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分封制度,是历代以来最为科学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的分封制度,是历代以来最为科学的
最近总有很多朋友在评论时问及一个问题,清朝到底有没有实行分封制?针对这个问题,小编做了一些功课,而且可以肯定的回答诸位,清朝是实行分封制的王朝,从建国到亡国一直都存在。

影视图片
清朝入主中原,承袭汉族王朝主要是明朝的国家制度,在分封制上,也有沿袭内容,另外满族又有自身特殊制度,形成了清代的分封制,而清廷又对分封的弊端进行改革。

清朝的分封制只实行于宗室,觉罗不分封(可参照此文:同是大清皇室,有的系“黄带子”,有的只能系“红带子”)。

宗室分封的爵位,第一等是和硕亲王,第二等是多罗郡王,第三等是多罗贝勒,第四等是固山贝子,以下是入八分镇国公、入八分辅国公,再低的是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

影视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分封的宗室王公领八旗中下五旗佐领,被领的佐领下旗人都是奴才,只有入八分以上的宗室王公才是真正的“主子”,不入八分以下爵位的,与旗人一样隶属于旗下,他们没有主子身份,身份低的就是奴才。

清朝的宗室王公领旗下佐领,这种特殊的分封制度,实际就是领主分封制,所分的佐领属人,就和西周分封制下分封藩国国君的属民一样,只不过清朝的宗室王公没有自己的领地,不建藩国,这种改
革封分封制叫做“封而不建”。

清朝入关之初,满洲贵族中也曾有人提出过实行分封属地的意见,但被断然拒绝了,这与吸取汉族王朝分封制的教训有关。

所以入关后的宗室王公,全部聚集京城,王府都设在京城。

影视图片
所以,清代的王不像明代那样王号上有地名,比如明代封在陕西的叫秦王,封在山西的叫晋王。

清代的王号只是个嘉号,如多尔衮封睿亲王,睿就是聪明、睿智的意思,济尔哈朗封郑亲王,郑就是郑重、庄重的意思。

清代和明代分封的宗室王公有着很大不同。

《明史》中说明代的封王“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就是封王在自己的藩国不管理政事。

而清代的宗室王公则参与军国大政,军事上任统兵大将军、将军,政事上任摄政王、议政王、管理部院;皇帝出巡,以王公留守北京,处理政务等。

清朝官员
再来说说清代这些宗室王公的庄田和俸禄。

我们都知道,明代的藩王有着大量的土地,少则几千顷,多则上万顷,而且遍布全国各地。

清代只是在直隶地区靠近北京的府州县,不是直隶全省,再有就是长城以北的一些荒地;而封地的数量也很少,更不会将民间的田地分给他们,一般也在几十顷到上百顷。

藩王的俸禄问题,在明代就出现了沉重的财政负担。

为了防止像明代一样的严重的宗禄问题,清代实行的是王公降袭制度(就是亲王儿子世袭为郡王,孙子世袭为贝勒),只有少数的铁帽子王才世袭罔替,清代总共就12位铁帽子
王,这总体上人数也不多,不会影响大局。

曾有人做过统计,清代的王爵总数从清初到清末,只有明代的十分之一左右,清代宗室高爵位的人很少,清中期以后,没有爵位的闲散宗室占到宗室人口的98%以上,每个闲散宗室的俸禄很低,大致相当于一个八旗兵的兵饷。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清朝后期没有出现宗室财政负担问题。

影视图片
看起来清代是限制了本宗族的利益,其实它是从本宗族的长远利益考虑的,吸取了明朝的教训,这种宗室分封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民众的负担,应该是值得肯定的。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