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名解-大题
中医骨伤科学题库
中医骨伤科学一、名词解释1.骨折畸形愈合:骨折发生重叠、旋转、成角而愈合,称为骨折畸形愈合。
(124)2.结节关节角:跟骨结节上缘与距跟结节关节面成30°-45°的结节关节角,为距跟关节的一个重要标志。
(178)3.青枝骨折:多发生于儿童。
仅有部分骨质和骨膜被拉长、皱折或破裂,骨折处有成角、弯曲畸形,与与青嫩的树枝被折时的情况相似。
(113)4.腕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而引起的以手指麻痛乏力为主的症候群。
(257)5.浮髌试验:嘱患者取仰卧位,下肢伸直,股四头肌处于松弛状态,检查者一手虎口压在髌上囊部,向下挤压使积液局限于关节腔。
然后另一手拇、中指固定髌骨内、外缘,食指按压髌骨,即感髌骨有漂浮感,重压时下沉,松指时浮起,为浮髌试验阳性,说明关节腔内有积液。
(37)6.骨折迟缓愈合:骨折经处理后,愈合速度缓慢,已超出该类骨折正常临床愈合时间较多,骨折端尚未连接,且患处仍有疼痛、压痛、纵轴叩击痛、异常活动现象,X线片上显示骨折断端所产生的骨痂较少,骨折线不消失,骨折端无硬化现象,而有轻度脱钙,但骨痂仍有继续生长的能力,只要找出发生的原因,做针对性的治疗,骨折还是可以连接起来的,称骨折迟缓愈合。
(124)7.骨折不愈合:骨折所需愈合时间再三延长后,骨折仍没有愈合,断端仍有异常活动,X线片显示骨折断端互相分离,骨痂稀少,两断端萎缩光滑,骨髓腔封闭,骨端硬化者,称骨折不愈合。
(124)8.粉碎性骨折:骨碎裂三块以上,称粉碎性骨折。
骨折线呈“T”形或“Y”形时,又称呈“T”型或“Y”型骨折。
(113)9.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患者坐位,头微屈,检查者立于患者被检查侧,一手推头部向对侧,同时另一手握该腕部做相对牵引,此时臂丛神经受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麻木,则为阳性。
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33)10.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位,两下肢伸直靠拢,检查者用一手握患者踝部,一手扶膝保持下肢伸直,逐渐抬高患者下肢,正常者可以抬高70°-90°而无任何不适感觉;若小于以上角度即感下肢有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者为阳性。
中医骨伤科学名解-大题
中医(zhōngyī)骨伤科学: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损伤(sǔnshāng)和疾患的一门科学。
损伤(sǔnshāng):是由于人体受外界各种创伤(chuāngshāng)因素作用而使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遭到破坏的疾患。
内伤(nèishāng):指脏腑损伤及损伤所引起的气血、脏腑、经络功能紊乱,而出现的各种损伤内证,古称“内损”。
痹症:指气血为病邪阻闭而引起的疾患。
骨疽:指附着于骨的深部脓疡,毒气深沉。
疼痛弧试验:嘱患者肩外展或被动外展患肢,但外展到60~120°范围时,冈上肌腱在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证。
肘后三角:肘关节屈曲90°时,肱骨外上髁、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三点连线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
运动:指人体各部位的运动和人体在空间的移动,以及对抗地心引力和其它力以维持姿势所进行的运动。
运动单位:前角细胞及神经轴突和其所支配肌束。
肌张力:在静止状态时,肌肉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称为肌张力。
肌力:病人肌肉主动运动的力量、幅度和速度。
反射的概念:人体在大脑的控制和调节下,对内外各种刺激所产生的反应。
反射弧:参与发射活动的全部解剖结构。
病理反射:指椎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
弹手指征(霍夫曼征):快速弹压被夹住的患者中指指甲,引起诸手指的掌屈反应为阳性。
划跖试验(巴彬斯基征):轻划跖外侧,引起拇趾背屈,余趾呈扇形分开的反应为阳性。
压擦胫试验(欧本海姆征):以拇指用力沿胫骨前嵴内侧面从上面而下压擦,余趾呈扇形分开的反应为阳性。
捏腓肠肌试验(高登征):用力捏压腓肠肌,余趾呈扇形分开的反应为阳性。
踝阵挛:检查者一手托住腘窝,一手握足,用力使其踝关节突然背屈,然后放松,可以产生踝关节连续的交替的伸屈运动,则视为阳性髌阵挛:患者仰卧,检查者以一手的拇食二指抵住髌骨上极,用力向下急促抵住髌骨,然后放松,引起髌骨连续交替的上下移动为阳性。
中医骨伤科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A型题】中医骨伤科学试题及答案1-在伤筋损骨的治疗中,必须着重调补A.肝肾B.脾肾C.心脾D. 心肾E.肝脾2.下列哪项是小夹板的禁忌症A.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闭合者B.较严重的开放骨折C •陈旧性四肢骨折适用手法整复者 D. 关节内及近关节给予法整复成功者E.双侧的四肢闭合骨折3・以下不属于新鲜骨折(成年人)的是A•伤后1一2周的胫腓骨骨折 B. 伤后3周的股骨颈骨折C.伤后3周内的腕舟骨骨折D. 伤后1 一2周内的柯雷氏骨E.伤后3周内的尺挠骨双骨折4.积累劳损力所致的骨折多见于A.第一、五跖骨B.腓骨上段C.胫骨下段5.6.D.足舟骨E.第二、三跖骨及腓骨干下段锁骨中外1 / 3处骨折,外侧断端移位趋势为A.后上方B.后方C.前下方D.前方E.以上都不是肱骨干中下段骨折如引起挠神经损伤会岀现A•腕下垂,拇指不能外展和背伸,虎口区麻木 B. 爪形手E.拇指不能对掌运动 D.拇指不能向掌侧运动 E. 第1、2指不能屈曲7•肱骨内、外两探稍前屈,并与肱骨纵轴形成一前倾角为A- 10°〜15° B. 20°〜30°C. 25°〜30°D. 30°〜50°E. 30°〜45°8.如疑有腕舟骨骨折, 而X线照片为阴性,可于多久后,照片复查以确诊A. 1周B. 10天C. 2周D. 3周E・4周9 •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多见于A.青壮年B.青少年C.儿童D.老年人E.儿童和老人10.肱骨内上傑骨折,骨折块有分离和旋转移位,但骨折块仍位于肘关节间隙的水平面上为A.I度B. II度C. III度D. IV度E.以上均不是11.关于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下列错误的是A.若为内收型骨折,伤后患者多不能坐起或步行B.若为外展型骨折,患者有时仍能继续步行,或能骑自行车,下肢畸形不明显C.内收型骨折,大转向上移位,大转子与骼前上棘水平线间距离较健侧缩短D.内收型骨折,局部剪力小,较稳定,关节囊血运破坏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较高E.外展型骨折,骨折线与股骨干纵轴的重直线所形成的倾斜角往往小于3012.科累氏骨折正确的复位手法是A.牵引一一尺偏一一屈曲B.牵引一一尺偏一一背伸C.牵引一一橈偏一一屈曲D.牵引一一挠偏一一背伸E.以上均不是13.关于胫腓骨骨折的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治疗原则主要是恢复小腿的长度和负重功能;B.应重点处理胫骨骨折;C.腓骨骨折如不影响踝关节的稳定性,可不作特殊处理;D.对骨折的成角畸形和旋转移位,应予以完全纠正,避免影响膝,踝关节的负重功能和发生关节劳损E.胫骨上1/3骨折,应注意有无动,静脉损;腓骨上端骨折时,应注意有无胫神经损伤14.肋骨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是A. 1—3 肋B. 4—9 肋c. 4—7 肋D. 7—10 肋E. 11 — 1215.胸腰椎骨折好发于A.胸 10— 11 B.胸 11 — 12 C.胸 12—腰1 D.胸 11—腰 1 E.腰 1一2“靴样畸形” 一般见于A.肘关节脱位B.肩关节脱位C.膝关节脱位D.月骨脱位E.髓关节脱位 肩关节脱位临床多见A.上脱位B.下脱位C.前脱位D.后脱位E.侧方脱位 挠骨小头半脱位的说法错误的是A.有牵拉外伤史B.多发在4岁以下的幼儿C.挠骨小头部位压痛D.肘关节呈半屈曲位E. X 线检查可见明显错位肢体与健侧相比明显短缩多见于A.陈旧性筋骨萎缩B.肩关节盂下脱位C.骯关节后脱D. 髓关节前脱位E.挽骨小头半脱位眩晕型颈椎病的最大特点是 A.头痛B.猝倒C.行走不稳D.头颅旋转时眩晕E.伴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理是A.腰椎不稳B.腰椎骨质疏松C.腰背肌无力D.椎间盘退变E.纤维环破裂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好发年龄为A.婴儿B.儿童C.青年D.老年E.任何年龄 髓关节结核时患者常主诉膝关节疼痛,原因是A.脓液流到膝关节所致B.坐骨神经受到刺激C.闭孔神经受到激惹D.膝关节本身炎症E.精神错觉骨质疏松症造成的骨折最常见的是A.股骨颈骨折B.肱骨外科颈骨折C.挠骨下端骨折16.17.18. 19.位20.21.22.23.24.25.D.骨的细微骨折E.脊柱压缩性骨折骨转移癌的好发部位为A.躯干B.四肢C・头颅D・四肢长骨干肪端E・四肢长骨骨干【B型题】A.颍颌关节口腔内整复法B.肩关节脱位“椅背整复法”C.脊柱骨折,悬吊复位法D.胸腰椎骨折脱位腰部垫枕法E.肩关节脱位双手托入法1.《肘后救卒方》中记载有2.《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记载有3・《世医得效方》中记载有A.外无瘀肿,自觉疼痛,范围较广,痛无定处B.疲倦乏力,语言低微,呼吸气短,心悸耳鸣,胃纳不佳,自汗C.暧气频频,作呕欲吐或呕吐D.卒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烦躁妄动,面赤,牙关紧闭,LI瞑尿遗E.突然昏迷或醒后昏迷,H闭口开,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呼吸浅促,大汗淋漓4.属于气闭的病理特点的是5.属于气虚的病理特点的是6.属于气脱的病理特点的是A•桃仁承气汤 B.续骨活血汤 C.丹梔逍遥散D.十全大补汤E.龙胆泻肝汤7.适用于损伤早期的方剂是8.适用于损伤中期的方剂是9・适用于损伤后期的方剂是A.横断型或粉碎性B.横断型或斜型C・粉碎性或斜型D•螺旋型或横断型 E.斜型或螺旋型10.直接暴力所致骨折多为11 •间接暴力所致骨折多为A.活血化瘀,消肿止痛B.祛瘀止痛,通经活络C.壮筋骨,养气血,补肝肾D.通痹止痛E.接骨续筋12.骨折早期用药宜13.骨折中期用药宜14.骨折后期用药宜A. 1岁B. 3岁C. 5岁D. 8岁E.以上都不是15.肱骨小头骨飾岀现16.橈骨头小头骨飾出现17.肱骨内上探飾出现A.托里散B.阳和汤C.大补阴丸D.人参养荣汤或十全大补汤E.仙方活命饮18.骨关节结核早期阳虚痰凝者19.骨关节结核后期气血双亏者20.骨关节结核表现为阴虚火旺,骨蒸潮热者【X型题】1.影响伤病的内部因素包括A.年龄B.邪毒感染C.职业因素D.病理特点E.局部解剖特点2.伤气的病理变化包括A.气滞B.气闭C.气虚D.气陷E.气脱3.损伤局部的特殊症状体征有哪些A.畸形B.骨擦音C.异常活动D.关节盂空虚E.弹性固定4.练功疗法的作用有A.活血化瘀,消肿止痛B.濡养患肢关节C.促进骨折迅速愈合D.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E.扶正祛邪5.以下为不稳定骨折的有A.斜形骨折B.螺旋骨折C.多段骨折D.粉碎骨折E.横断骨折6.骨折早期局部的并发症包括A.感染B.血管、神经损伤C.缺血性肌挛缩D.褥疮E.外伤性休克7.骨折移位有哪儿种方式A.成角移位B.侧方移位C.短缩移位D.分离移位E.旋转移位&肱骨踝上骨折易遗留肘内翻畸形原因有A.挠偏移位未纠正B.尺偏、尺倾移位未纠正C.尺侧骨皮质遭受挤压致塌陷嵌插D.内旋移位未纠正E.外旋移位未纠正9.踝部骨折治疗重点包括A.应绝对解剖复位B.恢复跟距关节的对位关系C.恢复结节关节角D.着重恢复其运动功能E.注意矫正跟骨增宽10.肩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有A.伤后肩关节、肿帐、疼痛,功能障碍B.患肩弹性固定于内收20°— 30°位C.肩峰突出,呈方肩畸形D.腋下、喙突下、锁骨下可摸到肱骨头E.搭肩试验阳性11.脱位的早期并发症为A.骨折B.关节僵硬C.骨化性肌炎D.神经损伤E.血管损伤12.眩晕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为A.颈部疼痛B.头痛C.颈性眩晕D.四肢无力E.猝倒13.離骨软化症的阳性体征有A.抽屉试验阳性B.侧向分离试验阳性C.下蹲试验阳性D.醮骨研磨试验阳性E.挺離试验阳性14.腰突症常见的发病部位为B.L2/3C. L3/4 O. L4 / 5 E. L5/S1A. LI/215.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早期诊断的要点包括A.儿童多见B.查体患区有凹陷性水肿或桔皮样水肿改变C.血培养可查到致病菌D. X线检查通常一周内有所改变E.局部分层穿刺可吸出骨膜下脓肿及软组织内的脓汁16.慢性骨髓炎并发症包括A.关节强直B.患肢增长或缩短C.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D.病理性骨折或脱位E.癌变17.化脓性关节炎的诊断要点包括A.多数病例有外伤史B.儿童多见C.主诉是关节局部疼痛D.晚期X线检查关节间隙消失,发生纤维或骨性强直E.关节穿刺晚期是脓性,涂片检查可发现大量口细胞和细菌18.骨关节结核的诊断要点包括A.大多数有肺、淋巴结核的原发病灶B.儿童期及青年、成人多见C.表现有潮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D.关节呈急性肿胀,红肿热痛明显E.活动期血沉加快19.有关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表述正确的是A.良性者多为成年人,恶性者多为青少年B.良性者呈膨胀生长,恶性者呈浸润生长C.良性者不发生转移,恶性者发生转移D.良性者局部肿块常为最早出现的表现,肿块坚实无压痛,边界清楚E.恶性肿瘤血钙可以升高【填空题】1.伤血的病理变化包括有 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_ 等。
中医骨伤科学试题及答案(三)
中医骨伤科学试题及答案1.下列骨折中属于稳定性骨折的是( )。
A.斜形骨折B.裂缝骨折C.青枝骨折D.横形骨折E.嵌插骨折2.下列骨折中属不稳定骨折的是( )。
A.斜形骨折B.螺旋形骨折C.粉碎骨折D.青枝骨折E.裂缝骨折3.骨折的特殊体征包括( )。
A.疼痛B.肿胀C.畸形D.骨擦音E.异常活动4.下列选项中,属于骨折内因的有( )。
A.身体状况B.骨质本身状况C.骨的解剖结构D.周围肌肉的特殊分布E.肌肉牵拉5.以下选项中,属于骨折外因的是( )。
A.直接暴力B.间接暴力C.重复外力D.肌肉牵拉E.患者体质6.根据骨折线走行方向及形状可以将骨折分为:( )。
A.裂缝骨折B.粉碎性骨折C.青枝骨折D.扁平骨折E.螺旋骨折7.根据骨折部位的不同,可以将骨折分为:( )。
A.骨干骨折B.扁平骨折C.单纯骨折D.骨骺损伤E.关节内骨折8.骨折的移位程度和方向决定于:( )。
A.暴力的大小B.暴力的作用时间C.暴力的作用方向D.肢体近端的重量E.肢体远段的重量9.骨折的移位方式一般有:( )。
A.斜行移位B.压缩移位C.成角移位D.分离移位E.缩短移位10.造成骨折的外来暴力包括( )。
A.直接暴力B.间接暴力C.肌肉牵拉力D.积累性劳损E.传达暴力11.骨折常见的移位方式有( )。
A.成角移位B.侧方移位C.短缩移位D.分离移位E.旋转移位12.骨折端移位的方向与( )等因素有关。
A.暴力的性质B.暴力大小C.暴力作用方向D.搬运情况E.治疗方法13.根据骨折线走向及形状,属于稳定性骨折的有( )。
A.横断骨折B.嵌插骨折C.压缩骨折D.青枝骨折E.螺旋骨折14.影响骨折移位程度和方向的因素有( )。
A.暴力的大小B.体质强弱C.肢体远段的重量D.暴力的作用方向E.年龄大小15.临床上,骨折移位方式有( )。
A.成角移位B.侧方移位C.短缩移位D.分离移位E.旋转移位16.下列症状、体征中,骨折所特有的是( )。
中医骨伤科学考试题库
《中医骨伤科学》一、中医骨伤科学问答1.如何理解“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的含义?明代薛己所著的伤科专著《正体类要》序中所说:“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这说明局部外伤,可以导致机体的内脏功能失调,明确认识了外伤与内伤、局部与整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因此,对伤病的诊治,应从整体出发,对皮肉、筋骨、气血、津液、脏腑、经络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加以综合分析,才能认识损伤的本质及病理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2.伤气的病理变化包括哪些?各自的病理特点是什么?伤气的病理变化,概括起来包括有气滞、气闭、气虚、气脱、气逆等。
①气滞:由于负重用力过度,或举重、迸伤,或跌仆闪挫等,导致气机流通发生障碍,而出现气滞现象,其特点为外无瘀肿,自觉疼痛,范围广泛,痛无定处。
多见于胸胁部损伤。
②气闭:多见于严重损伤而骤然导致气血错乱,气为血壅,气闭不宣。
主要表现为卒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烦躁妄动,面赤,牙关紧闭,目瞑尿遗等。
常见于严重损伤的患者。
③气虚:是人体全身或某一脏腑功能不足或衰退的病理现象,系由伤损,或创伤后元气化源不足而致。
主要表现有疲倦乏力、语言低微、呼吸气短,心悸耳鸣,胃纳不佳,自汗,脉虚细无力等。
常见于某些慢性损伤病人,严重损伤的恢复期,体质虚弱和老年患者。
④气脱:损伤后大量失血,气随血脱,出现本元不固的病理现象,主要表现有突然昏迷或醒后又昏迷,目闭口开,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呼吸浅促,大汗淋漓,脉微弱。
多见于颅脑损伤,骨折合并内脏损伤有大出血者。
⑤气逆:是因损伤而致内伤肝胃,可造成肝胃气机不降而反逆上。
主要表现有嗳气频频,作欲吐或呕吐等症。
3.伤血的病理变化包括哪些?各自的病理特点是什么?伤血的病理变化包括有血瘀、血热、血虚、血脱等。
①血瘀:多因局部损伤出血,离经之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临床上常见局部损伤肿胀疼痛,皮肤青紫,疼痛如针刺刀割,疼痛固定不移,是血瘀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中医骨伤科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骨伤科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骨伤科学中,下列哪项不是骨折的常见症状?A. 局部肿胀B. 功能受限C. 疼痛D. 皮肤发红2. 骨折愈合过程中,下列哪个阶段不是其自然愈合过程的一部分?A. 血肿形成期B. 纤维骨痂形成期C. 骨性骨痂形成期D. 骨痂吸收期3. 在中医骨伤科治疗中,以下哪个手法不适用于骨折的复位?A. 牵引B. 旋转C. 按摩D. 挤压4. 骨折后,中医骨伤科常用的外敷药物是?A. 红花油B. 正骨水C. 薄荷脑D. 活络油5. 骨折愈合不良,中医骨伤科中常见的治疗方法是什么?A. 持续牵引B. 再次手术C. 内服中药D. 物理疗法6. 骨折后,中医骨伤科中常用的内服中药是?A. 六味地黄丸B. 补中益气汤C. 骨碎补D. 四物汤7. 骨折后,中医骨伤科中常用的固定方法是什么?A. 石膏固定B. 夹板固定C. 悬吊固定D. 绷带固定8. 中医骨伤科中,下列哪项不是骨折的诊断依据?A. 外伤史B. 临床症状C. X光片D. 血常规检查9. 中医骨伤科中,下列哪项不是骨折的预防措施?A. 避免高风险运动B. 增强骨密度C. 长期服用钙片D. 合理饮食10. 骨折愈合过程中,下列哪个阶段是骨愈合的最终阶段?A. 血肿形成期B. 纤维骨痂形成期C. 骨性骨痂形成期D. 骨性愈合期答案:1-5 D C C B C 6-10 C B D C 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医骨伤科学中,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包括以下哪些?A. 骨折不愈合B. 骨折感染C. 骨折延迟愈合D. 骨折部位畸形2. 在中医骨伤科治疗中,下列哪些方法可以促进骨折愈合?A. 合理饮食B. 适当运动C. 局部按摩D. 持续牵引3. 中医骨伤科中,骨折复位的原则包括哪些?A. 骨折端对位准确B. 骨折端对线准确C. 骨折端对角准确D. 骨折端对力准确4. 中医骨伤科中,骨折愈合不良的原因可能有哪些?A. 骨折部位血供不足B. 骨折部位感染C. 骨折复位不准确D. 患者年龄较大5. 中医骨伤科中,骨折后的功能锻炼包括哪些?A. 被动运动B. 主动运动C. 抗阻力运动D. 静力性运动答案:1 ABCD 2 ABC 3 AB 4 ABCD 5 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医骨伤科中骨折的分类。
骨伤大题 1
名解:成角移位:两骨折段之轴线交叉成角,以角顶的方向称为向前,向后,或向内,向外成角。
尺侧倾斜角:桡骨下端外侧的基突较内侧长1.5cm,故其关节面向尺侧倾斜20-25度。
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
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
复位: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的支架作用。
骨折:由于外力作用破坏了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骨擦音:无嵌插的完全性骨折,当摆动或触摸骨折的肢体时,两断端互相摩擦可发出音响或摩擦感,称骨擦音。
功能复位:骨折复位虽尽了最大努力,某种移位仍未完全纠正,但骨折在此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妨碍者。
固定:固定是治疗骨折的一种重要手段,复位后固定起主导和决定性作用。
已复位的骨折必须持续的固定在良好的位置,防止再移位,直至骨折愈合为止。
解剖复位:骨折之畸形和移位完全纠正,恢复了骨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位和对线完全良好时,称为解剖复位。
颈干角:股骨颈和股骨干之间形成一个内倾角,称颈干角。
正常值在100-140度之间。
颈椎病: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继而发生相应症状和体征。
桡骨下端骨折:是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
伤科学: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损伤疾患的科学。
损伤:人体受到外界不同的因素所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后果,轻则影响生活,重则危及生命。
伤筋:各种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所造成的筋的损伤。
弹性固定:脱位后,关节周围的肌肉痉挛收缩,可将脱位后的骨端保持在特殊位置上,对该关节进行被动活动时,仍可有轻微活动,但又弹性阻力,被动活动停止时脱位的骨端又恢复原来特殊位置,称弹性固定。
脱位:凡构成关节的骨端关节面脱离正常位置,发生关节功能障碍者称为脱位。
血肿:纤维性骨痂:血肿逐渐机化,肉芽组织再演变成纤维结缔组织,使骨折断端初步连接在一起,称此。
异常活动:在肢体没有关节处出现了类似关节的活动,或关节原来不能活动的方向出现了活动,多见于骨折和韧带断裂。
中医骨伤科学期末考试题
《中医骨伤科学》期末考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骨折成角移位:2、固定:3、骨折:4、复位:5、稳定型骨折二、填空题(每个空格分,共20分)1、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疗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股骨颈和股骨干之间形成一个夹角,称___________,正常值为___________。
3、股骨颈骨折按解剖部位分、三型。
4、锁骨中外1/3骨折,骨折端因受肌肉的牵拉及上肢重力的影响,骨折近端常向_________________移位,远端向_________________移位,并向内侧重叠移位。
5、正常人桡骨远端与腕骨形成关节面,其掌倾角为_____________,尺偏角为_____________。
6、骨折的急救包括、、、。
7、桡骨下端骨折是指,临床上可分、、四种类型。
8、Colles骨折可出现典型畸形,即侧面看呈畸形,正面看呈畸形。
9、脱位的特有体征有、、。
10、骨折常见的致伤暴力为以下形式、、、。
11、骨折常见的5种移位是、、、、。
12、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多为骨折或。
三、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1、餐叉样畸形改变常见于_____________骨折。
A、桡骨下端骨折B、肱骨干骨折C、尺骨下端骨折D、肩关节脱位2、下列哪项不属于稳定骨折:()A、裂缝骨折B、螺旋骨折C、横断骨折D、嵌插骨折3、下列哪种情况可排除骨折的或能性:()A、受伤部位无畸形B、无骨擦音C、局部肿胀与瘀斑D、以上均不能排除4、肱骨干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肱动静脉损伤B、桡神经损伤C、正中神经损伤D、尺神经损伤5、股骨颈骨折晚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创伤性髋关节炎B、髋关节僵硬C、褥疮及泌尿系感染D、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下列哪项不是锁骨骨折固定的方法()A、"8"字绷带固定B、双圈固定C、夹板D、克氏针内固定7、下列哪项不是骨折特有体征()A、畸形B、骨擦音C、异常活动D、功能障碍8、陈旧性骨折是指()A、骨折损伤后立即来就诊者;B、骨折损伤后2-3周内就诊者;C、骨折损伤后2-3月内就诊者;D、骨折损伤后任何时间内就诊者;9、骨折畸形愈合是指()A、骨折愈合缓慢;B、关节功能受明显影响;C、陈旧性骨折的愈合;D、骨折发生重叠、旋转;成角而愈合10、骨折部位骨碎裂成三块以上骨折,称为()。
《中医骨伤科学》期末考试题:解析
《中医骨伤科学》期末考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骨折成角移位:2、固定:3、骨折:4、复位:5、稳定型骨折二、填空题(每个空格0.5分,共20分)1、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疗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股骨颈和股骨干之间形成一个夹角,称___________,正常值为___________。
3、股骨颈骨折按解剖部位分、三型。
4、锁骨中外1/3骨折,骨折端因受肌肉的牵拉及上肢重力的影响,骨折近端常向_________________移位,远端向_________________移位,并向内侧重叠移位。
5、正常人桡骨远端与腕骨形成关节面,其掌倾角为_____________,尺偏角为_____________。
6、骨折的急救包括、、、。
7、桡骨下端骨折是指,临床上可分、、四种类型。
8、Colles骨折可出现典型畸形,即侧面看呈畸形,正面看呈畸形。
9、脱位的特有体征有、、。
10、骨折常见的致伤暴力为以下形式、、、。
11、骨折常见的5种移位是、、、、。
12、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多为骨折或。
三、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1、餐叉样畸形改变常见于_____________骨折。
A、桡骨下端骨折B、肱骨干骨折C、尺骨下端骨折D、肩关节脱位2、下列哪项不属于稳定骨折:()A、裂缝骨折B、螺旋骨折C、横断骨折D、嵌插骨折3、下列哪种情况可排除骨折的或能性:()A、受伤部位无畸形B、无骨擦音C、局部肿胀与瘀斑D、以上均不能排除4、肱骨干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肱动静脉损伤B、桡神经损伤C、正中神经损伤D、尺神经损伤5、股骨颈骨折晚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创伤性髋关节炎B、髋关节僵硬C、褥疮及泌尿系感染D、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下列哪项不是锁骨骨折固定的方法()A、"8"字绷带固定B、双圈固定C、夹板D、克氏针内固定7、下列哪项不是骨折特有体征()A、畸形B、骨擦音C、异常活动D、功能障碍8、陈旧性骨折是指()A、骨折损伤后立即来就诊者;B、骨折损伤后2-3周内就诊者;C、骨折损伤后2-3月内就诊者;D、骨折损伤后任何时间内就诊者;9、骨折畸形愈合是指()A、骨折愈合缓慢;B、关节功能受明显影响;C、陈旧性骨折的愈合;D、骨折发生重叠、旋转;成角而愈合10、骨折部位骨碎裂成三块以上骨折,称为()。
(2023)中医骨伤科学试题及参考答案精选全文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2023)中医骨伤科学试题及参考答案★★题库在手,逢考无忧★★温馨提示:各位考生,请务必认真、仔细地阅读各题答题要求,把正确的参考答精选全文,可以编辑修改文字!案填写到相应的空格内,祝大家考试顺利。
一、单选题(62)1、下肢骨折短缩( C )以上,就会出现明显跛行。
A.1cmB.2cmC.3cmD.4cmE.5cm2、关节脱位的固定时间一般为( B )。
A.2周B.2~3周C.3周D.4周E.5周3、锁骨骨折后患者姿势可见( D )。
A.头向健侧倾斜B.患侧肩部向内、向后、向下倾斜C.头部直立D.头部向患侧倾斜E.下颌偏向患侧4、肩关节周围炎关节活动受限最明显的方式是( A )。
A.外展B.内收C.后伸D.前屈E.内旋5、髋部正常活动范围是( A )A.前屈145°,后伸40°,外展30°~45°,内收20°~30°,外旋40°~50°,内旋40°~50°(内旋、外旋时均屈膝90°)B.前屈145°,后伸90°,外展30°~45°,内收20°~30°,外旋40°~50°,内旋40°~50°C.前屈40°,后伸50°,外展30°~45°,内收20°~30°,外旋40°~50°,内旋40°~50°D.前屈40°,后伸30°,外展20°~30°,内收30°~45°,外旋20°~30°,内旋20°~30°E. 前屈100°,后伸10°,外展60°~70°,内收20°~30°,外旋10°~20°,内旋20°~30°6、臂丛神经牵拉试验主要用于检查( C )。
中医骨伤科学考试题库
《中医骨伤科学》一、中医骨伤科学问答1.如何理解“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的含义?明代薛己所着的伤科专着《正体类要》序中所说:“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这说明局部外伤,可以导致机体的内脏功能失调,明确认识了外伤与内伤、局部与整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因此,对伤病的诊治,应从整体出发,对皮肉、筋骨、气血、津液、脏腑、经络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加以综合分析,才能认识损伤的本质及病理现象间的因果关系。
2.伤气的病理变化包括哪些?各自的病理特点是什么?伤气的病理变化,概括起来包括有气滞、气闭、气虚、气脱、气逆等。
①气滞:由于负重用力过度,或举重、迸伤,或跌仆闪挫等,导致气机流通发生障碍,而出现气滞现象,其特点为外无瘀肿,自觉疼痛,范围广泛,痛无定处。
多见于胸胁部损伤。
②气闭:多见于严重损伤而骤然导致气血错乱,气为血壅,气闭不宣。
主要表现为卒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烦躁妄动,面赤,牙关紧闭,目瞑尿遗等。
常见于严重损伤的患者。
③气虚:是人体全身或某一脏腑功能不足或衰退的病理现象,系由伤损,或创伤后元气化源不足而致。
主要表现有疲倦乏力、语言低微、呼吸气短,心悸耳鸣,胃纳不佳,自汗,脉虚细无力等。
常见于某些慢性损伤病人,严重损伤的恢复期,体质虚弱和老年患者。
④气脱:损伤后大量失血,气随血脱,出现本元不固的病理现象,主要表现有突然昏迷或醒后又昏迷,目闭口开,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呼吸浅促,大汗淋漓,脉微弱。
多见于颅脑损伤,骨折合并内脏损伤有大出血者。
⑤气逆:是因损伤而致内伤肝胃,可造成肝胃气机不降而反逆上。
主要表现有嗳气频频,作欲吐或呕吐等症。
3.伤血的病理变化包括哪些?各自的病理特点是什么?伤血的病理变化包括有血瘀、血热、血虚、血脱等。
①血瘀:多因局部损伤出血,离经之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临床上常见局部损伤肿胀疼痛,皮肤青紫,疼痛如针刺刀割,疼痛固定不移,是血瘀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中医骨伤科学试题及名解总结.doc
中医骨伤科学试题及名解总结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骨折成角移位:2、固定:3、骨折:4、复位:5、稳定型骨折二、填空题(每个空格0.5分,共20分)1、胫腓骨骨折的治疗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疗重点2、股骨颈和股骨干之间形成一个夹角,称___________ ,正常值为_____________ 。
3、股骨颈骨折按解剖部位分、三型。
4、锁骨中外1/3骨折,骨折端因受肌肉的牵拉及上肢重力的影响,骨折近端常向________________ 移位,远端向__________________移位,并向、、、。
7、挠骨下端骨折是指,临床上可分、、四种类型。
8、Colles骨折可出现典型畸形,即侧面看呈畸形,正面看呈畸形。
9、脱位的特有体征有、、。
10 、骨折常见的致伤暴力为以下形工C 、、、。
11、骨折常见的5种移位是、、12、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多为骨折或。
三、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1、餐叉样畸形改变常见于______________ 骨折。
A、挠骨下端骨折B、肱骨干骨折C、尺骨下端骨折D、肩关节脱位2、下列哪项不属于稳定骨折:()A、裂缝骨折B、螺旋骨折C、横断骨折D、嵌插骨折3、下列哪种情况可排除骨折的或能性:()A、受伤部位无畸形B、无骨擦音C、局部肿胀与瘀斑D、以上均不能排除4、肱骨干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肱动静脉损伤B、挠神经损伤C、正中神经损伤D、尺神经损伤5、股骨颈骨折晚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创伤性骯关节炎B、競关节僵硬C、褥疮及泌尿系感染D、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下列哪项不是锁骨骨折固定的方法()A、"8"字绷带固定B、双圈固定C、夹板D、克氏针)A、畸形B、骨擦音C、异常活动D、功能障碍8、陈旧性骨折是指()C 髓关节脱位可引起股骨头坏死 致伤外力分为:( 直接暴力;B 、间接暴力;C 、 外伤分为:( 肘关节脱位多为前4、 A 、 5、 A 、 6肌肉强力收缩;D 、)骨折;B 、脱位;C 、伤筋;D 、伤经络肱骨髀上骨折常见的类型有:( 伸直型;B 、屈曲型;C 、粉碎型;D 、嵌插型 肱骨髀上骨折可引起的并发症有:(持续劳橈神经损伤;B 、正中神经损伤;C 、尺神经损伤;D 、肱动脉损伤 骨折线的形式分类有:( )A 螺旋形骨折B 横形骨折C 斜形骨折D 粉碎骨折A 、骨折损伤后立即来就诊者;B 、骨折损伤后2—3周)A 、骨折愈合缓慢;B 、关节功能受明显影响;C 、陈旧性骨折的愈合;D 、骨折 发生重叠、旋转;成角而愈合10、 骨折部位骨碎裂成三块以上骨折,称为()。
中医骨伤科学试题题.doc
B 、肱骨外上胃果炎D 、肱骨骨果上骨折B 、正中神经损伤一、多选题(10分) 1、肩关节脱位的阳性体征是:A 、杜加氏征(搭肩试验)B 、托马氏征C 、直尺试验D 、麦氏试验2、晋代葛洪著《肘后救率方》是世界上最早(首先)记载A 、踝关节内翻型骨折 C 、使用夹板固定骨折B 、额合关节脱位整复方法 D 、骨折治疗施行内固定3、槌骨远端骨折的分型有:A 、直型B 、屈曲型C 、外展型D 、尺偏型4、下列治法哪些不属于中期治法A 、行气活血法B 、和营止痛法C 、清热凉血法D 、接骨续筋法5、骨折的急救包括:A 、抢救生命B 、创口包扎C 、现场固定D 、迅速运送6、间接暴力所致骨折的特点有:A 、骨折斜形或螺诞形B 、骨折处软组织损伤较重C 、两骨骨折多不在同一水平D 、开放性骨折多由内向外穿破皮肤7、肩关节脱位根据肱骨头的位置分为:A 、上脱位B 、下脱位C 、前脱位D 、后脱位8、骨折的晚期并发症是A 、感染B 、关节僵硬C 、缺血性肌挛缩D 、创伤性关节炎 9、肘后三点骨性标志发生改变可见于下列情况( )A 、肘关节后脱位 C 、肱骨内上骤IV 骨折 10、爪形手可见于()A 、缺血性肌痉挛 C 、尺神经损伤-- *、1、 下列那些是骨折与脱位共有的并发症()A 、感染B 、关节僵硬C 、创伤性关节D 、骨化性肌炎 2、 下列哪些属于不稳定性骨折()A 、横断骨折B 、斜形骨折C 、嵌插骨折D 、粉碎骨折 3、 正中神经损伤有哪些症状()A 、拇指不能对掌B 、拇示指不能屈曲C 、不能伸腕D 、虎口麻木B 、关节僵硬 D 、骨化性肌炎B 、肘关节 D 、额颌关B 、断面的接触 D 、固定和运动B 、抽屉试验阳性 D 、关节交锁 B 、关节盂空虚 D 、弹性固定4、下列那些是骨折与脱位共有的并发症()A 、感染 C 、创伤性关节炎 5、脱位常发生于(A 、肩关节C 、散关节 6、下列哪些属于骨折的早期治疗A 、行气活血法 C 、清热凉血法 7、 列哪些属于持续牵引A 、手法牵引 C 、骨牵引8、 夹板外固定有哪些优点A 、固定确实可靠C 、便于调整B 、和营止痛法 D 、接骨续筋法B 、皮肤牵引 D 、布托牵引B 、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 D 、适用于所有9、下列哪些骨折是按骨折线的形态来分类的()A 、斜型骨折B 、嵌插骨折C 、青枝骨折D 、骨垢分离1 0、下列哪些属于不稳定性骨折()A 、横断骨折B 、斜形骨折C 、嵌插骨折D 、粉碎骨折1、 明代伤科分为哪两个专科()A 、接骨B 、金镰C 、正骨D 、金疡2、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首次描述的是()A 、髓关节脱位B 、将髓关节分前后脱位两类C 、竹简固定骨折D 、额颌关节脱位 3、 列哪些是影响骨折愈合的局部因素:A 、损伤的程度 C 、骨骼的粗细 4、月板损伤的表现有:A 、麦氏征阳性 C 、关节弹响 5、脱位的特有体征是 A 、关节畸形 C 、关节压痛 6、下列哪些属于损伤的内在因素()A 、年龄B 、体质C 、职业工种D 解剖结构B 、正中神经损伤D 、梯神经损伤 B 、畸形D 、骨擦B 、股骨颈骨折 D 、腕舟骨骨7、爪形手可见于(A 、缺血性肌痉挛C 、尺神经损伤 8、骨折的特有体征是A 、肿胀C 、异常活动 9、血性坏死的骨折是:A 、骸骨骨折C 、距骨骨折 1 0、下列治法哪些不属于早期治法A 、清热凉血法B 、行气活血法C 、和营止痛法D 、接骨续筋法四、1、 孟氏骨折的分型可分为A 、伸直型B 、屈曲型C 、内收型D 、外展型 2、 股骨颈骨折按骨折线的方向分为A 、外展型B 、内收型C 、前屈型D 、后伸型 3、 骨折有哪些主要症状A 、疼痛B 、畸形C 、瘀肿D 、功能功能障碍 4、 哪些是肩关节周围炎的俗称A 、五十肩B 、冻结肩C 、方肩D 、露肩风 5、 最常见的脱位关节是( ) A 、肩关节 B 、腕关节 C 、髓关节 D 、颍颌关节6、 骨折移位的程度和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A 、搬运情况B 、肌肉附着点C 、作用力方向D 、年龄7、 小儿模骨头半脱位有哪些俗称()A 、牵拉肘B 、肘错环C 、肘脱位D 、肘脱臼 8、 复杂性脱位合并什么损伤( ) A 、骨折 B 、神经 C 、血管D 、肌腱9、 股骨头颈部的血供主要来源于()A 、关节囊的小动脉B 、股骨干的滋养动脉C 、圆韧带的小动脉D 、骼腹下动脉B 、骨痂改造期 D 、血肿机化期 B 、抽屉试验阳性 D 、关节交锁 B 、《正体类要》D 、《普济方》B 、青枝骨折 D 、压缩骨折B 、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 D 、适用于所有骨折B 、和营止痛法 D 、接骨续筋法B 、腕舟骨 D 、距骨0、影响胫腓骨骨折后移位的因素有( )A 、暴力的方向B 、肌肉的收缩C 、骨折的损伤程度D 、小腿和足的重力、骨折愈合过程一般分为: A 、原始骨痂期 C 、临床愈合期 、板损伤的表现有: A 、麦氏征阳性 C 、关节弹响、下列医籍属伤科专籍的是 A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C 、《医宗金鉴》、伤科学是研究下列何种损伤疾患的科学( )A 、皮肉 C 、气血、哪些属于持续牵引 A 、手法牵引 C 、骨牵引、尺神经损伤有哪些症状 A 、爪形手C 、第四、五指屈曲不全 B 、筋骨D 、脏腑 B 、皮肤牵引 D 、布托牵引B 、第一、二指不能屈曲 D 、拇指不能对掌下列哪些骨折是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类的A 、嵌插骨折 C 、骨甑骨折、夹板外固定有哪些优点 A 、固定确实可靠 C 、便于调整、下列哪些属于骨折的早期治疗 A 、行气活血法 C 、清热凉血法0、常见的缺血性坏死部位有 A 、股骨头 C 、月骨、下列哪些脱位是按原因分类的A、外伤性脱位B、病理性脱位C、习惯性脱位D、先天性脱位、间接暴力所致骨折的特点有:A、骨折斜形或螺诞形B、骨折处软组织损伤较重C、两骨骨折多不在同一水平D、开放性骨折多由内向外穿破皮肤、哪些骨折多由筋内牵拉引起:A、肱骨内上骨果B、俊骨C、尺骨鹰嘴D肱骨大结节、槎骨远端骨折的分型有:A、伸直型B、屈曲型C、外展型D、尺偏型、属于脱位的晚期并发症有:A、感染B、创伤性关节炎C、关节僵硬D、骨折、下列治法哪些属于早期治法:A、清热凉血法B、和营止痛法C、攻下逐瘀法D、舒筋活络法、肩关节脱位的阳性体征是:A、杜加氏征(搭肩试验)B、托马氏征C、直尺试验D、麦氏试验、骨折的急救包括:A、抢救生命B、创口包扎C、现场固定D、迅速运送、下列哪些骨折多由筋内牵拉引起:A、肱骨内上股B、骸骨C、尺骨鹰嘴D、肱骨大结节0、肩关节脱位根据肱骨头的位置分为:A、上脱位B、下脱位C、前脱位D、后脱位、下列哪些是影响骨折愈合的局部因素:A、损伤的程度B、断面的接触C、骨骼的粗细D、固定和运动、骨折的特有体征有()A、冲击痛B、畸形C、骨擦音D、异常活动、截瘫的并发症有A、褥疮B、缺血性肌挛缩C、骨化性肌炎D、便秘、骨折的特有体征有()A.冲击痛B、畸形C、骨擦音D、异常活动5、肘后三点骨性标志发生改变可见于下列情况(B 、缺血性肌挛缩 D 、便秘 B 、畸形D 、功能功能障碍 B 、冻结肩 D 、露肩风 B 、伸拇短肌腱D 、外展拇短肌、截瘫的并发症有 A 、褥疮C 、骨化性肌炎、伤筋有哪些主要症状 A 、疼痛 C 、瘀肿、哪些是肩关节周围炎的俗称 A 、五十肩C 、方肩、梯骨茎突腱鞘内包括哪些肌腱 A 、伸拇长肌腱 C 、外展拇长肌腱、骨折移位的程度和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A 、搬运情况B 、肌肉附着点C 、作用力方向D 、年龄、下列那些是骨折与脱位共有的并发症()A 、感染B 、关节僵硬C 、创伤性关节炎D 、骨化性肌炎、爪形手可见于( )A 、缺血性肌痉挛B 、正中神经损伤C 、尺神经损伤D 、梯神经损伤A 、肘关节后脱位B 、肱骨外上骤炎C 、肱骨内上骨果IV 骨折D 、肱骨骨果上骨折、《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阐述的骨折治疗原则是() A 、复位、夹板固定 C 、功能锻炼、药物治疗 E 、动静结合、响胫腓骨骨折后移位的因素有( A 、暴力的方向 C 、骨折的损伤程度、哪些属于不稳定性骨折( A 、横断骨折C 、嵌插骨折 、捻发音常见于( )A 、腱周围炎 C 、气胸0、模骨茎突腱鞘内包括哪些肌腱 A 、伸拇长肌腱C 、外展拇长肌腱B 、竹简固定 D 、内治和外治 ) B 、肌肉的收缩 D 、小腿和足的重力 B 、斜形骨折D 、粉碎骨折 B 、半月板损伤 D 、血胸 B 、伸拇短肌腱 D 、外展拇短肌腱、下列那些是骨折的早期治疗()A、行气活血法C、清热凉血法9、爪形手可见于()A、缺血性肌痉挛C、尺神经损伤1 0、下列那些是骨折的早期治疗(A、行气活血法C、清热凉血法B、和营止痛法D、接骨续筋法B、正中神经损伤D、榛神经损伤)B、和营止痛法D、接骨续筋法九、1、明代伤科分为哪两个专科()A、接骨C、正骨E、折疡2、缺血性肌挛缩,有下列哪些病理变化(A、神经麻痹C、瘢痕形成3、股骨颈骨折根据骨折部位分为:A、头下型C、颈中型4、梯骨远端骨折的分型有:A、直型C、外展型5、属于脱位的晚期并发症有:A、感染C、关节僵硬6、下列治法哪些属于早期治法:A、清热凉血法C、攻下逐瘀法7、伤筋的主要症状是:A、疼痛C、瘀肿8、下列属于脱位的特有体征是:A、疼痛C、关节畸形9、间接暴力所致骨折的特点有:A、骨折斜形或螺诞形C、两骨骨折多不在同一水平B、金镰D、金疡)B、肌肉坏死D、爪形手畸形B、内收型D、基底部型B、屈曲型D、尺偏型B、创伤性关节炎D、骨折B、和营止痛法D、舒筋活络法B、畸形D、功能障碍B、肿胀D、弹性固定B、骨折处软组织损伤较重D、开放性骨折多山内向外穿破皮肤10、尺骨上1 / 3骨折合并梯骨头脱位临床分为:A、伸直型B、屈曲型C、外展型D、内收型十、1、下列哪些是影响骨折愈合的局部因素:A、损伤的程度C、骨骼的粗细B、断面的接触D、固定和运动2、骨折的晚期并发症是A、感染B、关节僵硬B、血性肌挛缩D、创伤性关节炎3、下列治法哪些不属于早期治法A、清热凉血法B、行气活血法C、和营止痛法D、接骨续筋法4、下列属于脱位的特有体征A、疼痛B、弹性固定C、肿胀D、关节畸形5、骨折愈合过程一般分为:A、原始骨痂期B、骨痂改造期C、临床愈合期D、血肿机化期6、最易发生缺血性坏死的骨折是:A、股骨粗隆间骨折B、股骨颈骨折C、尺骨下段骨折D、腕舟骨骨折7、半月板损伤的表现有:A、麦氏征阳性B、抽屉试验阳性C、关节弹响D、关节交锁8、尺骨上1 / 3骨折合并梯骨头脱位临床分为A、伸直型B、屈曲型C、外展型D、内收型9、哪些属于骨折的分类类型A、粉碎B、嵌插C、缩短D、压缩10、孟氏骨折的分型可分为A、伸直型B、屈曲型C、内收型D、外展型1、试述股骨干各段骨折的移位特点及原因。
中医骨伤科学试题及名解总结材料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骨折成角移位:2、固定:3、骨折:4、复位:5、稳定型骨折二、填空题(每个空格0.5分,共20分)1、胫腓骨的疗! _ _ y疗点_2、股骨颈和股骨干之间形成一个夹角,称_________________ 正常值为_____________ o_3、股骨颈骨折按解剖部位分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型。
4、锁骨中外1/3骨折,骨折端因受肌肉的牵拉及上肢重力的影响,骨折近端常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位,远端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位,并向内侧重叠移位。
5、正常人桡骨远端与腕骨形成关节面,其掌倾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尺偏角为6、骨折的急救包括、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
7、桡骨下端骨折是指______________ ,临床上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四种类型。
8、Colles骨折可出现典型畸形,即侧面看呈 _____________________ 畸形,正面看呈畸形。
9、 脱位的特有体征有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10、 骨折常见的致伤暴力为以下形式 ________________11、骨折常见的5种移位是 ______________12、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多为 ________________ 骨折或 _________三、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 A 、创伤性髋关节炎 B 、髋关节僵硬 C 、褥疮及泌尿系感染D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6、下列哪项不是锁骨骨折固定的方法( )A 、"8"字绷带固定B 、双圈固定C 、夹板D 、克氏针内固定1、 餐叉样畸形改变常见于 _____________ A 、桡骨下端骨折 B 、肱骨干骨折2、 下列哪项不属于稳定骨折:() A 、裂缝骨折B 、螺旋骨折3、 下列哪种情况可排除骨折的或能性: A 、受伤部位无畸形 B 、 D 、以上均不能排除4、 肱骨干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 、肱动静脉损伤B 、桡神经损伤5、 股骨颈骨折晚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骨折。
2023中医骨伤科学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2023中医骨伤科学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是中医骨伤科的基本治疗原则?A. 药物治疗B. 外治法C. 调整阴阳D. 整体观念参考答案:D2. 下列哪项属于中医骨伤科常用外治法?A. 针灸B. 拔罐C. 药酒D. 药敷参考答案:D3. 下列哪项是骨折的主要诊断依据?A. 疼痛B. 肿胀C. 骨擦音D. X线检查参考答案:D4. 下列哪项是中医治疗骨折的原则?A. 闭合复位B. 开放复位C. 功能锻炼D. 固定参考答案:A5. 下列哪项属于中医骨伤科范畴?A. 腰椎间盘突出症B. 风湿性关节炎C. 肱骨骨折D. 颈椎病参考答案:C二、填空题1. 中医骨伤科的治疗原则是整体观念、__________、辨证论治。
参考答案:调整阴阳2. 骨折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闭合复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手法复位、牵引复位、切开复位、功能锻炼3. 下列疾病属于中医骨伤科范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骨折、筋伤、关节脱位三、判断题1. 中医骨伤科治疗骨折时,主张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参考答案:正确2. 骨折复位后,无需进行固定治疗。
()参考答案:错误3. 中医骨伤科治疗筋伤时,主张采用手术治疗。
()参考答案:错误四、名词解释1. 骨折:指骨骼因外力作用而发生的断裂或破碎。
2. 筋伤:指因外力作用导致筋肉、筋膜、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损伤。
3. 关节脱位:指关节因外力作用导致关节头与关节窝的正常位置关系丧失。
五、简答题1. 简述中医骨伤科的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中医骨伤科的治疗原则包括整体观念、调整阴阳、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是指将人体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强调内外因素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状况密切相关。
调整阴阳是指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辨证论治是指根据病情的具体表现,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骨伤科学: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损伤和疾患的一门科学。
损伤:是由于人体受外界各种创伤因素作用而使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遭到破坏的疾患。
内伤:指脏腑损伤及损伤所引起的气血、脏腑、经络功能紊乱,而出现的各种损伤内证,古称“内损”。
痹症:指气血为病邪阻闭而引起的疾患。
骨疽:指附着于骨的深部脓疡,毒气深沉。
疼痛弧试验:嘱患者肩外展或被动外展患肢,但外展到60~120°范围时,冈上肌腱在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证。
肘后三角:肘关节屈曲90°时,肱骨外上髁、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三点连线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
运动:指人体各部位的运动和人体在空间的移动,以及对抗地心引力和其它力以维持姿势所进行的运动。
运动单位:前角细胞及神经轴突和其所支配肌束。
肌张力:在静止状态时,肌肉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称为肌张力。
肌力:病人肌肉主动运动的力量、幅度和速度。
反射的概念:人体在大脑的控制和调节下,对内外各种刺激所产生的反应。
反射弧:参与发射活动的全部解剖结构。
病理反射:指椎体束病损时,大脑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而出现的异常反射。
弹手指征(霍夫曼征):快速弹压被夹住的患者中指指甲,引起诸手指的掌屈反应为阳性。
划跖试验(巴彬斯基征):轻划跖外侧,引起拇趾背屈,余趾呈扇形分开的反应为阳性。
压擦胫试验(欧本海姆征):以拇指用力沿胫骨前嵴内侧面从上面而下压擦,余趾呈扇形分开的反应为阳性。
捏腓肠肌试验(高登征):用力捏压腓肠肌,余趾呈扇形分开的反应为阳性。
踝阵挛:检查者一手托住腘窝,一手握足,用力使其踝关节突然背屈,然后放松,可以产生踝关节连续的交替的伸屈运动,则视为阳性髌阵挛:患者仰卧,检查者以一手的拇食二指抵住髌骨上极,用力向下急促抵住髌骨,然后放松,引起髌骨连续交替的上下移动为阳性。
手法:是医者用指、掌、腕、臂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劲力,结合身功或辅以器械,随症运用各种手法技巧,作用于病人的患部及各部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由表入里,以达到治病疗伤、整骨正位、强壮身体的一种治疗方法。
骨折功能复位:骨折复位虽尽了最大努力,某种移位仍未完全纠正,但骨折在该位置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功能复位。
清创术:对开放性损伤的污染创口进行处理,以使其转变为清洁创口,并力争尽早闭合伤口的手术,称为清创术。
1.损伤的外因:外力作用、外感六淫、邪毒感染、虫兽伤害2.损伤的发生过程和外力作用性质分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按受伤的时间分为新伤和陈伤。
3.损伤后一般局部症状有疼痛、肿胀、功能障碍4 骨病局部的一般症状可有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特殊症状可有畸形、肌萎缩、筋肉挛缩、肿块、疮口与窦道4.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包括感觉、运动、反射、神经变性反应的检查6 人体感受分两大类,内脏感觉和躯体感觉,躯体一般感觉分为深感觉和浅感觉浅感觉包括痛觉、温度觉、触觉。
5.运动系统检查内容有肌容量、肌张力、肌力6.施理伤手法要遵循辩证施治的原则7.夹板固定时间长短视骨折愈合情况而定,达到骨折临床愈合即可解固定。
8.损伤后按损伤时间一般分为新伤和旧伤,新伤指伤后2~3周以内。
9.在世界上最早记载了下颌关节脱位手法整复方法的著作是晋代葛洪的《肘后救卒方》。
10.正骨手法中,“拔伸牵引”主要纠正骨折的重叠移位及成角移位。
“旋转屈伸”主要是恢复正常生理轴线。
“提按端挤”主要是纠正骨折的前后或内外侧方移位。
“摇摆触碰”主要是用于横断、短斜和锯齿形骨折。
11.肢体石膏外固定时,应将关节固定于功能位。
12.骨伤内治法的后期治法有以下几种补气养血法、补养脾胃法、补益肝肾法等。
13.骨关节退变X线表现: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细变窄、立线改变14.损伤三期的辩证治法中,初期治法通常用攻下逐瘀法、行气消瘀法、清热凉血法15.手法分为治骨手法和理筋手法。
16.正骨八法内容:摸、接、端、提、按、摩、推、拿17.骨折复位位标准有两个功能复位和解剖复位1何为弹性固定?脱位后,关节周围未断离的筋肉痉挛或扣锁,可将脱位后的骨端保持在特殊位置上,远端肢体被动活动时,虽可稍微活动,但有弹性阻力,去除外力后,关节又回复到原来的特殊位置,这种情况称为弹性固定。
2 试述摸诊(触诊)在骨科临床中的意义及常用触诊手法。
摸诊是伤科诊断方法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医者的手对损伤局部的认真触摸,可帮助了解损伤的性质,有无骨折、脱位,以及骨折、脱位的移位方向等。
触诊手法有:①触摸法②挤压法③叩击法④旋转法⑤屈伸法⑥摇晃法3 试述颈椎间孔挤压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
检查时病人取坐位,头向患侧倾斜,并向后伸,检查者将双手放在前额部,向下用力按压头部。
如果颈部或上肢出现疼痛加重,即为阳性反应。
挤压试验的机理在于使椎间孔缩小,加重对颈神经的刺激,故出现疼痛或放射痛。
4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
病人坐位,头微屈,医生立于患侧,一手置患侧头部,另一手握患腕做反向牵引,此时牵拉臂丛神经,若患肢窜痛麻木,则视为阳性。
5 试述直腿抬高的操作及临场意义。
病人仰卧,两腿并拢伸直,分别做直腿抬高动作,然后再被动抬高。
正常时,两下肢同样能抬高80°以上并无疼痛。
若一侧下肢或双下肢抬高幅度降低,不能继续抬高,同时又有下肢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说明有坐骨神经根受压现象。
这是由于直腿抬高时使坐骨神经更加紧张,从而加剧了神经根的压迫程度。
6 试述股神经牵拉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
患者俯卧,髋、膝关节完全伸直。
检查者将一侧下肢抬起,使髋关节过伸,如大腿前方出现放射痛为阳性。
可见于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其机制是上述动作加剧了股神经本身及组成股神经的腰2~4神经根的紧张度,加重了对受累神经根的压迫,因而出现上述症状。
7试述骨盆挤压和分离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
骨盆挤压试验:用于诊断骨盆骨折和骶髂关节病变。
患者仰卧位,医者两手分别放于髂骨翼两侧,两手同时轻轻向中心挤压,如有骨折则会发生疼痛,称骨盆挤压试验阳性。
或嘱患者采取侧卧位,医者双手放于上侧髂骨部,向下按压,后法多用于检查骶髂关节病变。
骨盆分离试验:多用于检查骨盆骨折及骶髂关节病变。
患者仰卧位,医者两手分别置于两侧髂前上棘部,两手同时向外推按髂骨翼,使之向两侧分开,如有骨盆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则局部发生疼痛反应,称为骨盆分离试验阳性。
8何为杜加氏征阳性。
先嘱患者屈肘,并将手搭于对侧肩上,如果手能搭到对侧肩部,且肘部能贴近胸壁为正常,若肘部不能靠近胸壁,则为搭肩试验阳性。
亦可嘱患者将肘部先靠近胸壁,然后再将手搭于对侧肩上,亦为此试验阳性,说明有肩关节脱位。
9试述蛙式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
多用于幼儿。
检查时,患儿仰卧,使双膝双髋屈曲90°,医者使双髋作外展外旋至蛙式位,双侧肌体平落在床面为正常,若一侧或双侧肢体不能平落于床面,即为阳性,说明髋关节外展外旋受限,根据临床可考虑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10试述浮髌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
用于检查膝关节腔内积液。
检查时,患腿伸直,医者一手压在髌上囊部,向下挤压,使积液流入关节腔内,然后用另一手拇、中指固定髌骨内外缘,食指按压髌骨,这时可感到髌骨有漂浮感,重压时下沉,松指时浮起,称浮髌试验阳性。
11膝关节侧向挤压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
用于检查膝关节侧副韧带是否断裂。
检查时,患者仰卧位,患腿伸直,医者一手扶膝侧面,另一手握住踝部,然后使小腿作被动内收或外展动作。
如检查内侧副韧带,则一手置膝外侧推膝部向内,另一手拉小腿外展,这时产生松动感和内侧疼痛。
若检查外侧副韧带,则一手置膝内侧推膝部向外,另一手拉小腿内收,此时发生膝外侧疼痛和产生松动感,亦为阳性征。
这表明有膝关节侧副韧带断裂或损伤。
12抽屉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
本实验用于检查十字韧带是否发生断裂。
检查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双膝屈曲90°,嘱患者用双手按住大腿下段,医者双手握住小腿上段,用大腿夹住患肢的足部防止移动,同时作小腿前后推拉动作,如过度向前移动,则说明是膝关节前十字韧带断裂;若向后过度移动,则说明是后十字韧带断裂,,注意在检查移动时必须以解剖位置为活动起点,否则容易发生判断错误。
13回旋挤压试验(麦氏征)操作及临场意义。
是临床诊断半月板损伤最常用的试验方法,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如检查内侧半月板损伤,医者一手扶患膝,另一手握住足踝部,先将膝关节屈曲到最大限度,然后使膝外旋,小腿内收,并逐渐伸直膝关节,这样使膝关节内侧间隙产生挤压力和研磨力。
如发生弹响和明显疼痛,即为阳性。
如使小腿外展膝内旋,可以检查外侧半月板损伤。
14研磨(提拉)试验操作及临场意义。
患者俯卧,使患者膝屈曲90°,医者一手按住大腿下端,另一手握住患肢踝部提起小腿,使膝离开床面,作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活动,若出现膝外或内侧疼痛,则为提拉试验阳性,说明有内侧或外侧副韧带损伤。
若医者双手握足踝部,使膝关节在不同角度被动研磨加压,同时作外展外旋或内收内旋活动,如出现膝关节疼痛和弹响为阳性,说明有内侧或外侧半月板损伤。
由于该试验有两种临床意义,故研磨和提拉检查又用于鉴别膝关节半月板和侧副韧带损伤。
15肌力测定如何分级。
0级肌肉无收缩1级肌肉有微弱收缩,但不能移动关节2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吸引力。
3级能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能抗地心引力运动肌体,且恩给你抵抗一定强度的阻力。
5级能抵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肌体。
16小夹板外固定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1.四肢闭合性管状骨2.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或经处理创口闭合者3.陈旧性四肢骨折适合于手法复位者禁忌症1.较严重的开放性骨折2.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3.固定不牢靠部位的骨折17理筋手法的功能有哪些1.活血散瘀,消肿止痛2.解除痉挛,放松肌肉3.理顺筋络,整复错位4.松解粘连,通利关节5.调和气血,散寒除痹中医骨伤科学: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损伤和疾患的一门科学。
损伤:是由于人体受外界各种创伤因素作用而使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遭到破坏的疾患。
内伤:指脏腑损伤及损伤所引起的气血、脏腑、经络功能紊乱,而出现的各种损伤内证,古称“内损”。
痹症:指气血为病邪阻闭而引起的疾患。
骨疽:指附着于骨的深部脓疡,毒气深沉。
疼痛弧试验:嘱患者肩外展或被动外展患肢,但外展到60~120°范围时,冈上肌腱在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证。
肘后三角:肘关节屈曲90°时,肱骨外上髁、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三点连线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
运动:指人体各部位的运动和人体在空间的移动,以及对抗地心引力和其它力以维持姿势所进行的运动。
运动单位:前角细胞及神经轴突和其所支配肌束。
肌张力:在静止状态时,肌肉保持一定程度的紧张称为肌张力。
肌力:病人肌肉主动运动的力量、幅度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