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原理与构造第三讲低速空气动力学基础(2)

合集下载

空气动力学基础:第2章 机翼低速气动特性

空气动力学基础:第2章 机翼低速气动特性
但是,利用此马蹄涡系气动模型来计算机翼的升力模型 仍较繁。对大展弦比直机翼,由于弦长比展长小得多,因此 可以近似将机翼上的附着涡系合并成一条展向变强度的附着 涡线,各剖面的升力就作用在该线上,称为升力线假设。此 时气动模型简化为
直匀流+附着涡线+自由涡面 因为低速翼型的升力增量在焦点处,约在1/4弦点,因此附着 涡线可放在展向各剖面的1/4弦点的连线上,此线即为升力线。
绕流。 V∞ 与对称平面处翼剖面(翼根剖面)弦线间的夹角定 义为机翼的迎角α。纵向绕流时作用在机翼上的空气动力仍
是升力Y(垂直V∞方向),阻力X(平行V∞ 方向),纵向力矩Mz (绕过某参考点z轴的力矩)。定义机翼纵向绕流的无量纲气
动系数为
升力系数
Cy
Y
1 2
V2
S
阻力系数
Cx
1 2
X
V2S
纵向力矩系数
1
EXIT
2.1 机翼的几何参数
几何扭转角:机翼上平行于对称面的翼剖面的 y 弦线相对于翼根翼剖面弦线的角度称为机翼的
几何扭转角 扭;如右图所示。若该翼剖面的

x
局部迎角大于翼根翼剖面的迎角,则扭转角为 o
正。沿展向翼剖面的局部迎角从翼根到翼梢是
减少的扭转称为外洗,扭转角为负。反之成为
内洗。 除了几何扭转角之外还有气动扭转角,
平均空气动力弦长是—个假想矩形机翼的弦长,这一假 想机翼的面积S和实际机翼的面积相等,它的力矩特性和实 际机翼也相同。
EXIT
2.2 机翼的空气动力系数,平均气动弦长和焦点
假想矩形机翼的零升俯仰力矩为
M 'z0 mz0q SbA ,
q
1 2
V2
上式中mz0为假想机翼的零升俯仰力矩系数,也是实际机翼 的零升俯仰力矩系数,q∞为来流的动压。

第2章 低速空气动力学基础 原理教学课件

第2章  低速空气动力学基础 原理教学课件

1 2 1 2 p v p v p 1 1 1 2 2 2 0 2 2
式中p1为Ⅰ截面的静压,p2为Ⅱ截面的静压, ρv2/2为动压(也称速压); p0为总压。
所谓静压,即是流体流动时其本身实际具有的压
强; 动压为气体流动时由流速产生的附加压强,或者 说是单位体积流体所携带的动能; 总压是速度等于0时的静压。图
IV. 流线 流线是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空间曲线,在该线 上各点的流体质点所具有的速度方向与曲线在该点 的切线方向重合。图 (1) 非定常流时,由于流速随时间改变,经过同 一点的流线其空间方位和形状是随时间改变的。
(2) 定常流动时,由于流场中各点流速不随时间
变化,所以同一点的流线始终保持不变,且流线与
2.1.2 大气的物理性质
大气的物理性质包括大气的温度、压强(常称为
压力)、密度(或比重)、音速、粘性和压缩性等。
空气的粘性,是空气自身相互粘滞或牵扯的特性。 从本质上讲,粘性是流体内相邻两层间的内摩擦 力。
空气的粘性比水的要小。
空气的粘性和温度有关,温度高,空气的粘性大, 反之就小。 空气的粘性对飞机飞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与飞 行的摩擦阻力有关。
在低速、定常(稳定)流动时,流场中的任一
点,气体的静压与动压之和为一常量,且等于其 总压,这就是伯努利定理。 也可以粗略地说,低速、定常(稳定)流动时, 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而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伯努利定理的应用也是有条件的,它只适应于低 速,即认为密度不变,不适应于高速;并且要求流 场中的气体不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
(3) 平流层水汽含量也较少,天气变化小,对飞
行有利。 (4) 平流层大气质量约占整个大气的四分之一。
III. 中间层 中间层从平流层顶(50~55km)伸展到80km高 度。 这一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下降,空气 有相当强烈的垂直运动。在这一层的顶部气温可低

飞行原理 第二章飞机的低速空气动力2.3 阻力

飞行原理 第二章飞机的低速空气动力2.3 阻力
第二章
飞机的低速空气动力
飞行原理/CAFUC
本章主要内容
2.1 空气流动的描述 2.2 升力 2.3 阻力 2.4 飞机的低速空气动力特性 2.5 增升装置的增升原理
第二章 第 2 页
飞行原理/CAFUC
2.3 阻力
飞行原理/CAFUC
阻力是与飞机运动轨迹平行,与飞行速度方向相反 的力。阻力阻碍飞机的飞行,但没有阻力飞机又无法 稳定飞行。
第二章 第 44 页
●展弦比对诱导阻力的影响
升力系数不变
诱导阻力系数减少的百分比
第二章 第 45 页
机翼展弦比倒数
●高展弦比飞机
第二章 第 46 页
●空速大小对诱导阻力大小的影响
空速小,下洗角 大,诱导阻力大
阻力
诱导阻力
空速
空速大,下洗角 小,诱导阻力小
第二章 第 47 页
●翼梢小翼
第二章 第 48 页
无粘流动 沿物面法线方向速度一致
第二章 第 8 页
“附面层”
粘性流动 沿物面法线方向速度不一致
② 附面层的特点
I. 附面层内沿物面法向方向压强不变且等于法线主 流压强。
P1
P2
只要测出附面层边界主流的静压,便可得到物面各点的静 压,它使理想流体的结论有了现实意义。
第二章 第 9 页
II. 附面层厚度随气流流经物面的距离增长而增厚。
PB PC ' PC
B C’ C
A
第二章 第 28 页
●影响压差阻力的因素
总的来说,飞机压差阻力与迎风面积、形状和迎角有关。迎风面 积大,压差阻力大。迎角越大,压差阻力也越大。
压差阻力在飞机总阻力构成中所占比例较小。
第二章 第 29 页

低速空气动力学

低速空气动力学

●翼型在零升迎角下的压强分布
后半部分合力 压强低于 环境气压 压强高于 环境气压
气动中心
压强低于 环境气压
前半部分合力
第二章 第 12 页
II. 升力系数曲线斜率
CL CL ( 0 )
CL

第二章 第 13 页
III. 临界迎角和最大升力系数
CL max
lj
第二章 第 14 页
较大迎角
大迎角
第二章 第 6 页
●翼型在不同迎角下的压强分布
第二章 第 7 页
●翼型在不同迎角下的压强分布
第二章 第 8 页
●压力中心(CP)位置随迎角改变的变化
第二章 第 9 页
●压力中心(CP)位置随迎角改变的变化
第二章 第 10 页
② 升力特性参数
I. 零升迎角 0
0
第二章 第 11 页
●相对厚度对升力特性的影响
相对厚度增加,最大升力系数增加,临界迎角减小。
相型前缘半径对升力特性的影响
前缘半径增加,临界迎角增加。
半径小 半径大
第二章 第 16 页
●展弦比对升力特性的影响
展弦比越高,最大升力系数越大,临界迎角越小。
展弦比高
展弦比低
第二章 第 17 页
第二章 第 23 页
2.4.3 升阻比特性
① 升阻比
升阻比是相同迎角下,升力系数与阻力系数之比,用K 表示。 升阻比的大小主要随迎角变化而变化。 升阻比越大,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越好。
L CL K D CD
第二章 第 24 页
② 升阻比曲线
K MAX
L CL K D CD
临界迎角
最小阻力 迎角
第二章 第 37 页

《低速空气动力学》课件

《低速空气动力学》课件

飞行器的运动状态和运动 方程,飞行器的气动力学 模型,飞行器的动力学特 性分析。
4 第四章:低速气动力 5 第五章:低速飞行器 6 第六章:应用实例与
学特性
的气动设计
研究展望
低速气动力学流动的特性, 粘性效应和不可压缩性的 影响,气动力学的基本定 律和特性。
低速飞行器气动外型设计, 气动力学计算方法,气动 力学试验和验证方法。
《低速空气动力学》PPT 课件
一个引人入胜且易于理解的PPT课件,介绍了低速空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 理。
低速空气动力学课绍, 学习目标和目的。
2 第二章:气动力学基 3 第三章:飞行器的运
础知识
动学和动力学
气体的物理特性,流动的 基本规律,流体力学的基 本方程,低速近似和网格 生成等基础知识。
低速飞行器的应用案例, 未来低速飞行器的研究展 望。
7 结束语
总结本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空气动力学基础02空气动力学ppt精选课件

空气动力学基础02空气动力学ppt精选课件
定常流
如果流体微团流过时的流动参数——速度、压力、温度、密 度等不随时间变化,这种流动就称为定常流,这种流场被称 为定常流场。
.
2.1.4 流线、流线谱、流管和流量
流线和流线谱
在定常流动中,空气微团流过的路线(轨迹)叫作流线。 由许多流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流线谱。 一般情况下流线不能相交。因此,由许多流线所围成的管子
机翼下表面的气流速度要减小,小于前方气流的速度,同时 ,静压要上升,高于前方气流的大气压力。
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原理
第2章 空气动力学
.
知识要求
熟练掌握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 熟练掌握机体几何外形参数的表示和概念 能够根据相关知识对飞机所受空气动力进行分析 掌握高速飞行理论
.
2.1 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
研究
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
气流
空气的流动称为气流。 空气相对物体的流动,称为相对气流。
连续介质
组成介质的物质连成一片,内部没有任何空隙。
在其中任意取一个微团都可以看成是由无数分子组成 ,微团表现出来的特性体现了众多分子的共同特性。
微小的局部也可代表整体
.
2.1.3 流场、定常流和非定常流
流场
流体流动所占据的空间。
非定常流
在流扬中的任何一点处,如果流体做困流过时的流动多数随 时间变化,称为非定常流;这种流场被称为非定常流场。
机身长度Lah 最大当量直径Dah 长细比λah =Lah/Dah
.
2.4 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
2.4.1 空气动力、升力和阻力 2.4.2 升力的产生 2.4.3 阻力 2.4.4 升力和阻力 2.4.5 升力系数曲线、阻力系数曲线和升阻比曲线、极
曲线 2.4.6 机翼的压力中心和焦点(空气动力中心)

第三讲 1空气动力学基础

第三讲 1空气动力学基础

升力
第三讲 第 52 页 第二章
粘性
3.3.1 低速附面层
① 附面层的形成
附面层,是气流速度从物面处速度为零逐渐增加到 99%主流速度的很薄的空气流动层。
速度 不受干扰的主流 附面层边界
物体表面
第三讲 第 53 页 第二章
●附面层厚度较薄
第三讲 第 54 页 第二章
●无粘流动和粘性流动
附面层的形成是受到粘性的影响。
转捩点 层流附 面层
紊流附面层
第三讲 第 59 页 第二章
●层流的不稳定性
AI AII
1 a
vI vII
2
PI PII
3
AI
AII
vI
vII
PI
PII
b
c
第三讲 第 60 页 第二章
●层流附面层和紊流附面层的速度型
第三讲 第 61 页 第二章
3.3.2 阻力的产生
•摩擦阻力(Skin Friction Drag) •压差阻力(Form Drag) •干扰阻力(Interference Drag) •诱导阻力(Induced Drag) 废阻力
相同的时间,相同的起点和终点,小狗的速度和人 的速度哪一个更快?
起 点
终 点
第三讲 第 40 页 第二章
●升力的产生原理
前方来流被机翼分为 了两部分,一部分从 上表面流过,一部分 从下表面流过。
由连续性定理或小狗 与人速度对比分析可 知,流过机翼上表面 的气流,比流过下表 面的气流的速度更快。
第三讲 第 41 页 第二章
II. 附面层厚度随气流流经物面的距离增长而增厚。
l


l
第三讲 第 57 页 第二章

飞机的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基本知识 ppt课件

飞机的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基本知识  ppt课件
PPT课件 21
4、电离层(暖层、热层)






电离层位于中间层之上,顶界离地面大约 800公里。 电离层的特点: 1)空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急剧增加, 气温可以增加到400 ℃以上(最高可达1000 ℃ 以上)。 2)空气具有很大的导电性,空气已经被 电离,主要是带负电的电离子。 3)空气可以吸收、反射或折射无线电波。 4)空气极为稀薄,占整个大气的1/亿. 这层空气主要有人造卫星、宇宙飞船飞行。
PPT课件 16



对流层的特点: 1)气流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在对流层中.由于空气受热的直接来源不是太阳,而 是地面,太阳放射出的能量,大部分被地面吸收,空气是 被太阳晒热的地面而烤热的,所以越靠近地面,空气温度 就越高。在中纬度地区,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温度从15 ℃降低到11公里高时的-56.5 ℃。 2)风向、风速经常变化 由于太阳对地面的照射程度不一,加之地球表面地形、 地貌的不同,地面各地区空气气温和密度不相同,气压也 不相等,即使同一地区,气温、气压也常会发生变化,使 大气产生对流现象,形成风,且风向、风速也会经常变化。 3)空气上下对流激烈 地面各处的温度不同,受热多的空气膨胀而上升,受 热少的空气冷却而下降,就形成了空气的上下对流。
PPT课件 17



4)有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地球表面的海洋、江河中的水由于太阳照射而不断蒸 发,使大气中常常聚集着各种形态的水蒸气,在空中形成 了“积雨云”,随着季节的变化,就会形成云、雨、雾、 雪、雹和打雷、闪电等天气现象。 5)空气的组成成分一定 对流层中几乎包含了全部大气质量的3/4,主要是由于 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 由于对流层具有以上特点,会给飞机的飞行带来很大 影响。在高空飞行时,气温低,容易引起飞机结冰,温度 变化还会引起飞机各金属部件收缩,改变机件间隙,甚至 影响飞机正常工作。上下对流空气会使飞机颠簸,既不便 于操纵,又使飞机受力增大。

低速空气动力学基础

低速空气动力学基础

低速空气动力学基础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和其他气体的运动规律以及运动物体与空气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是航空航天最重要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一。

第一章 空气动力学与航空航天飞行器发展1.1 空气动力学推动20世纪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1903年莱特兄弟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架带动力飞机,实现了人类向往已久的飞行梦想。

为了研制这架飞机,他们进行过多次滑翔试验,还为此建造了一座试验段为0.012m 的小型风洞。

正是这些努力,加上综合运用早期的空气动力学知识,最终获得了成功。

20世纪初,建立在理想流体基础上的环量和升力理论以及普朗特提出的边界层理论奠定了低速飞机设计基础,使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成为现实。

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可压缩气体动力学理论的迅速发展,以及对超声速流中激波性质的理论研究,特别是跨音速面积积律的发现和后掠翼新概念的提出,帮助人们突破“音障”,实现了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

50年代中期,美、苏等国研制成功性能优越的第一代喷气战斗机,如美国的F-86、F-100,苏联的米格-15、米格-19等。

50年代以后,进入超音速空气动力学发展的新时期,第二代性能更为先进的战斗机陆续投入使用,如美国的的F-4、F-104,苏联的米格-21、米格-23,法国的幻影-3等。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和1961年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升空,被认为是空间时代的开始。

美、苏两国在战略导弹和航天器发展方面的激烈角逐,促使超音速和高超音速空气动力学得到迅速发展。

两个超级大国都投入巨大力量,致力于发展地面模拟设备,开邻近高超出音中国雏鹰科研课题组专用速空气动力学和空气热力学的研究。

航天方面的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克服由于高超音速飞行和再入大气层,严重气动加热所引起的“热障”问题上在钱学森先生倡导下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即物理力学,为航天器重返大气层奠定了科学基础。

航空方面的研究重点则放在了发展高性能作战飞机、超音速客机、垂直短距起落飞机和变后掠翼飞机。

飞机低速空气动力

飞机低速空气动力
• 按机翼和机身连接的相互位置分为: 按机翼弦平面有无上反角分为:
5.1 飞机的气动布局与机翼的几何参数
• 按立尾的数量分为: 按机翼与平尾的相对纵向位置分为:
5.1 飞机的气动布局与机翼的几何参数
2、机翼的形状 机翼的外形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有平直的,有三角的,有 后掠的,也有前掠的等等。然而,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形状, 设计者都必须使飞机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并且使结构重量 尽可能的轻。所谓良好的气动外形,是指升力大、阻力小、 稳定操纵性好。
5.1 飞机的气动布局与机翼的几何参数
• 1、飞机的气动布局 不同类型的飞机、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飞行任务,飞机的 气动布局是不同的。 何为飞机的气动布局? 广义而言:指飞机主要部件的尺寸、形状、数量、及其相 互位置。 飞机的主要部件有:推进系统、机翼、机身 、尾翼(平尾、立尾)、起落架等。
5.1 飞机的气动布局与机翼的几何参数
第5章低速机翼及其气动特性
2.1 飞机的气动布局与机翼的几何参数
• 人类向往飞行是从模仿鸟类飞行开始的。但是由于鸟
类飞行机理的复杂性,至今未能对扑翼机模仿成功。 而真正促使人们遨游天空的,也许是受中国风筝的启发 ,在航空之父凯利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将动力和升力面 分开考虑,而发明了固定翼飞机。 飞机是二十世纪人 类史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人类最快捷、舒适、高效、 安全的交通运输工具,在国家安全、社会和国民经济的 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5.1 飞机的气动布局与机翼的几何参数 • B-52远程战略轰炸机(同温层堡垒) 上单翼、8发翼下吊、后掠翼、正常式布局
• B-52远程战略轰炸机(同温层堡垒) 上单翼、8发翼下吊、后掠翼、正常式布局
5.1 飞机的气动布局与机翼的几何参数

飞机低速空气动力

飞机低速空气动力

5.1 飞机的气动布局与机翼的几何参数 3、坐标系定义 、 x轴:机翼纵轴,沿机翼对称面翼型弦线,向后为正 ; 轴 机翼纵轴,沿机翼对称面翼型弦线, y轴:机翼竖轴,机翼对称面内,与x轴正交,向上为正; 轴 机翼竖轴,机翼对称面内, 轴正交,向上为正; 轴正交 z轴:机翼横轴,与x、y轴构成右手坐标系,向左为正。 轴 机翼横轴, 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 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向左为正。
5.1 飞机的气动布局与机翼的几何参数 • 飞机产生升力必须具备的条件: 飞机产生升力必须具备的条件: ( 1)有空气 ( 飞机在空中飞行是靠作用于飞机上的空气 ) 有空气( 动力) 此外,喷气发动机的氧气也是取源于空气。 动力)。此外,喷气发动机的氧气也是取源于空气。 ( 2)必须存在一定的飞行速度(飞机和空气之间要有一 ) 必须存在一定的飞行速度( 定的相对运动,产生空气动力)。 定的相对运动,产生空气动力) (3)要有适当的气动外形、受力大小和飞行姿态。 )要有适当的气动外形、受力大小和飞行姿态。 (4)必须存在保持和改变飞行状态的能力。 )必须存在保持和改变飞行状态的能力。
χ1 χ0
χ 0 . 25
5.1 飞机的气动布局与机翼的几何参数 几何扭转角: 几何扭转角:机翼上平行于对 称面的翼剖面的弦线相对于翼 根翼剖面弦线的角度称为机翼 的几何扭转角ϕ扭 ;如右图所 示。若该翼剖面的局部迎角大 于翼根翼剖面的迎角, 于翼根翼剖面的迎角,则扭转 角为正。 角为正。沿展向翼剖面的局部 迎角从翼根到翼梢是减少的扭 转称为外洗,扭转角为负。 转称为外洗,扭转角为负。反 之成为内洗。 之成为内洗。
5.1 飞机的气动布局与机翼的几何参数 • 1、飞机的气动布局 、 不同类型的飞机、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飞行任务, 不同类型的飞机、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飞行任务,飞机的 气动布局是不同的。 气动布局是不同的。 何为飞机的气动布局? 何为飞机的气动布局? 广义而言:指飞机主要部件的尺寸、形状、数量、及其相 广义而言:指飞机主要部件的尺寸、形状、数量、 互位置。 互位置。 飞机的主要部件有:推进系统、机翼、 飞机的主要部件有:推进系统、机翼、机身 、尾翼(平尾、立尾)、起落架等。 尾翼(平尾、立尾)、起落架等。 )、起落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附面层:
空气是有粘性的,当气流流过一个物体时,紧贴物体表面的那 层空气必然完全粘在上面,速度变为零,然后流速一点点增大,直 到基本恢复到原来的流速发生变化的空气层就叫附面层或边界层。 附面层的厚度很薄,而且与物面的长度成正比,即物面长度越大, 附面层越厚。
n 0.99V V
2012/9/2

V
0 0

V
cr cr

2012/9/2
17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翼型的压力分布
矢量表示法
当机翼表面压强低于大气压,称为吸力。 当机翼表面压强高于大气压,称为压力。 用矢量来表示压力或吸力,矢量线段长 度为力的大小,方向为力的方向。
2012/9/2
18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翼型的压力分布
驻点和最低压力点
ps1
ps2
V1
S1
S2
V2
机翼翼型的流线普
ps2> ps1
2012/9/2
3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飞机的升力
飞机升力产生的原理——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飞机升力的形成
2012/9/2
4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飞机的升力
增加升力↔增加机翼上、下表面压力差:
L
主要有两条途径: ——增大上缘(上弧线)曲率; ——飞机以一定的迎角飞行。
升力曲线:
升力系数Cy与机翼迎角α 的关系曲线
一般当飞机的飞行高度和速度(马 赫数)一定时,升力系数随迎角的变化 如图所示,当迎角较小时可以写作.
Cy
C ym ax


cr
V
C y max C y ( 0 )

0
2012/9/2
V
V
0 0

V
cr cr

16
A点,称为驻点,是正压最大的点,位于机翼前缘附 近,该处气流流速为零。 B点,称为最低压力点,是机翼上表面负压最大的点。
2012/9/2
19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翼型在不同迎角下的压强分布
2012/9/2
20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翼型在不同迎角下的压强分布
2012/9/2
21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压力中心:
升力作用线与翼弦的交点。
2012/9/2
7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飞机的升力
负的迎角
迎角有正迎角和负迎角, 气流的方向指向机翼的下翼 面,这时的迎角为正迎角, 飞机的平飞和飞机的爬升飞 行一般为正迎角飞行; 气流的方向指向机翼的 上翼面,这时的迎角为负迎 角,飞机低头飞行和飞机的 倒飞都是负迎角飞行。
2012/9/2
迎角
正的迎角
2012/9/2
43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压差阻力


运动着的物体前后所形成的压强差所产生的 同物体的迎风面积、形状和在气流中的位置都有很大的关系
44
2012/9/2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压差阻力
飞机相对气流的速度越大,机翼等部件的前、 后气流压差越大,因此压差阻力越大。
在前缘,气流受阻,流速 变慢,压强增大p前
附面层发生分离机理简析
V后 V上 P后 P上
P上 V上
V前 V上 P前 P上
V=0 P上=Pt> P下 →-L
V前
P前
迎角增大
P下 L
V后 P后
2012/9/2
40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飞机阻力:
飞机的阻力是平行 于来流的空气动力分量, 它产生的原因较升力复 杂的多。
R
L
阻力 D
1 2 Y C y V S 2 Y Cy 1 V 2 S 2
2012/9/2
12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升力公式的物理意义:
Cy
—飞机的升力系数
Y C y V S
1 2 2
1 2
V
S
2
—飞机的飞行动压 —机翼的面积
飞机的升力与升力系数、来流动压和机翼面积成正 比。升力系数综合的表达了机翼形状、迎角等对飞机升 力的影响。

由空气的粘性造成 附面层 ( 层流附面层、紊流附面层 ) 层流流动,摩擦阻力小;紊流流动,摩擦阻力大的多 ,尽 量使物体表面的流动保持层流状态
51
2012/9/2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迎面阻力:
摩擦阻力和压差阻力合起来叫做“迎面阻力”,一个 物体究竟哪种阻力占主要部分,主要取决于物体的形状。 对于流线体,迎面阻力中主要是摩擦阻力。 远离流线体的式样,压差阻力占主要部分,摩擦阻力 则居次要位置,且总的迎面阻力也较大。
ps1
ps2
S1
V1
S2
V2
2012/9/2
5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飞机的升力
迎角: 定义为气流速度矢量与翼弦之间的夹角,当气
流吹向下翼面时为正,如图所示。
L
R
V
D

2012/9/2
6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飞机的升力 迎角: 定义为气流速度
矢量与翼弦之间的夹 角,当气流吹向下翼 面时为正,如图所示。
不同于飞机的姿态
Re
Vd
d
V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影响液体流动的力主要有惯性力和粘性力, 雷诺数就是惯性力对粘性力的无因次比值。 上临界雷诺数 下临界雷诺数
2012/9/2
36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附面层:
在附面层中,开始 的流动很有层次,又叫层 流,然后就会混乱,也叫 紊流,再往后就会分离。 附面层内的流动状态如何 与空气动力关系极大,尤 其是附面层出现分离后, 升力会急剧下降,阻力猛 增。飞行状态会因此受到 影响。
2012/9/2
9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失速
机翼的迎角大到 了一定程度,会发生 附面层分离,同时受 外层气流的带动,向 后下方流动,最后就 会卷成一个封闭的涡 流,叫做分离涡。
分离涡内气流压强增加,从而使得机翼上下表面压力差 “反向”,升力急剧下降、“反向”。导致飞机“掉高度”。
2012/9/2
10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D T W
V
L
V
D

2012/9/2
一般按照产生的原因或 性质分为摩擦阻力、激波阻 力、压差阻力、诱导阻力、 干扰阻力等。
41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飞机阻力
升力
合力 (总空气动力)
阻力
翼型的升力、阻力、总的空气动力 飞机运动方向
2012/9/2
飞机运动方向 42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压差阻力:
空气流过机翼,前缘受到阻挡,流速减慢,压强增大; 在机翼后缘,压强减少,特别是在较大迎角下,由于气流 分离形成涡流区,在涡流区内压强减少较多,机翼前后产 生压强差,形成阻力,这种阻力叫做压差阻力。飞机的机 身、尾翼等部分都会产生压差阻力。
吸力
压力
2012/9/2
22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压力中心(CP)位置随迎角改变的变化
2012/9/2
23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压力中心(CP)位置随迎角改变的变化
2012/9/2
24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影响升力大小的因素
1、机翼面积(S) 机翼面积越大,则机翼上、下表面压力差的总和越大,所 以升力也就越大。升力与机翼面积成正比。 2、翼型 翼型不同所产生的流线谱也就不同,因此所产生的升力也 就不同(机翼上下表面) 1)翼型相对厚度(c) 2)最大厚度位置(Xc) 3)相对弯度(f)
摩擦阻力:
空气流过飞机时,由于空气有粘性,在贴近 飞机表面的地方形成附面层。在附面层内.特别 是附面层底层有显著的速度梯度,因此在飞机表 面就存在摩擦力,其方向切于物面。飞机表面各 处摩擦力在相对气流方向上的投影的总和,就是 整个飞机的摩擦阻力。
2012/9/2
50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摩擦阻力
附面层

在后缘,气流形 成涡流区,空气 旋转、摩擦导 致动能损失、 压强减小p后。
2012/9/2
45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压差阻力
压差阻力根本原因是空气的粘性。流线产生的压差阻力 较小,压差阻力也与物体表面的边界层状态。
驻点
驻点
假设空气没有粘性
2012/9/2
实际空气有粘性 46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压差阻力
要减小压差阻力,应 尽可能将暴露在空气中的 各个部件或另件做成流线 形的外形,并减小迎风面 积。对不能收起的起落架 和活塞式发动机都应加整 流罩。
飞机原理与构造
第三讲
第二章 低速空气动力学基础(续)
2012/9/2
1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飞机的升力
升力垂直于飞行速度方向,它将飞机支托在空中,克 服飞机受到的重力影响,使其自由翱翔。
升力
Lift
拉力
阻力
Pull
Drag
重力
Weight
2012/9/2
2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飞机的升力
飞机升力产生的原理——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机翼上、下表面 出现了压力差。并将 垂直于相对气流方向 (或垂直于飞机运动 方向)压力差的总和 (集合),叫做机翼 的升力。
层流时,液体流速较低,质点受粘性制约,不能随 意运动,粘性力起主导作用;
紊流时,液体流速较高,粘性的制约作用减弱,惯 性力起主导作用。
液体流动时,究竟是层流还是紊流,要用雷诺数来 判定。
2012/9/2
35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实验表明真正决定液流流动状态的是用管内的平均流速 V、液体的运动粘度μ 、管径d 三个数所组成的一个称为雷 诺数Re的无量纲数,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