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指导-教师招聘考试答题技巧之教学设计【最新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答题技巧
![教师招聘考试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c577e4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a.png)
教师招聘考试答题技巧教师招聘考试是众多有志于投身教育事业的人们所面临的重要关卡。
想要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教师招聘考试答题技巧。
一、考前准备1、熟悉考试大纲首先,要仔细研究考试大纲,明确考试的范围和重点。
了解各个知识点的权重,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考试时间和自身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
3、多做真题通过做真题,可以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了解出题的规律和套路。
同时,还能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4、积累教育热点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热点问题,这在考试中可能会以案例分析或论述题的形式出现。
二、答题技巧1、选择题(1)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理解题意,抓住关键词,明确题目要求。
(2)排除法对于不确定的题目,可以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选择范围,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3)对比选项对剩余的选项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和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和常识进行判断。
2、填空题(1)准确记忆填空题主要考查对知识点的准确记忆,因此要加强对重要概念、原理等的背诵。
(2)注意细节填写答案时要注意书写规范,避免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3、简答题(1)要点明确答题时要分点作答,突出要点,让阅卷老师能够清晰地看到你的思路。
(2)语言简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回答问题,避免冗长和啰嗦。
(3)适当举例在回答中可以适当举例,增强答案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4、论述题(1)结构清晰一般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提出观点,中间进行详细论述,结尾总结升华。
(2)逻辑严密论述过程要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可以运用因果关系、对比等方法进行论证。
(3)结合实际要将理论知识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体现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5、案例分析题(1)仔细阅读案例认真分析案例中的情境、问题和相关信息,理解案例的主旨。
十天内如何备考教师资格证面试的教学设计题
![十天内如何备考教师资格证面试的教学设计题](https://img.taocdn.com/s3/m/187b5a2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4.png)
十天内如何备考教师资格证面试的教学设计题教师资格证面试是教师岗位招聘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教学设计题又是教师资格证面试中的重点考察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对成功的准备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备考教师资格证面试教学设计题的技巧和步骤。
一、了解考试要求备考教师资格证面试教学设计题首先要了解考试要求。
查阅教师资格证考试招聘公告和相关考试要求,了解考察的知识点和评分标准。
这些信息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面试题目,并在备考过程中突出重点。
二、熟悉教学设计题的结构和内容教学设计题通常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内容。
熟悉并理解这些要素,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规划教学设计。
三、确立教学目标在备考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当具体明确,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并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可以运用SMART原则,即目标要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实现可能(Attainable)、与现实相关(Relevant)和有时间要求(Time-bound)。
四、设计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当与教学目标相符,有利于学生能够达到目标。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参考教材或其他教学资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五、制定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详细规划教学过程,包括导入、展示、讲解、练习和总结等环节。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六、设计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评估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在备考过程中,要考虑如何设计教学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以帮助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七、实践演练备考教师资格证面试的教学设计题,除了理论准备外,还需要进行实践演练。
可以选择一到两个常见的教学设计题目,进行详细的设计和准备,并进行多次实际演练。
通过实践演练,可以提高应试能力和应对面试情况的自信心。
2024版教资备考教学设计万能答题思路和模板各科都能用
![2024版教资备考教学设计万能答题思路和模板各科都能用](https://img.taocdn.com/s3/m/91b24b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c.png)
01
02
03
04
情境导入
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 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复习导入
通过回顾旧知,自然过渡到新 知,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悬念导入
设置问题或悬念,引发学生好 奇心,激发探究欲望。
直接导入
开门见山,直接呈现新知,明 确学习目标。
新知呈现与巩固提升过程安排
呈现新知
采用讲解、演示、探究等方式,清晰、准确 地呈现新知。
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探究式教学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 合作、探究的方式,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
情景模拟教学
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 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知识、运用 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融合创新实践
多媒体教学
利用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 元素,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
效果。
网络教学
利用网络资源,打破时空限制, 实现远程教学和在线学习,为学
生提供更为便捷的学习方式。
智能化教学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个性化 教学、智能辅导等,提高教学效
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针对不同课型设计思路
新授课
重点讲解新知识点的概念、原理 和应用,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新
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复习课
总结性评价内容设置
知识点掌握情况
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程度。
学习能力提升
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力的提升情况,如 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
学习态度与习惯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进行评价,如是否 认真听讲、是否按时完成作业等。
综合素养表现
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如团队协作能力、沟 通表达能力等。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知识点口诀记忆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知识点口诀记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ae24e84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b.png)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知识点口诀
记忆汇总
1. 教学设计概述
- 任务基本步骤三议:分析、设计与评估。
- “四化五步法”:针对任务确定目标、分析任务、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
2. 教学目标的分类
- 目标分为三类:认知、情感与技能。
- 认知目标分为低层次目标、高层次目标和元认知目标。
- 观察目标分为定性目标、定量目标和质量目标。
3.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教学内容选取原则:符合学科要求、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符合学生情感特点、贴近实际、层次递进。
- 教学内容组织原则: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分层次进行、例证与分析相结合。
4. 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
- 教学方法分为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研究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 教学形式分为讲课、讲座、报告、分组讨论、实验、操作、示范、情境教学等。
5.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有关问题
- 基本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明晰、方法得当、环节合理、过程活跃。
- 问题:教学质量评估问题、课堂纪律问题、舞台效应问题、教学手段问题。
6. 教学评估
- 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
- 评估范围:认知、技能、情感和兴趣。
- 评估内容:道德品质、表达能力、合作研究、创新思维。
以上为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知识点的口诀汇总。
教师招聘教学设计知识点
![教师招聘教学设计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c3bc96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7.png)
教师招聘教学设计知识点教学设计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占据重要的一部分,它评估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本文将介绍教师招聘中常见的教学设计知识点,包括教学设计的概念、步骤、要素以及设计原则等。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安排的过程。
它是一种系统性的规划与设计,旨在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有效引导与支持。
二、教学设计的步骤教学设计的步骤主要包括分析教学需求、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等。
1. 分析教学需求: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特点、学习能力等,有助于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2. 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需求和教育教学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等。
3. 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结合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材、教辅和教学资源,以及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4.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有序合理的教学活动,包括导入、展示、引导和总结等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
5. 评估学生学习成果: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效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三、教学设计的要素教学设计的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估手段等。
1. 教学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它指导着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进行选择和安排,要求内容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3. 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等。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借助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4. 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辅、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可以增加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面试技巧之教学技能篇:教学设计
![教师面试技巧之教学技能篇: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063bf15964bcf84b9d57b3e.png)
一、教学设计的本质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达成目标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要素进行分析与设计,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
创设教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学设计实质上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一种事先策划,是对学生达成目标、表现出学业进步的条件和情境做出的精心安排。
对上述定义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理解∶第一个方面是教什么和学什么,回答的是“我去哪里”的问题,即教学目标的制订(也叫目标设计),解决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如何教和如何学,回答的是“我如何去那里”的问题,解决怎样教和学的问题,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它们都属于达成目标的各个要素);第三个方面是教的怎样和学的怎样,回答的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的问题,即教学的评价,解决的是教学效果问题。
(二)教学设计的分类一般来说,从现代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问题来看,教学设计可以分为∶课程(学科)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三个层面。
课程教学设计,亦称为学科教学设计,主要是指对一门具体课程的教学设计。
车学校教学活动中,课程教学设计工作一般需要一个专门的小组来共同研究完成,如学校的学科教研组。
单元教学设计是介于课程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之间的一种阶段性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一般是指针对一节课或某一个具体问题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活动,所以也称为即时教学设计,也就是教案,一般由任课教师完成。
(三)教学设计的过程分析教学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完整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学习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阐述、教学过程分析及教学策略制定、教学媒体运用和教学评价设计。
各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教师招聘考的教学片段设计
![教师招聘考的教学片段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ff3f2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7.png)
教师招聘考的教学片段设计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常常要求考生设计一段教学片段,以展示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
设计一段好的教学片段不仅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本文将以“教师招聘考的教学片段设计”为题,讨论如何设计一段有效的教学片段。
首先,设计教学片段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也是教学片段的关键所在。
考生在设计教学片段之前,需要先明确自己所教授的知识点和学习目标,并确保这些目标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
例如,如果考生所教授的是初中英语的听力技能,那么教学目标可能是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应对考试的能力。
其次,教学片段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
考生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程度和学习能力,以及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生的特点,考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例如,在设计初中英语听力片段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在听力材料中加入画面和图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听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记忆效果。
在设计教学片段时,考生还需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和合理性。
教学片段应该具有逻辑性,每个教学环节之间应该有明确的过渡和衔接,同时也要确保教学内容的合理性。
考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理解能力,设计一系列有机衔接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例如,在初中英语听力片段设计中,可以先通过预习和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对话题进行了解,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播放听力材料,再进行听力答题和讨论等环节。
此外,考生在设计教学片段时还需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考生可以结合教材、多媒体技术和教学工具等资源,设计一系列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教学环节。
例如,在初中英语听力片段设计中,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听力训练和交流互动,提高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资格考试设计教学目标类题目答题技巧
![教师资格考试设计教学目标类题目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4918ce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c.png)
教师资格考试设计教学目标类题目答题技巧
教师资格考试栏目整理“教师资格考试设计教学目标类题目答题技巧”希望可以帮到广大考生,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一、考情分析
教学设计题是每年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三《语文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的重头戏,分值共计65分。
教学设计题一般分为三道小题,小题的分值可能会出现变化。
第一道小题基本是围绕着所给出的文本写出教学目标,并说出设计教学目标的依据;第二小题,基本是选择其中一个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第三小题是设计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研讨与联系”的题目。
这三个题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这类题要求考生要具备基本的语文教学能力,归纳起来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以及教学组织能力等,其中也隐含了对学生语文教学理论的考查,即试题出现的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教学目标是教室上课的总指向,有了正确的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有实施的基本点。
二、知识点睛
作答这一类题,考生首先要明确在新课改之后,教学目标的设计始终遵从三个维度进行,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其次考生应掌握在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目标的设计的要求。
在课程标准中,并没有明确的相关条文针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但是相关设计理念却隐藏于字里行间。
为了方便广大考生备考,我们可以按照文体来总结教学目标设计规律。
招教教学设计知识点
![招教教学设计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b9344fe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4.png)
招教教学设计知识点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涉及到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
对于招教考试的备考者来说,熟悉教学设计的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就招教教学设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探讨。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
其中,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定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明确教学的方向和目的;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内容体系,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教学手段是具体的教具、教材等教学工具;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客观评价的方式。
二、教学设计的原则教学设计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常用的教学设计原则包括: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强调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教学过程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性原则要求教学设计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目标的要求;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设计要有层次结构和逻辑性,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的教学过程;灵活性原则是指教学设计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学生和教学环境的需求。
三、教学设计的步骤教学设计一般包括分析教学任务、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和评价学习效果等步骤。
首先,教师需要对教学任务进行分析,明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然后根据教学任务,制定教学目标,确保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接着选择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同时,教师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如教具、多媒体等;最后,教学设计完成后,需要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掌握这些学习技巧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掌握这些学习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1920dd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b.png)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掌握这些学习技巧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掌握这些学习技巧在竞争激烈的教师招聘考试中,想要脱颖而出,取得理想的成绩,掌握有效的学习技巧至关重要。
这些技巧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那些能够助你提分的秘籍。
一、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是备考的基石。
首先,要对考试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明确考试大纲和重点考点。
然后,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将学习任务合理分配到每一天。
制定计划时,要注意留出一定的弹性时间,以应对突发情况或额外的复习需求。
例如,可以将学习时间分为基础知识学习、重点强化、模拟考试和错题回顾等阶段。
在每个阶段,设定具体的目标和任务,比如每天学习多少章节的内容,做多少道练习题等。
同时,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善于运用多种学习资源现在,我们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供选择。
教材是基础,要选择权威、系统的教材进行深入学习。
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课程、教学视频、在线题库等。
网络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知识点,教学视频则能够以直观的方式呈现教学场景,而在线题库则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题,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不要忽视历年真题的重要性。
通过研究真题,我们可以了解考试的题型、命题规律和难度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此外,还可以参加学习小组或论坛,与其他考生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互相鼓励和支持。
三、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基础知识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关键。
在学习过程中,要扎实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基础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
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要进行对比分析,加深理解。
比如,在教育学中,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是常考的知识点,要明确它们的内涵、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心理学中,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等也需要深入理解。
只有打牢基础,才能在面对复杂的题目时游刃有余。
四、学会总结归纳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总结归纳。
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整理笔记等方式,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
教师招聘笔试常考教学设计
![教师招聘笔试常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4ba782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8.png)
教师招聘笔试常考教学设计在教师招聘笔试中,教学设计是一个常考的重要内容。
教学设计涵盖了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和教学目标,是教师实施课程教学的重要准备工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教师招聘笔试中常考的教学设计相关知识和技巧。
首先,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一节或多节课中期望学生达到的预定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是指教师要教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教学手段和方法。
评价方式是指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和标准。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特点来确定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还需要分析教材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例如,对于一节语文课,教学目标可以包括学习课文的内容、掌握语法知识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等。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选择和组织教学材料。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
教学方法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手段。
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灵活运用。
例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评价方式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在教师招聘笔试中,教学设计的考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目标的设定:考查教师对学生学习目标的理解和设定能力。
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合理设定教学目标,明确期望学生在课堂中达到的学习目标。
2.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考查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教学组织能力。
教师需要选择和组织教学材料,设计合理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教师招聘考试资料-教学设计步骤及技巧
![教师招聘考试资料-教学设计步骤及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8bb927a3169a4517623a333.png)
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无固定模式)一、课题名称二、课型在教案中常见的有讲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实验课、示范课、研讨课等三、课时(一般为一个课时)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写的具体明确、恰当适中、有指导作用)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教学重点、难点六、教具如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七、教学方法如提问、讨论、启发、自学、演示、演讲、辩论等八、教学过程1.导入2.讲授新课3.巩固新课4.归纳小结九、作业设计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水平的作业,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成就感,作业多样化,供学生选择十、板书设计目的明确、布局合理、时机合适,要与讲课的内容与进度相结合十一、课后反思要求教师要全面审视教学过程课堂导入的类型及举例1.开门见山式导入这是一种常用的导入方式。
上课后,教师直接点出学的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进程等,以引起学的注意。
这种导入方式,简便易行,可以使学生思维迅速向学习内容,思考有关问题,比较适用于学习能力较高的级的学生采用。
例如,中学语文教材《祝福》一课的导入教师首先介绍鲁迅小说的写作特点之一是善于通过人物的神变化刻画心理,在《祝福》中,鲁迅先生十四次写了祥嫂的眼睛,鲁迅先生是怎样具体刻画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习这篇课文。
2.直观演示式导入在讲授新知识前,教师有目的地让学生观察挂图、实物模型、图表、幻灯、投影、电视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有关问题,使学生在观察分析中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习得。
教师运用直观手段导入新课,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明确,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会何观察事物和掌握揭示规律的思维方法。
例如,一位教师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先出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纸板各一个,然后问学生:“指出这两个图形的底和高的位置?如果这两个图形的底和高相同,把两个纸板重叠,你从中发现什么?”采用这种方法教学时,教师一要精选与知识学习关系密切的直观材料,切忌求多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二要抓住问题的关键知识提出思考的问题,为后面新知的学习作好铺垫。
教师招聘轻松上岗-教学设计题满分作答方法与技巧(适用于中小学)
![教师招聘轻松上岗-教学设计题满分作答方法与技巧(适用于中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ae9380f6cc1755270622085a.png)
2
的行为和态度,但不规定学生将会在这种活动中具体习得什么,不同的学生在此活动中允许有不同的习 得结果,一般来说,在涉及复杂的智力性活动时常用表现性目标表述。
表现性目标的陈述方法为:先说明学生参与的是什么样的活动或情境;然后,选用某一目标水平下 恰当的行为动词,明确其相对应的教学内容,两者构成动宾短语来陈述。
知识与技能目标水平及常用行为动词
水平 了解/模仿 理解/独立操作
行为动词 了解、体会、指导、识别、感知、认识、初步体会、初步学会、举例、说明、描述、表达、表述、刻画、解释等 推测、想象、理解、归纳、总结、比较、判定、能运用、初步运用、初步讨论、区分、推断、完成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 过 程— — — 指 应 答 性 学 习 环 境 和 交 往 、体 验 。 方 法— — — 包 括 基 本 的 学 习 方 式 (自 主 学 习 、 合 作 学 习 、 探 究 学 习 )和 具 体 的 学 习 方 式 (发 现 式 学 习 、 小 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难于理解、掌握或容易引起混淆、错误的内容。 教学重点不一定是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也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 难点的产生可能有多种原因。 教学 难点也会因不同的学生群体而改变,也会因具体的教学条件而改变。 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和预设学生可能 遇到的学习困难并通过相应的教学设计加以解决。
教师招聘考试教学设计与备考要点
![教师招聘考试教学设计与备考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5ce160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5.png)
教师招聘考试教学设计与备考要点教师招聘考试是评价教师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教学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内容。
本文将介绍教师招聘考试教学设计的要点,以帮助考生有效备考。
一、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分析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等,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能够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一环。
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操作,考生应该能够准确理解题目中所给出的教学目标。
2.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考生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内容,并合理组织教学顺序。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式。
备考时,考生应熟悉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4.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是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工具,如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软件等。
备考时,考生应了解各类教学手段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5.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检验和评估。
备考时,考生要明确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方法,能够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差异化评价。
三、教学设计的步骤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分析教学需求:分析教学内容、教材和学生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和需求。
2.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教学需求,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方式等。
3. 编写教学设计方案:将教学计划具体化,编写教学设计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
4. 教学实施:按照教学设计方案,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招聘做题技巧
![教师招聘做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74e945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f.png)
教师招聘做题技巧摘要:一、引言二、教师招聘考试的题型及解题技巧1.教育类题型2.学科知识题型3.公共基础知识题型4.英语题型三、针对不同题型的答题策略1.教育类题型2.学科知识题型3.公共基础知识题型4.英语题型四、备考建议五、总结正文:一、引言教师招聘考试是选拔优秀教师的重要途径,而做题技巧则是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套全面的做题技巧,帮助您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二、教师招聘考试的题型及解题技巧1.教育类题型教育类题型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
解题技巧如下:(1)熟悉教育理论和教育法律法规,掌握基本概念和原则。
(2)了解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关注教育热点问题。
(3)学会运用教育理论和法律法规分析教育现象。
2.学科知识题型学科知识题型主要包括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法。
解题技巧如下:(1)系统学习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强化基础知识。
(2)了解学科教学法,掌握教学方法和策略。
(3)关注学科发展动态,了解前沿知识。
3.公共基础知识题型公共基础知识题型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
解题技巧如下:(1)了解国家政策,关注时事热点。
(2)掌握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知识。
(3)运用排除法,快速判断正确选项。
4.英语题型英语题型主要包括听力、阅读、语法、写作等方面。
解题技巧如下:(1)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多听英语广播、观看英语电影。
(2)扩大英语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熟悉英语语法规则,强化语法练习。
(4)多进行英语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三、针对不同题型的答题策略1.教育类题型:结合教育理论和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关注教育法律法规的运用。
2.学科知识题型: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解答,注重学科教学法的应用。
3.公共基础知识题型:快速判断正确选项,运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选项。
4.英语题型:发挥自身英语水平,注重听力、阅读、语法和写作的练习。
四、备考建议1.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教招考试内容教学设计
![教招考试内容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a269b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5.png)
教招考试内容教学设计一、引言教招考试是教师招聘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有较高要求。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教招考试,本文将从内容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为考生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二、了解考试要求在进行内容教学设计前,考生首先要了解教招考试的要求和考试内容。
根据教招考试的大纲和以往的试题,考生可以了解到考试涵盖的知识点、考试形式和评分标准等信息。
只有了解了考试的要求,考生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三、确定教学目标在进行内容教学设计时,考生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指考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概念;能力目标指考生需要具备的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感目标指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的态度、价值观和情感。
四、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根据考试要求和教学目标,考生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针对性,能够覆盖考试范围内的重点和难点。
考生可以通过查阅教材、参考往年考题和相关资料等方式进行内容的筛选和整合。
五、制定教学策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考生需要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安排。
考生可以根据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
同时,考生还要设计教学活动、教学任务和资源的利用,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六、设计教学计划在教学设计中,考生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评价等要素。
考生可以根据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以确保教学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有效性。
七、教学实施和评价在教学设计完成后,考生需要进行教学实施和评价。
教学实施时,考生应根据教学计划,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同时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教学评价应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和教学过程的反思,考生可以利用课堂测试、作业完成情况和学生反馈等方式进行评价和改进。
教师招聘考试中的答题技巧与策略分享
![教师招聘考试中的答题技巧与策略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9e91985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0.png)
教师招聘考试中的答题技巧与策略分享教师招聘考试是众多有志于投身教育事业者必须要面对的一道关卡。
想要在这场竞争激烈的考试中脱颖而出,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答题技巧与策略。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分享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的一些实用方法。
首先,了解考试的题型和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招聘考试通常包括教育综合知识、学科专业知识等部分。
教育综合知识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学科专业知识则侧重于所报考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在备考初期,应通过研究历年真题,明确各个部分的题型分布、分值占比以及考点重点,从而为后续的有针对性复习打下基础。
在答题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是关键。
拿到试卷后,不要急于答题,先快速浏览整个试卷,对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分值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根据题目分值和自己的把握程度,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对于较容易的题目,要迅速准确作答,为难题留出更多的思考时间。
同时,注意每个部分的答题时间不要超过预定的上限,避免因某一道题花费过多时间而导致后面的题目来不及完成。
选择题是教师招聘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对于选择题,要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注意关键词和限制条件。
采用排除法是一个不错的策略,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选择范围,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对于一些模棱两可的选项,可以通过回忆相关知识点、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或者从逻辑上进行推理来做出判断。
填空题主要考查对知识点的准确记忆。
在回答填空题时,要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如果对某个知识点记忆模糊,不要空着不填,可以根据上下文和相关知识进行合理推测。
同时,注意书写规范,避免因错别字或字迹不清而丢分。
简答题要求对知识点进行简要阐述。
答题时要条理清晰,分点作答。
先明确题目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回答。
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概括主要观点,再分别阐述要点,最后进行总结。
在阐述要点时,要结合相关的理论和实际例子,增强答案的说服力。
备考指导-教师招聘考试答题技巧之教学设计
![备考指导-教师招聘考试答题技巧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feae675a45177232f60a2db.png)
【备考指导】教师招聘考试答题技巧之教学设计《背影》学习目标:1、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传神的细节描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
3、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目标事实上就是三维目标,最好不要超过四条。
教学重点:有感情诵读课文,在品词析句中,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传神的细节描写。
课时:一课时如果题目没有涉及,这个课时可以不写出来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父亲》(低声地),渲染气氛。
在音乐的节奏声中,教师絮语般地导入:父亲是一颗星,陪我放飞童年的梦想;父亲是一把伞,为我撑起无雨的晴空;父亲是一池湖水,包容我的无知和娇嗔;父亲是一座桥,渡我从悲伤飞向快乐。
是啊,深情的话语饱含着我们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实的写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设计意图:以歌曲《父亲》为引子,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从而引发学生深入地思考,让学生体会到父爱的真谛,收到蓄情的效果。
]正常的教学设计其实不需要意图,放在这里便于大家的理解二、简介作者,激发兴趣。
1、学生交流作者资料。
2、师生共同交流所搜集的作者资料。
朱自清,中国散文家,诗人。
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
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贫病交加在北平逝世。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3、学生齐读“作者简介”。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一方面让学生对本文作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激发学生阅读朱自清先生这篇散文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奠定较好的心理基础。
]三、整体感知,感受亲情。
过渡:提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背影》。
他成功地描述了“父爱”这个主题。
现在,请你谈谈读完这篇文章后,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招教答题教案设计模板
![招教答题教案设计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8519f9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7.png)
课程名称:招教答题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掌握招教答题的基本技巧,提高答题效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招教考试的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学重点:1. 招教答题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各类题型的答题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作答。
2. 如何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提高答题的针对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招教答题相关资料、案例分析材料、小组讨论话题。
2. 学生准备:准备好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招教考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回顾招教考试的基本流程,明确答题环节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讲解招教答题的基本原则:a. 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b. 简洁明了,条理清晰。
c. 突出重点,层次分明。
2. 讲解各类题型的答题方法:a. 选择题:快速浏览题干,排除明显错误选项,分析剩余选项。
b. 判断题: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意,判断正误。
c. 简答题:抓住题干关键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简明扼要的回答。
d. 论述题:明确论述范围,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 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总结经验教训。
四、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小组讨论话题,如:“如何提高招教答题效率?”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方法。
3. 各小组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招教答题的技巧和方法。
2. 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自身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积极性。
2. 答题技巧掌握程度:通过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答题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效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发言质量、团队协作能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考指导】教师招聘考试答题技巧之教学设计
《背影》
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传神的细节描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
3、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目标事实上就是三维目标,最好不要超过四条。
教学重点:有感情诵读课文,在品词析句中,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父子深情。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传神的细节描写。
课时:一课时
如果题目没有涉及,这个课时可以不写出来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父亲》(低声地),渲染气氛。
在音乐的节奏声中,教师絮语般地导入:父亲是一颗星,陪我放飞童年的梦想;父亲是一把伞,为我撑起无雨的晴空;父亲是一池湖水,包容我的无知和娇嗔;父亲是一座桥,渡我从悲伤飞向快乐。
是啊,深情的话语饱含着我们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实的写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质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设计意图:以歌曲《父亲》为引子,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从而引发学生深入地
思考,让学生体会到父爱的真谛,收到蓄情的效果。
]
正常的教学设计其实不需要意图,放在这里便于大家的理解
二、简介作者,激发兴趣。
1、学生交流作者资料。
2、师生共同交流所搜集的作者资料。
朱自清,中国散文家,诗人。
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
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贫病交加在北平逝世。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3、学生齐读“作者简介”。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一方面让学生对本文作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激发学生阅读朱自清先生这篇散文的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奠定较好的心理基础。
]
三、整体感知,感受亲情。
过渡:提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就不得不提到他的《背影》。
他成功地描述了“父爱”这个主题。
现在,请你谈谈读完这篇文章后,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是啊,《背影》是一支爱之曲,情之歌。
她曾使多少人魂牵梦绕,又曾使多少人潸然泪下。
文中处处都凝聚着爱,一种细致入微、无处不在的深沉而热烈的爱。
1、言行中看父亲
速读课文,并作圈点勾画,思考:从父亲的角度出发,体会父亲对儿
子细致入微的爱。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言,教师点拨归纳:
[设计意图: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往往按知识点肢解课文,以求得“逐点落实”。
而“主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是经过高度概括与提炼的,是一种能引动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
“从父亲言行的角度出发,体会父亲对儿子细致入微的爱。
”这一环节是抓住了文中的一条感情线索,以这样一个主问题,促使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从而引导学生在读中求得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这样的阅读由学生自主完成,其作用是教师的讲解灌输所无法企及的。
]
过渡:父亲的一个眼神,一个细微动作,一句质朴的话语,一个孤立的背影,一处离别时的回眸,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
在这些细致入微的一言一行中,最令你感动的一处是什么,为什么?
2、感动中谈父爱
学生交流最感动的一处,教师总结过渡:的确,文中的父爱堆积如山,处处可见,而其中“为子买橘”可谓是经典之笔,让我们一起走进父爱的世界。
3、细节中悟父爱
(1)看视频片段“为子买橘”,听读。
(2)出示删改后的语段,比较读,问:你认为文中哪一个细节特别打动你,为什么?请再用你的朗读感染其他同学,让他们和你产生共鸣。
原文删改后的语段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要费事些。
我要去,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帽子,穿着褂子和棉袍,走到铁道边,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手攀着上面,脚向上缩;他身子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流下来了。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3)同桌相互交流,说一说最打动你的细节。
(4)学生自由读,为个别读蓄情。
(5)配乐个别读,在音乐声中让全班同学得到熏陶。
(轻音乐:《月光》)
(6)配乐齐读,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
(师总结:在那个祸不单行的日子里,年老体衰的父亲,吃力地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形象,定格在我们的心中。
这归功于父爱的细腻、作者传神的描写。
于是,这一陌生而又熟悉的,清晰而又模糊的“背影”所表现的父爱,打动了作者,打动了同学,也打动了我。
作者流泪了,我们也是。
)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能推敲、把握重要词语、关键语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有些词语句子在文本中看起来很普
通、平实,但如果仔细思考揣摩就会发现深刻的内涵,文章的主旨往往在我们理解了关键的一词一句后,才会步入柳暗花明的境地。
本设计通过比较阅读,把精彩的细节删掉,换成无感情的叙事文字,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平实的语言、传神的细节描写中所渗透出的真挚的感情。
本设计摒弃了烦琐的基础知识与词典意义的词语解释等形式,着眼于对文本的人文内涵与思想精髓的整体挖掘。
]
四、赏读课文,理解亲情。
1、感受中看儿子
面对父亲的言行,儿子有着怎样的感受?请在文中作圈点勾画。
2、变化中谈儿子
出示感受的句子,齐读,思考:儿子对父爱的理解有什么变化?
(学生读句子,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儿子对父亲由先前的不理解,到理解再到最后深深地自责,真切的感受,细微的变化让我们感悟到作者对父亲真挚的爱。
)
3、美读中悟儿子
美读文章结尾部分,学生配乐读。
(轻音乐:《奇迹》)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是从“我”的角度提出来的,目的是研讨作者对父亲态度的变化,通过变化来寻找作者感情变化的细微之处,从而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父亲的爱。
在此过程中,学生对作者的精神世界挖掘得更深刻了。
学生已经完全理解了“父亲爱儿子,儿子爱父亲”这一主题时,具备了鲜明的道德标准,这一点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
和健全的人格”的理念。
]
过渡:泪眼婆娑中,一切都变得模糊,唯有那幅沉重而又艰难的背影凝固在眼前。
“背影”成了父亲最好的诠释,于是《背影》也成了最动人的篇章。
看到这篇文章,我们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你也一定被父亲深深地打动过,也许是一次送别,也许是一次谈话,也许是一个眼神,也许是一份特别的礼物。
五、敞开心扉,释放亲情。
请同学们敞开心扉,写一写你的经历,谈一谈你对父爱的理解。
(可以用一个关于父亲的故事,可以用一首脍炙人口的歌,也可以用一首隽永的小诗……)
[设计意图:在写作过程中,轻声播放萨克斯音乐《奇迹》,创设情境,让学生模仿作者的手法,在和谐的气氛中练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高写作水平;在作品展示过程中,教师积极地鼓励,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
]
师总结:难以忘记
凛冽寒风中你送来的厚厚冬衣难以忘记
远行时你那不经意的回头更难以忘记
买橘时你那蹒跚的背影
同学们,我们不应该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从现在起,我们应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去安慰父母那颗“可怜”的心,因为面对父母的养育和爱护,一切豪言壮语都显得如此的苍白
与无力。
[设计意图:总结部分是教师对学生表述的概括和总结,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父母对子女是无所求的,但是,作为子女应该明白自己对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
六、迁移训练,内化亲情。
以“父爱”为题,写一个片段。
(要求:注意细节描写的运用。
) [设计意图:布置作业是趁热打铁,让这种感受变成学生富有创造性地具体实践。
]
这是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考生可依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删减,环节及流程设置基本依此为准。
板书设计:父亲劝我嘱咐茶房亲自送我忙讲价钱拣定座位嘱托茶房为子买橘远行回头惦记儿孙
在语文教师的考核标准中,板书的地位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很多语文教师板书写得较凌乱,建议以课文脉络为线索,总结为两字或四字式的排列,如上面所示。
也可以以情感为脉络设计,但字数不宜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