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合集下载

第一课_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

第一课_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
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2、王位世袭
(1)建立: (2)特点:
舜————禹————启
禅让制 世袭制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 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以后几千年时间里基 本上成为君主承传的正统定规。
(3)方式:
(3)影响:
3、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嫡(正妻)、嫡子(正妻之子)、嫡长子与次子、庶子(妾生的儿子)
嫡长子(嫡长孙……)
天子 嫡长子(嫡长孙……) 大宗 (宗主)
小宗
大宗
诸侯
小宗 嫡长子(嫡长孙…) 大宗 卿 大夫 小宗 嫡长子…… 大宗
嫡长子 余嫡子及庶子 嫡长子 余嫡子及庶子

小宗 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
互为表里
相辅相成
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
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 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卫侯,五年营成 周,六年制礼作乐。” 什么是礼? 是维护宗法、分封等级 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是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礼与乐是什么关系? 乐是与礼相应的乐舞,配合 礼的进行。
宗法制对我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尊尊、长长、亲亲”是宗法制度的核心, 古老的中华,沧海桑田,王朝易姓,但“尊尊、 长长、亲亲”始终被视为“人之大道者也”而未 有变革。 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观念; 家长制、任人唯亲的作风; “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现象
“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⑴王位世袭制(启、沿用近4000年)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 夏朝: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等,地方封侯、伯。

2. 商朝: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等,地方封侯、伯。

占卜决策:商王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反映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 分封制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内容: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诸侯的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诸侯的权利: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利。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2. 宗法制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

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又是大宗。

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 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1. 诸侯争霸背景: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

表现: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民,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战争。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表 宗法制 四、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核心,是分封制在血缘
关系方面的体现.

分封制
是宗法制在政治 制度上的体现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1、二者互为表里,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是宗法制在政治制 度方面的体现。 2、分封制是权利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做一做,今天学得怎么样?
1.商代政治的特点不包括
A.实行王位世袭制 B.贵族以血缘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C.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 D.大规模实行分封制
2.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 B.对异姓功臣进行分封 C.无条件遵从周天子命令 D.带有血缘和部族色彩
做一做,今天学得怎么样?
3.与分封制不同,宗法制主要规定了权利和义务的 A.分配问题 B.继承问题 C.履行职责 D.范围权限 4.西周推行的分封制 A.主要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B.规定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C.诸侯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 D.实施范围仅限于王族内部 5.分封制在西周前期的主要影响是 ①扩大了统治范围 ②加强了地方的统治 ③巩固了周天子地位 ④形成了割据混战局面
戴冠冕的夏禹
禹死后,他的儿子 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 自己的后代。这样“公 天下”变为 “家天 下”,“禅让制”被 “王位世袭制”取代。
夏后启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世袭制的确立:
禅让制
(民主推选首领制度)
禅让制,是指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 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世袭制的确立:
洛阳市区去老城区的路中央立 西周后期,王权衰 有一座九龙石柱,名曰:九龙 落,分封制破坏. 鼎。鼎是王者权力的象征。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课件10:第1课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

课件10:第1课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5)宗法制影响:
材料一:《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 宗,何也?所以 长和睦 也。 ──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
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世卿世禄”
材料二:自武王至幽王,传十二世十三王,基本上行嫡长子
世袭制。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第一卷
武王弟康叔封国 成王弟叔虞封国
功臣吕尚封国
周公长子伯禽封国 纣王兄微子启封国
(1)分封的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2)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3)分封的内容:土地和人民 (4)分布的数量和区域:王族占主体;富庶和重要的战略位 置。(统治策略:以亲制疏,将血缘内聚转化为政治向心力)
(5)诸侯的义务与权力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镇守疆土
——《诗经·北山》
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夙夷。
随王作战
——《晋侯苏编钟》
管仲对曰:“……而贡包茅不入,无以缩酒,寡人是征。”
交纳贡赋
——《左传》文公十三年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
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
城。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2: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分封起到拱卫王室,巩固统治的作用 2)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3)诸侯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造成分裂割据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 高度集中
影响: ①积极作用: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消极影响:导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 ②历史遗存影响 a.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b.姓氏的起源源于西周的封国。 c.中国的地名简称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

课件8: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件8: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汉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
内容 a.周王把一定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 的后代(对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b.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c.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 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 担作战等义务。(层层分封)
王位世袭制:夏朝形 成的王位在一家一姓 中传承的一种制度。
开始:禹死启继 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相卿士等的设立 地方:侯、伯等的设立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开始:周武王、周公旦
礼乐制度
为了更好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还制定了各种礼乐制 度。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 一些规则和仪式,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和统治秩序的工具。
本课小结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 辅相成。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 分封制是宗法制政治上的体现。 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层层封授、 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相结合 的特点。
4.影响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 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学思训练 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还有没有宗法制的影子?有哪些行为 是受到了这种制度的影响? 1.“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现象 2.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 3.任人唯亲、唯上是从的作风 4 .干部职务终身制
3.内容 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 在本宗族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稳定。

人教必修一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人教必修一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2〕依据材料一答复,分封的目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二答复周初分封的诸侯有何
特点?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①定义:又称封邦建国。 ②目的:稳固统治 ③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④内容:
A.周王:把王畿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 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其建立诸侯国, 拱卫王室。
B.诸侯:义务—听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 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斗的 进展,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 “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头破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分封制”,推行 “郡县制”。
2.宗法制
清官来断家务事——
一个诸侯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 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 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 个小儿子,后来这个诸侯不幸病逝, 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 和家业,请问应当判给谁?
小儿子。
2.宗法制 ①定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稳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②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
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冲突。 ③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④内容: ⑤作用: ⑥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定义

目的
2、宗法制 定义 目的
对象
核心
内容
内容
影响
作用
破坏
分封与宗法
习题
▪ 1、据史书记载,奄国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 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 六族”。“殷民”指:

课件7: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件7: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大禹建夏王朝始
部落联盟首领
夏王
2.夏启即位家天下
及禹崩,虽受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
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
天子之位。
——《史记•夏本纪》
问:夏启的做法改变了禅让制,对后世产生了怎样 的影响?
问:“选贤与能”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代替是否是历 史的退步?为什么?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养。……是谓大同”。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 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故谋 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 由此其选也。 ……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篇》
周武王已封次子诞为邘、四子为应候、五子为韩侯。 长女大姬婚陈候。武王崩,嫡长子诵年幼,叔伯们具 以年长;诵还有同母弟虞。谁来继承王位?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互为表里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宗法制
分封制


分配的原则 是维系分封制的 血缘纽带
权利的分配 是宗法制在政治制 度方面的外在体现
共同起到维护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与团结的作用。
谢谢观看!

材料二 凡进食之礼……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食:
干饭类食品; 羹:有浓汁的食品)羹之有菜者用枝,其无
菜者不用枝。
──摘自《礼记》
材料三 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 ……以飨燕之礼,亲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笔记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笔记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课笔记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 夏朝:禅让制到世袭制- 禹传启,家天下2. 商朝:内外服制度- 内服:王畿之地,商王直接统治- 外服:附属国管辖的地区,有较大自主权3.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分封制:- 目的:巩固统治- 对象:同姓子弟、功臣、前代贵族- 内容:授民授疆土- 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是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后期导致了诸侯争霸- 宗法制:-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礼乐制: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 背景- 秦的统一- 法家思想2. 内容- 皇帝制度: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 中央官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九卿制)- 地方官制:郡县制3. 影响- 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 中央集权的发展- 汉初郡国并行制:郡县与封国并存- 汉武帝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唐中后期藩镇割据:安史之乱后形成- 宋太祖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加强中央集权2. 君主专制的演进- 汉武帝设中朝:限制相权- 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宋朝分割相权: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枢密使分割军权、三司使分割财政权- 元朝中书省:相权反弹3.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察举制:汉武帝时期,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科举制: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 明朝: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内阁2.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五、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 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斗争3. 在发展过程中,宦官专权、外戚干政等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治制度的演变。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课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 1 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分封的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但要对周天子承担义务,如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

西周还实行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

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西周的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必不可少的工具。

第 2 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是其核心,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

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协助皇帝处理政事、掌管军事、监察百官。

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第 3 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朝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工明确,相互制约,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设中书门下为行政机构,枢密院掌管军事,三司掌管财政,进一步分割了相权。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第 4 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加强了皇权。

但皇帝政务繁多,后来设立了内阁,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 5 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古希腊地理环境独特,多山多岛,城邦林立。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

第一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件

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作用: 破坏:
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破坏
例4.周王将商代贵族也分封为诸侯,主要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血统 B.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例5.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 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请思考: 如果你是周王,你会怎样进行 分封呢?
西周分封
根据教材第5页及上图,将封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类。
王室贵族: 对 象 先代贵族: 功 臣:
燕、鲁、卫、晋、吴 杞、宋、许、陈、楚 齐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目的: 对象:
巩固统治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内容: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义务: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例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起源于
A、汉代 B、夏朝 C、春秋 D、秦朝
例3.公元前21世纪,中国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主要是
A.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 B.发展统一国家的需要 C.居民“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结果 D.私有制发展和阶级对抗的结果
二、西周的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武王、姜子牙等,大 举伐纣,经过牧野之战,一战而胜,结束 了商王朝的统治,建立了周朝,采取了一项 重要的措施-----分封制……
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约公元前2070年 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的出现
图1:大禹治水图
读图,请思考:
图2:戴冠冕的夏禹
根据图1、图2,大禹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哪
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这些变 化对后来启的王位有无影响呢?

课件11:第1课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

课件11:第1课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
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一)宗法制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最大的特点(核心) 血缘与政治相结合(家国同构) 3.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1.二者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 2.共同起到维护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与团结的作用。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一)禅让制:在部落联盟内实行民主选举,选贤能之人
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首领选举实行的是禅让制,在部落联盟内部实行民主选举,“选贤与能”。到了禹的时候,夏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利也越来越大。禹按照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但是没给实权。相反,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左图为戴冠冕的夏禹
(二)王位世袭制 1.夏朝的建立-禹传位给儿子启。 2.“家天下”(王位世袭制)的确立
(1)传承方式: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2)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3)影响:A.“公天下”—“家天下”(实质上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发展在政治上的反映,是一种历史进步) B.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血缘政治色彩。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
公元前1046年,武王发动了灭商的总攻击,纣王逃回王宫,自焚而亡,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武王灭商
周武王(姬发)
庶民

﹝卿﹞大夫
诸侯
天子
奴隶
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
6.分封制的评价
积极作用: 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b.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c.西周成为一个延续百年的强国。

课件6: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课件6: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礼记·礼运》
思考:当时的社会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大禹治水图
戴冠冕的夏禹
两张图中的大禹有何不同,它说明了什么?
臣民——部落联盟首领——国王;“家天下”取代 了“公天下”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同?此后王位该如何传承?
是生产力进步和私有制发展的产物;王位世袭制
世袭制:天下为家的开端
启与交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 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层层分封, 等级森严
生产力发展 诸侯的独立性
天子
士 庶
周公封邦建国
方国联盟首领转为天下之君 中国统一国家形态由此奠定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宗”字是什么意思? 宗法制:

嫡庶分明
法 制
的秩序
太庙
以血缘
关系为

纽带; 表明宗法制与血

政权与 缘和神权有关
神权的
结合
宗 嫡长子继承制 法 运行原则: 制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 制度。 王位世袭制:是指阶级社会中,帝位(或王位)世代沿袭的 制度。
禅让制:远古的美丽传说



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 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 人世及以为礼……
——《史记·燕召公世家》 通过占卜神化王权 建立行政管理制度
如何治理“家天下”?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分封制:等级森严的统治
1.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分什么?分给谁?
2.受封者享有什么权利, 要履行什么义务?
巩固统治 土地和人民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设置官员、建立 武装、征派赋役

第1课_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课_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1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背景:西周建立,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 2、分封制 3、宗法制 4、礼乐制度 (1)目的
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确立的政治秩序 (2)作用
维护政治稳定,保证社会和谐 (3)结果:
春秋战国崩溃
12
夏商周三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牢固的血缘关系 浓厚的专制色彩 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孟子·告子》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 务?
缴纳贡赋、镇守疆土、朝觐述职。
7
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 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 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2)材料三中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 原因是什么?
2、分封制
(1)目的
(2)内容
对象:
义务:
权力:
主要封国:
(3)特点:
(4)影响:
积极:加强统治,扩大疆域
消极: 诸候势力扩大,削弱王权,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5)瓦解:
(6)废除:
6
材料一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虑诸侯谁纳 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辱慢王朝, 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其所守 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其职也。无非 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 则六师移之。
13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第1课: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举例:
“鼎”权力的象征:王九鼎,诸侯七鼎, 卿大夫五鼎,士三鼎
“死”的称呼:天子——驾崩 卿大夫——卒
诸侯——薨 【hong]
士——不禄
平民、奴隶——去世
夏、商、周创造了我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材料一
材料二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
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
殷商甲骨卜辞图
②受封者在疆域内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 派赋役的权利。
(九)结果: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 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周王)——诸 侯——卿大夫——士”。
(十)影响:
第1课: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积极影响:前期 ①通过分封制,(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加 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分配与继承制度。 材料三 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 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 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1、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2、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血缘色彩。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复习训练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周代分封制下, 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 “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 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解析:“雅言”是周王室使用的语言,而 西周的统治中心镐京在今陕西省境内,故 本题选择C项。
所生之子为庶子,正妻所生之子中年纪最大的儿子即嫡长 子,其他儿子叫余嫡子,余嫡子和庶子统称余子】。
2)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宗族组织和国家 组织合而为一, “家”与“国”密切结合,嫡长 子与其他诸子在血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是 君臣关系。
3)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依据父系血缘关系 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

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3、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C)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B.促进了西周经济的发展 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 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
4、“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 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材料反映的实质是(C ) A.诸侯间争夺土地、人口,互相残杀 B.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趋向崩溃 D.诸侯争霸,诸侯国数量减少
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四)影响 1、扩大统治区域、拱卫王室、巩固统治
2、隐患: 材料五:平王之时,周室既衰,诸侯 强并弱,齐、楚、始大,政由方伯。 材料六: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向周 王的使臣询问九鼎的轻重。这是觊觎 周室,想取而代之的表现。在使臣的 机智应答下,楚庄王只好悻悻而罢。
周王室衰微, 天子对诸侯的支配权 已转移到“方伯”手中
为什么禹被 画成了一位 君主?
戴冠冕的夏禹
(二)家天下
禹死后,以天下授 伯益,其子启杀掉伯益 夺得王位。从此,“禅 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 取代,“家天下”的时 代开始。
二、商朝政治制度
▪ 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 法制

2、 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占 卜 用 的 龟 甲
占 卜 用 的 龟 甲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国家政治
制度
(奴隶制社会)
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
(封建制社会)
春秋战国
(过渡时期)
夏、商、周

清朝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一、早期国家的起源 ☞基础知识:时间、地点、 标志 ☞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了解远古时代的途径
传说
考古
二、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商朝政治制度
▪ 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 法制

2、 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
占 卜 用 的 龟 甲
占 卜 用 的 龟 甲
三、分封制
武王灭商后,建立了周朝。人数较少 的周人如何统治广大的疆域,成为了一 个难题。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周人,该 怎么办?
分封制
西 周 的 封 国
(一)分封对象
材料一: 武王分封了三类人:一是自 己的弟弟及其他的亲戚;二是姜太公 等功臣谋士;三是商纣王的儿子。
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二)权利
1.周王把土地和人口 授予诸侯,建立诸侯 国。 2.受封诸侯具有世袭 政治权。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三)义务:
材料二: 诸侯要定期朝见天子,汇报自 己的政务。一次不朝见,就贬低他的 爵位;两次不朝见,就削减他的封地; 三次不朝见,则出兵进行讨伐。
庶人
4、内容:
A.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 一种措施;
B.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C.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D.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 政治隶属关系。
实质:宗法制是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 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 5、评价
▪ (1)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 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 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 的特权;
宗法制的特点
①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规定了大小宗的区别,形成庞大的宗族网。 ③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形成宗族等级和
贵族等级。
▪ (二)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 ①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紧密,宗法制 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分封制基于 宗法制而产生,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 ②从根本上说,分封制就是宗法制作 用于国家地方政治制度的重要举措和 体现。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国家政治
制度
(奴隶制社会)
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
(封建制社会)
春秋战国
(过渡时期)
夏、商、周

清朝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一)夏 朝的建立
为什么禹被 画成了一位 君主?
戴冠冕的夏禹
(二)家天下
禹死后,以天下授 伯益,其子启杀掉伯益 夺得王位。从此,“禅 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 取代,“家天下”的时 代开始。
服从周王命令,朝觐述职
交纳贡赋
材料三: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 考查众诸侯谁纳不纳贡。纳贡的如果 礼貌不好,既是侮慢王于不贡。” 材料四: 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点燃 烽火,结果诸侯都纷纷派兵来勤王。
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四)影响 1、扩大统治区域、拱卫王室、巩固统治
2、隐患: 材料五:平王之时,周室既衰,诸侯 强并弱,齐、楚、始大,政由方伯。 材料六: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向周 王的使臣询问九鼎的轻重。这是觊觎 周室,想取而代之的表现。在使臣的 机智应答下,楚庄王只好悻悻而罢。
▪ (2)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 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 地结合在一起;
▪ 隐患: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 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 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 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

▪ 6、宗法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 积极:它形成了认祖归宗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
王位由谁来继承?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 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 二儿子——大夫人所生, 三女儿——大夫人所生, 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 的。
▪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 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延伸拓展——
为了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周朝还制定了 礼乐制度,称为周礼。
礼:泛指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规 则、礼节、仪式;乐:指音乐、舞蹈、歌咏 等。 由周公制定。
前者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使贵贱有等,各 安其分;后者的作用在于上下“和同”。不 同 等级、身份要遵循不同的礼乐制度,但可以
族强大的凝聚力,孝顺长辈、恪守孝道……
▪ 消极:成为数千年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 ,
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 ▪ 任人唯亲,裙带关系…… ▪ 中国古代上自帝王,下至百姓祭祀祖先活动,封
建社会皇位继承的制度等,时至今日,我国民间 祭祀祖先,认祖归宗的传统。 中华名族尊奉黄帝为共同祖先,故称中国人为 “炎黄子孙”,这可以大大增强中华民族的团结, 提高台湾同胞,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爱国热 情;海外侨胞回国,港澳同胞回到内地“寻根问 祖”,民族情结也会加深。
▪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

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 3、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 原则: ▪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
长”。
政治组织与亲族组织合一 政治权力分配基于血缘关系


子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嫡长子
余嫡子及庶子

大宗 (宗主) 小宗 (大宗) 小宗 (大宗) 小宗 (大宗)
周王室衰微, 天子对诸侯的支配权 已转移到“方伯”手中
四、宗法制
(一)宗法制
1、定义: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 性质的一种权力继承制度。是用规定宗族内 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 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 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 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