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课堂改革,促进有效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化课堂改革,促进有效教学
教育部颁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教育发展的八字方针“巩固、深化、提高、发展”,拓展开来实际上是“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它是与科学发展观相匹配的。
陈玉琨教授讲过“从后勤改革走向体制改革,最后走向课堂教育教学改革,这就叫深化”。我们在新课改实施的逐渐常态化和向成熟期逼近过程中更应该关注课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这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一、问题的提出
课程教育改革是我们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心,每一所学校都面临着如何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把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过程用新的教
育理念和教育智慧以及教育技艺融入到学校的隐性课改和显性课程
之中。
在我们的研究如何培养学生发挥主体性与主动性,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以及自我约束创新精神的同时十分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中的效度、信度。
这个工作的深化主要是希翼把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做一强调并贯穿教学人员的每一节课的设计实施和反思的良性循环中。
对于普通高中(完中校来讲)现在各年级各层面的班级有的总数多达近百个班,少则也有几十个班,每天学校大门敞开要上千余节课。
提高教师的有效教学对于所有在课堂上的学生又是一件意义十分重大的事情。而且这个事情不是一时一事,不是一堂课两堂课,而是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的头等大事。那些误人子弟到退休也教不好课的教员是存在的。他们就是始终没弄清什么是有效教学,教师的有效教学如何达成学生的有效学习。
所以在学校里推进课程改革,把有效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不断的深化是学生的一大幸事,也是学校的一大幸事,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始终跟随着我们重大议题。
二、期待的目标
这一工作的目标是在教学实践中让教师在不断学习和研磨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望、闻、问、切,结合本学科的知识脉络和学习特点把握所任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
征形成一套自成特色的有效教学的行动要领,把每个教师的有效教学形成合力,彰显在学生的有效学习之中,进而达成新课程体制下的学校教育教学面貌,为后续的教学行为提供有效教学的依据和经验。
虽然这一目标的实现有些是可视的;还有些是隐匿于心的,有些是近期的;有些是长远的,但可以说,这一工作的不断深入和达成会消减教师重压下的职业倦怠,缓解学生厌学中的压抑之情,推进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唤起学校教育的勃勃生机,把学校变成师生共同成长的快乐学堂。
三、参与的成员
这一工作的发起者是校长和主管校长,执行者是全体教师,研讨者是全体教师,指导者也是全体教师,参与者有全体学生。
四、某些要点
(一)实施有效教学前要深入了解哪些情况
1、预览教学目标
2、现实的教学配备
3、具体的教学内容
4、学生学力状况和班级性格等(二)什么是有效教学
能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促进学生和教师正面持续变化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
(三)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是什么?
1、端正教学思想
2、虚心的求学精神
3、严肃教学态度
4、贴切的教学愿景设计
(四)哪些问题影响教师实施有效教学
1、教师对教材重难点把握握不准。
2、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不清楚,出现知识性错误
3、教具不全,课前准备不足
4、偏离课题,浪费教学时间
5、不留意学生反映,只知“自得其乐”
6、把互动仅停留在简单对答或师生方面,不注重,生生互动和
人与文本的隐性互动。
7、语言贫乏,语调呆板,语速过快或过慢
8、不注意控制教学节奏,随意处理偶发事件等。
★要力图做到有效教学应力争注意几个方面:
①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合力贴近实际
体现启发性原则主张易于学习,反对机械学习,起码标准。两个原则
体现目标性原则着眼思维力和意志力培养,模式要与目标相符。
教学内容组织
②教学组织能力,力争有效教学组织教学手段组织
教学过程组织
最终体现在课堂上学生的有效学习的达成。
③教学行为策略的应用
提示信息的策略(板书、演示、视听等)
引出见解的策略
激发动机的策略
做出结论的策略
教学提问的策略
讨论质疑的策略
总之,策略左右教学组织的效果。
④教学机制与表现力的充分发挥。
应变能力
教学活动中
即时组织力
语言表达力,情感表达力和运用操作能力,这是身心一体化的表达。
⑤理论功底与知识面的宽广。
精神状态
⑥教师的气质表现
仪表体态
高三某把关教师谈到:
(一)有效教学追求效益、注重效果,因此有一个学习成本问题。教学中如何找准学习成本和学习效率的最佳接合点。(作为一种理念)
(二)为目标的达成:使用哪些方法借助何种手段推进改善教学的“有效性”,延长“有效教学”的时间和学生的“有效注意”。(作为一种目标)
(三)遵循教学规律,在教学中依据需求。以及教材的内容和学习的目标来调整教学节奏,注重教材的重组和再造。极佳的教学活
动(特别是学生活动设计)来化解难点,分散难点。突出重点,达成学习和教学相长。(作为一种教学实践活动)
应该强调的是有效教学、落实为本,要提供策略。各组应有不同的策略,例如:树立学生的“学”和“信”,引导教师的“破”和“立”。例如:外语教师提出在外语课上要为学生提供“说”的依据;启发学生“说”的欲望。创设“说”的环境;规范“说”的条理;提高“说”的勇气;调整“说”的心态。
交流研讨以教教相长提升教师有效教学的自信心,在回眸中再次体会学生有效的“学”(感受、质疑、钻研、讨论、联想等)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教师有效的“教”(求疑、交流、争鸣、释疑、归纳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融合。
为增强学生的自信和积极参与而提供帮助教师是否可以考虑如
下的方面:
(1)提出充满挑战性的但又能基本达到的目标
(2)明确而又现实的计划
(3)可理解的指导或友好的提示
(4)给每个学生通常是可接受的不会尴尬的发言机会
(5)现实的程序和合情合理的期限
(6)充满帮助性的成分的告示和信号
(7)设计宽松的氛围、良好的形式
(8)非威胁性的有关进展情况的报告
教师作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合作者,应引发并适应学生的观念(包括错误的观念),参与学生开放性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一位教师可能在一个单元的教学里引导学生参与多种方式的教
学活动,而不同学生的资质,不同的学科内容会要求教师以不同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中,传授者、管理者、促进者、合作者。这些教师角色的分类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很难想像任何课堂学习不含有一定的来自教师的传授。即使最具合作性的练习也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并提供前提信息以帮助学生遵循一定的步骤(前馈控制),并强化其思维技能。
好的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安排能否达到下面的期望标准:
标准1:有序的很有条理性的思维(高水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