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空气调节与制冷原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空气调节与制冷原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空气调节与制冷原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 空气调节与制冷原理基础知识

第一节常用名词及概念

一、空气的组成及其主要状态参数

在热工学中,我们把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叫做湿空气。在大气中永远包含一定量的水蒸气,所以绝对干的空气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而在一般空调研究中,把干空气作为一个整体,对它的组成成分不作详细讨论,因此,我们就可认为:

湿空气=干空气+水蒸气

空调就是空气调节,也就是将外界空气(湿空气)经过一定的处理并用一定的方式送入室内,使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和洁净度等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湿空气是空气调节的对象,湿空气的状态通常用压力、温度、相对湿度、含湿量及焓等参数来度量和描述,这些参数称为湿空气的状态参数。因此,首先要对湿空气的状态参数,如压力、温度、湿度和焓等有所了解。

1. 压力

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对单位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压力称为大气压力。空气对容器壁面的实际压力称为绝对压力。在空调系统中,空气的压力是用仪表测出的,仪表上指示的压力称为工作压力,

它是以当地大气压作为参考点,所测得的工作压力就不是绝对压力,而是绝对压力与当时当地大气压的差值,也称为表压力。压力的单位用帕(Pa)或千帕(kPa)表示。

工作压力与绝对压力的关系为:

绝对压力=当地压力+工作压力

只有绝对压力才是湿空气的状态参数。凡未指明是工作压力的,均应理解为绝对压力。由上所述的湿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气所组成的混合气体,所以湿空气的压力即为干空气分压力p g与水蒸气的分压力p s之和,即:

p=p g+p s(1.1)在空调工程中所处理的湿空气就是大气,所谓湿空气的总压力p就是当地的大气压p b,即:p b=p g+p s(1.2)为了对湿空气的压力,特别是对其中水蒸气的分压力有进一步的认识,必须了解饱和空气和未饱和空气的概念。

饱和空气: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空气中水蒸气分子的含量越多,水蒸气的分压力就越大。如果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超过某一含量时,空气中就有水析出。这说明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湿空气中容纳的水蒸气的数量是有一个最大限度的。也就是说,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有一个最大值,这个最大值就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p sb。在大气中,如从水蒸发为汽的数量与空气中水蒸气凝结为水的数量相等,此时大气中所含的水蒸气数量达到最大限度,即水蒸气处于饱和状态。这种湿空气就是干空气和饱和水蒸气的混合物,称为饱和空气。

未饱和空气:若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力低于其相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这时的水蒸气就处于过热状态,这种湿空气就是干空气和过热水蒸气的混合物,称为未饱和空气。由此可见,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湿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的大小,是衡量水蒸气含量即空气干燥或潮湿的指标。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水蒸气分压力越高,说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就越多;水蒸气含量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水蒸气的分压力就越大。

2. 温度

空气的温度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是分子动能的宏观结果。温度的高低用“温标”来衡量,目前常用的温标有绝对温标、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

绝对温标也称热力学温标或开尔文温标,简称开氏温标,符号为T,单位为K。这种温标以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分子的移动动能,转动动能和振动动能)趋于零的温度为起点,定为0 K,即绝对零度。3种温标的换算关系为:

T=t+273.15≈t+273 (K)(1.3)

t=5/9(t F-32)(?C)(1.4)式中T —— 绝对温度,K;

t—— 摄氏温度,?C;

t F —— 华氏温度,?F。

温度是空气调节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当空气受热后,其内部分子动能增大,空气则表现为温度升高。湿空气是干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物,所以湿空气的温度就是干空气的温度,也是水蒸气的温度,即:

T=T g=T q(1.5)

3. 湿 度

湿度是表示空气中所含水蒸气量多少的物理量。根据用途,湿度可用以下几种方法表示。

(1)绝对湿度

每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称为湿空气的绝对湿度,用ρv 表示。

绝对湿度只能说明湿空气在某一温度下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不能直接反映湿空气的干、湿程度。水蒸气的饱和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低,水蒸气易达到饱和点;温度高,则饱和点也高。因此,同一绝对湿度的空气在不同的温度下其吸收水分的能力是不同的,故在空气调节中常采用相对湿度和含湿量来表示湿空气的湿度。

(2)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是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分压力之比,用符号?表示,即:

v

v v max v

ρρ?ρρ=='' (1.6) 式中 ρv —— 湿空气的绝对湿度;

ρ"v —— 干饱和蒸汽的密度。

从式(1.6)可看出,相对湿度反映了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接近饱和的程度,相对湿度越小,说明空气越干燥,吸湿能力越强;反之,相对湿度越大,说明空气越潮湿,空气的吸湿能力越弱。当相对湿度为100% 时,指的是饱和湿空气;反之,相对湿度值为0时,指的是干空气。故相对湿度亦可称为饱和度。

(3)含湿量

在空调工程中,调节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是经常要遇到的问题。但用什么样的数值来表达

水蒸气的含量最为方便呢?若以单位体积即绝对湿度来表示,由于空气温度的变化,其体积也随之而变化,虽然其中水蒸气的绝对含量不变,但单位体积即每立方米体积内含有的水蒸气量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绝对湿度的数值也就不同了;若用单位质量即1 kg 湿空气中所带有水蒸气量来表示,虽然没有随着空气温度变化的问题,但湿空气在其状态变化过程中,由于水分的蒸发或水蒸气的凝结,不仅水蒸气的含量发生了变化,而且因为m =m a +m q ,湿空气以体积或质量作为标准,都会给计算带来麻烦。但可以看到,无论湿空气的状态如何变化,其中干空气的质量总是不变的。为了计算方便,就采用1 kg 干空气作为计算的标准。

随1 kg 干空气同时存在的水蒸气质量(g ),称为湿空气的含量,用符号d 来表示,即:

v a

m d m = (g/kg ,干空气) (1.7) 式中 m v —— 水蒸气质量;

m a —— 干空气质量。

要注意:这里是以1 kg 干空气作为标准,而非为1 kg 的湿空气,湿空气的质量应是(1+d /1 000)kg 。 相对湿度和含湿量都是表示空气湿度的参数,但意义却不相同。相对湿度能表示空气接近饱和的程度,却不能表示水蒸气的含量多少;而含湿量能表示水蒸气的含量多少,却不能表示空气接近饱和的程度。

4. 焓

在空调工程中,湿空气的状态经常发生变化,也经常需要确定此状态变化过程中的热交换量。例如,对空气进行加热和冷却时,常需要确定空气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湿空气的焓是以1 kg 干空气作为计算基础的。含有1 kg 干空气的湿空气即(1+d /1000)kg 湿空气的焓h ,是1 kg 干空

气的焓h a 和d (g )水蒸气的焓h q 的总和,即:

h =h a +0.001d×h q (1.8)

从热工学的基础知道,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焓差值等于热交换量。而空调工程中对空气加热或冷却都是在定压条件下进行的,故空气定压过程中热量的变化量等于空气状态变化前后的焓差,即:

q =h 2-h 1 (1.9)

二、湿空气的焓湿图

空气的主要状态参数包括t 、d 、B 、?、h 、p (B 为大气压力)。在空调工程中,为了避免烦琐的公式计算,在设计和运行时需要有一个线算图,它既能联系以上6个参数,又能表达空气状态的各种变化过程,这就是本节要介绍的焓湿图。

线算图有各种形式,我国现在使用的是以焓和含湿量为纵横坐标的焓湿图,也叫h -d 图,如图1.1所示。为了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它,下面先介绍该图的绘制过程。

图1.1 湿空气的h -d 图

温度(?C )

一般平面图形只能有两个独立的坐标。而湿空气的状态取决于t、d、B3个基本参数,因而应该有3个独立的坐标。然而可以选定大气压力B为已知(在空气调节中,空气的变化过程可以认为是在一定大气压力下进行的),这样,只剩下t、d两个坐标参数,就可以进行图形绘制了。但是,因焓h与温度有关,为了便于使用,用焓h代替温度t。因此,选定焓h为纵坐标,以含湿量d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为使图面展开,线条清晰,两坐标轴之间的夹角由常用的90?扩展为大于或等于135?。为了避免图面过长,又常取一水平线画在图的上方代替实际的d轴。

1. 等焓线和等含湿量线

确定坐标比例尺之后,就可以在图上绘出一系列与纵坐标平行的等d线及与横坐标平行的等h线。t=0和d=0的干空气状态点为坐标原点。

2. 等温线

等温线是根据公式

=+?+(1.10)

h t d t

1.005(2501 1.86)

制作而成的。由此可见,当温度等于常数时,公式为直线方程,h、d相对应,因此,只需已知两个点即可绘出等温线。若温度常数值分别为-5、0、10、20 ?C…时,则得到一系列对应的等温线。

显然,等温线为一组不平行的直线。公式中1.005t为截距,(2 500+1.84t)为斜率,由于t 值不同,因而每一等温线的斜率是不相同的。但是,由于1.84t远小于2 500,温度对斜率的影响不明显,因此,等温线又近似平行直线。

3. 等相对湿度线

根据公式

s s

0.622p d p p ??=- (1.11) 可以绘出等相对湿度线。在一定的大气压力p 下,当相对

湿度?为常数时,含湿量d 就取决于p s ,而p s 又是温度t 的

单值函数,其值可从水蒸气性质表中查出。因此,给定不

同的温度t ,可求得对应的d 值,根据t 、d 值,就可以在

h-d 图中找出若干点,连接各点即成等? 线。等? 线是一组

发散形曲线。? =0% 的等? 线即是纵轴线,? =100% 的是

饱和湿度线。公式表明,等? 线为曲线,因此,对应点取

得越多,曲线就越准确。

以? =100%线为界(见图1.2),曲线以下为过饱和区,由于过饱和状态是不稳定的,通常有凝结现象,所以又称为“有雾区”;曲线以上为湿空气区,又称为“未饱和区”。在湿空气区,水蒸气处于过热状态。 4. 水蒸气分压力线

公式(1.11)可变换为:

s (0.622)pd p d ?

=+ (1.12) 当大气压力p 为定值时,式(1.12)为p s =f (d )的函数形式,水蒸气分压力p s 仅取决于含湿量d 。因此,可在d 轴的上方设一水平线,标上d 值所对应的p s 值即可。

5. 热湿比线

在空调过程中,被处理的空气常常由一个状态变为另一个状态。在整个过程中,如果空气的图1.2 空气状态在h -d 图上的表示

热湿变化是同时进行的,那么,在h-d 图上由状态A 到状态B 的直线连线就代表空气状态变化过程线,如图1.2所示。为了说明空气状态变化的方向和特征,常用状态变化前后焓差和含湿量差的比值来表示,称为热湿比ε,即:

B A B A h h h d d d

ε-?==-? (1.13) 将式(1.13)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总空气量G ,将得到:

/h G h Q W d G d

ε???===??? (1.14) 由式(1.14)可见,总空气量G 在处理过程中所得到的(或失去)的热量Q 和湿量W 的比值,与相应1 kg 空气的比值?h /?d 是完全一致的。式(1.13)、(1.14)中,?d 和W 是以kg 来度量的,若改用g 为单位,则有:

ε=(?h /?d )/1 000=(Q /W )/1 000 (1.15)

由式(1.13)、(1.14)可见,ε 就是直线AB 的斜率,它反映了过程线的倾斜角度,故又称“角系数”。斜率与起始位置无关,因此,起始状态不同的空气只要斜率相同,其变化过程线必定互相平行。根据这一特征,就可以在h-d 图上以任意一点为中心作一系列不同的ε 标尺线。实际应用时只需把等值的ε 标尺线平移到空气状态点,就可以绘出该空气状态的变化过程了。

三、空气的干、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

1. 干、湿球温度

在空调运行中,经常使用干、湿温度计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干、湿球温度计是由两支相同的温度计组成。其中一支的感温包裹上脱脂棉纱布,纱布的下端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玻璃小杯中,在毛细作用下纱布经常处于润湿状态,将此温度计称为空气的湿球温度计。使用时,在热湿交换达

到平衡,即稳定的情况下,所测得的读数称为空气的湿球温度。另一支未包纱布的温度计相应地称为干球温度计,它所测得的温度称为空气的干球温度,也就是实际的空气温度。以后分别用t 和t s表示空气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

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实际上反映了湿纱布上水的温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任一读数都可以认为是湿球温度,只有在热湿交换达到平衡,即稳定条件下的读数才称之为湿球温度。下面用传热传湿原理分析空气流经湿球表面时所发生的热湿交换过程。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 ? <100% 时,纱布上的水必然产生蒸发现象。若水温高于空气的温度,蒸发所需要的汽化热必然首先取自水分本身,因此,纱布上的水温下降。湿球温度计上的读数开始高于干球温度上的读数,随后下降。无论原来水温多高,经过一段时间后,水温终将降至空气干球温度以下。这时,也就出现了空气向水面的传热,此热量随着空气与水之间温差的加大而增加。当水温降到某一数值时,空气向水面的温差传热恰好补偿水分蒸发所吸收的汽化热,此时,水温不再下降。如果湿球纱布上最初水温低于湿球温度,则空气向水面的温差传热一方面供给水蒸发所需的汽化热,另一方面供水温的升高。随着水温的升高,传热量减少,最终仍将达到温差传热与蒸发需热相等,水温稳定并等于空气湿球温度。在空气相对湿度不变的情况下,湿纱布上水分蒸发可以认为是稳定的,从而蒸发所需的热量也是一定的。

当空气相对湿度较低时,湿球纱布上的水分蒸发快,蒸发需要的热量多,水温下降得也愈多,因而干、湿球温差大。反之,如空气相对湿度大,则干、湿球温差小。当? =100% 时,湿纱布上的水分不再蒸发,干、湿球温度也就相等了。由此可见,在一定的空气状态下,干、湿球温度的差值反映了空气相对湿度的大小。

根据传湿原理,可知水分蒸发时,在湿球纱布表面上首先形成一层温度等于水温的饱和空气边界层。如果该饱和空气边界层的水汽分压力大于周围空气的水汽压力,饱和空气边界的水汽分子就要向空气扩散,而水中的分子也不断脱离水面进入饱和边界层,即水不断向空气蒸发。这一过程即为空气与水之间的湿交换过程。

另外,应该指出的是,由于水与空气之间的传热过程及水的蒸发过程都与湿球周围的空气流速有关。因此,在相同的空气污染条件下,空气流经湿球表面的流速不同时,所测得的湿球温度也会产生差异。当空气不流动或流速很小,热湿交换不充分时,出现的误差较大。空气的流速较大,传热与蒸发进行得越充分,湿球温度越准确。实验证明,当空气流速≥2.5~4 m/s时,空气流速对热、湿交换过程的影响已不显著,湿球温度趋于稳定。因此,要准确地反映空气的相对湿度,应使湿球周围的空气流速保持在2.5 m/s以上。

2. 湿球温度在h-d图上的表示

由前述可知,当空气流经湿球时,由于空气与水之间存在热湿交换现象,而在湿球周围形成一层与水温相等的薄饱和空气层。该饱和空气状态为B,原空气状态为A。空气由状态A变为B 的过程中,传给水的热量又由水以潜热的形式带了回来,因而空气焓值基本不变,A→B可近似认为是等焓过程。在h-d图上由点A作等焓线与? =100% 饱和线交得B点,该点的温度即是湿球温度t s。

但是严格地说,空气的焓值并非不变,而是略有增加。这是因为水蒸发到空气中去的过程中,除带进汽化热外,还带进了水本身的汽化热,此时空气增加的焓为:

?h=h s-h A=?d·c·t s(kJ/kg)(1.16)

式中 ?d —— 每千克干空气增加的含湿量,kg/kg 。

?d =d s -d A (kJ/kg ) (1.17)

因而A 状态的空气达到饱和时,其状态变化过程的热湿比为:

s s s 4.19d

d c t h c t t d ε????===?=?? (1.18) 式中 c —— 水的质量热容,c =4.19 kJ/(kg ·K )。

即状态A 的空气沿热湿比ε =4.19t s 过程线达到饱和状态s ,实际湿球温度是t s 而不是t B 。因而ε =4.19t s 线又称为空气的等湿球温度线。但在空气调节中一般t s ≤30?C ,ε =4.19t s 等湿球温度线和ε =0的等焓线非常接近,而且当t s =0?C 时,两线完全重合。因此,以等焓线代替湿球温度线在工程上是允许的。

3. 露点温度

前已叙及,空气的饱和含湿量随着空气温度的下降而减少。现把不饱和状态的空气A 沿等含湿量线冷却。随着空气温度的下降,对应的含湿量减少,而实际含湿量并未变化,因此空气相对湿度增大。当温度下降至t 1时相对湿度达到100%,这时空气本身的含湿量也已饱和,如再继续冷却,则会有凝结水产生。由此可见,t 1为空气结露与否的零界温度。空气沿等含湿线冷却,最终达到饱和时所对应的温度为露点温度,而饱和点C 称为露点。显然,空气的露点只取决于空气的含湿量,当含湿量不变时,露点温度亦为定值。

由于含湿量和水蒸气分压力呈对应关系,因此,露点温度也可以理解为饱和水蒸气分压力所对应的温度。

在空气调节中,常用等湿冷却将空气温度降到露点温度,再进一步冷却使水蒸气凝结,从而

达到干燥空气的目的。

四、空气焓湿图在空气调节技术中的应用

1. 空气状态变化过程在h-d图上的表示

由前述可知,h-d图不仅能确定空气的状态参数,而且还能显示空气的变化过程,其变化过程的方向和特征可用热湿比ε 来表示。图1.3所示为空气状态变化的几种典型过程,现分述如下。

图1.3 几种典型的空气状态变化过程

(1)等湿(干式)加热过程

空气调节过程中常用电加热器来处理空气。当空气通过加热器时获得了能量,提高了温度,但含湿量并没有变化。因此,空气状态变化是等湿升温过程,如图1.3中过程线A→B。在状态变化过程中d A=d B,h B﹥h A,故其热湿比ε 为:

ε=?h/?d=(h B-h A)/(d B-d A)=(h B-h A)/0=+∞(1.19)

(2)等湿(干式)冷却过程

如果用表面式冷却器处理空气,其表面温度比空气露点温度高,则空气将在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冷却,其焓值必相应减少。因此,空气状态为等湿降温过程,如图1.3中A→C。由于d A=d C,h C<h A,故热湿比ε 为:

ε=(h C-h A)/(d C-d A)=(h C-h A)/0=-∞(1.20)(3)减湿冷却过程

如果用表面式冷却器处理空气,当冷却器的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将凝结为水,从而使空气减湿(或谓干燥),空气的变化过程为减湿冷却过程或冷却干燥过程,此过程线如图1.3中A→D,因为空气焓值及含湿量均减少,故热湿比ε 为:

ε=(h D-h A)/(d D-d A)=(-?h/-?d)>0 (1.21)如果用水温低于空气露点温度的水处理空气,也能实现此过程。

(4)等焓减湿过程

用固体吸湿剂(例如硅胶)处理空气时,水蒸气被吸附,空气的含湿量降低,空气失去潜热而得到水蒸气凝结时放出的汽化潜热使温度增高,但焓值基本没变,只是略微减少了凝结水带走的液体,空气近似按等焓减湿升温过程变化,如图1.3中A→ G所示。其ε 值为:

ε=(h G-h A)/(d G-d A)=0/(d G-d A)=0 (1.22)(5)等焓加湿过程

用喷水室循环水处理空气时,水吸收空气的热量而蒸发为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使空气含湿量增加,潜热量也增加。由于空气失掉显热,得到潜热,因而空气焓值基本不变,所以,称此过

程为等焓加湿过程。由于此过程和外界没有热量交换,故又称为绝热加湿过程,如图1.3中A→E。此时,循环水将稳定在空气的湿球温度上。由于状态前后空气的焓值相等,因而ε 为:

ε=(h E-h A)/(d E-d A)=0/?d=0(1.23)此过程和湿球温度计表面空气的状态变化过程相似,严格地讲,空气的焓值也是略有增加的,其增加值为蒸发到空气中的水的液体热。但因这部分热量很少,因而近似认为绝热加湿过程是一等焓过程。

(6)等温加湿过程

如图1.3中A→F过程。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状态变化过程,是通过向空气喷蒸汽而实现的。空气中增加水蒸气后,其焓和含湿值都将增加,焓的增加值为加入蒸汽的全热量,即:

?h=?d·h q(kg/kg)(1.24)式中?d —— 每kg干空气增加的含湿量,kg/kg;

h q —— 水蒸气的焓,其值由h q=2 500+1.84t q计算。

此过程的ε 值为:

ε=?h/?d=(?d·h q)/?d=h q=2 500+1.84t q(1.25)如果蒸汽的温度为100?C左右,则ε ≈2 690,该过程线与等温线近似平行,故为等温加湿过程。

以上介绍了空气调节中常用的6种典型空气状态变化过程。从图1.3可看出代表4种过程的ε=±∞和ε =0的两条线将h-d图平面分成了4个象限,每个象限内的空气状态变化过程都有各自的特征,详见表1.1。

表1.1 空气状态变化的4个象限及特征表

象限热湿比状态变化的特征

Ⅰε >0 增焓加湿升温(等湿降温)

Ⅱε <0 增焓减湿升温

Ⅲε >0 减焓减湿降温(等湿升温)

Ⅳε <0 减焓加湿降温

2. 两种不同状态空气混合过程的计算

在空气调节系统的计算过程中,经常遇到不同状态的空气相混合的情况,为此,必须研究空气的混合规律。

假设质量流量为G A(kg/s)、状态为A(h A、d A)的空气和质量流量为G B(kg/s)、状态为B (h B、d B)的两种空气相混合,混合后空气质量流量为G C=G A+G B(kg/s),状态为C(h C、d C)。在混合过程中,如果与外界没有热、湿交换,根据平衡和湿平衡原理,可以列出下列方程式:

G A·h A+G B·h B=G C·h C(1.26)

G A·d A+G B·d B=G C·d C(1.27)将G C=G A+G B代入式(1.26)和式(1.27)中,即:

G A·h A+G B·h B=(G A+G B)·h C(1.28)

G A·d A+G B·d B=(G A+G B)·d C(1.29)用G B除以式(1.28)和式(1.29),并经整理后可得:

G A/G B=(h B-h C)/(h C-h A)

G A/G B=(d B-d C)/(d C-d A)

综合两式可得:

G A/G B=(h B-h C)/(h C-h A)=(d B-d C)/(d C-d A)(1.30)

(h B-h C)/(d B-d C)=(h C-h A)/(d C-d A)(1.31)由前述可知,在h-d图上(h B-h C)/(d B-d C)是直线BC的斜率,而(h C-h A)/(d C-d A)是直线CA的斜率,两条直线的斜率相同。因此,直线BC和CA平行,但又有C为公共点,因而A、B、C 3点必然在一直线上,如图1.4所示。

下面进一步分析混合点C 在AB 线上的位置。根据三角形相似原理及式(1.18),从图1.4可得到下式:

B C B C A C A C A B

d d h h G CB d d h h G CA --===-- (1.32) 式(1.32)表明混合点C 将线段AB 分成两段,两段长度之比和参与混合的两种空气的质量成反比,混合点靠近质量大的空气状态一端。

以上即为“混合规律”。利用混合规律可以很快地求出混合空气状态点,即只要已知参与混合的两种空气状态及质量,就可按质量反比分割其连线,分割点即为混合状态点,状态参数可查图求出,也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列出相应的比例式来解出。

如果混合点C 出现在“有雾区”,这种空气状态只能是暂时的,多余的水蒸气立即凝结为水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空气仍恢复到饱和状态。空气的变化过程为C→D ,如图1.5所示。因为空气在变化过程中,凝结水带走了水的显热(即液体热),因此,空气的焓值略有降低(h D <h C )。h D 与h C 间存在下列关系:

h D =h C -4.19?dt D (1.33)

式中,h D 、h C 、t D 是3个相互关联的未知数。要确定h 值,必须通过试选法,从C 点引出很多过程线,分别与? =100% 的饱和线交于不同的D 点,从其中找出一组h D 、h C 、t D 值正好符合公式(1.33)的恒等关系,则该h D 即为真正的饱和空气焓,D 点就是所求的混合空气状态点。

实际上,由于水带走的显热很少,因此,空气变化的过程线也可近似看做等焓过程。

图1.4 两种状态的空气混合过程 图1.5 过饱和区空气状态变化过程图 h C h D t D

制冷基础知识

第一章制冷基础知识 一、制冷原理 1.基本概念 a.制冷:从某一物体或区域内移走热量,其反向过程即为制热。 b.能效比:单位时间内移走的热量与所耗的功之比。 一般来说,常规制冷机的能效比约为2.2-4.0,这就是说,耗费1W的输入功率,制冷机可以移走2.2-4.0W单位热量(即制冷量为2.2-4.0W),它并没有“制造”或“消灭”能量。这也是机械压缩式制冷(制热)比其它方式如热电式、吸收式制冷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 2.基本制冷循环及其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是使制冷剂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热力设备中进行压缩、放热、节流和吸热四个主要热力过程以完成制冷循环,如下图所示。 冷凝器:放 热 压缩机:压 在制冷工程计算中,常用压焓图来表示各个过程的状态变化,并可从其上直接查出制冷剂的各种状态参数,大大简化计算。纵坐标是绝对压力P的对数值,横坐标是焓值,所谓焓值即是制冷剂的内能与推动功之和,是系统中的总能量。焓的变化意味着制冷剂从外界吸收或向外界放出热量。图中焓差△h=h2-h1,即为制冷量。 二、制冷系统中主要部件简介 1.压缩机:将制冷剂由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压缩

机的形式如下所示: 按开启方式分类 按压缩形式分类 ●全封闭式压缩机 ●往复式(活塞式)压缩机 (天加风冷式冷热水机组、风冷管道式分体空调机组采用)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半封闭式压缩机 ●涡旋式压缩机 ●开启式压缩机 ●螺杆式压缩机 ●离心式压缩机 2. 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冷凝成为液体,冷凝器的热交换形式如下: (1)风冷式冷凝器:其结构为翅片管利用风机冷却 (2)水冷式冷凝器结构有板式、套管式、壳管式三种形式 ●板式冷凝器 ●套管式冷凝器 ●壳管式冷凝器 3.膨胀阀:使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降压膨胀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膨胀阀有内平衡和外平衡两种,内平衡式适于较小阻力的蒸发器, 外平衡型可抵消蒸发器中的过大压力降。小型机组也可采用毛细管节流。 4.蒸发器:使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吸热蒸发成为气体,蒸发器的热交换形式如下: ●翅片盘管式蒸发器 ●板式蒸发器 制冷剂进气 制冷剂出液 制冷剂出液 制冷剂进气 冷却水 出水冷却水 进水 制冷剂出制冷剂进冷却水出冷却水冷却水出 冷却水制冷剂进制冷剂出

制冷原理知识点整理

·制冷原理思考题 1、什么是制冷? 从物体或流体中取出热量,并将热量排放到环境介质中去,以产生低于环境温度的过程。 自然冷却:自发的传热降温 制冷机/制冷系统:机械制冷中所需机器和设备的总和 制冷剂:制冷机中使用的工作介质 制冷循环:制冷剂一系列状态变化过程的综合 2、常用的四种制冷方法是什么? ①液体气化制冷(蒸气压缩式、蒸气吸收式、蒸气喷射式、吸附制冷) ②液体绝热节流 ③气体膨胀制冷 3、液体汽化为什么能制冷? ①当液体处在密闭容器内,液体汽化形成蒸气。若容器内除了液体及液体本身的蒸气外不存在任何其他气体,也提出在某一压力下将达到平衡,处于饱和状态。 ②将一部分饱和蒸气从容器中抽出时,必然要再汽化一部分来维持平衡。 ③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这一部分热量称为汽化热。汽化热来自被冷却对象,因而被冷却对象变冷或者使它维持在环境温度以下的某个低温。 4、液体汽化制冷的四个基本过程是什么? ①制冷剂低压下汽化 ②蒸气升压 ③高压气液化 ④高压液体降压 5、什么是热泵及其性能系数? 制冷机:使用目的是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 热泵:使用目的是向高温热汇释放能量 6、性能系数:W Q W W Q COP H /)(/0+== 7、劳伦兹循环

在热源温度变化的情况下,由两个与热源做无温差传热的多变过程及两个 等熵过程组成的逆向可逆循环,称为洛伦兹循环,这是变温条件下制冷系 数最大的循环。为了表达变温条件下可逆循环的制冷系数,可采用平均当 量温度这一概念,T0m表示工质平均吸热温度,Tm表示工质平均放热温度, ε表示制冷系数。洛伦兹循环的制冷系数相当于在恒温热源T0m和Tm间工 作的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 8、什么是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完善度,制冷剂的性能系数COP? 热力学完善度:实际制冷循环性能系数与逆卡诺循环性能系数之比 制冷剂的性能系数:制冷量与压缩耗功之比。 9、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四个基本部件? 压缩机:压缩和输送制冷剂,保持蒸发器中的低压力,冷凝器里的高压力 膨胀阀:对制冷剂节流降压并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的流量 蒸发器:输出冷量,制冷剂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 冷凝器:输出热量,从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和压缩机消耗功所转化的热量在冷凝器中被冷却介质带走 10、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当制冷剂确定后,冷凝温度、蒸发温度有什么因素决定? 环境介质温度决定冷凝温度决定冷凝压力;制冷装置用途决定蒸发温度决定蒸发压力 11、过冷对循环性能有什么影响? 在一定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下,节流前制冷剂液体过冷可以减少节流后的干度。节流后的干度越小,他在蒸发器中气化的吸收热量越大,循环的性能系数越高。 12、有效过热无效过热对循环性能有哪些影响? 有效过热:吸入蒸气的过热发生在蒸发器本身的后部或者发生在安装与被冷却室内的吸气管道上,过热吸收的热量来自被冷却对象。 有害过热:由蒸发器出来的低温制冷剂蒸气在通过吸入管道进入压缩机之前,从周围环境吸取热量而过热,但没有对被冷却对象产生制冷效应。 13、不凝性气体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不凝性气体:在制冷机的工作温度、压力范围内不会冷凝、不会被溴化锂溶液吸收的气体。 原因:蒸发器、吸收器的绝对压力极低,易漏入气体 影响:①不凝性气体的存在增加了溶液表面分压力,使冷剂蒸气通过液膜被吸收时的阻力增加,吸收效果降低。 ②不凝性气体停留在传热管表面,会形成热阻,影响传热效果,导致制冷量下降。 ③不凝性气体占据换热空间,是换热设备的传热效果变差 ④压缩机的排气压力、温度升高,压缩机耗功增加 措施:在冷凝器与吸收器上部设置抽气装置 ①水气分离器:中间溶液喷淋,吸收水气,不凝性气体由分离器顶部排出,经阻油器进入真空泵排出。阻油器用于防止真空泵停机时,大气压力将油压入制冷系统中。 ②自动抽气:由引射器引射不凝性气体入气液分离器,打开放气阀排气。 ①无机化合物 ②有机化合物

(完整版)制冷原理与设备复习题

a绪论 一、填空: 1、人工制冷温度范围的划分为:环境温度~-153.35为普通冷冻;-153.35℃~-268.92℃为低温冷冻;-268.92℃~接近0k为超低温冷冻。 2、人工制冷的方法包括(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几种。 3、蒸汽制冷包括(单级压缩蒸气制冷)(两级压缩蒸气制冷)(复叠式制冷循环)三种。 二、名词解释:人工制冷;制冷;制冷循环;热泵循环;制冷装置;制冷剂。 1.人工制冷:用人工的方法,利用一定的机器设备,借助于消耗一定的能量不断将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给高温物体的连续过程。 2.制冷: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称为制冷。 3.制冷循环: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热力过程总称为制冷循环 4.热泵循环:从环境介质中吸收热量,并将其转移给高于环境温度的加热对象的过程。 5.制冷装置:制冷机与消耗能量的设备结合在一起。 6.制冷剂:制冷机使用的工作介质。 三、问答: 制冷原理与设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制冷原理的主要内容: 1.从热力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制冷循环的理论和应用; 2.介绍制冷剂、载冷剂及润滑油等的性质及应用。 3.介绍制冷机器、换热器、各种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作用、型号表示等。 第一章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一、填空: 1、lp-h图上有_压强_、_温度_、_比焓_、__比熵_、_干度_、比体积_六个状态参数。 2、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压缩机__、__蒸发器_、_节流阀、_冷凝器___几大件组成。 3、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绝热压缩、_等压吸热_、_等压放热_、__绝热节流_几个过程组成。 4、在制冷技术范围内常用的制冷方法有_相变制冷_、__气体绝热膨胀制冷_、_气体涡流制冷_、_热电制冷_几种。 5、气体膨胀有__高压气体经膨胀机膨胀_、_气体经节流阀膨胀_、_绝热放气制冷三种形式。 6、实际气体节流会产生零效应_、热效应_、冷效应_三种效应。制冷是应用气体节流的_冷_效应。理想气体节流后温度_不变_。 二、名词解释: 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热力系数; 洛伦兹循环;逆向卡诺循环; 1.相变制冷: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或固体在低温下的融化或升华过程从被冷却的物体吸取热量以制取冷量。 2.气体绝热膨胀制冷:高压气体经绝热膨胀以达到低温,并利用膨胀后的气体在低压下的复热过程来制冷 3.气体涡流制冷: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即可分离为热、冷两股气流,利用冷气流的复热过程即可制冷。4.热电制冷:令直流电通过半导体热电堆,即可在一段产生冷效应,在另一端产生热效应。 5制冷系数:消耗单位功所获得的制冷量的值,称为制冷系数。ε=q。/w。 6.热力完善度:实际循环的制冷系数与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内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其值恒小于1。 7.热力系数:获得的制冷量与消耗的热量之比。用ζ0表示 8.洛仑兹循环:在热源温度变化的条件下,由两个和热源之间无温差的热交换过程及两个等熵过程组成的逆向可逆循环是消耗功最小的循环,即制冷系数最高的循环。 9.逆向卡诺循环:当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不变时,具有两个可逆的等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的绝热过程组成的逆向循环,称为逆向卡诺循环

制冷基本知识知识点归纳

制冷原理及设备期末复习 有不全的大家相互补充 题型:填空20分;选择10分;判断10分;简答45分(5道);计算1道,带计算器。 绪论 ?实现人工制冷的方法(4大类,简单了解原理) 1.利用物质的相变来吸热制冷; 融化(固体—液体),气化(液体—气体),升华(固体—气体) 气化制冷(蒸气制冷): 包括蒸气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吸附式制冷。 2.利用气体膨胀产生低温 气体等熵膨胀时温度总是降低的,产生冷效应。 3.气体涡流制冷 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可分为冷热两股气流; 4.热电制冷(半导体制冷) 利用半导体的温差电效应实现的制冷。 ?根据制冷温度的不同,制冷技术可大体上划分三大类: ?普通冷冻:>120K【我们只考普冷】 ?深度冷冻:120K~20K ?低温和超低温:<20K。 t=T-273.15 (t, ℃; T, Kelvin 开)T=273+t 常用制冷的方法有:液体蒸发制冷循环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过程:液体气化制冷制冷剂液体在低压下汽化产生低压蒸气, 气体膨胀制冷将低压蒸气抽出并提高压力变成高压气, 涡流管制冷将高压气冷凝成高压液体, 热电制冷高压液体再降低压力回到初始的低压状态。 按照实现循环所采用的方式之不同,液体蒸发制冷有 蒸气压缩式制冷蒸气吸收式制冷蒸气喷射式制冷吸附式制冷等 蒸气压缩式制冷 系统组成: 1-压缩机2-冷凝器3-膨胀阀4-蒸发器组成的密闭系统。 工作原理: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而蒸发,产生的低压蒸气被压缩机吸入,经压缩机压缩后制冷剂压力升高,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蒸气在冷凝器中被常温冷却介质冷却,凝结成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膨胀阀节流,变成低压、低温湿蒸气,进入蒸发器,低压液体在蒸发器中再次汽化蒸发。如此周而复始。

空调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空调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空调器的结构,一般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制冷系统:是空调器制冷降温部分,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电磁换向阀、过滤器和制冷剂等组成一个密封的制冷循环。 风路系统:是空调器内促使房间空气加快热交换部分,由离心风机、轴流风机等设备组成。 电气系统:是空调器内促使压缩机、风机安全运行和温度控制部分,由电动机、温控器、继电器、电容器和加热器等组成。 箱体与面板:是空调器的框架、各组成部件的支承座和气流的导向部分,由箱体、面板和百叶栅等组成。 制冷系统的主要组成和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密封循环系统,组成这个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膨胀阀或毛细管)和蒸发器,各个部件之间用管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循循环系统,在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氟利昂制冷剂来实现这冷降温。 空调器制冷降温,是把一个完整的制冷系统装在空调器中,再配上风机和一些控制器来实现的。制冷的基本原理按照制冷循环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其作用,分别由四个过程来实现。 压缩过程:从压缩机开始,制冷剂气体在低温低压状态下进入压缩机,在压缩机中被压缩,提高气体的压力和温度后,排入冷凝器中。

冷凝过程:从压缩机中排出来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外界空气或冷却水后,凝结成液体制冷剂,流向节流装置。 节流过程:又称膨胀过程,冷凝器中流出来的制冷剂液体在高压下流向节流装置,进行节流减压。 蒸发过程:从节流装置流出来的低压制冷剂液体流向蒸发器中,吸收外界(空气或水)的热量而蒸发成为气体,从而使外界(空气或水)的温度降低,蒸发后的低温低压气体又被压缩机吸回,进行再压缩、冷凝、节流、蒸发,依次不断地循环和制冷。单冷型空调器结构简单,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以及蒸发器等组成。单冷型空调器环境温度适用范围为18℃~43℃。 冷热两用型空调器又可以分为电热型、热泵型和热泵辅助电热型三种。 (1)电热型空调器 电热型空调器在室内蒸发器与离心风扇之间安装有电热器,夏季使用时,可将冷热转换开关拨向冷风位置,其工作状态与单冷型空调器相同。冬季使用时,可将冷热转换开关置于热风位置,此时,只有电风扇和电热器工作,压缩机不工作。 (2)热泵型空调器 热泵型空调器的室内制冷或制热,是通过电磁四通换向阀改变制冷剂的流向来实现的,如图1所示。在压缩机吸、排气管和冷凝器、蒸发器之间增设了电磁四通换向阀,夏季提供冷风时室内热交换器为蒸发器,室外热交换器为冷凝器。冬季制热时,通过电磁四通换向阀换向,室内热交换器为冷凝器,而室外热交换器转为蒸发器,使室内得到热风。热泵型空调器的不足之处是,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能使用。

空调制冷制热原理资料讲解

空调制冷制热原理 空调制冷制热原理简介 空调制冷原理 ①空调器通电后,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为高压蒸汽后排至冷凝器。同时轴流风扇吸入的室外空气流经冷凝器,带走制冷剂放出的热量,使高压制冷剂蒸汽凝结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过滤器、节流机构后喷入蒸发器,并在相应的低压下蒸发,吸取周围的热量。同时贯流风扇使空气不断进入蒸发器的肋片间进行热交换,并将放热后变冷的空气送向室内。如此室内空气不断循环流动,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②空调工作时,制冷系统内的低压、低温制冷剂蒸汽被压缩机吸入,经压缩为高压、高温的过热蒸汽后排至冷凝器;同时室 外侧风扇吸入的室外空气流经冷凝器,带走制冷剂放出的热量,使高压、高温的制冷剂蒸汽凝结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节流毛细管降压降温流入蒸发器,并在相应的低压下蒸发,吸取周围热量;同时室内侧风扇使室内空气不断进入蒸发器的肋片间进行热交换,并将放热后的变冷的气体送向室内。如此,室内外空气不断循环流动,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空调制热原理

空调热泵制热是利用制冷系统的压缩冷凝热来加热室内空 气的,如图1-2所示。低压、低温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内蒸发吸热,而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在冷凝器内放热冷凝。热泵制热时通过四通阀来改变制冷剂的循环方向,使原来制冷工作时做为蒸发器的室内盘管变成制热时的蒸发器,这样制冷系统在室外吸热,室内放热,实现制热的目的。 压缩机(压缩)--冷凝器(散热)--毛细管(节流)--蒸发器(散冷),空调制冷的四大部件就是上面四个往复循环、反之制热!

室外机结构图片 838 屯「www .838dz. com 室内机结构图片 图中虚线表示制冷状态,实线表示制热状态 制冷过程 制冷时压缩机高压出口经过四通阀 1-2到热交换器进行热 交换,使过热蒸汽逐渐变成饱和蒸汽, 进而变成饱和液体或过冷 液体。通过毛细管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液体 (混有饱和蒸汽)--- 到室外机截止阀(也称高压阀)进入室内机热交换器(蒸发器),从 周围介质吸热蒸发成气体,实现制冷。在蒸发过程中,制冷剂的 温度和压力保持不变。从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已成为干饱和蒸汽 或稍有过热度 — 热女换器上的 期敏电阻 现场配皆 .1 贾流风碣 现场配管 i ■ 1 风扇马达 ■ 1 热交换进

制冷原理-知识点总结

制冷原理-知识点总结

制冷原理及设备期末复习 有不全的大家相互补充 题型:填空20分;选择10分;判断10分;简答45分(5道);计算1道,带计算器。 绪论 ?实现人工制冷的方法(4大类,简单了解原理)1.利用物质的相变来吸热制冷; 融化(固体—液体),气化(液体—气体),升华(固体—气体) 气化制冷(蒸气制冷): 包括蒸气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吸附式制冷。 2.利用气体膨胀产生低温 气体等熵膨胀时温度总是降低的,产生冷效应。 3.气体涡流制冷 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可分为冷热两股气流; 4.热电制冷(半导体制冷) 利用半导体的温差电效应实现的制冷。?根据制冷温度的不同,制冷技术可大体上划分三大类: ?普通冷冻:>120K【我们只考普冷】 ?深度冷冻:120K~20K ?低温和超低温:<20K。

t=T-273.15 (t, ℃; T, Kelvin 开) T=273+t 常用制冷的方法有:液体蒸发制冷循环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基本过程: 液体气化制冷制冷剂液体在低压下汽化产生低压蒸气, 气体膨胀制冷将低压蒸气抽出并提高压力变成高压气, 涡流管制冷将高压气冷凝成高压液体, 热电制冷高压液体再降低压力回到初始的低压状态。 按照实现循环所采用的方式之不同,液体蒸发制冷有 蒸气压缩式制冷蒸气吸收式制冷蒸气喷射式制冷吸附式制冷等 蒸气压缩式制冷 系统组成: 1-压缩机2-冷凝器3-膨胀阀4-蒸发器组成的密闭系统。 工作原理: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被冷却对象的热量而蒸发,产生的低压蒸气被压缩机吸入,经压缩机压缩后制冷剂压力升高,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蒸气在冷凝器中被常温冷却介质冷却,凝结成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膨胀阀节流,变成低压、

空调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空调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空调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空调器的结构,一般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制冷系统:是空调器制冷降温部分,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电磁换向阀、过滤器和制冷剂等组成一个密封的制冷循环。 风路系统:是空调器内促使房间空气加快热交换部分,由离心风机、轴流风机等设备组成。 电气系统:是空调器内促使压缩机、风机安全运行和温度控制部分,由电动机、温控器、继电器、电容器和加热器等组成。 箱体与面板:是空调器的框架、各组成部件的支承座和气流的导向部分,由箱体、面板和百叶栅等组成。 制冷系统的主要组成和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密封循环系统,组成这个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膨胀阀或毛细管)和蒸发器,各个部件之间用管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循循环系统,在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氟利昂制冷剂来实现这冷降温。 空调器制冷降温,是把一个完整的制冷系统装在空调器中,再配上风机和一些控制器来实现的。制冷

的基本原理按照制冷循环系统的组成部件及其作用,分别由四个过程来实现。 压缩过程:从压缩机开始,制冷剂气体在低温低压状态下进入压缩机,在压缩机中被压缩,提高气体的压力和温度后,排入冷凝器中。 冷凝过程:从压缩机中排出来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外界空气或冷却水后,凝结成液体制冷剂,流向节流装置。 节流过程:又称膨胀过程,冷凝器中流出来的制冷剂液体在高压下流向节流装置,进行节流减压。蒸发过程:从节流装置流出来的低压制冷剂液体流向蒸发器中,吸收外界(空气或水)的热量而蒸发成为气体,从而使外界(空气或水)的温度降低,蒸发后的低温低压气体又被压缩机吸回,进行再压缩、冷凝、节流、蒸发,依次不断地循环和制冷。单冷型空调器结构简单,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以及蒸发器等组成。单冷型空调器环境温度适用范围为18℃~43℃。 冷热两用型空调器又可以分为电热型、热泵型和热泵辅助电热型三种。 (1)电热型空调器 电热型空调器在室内蒸发器与离心风扇之间安装

家用空调的制冷及制热原理

家用空调的制冷及制热原理 家用空调器一般都是采用机械压缩式的制冷装置,其基本的元件共有四件: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四者是相通的,其中充灌着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压缩机象一颗奔腾的心脏使得制冷剂如血液一样在空调器中连续不断的流动,实现对房间温度进行调节。 制冷剂通常以几种形态存在:液态、气态和气液混合物。在这几种状态互相转化中,会造成热量的吸收和散发,从而引起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在从气态向液态转化的过程,称为液化,会放出热量(发生在冷凝器中);反之,从液态向气态转化的过程,叫做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要从外界吸收热量(发生在蒸发器中)。 1、空调制冷运行原理(以家用空调为例) 空调在作制冷运行时,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后加压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在室外换热器中放热(通过冷凝器冷凝)变成中温高压的液体(热量通过室外循环空气带走),中温高压的液体再经过节流部件节流降压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在室内换热器中吸热蒸发(通过蒸发器)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室内空气经过换热器表面被冷却降温,达到使室内温度下降的目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再被压缩机吸入,如此循环。 2、空调制热运行原理(以家用空调为例) 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被压缩机吸入后加压变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在室内换热器中冷凝放热变成中温高压的液体(室内空气经过换热器表面被加热,达到使室内温度升高的目的),中温高压的液体再经过节流部件节流降压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液体,低温低压的液体在换热器中吸热蒸发后变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室外空气经过换热器表面被冷却降温),低温低压的气体再被压缩机吸入,如此循环! 冬季通过电磁四通阀换向,工作过程与夏季相反。 2、电磁四通阀 热泵型空调器是在冷风型空调器的基础上加一只电磁换向阀(又称四通阀)换向阀的作用是使制冷剂流动方向改变,使原来冷却进行运行时的蒸发器变为冷凝器,(其实就是室内的换热器,制冷时作蒸发器用,制热时作冷凝器用)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放热,热量由风机吹风带进室内,达到供热目的。热泵型冷热两用空调是一种比较实用和完善的室内空调设备。它可以在夏季向房间内送冷风,冬季向房间内送热风,一机两用。

《制冷原理与设备》详细知识点复习进程

制冷原理与设备复习题 绪论 一、填空: 1、人工制冷温度范围的划分为:环境温度~-153.35为普通冷冻;-153.35℃~-268.92℃为低温冷冻;-268.92℃~接近0k为超低温冷冻。 2、人工制冷的方法包括(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几种。 3、蒸汽制冷包括(单级压缩蒸气制冷)(两级压缩蒸气制冷)(复叠式制冷循环)三种。 二、名词解释:人工制冷;制冷;制冷循环;热泵循环;制冷装置;制冷剂。 1.人工制冷:用人工的方法,利用一定的机器设备,借助于消耗一定的能量不断将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给高温物体的连续过程。 2.制冷: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称为制冷。 3.制冷循环: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热力过程总称为制冷循环 4.热泵循环:从环境介质中吸收热量,并将其转移给高于环境温度的加热对象的过程。 5.制冷装置:制冷机与消耗能量的设备结合在一起。 6.制冷剂:制冷机使用的工作介质。 三、问答: 制冷原理与设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制冷原理的主要内容: 1.从热力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制冷循环的理论和应用; 2.介绍制冷剂、载冷剂及润滑油等的性质及应用。 3.介绍制冷机器、换热器、各种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作用、型号表示等。 第一章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一、填空: 1、lp-h图上有_压强_、_温度_、_比焓_、__比熵_、_干度_、比体积_六个状态参数。 2、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压缩机__、__蒸发器_、_节流阀、_冷凝器___几大件组成。 3、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绝热压缩、_等压吸热_、_等压放热_、__绝热节流_几个过程组成。 4、在制冷技术范围内常用的制冷方法有_相变制冷_、__气体绝热膨胀制冷_、_气体涡流制冷_、_热电制冷_几种。 5、气体膨胀有__高压气体经膨胀机膨胀_、_气体经节流阀膨胀_、_绝热放气制冷三种形式。 6、实际气体节流会产生零效应_、热效应_、冷效应_三种效应。制冷是应用气体节流的_冷_效应。理想气体节流后温度_不变_。 二、名词解释: 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制冷系数;热力完善度;热力系数; 洛伦兹循环;逆向卡诺循环; 1.相变制冷:利用液体在低温下的蒸发过程或固体在低温下的融化或升华过程从被冷却的物体吸取热量以制取冷量。 2.气体绝热膨胀制冷:高压气体经绝热膨胀以达到低温,并利用膨胀后的气体在低压下的复热过程来制冷 3.气体涡流制冷: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即可分离为热、冷两股气流,利用冷气流的复热过程即可制冷。4.热电制冷:令直流电通过半导体热电堆,即可在一段产生冷效应,在另一端产生热效应。 5制冷系数:消耗单位功所获得的制冷量的值,称为制冷系数。ε=q。/w。 6.热力完善度:实际循环的制冷系数与工作于相同温度范围内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其值恒小于1。 7.热力系数:获得的制冷量与消耗的热量之比。用ζ0表示 8.洛仑兹循环:在热源温度变化的条件下,由两个和热源之间无温差的热交换过程及两个等熵过程组成的逆向可逆循环是消耗功最小的循环,即制冷系数最高的循环。 9.逆向卡诺循环:当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不变时,具有两个可逆的等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的绝热过程组成的

制冷原理和设备思考题答案解析

思考题 1.什么是制冷?制冷技术领域的划分。 答: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物体冷却,温度降到环境温度以下,并保持这个温度。 120k以上,普通制冷120-20K深度制冷 20-0.3K低温制冷0.3K以下超低温制冷 2.了解各种常用的制冷方法。 答:1、液体气化制冷:利用液体气化吸热原理。 2、气体膨胀制冷:将高压气体做绝热膨胀,使其压力、温度下降,利用降温 后的气体来吸取被冷却物体的热量从而制冷。 3、热电制冷:利用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热电效应。 4、磁制冷:利用磁热效应制冷 3.液体气化为什么能制冷?蒸气喷射式、吸附式属于哪一种制冷方式? 答:液体气化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而吸收的热量是来自被冷却对象,因而被冷却对象变冷。蒸气喷射式、吸附式属于液体气化制冷 4.液体气化制冷的四个基本过程。 答: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膨胀过程、蒸发过程 5.热泵及其性能系数。 答:热泵:以环境为低温热源,利用循环在高温下向高温热汇排热,收益供热量,将空间或物体加热到环境温度以上的机器。用作把热能释放给物体或空间,使 之温度升高的逆向循环系统称作热泵。(当使用目的是向高温热汇释放热量时, 系统称为热泵。) 热泵的性能系数COP=Qa/W供热量与补偿能之比。 6.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完善度,制冷机的性能系数COP 答:1、循环效率(热力学完善度):说明制冷循环与可逆循环的接近程度。热力完善度愈大,表明该实际制冷循环热力学意义上的损失愈小,因此循环的经济性 必然俞高。 定义:一个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COP与相同低温热源、高温热汇温度下可逆循 环的性能系数之比COPc 0< ∩=COP/COPc <1 专业资料整理

《制冷原理与设备》详细知识点

《制冷原理与设备》详细知识点 制冷原理与设备复习题 绪论 一、填空: 1接近0k为超低温冷冻。 2、人工制冷的方法包括(相变制冷)(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气体涡流制冷)(热电制冷)几种。 3、蒸汽制冷包括(单级压缩蒸气制冷)(两级压缩蒸气制冷)(复叠式制冷循环)三种。 二、名词解释:人工制冷;制冷;制冷循环;热泵循环;制冷装置;制冷剂。 1. 人工制冷:用人工的方法,利用一定的机器设备,借助于消耗一定的能量不断将热量由低温物体转移给高温物体的连续过程。 2.制冷: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的过程称为制冷。 3.制冷循环: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所经历的一系列热力过程总称为制冷循环 4.热泵循环:从环境介质中吸收热量,并将其转移给高于环境温度的加热对象的过程。 5.制冷装置:制冷机与消耗能量的设备结合在一起。 6.制冷剂:制冷机使用的工作介质。

三、问答: 制冷原理与设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制冷原理的主要内容: 1.从热力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制冷循环的理论和应用; 2.介绍制冷剂、载冷剂及润滑油等的性质及应用。 3.介绍制冷机器、换热器、各种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作用、型号表示等。 第一章制冷的热力学基础 一、填空: 1、lp-h图上有_压强_、_温度_、_比焓_、__比熵_、_干度_、比体积_六个状态参数。 2、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压缩机__、__蒸发器_、_节流阀、_冷凝器___几大件组成。 3、一个最简单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由_绝热压缩、_等压吸热_、_等压放热_、__绝热节流_几个过程组成。 4、在制冷技术范围内常用的制冷方法有_相变制冷_、__气体绝热膨胀制冷_、_气体涡流制冷_、_热电制冷_几种。 5、气体膨胀有__高压气体经膨胀机膨胀_、_气体经节流阀膨胀_、_绝热放气制冷三种形式。 6、实际气体节流会产生零效应_、热效应_、冷效应_三种效应。制冷是应用气体节流的_冷_效应。理想气体节流后温度_不变_。 二、名词解释:

空调原理图及空调制冷原理

空调原理图及空调制冷原理,制热原理介绍 空调原理图如附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制冷状态,实线表示制热状态 制冷过程 制冷时压缩机高压出口经过四通阀1-2到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使过热蒸汽逐渐变成饱和蒸汽,进而变成饱和液体或过冷液体。通过毛细管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液体(混有饱和蒸汽)---到室外机截止阀(也称高压阀)进入室内机热交换器(蒸发器),从周围介质吸热蒸发成气体,实现制冷。在蒸发过程中,制冷剂的温度和压力保持不变。从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已成为干饱和蒸汽或稍有过热度的过热蒸汽了。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时要吸热,这就是空调制冷。室内机回气:回气管到室外机经由截止阀(也称低压阀或维修阀)进入消音器--四通阀4-3到压缩机低压回气侧完成制冷循环。 制热过程:实线表示制热状态 制热时四通阀开闭状态与制冷是正好相反,流经的顺序是: 压缩机高压出口经四通阀1---4到消音器---截止阀(也称低压阀或维修阀)---室内机热交换器---回到室外机截止阀(也称高压阀)---毛细管---热交换器---四通阀2---3到储液器---压缩机低压侧。 室外机的热交换器上的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用于制冷时检测热交换器的管道温度,如果温度异常升高则可计算出管道压力,进而把温度异常信号送给控制板。 室外机的室外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主要用来检测室外环境温度。 室内机热交换器温度传感器(热敏电阻)检测热交换器温度,如制冷或制热时在一定时间内热交换器温度达不到所规定的管温,传感器会把不正常信号送给控制板进行分析,例如系统内制冷剂不足或无制冷剂,室内机管温就不正常,传感器会把不正常信号送给控制板,控制板做出停处理,进而保护压缩机,避免压缩机长时间高温运转。因为压缩机长时间高温是极有可能被烧毁的。 空调制冷原理图空调系统 室外机结构图片

中央空调制冷原理图[1]1

中央空调制冷原理图 空调系统通过三个循环把室内的热量传到室外:冷冻水循环,制冷剂循环,冷却水循环。 制冷主机: 制冷主机通过压缩机让制冷剂迅速冷冻循环水,冷冻循环水的温度快速降低(一般经过制冷主机制冷后的水温在7℃左右),这是中央空调冷源提供的地方,通过制冷主机冷冻的冷冻水由冷冻水泵送入空调房间。 冷冻水泵: 冷冻水带走制冷剂的冷量后,再到空调系统末端(如风机盘管,空调机组)与空气换热,温度升高后再回到冷水机组内带走制冷剂冷量,这样构成冷冻水循环系统,在这个系统上的泵称为冷冻水泵。 冷却水泵: 制冷剂在冷水机组里循环,经过压缩机使温度升高,这时用水将温度降下来,这部分水称为冷却水,冷却水通过冷冷却水泵把制冷主机所产生的热量带走,再经过冷却塔把热量释放到空气中,然后回到冷水机组,这样构成一个冷却水循环系统,在这个系统上的泵是冷却水泵。 冷却塔: 通过冷却水泵将温度较高的水送上冷却塔,通过冷却塔喷头,让水自上而下流动,一方面,通过自然空气带走水中热量;另一方面,通过冷却风机带动空气加速运动,通过空气带走热量的同时加快蒸发,让水温降低。温度降低后的冷却水再次循环进入制冷主机,带走制冷主机产生的废热,如此循环。 风机盘管: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是将由风机和盘管组成的机组直接放在房间内,工作时盘管内根据需要流动热水或冷水,风机把室内空气吸进机组,经过过滤后再经盘管冷却或加热后送回室内,如此循环以达到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的目的。 中央空调水系统的工作原理 与一般空调一样,有四大部件,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蒸发器,制冷剂依次在上述四大部件循环,压缩机出来的冷媒(制冷剂)高温高压的气体,流经冷凝器,降温降压,冷凝器通过冷却水系统将热量带到冷却塔排出,冷媒继续流动经过节流装置,成低温低压液体,流经蒸发器,吸热,再经压缩。在蒸发器的两端接有冷冻水循环系统,制冷

2015年北京《制冷空调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制冷空调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前言 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 [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制冷空调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制冷空调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将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制冷空调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四年一月

第一部分专业基础知识 一、热工学和热工测量 (一)掌握热力系统状态与状态参数、热力过程、功和热量、热力循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比热、混合气体性质。 (二)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内能、焓及其物理意义;熟悉理想气体热力过程。(三)熟悉热力学第二定律实质、逆卡诺循环及其意义、卡诺定理、熵增原理。 (四)掌握水蒸气基本热力过程、水蒸气图表、湿空气性质; (五)了解气体和水蒸汽流动流速、流量、临界状态、绝热节流、蒸汽压缩致冷循环、吸收式致冷循环、热泵、气体液化。 (六)掌握热工测量方法分类、测量系统组成、测量误差分类、测量精度、仪表精度、温标。 (七)熟悉热膨胀效应测温原理及测温技术、热电偶基本定律及应用、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方法、热电偶结构及使用方法、热电阻测温原理及常用材料、测温布置技术。(八)了解干湿球温度计测湿原理、氯化锂电阻式湿度计、电容式湿度计、毛发式湿度计;了解液柱式压力计、弹性式压力计、电气式压力计、压力表选用;了解测量流速常用仪表原理及测量方法、流速测量布置技术;了解常用流量计测量原理及测量技术;了解热流计分类及布置技术。 二、传热学和流体力学(包括泵与风机基础) (一)工程流体力学及泵与风机 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及作用力,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流体动力学基本概念、稳定流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流体的两种流态和过流截面水力要素,流动阻力及简单管路的阻力计算。 熟悉流体静力学和动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流体压力和速度测量仪器的原理及应用,串联、并联管路的阻力计算。 熟悉泵和风机的工作特性曲线,管网中泵和风机运行的工况点工况调节、气蚀和喘振,离心式泵和风机的选型、正确使用和安装。 (二)传热学 掌握稳态导热、对流换热、热辐射三种基本传热方式,基本传热过程的规律和计算,

空调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空调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空调器得结构,一般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制冷系统:就是空调器制冷降温部分,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蒸发器、电磁换向阀、过滤器与制冷剂等组成一个密封得制冷循环。 风路系统:就是空调器内促使房间空气加快热交换部分,由离心风机、轴流风机等设备组成。电气系统:就是空调器内促使压缩机、风机安全运行与温度控制部分,由电动机、温控器、继电器、电容器与加热器等组成. 箱体与面板:就是空调器得框架、各组成部件得支承座与气流得导向部分,由箱体、面板与百叶栅等组成。??制冷系统得主要组成与工作原理? 制冷系统就是一个完整得密封循环系统,组成这个系统得主要部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装置(膨胀阀或毛细管)与蒸发器,各个部件之间用管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封闭得循循环系统,在系统中加入一定量得氟利昂制冷剂来实现这冷降温。? 空调器制冷降温,就是把一个完整得制冷系统装在空调器中,再配上风机与一些控制器来实现得。制冷得基本原理按照制冷循环系统得组成部件及其作用,分别由四个过程来实现。? 压缩过程:从压缩机开始,制冷剂气体在低温低压状态下进入压缩机,在压缩机中被压缩,提高气体得压力与温度后,排入冷凝器中。 冷凝过程:从压缩机中排出来得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外界空气或冷却水后,凝结成液体制冷剂,流向节流装置。?节流过程:又称膨胀过程,冷凝器中流出来得制冷剂液体在高压下流向节流装置,进行节流减压。 蒸发过程:从节流装置流出来得低压制冷剂液体流向蒸发器中,吸收外界(空气或水)得热量而蒸发成为气体,从而使外界(空气或水)得温度降低,蒸发后得低温低压气体又被压缩机吸回,进行再压缩、冷凝、节流、蒸发,依次不断地循环与制冷.单冷型空调器结构简单,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毛细管以及蒸发器等组成。单冷型空调器环境温度适用范围为18℃~43℃。 ?冷热两用型空调器又可以分为电热型、热泵型与热泵辅助电热型三种。 ?(1)电热型空调器 电热型空调器在室内蒸发器与离心风扇之间安装有电热器,夏季使用时,可将冷热转换开关拨向冷风位置,其工作状态与单冷型空调器相同.冬季使用时,可将冷热转换开关置于热风位置,此时,只有电风扇与电热器工作,压缩机不工作。??(2)热泵型空调器?热泵型空调器得室内制冷或制热,就是通过电磁四通换向阀改变制冷剂得流向来实现得,如图1所示。在压缩机吸、排气管与冷凝器、蒸发器之间增设了电磁四通换向阀,夏季提供冷风时室内热交换器为蒸发器,室外热交换器为冷凝器.冬季制热时,通过电磁四通换向阀换向,室内热交换器为冷凝器,而室外热交换器转为蒸发器,使室内得到热风。热泵型空调器得不足之处就是,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

空调制冷制热工作原理图

空调制冷制热工作原理图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空调制冷制热工作原理图 作为现代家庭调节室内温度的重要电器,空调在家居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大部分家庭用户都是采用的冷暖两用型空调,空调制冷制热原理,实际上就是制冷剂在制冷系统内循环,将热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其中,制冷剂能携带、转移热量,实现空气各种形态的转变。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空调的制冷与制热原理。 空调制冷制热原理-制冷循环原理 空调器通电后,制冷系统内制冷剂的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吸入并压缩为高压蒸汽后排至冷凝器;同时轴流风扇吸入的室外空气流经冷凝器,带走制冷剂放出的热量,使高压制冷剂蒸汽凝结为高压液体。高压液体经过过滤器、节流机构后喷入蒸发器,并在相应的低压下蒸发,吸取周围的热量;同时贯流风扇使空气不断进入蒸发器的肋片间进行热交换,并将放热后变冷的空气送向室内。如此室内空气不断循环流动,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空调制冷制热原理图 空调制冷制热原理-空调制热循环 除了制冷,冷暖两用空调还可以制热。其实简单得说,空调制热循环就是将制冷过程颠倒了过来,当然颠倒过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还需要额外增加一些部件,并且这样还会影响到空调的工作效率。空调制热有个比较大的缺陷,在0度以下,空调制热能力会大大的下降,普通空调在零下5度以后基本停止工作。变频空调稍微好一些,可以达到零下15度以内正常工作,再低也无能为力了,所以有些空调在制热上加入了电热辅助,也就是装上了电热丝,就像某些取暖器一样,这样双管齐下,制热效果会更好。

空调制冷技术工作原理讲解

空调制冷技术工作原理讲解 第一章空调制冷基础知识 学习要点: 1、了解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2、熟悉制冷剂基础知识; 3、熟知常用空调制冷名词术语。 第一节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空调 一、制冷方式的分类 根据制冷剂工作时的 状态变化,可分为:吸收式和蒸发式。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又分为: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多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二、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典型系统 1.系统组成 压缩机:将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气吸入,并将其压缩到冷凝压力,然后排至冷凝器。常用的压缩机有往复活塞式、旋转式、涡旋式。 冷凝器:将来自压缩机的高压制冷剂蒸气冷凝成液体。在冷凝过程中,制冷剂蒸气放出热量,故需用水或空气来冷却。 节流装置:制冷剂液体流过节流装置时,压力由冷凝压力降到蒸发压力,一部分液体转化为蒸气。 蒸发器:使经节流装置供入的制冷剂液体蒸发成蒸气,以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蒸发器是一个对外输出冷量的设备,输出的冷量可以冷却液体载冷剂,也可直接冷却空气。 第二节制冷剂基础知识 一、制冷剂分类 根据空调制冷剂在标准大气压力条件下,沸腾温度的高低,一般可分为三类: 高温制冷剂:>0℃ 中温制冷剂:-60℃~0℃ 低温制冷剂:<-60℃ 二、氟利昂类制冷剂简介 R12:学名:二氟二氯甲烷、分子式:CF2CL2 R12是应用最广泛的中温制冷剂,有弱芳香味,毒性小,不燃烧,不爆炸。水在R12中的溶解度很小,且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R12作制冷剂的系统中必须加干燥器。常用温度范围内,R12能够与矿物油以任意比例互溶。为防止压机启动时,油起泡,一般较大容量R12制冷机启动前需先对曲轴箱加热,让R12先从油里蒸发出来。R12对一般金属不起腐蚀作用,但能腐蚀镁及含镁量超过2%的铝镁合金。R12对天然橡胶及塑料有膨润作用,故其密封材料应采用耐腐蚀的丁腈橡胶或氯醇橡胶。压机绕组导线应采取耐氯绝缘漆。由于R12易泄漏,所以,对系统的密封性要求较严。 R22:学名:二氟一氯甲烷、分子式:CHF2CL R22也是较常用的中温制冷剂,在相同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下,R22比R12压力要高65%左右、R22无色,无味,不燃烧,不爆炸,毒性比R12略大,但仍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