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抗核抗体及其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及其临床意义

•本身抗体
•本身抗体涉及抗本身细胞内、细胞表面和细胞外抗原旳免疫球蛋白。
•抗细胞内抗原旳抗体涉及:①抗细胞核成份旳抗体(抗核抗体)。 ②抗细胞浆内成份旳抗体(抗中性粒细胞及其他细胞胞浆抗体、抗线 粒体抗体、抗核糖体抗体等)。③抗细胞表面抗原旳抗体。
•抗细胞外抗原旳抗体涉及:类风湿因子、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
• 抗SSA抗体
• 抗SSA抗体主要见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阳性率高达60%~75%。 另外,也可见于其他本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阳性率为 30%-40%)。还与新生儿红斑狼疮、SCLE及光敏感旳发生有关。 抗SSA抗体对于诊疗干燥综合征敏感性高。
•抗Sm抗体
•抗Sm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旳特异性标志之一,特异性高 达99%。但阳性率偏低,在SLE中阳性率为30%。同步检验抗 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可提升系统性红斑狼疮旳诊疗率。与 病情活动度无关。
红斑狼疮 (LE)
试验室检验
抗核抗体 抗dsDNA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
抗Sm抗体 抗U1-RNP抗体
抗SS-A(Ro)抗体
抗SS-B(La)抗体
滴度在1:80以上
为SLE患者旳标识抗体
SLE患者 DLE患者
也见于药物引起旳红斑狼疮 为SLE患者旳标识抗体
SLE患者 MCTD患者 SLE患者 干燥综合征 SLE患者 干燥综合征
• 抗核抗体旳分类和命名,习惯上ANA有下列4种命名法:
• (1)以首次检出这种抗体旳疾病命名,如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就是 首先从干燥综合征中检出旳抗体。
• (2)以首次检出这种抗体旳病人名字旳前两个字母命名,如抗Sm抗体, 抗Jo-1抗体等。
• (3)按抗原在细胞旳位置命名,如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着丝点 抗体等。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抗核抗体(ANA)谱检测是一种用于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常规实验室检查。

它是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的抗核抗体来评估机体免疫系统是否存在异常反应。

这种抗体可以识别和攻击自身组织中的核成分,如染色质、DNA和RNA,从而引发不同类型的自身免疫疾病。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下面将详细介绍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首先,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

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都与抗核抗体的产生有关。

根据不同的抗核抗体的阳性与阴性结果,可以判断疾病的类型。

例如,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被认为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特异性抗体,其阳性结果往往与SLE相关。

另外,抗Sm抗体(anti-Sm)是SLE的特异性抗体,而抗核糖体P抗体(anti-nRNP)则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相关。

通过抗核抗体谱检测,医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抗体结果对疾病进行区分和诊断。

其次,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一些抗核抗体的阳性结果与疾病的活动性和程度相关。

例如,抗Sm抗体的阳性结果与SLE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抗dsDNA抗体的水平升高也与SLE的肾脏损害的存在和严重程度相关。

通过检测这些特定的抗核抗体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疾病的活动情况和预测疾病的进展。

另外,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以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

一些研究发现,特定的抗核抗体的阳性结果可以预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

例如,抗Sm抗体的阳性结果与SLE的预后不良相关,而抗dsDNA抗体的阳性结果与SLE的肾脏损害的发生和预后有关。

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以提供关于疾病进展和预后的重要信息,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监测疾病的进展。

此外,抗核抗体谱检测还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分子分型。

抗核抗体的阳性结果可用于确定不同的分子分型。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预测治疗效果非常重要。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LLL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LLL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LLL抗核抗体(ANA)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人体血清中是否存在针对细胞核自身抗原的抗体的试验。

该检测主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但也常用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查和辅助诊断。

ANA检测是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的。

在该试验中,人体血清与细胞核自身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然后用荧光标记的二抗检测这些抗体的存在。

正常情况下,储存在细胞核内的抗原是隐蔽的,抗体不会结合。

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细胞核结构和组成发生了改变,使得抗原暴露在胞质中,即可触发产生ANA抗体。

ANA检测的结果以荧光染色的形式呈阳性或阴性。

阳性结果可以进一步进行亚型检测,包括抗dsDNA(双链脱氧核糖核酸)、抗Sm(Smith)抗体、抗Ro/La抗体等。

这些亚型的检测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患者是否患有其中一种具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于SLE患者,ANA检测的阳性率可以高达95%以上。

但需要指出的是,ANA检测并不能单独用于SLE的诊断,因为这种抗体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一部分非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也可以出现阳性反应。

因此,ANA检测通常作为其他临床病征和实验室检查的辅助诊断指标。

除SLE外,其他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检测到ANA抗体。

例如,系统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干燥综合征等疾病在临床上也存在ANA阳性的情况。

通过进一步检测抗体亚型,可有助于明确患者患病的特定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ANA检测的结果常常与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来进行诊断。

这些综合信息有助于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并辅助制定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抗核抗体(ANA)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辅助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的ANA抗体,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ANA检测的结果仅仅是一个辅助指标,最终诊断应综合考虑病史、体征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抗核抗体谱检测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人体对自身细胞核成分的免疫反应。

该检测可检测多种抗核抗体,包括ANA(抗核抗体)、dsDNA(双链DNA抗体)、Sm(Sm抗体)、SSA/Ro(Sjögren综合征A/Ro抗体)和SSB/La(Sjögren综合征B/La抗体)等,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早期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导致的疾病,如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病、干燥综合征等。

这些疾病早期症状不典型,且病情发展较缓慢,常常导致延误诊断。

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以早期发现上述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抗体异常,从而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2. 疾病评估和监测:抗核抗体谱检测可用于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

例如,在红斑狼疮患者中,高滴度的ANA和dsDNA抗体与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程度相关。

通过定期检测抗核抗体水平的变化,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测疾病进展。

3.辅助诊断其他疾病:除了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核抗体谱检测还可用于辅助诊断和鉴别其他疾病,如结缔组织病、肝病、肾脏疾病、甲状腺疾病等。

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以发现这些疾病患者中存在的抗核抗体异常,有助于快速确定疾病类型和定制相应的治疗方案。

4. 产前筛查:抗核抗体谱检测可用于孕妇产前筛查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和小儿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风险。

抗SSA/Ro和抗SSB/La抗体阳性的孕妇生下的胎儿可能会出现心脏传导阻滞,而抗dsDNA抗体阳性的孕妇可能会生下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婴儿。

早期发现并跟踪这些孕妇的抗核抗体谱异常,有助于预防并管理这些婴儿的疾病。

总之,抗核抗体谱检测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提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评估和监测,辅助诊断其他疾病,以及进行产前筛查等。

对于患者的个性化治疗和预后评估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未来抗核抗体谱检测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要点(完整版)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要点(完整版)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要点(完整版)抗核抗体谱实际是抗核抗体广义的一组各有不同临床意义的自身抗体。

抗核抗体为细胞内全部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和,靶抗原分布于细胞核、细胞质、细胞骨架及细胞分裂周期,按核内各个分子的性能不同将其区分,每大类又由不同抗原特性再分为许多种类,形成抗核抗体谱。

ANA抗体谱检测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检验指标,对病人的潜在疾病做出更好的提示。

例如,ENA检测的Sm抗体虽然是SLE的特异性抗体,但是其阳性率较低,仅为5%~10%,如果使用ANA抗体谱作为检测试剂,则有核小体,dsDNA,核糖体P蛋白三个特异性指标可以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检测指标,使检出率大大增加。

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从而得出更为清晰的病情诊断。

抗核抗体谱检测包括的抗体及其临床意义如下:1、抗M2抗体:高效价的抗M2抗体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标志,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酶E2和蛋白X为主要的靶抗原。

另外,在其它慢性肝脏疾病(30%)和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SCL)(7%~25%)中也可检出抗M2抗体,但主要为低效价。

抗M2抗体阳性的SCL患者,很可能临床重叠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2、抗着丝点抗体:与局限型SCL(CREST综合征:钙质沉着、Raynaud 病、食管功能障碍、指硬皮病、远端血管扩张)有关,阳性率为70%~90%。

3、抗dsDNA抗体:对SLE具有很高的特异性。

除抗Sm抗体外,抗dsDNA 抗体也可作为该病的一个血清学指标,阳性率为40%~90%。

4 、抗核小体抗体:对SLE的特异性几乎为100%,与健康献血员或硬化症、干燥综合征和多肌炎(PM)患者血清不反应。

5、抗Jo-1抗体:见于多肌炎,阳性率为25%~35%。

6、抗Ku抗体:可见于1%~7%的肌炎患者。

许多自身免疫疾病发现有Ku抗体,包括多发性肌炎、狼疮及硬皮病。

抗Ku抗体检测阳性可以提示有肌炎的高度危险。

07 抗Mi2抗体:在10%-15%的急性皮肌炎患者中检测到,诊断特异性>96%。

抗核抗体谱检测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临床意义抗核抗体(ANA),是包含多种不同临床意义的一系列自身抗体,靶向的抗原包括:DNA、可提取核抗原(ENA)、RNA、核糖核蛋白(RNP)。

主要分为以下:抗DNA抗体(如抗ss-DNA抗体、抗ds-DNA抗体)。

抗组蛋白抗体(AHA):抗H1、抗H2A、抗H2B、H3、抗H4抗体等(药物性狼疮的阳性率达95%以上,常见的药物有肼苯达嗪、异烟肼及氯丙嗪)。

抗非组蛋白抗体:ENA抗体谱(抗Sm抗体、抗RNP 抗体、抗SSA/Ro抗体、抗SSB/La抗体、抗Mi-2抗体、抗Ku抗体、抗Scl-70抗体、抗Jo-1抗体)。

抗核仁抗体:抗PM-Scl抗体、抗Th/To抗体、抗U3-RNP、抗4-6-S-RNA抗体等。

抗其它细胞成分抗体(PCNA)。

何时检测ANA:高验前概率的患者:存在SLE(如光敏性、胸膜炎)、SSc(雷诺现象、皮肤改变)或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disease, SjD,难以解释的眼干口干)的临床证据时,根据ANA结果很容易诊断。

如果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结果提示有较大或很大概率为以下一种或多种诊断,适合检测ANA:ü关节出现持续性炎症,伴有骨骼及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

早晨起床时关节感觉僵硬,在活动后减轻,称为“晨僵”。

ü肌肉疼痛、红肿、无力,甚至萎缩,做精细动作困难。

ü皮肤出现明显红斑、皮疹,光照后情况加重。

皮肤出现硬化,触觉异常,对温度的感觉出现异常,黏膜处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溃疡。

ü全身多器官损伤,出现乏力、发热、虚弱、贫血、血细胞减少、蛋白尿等症状。

如果不加选择地检测ANA,大多数阳性结果可能反映假阳性,还可能干扰医生的正确诊断。

假阳性情况:肺疾病:如特发性肺纤维化、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慢性感染:如寄生虫、结核杆菌感染等;肝病:如活动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骨髓瘤等;其他系统疾病:如器官移植后、终末期肾病、I型糖尿病等。

(整理)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整理)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1)自身抗体:是指抗自身细胞内、细胞表面和细胞外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抗细胞内抗原的抗体包括:1、抗细胞核成分的抗体(抗核抗体)。

2、抗细胞浆内成分的抗体(抗中性粒细胞及其他细胞胞浆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核糖体抗体等)。

3、抗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

抗细胞外抗原的抗体包括:类风湿因子、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又称抗核酸抗原抗体,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成分脱氧核糖核蛋白(DNP)、DNA、可提取的核抗原(ENA)和RNA等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能与所有动物的细胞核发生反应,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胸水、关节滑膜液和尿液中。

抗核抗体是一组对细胞核内的DNA,RNA,蛋白或这些物质的分子复合物的自身抗体。

按其核内各个分子的性能不同可将各ANA区分开来,如(一)抗DNA抗体,(二)抗组蛋白抗体,(三)抗非组蛋白抗体,(四)抗核仁抗体等。

每一大类又因不同抗原特性而再分为许多种类。

因此ANA在广义上是一组各有不同临床意义的自身抗体,更确切的名称应为抗核抗体谱。

ANA 主要存在于IgG,也见于IgM、IgA,甚至LgD及LgE中。

常见的核免疫荧光杭核抗体试验有以下几种图形:(1)均质型:核质染色均匀一致,这种染色型常与抗组蛋白和抗DNA抗体有关;(2)斑点型:核质染色呈斑点状,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常呈这种染色型;(3)周边型:荧光染色围绕在核膜周围,它与抗DNA抗体有关;(4)核仁型:仅有核仁染色,具有抗4-6sRNA抗体呈现这种染色型;(5)着丝点型:在体外培养的细胞株(喉癌细胞)在核分裂相期时,可见到荧光染色的着丝点排列成特殊图型,而在鼠肝做底物中看不到此类图型,而被遗漏。

抗核抗体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95%~100%)、类风湿性关节炎(RA,10%~20%)、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80%~100%)、干燥综合症(SjS,10%~40%)、全身性硬皮病(85%~90%)、狼疮性肝炎(95%~10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95%~100%)等,但经皮质激素治疗后,阳性率可降低。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短膜虫或马疫锥虫的动基体 内含有天然纯dsDNA,未经 人工处理,不含组蛋白与 ssDNA,抗原性纯一特异。
优点:特异性好
抗dsDNA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100IU/ml 优点:敏感性最高 缺点:过于敏感,同时可能检测到ssDNA抗体和低亲和力dsDNA抗体,而 这两种致病力均不强 放射免疫法(Farr): ≥20% 优点:对高亲和度DNA抗体的检测优于CL-IIF 缺点:具有放射性,对技术人员身体造成一定影响 蛋白印迹法(WB) 缺点: dsDNA抗原在纯化包备过程中可变性解链,变成ssDNA,导致假阳性结果 不同方法检测SLE患者抗dsDNA抗体的结果: everything is possible 至少用两种方法做(报告结果时注明方法学),互为补充。如:IIF法+ ELISA法
ANA(+)S1:80 抗SSA(+++)135 抗Ro52(+++)110
诊断? 治疗?
2
3
4
案例3
CTD SLE待随诊,重用HCQ
案例4
女性,40岁 4年前多浆膜腔积液、低补体血症、ANA 1:320、抗SS-A+、抗SS-B+,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性大”,予“pred+CTX”治疗好转后“pred 10mg qod +HCQ”维持。 15天前新发面部皮疹(丘疹鳞屑型)、脱发; 尿常规:PRO 阴性;尿四蛋白:轻度增高; 补体下降(C3 50mg/dl C4 7.4mg/dl); 抗dsDNA(IF) 1:320 抗核小体 + 抗组蛋白+; 诊断?治疗?
抗DNA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 抗组蛋白 H1,H2A, H2B, H3,H4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体内抗核抗体的方法,抗核抗体是一类免疫球蛋白,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生异常产生。

抗核抗体谱检测的临床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抗核抗体谱检测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

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常
常有异常产生的抗核抗体。

通过抗核抗体谱检测,可以协助医生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2. 疾病活动性的评估:抗核抗体谱检测的结果可以用于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动性。

某些抗核抗体的水平与疾病活动程度相关,如果抗核抗体水平升高,可能意味着疾病活动度增加,提示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3. 预测疾病进展和预后: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可以为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某些特定的抗核抗体与特定的疾病类型或预后有关。

例如,抗dsDNA抗体与SLE的肾脏损伤相关,抗
Ro/SSA抗体与婴儿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相关。

通过抗核抗体
谱检测,可以对患者的疾病进展和预后进行更好的预测。

总的来说,抗核抗体谱检测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活动性的评估以及预测疾病进展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但需要强调的是,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定。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1.抗核RNP抗体抗核RNP(nuclear R N P ,nR NP)抗体是诊断MCTD 的重要血清学依据,列入MCTD的诊断标准。

因其抗原为含有U 1RNA的核蛋白复合物,故而称为U1RNP。

其在MCTD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可高达95 %。

无论在疾病的活动期或是缓解期,高滴度的抗RNP抗体均可持续存在。

抗nRNP抗体无疾病特异性,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阳性检出率如下:SLE 30%~40%,SS 20%,进行性系统性硬化(PSS)10%~15%,皮肌炎(PM)/多发性肌炎(DM)10%,偶尔也可见于R A和药物诱发的狼疮,不过滴度均较MCTD 患者低。

由于Sm和RNP是同一分子复合物(RNA-蛋白质颗粒)中的不同抗原位点,两种抗原具有相关性,故抗Sm抗体阳性常伴有抗RNP抗体阳性,单一的抗Sm抗体或抗RNP抗体阳性较少见。

2.抗Sm抗体抗Sm 抗体仅发现于SLE患者中,是SLE的血清标志抗体,已列入SLE的诊断标准。

约30%~40%的SLE患者抗Sm抗体阳性,此抗体阴性不能排除SLE的诊断。

相对抗dsDNA抗体而言,抗Sm 抗体水平不与SLE疾病的活动性相关,亦不与SLE的任何临床表现相关,治疗后的SLE 患者也可存在抗Sm抗体阳性。

抗Sm抗体的检测对早期、不典型的SLE或治疗后的回顾性诊断具有很大帮助。

3.抗SSA/Ro 抗体抗SSA/Ro抗体是SS患者最常见的自身抗体。

其阳性检出率分别是70%~80%,部分SLE 患者也有抗SSA/Ro抗体检出,其阳性率分别为35%,约60%的亚急性红斑狼疮(SCLE)患者,补体缺陷的SLE患者和新生儿狼疮患者可出现抗SSA/Ro抗体阳性。

抗SSA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引起新生儿狼疮综合征,出现典型的SLE皮损和不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

另外,单独出现抗SSA/Ro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其肾炎或血管炎的发生率较高。

因抗SSA/Ro抗体与SSA/Ro抗原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更易沉积于肾脏和血管壁,造成肾脏损伤及血管炎。

抗核抗体谱20项意义

抗核抗体谱20项意义

抗核抗体谱20项意义抗核抗体谱20项是一种检测方法,用于检测人体中特定的抗核抗体。

这些抗体是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并与细胞核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

这些抗体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相关疾病。

以下是抗核抗体谱20项中各项的意义:1. 抗核抗体 (ANA): 如果结果呈阳性,可能提示存在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其他结缔组织病。

2. 抗双链DNA抗体 (anti-dsDNA): 阳性结果通常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

3. 抗核糖核蛋白抗体 (anti-Sm): 阳性结果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4. 抗核渔蛋白抗体 (anti-RNP): 阳性结果常见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5. 抗核糖核蛋白P抗体 (anti-RNP/Sm): 阳性结果通常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有关。

6. 抗胞质抗体(ACA): 阳性结果通常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相关。

7. 抗磷脂抗体 (aPL): 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8. 抗核小体抗体 (anti-nucleosome): 阳性结果常见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9. 抗组蛋白抗体 (anti-histone): 阳性结果提示可能存在药物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10. 抗线粒体抗体 (AMA): 阳性结果提示可能存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11. 抗胃泌素细胞抗体 (anti-gastrin cell): 阳性结果可能与自身免疫性胃炎有关。

12. 抗肝细胞抗体 (anti-liver/kidney microsome): 阳性结果可能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相关。

13. 细胞质抗体 (anti-cytoplasmic): 阳性结果可能提示存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的系统性血管炎。

14. 抗线粒体抗体 (anti-mitochondrial): 阳性结果通常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相关。

15. 抗滑膜细胞抗体 (anti-synoviocyte): 阳性结果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
抗Mi抗体(Mi-2)
主要睹于本收性胆汁性肝软化.抗AMA-M2量值的下矮对于徐病的预后意思精确,也是本收性胆汁性肝软化战肝中胆讲阻塞性肝软化的鉴别诊疗依据.
抗Ku抗体(Ku)
抗Ku抗体可睹于1-7%的肌炎患者.许多自己免疫徐病创造有Ku抗体,包罗多收性肌炎、狼疮及硬皮病.抗Ku抗体检测阳性不妨提示有死长肌炎的下度伤害.
抗组蛋黑抗体
抗组蛋黑抗体主要睹于药物诱导的黑斑狼疮(95%).其余,还睹于30-70%的非药物诱导的黑斑狼疮以及15-50%的类风干闭节炎患者.
抗Sm抗体
抗Sm抗体对于系统性黑斑狼疮有下度特同性98%,取dsDNA一般为SLE的诊疗尺度,但是敏感性较矮,仅5-30%.
抗删殖细胞核抗本抗体(PCNA)
nRNP取Sm抗本之间有稀且通联,纵然它们具备各自的抗本决断簇,但是其免疫反应多相伴伴.约40%SLE病人可检出抗nRNP抗体.
本收性胆汁性肝软化
抗线粒体抗体M2型(AMA-M2)
主要睹于本收性胆汁性肝软化阳性率为95%.
抗AMA-M2量值的下矮对于徐病的预后意思精确,也是本收性胆汁性肝软化战肝中胆讲阻塞性肝软化的鉴别诊疗依据.
系统性软化
抗着丝面B抗体(CE症具备很下的特同性战敏感性,阳性率为80-95%.
抗ScL-70抗体(ScL-70)
特同性的出现于举止性系统性软化症(弥集型)患者中,效价没有随徐病活动性改变动摇.
混同性结缔构造病(MCTD)
抗nRNP抗体(U1-snRNP)




(SLE)
抗单链DNA抗体IgG抗体
抗dsDNA抗体对于诊疗SLE有较下的特同性,为SLE的要害诊疗指标之一.取SLE的活动性相闭,约有40%-75%的SLE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抗核抗体(ANA)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细胞核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其无器官和种属特异性,迄今已有二十余种抗核内不同成分的抗核抗体被相继发现。

ANA-17S免疫印迹法,一份标本一次实验可筛查17种抗体,可以对多种疾病进行提示。

疾病项目名称临床意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抗双链DNA抗体IgG抗体抗dsDNA抗体对诊断SLE有较高的特异性,为SLE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

与SLE的活动性相关,约有40%-75%的SLE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

抗核小体抗体抗核小体抗体为SLE的高度特异性的标志性抗体。

对SLE的敏感性为58-71%,特异性为97-99%,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多见于活动性狼疮特别是狼疮肾炎中。

抗组蛋白抗体抗组蛋白抗体主要见于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95%)。

另外,还见于30-70%的非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以及15-5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抗Sm抗体抗Sm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有高度特异性98%,与dsDNA一样为SLE的诊断标准,但敏感性较低,仅5-30%。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PCNA)是SLE的特异性抗体,可作为SLE的标记性抗体,但其阳性率仅为1-5%。

抗核糖体P蛋白(P0)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为SLE的高特异性指标,阳性率在10-40%。

SLE患者伴有狼疮性脑病时,此抗体阳性率可达56-90%。

SLE患者出现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中枢神经系统、肝脏或肾脏受累有关。

在抗核抗体阴性的SLE患者,抗核糖体抗体阳性有重要诊断价值。

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抗SS-A/Ro60抗体是干燥综合征的标志性抗体,也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新生儿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

前者主要偏向于SLE,后者主要见于干燥综合征抗SS-A/Ro52抗体抗SS-B/La抗体抗SS-B抗体几乎出现于女性患者(29:1)中,见于干燥综合征(40-95%)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10-20%)。

系统性硬化抗着丝点B抗体(CENP-B)抗着丝点抗体对局限性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阳性率为80-95%。

抗核抗体谱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的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ANA)谱是一种检测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活动的方法,通过检测血液中存在的抗核抗体种类和滴度,可以辅助诊断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上,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对早期发现和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抗核抗体谱在临床上的一些重要意义:
1. 自身免疫疾病诊断:抗核抗体的阳性结果可提示存在自身免疫异常。

不同的抗核抗体种类可以与不同的自身免疫疾病相关联,例如,在SLE患者中,抗核抗体谱中的抗双链DNA抗体(anti-dsDNA)和抗核糖蛋白抗体(anti-Smith antibody)阳性率较高。

2. 疾病活动性评估:在已确诊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中,抗核抗体滴度的变化可以用于评估疾病的活动程度和预后。

较高的抗核抗体滴度通常与疾病的活动性、病情加重相关。

3. 早期发现和筛查: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早期诊断自身免疫疾病,尤其是SLE。

因为SLE的症状和体征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而且常常缺乏特异性,检测抗核抗体可以为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

4. 分类和亚型鉴定:抗核抗体谱的检测可以帮助细分不同的自身免
疫疾病,进一步确定疾病的亚型和临床特征。

这对于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抗核抗体谱的阳性结果并不一定表示存在自身免疫疾病,也可能与其他因素(如感染、药物应用等)相关。

因此,在临床上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是十分重要的,以作出准确的诊断。

抗核抗体谱的检测结果应综合临床情况进行解读和判断。

最终的诊断仍应基于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分析。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高滴度的抗U1-nRNP抗体是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夏普综合征)的标志,阳性率为95-100%,抗体滴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在30-4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也可检出抗U1-nRNP抗体,但几乎总伴有抗Sm抗体。

抗Sm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与抗dsDNA抗体一起,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指标,但阳性率仅为5-10%。

抗SS-A抗体与各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最常见于干燥综合征(40-80%)、也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30-40%)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20%)中,偶见于慢性活动性肝炎。

此外,在100%的新生儿红斑狼疮中可出现抗SS-A抗体。

该抗体可经胎盘传给胎儿引起炎症反应和新生儿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

抗SS-B抗体几乎仅见于干燥综合征(40-80%)和系统性红斑狼疮(10-20%)的女性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9:1。

在干燥综合征中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常同时出现。

抗Scl-70抗体见于25-75%的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弥散型)患者中,因实验方法和疾病活动性而异(Scl=硬化症)。

在局限型硬化症中不出现。

1977年,Wolfe及其同事首先在多肌炎病人中描述了抗PM-Scl抗体,并把该抗体叫做抗PM抗体。

在1984年,Reichlin与其同事经过研究,发现了抗PM-1抗体的更准确的特征和命名(抗PM-Scl抗体)。

在50-70%的所谓的重叠综合征患者中可检出这些抗体,在这些患者中可合并出现多肌炎(PM)、皮肌炎(DM)和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Scl)。

抗PM-Scl抗体在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弥散型)中的阳性率为3%,在多肌炎和皮肌炎中的阳性率为8%。

抗Jo-1抗体见于多肌炎,阳性率为25-35%。

常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相关。

抗着丝点抗体与局限型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CREST综合征:钙质沉着、Raynaud’s病、食管功能障碍、指硬皮病、远端血管扩张)有关,阳性率为70-90%。

检测抗核抗体的临床意义与有效方法-免疫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检测抗核抗体的临床意义与有效方法-免疫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检测抗核抗体的临床意义与有效方法-免疫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抗核抗体是抗细胞内所有抗原成分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往往伴有特征性的自身抗体谱,而疾病标记性抗体或特异性抗体可诊断和鉴别诊断疾病特性,检测抗核抗体可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及预后,观察治疗反应,指导临床治疗。

1 抗核抗体简介顾名思义,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y,ANA)是一种抗细胞核各种成分的自身抗体,是自身免疫风湿性疾病(autoimmunerheumatic diseases,ARD)诊断中重要的血清学标志物[1,2],其是一组专门针对细胞核内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蛋白质、脂类、酶类及这些物质分子复合物的抗体。

ANA 无器官特异性和种属特异性,大多数属于IgG 类抗体,仅少部分属IgM 和IgA[3].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及免疫荧光技术的日益改进,目前对ANA的研究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细胞核成分,其靶抗原的分布已由传统的细胞核拓展到整个细胞,除细胞核外,还包括细胞浆、细胞骨架、细胞周期蛋白等。

根据细胞内靶抗原的理化特性和分布部位,一般可将ANA分为五大类:抗DNA 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非组蛋白抗体、抗核仁抗体和抗其他细胞成分抗体。

每一大类因不同的抗原特性又可分为许多亚类,其命名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以首位被检出该抗体的患者的姓名缩写命名,如抗Sm 抗体、抗Jol 抗体等;有的是按抗体相关疾病的病名命名,如抗PM-Scl 抗体、抗SSA 抗体和抗SSB 抗体等;有的是按抗体的化学组成及特性命名,如抗RNP 抗体、抗DNA 抗体等;有的则是按靶抗原分布位置命名,如抗线粒体抗体、抗高尔基体抗体和抗着丝点抗体等。

2 检测抗核抗体的临床意义对ANA 的认识始于狼疮细胞的发现,而对ANA 研究的兴起和深入则是源于新病种、新技术的不断发现和临床医学的迅猛发展。

抗核抗体与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与临床意义
原理:利用酶与底物反应产生颜色变化检测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情况 步骤:样本处理、抗体孵育、酶标抗体孵育、底物孵育、显色反应、结果判读 优点: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结果稳定 应用: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科研实验等领域
免疫印迹法
原理: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的原理通过电泳将蛋白质分离然 后用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
步骤:样品制备、电泳分离、转 膜、封闭、抗体孵育、显色、结 果分析
优点: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 检测多种蛋白质
应用: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科 学研究等领域
化学发光法
原理:利用抗 原抗体反应产 生的化学发光 物质进行检测
优点:灵敏度 高特异性强检
测速度快
步骤:样本处 理、抗体孵育、 化学发光反应、 检测结果分析
抗核抗体(N)是一类针对细胞核成分的自身抗体 包括多种类型如抗核糖体抗体(RN)、抗核小体抗体(DN)等 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其他体液中 临床上常用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抗核抗体的分类
抗核抗体 (N): 针对细胞 核成分的 抗体
抗核糖体


(R):
针对核糖
体的抗体
应用:广泛应 用于临床诊断 如自身免疫性 疾病、感染性
疾病等
抗核抗体疫性疾病 的关系:抗核 抗体是自身免 疫性疾病的重 要标志物之一
自身免疫性疾 病的种类:包 括系统性红斑 狼疮、类风湿 性关节炎、干
燥综合征等
抗核抗体在自 身免疫性疾病 中的作用:参 与免疫反应导 致组织损伤和
预后判断与复发预测
抗核抗体阳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抗核抗体阳性患者的预后较差复发风险较高
抗核抗体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需要长期治疗和监测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抗核抗体(ANA)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细胞核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其无器官和种属特异性,迄今已有二十余种抗核内不同成分的抗核抗体被相继发现。

ANA-17S免疫印迹法,一份标本一次实验可筛查17种抗体,可以对多种疾病进行提示。

疾病项目名称临床意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抗双链DNA抗体IgG抗体抗dsDNA抗体对诊断SLE有较高的特异性,为SLE的重要诊断指标之一。

与SLE的活动性相关,约有40%-75%的SLE患者抗dsDNA抗体阳性。

抗核小体抗体抗核小体抗体为SLE的高度特异性的标志性抗体。

对SLE的敏感性为58-71%,特异性为97-99%,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多见于活动性狼疮特别是狼疮肾炎中。

抗组蛋白抗体抗组蛋白抗体主要见于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95%)。

另外,还见于30-70%的非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以及15-5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抗Sm抗体抗Sm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有高度特异性98%,与dsDNA一样为SLE的诊断标准,但敏感性较低,仅5-30%。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PCNA)是SLE的特异性抗体,可作为SLE的标记性抗体,但其阳性率仅为1-5%。

抗核糖体P蛋白(P0)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为SLE的高特异性指标,阳性率在10-40%。

SLE患者伴有狼疮性脑病时,此抗体阳性率可达56-90%。

SLE患者出现核糖体P蛋白抗体与中枢神经系统、肝脏或肾脏受累有关。

在抗核抗体阴性的SLE患者,抗核糖体抗体阳性有重要诊断价值。

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抗SS-A/Ro60抗体是干燥综合征的标志性抗体,也可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新生儿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

前者主要偏向于SLE,后者主要见于干燥综合征抗SS-A/Ro52抗体抗SS-B/La抗体抗SS-B抗体几乎出现于女性患者(29:1)中,见于干燥综合征(40-95%)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10-20%)。

系统性硬化抗着丝点B抗体(CENP-B)抗着丝点抗体对局限性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阳性率为80-9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核抗体谱临床意义
1.抗核RNP抗体
抗核RNP(nuclear R N P ,nR NP)抗体是诊断MCTD 的重要血清学依据,列入MCTD的诊断标准。

因其抗原为含有U 1RNA的核蛋白复合物,故而称为U1RNP。

其在MCTD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可高达95 %。

无论在疾病的活动期或是缓解期,高滴度的抗RNP抗体均可持续存在。

抗nRNP抗体无疾病特异性,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阳性检出率如下:SLE 30%~40%,SS 20%,进行性系统性硬化(PSS)10%~15%,皮肌炎(PM)/多发性肌炎(DM)10%,偶尔也可见于R A和药物诱发的狼疮,不过滴度均较MCTD 患者低。

由于Sm和RNP是同一分子复合物(RNA-蛋白质颗粒)中的不同抗原位点,两种抗原具有相关性,故抗Sm抗体阳性常伴有抗RNP抗体阳性,单一的抗Sm抗体或抗RNP抗体阳性较少见。

2.抗Sm抗体
抗Sm 抗体仅发现于SLE患者中,是SLE的血清标志抗体,已列入SLE的诊断标准。

约30%~40%的SLE患者抗Sm抗体阳性,此抗体阴性不能排除SLE的诊断。

相对抗dsDNA抗体而言,抗Sm 抗体水平不与SLE疾病的活动性相关,亦不与SLE的任何临床表现相关,治疗后的SLE 患者也可存在抗Sm抗体阳性。

抗Sm抗体的检测对早期、不典型的SLE或治疗后的回顾性诊断具有很大帮助。

3.抗SSA/Ro 抗体
抗SSA/Ro抗体是SS患者最常见的自身抗体。

其阳性检出率分别是70%~80%,部分SLE 患者也有抗SSA/Ro抗体检出,其阳性率分别为35%,约60%的亚急性红斑狼疮(SCLE)患者,补体缺陷的SLE患者和新生儿狼疮患者可出现抗SSA/Ro抗体阳性。

抗SSA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引起新生儿狼疮综合征,出现典型的SLE皮损和不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

另外,单独出现抗SSA/Ro抗体阳性的SLE患者,其肾炎或血管炎的发生率较高。

因抗SSA/Ro抗体与SSA/Ro抗原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更易沉积于肾脏和血管壁,造成肾脏损伤及血管炎。

4. 抗SS -B :干燥综合征特异性较高,是SS 标记抗体,阳性率为30 %~50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阳性率为20 %~30 %
5.抗Scl-70抗体
抗Scl-70抗体几乎仅在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Progressive systemie sclerosis,PSS)患者中检出,抗体相对应的抗原分子量为70kD。

故该抗体是PSS 的特征抗体。

在系统性硬化症的阳性检出率为20 %~40 %,在PSS 的阳性检出率为40 %~60 %。

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极少有阳性检出,正常人均为阴性。

4.抗Jo -1 抗体
该抗体最常见于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故又称为PM-1抗体。

具有抗Jo-1抗体特性的是分子量110kD和(或)80kD的多肽(核仁蛋白)。

抗Jo -1抗体在P M的阳性检出率可达40%~50%,在PM/DM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25%,单独皮肌炎中的检出率不足10%,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抗Jo-1抗体为
阴性,因而抗Jo-1抗体对诊断PM具有特异性。

PM与硬皮病重叠的患者,抗Jo-1抗体的阳性率可高达85%,PSS/PM中为25%,PM伴肺间质纤维化者抗Jo-1抗体阳性率可达60%。

5.抗Scl-70抗体
抗Scl-70抗体几乎仅在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Progressive systemie sclerosis,PSS)患者中检出,抗体相对应的抗原分子量为70kD。

故该抗体是PSS 的特征抗体。

在系统性硬化症的阳性检出率为20 %~40 %,在PSS 的阳性检出率为40 %~60 %。

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极少有阳性检出,正常人均为阴性。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有较高的特异性,但敏感度稍差,抗dsDNA抗体滴度的升降与SLE疾病的活动程度相关,因此可监测SLE的病情变化。

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dsDNA亦可阳性。

抗核抗体(ANA)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细胞核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

ANA的性质主要是IgG ,也有IgM 、IgA 和IgD ,其无器官和种属特异性,故该类抗体可与所有动物的细胞核发生反应。

迄今已有二十余种抗核内不同成分的抗核抗体被相继发现。

ANA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胸水、关节滑膜液和尿液中。

ANA在未治疗的SLE 患者中的滴度较高,在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可呈阳性,如SLE、RA、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干燥综合征(SS)、硬皮病、慢性活动性肝炎,正常老年人也可有低滴度的ANA。

ANA阳性并不一定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由于细胞核成分的复杂性,不同成分的抗原性不同,因此可产生多种类型的ANA,在其众多类型中,作为针对某一特定核成分的个别抗体,只在某一疾病中出现,成为诊断该疾病的血清标志性抗体。

各种ANA在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出现不同组合,可形成各种疾病或疾病亚群的特征性抗体谱。

因此,总的ANA检测在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筛选试验,ANA阳性者进一步检测各亚类ANA抗体对明确诊断、临床分型、病情观察、预后及治疗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

1.均质性(homogeneous,H )
细胞核均匀着染荧光,有些核仁部位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可被染色出现荧光(彩图20 -1)。

与均质型相关的自身抗体主要有抗不溶性DNP ,抗组蛋白抗体,抗dsDNA 抗体也可产生均质性。

高滴度均质型主要见于SLE 患者,低滴度均质型可见于RA 、慢性肝脏疾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或药物诱发的狼疮患者。

2.斑点型(speckled,S)
细胞核内出现颗粒状荧光,分裂期细胞染色体无荧光显色(彩图20 -2)。

与斑点型相关的自身抗体涉及抗核糖体核蛋白颗粒抗体,如抗Sm 、抗Ru1R NP 、抗SSB/La等抗体。

高滴度的斑点型常见于MCTD,同时也见于SLE、硬皮病、SS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3.核膜型(mem branous ,M )
又称周边型(rim),荧光着色主要显示在细胞核的周边形成荧光环,或在均一的荧光背景上核周边荧光增强;分裂期细胞染色体区出现荧光着色(彩图20 -3)。

相关抗体主要是抗dsDNA抗体。

高滴度的周边型几乎仅见于SLE ,特别是活动期SLE ,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很少见周边型,因此周边型对SLE的诊断价值极大,且提示病情活动。

4.核仁型(nucheolar ,N)
荧光着色主要在核仁区,分裂期细胞染色体无荧光着色(彩图20 -4)。

相关抗体是抗核仁特异的低分子量RNA,抗RNA聚合酶-1、抗U3R NP、抗PM-Scl。

核仁型在硬皮病中出现率最高,尤其是高滴度核仁型对诊断硬皮病具有一定特异性,但核仁型也见于雷诺现象者,偶尔也出现于SLE 。

未经治疗的SLE或MCTD患者几乎95%以上都有抗核抗体,且滴度较高,一般1∶100 以上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抗核抗体阴性对排除SLE的阴性预告值较高,所以抗核抗体检测是SLE的最佳筛查试验。

抗核抗体滴度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活动性无相关关系。

抗核抗体在其他自身免疫病中也可出现阳性,但滴度较低,其各自的阳性检出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