示
地震烈度|反映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的大小。
一 次 地 震 只 有 一 个 震 级 。 有多个烈度。 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烈度海域的 大 小 与 震 级 、 震 源 深 度 、 地 质 构 造、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示意图
滑坡
是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 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 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滑坡产生的条件
·岩体比较破碎 ·地势起伏较大 ·植被覆盖率较差的山地丘陵 ·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当滑坡发生时,如果处在滑坡体上,向滑 坡体的两侧迅速逃离;
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 年5月12日14时28分4秒的 “汶川大地震”,震级为 8.0级,最大烈度达十一度。
1.地震的地质形成原理 Geological formation principle of earthquake
• 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 生倾斜或弯曲,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 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 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 震波的形式传播,引起的地面震动。
-高中地理 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课件 选修(共29张PPT)
![-高中地理 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多发区课件 选修(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da92c3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e.png)
本专题栏目开关
本专题栏目开关
本专题栏目开关
1.我国四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
解析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B )
2.下列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发生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本专题栏目开关
A.地形破碎,坡陡沟深 B.土质疏松,植被稀少 C.长期人为不合理地利用土地与资源开发 D.全年降水丰富,且时间分布均匀
本专题栏目开关
课时 2 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川滇地震滑 坡泥石流多发区
[学习目标定位] 1.能列举我国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
多发区的灾害类型。 2.学会分析我国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和川滇地震滑坡泥石流
多发区主要灾害的成因。
本专题栏目开关
一、黄土高原灾害多发区 1.位置:黄土高原区地处① 黄河中游 地区。 2.环境特点:本区东部、南部为我国重要的② 农业 区,西
5.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问题。
本专题栏目开关
本专题栏目开关
(1)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图中山脉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 该山脉自然带的分布具有________规律,其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2)河流A的汛期一般出现在________月,原因是_______。 (3)7月份,图中B地区盛行________风,其成因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阴影”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这些 灾害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https://img.taocdn.com/s3/m/1412b52c67ec102de2bd896d.png)
我国地震带的分布:
天山地震带 昆仑山地震带 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台湾地震带
西部主要 地震带 阿尔泰山地震带
祁连山地震带
东部主要 河北平原地震带 地震带
汾渭地震带 燕山地震带 秦岭地震带
东南沿海地震带 郯城庐江地震带
红河地震带
大 陆 东 部 地 震 活 动 比 西 部 弱
1.我国地震灾害的分布、成因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构造断裂活动强烈,每年都有 不同程度的地震灾害发生。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 家之一,发生在我国的地震约占全球大陆地震发生次数的 1/3 左 右,地震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 1/2。网络图分析我国地震的分布、 成因与危害如下:
探究
1、我国为什么多发生地震?
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1).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 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会处
(2). 我 国 处 于 世 界 两 大 地 震 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一 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因而地震多 发 构造运动是大多数地震形成的原动力
3、我国地震的分布:
世界地震点分布
4.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这 些地区是泥石流和滑坡多发区? 提示: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在第二级阶梯上的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原因:这里是我国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 坡多,又是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还是 黄土、喀斯特等物质集中分布区,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 些都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利的生成条件。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地震灾害严重 我国20世纪初到80年代中期的地震记录:
5级以上的地震约1200多次,平均每年14次 7级以上的地震80多次,平均每年1次 8级以上的地震9次,平均每10年1次
2017高中地理第2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3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课件湘教版选修5
![2017高中地理第2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3节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课件湘教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0b1fc84155270722192ef774.png)
教材整理 2 我国的泥石流与滑坡灾害
阅读教材 P52~P56,完成下列问题。 1.泥石流灾害
(1)类型
泥石流 类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暴雨 泥石流
干旱季节的风化提供了大量 我国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 地
的 松散物质 ,湿润季节的 区气候过渡带的山地环境中
降雨 成为主要的激发因子
冰川 泥石流
102°E 以西的高原上
[体验评价] 3.台湾是我国地震多发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台湾附近多有地震发生,原因是其位于( ) A.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 C.大西洋地震带 D.东非裂谷地震带
(2)下列能正确反映台湾多地震的示意图是( )
【解析】 台湾多地震是因为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属于 环太平洋地震带。
探讨1: 材料反映出我国地震灾害特点是什么? 【提示】 地震频率高,地震危害大。 探讨2: 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会处,又处 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上。
[核心点击] 1.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
2.我国地震的形成和分布
3.正确理解地震的形成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阅读教材 P49~P51,完成下列问题。 1.特点
(1)分布 范围广 。 (2)地震频率高, 强度 (3)地震震源浅, 危害
大。 大。
2.成因
(1)我国位于 太平洋 板块、亚欧板块和 印度洋 板块的交会处。
(2)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
地震带之间。
3.分布
(1)不均匀,呈 条带 状。
(1)12 月 30 日尼玛地震位于________地震带上,这里是________板块与 ________板块交界处。
泥石流知识介绍PPT课件
![泥石流知识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d1fbb4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15.png)
高水位面达到水平时,堆积体内渗透动水压力达到最大,堆积体表层最易发生滑塌溃决。
03 泥石流的勘察
03 泥石流的勘察
任务:
查明泥石流的地质北京和形成条件,查明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的分布和特征并绘制专 门工程地质图,预测泥石流的类型、规模、发育阶段和活动规律,做出确切的评价,正确 判定作为工程场地的适宜性和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监测的建议。
化、沉陷和溃决而形成泥石流。
02 泥石流的成因
5.尾矿坝溃决型
尾矿坝溃决型泥石流是由于尾矿、矿渣和水体的混合物逐渐使尾矿拦挡坝渗透 变形、溃决冲出形成的。尾矿坝溃决一般起因于后期堆积坝体工程存在质量隐患、 运营维护不到位、监测预警缺乏和防灾意识不足等原因。因为尾矿坝内地下水浸润 线升高会导致渗流梯度增大,向外的地下水压力导致坝外坡管涌、流土、塌滑等渗 透变形加剧而发展为溃坝。尾矿坝拦截形成的尾矿库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 流物源区,一旦尾矿坝溃决就容易造成重特大事故。尾矿库不但可能孕育泥石流灾 害,也会污染土地和水资源,特别是居民点和重要设施附近的“头顶库”灾害风险更 大。
目的:
➢ 查明泥石流物源分布范围、类型、物源量和参与泥石流活动的方式与条件; ➢ 查明泥石流沟道条件和特征,获取泥石流特征值参数; ➢ 查明泥石流拟布设治理工程部位工程地质条件。
勘察技术:
通过沟域地质调查测绘手段,辅以大量地质剖面测量和坑槽探工程来查明泥石流物源条件; 主要采用沟道典型断面测绘,查明泥石流沟道条件和特征,获取泥石流特征参数; 为查明拟布治理工程部位工程地质条件则需布置一定的勘查工程,
根据沟口地形地质测绘和泥石流特征参数的分析和计算,对泥石流对巴郎河行洪的影响和堵 溃巴郎河发生二次灾害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论证,为泥石流防治工程方案的确定提供技术依据。
03 泥石流的勘察
03 泥石流的勘察
任务:
查明泥石流的地质北京和形成条件,查明形成区、流通区、堆积区的分布和特征并绘制专 门工程地质图,预测泥石流的类型、规模、发育阶段和活动规律,做出确切的评价,正确 判定作为工程场地的适宜性和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监测的建议。
化、沉陷和溃决而形成泥石流。
02 泥石流的成因
5.尾矿坝溃决型
尾矿坝溃决型泥石流是由于尾矿、矿渣和水体的混合物逐渐使尾矿拦挡坝渗透 变形、溃决冲出形成的。尾矿坝溃决一般起因于后期堆积坝体工程存在质量隐患、 运营维护不到位、监测预警缺乏和防灾意识不足等原因。因为尾矿坝内地下水浸润 线升高会导致渗流梯度增大,向外的地下水压力导致坝外坡管涌、流土、塌滑等渗 透变形加剧而发展为溃坝。尾矿坝拦截形成的尾矿库是一个具有高势能的人造泥石 流物源区,一旦尾矿坝溃决就容易造成重特大事故。尾矿库不但可能孕育泥石流灾 害,也会污染土地和水资源,特别是居民点和重要设施附近的“头顶库”灾害风险更 大。
目的:
➢ 查明泥石流物源分布范围、类型、物源量和参与泥石流活动的方式与条件; ➢ 查明泥石流沟道条件和特征,获取泥石流特征值参数; ➢ 查明泥石流拟布设治理工程部位工程地质条件。
勘察技术:
通过沟域地质调查测绘手段,辅以大量地质剖面测量和坑槽探工程来查明泥石流物源条件; 主要采用沟道典型断面测绘,查明泥石流沟道条件和特征,获取泥石流特征参数; 为查明拟布治理工程部位工程地质条件则需布置一定的勘查工程,
根据沟口地形地质测绘和泥石流特征参数的分析和计算,对泥石流对巴郎河行洪的影响和堵 溃巴郎河发生二次灾害的可能性进行分析论证,为泥石流防治工程方案的确定提供技术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避震小常识
地震发生时,因“地”而宜,迅速做出 “跑”或“躲”的避震抉择。
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 就地来避震,方法巧又好; 躲在小开间,安全又可靠。
二、我国的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自主学习:结合课本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滑 概 念 坡 泥 石 流
成 因
分 布 危 害 相同点 不同点
泥石流
滑坡
滑 坡
(2)判断图中1、2、3所示区域,哪一个是泥石流 高危区,并说明理由。(6分)
判断:①所示区域为高危区。 理由:与西北坡相比, 该山脉东南坡坡度更陡,松散碎屑物更多;且东南坡为 迎风坡,降水频度和强度大于西北坡,东南坡有一断层, 断层活动更易诱发松散碎屑物失稳,因此更容易发生泥 石流灾害(降水活动与断层任答一点即可)
3.与汶川大地震有关的板块是( A ) ①印度洋板块 ②亚欧板块 ③太平洋板块 ④非洲板块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高考链接
(2012重庆)图2是省级行政区某高速公路 沿线四处道路地质剖面图,其中易发生滑 坡的是( ) C
A.①
B.②
C.③
D.④
(2014上海)泥石流是我国一种多发的地质灾 害,常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2.分布:西多东少
1.成因:自然/人为 泥石流: 滑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防灾措施
管理/ 工程 生物/技术
1.成因:内在/外部 因素 2.分布:时间夏季 空间西多东少
基础练习:
1.地震作为主灾可能诱发的自然灾害是 ( C )
A暴雨.滑坡 B 暴雨.海啸 C泥石流.滑坡 D 台风.暴雨 2.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是 ( B ) A 平原地区 C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B 陡峭的沟谷山坡 D 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
①主要发生于山区 ②主要由重力作用引发 ③由外力作用导致 相同点 ④人类活动可诱发 ⑤破坏力强 ⑥都具有突发性
泥 石 流
①泥石流的形成必须要有水的参与 不同点 ②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
逃生小常识:
山体滑坡时,不
要沿滑坡体滑动 方向跑,应向滑
坡体两侧跑。
泥石流发生时,不要沿泥石流沟跑, 应向沟岸两侧山坡跑.
2、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1).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 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会处
(2).我国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一喜马拉 雅地震带之间,因而地震多发
“三块两带”
我国浅源地震震中分布
3、我国地震分布特点: 西多东少;西强东弱;西轻东重。
我国浅源地震震中分布
探究 探 究
为什么我国地震西多东少,地震灾情却东重西轻?
以东经105°为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亚欧 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互作用区,地质构造复杂, 且地壳运动特别活跃,是世界大陆地震最强烈、多 发和密集的地区。而东部地区除了沿海以及华北 外,大部分地区相对稳定,故地震较少。 虽然我国西部地震频次高,强度大,但人口 稀疏,资产密度小,因此灾情也就相应小得多; 而东部地区有着占我国城市总数46%的城市,90 %以上的人口,又是我国经济发达、资产密集区, 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东部严重。
月份:7、8、9月。原因:该地地处华 北地区,7、8、9月为一年中降水频度 和强度比较大的月份,在其他条件基 本相同的情况下,这段时间更易发生 泥石流灾害。 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省山区
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 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 (1)该地区泥石流哪几个月份发生概率较 高?为什么?(4分)
再
见
三、防灾 应对地质灾害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 灾减灾呢? 提示:从管理措施、工程措施、生 物措施、技术措施等角度分析
管理措施-灾害管理,健全应急方案
工程措施 —修建防护坝、护坡工程
生物措施 —植树造林
技术措施 —加强灾害的预测、监测
发现地质灾害隐患时, 应立即搬迁与避让。
控制房屋建设规模, 禁止挤占行洪通道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选修5
第二章 第三节
我国的地震、泥石流与滑坡
一、我国的地震灾害
1、有关地震的概念
内力作用
岩石圈
破裂 超过岩石承受限度 超过岩石承受限度
内能释放
地震波
地面振动(地震)
影响地震烈度
的因素:
震级 震源深度 震中距 经济发展程度 人口密度 建筑物质量 地震发生时间
2、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
课后作业:.(2010年课标全国卷文综,42,10分)某段 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 下图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 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 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 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 害发生的原因?
预先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
临灾时按预定 方案组织疏散
护坡工程
ct
植树造林
雨季是泥石流多发季 节,须提防泥石流
暴雨期间对天气 的准确预报,并 对上游泥石流物 源区进行监测
课堂小结
地震:
我国
1.特点:分布范围广; 频率高,强度大;震 源浅,危害大。 2.分布:西多东少 3.原因:“3块2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