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化标准化管理20
标准化管理(程序化、流程化、规范化)
![标准化管理(程序化、流程化、规范化)](https://img.taocdn.com/s3/m/09a7bc60a417866fb84a8ea5.png)
工作标准:是指企业内部对每一项独立的生产作业或 管理活动所制订的规定、标准程序等书面要求,或以 人或人群的工作为对象,对其工作范围、职责权限以 及工作内容考核所规定的标准、程序等书面要求,如 各种岗位操作法或各种标准操作规程等。
标准化有关概念
标准分:规范性标准、程序性标准
规范性标准:指规章制度、规定、办法、条例、标准 等要求大部分人或人群共同遵守的统一规范。 如销售管理制度、产品终端用语、产品退货管理规定。 程序性标准:首先界定业务、工作或管理活动展开的 顺序、步骤,或流转的次序,又界定工作方法、措施、 标准的准则。分业务流程、工作程序。 如研发业务标准、设备操作程序、半成品检验程序等。
标准化有关概念
如程序性标准——管理程序(工作程序、业务流程) 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形式,企业的所有管理内容都是通 过管理程序去实现的,它是完成各职能工作的必要手 段;也是必需手段。
管理程序举例: 人员招聘流程 行销员报帐程序 产成品发货业务流程 合格证发放程序 销售合同签发流程 客户信息管理流程 行销员十大推销流程
电话报货速度太慢,浪费电话费?怎样才能节省时间, 又保证报货不出错? 电脑、设备坏了,维修吧?唉,找不着档案了,怎么 修?档案保存在哪儿?资料全吗?
为什么需要标准化
员工月底回厂报账,运费该怎样签?找谁签,谁审核、 验收、审批?费用谁承担?
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流程表单化表单职责化是什么
![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流程表单化表单职责化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4bc254c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4a.png)
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流程表单化表单职责化是什么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流程表单化、表单职责化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要的概念和方法论。
这些概念的出现,旨在帮助组织实现高效的管理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增强内部控制,促进协作和沟通。
本文将分别探讨这四个方面的含义及其对组织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流程化管理流程化指的是将一个组织的管理活动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程予以规范化,以确保管理决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通过管理流程化,组织可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绩效、降低风险等目的。
管理流程化包括了流程设计、流程优化、流程执行和流程监控等环节,通过不断地进行流程改进和优化,从而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流程标准化流程标准化是指将一个组织内部各项管理活动的流程、规范、指导原则等进行标准化制定和规范化管理,以确保在不同时间、不同人员、不同地点,相同的管理活动执行结果基本一致。
通过流程标准化,组织可以实现管理规范化、流程专业化、服务质量提升等目标。
流程表单化流程表单化是指将管理流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数据要素以表单的形式进行收集、整理、交换和存储。
通过流程表单化,可以有效规范信息流动、提高数据准确性、简化业务操作流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
表单职责化表单职责化是指在管理流程中明确每个表单的责任人,使每个工作环节的责任人都清楚自己在流程中的职责范围和执行任务,从而保证流程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质量。
通过表单职责化,可以避免责任模糊、工作推诿等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果。
综上所述,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流程表单化、表单职责化是现代组织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规范管理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从而使组织更加健康、有序地运转。
在实践中,组织管理者需要充分了解这些概念的内涵和作用,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策略和实施措施,以实现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和专业化。
标准化管理-程序化、流程化、规范化
![标准化管理-程序化、流程化、规范化](https://img.taocdn.com/s3/m/3449d6cc360cba1aa811da57.png)
为什么需要标准化
• 小刘委屈地辩解到:‚可是我找过技术部的人了,他们说最近实在忙, 我跟他们也不熟,求不动人家啊!‛‚谁让你去求爷爷告奶奶了,你 填个申请单,只要我签字,技术部必须安排出方案!‛张经理越说越 来气,‚得了,我再给你说一遍,看,这叫技术支持申请单,以后再 遇到这种情况,只要填了这个单子,技术部黄经理就必须给你派人盯 着……”
• 由于某项工作涉及众人,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处理也可 能不一样。且处理问题时选择工作方法的余地很大,缺乏 有效的行为约束,致使各部门、岗位工作人员尽可以自行 其事。பைடு நூலகம்• ——无行为标准,无统一的作业规范。 • 其结果是:工作结果花样繁多,如何保证正确的、符合企 业统一目标的工作结果?
为什么需要标准化
为什么需要标准化
• • • • 工作到处出错、经常出错——差错率高; 工作杂乱无章,无头绪,环节太多——效率低下; 老出错、效率低、无用功; 忙了一圈结果错了,不知道怎样对?
为什么需要标准化
• 上述所有的问题,有一个焦点,即如何正 确的做事,即标准。 • 标准:是正确做事的工作规范。
标准化有关概念
• 工程部如何领料?流程是什么?如何防范业务员离职造成 的费用无法按期收回? • 分公司速度太慢,沟通浪费电话费?怎样才能节省时间, 又保证工作不出错? • 网点又出错了?客户大发雷霆,投诉率直线上升;怎样才 能不出错?
为什么需要标准化
• 厂方政策变了,服务人员不知道,客户投诉时才发现变了? 怎样才能保证厂方信息、服务政策传递不出错,确保安全、 准确地传递至各个岗位。 • 岗位换新人了,工作交接不上,不知该怎样入手,重新培 养,重新再来?企业过去的培养投资全部浪费?资源浪费! 人力成本非常高?
• 举例说明: • 1.辅材产品推销,一个产品经过不同的服务人员描述,其 描绘结果不一样,客户得到的产品概念也不一亲;若出台 产品销售终端用语。按照统一的标准去推销产品,无论什 么样的客户其得到的信息是一致的,就不会出现上述不同 的情况。 • 2.空调安装工艺规程,经过不同的操作者,若无有统一的 工艺规程(工艺标准),每次的安装产品质量均不一样, 怎样保证服务质量的均一性、稳定性。
流程化标准化制度化什么意思
![流程化标准化制度化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db7dd17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f.png)
流程化、标准化、制度化的含义和重要性
在现代组织管理中,流程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是至关重要的方面,它们对于提
高效率、保证质量和促进组织发展都起着关键作用。
下面我们将分别探讨这三个概念的含义和重要性。
流程化的含义和重要性
流程化是指将工作或活动按照一定顺序和步骤进行规范化和形成流程。
流程化
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组织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减少错误和风险,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一个明确的流程可以使工作人员更好地理解工作目标、职责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
标准化的含义和重要性
标准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制定统一的规范、要求或规定,以确保工作或产品的
质量和稳定性。
标准化可以帮助组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降低成本,提升品牌声誉和客户信任度。
通过标准化,组织可以实现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数据的可追溯性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制度化的含义和重要性
制度化是指将工作流程、规范和要求固化为制度或管理制度,使其成为组织的
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
制度化可以帮助组织建立稳定的管理体系、规范员工行为、保障组织运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一个完善的制度能够帮助组织规范管理决策、强化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效率和监督执行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流程化、标准化和制度化是现代组织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流程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组织可以实现工作的高效、产品的高质、团队的高效率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不断完善和强化流程、标准和制度,确保其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以实现组织的长期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
![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https://img.taocdn.com/s3/m/0935dc5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22.png)
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化和标准化是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对于组织的高效运转和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制度化、流程化和标准化的概念、重要性及实施方法进行阐述。
一、制度化制度化是指依照一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相关标准形成具有约束力、规范行为的组织性安排的过程。
制度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障组织运作的有序和稳定。
制度化可以使组织内部的各项活动、权责利关系和行为规范等得到明确规定,从而有效地防范各种风险和侵权行为。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制度化不仅包括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财务制度,还涉及到安全生产制度、专项管理制度等,以保障组织的长期健康发展。
二、流程化流程化是指将管理活动、生产流程和服务过程等按照一定规范和程序进行设计、优化、实施并持续改进的过程。
流程化的核心是将复杂的工作流程进行拆解和优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和提升产品或服务质量。
通过流程化管理,组织可以更好地控制和规范各项活动,并不断优化流程,使得组织运作更加高效、灵活和可持续。
三、标准化标准化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定和规则,按照统一的标准制定一套行为、产品或服务的统一规范或规则的过程。
标准化能够提高产品、服务的可比性和可信度,使得组织内外的各项活动都按照相同的标准执行,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
标准化涵盖了管理标准、生产标准、产品标准、服务标准等多个方面,可以为组织的各项活动提供明确的指导和支持。
制度化、流程化和标准化的重要性1. 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制度化、流程化和标准化,可以使得组织内部的管理更加规范和高效,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和可控性,从而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2. 降低运营成本制度化、流程化和标准化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和提升生产、服务效率,从而减少了运营成本,提高了组织的竞争力。
3. 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标准化可以规范产品和服务质量,流程化可以优化生产和服务流程,制度化可以规范组织内部行为,从而为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流程管理的四化原则
![流程管理的四化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0543059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b.png)
流程管理的四化原则流程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在流程管理中,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是四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下面将对这四个原则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规范化规范化是流程管理的基础,它是指对流程的制定、执行、监控等环节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规范化的目的是确保流程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使得流程在执行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规范化过程中,需要对流程进行全面的分析,明确流程的目标、输入、输出、资源需求等要素,并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二、标准化标准化是流程管理的核心,它是指对流程的各个要素进行标准化的管理。
标准化的目的是提高流程的效率和可复制性,使得流程在不同的执行者手中都能够达到相同的效果。
在标准化过程中,需要对流程的各个要素进行梳理,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如流程步骤、流程接口、流程数据等。
三、精细化精细化是流程管理的关键,它是指对流程的执行过程进行精细化的管理。
精细化的目的是提高流程的执行效率和准确性,使得流程在执行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精细化过程中,需要对流程的执行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和分析,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时间、资源需求等要素,并制定相应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四、信息化信息化是流程管理的支撑,它是指对流程的管理过程进行信息化的管理。
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流程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使得流程在执行过程中能够及时地进行反馈和调整。
在信息化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对流程的数据进行全面的采集、分析和利用,实现流程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总之,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是流程管理中的四个重要原则。
只有将这四个原则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流程管理的全面优化和提高。
同时,这四个原则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流程化、标准化管理2.0
![流程化、标准化管理2.0](https://img.taocdn.com/s3/m/62191bb0d1f34693dbef3e14.png)
刘峰松PPT
流程化、标准化的方法
流程与制度的关系
流程与制度是相辅相成、必不可少的运营与管理工具; 流程是基于“性善论”的设计。其前提是“人都是善良的。是会按照
组织的要求去做事的”;
制度是“基于”性恶论“的设计。其前提是”人是懒惰的。一旦有机 会就会违规“;
10
刘峰松PPT
组织知识管理体系
组织知识的固化
组织知识固化的工具:流程 组织知识固化的工具:标准 组织知识固化的载体:文件资料
11
刘峰松PPT
组织知识管理体系
组织知识固化的常用方法
制订/制定 颁布 培训
宣传
执行 监督 考核
12
刘峰松PPT
组织知识管理体系
组织知识的传播 有组织 有程式 有记录
忽略战略对战术行为的指导 战略控制缺乏力度
解决方法 流程与战略匹配
通过对战略目标的一致 性描述,重新审视并规 划流程 调查企业运行现状,将 现有流程显现化,然后 判别现有流程与战略的 匹配性
综合发展考虑少,缺乏系统性、平衡性
没有明确的信息收集、处理与使用流程 员工的招聘、配置、任用、测评的过程 不清楚 流程不完整、不清晰,使得战略意图得 不到贯彻实施
有执行必记录
有记录必检查 有检查必激励
22
刘峰松PPT
流程化、标准化的方法
流程化管理的生存基础
流程是被认知的;
流程是被共识并纳入知识管理的; 流程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 流程是能够减少沟通的; 流程与制度是衔接与配合的;
流程是能够被掌握、使用的。
23
流程分析
刘峰松PPT
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流程表单化 表单电子化
![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流程表单化 表单电子化](https://img.taocdn.com/s3/m/d5300e0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4.png)
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流程表单化表单电子化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高效管理流程成为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
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流程表单化和表单电子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这些概念的含义、优势以及实施方法。
管理流程化管理流程化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通过将工作流程细化、标准化,使得管理工作更加高效、有序。
管理流程化有助于规范各部门工作流程,减少冗余和混乱,提高效率和质量。
流程标准化流程标准化是基于管理流程化的基础上,对各项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化、统一化。
通过设立明确的流程标准,员工在完成任务时能够按照固定的程序和规范操作,减少错误和不确定性,提高工作质量,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流程表单化流程表单化是将各项管理流程中的各种表单进行标准化、结构化。
通过制定统一的表单格式和内容要求,使得各部门间的信息传递更加快捷、准确。
流程表单化有助于规范信息记录、统一数据格式,从而简化管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表单电子化表单电子化是指将传统纸质表单转化为电子表单,实现信息数字化管理。
通过电子表单管理系统,员工可以在线填写、提交和查看各种表单,实现信息实时更新和共享。
表单电子化不仅节约了时间和成本,还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实施方法要实现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流程表单化和表单电子化,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分析现有管理流程,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2.设立明确的标准化流程和工作程序;3.制定统一的表单格式和内容要求;4.寻找适合的电子表单管理系统;5.培训员工使用新的管理工具和流程;6.定期审查和更新管理流程和表单。
通过以上方法,企业可以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流程表单化和表单电子化是当今企业管理的重要趋势,将有助于企业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提升竞争力,实现长期发展目标。
结语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流程表单化和表单电子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这些方法,企业可以实现管理工作的优化和升级。
标准化流程化管理标语
![标准化流程化管理标语](https://img.taocdn.com/s3/m/8c2ea66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1.png)
标准化流程化管理标语
1. “标准化流程化,就像给工作装上导航,你还怕走弯路吗?比如生产线上,按照标准流程操作,产品质量那叫一个稳!”
2. “标准化流程化管理,这可是成功的快捷键啊!你想想,就像玩游戏有了攻略,能不厉害吗?比如餐厅服务,流程化让顾客体验超棒!”
3. “没有标准化流程化,那不就乱套啦?这就好比没有地图去旅行,会迷路的呀!比如项目执行,标准化让一切有条不紊。
”
4. “标准化流程化,是高效的秘密武器哦!难道不是吗?就像赛车有了最佳赛道,速度蹭蹭涨!比如办公流程,规范了效率多高呀!”
5. “还不重视标准化流程化管理吗?这可是宝贝呀!就如同建筑有了坚固框架,稳稳当当!比如公司管理,流程化让运作超顺畅。
”
6. “标准化流程化,能让混乱变有序,多神奇呀!好比把杂乱的线整理好,清晰明了!比如仓库管理,标准化让找货不再难。
”
7. “标准化流程化,不是要不要,而是必须要啊!这不就像人要吃饭一样重要吗?比如业务流程,规范了业绩才能好呀!”
8. “不搞标准化流程化,那怎么行呢?就像船没有了方向舵,会飘走的呀!比如企业发展,流程化是坚实的保障。
”
9. “标准化流程化,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呀!你不信?就像搭积木有了图纸,稳稳建成!比如项目管理,标准化带来好成果。
”
10. “还不赶紧拥抱标准化流程化管理?这可是宝藏呀!好比有了魔法棒,点石成金!比如团队协作,流程化让合作超默契。
”
结论:标准化流程化管理真的太重要了,它能让一切变得有序、高效,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标准化管理(程序化、流程化、规范化)
![标准化管理(程序化、流程化、规范化)](https://img.taocdn.com/s3/m/566b28b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d.png)
为什么需要标准化
• 小刘委屈地辩解到:“可是我找过技术部的人了,他们说最近实在忙 ,我跟他们也不熟,求不动人家啊!”“谁让你去求爷爷告奶奶了, 你填个申请单,只要我签字,技术部必须安排出方案!”张经理越说 越来气,“得了,我再给你说一遍,看,这叫技术支持申请单,以后 再遇到这种情况,只要填了这个单子,技术部黄经理就必须给你派人 盯着……”
为什么需要标准化
• 2.部门经理的困惑
• 做部门经理或销售经理的人员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 新人来了都得花很多时间,向他们解释公司的业务运 行过程,有的还不止一次两次,有时即便说明了多次 ,仍然有人记不住;并且在平时的业务活动中,不仅 新人会在工作程序上出错,有的老业务员了经常是错 误层出,他们中有的不知道该如何抽技术部门提出支 持申请,有的不知道哪些自己可以做主,哪些必须得 请示经理,表单填错、递错的情况就更是家常便饭了 。
实施。
科学管理的新特征
• 现代流行的各项科学管理方法 其最大共同点:
• 工作明细化、程序化、流程化、标准化
• 如药品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各种行为标 准化;各种程序规范化,如半成品检验程序、成品放 行程序、成品入库程序、标签说明书发放流程。
科学管理的新特征
• 如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 管理程序的重要性:
• 1.维持企业正常运行的基本规则; • 2.能够提高企业经济运行效率。
为什么需要标准化
• 由于某项工作涉及众人,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处理也可 能不一样。且处理问题时选择工作方法的余地很大,缺乏
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流程表单化
![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流程表单化](https://img.taocdn.com/s3/m/e982156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a.png)
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流程表单化一、管理流程化管理流程化是指将企业各项管理工作进行模块化、系统化,通过规范、标准化的流程来进行管理。
管理流程化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水平,从而使企业更加有序、稳定地运营。
管理流程化的关键在于设计合理的管理流程,确立清晰的责任和权限,建立有效的反馈和监控机制。
只有将管理工作有序、条理地组织起来,才能在管理过程中更好地把控风险、实现目标。
二、流程标准化流程标准化是指将各业务、管理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制定统一的标准操作规程,以确保流程的稳定性和可复制性。
流程标准化可以降低人为因素对流程执行结果的影响,提高组织运作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
在实施流程标准化时,应该注重流程的整体性,尽可能地避免流程中出现独立的、不协调的环节,保证各环节有机地衔接在一起。
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标准化原则,尽量减少对业务和管理过程的干扰与破坏。
三、流程表单化流程表单化是指将各种文档、表格、记录统一规范化、格式化,使其在流程执行中起到规范引导和信息传递的作用。
流程表单化可以减少沟通误差、降低信息传递成本,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在进行流程表单化时,应该设计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的表单模板,避免过多的冗余信息,注重实用性和易用性。
同时还要确保表单设计符合法规要求,不会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
四、总结通过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和流程表单化的实施,企业可以建立起高效、有机的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和流程表单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不断地优化和完善,以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的变化。
如果以上所写内容符合您的要求,请确认后我再继续编写。
管理标准化标准流程化流程表单化的区别
![管理标准化标准流程化流程表单化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0f4d2a7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55.png)
标准化、流程化、表单化的管理方式比较在现代管理实践中,标准化、流程化、表单化是常见的管理方式,它们在管理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本文将分别从标准化、流程化和表单化这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它们在管理中的具体含义、实施效果以及区别。
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是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使得组织中的工作、流程和行为都能达到一定的统一性和规范化。
标准化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工作的效率、质量和稳定性,降低风险,保证管理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在标准化管理中,常见的做法包括制定标准操作程序(SOP)、设立绩效指标、设定服务标准等。
标准化管理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降低管理风险,增强组织的持续竞争优势。
然而,过分依赖标准化管理可能会导致僵化和创新的不足,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灵活运用。
流程化管理流程化管理是指将工作过程分解成一系列环节和步骤,通过明确每个环节的职责和流程,达到对工作过程的监控、优化和管理。
流程化管理的核心是设计和优化各种工作流程,通过流程梳理和规范化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风险。
流程化管理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组织的运转效率和协作效果,简化工作流程,减少人为操作错误的风险。
然而,流程化管理可能会使得员工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调整。
表单化管理表单化管理是指将常用的管理数据、信息、流程以表单的形式呈现、记录和传递。
通过制定标准的表单格式,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收集、整理和传递,提高对数据的管理效率,降低信息传递错误的风险。
表单化管理还可以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表单化管理的优势在于可以简化信息记录和传递的流程,减少人为操作错误的概率,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然而,表单化管理也存在信息单一化、僵化的风险,需要在实践中灵活应用。
三种管理方式的区别与联系标准化、流程化、表单化是管理中的重要手段,它们在管理实践中常常相互结合,相辅相成。
标准化是制定管理规范、规则和标准,流程化通过设计和优化工作流程来实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优化,表单化则是将管理信息以表单形式展现。
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流程表单化是什么意思
![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流程表单化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0853b0a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1.png)
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流程表单化是什么意思
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竞争压力。
为了
应对这种挑战,企业需要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实现流程的标准化和表单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
管理流程化意义
管理流程化是指将企业的各项工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范进行设计、优化和实
施的过程。
通过管理流程化,企业能够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降低沟通成本,减少工作风险,确保工作的高效完成。
流程标准化的重要性
流程标准化是指在管理流程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产品或服务的流程和方法,以便实现一致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管理目标。
通过流程标准化,企业可以降低管理风险,提高工作质量,增强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产品或服务。
流程表单化的意义
流程表单化是将管理流程和流程标准化后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以表单的形式呈现
出来,方便员工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标准流程进行操作和记录。
通过流程表单化,企业可以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失误,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
综上所述,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和流程表单化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概念,
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只有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实现流程的标准化和表单化,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成功。
日常管理中的流程化标准化
![日常管理中的流程化标准化](https://img.taocdn.com/s3/m/35dc8f4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e.png)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日常管理中的流程化标准化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日常管理中的流程化标准化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日常管理中的流程化标准化(大纲)一、流程化标准化概述1.1流程化标准化的定义与意义1.2流程化标准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二、流程化管理2.1流程规划与设计2.1.1确定流程目标2.1.2分析现有流程2.1.3设计新流程2.2流程实施与优化2.2.1流程标准化2.2.2流程监控与改进2.2.3流程持续优化三、标准化管理3.1标准化体系建设3.1.1制定标准化战略3.1.2构建标准化体系3.1.3标准化体系的运行与维护3.2标准化管理内容3.2.1技术标准化3.2.2管理标准化3.2.3工作标准化3.3标准化实施与评估3.3.1标准化实施策略3.3.2标准化评估与改进3.3.3标准化成果转化与应用四、流程化标准化在实践中的应用4.1企业内部管理应用案例4.1.1人力资源管理4.1.2财务管理4.1.3生产管理4.2企业外部管理应用案例4.2.1供应链管理4.2.2客户关系管理4.2.3市场营销管理五、流程化标准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挑战与对策5.1面临的挑战5.1.1组织变革的阻力5.1.2员工素质与技能的制约5.1.3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复杂性5.2对策与建议5.2.1强化组织领导与支持5.2.2提高员工素质与参与度5.2.3加强信息化建设与协同六、总结与展望6.1流程化标准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6.2未来流程化标准化发展趋势与挑战6.3企业如何把握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流程化标准化概述在日常管理中,流程化标准化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管理策略,它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深远的影响。
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流程表单化表单职责化
![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流程表单化表单职责化](https://img.taocdn.com/s3/m/3c9e896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a.png)
管理流程的流程标准化及表单职责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流程的流程标准化和表单职责化是至关重要的事项。
这两个概念互相补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和规范化管理流程。
管理流程的优化和标准化管理流程的优化包括流程分析、流程设计、流程实施、流程监控和流程改进等多个环节。
通过将管理流程标准化,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可以减少流程冗余和重复,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保证流程质量: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可以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可控,降低管理风险,提高管理水平。
•提升组织透明度: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可以使组织内部的运作更加透明,提高信息共享和协作效率。
流程的表单化和职责化另一方面,流程的表单化和职责化也是管理流程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单在管理流程中扮演着记录和传递信息的重要角色,而职责化则是为了明确每个环节中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流程顺畅进行。
•表单化:通过表单化,可以规范管理流程中的信息记录和传递,减少信息丢失和错误,提高数据准确性。
•职责化:通过流程的职责化,可以明确每个岗位在流程中的具体职责和权限,减少决策失误和管理混乱。
实践案例以某公司采购流程为例,通过将采购流程进行标准化、表单化和职责化,公司实现了采购成本的降低、采购周期的缩短和采购质量的提升。
具体实施步骤包括:1.流程标准化:明确采购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和具体步骤,定义流程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和手册。
2.流程表单化:设计统一的采购申请表、采购审批表等表单,规范化信息记录和流程传递。
3.流程职责化:明确采购流程中不同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明确采购经理、采购员、财务人员等各自的责任范围和审批权限。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公司采购流程更加规范、高效,并且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
总结管理流程的流程标准化、表单化和职责化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趋势。
通过这些措施,企业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风险、提升管理质量,从而实现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
标准化管理程序化、流程化、规范化
![标准化管理程序化、流程化、规范化](https://img.taocdn.com/s3/m/7610c38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9.png)
标准化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流程,来增强企业对重要事项的控制, 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程序化管理的重要性
提高管理效率
将流程程序化可以使管理工作更 加高效,提高管理的效率,降低 管理成本。
提升生产力
程序化管理可以使管理流程更为 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升生产力, 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标准化管理:程序化、流 程化、规范化
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标准化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将 介绍标准化管理的定义、目标、实施方法以及对企业运营的影响等方面内容。
什么是标准化管理
定义
标准化管理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通过建立一套统一规范、标准的管理程序,来实现企业经营环节的程序化、 流程化、规范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
降低管理风险
通过程序化管理可以降低人为错 误的风险,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保障企业稳定发展。
流程化管理的优势
提高效率 规范企业行为
提升客户体验 聚焦核心业务
规范化管理的作用
1
建立流程
规范化管理需要建立标准的流程,并加强对流程的管理,以实现规范化管理的目标。
2
培训员工
规范化管理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员工了解企业的规范、标准以及流程,并积极执行。
3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规范化管理需要根据企业的标准和流程,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以评估员工的表现。
4
与外部环境适应
规范化管理需要不断与外部环境适应,对企业的标准和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
标准化管理对组织的影响
提高管理效率
标准化管理可以加强对企业运营的管控,提高 管理效率。
增强企业形象
标准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服务标准,为客户 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增强企业的品牌形象。
标准化、流程化、格式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实施方案及方法
![标准化、流程化、格式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实施方案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a4cb0b4afe04a1b171ded5.png)
标准化、流程化、格式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实施方案及方法1、管理就是做“标准”:把握尺度,强调规范。
一位在业界颇有名气的酒店XXX,一直想搜罗国内具有潜质的中餐饭店到他旗下。
一次,他慕名来到一家在当地已经很有名气的餐馆,连着两天在那家饭店就餐,而且每次都是点同样的三个菜:炒青菜、老烧鱼、番茄榨菜肉丝汤。
他饶有兴趣地约见了那位饭店的老板,带着十分钦佩的口吻说:“我已在贵店呆了两天,让我惊讶的是,在不同时间里三次端出来的同一道菜,其味道、式样几乎都是一样,这说明厨间的工艺十分讲究,操作标准很是到位……”。
那位XXX很老到,看的就是标准;那位老板也极内行,做的也就是标准。
凡事做标准,凡事有标准。
大型化公司之所以遍地开花,其奥妙之一就是具有生成和复制内部标准化的能力,表现在工艺标准化、程序标准化、作业标准化以及工作术语标准化等具体细腻的过程,把人的行为和意识巧妙地嵌入标准之内,形成其独一无二的核心基因。
无怪乎有“一流企业做标准”之说。
所以说,不管现代管理如何演化,概念如何时髦翻新,其根本内核依然是做好标准。
这方面,恰恰是小型企业的软肋。
2、管理就是玩“流程”:理清思路,讲究次序。
假如,标准是一个点的话,那么,流程就是一根链。
管理智慧的极致发挥,就在于横切竖砍的整合手法,把流程做得短而有效。
其实,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很大程度地“玩”流程。
大到一个企业战略:卖掉个人业务,本质就是缩短流程,裁掉了价值链中的累赘部分,集合优势做好企业市场。
大到企业内部生产链的切合: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极度丰富的条件,考虑把自己的后院变成他人的前庭,把自己的弱项交给别人成为强项,聚焦自己最有效部分,最直接地靠近客户。
小到公司内部的细微末节:为了适应外贸服装行业对交货期日趋缩短的新需求,公司调整现有订单流程,借助于信息集成优势,强调一次把事情做正确;首先把客户的原始订单信息吃准,去掉多余程序,最后将原来的入库单、出库单、送货单、提货单四张单据,合并为一张装箱单;这样简单明了,不失为一条提高效率的绝佳路径。
标准化管理(程序化、流程化、规范化)概诉
![标准化管理(程序化、流程化、规范化)概诉](https://img.taocdn.com/s3/m/19194a39482fb4daa58d4b5b.png)
为什么需要标准化
工作到处出错、经常出错——差错率高; 工作杂乱无章,无头绪,环节太多——效率低下; 老出错、效率低、无用功; 忙了一圈结果错了,不知道怎样对?
为什么需要标准化
上述所有的问题,有一个焦点,即如何 正确的做事,即标准。
标准:是正确做事的工作规范。
标准化有关概念
管理标准:是指由国家、地方行政部门或颁发的有关 法规、制度或规定等文件以及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 规定、标准或办法等书面要求,如厂房、设施和设备 的使用、维护、保养和检则; 2.能够提高企业经济运行效率。
为什么需要标准化
由于某项工作涉及众人,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处理 也可能不一样。且处理问题时选择工作方法的余地很 大,缺乏有效的行为约束,致使各部门、岗位工作人 员尽可以自行其事。 ——无行为标准,无统一的作业规范。
其结果是:工作结果花样繁多,如何保证正确的、符 合企业统一目标的工作结果?讨论?
为什么需要标准化
况且:许多种工作都要由若干个工作环节组成,涉及 若干部门或个人(岗位),整个工作过程都会有时间 顺序和逻辑关系。 多项工作涉及几个部门,而部门间责任不清、界限不 明,极易造成遇事推诿,互相扯皮,推卸责任,导致 工作效率极其低下,工作结果脱离目标。 ——需要流程化
为什么需要标准化
产品规格变了,行销员不知道,客户投诉时才发现变 了?生产部不知道,生产时才发现变了,晚了?又是 一群人大吵大闹,谁搞错了?……怎样才能保证研发 信息、产品信息传递不出错,确保安全、准确地传递 至各个岗位。
岗位换新人了,工作交接不上,不知该怎样入手,重 新培养,重新再来?企业过去的培养投资全部浪费? 资源浪费!人力成本非常高?
标准化管理
程序化、流程化、规范化
第一部分
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标准化
![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标准化](https://img.taocdn.com/s3/m/04f8cec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60.png)
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标准化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下,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有效地管理组织和流程成为了每个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和流程标准化成为了管理领域中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并探讨它们的关系以及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制度化管理制度化是指将企业内部的管理规定、流程、制度等形式化、规范化,并将其明确化、系统化、标准化的过程。
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企业能够更好地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风险。
管理制度化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范管理行为:通过管理制度,企业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利,防止管理混乱和权责不清。
2.提高管理效率:有了明确的管理制度,员工可以更快速地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时间浪费。
3.降低管理风险: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可以减少管理上的失误和风险,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制度流程化制度流程化是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各项管理规定和制度与具体的业务流程相结合,使之紧密相连、衔接顺畅,实现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
通过制度流程化,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流程,保证工作的高效顺畅。
制度流程化对企业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1.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明确的流程,员工可以清晰地知道自己在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和工作流程,减少沟通和协调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减少错误和失误:流程化的管理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降低出错和失误的概率,提高工作质量。
3.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流程化管理,可以更好地控制资源的使用和分配,避免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流程标准化流程标准化是指以一定标准化的方式对制度流程进行规范化,确保各个环节都按照既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以便实现最佳的管理效果。
流程标准化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流程标准化的重要性主要包括:1.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流程标准化,企业可以保证产品的稳定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品牌价值。
标准化管理(程序化、流程化、规范化)PPT幻灯片课件
![标准化管理(程序化、流程化、规范化)PPT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31516d336c1eb91a375d74.png)
为什么需要标准化
产品介绍该怎样说:效果好、怎样好?价格贵、为什 么贵、贵在哪里、理由是什么?20个行销员说出来30 种理由? 发货又出错了?客户大发雷霆,投诉率直线上升;怎 样才能保证不错货? 电话报货速度太慢,浪费电话费?怎样才能节省时间, 又保证报货不出错? 电脑、设备坏了,维修吧?唉,找不着档案了,怎么 修?档案保存在哪儿?资料全吗?
11
为什么需要标准化
工作到处出错、经常出错——差错率高; 工作杂乱无章,无头绪,环节太多——效率低下; 老出错、效率低、无用功; 忙了一圈结果错了,不知道怎样对?
12
为什么需要标准化
上述所有的问题,有一个焦点,即如何 正确的做事,即标准。 标准:是正确做事的工作规范。
13
标准化有关概念
管理标准:是指由国家、地方行政部门或颁发的有关 法规、制度或规定等文件以及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 规定、标准或办法等书面要求,如厂房、设施和设备 的使用、维护、保养和检修等制度。
9
为什么需要标准化
员工月底回厂报账,运费该怎样签?找谁签,谁审核、 验收、审批?费用谁承担? 签呈表怎样填?怎样签发?怎样报账?员工拿着表单 到处乱跑,最后跑了近8圈才报完账。还一再抱怨,效 率低下,浪费时间!
新产品研发出来了,通知市场部、行销部,可要货时 缺没货,怎么回事儿?储运部、生产部不知道,没备 货?气得一群人上下乱投诉?
标准化管理
程序化、流程化、规范化
1
第一部分
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
2
科学管理的新特征
决策程序化 组织系统化 业务流程化 行为标准化 权责明晰化 措施具体化 过程控制化
3
科学管理的新特征
强调企业内部各职能工作具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并强调各项工作规范和标准的完整执行,不折不扣地 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程化、标准化的方法
•流程的分类
❖业务流程:即核心价值流,这类流程是增值流程,能为 组织直接带来价值。如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 业务等。
❖管理流程:为业务流程确定目标,分派职责,提供资源 ,以及进行监控和绩效测量的流程。如目标的策划和分解 ,部门职责、权限和沟通,资源的配置和管理等。
❖支持和保障流程:为业务流程的实现提供支持保障作用 的流程。如押运流程、计算机系统管理流程等。
以战略描述与确定关键 流程为切入点,围绕关 键流程设置辅助流程
流程化管理常见阻碍因素
问题
组织构建偏失 ,造成流程混 乱
组织结构的影响
原因分析
解决方法
管理上的授权与分权凌乱 重新规划职能、职责
构建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职责重叠 建立矩阵式组织结构,逐步向流
人员调配、组织变动频繁 程式组织结构发展
,影响员工工作热情
运营机制
以职能为主 存在职能界限 不连续的过程 运营局部最优
以过程为主 针对顾客的点对点的管理 简单的过程 达到顾客服务、成本和效率全局 优化
员工
按职能来安排 专业技能分工 工作以个人为中心 对顾客有限的关注
按过程来安排 技能综合,多面手 工作以小组为中心 关注的是顾客
技术
由于职能界限而被分离 评价以职能目标为主 计划和控制之间松散的连接
流程化标准化管理20
2020年6月1日星期一
分享与分析
❖您是如何向新员工交待他的工作的 ❖您到新的岗位后如何能快速、准确地掌握工作要领 ❖部门与岗位之间的工作交流与协调都有哪些内容?为什么 需要“交流与协调“ ❖我们根据什么监督、测评员工的工作 ❖我们为什么都喜欢用有工作经验的员工 ❖为什么害怕有经验、有技术的员工离职与换岗
流程分析
目的分析
❖ 流程设定的目的是什么? ❖ 是否有目标来衡量?如有是什么? ❖ 其中关键绩效指标(KPI)是什么?
▪ 时间 ▪ 成本 ▪ 质量 ▪ 服务 ▪ 风险
流程分析
输入分析
❖ 外部输入有哪些?谁输入?如何接受 ?
❖ 内部输入有哪些?谁输入?如何接受 ?
❖ 相关流程有哪些? ❖ 注:输入与流程开始不是一个概念
在过程中被集成 评价以过程目标为主 针对过程的计划和控制
沟通
垂直方向
水平方向
企业文化
职能贵族 前线(市场)/后线(内部) 隔开 专业术语
过程拥有主权 整个过程以顾客为焦点 传递服务的语言
流程改善的ESEIA分析表
清除
简化 填补
整合
自动化
活动间的等待 表格
活动
脏活累活
不必要的传递 活动重复
跨部门的协调
忽略战略对战术行为的指导 战略控制缺乏力度 综合发展考虑少,缺乏系统性、平衡性 没有明确的信息收集、处理与使用流程
员工的招聘、配置、任用、测评的过程 不清楚 流程不完整、不清晰,使得战略意图得 不到贯彻实施
解决方法
流程与战略匹配
通过对战略目标的一致 性描述,重新审视并规 划流程
调查企业运行现状,将 现有流程显现化,然后 判别现有流程与战略的 匹配性
流程化、标准化的方法
•流程与制度的关系
❖流程与制度是相辅相成、必不可少的运营与管理工具; ❖流程是基于“性善论”的设计。其前提是“人都是善良的。是会按照 组织的要求去做事的”; ❖制度是“基于”性恶论“的设计。其前提是”人是懒惰的。一旦有机 会就会违规“; ❖流程是告诉员工“应该这样做事”; ❖制度是告诉员工“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这样做事会有什么后果”; ❖没有流程与制度,员工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或者不做、或者随意做; ❖没有制度,流程的执行得不到保证; ❖没有流程,制度无法找到执行、评判的依据。
流程化、标准化的对象
❖战略 ❖组织流程 ❖职能与职责 ❖授权 ❖任务 ❖责任人
•工作中的不确定因素
❖角色分配与角色担当 ❖工作计划 ❖工作方法 ❖工作地点 ❖设备与工具 ❖行为
❖时间与时限 ❖资源配置 ❖工作结果 ❖工作记录 ❖验收标准 ❖员工素养认知
流程化、标准化的对象
❖流程管事
•流程化的对象
流程化、标准化的方法
❖有流程必执行 ❖有执行必记录 ❖有记录必检查 ❖有检查必激励
•流程化管理的要求
流程化、标准化的方法
•流程化管理的生存基础
❖ 流程是被认知的; ❖ 流程是被共识并纳入知识管理的; ❖ 流程是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 ❖ 流程是能够减少沟通的; ❖ 流程与制度是衔接与配合的; ❖ 流程是能够被掌握、使用的。
❖ 有意识地从事一系列具有逻辑关联关系的活动,产生一种特定的结果。
•1 •筛选名单
•2 •邀约
•3 •洽谈
•4 •签单
流程化、标准化的方法
•流程的六个基本要素
❖客户:是流程服务的对象,对外来讲是单位服务的个人或组织,对内 来讲是流程的下一个环节; ❖价值:是流程运作为客户带来的好处,很多情况下不是用货币来衡量 的,它可以表现为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等等; ❖输入:是运作流程所必须的资源,不仅包括传统的人、财、物,而且 包括信息、关系、计划、时间等; ❖活动:是流程运作的环节; ❖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环节之间的关系,把流程从头尾串联起来; ❖输出:流程运作的结果,包括表单,以及评价输出的标准。它应该承 载流程的价值。
流程分析
活动顺序分析
❖ 流程开始是什么? ❖ 中间经历哪些环节? ❖ 流程的活动顺序如何? ❖ 相互之间如何接口? ❖ 流程如何结束?
流程分析
资源分析
❖ 需要哪些资源支持? ▪ 人力资源 ▪ 设施设备 ▪ 材料 ▪ 信息 ▪ 资金……
❖ 对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有何要求? ❖ 如何对资源进行控制?
流程分析
•组织知识的固化 ❖组织知识固化的工具:流程 ❖组织知识固化的工具:标准 ❖组织知识固化的载体:文件资料
组织知识管理体系
❖制订/制定 ❖颁布 ❖培训 ❖宣传 ❖执行 ❖监督 ❖考核
•组织知识固化的常用方法
组织知识管理体系
❖组织知识的传播 有组织 有程式 有记录 ❖组织知识的更新 有组织 有程式 有节点
❖注:流程分类是根据最终目标确定的,业务流程中可能 包括管理和控制环节。
流程化、标准化的方法
•流程的运作条件
❖ 流程点对点关系清晰 ❖ 工作点责任落实到岗 ❖ 流程涉及到的部门、岗位的人员有“按照流程办事”的意识并且遵守; ❖ 流程涉及到的部门、岗位的人员对流程掌握并且会运用; ❖ 流程涉及到的表单已经纳入受控文件体系; ❖ 信息流畅并且受控、可回溯; ❖ 流程设计与运作的潜规则是共识并且相对固定的。
•清除瓶颈 •╳
•用并行流 •程取缔串 •序流程
•直接提出每 •√•√ •?•√ •个步骤质量 •方面的问题
•流程的关键绩效指标 •Fast •Right •Cheap •Easy
•五个主要解决方案: •“技术性的改革”
•组织/结构上的改革 •制定规则/职责 •信息科技上的支援 •培养技能
讨论与分享
资源状况的影响
问题 人才储 备困难
员工技 能缺失
信息化 建设受 阻
原因分析 人才储备匮乏
新旧文化、新老员工融合困 难
过细分工导致员工忽视了企 业使命 员工技能单一,适应性较弱 信息化建设分散,信息无法 集成 基础数据的采集、整理工作 薄弱,导致同样的工作被不 同的人重复去做
解决方法
以流程为核心,从规范化入手, 重新建设企业文化 做好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培训 工作
组织知识管理体系
•组织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体系 ❖领导者:高层 ❖组织者:具备综合管理能力/职能的部门 ❖参与者:全员
❖节点式 ❖定时式 ❖定式式
组织知识管理体系
•组织知识集成的归拢
组织知识管理体系
❖逻辑树 ❖头脑风暴 ❖世界咖啡 ❖案例点评 ❖德尔菲法 ❖会议讨论
•组织知识的提取
组织知识管理体系
❖我所发现的本单位/本部门工作中的流程问题有哪些? ❖本部门/本公司实行流程管理会遇到什么问题?应该怎么 解决? ❖实操演练:请列出本岗位的关键流程与主责流程的关键控 制点
流程化管理常见阻碍因素
战略的影响
问题
战略不 足以指 导流程 的方向
流程的 缺陷难 以支撑 战略的 实现
原因分析 战略行为与战术行为不相匹配
信息分析
❖ 流程需要哪些文件支持? ❖ 产生哪些记录和表单? ❖ 信息如何沟通和传递? ❖ 记录的保管要求是什么?
流程分析
职责和权限分析
❖ 涉及哪些部门和岗位? ▪ 主办 ▪ 协办 ▪ 执行
❖ 在流程中的职责是什么? ❖ 权限是什么? ❖ 不相容职责是什么?
流程分析
风险和控制分析
❖ 流程的风险是什么?产生于哪些环节? ❖ 控制环节有哪些什么?谁来监控? ❖ 流程的关键控制环节有哪些? ❖ 受哪些规则制度的监管、要求、约束?
分享与分析
❖我们为什么会接收到我们认为“不符合规矩“的文件、资 料 ❖为什么别人认为“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而我们认为别人 ”脑子乱了“ ❖什么是“家教“? ❖案例:过路口要注意什么?请每个人自己列清单。 ❖案例:集训时吃菜的节奏
组织知识与知识管理
•什么是组织知识 ❖组织以及组织中的个人在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并且由制度 、流程、记录等形式记录或颁布的系统的认知成果。
❖涉及两个以上岗位、部门的事
❖约定如何做事、如何配合、如何交接的事
流程化、标准化的对象
•标准化的对象 ❖可以被明确描述为显著物化特征的工作中涉及到的资源、 过程、结果。
流程化、标准化的方法
❖何为流程
•流程化的方法 •流程与流程化的基本概念
❖ 把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为有用的输出的过程;
❖ 有顺序的活动但不只是简单的按顺序做事;
确立流程界限与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