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心理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心得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b08aa91228ea81c758f578d0.png)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心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
病变分布呈连续性,由远端向近端发展。
主要症状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
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
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
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一护理评估(一)评估病人的健康史询问病人既往病史、身体状况、家族史、饮食不洁史及最近情绪变化情况。
UC的病因不明,但其发病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尤其是痢疾杆菌或溶血组织阿米巴感染)、精神神经因素有关。
目前大多数专家认为,UC的发病既有自身免疫机制参与,也有遗传因素为背景,感染和精神因素为诱发因素。
(二)临床症状评估与观察1.评估病人腹泻的症状黏液脓血便是本病活动期的重要表现。
轻者每日排便2~4次,便血轻或无;重者每日10~30次,脓血明显,甚至大量便血。
粪质与病情轻重有关,多数为糊状,重者可至血水样。
2.评估病人腹痛的症状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的阵发性痉挛性绞痛,可涉及全腹。
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常有里急后重。
如并发中毒性巨结肠或炎症波及腹膜,有持续性剧烈腹痛。
3.评估病人有无消化道其他症状病人还可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症状。
4.评估病人有无发热的症状急性期多出现发热。
5.评估病人营养状况,有无营养障碍及电解质失衡慢性腹泻、便血、纳差可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重症者可有毒血症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低蛋白血症、贫血等。
6.评估病人有无肠外表现UC可伴有多种肠外表现,以关节疼为多,还有虹膜炎、口腔溃疡、皮下结节及红斑等。
(三)辅助检查评估1.血液检查血红蛋白下降,中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
血沉加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是活动期的标志。
电解质紊乱,血清蛋白下降。
2.粪便检查肉眼见血、脓和黏液。
但需排除感染性结肠炎,故需反复多次(至少连续3次)进行便培养、便找阿米巴、粪便集卵的检查。
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8a0962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2.png)
气管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且患者可经口进食获得营养,也便于口腔护理。
但是气管切开后保护性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自行排痰功能障碍,加之鼻腔对空气中微粒的过滤和加温湿化空气的作用消失,使气道干燥,肺部感染机会增加,所以应创造条件早期拔除气管套管[1]。
传统的气管切开拔套管时机与方法是:当患者意识恢复、生命体征稳定、咳嗽反射良好、痰量减少、肺部炎症完全消退可考虑拔管[2,3],在决定拔套管之前,先换小号套管,24h 后无不良反应可试堵管,堵管24h 无不良反应则可拔除套管[3],所以传统法拔管指征要求高,使气管套管留置时间长,平均36.3d 。
本院改进了拔除气管套管的时机与方法,气管套管留置只需18.2d ,减少了肺部的再次感染或多重感染,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拔管后患者呼吸平稳,体温正常,无痰或痰能咳出或咽下,血气分析Pa O 2和S a O 2均正常。
参考文献:[1]金颖,陶燕萍,王庆珍.神经外科气管切开病人安全拔管的护理22例[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22-23.[2]涂通今.重症神经外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82.[3]苏鸿熙.重症加强监护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51,261-262.作者简介:王霞佩(1965-),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收稿日期:2005-06-02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体会王霞佩(海宁市中医院,浙江海宁314400)摘要:总结了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认为心理护理至关重要,药物保留灌肠是肠道护理的主要内容,而灌肠液的合理配方及灌肠方法的改进是提高肠道药物治疗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结肠炎;保留灌肠;护理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目前认为与感染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精神因素有关[1],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
近年来,本院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作了进一步探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和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和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1b88e3804a1b0717ed5dd1e.png)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和护理体会摘要】目的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总结经验,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
结果28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均好转出院。
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程反复冗长,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在治疗过程中以对症护理为主,心理护理为辅,及时发现和护理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护理【Abstract】objective Based on clinical nursing of ulcerative colitis, sum up experience and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Metho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28 cases of ulcerative colitis patients clinical material and nursing methods. Result 28 patients after careful treatment and nursing were improved after discharge. Conclusion: Ulcerative colitis is a kind of unexplained chronic rectum and colon inflammatory disease, the course of long repeatedly, prolonged not more, the break out repeatedly, give patients brought the big pain, during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to suit care is given priority to, psychological nursing, supplemented by, and timely discover and nursing complication,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 with disease.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直肠、结肠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特征。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8187f0052ea551810a68711.png)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李丽华寿光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山东寿光262700)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和黏膜下层。
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
病程长,多反复发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
我科于2009-2011年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2例,经治疗和护理后,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治的4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男17例,女25例,发病年龄在17-62岁,病程2年-12年。
患者均有腹痛、里急后重、脓血便或黏液便,并经电子肠镜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确诊。
1.2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没有特效方法,但是可通过药物促使结肠病变愈合,也可缓解腹泻、直肠便血和腹痛等症状。
治疗的两个基本目标就是消除症状和维持无症状的状态。
主要应用的药物有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和免疫调节剂,重症者给予以上药物联合灌肠治疗,同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治疗。
2 护理2.1 严密观察粪便的量、性状、排便次数,做好记录。
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每日测量生命体征两次,观察病人皮肤弹性有无脱水表现,及时通知责任医生以防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及时发现大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2.2 心理护理由于溃疡性结肠炎易复发难治愈,需长期治疗,病人经济负担重,易产生抑郁和消极心理,从而加重病情发展。
我们应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主动与患者沟通,向患者介绍本病的主要表现、特征及诱发因素等,多鼓励、安慰患者,适当举一些治疗明显的病例,让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疾病,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2.3 营养护理病人常常因腹泻、脓血便等导致营养不良、消瘦、贫血,所以病人的营养与饮食是治疗中的重要部分。
患者饮食要节制,少量多餐。
急性期我们可以给于易消化、高热能、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无渣流质饮食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过渡到少渣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同时采用少油的烹调方法,避免生、冷、硬、辛辣食物。
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满意度分析
![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满意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f79c2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f.png)
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满意度分析前言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的、反复发作的结肠病。
临床症状包括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病情轻重不一,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心理负担。
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中,心理护理也是非常必要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满意度,并提供一些对护理人员实践工作有意义的借鉴。
一、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心理护理是指在医护过程中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并规避可能对其心理造成的影响,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疗效。
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心理特点,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常伴随着腹泻、血便、腹痛等,病情不易控制。
相应的,患者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如焦虑、失望、绝望等,甚至出现情绪障碍和抑郁症状。
此外,长期的住院和治疗对患者和其家属也会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和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心理护理能够起到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增强心理韧性的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心理护理措施1、咨询和教育患者家属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特点,心理护理需要立足于患者及其家属实际需求,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教育。
护理人员应该通过特定的方式与患者和家属进行交流,解决他们可能存在的疑虑和恐惧。
例如,护理人员可以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治疗过程和疾病发展情况。
2、建立良好的护士-患者关系良好的护士-患者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基础。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建立友好、亲切、平等的护士-患者关系,让患者产生信任和依赖,增强治疗意愿和治疗效果。
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使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放映节目等方式,感化和排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3、疏导患者情绪和压力患者在治疗和康复期间存在着负面情绪和压力。
针对这种情况,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通过聊天、游戏、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不良情绪和压力,以缓解其不良情绪,创造一个愉悦和舒适的医疗环境。
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满意度分析
![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满意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57a8fc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d.png)
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满意度分析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炎症性肠道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经历各种身体和心理症状,需要心理护理的支持和干预。
本文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影响和满意度分析。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心理护理;满意度;影响一、引言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并伴随溃疡形成。
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在疾病的发展和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腹痛、腹泻、便血等肠道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心理护理是指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和干预,以达到改善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缓解焦虑和抑郁: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由于疾病的不可预测性和反复发作,往往情绪波动较大,易出现焦虑和抑郁。
心理护理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交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强抗压能力。
2.提供信息和教育: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了解不足,容易陷入无助和恐惧之中。
心理护理可以向患者提供相关信息和教育,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增加对疾病的认知和对治疗的依从性。
3.建立支持系统: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统,包括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和同伴支持等。
这些支持系统可以提供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减轻其在疾病过程中的困惑和孤独感。
心理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满意度如何,仍然需要进行分析和评估。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1.患者对心理护理的知晓度。
调查患者对心理护理的了解程度和知晓度,包括是否知道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心理护理的具体内容和方式等,以评估患者对心理护理的认知和理解程度。
2.患者对心理护理效果的评估。
通过评估患者对心理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包括是否感到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状况有帮助,是否减轻了焦虑和抑郁情绪,是否提高了生活质量等,以评估心理护理的效果。
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502a6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1c.png)
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患者常常伴有肠道疼痛、腹泻、贫血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心理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对疾病康复的促进以及对护理效果的提升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心理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伴有持续性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情绪支持,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应对疾病的信心,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
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以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生活和工作,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对疾病康复的促进具有重要作用。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波动性大,易复发,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心理护理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应激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观念,减轻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疾病的康复。
研究表明,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心理护理对护理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需要长期的护理和治疗,护理效果的提高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心理护理可以通过建立患者护士关系、加强沟通和交流,促进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和信任,提高医疗护理的效果。
研究表明,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62d049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5.png)
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肠病,其主要特征是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患者通常会出现腹泻、便血、腹痛、贫血、厌食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1. 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在疾病发作期间,患者可能会因为疼痛、便秘或腹泻等症状而感到焦虑和抑郁。
长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对治疗产生不良影响。
心理护理可以通过倾听患者的倾诉、进行情绪疏导、采用放松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保持心态平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 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疼痛、副作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等原因而产生依从性的问题。
心理护理可以通过心理干预、教育指导、建立患者的信任感等方式,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帮助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3.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的情绪和心态,树立积极的心态,提高生活品质。
通过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调整心态,更好地适应疾病,减少对疾病的恐惧,积极面对生活,这对患者的康复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沟通和倾听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该与患者进行沟通和倾听,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绪变化。
通过倾听患者的倾诉,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
2. 提供心理支持护士应该向患者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护士还可以向患者提供有关心理疏导的指导,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
3. 心理干预护士可以通过心理干预技术,如放松训练、认知疗法等,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调整心态,面对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86例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86例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b705662011ca300a6c39048.png)
进柔软、 易消化、 高热 量、 高 蛋白, 低 脂肪 饮食。 宜少 食多 餐, 注意食品卫生, 避 免肠 道感 染加 重病 情。避免 冷饮、 水 果、 油 腻、 高纤维的蔬菜 及其 他刺 激性 食物。忌 食乳 制品 , 忌烟 酒。 在进行健康指导的同时, 注意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 活方式。 /+ /- 灌肠护理- 保留灌肠对本病 的治疗起 关键作 用, 如 何使 药物深达病变处并持续一定的时间 对治疗非 常重要。灌 肠前 患者易紧张, 造成肛门括约肌痉 挛, 导致 插管困难 或插管 时疼 痛, 护士应向患者说明灌肠的目 的、 方 法、 效 果及注 意事项, 解 除患者心理负担, 使其愉快地配 合治疗。排 便时嘱 患者, 放松 腹部, 告知患者灌 肠过 程中如 有便 意时 做深 呼吸。 患者 先取 左侧卧位, 抬高床尾 &(:) , 肛 管选取 &" . &, 号一次 性导 尿管 代替肛管, 根据病 变部 位选择 插管 深度。直 肠病 变 插管 深度
溃 疡 性 结 肠 岛市中心医院 - 山东 青岛 !,,("& )
- - ! (( " 年 & 月 . !((, 年 & 月, 我们共收 治溃疡性 结肠炎患 者 7, 例, 经积极治疗 与精 心护 理, 效 果满 意。现将 护理 体会 报告如下。 &- 临床资料 本组 7, 例, 男 /6 例, 女 "9 例, !1 . ", 岁, 平 均 /9 岁。病 程 " 个月 . , 年。临 床症 状为腹 泻、 黏液 脓血便、 腹 痛。病变 部位: 乙状结肠 ,! 例, 降结肠 !( 例, 直肠 " 例。均经大便培养 和结肠镜检 查并 结合 活 检确 诊, 结 肠镜 见 结肠 黏 膜溃 疡、 充 血、 水肿, 粗 糙 呈颗 粒状, 血管 模糊、 脆易 出血, 结肠 袋消 失。 黏膜活检: 组 织学检 查呈慢 性非 特异 性炎 症。所有 病例 均排 除其他严重器质 性疾 病。以药 物保留 灌肠 及对 症治 疗 为主, 并行抗炎、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能量支持等治疗。 !- 结果 本组治愈 /" 例, 有效 "7 例, 无 效 " 例。出院 & 周后随访, , 例因饮食不当再次出现 轻度临 床症状; 出 院 " 周 后随 访, 无 新增复发病例。 /- 护理 /+ &- 心理护理- 溃疡性结肠炎 病程长且 病情反 复, 患者往往 表现为自卑、 精神不振, 对 治疗效 果普 遍缺 乏信 心, 而焦 虑所 产生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可通过中 枢神经系统 影响内 分泌和免
溃疡性结肠炎心理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心理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a4d0e2f856a561253d36f34.png)
溃疡性结肠炎心理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方法将符合条件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心理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072-01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除与免疫异常、遗传因素和感染因素有关以外,心理因素也与该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由于其病程反复迁延不愈,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进而进一步加重病情。
因此如何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目前已成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因素[1]。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05 年2 月~2006 年3 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病人80 例, 男30 例, 女 50 例, 年龄 18 岁~ 72 岁,平均38. 6 岁。
全部病例均具有反复发作性腹泻、黏液血便、腹痛, 具有结肠炎典型表现, 病程 3 个月至18 年, 均符合1993年太原会议制定的UC 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两组,各 40 例,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变范围、临床类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1.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
方法:责任护士利用宣教材料、黑板报及讲解的方法向患者介绍UC方面的有关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认识。
同时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在治疗方面的成就,治疗上主要药物及其常见不良反应,讲解疾病病因、病理变化和常用治疗方法,从而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治病信心。
精神心理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中作用之我见——医疗从业者的一点经验
![精神心理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中作用之我见——医疗从业者的一点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48849f3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8.png)
精神心理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中作用之我见——医疗从业者的一点经验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道疾病之一,也是一种炎症性肠病。
根据现阶段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黏膜下层以及大肠黏膜是最易受到侵犯的病变部位,患者发病后既有肠外症状,也包括消化道症状,前者如发热、关节炎、身体消瘦,后者如腹泻、腹痛、血便等。
流行病学显示20-40岁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发病年龄段,病情严重的可并发下消化道出血、结肠穿孔等。
笔者发现临床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较多都存在精神心理障碍,那么精神心理因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病情进展有何影响?针对精神心理因素如何早期干预呢?本文将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精神心理因素问题予以分析,详细如下。
1.溃疡性结肠炎的西医病因有哪些?西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包括三方面的因素,详细分析如下:(1)遗传因素,研究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存在一定的遗传倾向,受到遗传因素影响,如不同人种中,白种人较黑种人的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更高;(2)感染因素,目前研究认为细菌感染以及毒素累积的情况下会引起溃疡性结肠炎,此外,通过大便病原菌培养有一定的细菌检出率,同时氯霉素、甲硝唑、妥布霉素、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有效果,这都说明了细菌感染因素是引起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的病原菌如结核分枝杆菌、副黏液病毒等[1];(3)免疫学因素,自身免疫介导引起的组织损伤也是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发生与进展的重要原因。
比如肠壁在受到大肠杆菌侵犯时,机体会有抗体产生,抗体在对大肠杆菌发挥免疫效果同时也会作用于自身上皮细胞,免疫学因素也是引起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因素之一。
总体而言,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并不明确,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溃疡性结肠炎中有哪些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按照现阶段的研究,应激和心理因素是促进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与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临床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精神心理因素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
相关研究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普遍存在焦虑症状、抑郁症状,而且随着病情加重,焦虑与抑郁症状表现更明显。
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应用
![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c08f91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d.png)
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应用溃疡性结肠炎是出现在结肠和直肠的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实质性病变,临床表现为持续性的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便血等典型下消化道症状,肠镜检查可见结肠、直肠部位的溃疡性病灶。
该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见于各年龄群体。
其常规治疗主要有抗炎及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美沙拉嗪为代表药物,但仍难在短期内改善症状,且治疗后有复发可能,故仍需给予相应的辅助治疗。
分析病因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功能受损参与了该病的诱导过程。
研究发现,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病情。
1.溃疡性结肠炎简介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尚未确定,根据医学数据推测,溃疡性结肠炎与肠内菌群、自身免疫力有关,饮食习惯的突然改变也可能会致病;基因因素可能具有一定地位,欧美结肠炎患者当中,大约有20%的近亲属都曾有溃疡性结肠炎;心理因素在疾病恶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轻重不等、症状表现多样。
典型症状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
患者往往需要不断的上厕所,但上完厕所后仍“意犹未尽”。
除了肠道问题,皮疹、肝脏损害、关节炎、脱发、骨质疏松、眼部炎症等症状也可能出现。
最让人恐惧的莫过于,溃疡性结肠炎还可能会癌变,病程大于20年的患者发生结肠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了10~15倍。
正是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变化多端、善于伪装,医生需要通过临床症状、抽血检查、大便检查、CT、磁共振、胃肠镜、病理检查多种方式,进行综合判断,排除其他容易混淆的疾病,方能给出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最严重的结果为:并发大出血,其发生率为1.1%~4.0%。
除因溃疡累及血管发生出血外,低凝血酶原血症亦是重要原因;肠穿孔发生率为1.8%左右,多在中毒性结肠扩张基础上发生,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合并中毒性巨结肠且伴严重毒血症;息肉并发率为9.7%~39%,常称这种息肉为假性息肉,可分为黏膜下垂型、炎型息肉型、腺瘤样息肉型,患者可并发结肠癌变。
溃疡性结肠炎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疗效的探究演示稿件
![溃疡性结肠炎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疗效的探究演示稿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a2254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1.png)
03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放松训练和认知行为疗法, 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降 低心理压力。
通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的社 会适应能力。
心理干预实施方案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和需求。
制定个性化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 预方案。
治疗方式
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也有差异,如药物治疗可能 导致患者产生药物依赖和担忧副作用的情绪。
社会支持
家庭和社会支持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社会支持 能够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患者心理状态评估方法
心理评估量表
常用的心理评估量表包括焦虑自 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等,通过量表评估可了 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访谈法
通过与患者进行深入的访谈,了 解其心理感受和困惑,评估其心 理状态。
观察法
观察患者的行为、表情和言语等 ,判断其心理状态是否正常。
02
心理干预在溃疡性结肠炎中 的应用
心理干预手段介绍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纠正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错误认知,帮 助患者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从 而改善心理状态。
溃疡性结肠炎心理状态及心 理干预疗效的探究
汇报人:XXX
2024-01-07
目录
• 溃疡性结肠炎心理状态分析 • 心理干预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
用 • 心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
影响 • 结论与展望
01
溃疡性结肠炎心理状态分析
患者心理状态概述
01
02
03
焦虑和抑郁情绪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常出 现焦虑和抑郁情绪,这些 情绪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 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74e69d1cc17552706220880.png)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结果80例患者中61例治愈,治愈率为76.25%,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肠黏膜恢复,大便常规正常;19例好转,好转率为23.75%,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肠黏膜肿胀减轻、溃疡减少,大便常规轻度异常。
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用药以及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标签:溃疡性结肠炎;护理体会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G)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该病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现在大多认为该病的发生与感染、遗传、环境以及免疫等众多原因有关[1]。
溃疡性结肠炎病灶主要出现在黏膜以及黏膜下层,主要表现为广泛的充血以及出血,并伴随糜烂和溃疡,有时病变部位会融合成大面积溃疡,严重情况下肌层也会出现溃疡或出现穿孔[2]。
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上长期以来主要采用水杨酸类药物进行治疗,该类药物疗效确切。
选择合适治疗方法以及护理措施,对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消散和愈合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肛肠科门诊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80例,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符合最新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排除了患有严重的浓便血患者,伴有心、肝等器官疾病患者,水杨酸药物过敏患者等。
患者发病部位为:直肠15例,降结肠部位者12例,结肠脾曲部位者18例,乙状结肠者20例,左半结肠8例,右半结肠7例。
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45例,患者年龄为23~76岁,平均年龄为58.7岁。
心理护理训练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心理护理训练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ccf33d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d9.png)
心理护理训练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和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问题。
心理护理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可以帮助患者有效管理情绪和提高生活能力。
本文通过介绍心理护理训练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心理护理训练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心理护理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
结论部分强调了心理护理训练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心理护理训练对于帮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对情绪困扰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心理护理训练,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日常生活能力,影响,改善,重要性,未来研究,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常见于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
这种疾病会引起结肠溃疡、腹泻、腹痛、贫血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除了身体上的痛苦,患者还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焦虑和抑郁是常见的心理问题,它们可能会加重疾病的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来说,焦虑和抑郁更是雪上加霜。
他们可能会担心疾病的发展情况,担忧生活质量的下降,甚至会有自卑、绝望的情绪。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加重疾病的症状,还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能力。
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训练显得至关重要。
通过心理护理训练,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改善日常生活质量。
在接受心理护理训练后,患者可能会更加乐观阳光,更加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更容易适应疾病带来的种种挑战。
部分为患者和医护人员了解心理护理训练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重要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2 研究目的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日常生活能力造成影响。
本篇文章旨在通过研究心理护理训练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探讨心理护理在改善患者心理健康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综合治疗策略。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惠 娟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 惠 娟](https://img.taocdn.com/s3/m/41191f2d551810a6f52486db.png)
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惠娟摘要】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
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
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41/4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1%(34/43)。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而言,选择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护理、效果在临床中溃疡性结肠炎属于非特异性结肠炎[1],导致患者诱发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还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与遗传、感染以及环境等多重因素有直接关系。
黏膜下层以及黏膜是好发部位,多呈现出出血、充血情况,同时部分患者会伴有溃疡以及糜烂,情况严重时可导致下肌层发生穿孔[2]。
在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同时,综合性护理也显得非常重要,本次研究将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
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其中对照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8.3±10.2)岁;观察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26-79岁,平均年龄(60.3±11.3)岁,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全部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中相关内容,同时排除患有严重心肝肾功能疾病、药物过敏患者。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同,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健康宣教、入院须知以及饮食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其方法如下:1.2.1心理护理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慢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对病情不了解和认识不深,极有可能发生焦虑、抑郁、不安等诸多负面心理情绪,这将对治疗和预后造成严重影响,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保持密切沟通,倾听患者主诉,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从根本上消除患者恐惧、害怕的心理,提升患者依从性。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30ef3b5c77da26925c5b0d1.png)
1 68 ・
Q 生
箜 鲞筮 翅
C i J o r ; plM r 00 V1 . o6 h M dDu A p, a21 .o 4 N. n g .
瘫 7例 , 身瘫痪 1例 , 全 其他 5例 。1 患 者共 有 2 6例 0处 压
疮 。面 积 2c × m 8处 , m X m 5处 , m ×8c m 4c 5c 7c 6c m 4 处 , m ×1 m 1处 ,0 c 5 c 8c 0c 1 m X1 m 1处 ,2 c ×2 m 1 m 0c 1 。 处
2 结 果
33 饮食 护理 .
营养不 足可延迟创面愈合 , 降低免疫力 、 肌
张力 等 , 根据 患者 情况 给 予合 理 的饮食 指 导 , 保证 蛋 白质 、 糖、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合理供给 。
4 讨 论
伤 口愈合 的影 响 因素是多 方面 的 , 患者 的全 身情况 、 如 局部伤 口的状况等 , 但无 容 置疑 , 口敷料 的选用是 最为 关 伤 键的 因素 。康惠尔溃疡贴能有效 吸收伤 口渗 出液 , 为伤 口愈 合创造一个湿润 的环境 , 有利 于坏 死组织 的溶解 , 降低感 染
机会 。从而加速 肉芽组织 的形成 , 使愈合 时间缩短 。使用 方
面, 无不 良反应 , 患者易于接受 。值得临床推广 。
本组 8例 Ⅱ度压疮患者治疗 3 0d后创 面愈合 ; Ⅲ度 理 体 会
孙 杰
【 摘要】 目的 了解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及 心理状态 , 因为 溃疡性结肠 炎患者 的心理压力较
1 心 理 护 理
血循环 。亦可 根 据 医嘱针 刺穴 位 或 给镇 静剂 如地 西 泮 等。
腹 泻 系炎 症 刺 激 所 致 , 者 每 日排 便 3~ 轻 4次 , 重者 1 2h即 —
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满意度分析
![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满意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cf696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6.png)
心理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中的满意度分析引言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炎症性肠病,该病虽然发病率一直在上升,但针对该病的心理护理的关注度却比较低。
这种病的患者常常存在因长期疾病治疗所带来的沮丧、抑郁、焦虑等心理负担。
面对疾病的过程以及治疗的压力,患者们往往会经历一段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且会对治疗产生时间、费用等多方面的考虑。
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本文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心理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该类疾病的相关护理和治疗提供更合理的参考意见。
研究对象本项调查所涉及对象为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某医院门急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计300名。
调查方法采用结构化问卷互动的方式,反馈问卷经过编制、筛选、测试、统计分析。
在单项时间内,对随机调查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处理。
调查结果1. 患者基本状况a. 年龄:18-70岁之间,以年龄段40岁以下的患者居多(55.3%)。
b. 性别:男女比例大致相当。
c. 文化程度:以本科以上学历的患者为多(54.6%)。
d. 职业:以公司职员、公务员等管理类人员、服务行业、家庭主妇居多。
2. 对于患者心理护理的态度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有近80%的受访者认为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较高,但仍有14.3%的患者认为这种护理的作用并不大,仅有5.7%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
a. 了解情况:有74.3%的受访者表示,医护人员在诊断治疗前详细询问了患者的疾病、心理和生活等情况。
b. 心理疏导:超过80%的患者表示,医护人员在门诊或住院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疏导,包括音乐疗法、情感援助、问题解决等。
c. 实施方式:调查显示,医护人员主要采用“以人为本”、温馨体贴的方式开展了心理护理工作,而非简单地视病情为标准或机器般地对待。
d. 护理效果:其中有82.7%的受访者表示感觉到收到了有效的心理护理,但也有多达17.3%的患者表示这种辅助措施作用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溃疡性结肠炎心理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5-09-09T10:39:39.01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2期供稿作者:吕迎梅
[导读] 山东省高密市市立医院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除与免疫异常、遗传因素和感染因素有关以外,心理因素也与该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吕迎梅(山东省高密市市立医院 261500)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方法将符合条件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心理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072-01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除与免疫异常、遗传因素和感染因素有关以外,心理因素也与该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由于其病程反复迁延不愈,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进而进一步加重病情。
因此如何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目前已成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因素[1]。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05 年
2 月~2006 年
3 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病人80 例, 男30 例, 女 50 例, 年龄 18 岁~ 72 岁,平均38. 6岁。
全部病例均具有反复发作性腹泻、黏液血便、腹痛, 具有结肠炎典型表现, 病程 3 个月至18 年, 均符合1993年太原会议制定的UC 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两组,各 40 例,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变范围、临床类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
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1.2.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
方法:责任护士利用宣教材料、黑板报及讲解的方法向患者介绍UC方面的有关知识,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认识。
同时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在治疗方面的成就,治疗上主要药物及其常见不良反应,讲解疾病病因、病理变化和常用治疗方法,从而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治病信心。
同时发放由我院编写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健康教育手册。
还要告诉患者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均可加重疼痛的程度和病情, 让患者消除紧张、嫉妒心理, 做到大事清楚, 小事糊涂, 培养其健康、乐观的情绪。
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 如工作、家庭、所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采取劝解、启发疏导, 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同情。
对性格敏感、暗示性强的患者,给予关怀和避免不良刺激, 帮助患者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技能, 提高其心理安全感。
鼓励患者宣泄自己的情绪, 要耐心倾听人述说, 嘱其家属、亲朋好友体贴理解患者, 消除焦虑、孤独, 减轻生活压力。
组织患者参加有兴趣的活动, 能有效地转移其对腹痛的注意力。
如唱歌、游戏、看电视、愉快的交谈、下棋、画画等。
急性发作期及重症患者, 需卧床休息, 并指导其全身放松, 方法为: (1)安静的环境, 舒适的姿势。
(2)闭目养神。
(3)尽量放松全身肌肉, 从脚开始逐渐进行到面部,完全放松。
(4)用鼻呼吸, 并能意识到自己的呼吸并默诵数字。
(5)不要担心是否能成功地达到深度松弛, 耐心地维持被动心态。
让松弛按自己的步调出现。
每天1~2次, 每次20分钟[2]。
1.3 疗效评定根据 1993年中华医学会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研讨会制订的标准, 治愈为临床症状消失, 大便常规正常, 纤维结肠镜检黏膜基本正常; 有效为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大便常规基本正常, 纤维结肠镜检黏膜轻度炎症反应; 无效为临床症状、大便常规、结肠镜检无改善。
1.4 统计方法采用SPSS10.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临床疗效见表1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 P< 0. 05从结果对比来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3 讨论UC是一种与机能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的疾病, 其发作和加重常常与情绪紧张、焦虑、激动、抑郁等心理因素有关, 而这些因素均能影响机体植物神经功能, 导致结肠运动和分泌功能失调和免疫功能低下。
心理学家很早就提出了精神免疫学的概念, 当人在情绪不良、抑郁、恐惧、焦虑等状态下, 其机体的防御免疫功能均处于较低的水平, 而情绪良好、心情快乐时其生理防御、免疫水平处于较高的水平。
临床的心理护理, 正是本着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心态, 使患者对自己战胜疾病充满信心。
每天都以良好饱满的情绪、快乐健康的心态接受治疗。
在某种意义上讲, 心理护理提高了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 这样也就起到良好的配合临床治疗的目的。
总之,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结合心理治疗及心理护理,调整病人情绪, 对 UC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亦为 UC 病人的临床心理护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1]王再见,欧阳钦,陈怀恭,等. 4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肠易激综合征的精神心理因素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5,22( 3) :180-182.[2]钟玉莲,王倩琴,何玉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心理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 16) :2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