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整理好)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版2023

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版2023

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版2023以下是高中物理学史的归纳整理版2023:一、古代物理学的产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提出了许多关于自然界的理论,如物体运动的原因和自然界的秩序。

中国古代的墨子记载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影子的形成。

二、近代物理学的开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对光、水和空气的运动进行了研究。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通过实验观测和数学推理,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和惯性原理。

三、经典物理学的建立牛顿(Isaac Newton)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麦克斯韦(James Clerk Maxwell)总结了电磁场的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四、相对论的提出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提出了相对论,解释了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以及质量和能量的关系。

五、量子力学的诞生普朗克(Max Planck)提出了量子化的概念,解释了黑体辐射的规律。

爱因斯坦解释了光电效应,进一步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波尔(Niels Bohr)提出了原子模型,解释了原子结构和光谱的规律。

六、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开启了波粒二象性的研究。

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薛定谔(Erwin Schrödinger)等人发展了量子力学的理论体系。

狄拉克(Paul Dirac)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与泡利(Wolfgang Pauli)一起提出了不相容原理。

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领导的研究团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核反应堆的成功运行。

贝尔实验室的巴丁(John Bardeen)、布拉顿(William Shockley)和肖克利(Walter Brattain)发明了晶体管。

霍金(Stephen Hawking)研究了黑洞辐射和宇宙起源的问题,提出了黑洞辐射理论。

物理学史-全

物理学史-全

一力学中的物理学史1、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腊杰出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对待“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错误的认为“维持物体运动需要力”。

2、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最早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论证了“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利用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得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即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发明了空气温度计;理论上验证了落体运动、抛体运动的规律;还制成了第一架观察天体的望远镜;第一次把“实验”引入对物理的研究,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打开了人们的新思路;发现了“摆的等时性”等。

3、1683年,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出三大运动定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另外牛顿还发现了光的色散原理;创立了微积分、发明了二项式定理;研究光的本性并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

其最有影响的著作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4、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微小形变放大思想)。

5、1905年,德裔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即“宏观”、“低速”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二电磁学中的物理学史1、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借助卡文迪许扭秤装置并类比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2、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通过实验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即欧姆定律。

3、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4、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

5、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6、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并从理论上得出光速等于电磁波的速度,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高中物理学史最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最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最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学史的归纳总结如下:
1. 古代物理学(公元前6世纪-17世纪):
- 古希腊时期的自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阿尔克曼、希波克拉底斯、亚里士多德等人,提出了一些基础的物理理论和观点。

- 宇宙观的进展: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

- 科学方法的发展:伽利略的实验和观察方法。

2. 经典物理学时期(17世纪-19世纪):
- 牛顿力学:牛顿的三大力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 光学的发展:牛顿的光的粒子理论和哈雷的波动理论。

- 热力学的兴起:卡诺的热机理论和卢瑟福德的热力学定律。

3. 电磁学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
- 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统一了电磁现象的理论描述。

- 电子的发现:汤姆孙的阴极射线实验证明了电子的存在。

- 直流电学理论的建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路定律等。

4. 现代物理学时期(20世纪):
- 相对论理论: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颠覆了牛顿力学的观念。

- 量子力学的建立:普朗克的量子假设、波尔的原子理论、薛定谔的波动力学等。

- 核物理学的发展:居里夫妇的放射现象研究、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量子力学的核模型等。

总结:高中物理学史经历了古代物理学、经典物理学、电磁学和现代物理学四个阶段,涵盖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和量子力学等多个领域的重要理论。

这些理论的发
展不仅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也深刻影响了社会和技术的发展。

物理学史及常识

物理学史及常识

物理学史及常识一、力学中的物理学史:1、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杰出思想家——最早提出“力与运动”的定性关系:(1)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2、伽利略——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最早应用实验与合理逻辑推理方法研究物理——被称为近代物理之父(1)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2)利用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得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即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

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

3、开普勒:丹麦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4、牛顿——1683年,英国科学家——总结三大运动定律、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另外牛顿还发现了光的色散原理;创立了微积分、发明了二项式定理;研究光的本性并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

其最有影响的著作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牛顿第一定律:;(2)牛顿第二定律:;(3)牛顿第三定律:;5、卡文迪许——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6.67×11-11N·m2/kg2(微小形变放大思想)。

6、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弹=kx)7、爱因斯坦——德籍犹太人,后加入美国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提出了“光子”理论及光电效应方程,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及广义相对论,提出了“质能方程”:(1)1905年:提出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即“宏观”、“低速”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2)提出光子说,列出光电效应方程解释光电效应现象:。

(3)提出质能方程,解决核能的计算方法:。

二、电、磁学中的物理学史1、库仑——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借助卡文迪许扭秤装置并类比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2、密立根——美国科学家:利用带电油滴在竖直电场中的平衡,得到了基本电荷e 。

物理学史基本知识点总结

物理学史基本知识点总结

物理学史基本知识点总结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是人类认识自然世界的基础。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理论,为人类开拓了新的认知空间。

本文将对物理学史的基本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以便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物理学的发展脉络。

一、古代物理学的发展古代物理学是人类认识自然世界的起点,其发展始于古代文明的孕育期。

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国等国家的古代学者们对自然现象进行了广泛的观察和总结,他们提出了一些原始的物理学观点和理论。

例如,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了各种形式的宇宙观,认为万物都是由数学规律统一的。

古代印度的自然哲学家提出了五大元素理论,认为宇宙由地、水、火、风和空间构成。

古代中国的自然哲学家也对自然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一些关于天文、地理、气象等方面的观点和理论。

二、古典物理学的兴起古典物理学的兴起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家们开始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和观察,逐渐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定律。

伽利略是古典物理学的开拓者之一,他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观察工作,提出了物体的自由落体定律以及摆的周期定律。

伽利略的理论和实验为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牛顿的力学定律的提出提供了重要的铺垫。

伽利略时期同时期的牛顿,也是古典物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牛顿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等。

这些定律为后来的物理学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三、电磁学的崛起19世纪是电磁学的发展时期,许多杰出的科学家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建立了电磁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法拉第对电磁感应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开创了现代电磁学的研究。

1888年,麦克斯韦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统一了电磁场的基本定律,从而奠定了电磁学的基础理论。

四、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兴起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彻底颠覆了牛顿力学的世界观。

高二物理学史(最全)

高二物理学史(最全)

高二物理学史2020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2、英国科学家牛顿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3、17世纪,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4、20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6、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7、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8、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9、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10、1752年,富兰克林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1、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2、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3、1841~1842年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4、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5、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17、1834年,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8、1832年,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9、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20、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物理学史汇编完整版.

物理学史汇编完整版.

高中物理物理学史知识汇总【必修 1】★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①发现摆的等时性,发明了望远镜,支持日心说②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③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探究科学真理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一页(发现了物体具有惯性,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经典题目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错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伽俐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对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对④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巧妙推理 :亚里士多德看法 :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大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提出假说 :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他设想,最简单的变速运动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

但是,速度的变化怎样才算均匀呢?他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时间,速度的变化相等;另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 即经过相等的位移,速度的变化相等。

伽利略假设第一种方式最简单,并把这种运动叫做匀变速运动。

数学推理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的平方成正比。

实验验证 :伽利略采用了间接验证的方法。

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小的斜面上滚下, 做了上百次的实验。

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要比它竖直下落时的加速度小得多,所以时间容易测量些。

实验结果表明,光滑斜面的倾角保持不变,从不同位置让小球滚下,小球通过的位移跟所用的时间的平方之比是不变的 ;不断增大斜面的倾角,重复上述实验,得出位移跟所用的时间的平方之比随斜面倾角的增加而增大。

合理外推 :伽利略将上述结果做了合理的外推, 把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增大到900的情况, 这时小球将自由下落,成为自由落体。

物理学史完整版

物理学史完整版

物理学史完整版物理学史(完整版)1、伽利略提出并用斜面实验验证了自由落体定律(前言P4)2、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预言了哈雷彗星的回归(P5)3、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通过研究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星星观测记录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P32~33)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比较准确地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P40)俄罗斯学者齐奥尔科夫斯基指出:利用喷气推进的多级火箭,是实现太空飞行的最有效工具(P44)元电荷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P4)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P81)法国学者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的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P87)纽曼和韦伯于1845年和1846年先后指出: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后人称之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P15)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间激发一种电场,这种电场与静电场不同,它不是由电荷产生的,我们把它叫做感生电场(P19)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确定了计算单摆的周期公式(P17)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的观察到了光的干涉图样(P55)10、荷兰数学家斯涅尔总结出光的折射定律11、麦克斯韦在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2、最先提出动量概念的是笛卡尔13、德国的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14、玻尔提出电子的轨道、能量状态的量子化15、美国的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定了普朗克常量h16、弗朗克-赫兹用电子轰击汞原子,证明汞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17、德布罗意提出运动的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光具有波粒二象性18、爱因斯坦发现光电效应规律;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发现康普顿效应,证明光具有粒子性19、戴维孙和汤姆孙用电子束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20、德国的物理学家劳厄证实伦琴射线就是电磁波21、德国的物理学家戈德斯坦发现阴极射线22、伦琴发现x射线23、法国的物理学家贝克勒尔首先发现天然发射现象24、英国的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卢瑟福发现质子25、汤姆孙发现电子并测出了电子的比荷,美国的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定了电子的电量26、英国的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粒子的α散射实验建立了核式结构27、居里夫妇在1902年从8t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0.12g纯净的绿化镭。

高中物理学史(常考精选)

高中物理学史(常考精选)

---- 一、力学(伽利略、开普勒、胡克、牛顿、卡文迪许)伽利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两个错误观点质量大的物体下落的快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开普勒:开普勒三大定律(行星运动)胡克:胡克定律,即弹簧的F=k x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顾名思义万能的)卡文迪许:用扭杆测出了引力常量G,被称为“第一个称出地球质量的人”二、静电(库伦)库伦:利用扭杆发现库伦定律,并测出静电力常量K三、电流 (焦耳、欧姆)焦耳定律:电流的热效应,电现象与热现象的联系,即Q=I 2Rt欧姆定律:即 I=U/R电阻定律:即 R= ρL/S四、磁与电(奥斯特、法拉第、楞次、安培、麦克斯韦、赫兹、劳伦兹)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即电生磁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即磁生电。

(另:第一个提出场的概念,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包括右手定则)。

安培: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和左手定则。

(另:提出分子电流的假说,解释磁现象。

)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

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劳伦兹:发明了回旋加速器五、原子物理(汤姆生、卢瑟福、查德威克、波尔、爱因斯坦、伦琴)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指出阴极射线是电子流。

提出原子的枣糕(面包葡萄干)模型。

卢瑟福:α粒子(氦核)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另:用ɑ 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钹发现中子波尔:提出原子结构的量子化轨道模型,最先得出氢原子能级表达式,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电磁波谱。

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伦琴:发现 X 射线(伦琴射线)六、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两假设(原理);四结论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 c 不变。

会考物理学史总结.doc

会考物理学史总结.doc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物理学史资料总结国家年代不需要背)1、胡克:物理学家;发现了(F 弹 =kx)(英国胡克定律)2、伽利略:的著名物理学家;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通过说明自由落体运动的实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

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

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主要著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与数学证明对话集》。

(意大利理想实验)3、牛顿:物理学家;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英国牛顿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4、开普勒:天文学家;发现了的开普勒三定律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丹麦行星运动规律)5、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扭秤装置)7、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4. 2 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

(焦耳定律)9、库仑:科学家;巧妙的利用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

(法国库仑扭秤)11、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确定了它们的关系。

(欧姆定律)12、奥斯特:丹麦科学察;通过试验发现了。

( 1820 年电流能产生磁场)13、安培:法国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

(分子电流假说)16、法拉第: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亲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提出了电磁场及磁感线、电场线的概念。

( 1831 年电磁感应)17、洛伦兹(荷兰物理学家) 1895 年发表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18、麦克斯韦:英国科学家;总结前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论)洛伦兹力)。

(电磁场理19、赫兹:德国科学家;在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存在后二十多年,第一次,测得电磁波传播速度等于光速,证实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物理学史(非常全面)

物理学史(非常全面)
9 4
查德威克
英国物理学家
1 Be+ 4 He→ 12 C+ 0 n 2 6
贝克勒尔 玛丽· 居里 夫妇(大)
法国物理学家 法国(波兰)物理 学家
首次发现了铀的天然放射现象,开始认识原子核结构是复 杂的 原子物理的先驱者,发现了“镭” 1934 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人工核转变的方法制造放射性同
27
约里奥· 居 里夫妇 (小)
1
2
伽利略
意大利物理学家
3
牛顿
英国物理学家
4 5 6
开普勒 卡文迪许 布朗
丹麦天文学家 英国物理学家 英国植物学家
7 8 9 10
焦耳 开尔文 库仑 密立根
英国物理学家 英国科学家 法国科学家 美国科学家
11 12 13
欧姆 奥斯特 安培
德国物理学家 丹麦科学家 法国科学家
14
汤姆生
英国科学家
15
劳伦斯
美国科学家
16 17 18
法拉第 楞次 麦克斯韦
英国科学家 德国科学家 英国科学家
19
赫兹
德国科学家
20
普朗克
德国物理学家 德籍犹太人,后加 入美国籍, 20 世纪 最伟大的科学家
21
爱因斯坦
1、在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存在后二十多年,第一次用实验 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2、测得电磁波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3、证实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在 1900 年研究物体热辐射的规律时提出量子概念,电磁辐 射(含光辐射)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每一份能量等于 hυ,υ 为辐射电磁波的频率,h 为一常量,叫普朗克常数。 1、提出了“光子”理论及光电效应方程: Ekm=hγ-W 2、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及广义相对论。 3、提出了“质能方程”:E=mc2,且有 ΔE=Δmc2 1、1909-1911 年通过 α 粒子的散射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 结构; 2、1919 年用 α 粒子轰击氮核从而发现了质子。

物理学史(全)

物理学史(全)

高考物理学史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2、英国科学家牛顿1683年,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1687年,发表万有引力定律;3、17世纪,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4、20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6、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7、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1803-1853)发现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使观察者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多普勒效应。

8、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9、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10、1752年,富兰克林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1、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2、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3、1841~1842年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4、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5、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6、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17、1834年,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8、1832年,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9、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20、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高中物理学史整理

高中物理学史整理

物理学史1.胡克: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胡克定律(=F kx 弹)2.伽利略:意大利的著名物理学家;发现单摆的等时性。

首先研究了惯性运动(理想斜面实验) ,推断出物体如不受外力作用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结论,后由牛顿归纳成惯性定律。

研究落体运动的规律,通过比萨斜塔实验巧妙地运用科学的推理推断并检验得出,无论物体轻重如何,自由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

给出了匀变速运动的定义,导出S 正比于2t 并给以实验检验;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研制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3.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动力学的奠基人,他总结和发展了前人的发现,得出牛顿定律(①动者恒动,静者恒静②=ma F 合③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值反向共线)及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以牛顿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

认为光是一种粒子4.爱因斯坦:德籍犹太人,后加入美国籍,20 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及广义相对论。

(相对论:动尺缩短,动钟变慢,动物变重)5.开普勒:丹麦天文学家;发现了行星运动规律的开普勒三定律(①椭圆定律②面积定律③调和定律:a ³/T ²=K ),奠定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

6.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巧妙的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 。

被誉为是第一个称地球的人。

(11226.6710/G N m kg -=⨯•)7.库仑:法国科学家;巧妙的利用“库仑扭秤”研究电荷之间的作用,发现了“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922•=⨯)k N m C9.010/8.欧姆:德国物理学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欧姆把电流与水流等比较,从而引入了电流强度、电动势、电阻等概念,并确定了它们的关系即欧姆定律(I=U/R)。

9.焦耳:英国物理学家;测定了热功当量J=4.2 焦/卡,为能的转化守恒定律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电流通过导体时的发热,得到了焦耳定律(Q=I²Rt))。

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

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汇总I.必考部分:(必修1、必修2、选修3-1、3-2 )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完整版)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

(完整版)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

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版)

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版)

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版)篇一:2019年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整理版)高考物理学史总结1、伽利略(1)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2)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2、开普勒: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3、牛顿(1)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2)发现表万有引力定律;4、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5、爱因斯坦(1)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2)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3)提出质能方程E=mC2,为核能利用提出理论基础6、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7、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8、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9、安培:研究了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10、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1、法拉第(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提出可用电场描述电场12、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3、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4、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15、赫兹:(1)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2)证实了电磁理的存在。

16、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假说”——解释物体热辐射(黑体辐射)规律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17玻尔:提出了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

18、德布罗意: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高中物理学史大全

高中物理学史大全

高考高中物理学史归纳总结必修部分:(必修1、必修2)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对)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17世纪,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法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苞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物理学史大总结(收藏级)

物理学史大总结(收藏级)

物理学历史大总结(高考必备)一、第一部分1、开普勒: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2、伽利略(1)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2)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3、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4、牛顿(1)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2)发现表万有引力定律;5、爱因斯坦(1)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2)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3)提出质能方程E=mC2,为核能利用提出理论基础6、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7、安培:研究了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8、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9、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10、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1、法拉第(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提出可用电场描述电场12、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3、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4、玻尔提出了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

15、德布罗意: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16、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葡萄干布丁模型)。

17、卢瑟福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 m。

18、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19、赫兹(1)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2)证实了电磁理的存在。

20、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假说”——解释物体热辐射(黑体辐射)规律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二、第二部分1、胡克:发现胡克定律(F 弹=kx)2、伽利略给出匀变速的定义,S 正比于t 的平方;无论物体轻重如何,其自由下落快慢是相同;斜面实验,推断出物体不受外力将维持匀速直线运动,后由牛顿归纳为惯性定律;他开创了科学推论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史 整理:任明元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论证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结合在一起探究科学真理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开创了新的一页(发现了物体具有惯性,同时也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伽利略理想实验法指出: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2.英国科学家牛顿 ——①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开普勒、惠更斯等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归纳与演绎、综合与分析的方法,总结出一套普遍适用的力学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1683年)和万有引力定律(1687年牛顿接受了胡克、哈雷(牛顿时代的科学家)等科学家关于“吸引力与两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猜想,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也称牛顿力学或古典力学)体系,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②经典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3. 英国物理学家——胡克 胡克定律: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①重的物理下落得比轻的物体快 ②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5.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定律 托勒密(古希腊科学家)发展和完善了地心说 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 日心说 第谷(丹麦天文学家) 测量天体的运动6.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7.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8.密立根 贡献: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定元电荷9.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0.1841~1842年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定律 11。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12。

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3。

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①用电场线的方法表示电场 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 ③发现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Φ/△t)。

14.安培(法国物理学家)①磁场对电流可以产生作用力(安培力),并且总结出了这一作用力遵循的规律 ②安培分子电流假说15.阿斯顿①发现了质谱仪 ②发现非放射性元素的同位素 劳伦斯(美国) 发现了回旋加速器 16.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

17.1832年,美国物理学亨利——发现自感现象18.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布朗运动。

经典题目:1.首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 )A .法拉第B .楞次C .安培D .牛顿2.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和路程B.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由212s at 确定物体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D.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3.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B.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C .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D.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4.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他们的重量决定的B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静电力常量C伽利略运用逻辑推理得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D伽利略把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较重的物体下落得比较快的原因归之于空气阻力对不同物体的影响不同。

5.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C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D安培最早发现了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6.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历史进程只起到阻碍作用B.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C.法拉第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为实现当今电气化奠定基础D.“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牛顿所指的巨人是:爱因斯坦、伽利略、开普勒7.以下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B.安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D.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8.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

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了: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9.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研究应用了许多科学的物理思想和方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卡文迪许在测量“万有引力常量”时用到了“放大法”B. 伽利略用“理想实验”的方法推理得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 法拉第从大量的实验中归纳得出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D. 库仑用类比的方法发现了库仑定律10. 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热学。

电磁学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功地发现了焦耳定律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多年研究,得出万有引力定律。

C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卡文笛许利用卡文笛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静电力常量由库仑测定) D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快慢由他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困境。

11.物理学中研究问题有多种方法,有关研究问题的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真正的质点,将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B.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之间的关系时,保持m恒定的情况下,探究a与F的关系, 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C.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采用的是比值法D.伽利略比萨斜塔上的落体实验,采用的是理想实验法12、下面列举的事例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有关;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牛顿成功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D.胡克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弹簧的弹力都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13. 下面列举的事例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伽利略根据实验证实了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总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测出了引力常数C.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D.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14. 下面列举的事例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伽利略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的基础C.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D.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15. 下面列举的事例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伽俐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C.法拉第根据小磁针在通电导线周围的偏转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6. 下面列举的事例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法拉第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B.牛顿第一次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D.安培最早发现了磁场能对电流产生作用17. 下面列举的事例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B.奥斯特最早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的方法和规律D.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18.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B.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C .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D.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19.把一条导线平行地放在如图1所示磁针的上方附近,当导线中有电流时,磁针会发生偏转。

首先观察到这个实验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 ) A .奥斯特 B .爱因斯坦 C .牛顿 D .伽利略20.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B .伽利略认为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的物体将下落得同样快C .牛顿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D .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若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继续运动下去21.以下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通过“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推出了落体运动定律B .“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最早是由安培发现的C .牛顿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电荷量e 的数值最早是由法国学者库仑用实验测得的22.以下涉及物理学史上的四个重大发现,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恒量B .奥斯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C .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D .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产生磁场方向的定则B法拉第发现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C密立根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D欧姆发现了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1 A2 B 3AC 4 ACD 5CD 6 B 7 AC 8 D 9 B 10ACD 11 D 12AB 13 BC 14 BCD 15 BD 16 ACD 17 BCD 18C19A 20 A 21 A 22 D23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