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七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七篇【篇一】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也得到了长足进步,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的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在高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只是一门普通课程,并没有纳入高考考试的范围,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并未受到学校、学生的重视,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有三种较为主流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将这三种教学方法进行分析与比较,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即理性看待、多样采用、创新应用。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现状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并没有被列入高考考试的范围,所以学生和教师都不是很重视这门课程,另外,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内容比较复杂枯燥,导致学生更加缺少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
在2004年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之后,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得到了确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在逐步走向规范化,现阶段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方法相对较为复杂,与其他的课程教学方法相比,既有共同点,又有其独特性。
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繁多复杂,分类也很复杂,本文主要讨论比较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流方法即讲练结合方法、任务驱动方法和主题式教学这三种教学方法。
1.讲练结合方法在主流的三种教学方法中,讲练结合法是最常见的,也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具体是指教师讲授或者演示一个操作后,再由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巡视并指导。
这种方法的侧重点在于培养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有利于操作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其特点有:简明、快捷、操作性强。
讲练结合法也有一些缺点:过于机械化、课堂气氛不活跃,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操作技能,导致学生只能进行技术的练习,缺乏必要的综合应用,长此以往,学生只知道进行技能的操作,盲目重视技能的掌握,却不知道学习的目的,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难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心得论文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心得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迅猛,无论是软件和硬件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在该领域不断涌现新技术,新思想,新理论,使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所以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理论、方法和手段都需要时刻更新和发展。
一、深备教材,透备学生要备好课,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首先必须与教材进行对话,备好教材。
在备课中,教师应通读整套的教材,在头脑中建立整套教材的印象,这是备好课的基础和前提。
在通览教材的基础上把握具体教材内容在整个单元,乃至在整个教学中的低位和作用,理清这一具体内容的前后联系,把具体内容的教学纳入整个课程的教学体系之中,精心统筹的规划和安排。
实际上教师往往需要根据自身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在吃透教材,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对教科书进行适当的剪裁、组合改造,创新、重组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为充分的材料。
由于社会环境和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以及在学习兴趣方面的差异,导致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
班上有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使用计算机,现在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已经达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然而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电脑的基础知识基本上还是全无。
走进课堂,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上课一开始,学生似乎都会了,都懂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备课时忽视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现状的正确分析,所设的教学起点与实际的学习起点不吻合。
所以我们应重新认识我们的学生,从学生角度出发去设计教学,为了充分地了解学生,备课时不妨认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2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与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么样?那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二、交流互动,碰撞提升根据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自身特点,其教学方法也不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探讨信息技术特有的教学模式。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小议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摘要】信息技术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地提高了人们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
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软件、远程教育、虚拟大学等应运而生。
这场教育的大变革不仅仅是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将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
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环境,为了争取在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我们必须加快在中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学习兴趣学科教学当今,课堂教学是中学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上好每堂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课堂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教法设计。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教学方法决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教学实践证明,在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开始,学生对计算机都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学习兴趣十分浓厚,并觉得信息技术课可以上网、聊天、打游戏,非常好玩,于是非常想学。
但随着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有的内容理论性非常强,需要记忆,且枯燥无味,知识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逐渐降下来了。
因此,针对这一现象,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设计出其不意合适自身的教学方法,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近几年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行之有效的方法,仅供同行们参考。
一、要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安排课时。
从不同地区不同办学条件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课程设置为”多起点”模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基础的学习者,采用不同内容、不同难度、不同要求的教材进行学习。
对于难以避免的部分重叠内容,必须改变其教学难度、广度、深度,并形成梯级层次。
高中阶段应以独立研究、探索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主;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较差,硬件水平跟不上的地区,对大型通用软件和网络信息的处理将是困难的,不能适应网络化、交互式学习,课程考虑安排计算机基本原理和程序设计等内容,对计算机的硬件要求不高的应用软件的课程。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与学论文
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与学[摘要]本文针对目前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整合现代教学技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在互联网络环境下进行现代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互联网络因人施教体验性学习交往性学习目前,我过正在深入开展教育改革,现代教育技术得到广泛的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引进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的问题。
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整合现代教学技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在互联网络环境下进行现代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我的具体做法是:一、对学生要因人施教高中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参差不齐的,高中学生一般都是由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组成,他们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所接受的信息技术教育是各不相同的,所以这就导致他们在高中阶段的起点也是不同的。
再加上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所以学校硬件条件的好坏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是有一定影响的。
城区学生所在的学校硬件条件好,而且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家里已经有了计算机,他们使用计算机的时间相对就比较多,所以他们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情况就要好一些;而一些来自农村乡镇中小学的学生,由于学校和家庭条件有限,他们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少,所以他们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自然就要差一些。
并且,高中教材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如果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就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这样势必加大两极分化,难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适当分层,在布置学习任务、测评练习等时也分层渐进。
当然,这个分层月是相对的,只是让每个学生在每一节课,每个任务上都有所收获,以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
二、认真确定教学目标教材一经编成,就有一定得稳定性,数年内一般不会变化,这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显然是一个矛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教学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当今世界人类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
国家教委也已决定:从2001年开始,所有的高中必须将信息技术课列为必修课,江苏省又把高中信息技术作为学术水平测试的必考科目,但如何开设信息技术课,开设哪些内容,成了信息技术课教师关注的焦点。
我校从1998年九月开设信息技术课,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搞好教学,下面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抓好基础教学我认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基础教学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要点,重在基本技能。
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主要分理论课和上机课二种形式,二者比例受各种因素制约,不能一概而论,但应不违背以下原则。
1、理论课(1)理论课在信息技术课时中的比例应远小于上机课。
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只适合完成计算机基础知识、原理等内容的教学,而对于以操作应用为主的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应主要以上机课为主。
(2)应给予每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以足够的重视。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在每个单元开始的第一节课上应结合典型事例使学生对该单元的内容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并从中感悟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出学习的欲望。
学生就有了心理准备,今后的学习,尤其是上机课就能充分利用好45分钟。
(3)牢记课堂教学以能力培养为主。
对于新授课,只要学生能自学弄明白的问题,教师就不要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论文]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探讨信息、物质、能量共同构成了当今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信息技术已然成为了人类生活的伴侣,信息技术教育也便因此以惊人的速度走进了中学的课堂,究竟怎样才能让信息技术课堂变得让学生喜闻乐见,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五点。
一、培养具有技术素质的学生今天的社会,处处充斥着信息,我们就生活在信息高膨胀的社会里。
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只有学会了较为娴熟地使用信息技术,能正确地查询、分析、评价信息,能创造性地、较高效地使用创作工具,能做问题的解决者和决策者,能运用网络技术与外界信息进行交流、合作,能借助网络制作和发布相关的信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立足于这知识高爆炸、信息高膨胀的社会,才能更好更顺利地学习、工作、生活。
然而,就目前的广大高中生来看,他们的信息技术还处在认识的最低层,他们所掌握的使用技巧,还是最基本的、较为低端的。
因此,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要贯彻“构建高智慧的学习新体系”这一教学宗旨,摒弃那种“为了技术而技术”的学习方法,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要使学生超越只会操作、只会搜索的低级水平,使之成为技术之上的人才,成为驾驭技术的人才。
二、使用富有魅力的教学语言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作为情感交流纽带、传授知识载体的教学语言,其在信息技术课上的使用要求则需更加准确规范,更通俗易懂。
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一些诸如形象的比喻、幽默的解释、激励的话语、巧妙的点拨等,就能使信息技术中的较为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使那些较为深奥的知识变为浅显、使那些较为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有趣。
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开动大脑进行积极的思维,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操作。
譬如,windows系统中的文件名、扩展名、文件目录结构等概念,就特别的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吃力,我们就不妨拿西方国家的人名来比拟文件名和扩展名,学生就容易理解。
我们还可以将文件结构目录比做“倒立的大树”,文件夹就是树枝,而文件就是树叶。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论文
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初探2004年秋季以来,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已有20个省市。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总体推进部署,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已于2010年下学期全面推开。
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老师的意见比较分歧,有的老师认为新课改有很多的弊端,还不如不改,而我认为,任何一次改革都不可能一步到位,都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过程。
作为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由于它不是高考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地位受到了削弱,学生、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那么作为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如何去认识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我通过近几年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归纳总结了如下几点心得体会:一、信息技术教师自身态度的端正不可否认,新课改以来,课程地位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我市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改才刚刚推行,对于信息技术的考核机制不明确,并因为传统考试机制的影响,人们仍然会把是否拿入高考作为衡量一门课程是否重要的标准。
举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如果有人问一名老师教的哪个科目,信息技术教师回答后,通常对方都会表现出一种轻视,因为信息技术等同于豆芽课。
虽然信息技术作为八大学习领域之一的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科目,使信息技术与物理、化学等科目并列,并且也作为学业水平测试的一门课程,但实际上,在所有高中学科教师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仍然处于最底层。
以前有的信息技术教师发出这样的感慨:“信息技术课太好上了!”还有老师说:“我上课从来不需要备课,备课笔记都是应付学校检查的“。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中老师的作用是依次对各种常用的办公软件进行介绍,于是出现了“微软说明书”式的教学。
上课的时候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课堂教学实际上处于一种无目标、无定位的混乱散漫状态。
认真的对待这门课程不仅是为以后信息技术拿入高考奠定基础,而是要做到对学生负责,做好作为一名教师的本分。
二、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信息技术教师之间多数在发牢骚、报怨言,说来说去还是地位低、待遇差、领导不重视等话题。
高中信息技术课有效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教学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也是高考和会考的学科。
因此,信息技术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如何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是众多信息技术教师努力解决和探索的新问题。
促进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方式有许多种,教师应该面向学生,坚持素质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稳步推进课程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尽力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有序有效进行提供了保障,并促进了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方法;改革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则是有效的学习方式。
教师通过阶段性的教学后,使学生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要想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就应紧紧围绕这两个因素展开。
一、确立课程宗旨,明确教学特点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专业技能并将此技能应用到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
信息技术学科有别于其他基础学科,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其独特之处。
因此,把握好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特点,是明确实施有效教学的方向。
二、课前的准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加强教师教学的稳定性、系统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教学的重要环节。
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1.教学目标的清晰、简明使学生能清楚地知道所要学习和掌握的目标。
2.教学内容的准确性、有针对性教师应选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教法的灵活性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教师应致力于“导”,服务于“学”。
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灵活地选用教法。
4.合理安排上课的步骤和时间以及知识要点的详略得当三、有效的课堂组织1.维持课堂秩序,促进教学嘈杂无序的课堂无法让教师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知识传授,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保持课堂纪律,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保证课堂教育的顺利进行。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通用15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通用15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篇1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在未来五至十年内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
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现就本人多年来的实践,谈谈我的看法: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情境,是客观现实存在的东西,同时兼有情感因素,不仅能引发人们思考,更能开启人们的智慧。
良好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融汇贯通的目的。
我在教学回收站时,放了一段录相,录相的内容是一对新婚夫妇,有了一个新家,搬家那天,他们把所有的废品扔在斗车准备处理,丈夫扫视一眼斗车里的废品,发现初恋时送给爱人的一对小泥人,随手从斗车里捡了回来,其他废品倒入了垃圾车,搬到新居后,妻子突然想起他们之间恋爱时的信件也被当作废物处理了,想找回来,可垃圾车已走了,她懊悔莫已。
这段录相虽然不很精彩,但学生兴趣却很浓,随后我设置了几个问题:1.回收站是做什么用的?2.放入回收站的文件能恢复吗?3.清空回收站是什么意思?4.回收站是硬盘上的一块区域还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5.回收站的大小能改变吗?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很快就解决了问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类比迁移,灵活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论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摘要:文章探讨在新课程改革条件下一些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只有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探讨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228-01一、讲授法,高中信息技术课最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是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最古老的教学方法,虽古老却仍然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而且仍然是高中信息技术课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课基础知识的教学主要使用讲授法,如学习对象、学习材料的介绍;概念、原理、规律的解释和论证;科学结论的归纳与概括等,还有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网络搜索方法的介绍,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数据库管理信息的思想方法等,这些基础知识的教学采用讲授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促进其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讲授法先天的局限性,讲授法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课堂上要把握好讲授的内容和控制好讲授的时间,教师尽可能的少讲,多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适当的时候教师进行必要的概括、归纳和小结,将学生零碎的知识系统化,将模糊的知识清晰化。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地发挥。
二、研究法,高中信息技术课适合开展研究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研究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研究教学法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信息技术学科有着其他高考学科无可比拟的优势。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精选9篇)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精选9篇)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论文篇一【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无形中改变着人们学习和接受知识的模式。
本文针对在固体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主要通过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先进模拟计算软件MaterialsStudio、网络课程、微课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认知效率,改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固体物理;现代信息技术;模拟计算软件;微课一、固体物理学的起源与运用固体物理学,是研究固体的结构并揭示其组成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阐明其性能与用途的学科。
20世纪50年代末,固体物理学被采纳为物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由国内三位固体物理学前辈黄昆先生、谢希德先生和程开甲先生分别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率先开设。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固体物理学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已经成为凝聚态学科中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除了物理专业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相关专业,比如微电子、光电子、材料学等专业均开设了固体物理课。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公式推导复杂,很多概念抽象难懂,而且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加之学生往往不知道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如何应用,学习动力不足,使固体物理教学面临严重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固体物理教学带来了的契机。
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深化固体物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本文就在固体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先进模拟软件、课程网站、微课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了一些探索,以期改善教学质量,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固体物理教学中的应用1、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技术。
信息技术10篇论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探究第二篇:数字化基础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第三篇:虚拟技术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第四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研究第五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评析第六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研究第七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第八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微课探究第九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第十篇:任务驱动法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第十一篇浅议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第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探究一、加大多媒体的有效使用,提高辅助教学的效率我们知道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不仅需要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更需要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是理论知识和上机操作的有机统一。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来说,确实是显得比较抽象,学生学习也比较枯燥。
仅靠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使抽象理论内容形象有趣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更加利于接受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改变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必然的选择。
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有两种不同的方式:1.使用课件组织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多媒体课件使用声、光、电等多种技术,为学生呈现图片、视频、声音等在多个方面给与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刺激,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点有效理解。
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将教学所需的数据、文字、图像、声音有机的融为一体,制作成相应的课件后,既可以重复使用还可以按照教学的需要随时调整课件各部分的组合。
一个设计合理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
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把难的知识简单化、把复杂的知识步骤化,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可操作性,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怎样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论文]
怎样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目前学生中却普遍存在“喜欢玩电脑,不喜欢上计算机课”的现象,在实际教学中常会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聊天或游戏很感兴趣,但对上课或完成作业不感兴趣。
这种现象除了与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和没有学习压力有关外,还与信息技术课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有关。
信息技术本身具有极强的操作性、可自学性,学生的学习进度往往在多个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
在信息技术课上,有人用几分钟就完成作业,有人一节课也完成不了。
作为本课程的高中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下面简单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抓好基础教学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
基础教学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要点,重在基本技能。
1.任务驱动的指导思想。
第一堂信息技术课要向学生明确本课程的学习任务,解决好为什么学的问题。
此后结合课程目标要求,提出每一个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将学习任务明确化、通俗化、具体化。
同时注意将任务简化为基础与技巧两部分,便于让学生抓住重点,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
也要注意将任务分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相应难易的任务,因材施教。
2.合理运用学习的组织形式。
学生学习的组织形式通常有三种:第一种是竞争性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的关系互相对立;第二种是个别化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独立的;第三种协作组织结构,学习者之间协同工作并共同分享学习目标。
合理运用学习的组织形式,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考评。
简单的考评办法,将教师的文件夹设成完全共享让学生把完成的作品保存在其中即可,教师及时批阅同时适当进一步存档。
通过作品审阅,发现优秀学生,将他们作为学校信息技术人才备入案中,以备某些时候会用到,如:参加电脑作品比赛、电脑作品制作或展览等。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教育[论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高中信息技术就是要使中学生的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重点。
我们要积极开展教育自身的改革创新,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
创新教育,就是运用教育技术把教育学、创造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组合教育资源,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
中学信息技术课的创新教育,首先教师作为进行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需要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
努力创造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营造创新思维的空间,并努力探索创新学习方法,同时结合已具有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条件,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展,让学生将自己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师要及时获取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信息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信息时代,大量的超文本的信息,已经通过“互联网”等现代技术进入千家万户,教师必须掌握这些现代化技术。
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充分应用现代教学方法把获得知识的方法、途径,教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的思维。
计算机课中,如果对计算机一点也不感兴趣的话,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单调。
“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一个人对其所学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迸发也惊人的学习热情,学习热情是一种魔力,它会创造出奇迹。
”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对认识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
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性,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使用。
在当今及未来社会,掌握信息技术是对人的一种基本要求,人们都知道不懂得信息技术的人必将被现代社会所淘汰。
但是,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课,还很年轻,需要我们教师同行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不断地关心、支持、探索、交流,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使用。
在当今及未来社会,掌握信息技术是对人的一种基本要求,人们都知道不懂得信息技术的人必将被现代社会所淘汰。
但是,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课,还很年轻,需要我们教师同行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不断地关心、支持、探索、交流,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怎样让一个从未接触过信息技术知识的学生,熟练地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这是开始上课前首先思考的问题。
也是教学研究的个课题。
1、立足实际、搞好教学。
揭开神秘的面纱。
对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是一个陌生学科,大多学生有很大的神秘感。
首先我们注意帮助学生揭开“信息技术”这个神秘的面纱,让学生沿着正确的轨道去汲取新鲜的知识。
这样我们从开始的教学中首先把信息技术从“原始——>先进”的发展过程给学生讲清,让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不是才有的,而是早就存在的,只是没有明确提出。
从理解简单落后的信息技术,上升到了解当今最先进的信息技术。
学生便从思想上对什么是信息技术有了占领深刻的认识。
攻破了这一难题,顺理成章地过渡到了处理信息的手段或者工具。
我们也是从处理信息的原始工具讲起,逐渐讲到当今处理信息的最先进的工具——计算机。
提到计算机,学生就不那么陌生,引导他们回答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计算机,这样便引出计算机的广泛地应用。
由此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从原始的计算机的构造及功能讲到当今最先进的计算机的构造及性能,让学生清楚的知道计算机的基本结构的演变和性能的提高,了解计算机这个高科技产物的惊人发展速度,继而从心里佩服这个先进的产物,逐渐开启好奇之门。
如何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论文]
浅谈如何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信息技术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应用在各个领域。
在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因此信息技术教育成为当今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学生能力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的重要课程。
如何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理念,上好信息技术课,是我们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高中信息技术课既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就要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用发展的思想、用课改的精神指导教学。
一、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任务,创新思维,精讲精练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注重研究和应用的有机结合,注重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充分应用绿色网络,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提高了信息技术服务课改、服务素质教育、服务广大师生和家长的能力和水平。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老师,要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首先就必须明确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任务设计的依据,只有明确目标,教学任务设计才能有的放矢,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
教学任务设计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教学任务,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精讲精练,主要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量上少讲,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去自学、去思考;在质上求精,排除学生已经掌握的和通过自己能理解并掌握的知识。
重在教学中给学生点明问题的关键,发挥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以锻炼其独立探讨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的,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较强的延续性,对某个事情的“好奇”心理不能称为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教学方法决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教学实践证明,在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开始,学生对计算机都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学习兴趣十分浓厚。
但随着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有的内容理论性非常强,需要记忆,且枯燥无味,知识难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逐渐降下来了。
因此,针对这一现象,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设计出其不意合适自身的教学方法,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肤浅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问题;方法
一、存在的问题
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重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
但在日常教学中,自己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而过于重视技能操作的培训。
像大多数教师一样,只是考什么,讲什么,布置学生做什么,一切以通过考试为目标,不管会不会,不管懂不懂,只要考试通过就好。
对于学生来说,也抱着同样的想法,平时课堂玩玩,考试前死记硬背,考完全忘光。
把所谓的注重考查学生获取、处理信息以及应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等教学要求抛在行动之外。
2、对学生认识不清。
如今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求起点很高,
往往依据学生有了相当的基础来进行设计。
但在现实中,城市或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学生基本能适应,对于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就存在一定困难。
大部分农村中学生接触电脑有的仅仅是会玩些电脑游戏,有的仅仅是靠学校应付检查而开设的几节电脑课。
如果我们的教学也想书本一样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那将违背“关注全体学生”的新课程理念。
因此,要考虑到一个班的学生的基础情况来实施教学。
3、对教材把握不准。
面对新教材,起点要求很高,既要应对学生基础,又要把教材应用到教学中,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无从下手,最后要么考试讲什么,上课就讲什么;要么讲教材,无视学生基础;要么根据自己教学经验,想讲什么就讲什么。
忽视了新课程教学的核心——提升信息素养。
严重违背了新课程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思想。
因此师资、教学资源和学生基础差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我们在使用教材进行教学时遇到了困难。
4、学生自主选课形式化。
按照课程标准规定:信息技术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其中选修分为3个模块,原则上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自主选择。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到所在学校的师资数量、班额和硬件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大多数学校都是由教师统一选定某一模块来选修。
即使是有条件的学校,由于选修课程体系的复杂,以及学生对选修课程的内容和要达到怎样的预期目标等不了解,也无法作出合理的选择。
5、教学评价模糊化。
在新课程体系中,提出要把过程性评价与
总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用,但事实上,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对过程性评价理解较为模糊,也有的教师根本就不考虑过程性评价,只关注总结性评价方案,从而把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体系简单化。
因此,解决好课程评价方式将是新课改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点。
二、教学方法
1、情境性问题悬念法。
所谓情境性问题悬念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一个或多个与现实问题相关的情境,其中蕴含了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悬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以最佳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
2、操作实践法。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实践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借助计算机对某一问题反复操作,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
操作实践法的运用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
(1)课堂练习。
比如,写命令的练习,建立自动批处理文件的练习,编写程序的练习。
这种练习一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学生做练习时,教师应走近学生了解指导,特别注意多指导知识掌握较差的学生,可以请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将答案写在黑板上或说给大家听。
这种练习,既是学生的自我检测,也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
(2)上机实践。
这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形成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
为了获得较好的成效,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①明确上机目的与要求。
上机前,教师必
须事先布置好上机内容、说明目的和要求。
学生应事先做好准备,以充分利用上机时间,提高上机效率;②精选上机内容。
上机内容要根据上机目的、学生实际情况及学习上的实际需要加以选择。
要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注意创造性练习;③正确的上机方法。
上机练习要按确定的步骤进行。
教师应事先发给学生上机报告单,表上应有“目的要求”、“操作步骤”、“达到效果”等,要求学生及时填写;
④加强指导。
上机时,教师要有重点地进行指导,对于大部分学生不懂的问题,可由教师示范操作;⑤要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爱护公物、注意公共卫生和互相协作精神的教育。
上机结束后,要求学生整理机房、关闭电源,教师要做好机房安全检查工作。
3、游戏引导法。
所谓“游戏引导法”是指教师借用健康益智性游戏软件的教学,来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求知欲望;通过健康益智性游戏软件的操作,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技能技巧。
①采用益智性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②通过游戏教学法,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操作经验实际上就是认识各种类型的软件,并熟悉掌握该操作方法。
每种软件的界面千变万化绝不雷同,但是组成界面的各种“界面元素”却是完全一样的,不外乎下拉式菜单、弹出式菜单、各种窗口、图标、组合框、对话框等等。
益智性游戏软件的界面设计是最精良的,它几乎囊括了各种类型的“界面元素”。
教师只要在操作中适时引导、分析、归纳、总结,学生就可
以在玩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操作经验,提高操作的熟悉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