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心理学

合集下载

职业教育心理学范本.doc

职业教育心理学范本.doc

职业教育心理学范本1.心理学在职业教育教职工管理中的应用根据心理学的概念我们知道,能够引起人类本身需求的因素就可以被称为诱因.诱因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刺激,而这种刺激可以产生的来源主要是人们对其自身生活以及在一般条件下这种生活给其带来的条件。

正是在这种场合下所带来的主观体验,在心理学上就成了能够对人的心理产生内在驱动力的先决条件。

换一种说法就是,因为人自身有需求,则这个需求就转变成了推动人来自身的动机;而正是这种被推动的动机就会直接导致人类行为的产生。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几个需要是依次实现的。

所以,有效地激励机制依赖于详细深入剖析教师本身的特点,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并且将他们不合理的需求转化为合理的需求.如果无法满足教师基本的物质需求会大大降低教师的积极性。

当前,我国经济不断,教师的物质需求也发生了改变,所以需要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

教师自身需要稳定.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一定要具备足够丰富的知识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当前科学技术不断和更新,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一定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和教学水平。

因此职业教育学校一定要创设良好的条件、环境以及机会给教师进行自主学习,促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给自己充电。

教师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他们会不断努力工作。

随着教师不断积累经验、获得成果、得到满足,进而使得其更加积极的工作。

2。

心理学在职业教育学生管理中的应用ﻭ职业教育的新生在进入学校之后心理必然会发生变化,因此职业教育学校要对新生进行静态心理学调查和相应的心理辅导,促使他们在最开始就一种正确的心理。

首先,一个班级的动力系统由学生管理规定、班集体目标、班集体以及集体规范组成。

当前职业教育学校的班级管理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促使学生模仿榜样.这是应用心理动机机制对班级进行管理.其次,目前,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职业教育管理则是为了端正学生态度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而实现预定的学习效果,培养出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这是对实际激励理论的应用,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需要层次,设置更加科学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职业教育心理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出版社)

《职业教育心理学》课件第一章  绪论(出版社)

本章学习提要第一节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心理现象的结构心理过程个 性心理现象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感 觉知 觉记 忆思 维想 象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能力性格气质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教育心理学(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学生与教师、教学媒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相互作用获得知识信息,形成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造教学环境,使用教学媒体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

个体对活动过程的监控与调节,以及对活动效果和价值的评估。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教学内容学习与教学的要素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一)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职业教育情景中学与教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教学环境教学媒体教学内容学习与教学的要素•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学生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行为表现,然后根据感知的结果来推断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

1、根据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分为:(1)参与式观察(2)非参与式观察2、根据取样方式可分为:(1)时间取样观察(2)事件取样观察1、优点:比较客观简便易行2、局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不好确定研究者通常比较被动•实验法是指在严格控制无关变量的条件下,有计划、有组织地操作自变量,根据观察、测定、记录与此相伴随的现象或行为(因变量),以确定实验条件与现象或行为的因果关系。

•实验法就是操作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记录因变量以寻找因果关系。

•有控制的观察1、优点:具有可控性可重复验证能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2、(实验室实验)局限:生态效度较难保证,结果的可推广性较差调查法是就某些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他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一章绪论第二节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概念与体系:p5;<1>概念与对象;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既包括职业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时的心理现象,也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时的心理现象及规律,还包括教师和学生在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及规律.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研究职业院校情况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一门应用科学.(一);职业教育教学环境;是教师和职业院校学生进行教与学的活动时所处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环境. 特殊关系的定义;是指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有正确的育人观,尊敬爱生,教育相长.特殊意义,活动过程,时间地点的定义.p6第四节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p14<1>;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就是指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准确地反映事物的实质.(2)教育性原则:就是研究者所选择的研究手段,方法,措施及内容亚龙班金禄合制1都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有教养意义.(3);整体性原则;要求研究者在课题设计,资料分析,观点确立中,从全面,发展.联系的角度出发,防止片面,静止,孤立的分析问题.(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养心理学的课题来自教育实践,它的研究结果要付诸教养实践,所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者必须和教育实践密切结合.<2>;研究方法;(1);观察法.是在教养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2);调查法.如通过谈话要求学生本人作口头回答,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平时在家的情况,通过查阅材料进行分析.(3);实验法.是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4);个案研究法.是对少数人或个别人进行深入细微的研究,从中寻求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就是教育工作者根据平时自己工作实践的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做出结论,使它们上升到教育理论的程度.第二章职业院校学生心理亚龙班金禄合制2第一节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发展;p25页职业院校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1>学习心理问题.(1)学生目标不够明确.(2)学习动机不强.(3)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4)学习认知能力水平较低.(5)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2>;情感心理问题.(1)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2)社会情感表现冷漠.(3)挫折容能力低.(4) 情绪体验消极.<3>;人际心理问题.(1)社会性交往萎缩.(2)异性交往上的行为偏差.(3)师生间交往缺乏信任感.(4)代际交往的隔阂明显.(5)网络交往失度.<4>择业心理问题.(1)依赖退缩心理.(2)紧张焦虑心理.(3)思维定势心理.第二节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p30页心理健康标准<1>正视现实.<2>正确的自我评价.<3>和谐的人际关系.<4>情绪健康.<5>人格完整和谐.<6>智力发育正常.<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8>顽强意志.<9>适应能力强.第三节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辅导: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交往,择业三亚龙班金禄合制3方面.P41;<三>学习过度焦虑的调适和训练;<1>认知辅导.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认识到自己的过分担心是没有根据的,有害的.<2>松弛训练.运用暗示方法,自己给自己下达松弛的指令,从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双手---双脚.每天一次,每次10分钟.<3>自我暗示.让学生自己编一句提高自己信心的话,如”这次考试我一定能考出水平来”,重大考试前5~7天,每晚临睡前默念三遍.<4>劳逸结合.告诉学生考试前夕一定要注重休息.第三章职业教育中的教师心理第一节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p54;<二>;职业院校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1>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心理素质较好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乐于学习,用于创造,对新鲜事物具有敏感性.<2>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试图传播或接受某种价值观念.亚龙班金禄合制4<3>影响学生积极,乐观情绪的建立.情绪对人的心理素质起着核心作用,健康情绪能引导人积极向上,不良情绪则会阻碍人的健康成长.<4>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风貌,健全人格是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体体现.第三节职业院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p66;<一>;职业院校心理健康的标准.<1>对教师角色有合理的认知.<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3>能正确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4>具有教育独创性.<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的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的控制情绪.第四章职业教育学习心理第一节职业知识的学习;亚龙班金禄合制5p77页;<二>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1>复述策略.复述指为了保持信号而对信息进行多次反复实记的过程.<2>精加工策略.指对要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例,推理或联想,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3>组织策略.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使之带上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的目的.第二节职业学习中的迁移:p83;<一>学习迁移概述;<1>迁移的含义.人们通常把学习的迁移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2>迁移的分类.(1)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2)根据迁移的影响顺序,迁移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3)根据迁移的发生的方向,迁移可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4)根据迁移的内容,把迁移分为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第五章一、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动力。

职业教育心理学

职业教育心理学

职业教育心理学是研究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揭示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更好的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深化改革服务。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的通过观察被试的外表表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2、实验法是按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3、调查法是以提出问题的形式搜索被试各种有关资料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

4、测验法是通过运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来研究心理的一种方法。

5、特殊方法:工作分析职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一、具备一般职业素质。

1、具有现代观念。

2、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3、拥有一技之长。

4、丰富的工作经验。

5、良好的协作精神。

6、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积累相关的工作知识。

1、社会文化的积累。

2、工作环境。

3、个人经历。

三、培养关键能力1、职业行为能力。

2、交往合作能力。

3、方法能力。

4、心理承受能力。

5、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

中等职校学生总体心理特点:1、较强的独立性。

2、兴趣定向较早。

3、情感成熟较快。

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1、一年级:未脱离中考结果的影响;对学校生活未能完全适应;独立意识进一步增强。

2、二年级:心理断乳期的矛盾表现突出;进入职校生活适应期;竞争心理与无所谓心理并存。

3、三年级:面临毕业的困扰;自我要求放松;自我成熟感增强;喜悦与离愁掺杂。

智力理论: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

智力分维G因素(一般因素)和S因素(特殊因素)。

2、碧斯顿的群因素说。

计算能力,词的流畅性,记忆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空间知觉能力,知觉速度。

3、阜南的等级层次论。

4、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5、卡特尔的流通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6、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7、PASS模型。

非智力因素的功能:1、始动功能。

原始的诱因转化为一种心理需求,当这种需求与一定目标结合时,就产生为达到目标而努力行动的动机,激励人们积极行动。

职业教育心理学

职业教育心理学

职业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职业教育心理学就是探讨职业院校师生双方“如何教”和“如何学”的相互作用中基本规律的科学,心理科学理论是职业教育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的基础,学习和研究职业教育心理学,有利于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师提高业务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运用科学的心理学理论指导职业教育实践,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论职业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二者是具体与一般的关系,要全面深刻地理解职业教育心理学,我们首先应该对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内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科学,教学是艺术,而科学从来不能从自身引申出艺术。

●“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指有意识影响人,培养人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基本形式。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通过教育机构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一般指学校教育。

●因此,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大体上也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教育心理学是有关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探索的学科。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1.研究学习者的主体性●2.研究学习者的能动性●3.研究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4.研究社会环境的影响●5.研究实际情境的影响●6.研究文化背景的影响●7.研究学习环境设计和有效教学模式●8.研究信息技术的利用●第二节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概念与体系●一、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一)职业教育教学情境●(二)职业教育教学情境中的互动系统●(三)职业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二、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一)理论的职业教育心理学(基础的职业教育心理学)●(二)应用的职业教育心理学●1.宏观的职业教育心理学。

主要研究社会因素对职业教育产生的心理影响;社会教育中受教育者的心理;社会环境对职业教育的心理影响;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心理影响等。

职业教育心理学学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教育心理学学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教育心理学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B. 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C. 职业教育中个体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D. 职业教育的就业指导答案:C2. 职业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什么?A. 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信心B. 个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C. 个体对他人的信任感D. 个体对社会的认同感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 学习动机B. 学习风格C. 职业技能D. 学习焦虑答案:C4. 职业教育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A. 明确学习目标B. 提供及时反馈C. 增加学习难度D. 设置合理奖励答案:C5.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A. 学习环境B. 学习材料C. 学习者的态度D. 学习者的性别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职业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答:职业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调整教学方法和环境,减少学生的焦虑和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 描述职业教育中“认知风格”的概念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答: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处理信息时所偏好的方式。

它影响个体如何接收、组织和记忆信息。

在职业教育中,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有助于教师采用更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8. 解释“职业适应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其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答:职业适应性是指个体在职业环境中适应变化、解决问题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性至关重要,因为它有助于学生在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满意度和职业稳定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职业教育心理学在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

答:职业教育心理学在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帮助学生做出更合理的职业选择;其次,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再次,通过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目标;最后,通过研究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心得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心得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心得
在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其重要性和价值。

职业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在职业选择、职业发展和职业满意度等方面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规律的学科。

首先,职业教育心理学使我更加了解职业选择的过程。

通过学习职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我能够更好地帮助自己和他人进行职业规划和选择。

我了解到职业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个体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因素。

在帮助他人进行职业规划时,我能够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提供相应的咨询和建议,帮助他们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选择。

其次,职业教育心理学对我个人的职业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学习职业发展的理论和方法,我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我了解到职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在面对职业发展中的困惑和挑战时,我能够运用职业心理学的知识,合理地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和方向,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最后,职业教育心理学使我更加关注职业满意度的问题。

职业满意度是一个个体对于自身职业的满意程度的评价。

通过学习职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提高策略,我能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行为方式,提高自己的职业满意度。

同时,我也能够帮助他人解决职业满意度低的问题,提供相应的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实现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总之,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职业选择、职业
发展和职业满意度对于个体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我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人进行职业规划和选择,提高自身的职业发展水平,并提高自己的职业满意度。

职业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学生的职业选择B. 学生的职业发展C. 职业与心理的关系D. 职业培训的方法答案:C2.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影响个人职业选择的因素不包括:A. 个人兴趣B. 家庭背景C. 社会需求D. 个人身高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职业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内容?A. 探索阶段B. 建立阶段C. 维持阶段D. 退休阶段答案:D4. 职业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与个人职业适应性无关?A. 自我效能感B. 职业认同C. 职业兴趣D. 个人收入答案:D5. 根据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以下哪项不是他提出的职业兴趣类型?A. 现实型B. 研究型C. 艺术型D. 领导型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职业选择是一个_________的过程。

答案:动态7. 职业适应性是指个人在职业环境中的_________能力。

答案:适应8. 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将职业兴趣分为六大类型,其中包括_________型和_________型。

答案:现实型、研究型(答案不唯一,其他类型也可)9. 职业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完成特定职业任务的_________。

答案:信心10. 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认为,职业发展是一个_________的过程。

答案:持续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案:职业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的职业选择、职业发展、职业适应性以及职业满意度等方面。

它关注个人如何在职业环境中实现自我发展,以及如何通过职业活动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

12. 描述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并举例说明。

答案: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认为,个人的职业兴趣可以归纳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职业环境和工作内容。

例如,现实型的人可能适合从事机械操作或户外工作,而艺术型的人可能更适合从事艺术创作或设计工作。

职业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职业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职业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职业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方面的内容?A. 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B. 职业教育的学科体系C. 职业教育中个体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方法D. 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答案:C2.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职业教育中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A. 技能熟练性B. 职业适应性C. 知识系统性D. 职业目标明确性答案:C3. 在职业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心理辅导的目标?A. 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B.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C. 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D. 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答案:C4. 职业教育心理学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A. 只关注学生的技能训练B. 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C. 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职业需求D. 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答案:C5.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职业指导的内容?A. 职业规划B. 职业选择C. 职业能力培养D. 职业资格认证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答案: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职业教育中个体的心理特点、需求和行为模式的研究,为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和职业指导提供心理学依据,以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

2. 描述职业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包括: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能力,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职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目标;通过心理测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建议。

三、论述题1. 论述职业教育心理学在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职业教育心理学在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研究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和职业选择;其次,通过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职业适应性,促进其职业成长;再次,通过职业指导,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实现职业目标;最后,通过心理测评和反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建议,帮助其实现职业成功。

职业教育学心理学

职业教育学心理学

职业教育学心理学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而职业教育学心理学作为研究职业教育过程中心理学问题的学科,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

职业教育学心理学是研究职业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心理学问题的学科。

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为职业教育的实施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涵盖广泛。

首先是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

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自我认同等都在发生变化。

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可以更好地指导他们的职业选择和发展。

其次是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

学习动机是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推动力,而职业教育的学习动机与一般教育有所不同。

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职业教育学心理学还研究了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学习策略问题。

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和方法,对于学习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从而指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的应用价值不言而喻。

首先,它可以为职业教育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学生心理发展、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等方面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指导。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职业规划。

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还可以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通过对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关于职业教育政策的建议,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进。

职业教育心理学

职业教育心理学

职业教育心理学1.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 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以学校情景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从而使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这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 2.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一门应用科学3. 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职业院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一门应用科学4. 研究对象:职业教育教学情境、职业教育教学情境中的互动系统、职业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5. 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教育性、整体性、理论联系实际①客观性原则。

指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准确的反应事物的实质。

要杜绝主观臆断,防止想当然地做出结论。

②教育性原则。

研究者所选择的研究手段、方法、措施及内容都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有教育意义。

③整体性原则。

要求研究者在课题设计、材料分析、观点确立中,从全面、发展、联系的角度出发,防止片面、静止、孤立地分析问题。

6. 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经验总结法①观察法。

观察法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

②调查法。

调查法的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如通过谈话要求学生本人做口头回答;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平时在家中的情况;通过查阅资料(如班级鉴定、教师评语、学生的作业等)进行分析。

常见的调查方式有问卷法、访谈法、文献分析法等。

③实验法。

实验法释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④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是对少数人或个别人进行深入细微的研究,从中寻求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

⑤教育经验总结法。

教育经验总结就是教育工作者根据平时自己工作实践的经验,通过分析综合作出总结,使它们上升到教育理论的程度。

7.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8. 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就是感受性感觉阈限:持续一定时间,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量,就是感受阈限二者关系:一般来说,感觉阈限越小,感受性越高,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例关系(2)、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受阈限绝对感受性: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绝对感受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二者关系: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例(3)、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受阈限差别感受性:刚刚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差别感觉阈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二者关系:差别感受性越高的人,引起差别感觉所需要的刺激差别越小,即差别感觉阈限越低,二者成反比例关系9. 感觉的现象及应用(1)、感觉的后像―正后象,看烟火时产生、负后象电影运用了感觉后像(2)、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3)、感觉对比(3)、感觉的空间积累与空间融合10.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各个属性的整体反映11. 社会知觉的四种偏差:(1)、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指像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特点:先入为主(2)、近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特点:最近信息(3)、晕轮效应:当对一个人某些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就倾向于据此推论其他方面的特性――特点:以点概面(4)、刻板印象(定势):人们对某一类人或某个社会群体所具有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印象,也叫定势――特点:固定看法 12. 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理解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 13.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1)、有联系又有区别(2)、区别从反映对象属性来看感觉反映某一事物个体属性知觉反映某一事物整体属性(3)、从生理机制来看感觉反映单一分析器活动结果知觉反映多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4)、联系:感觉是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发展14. 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15. 种类: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16.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 17.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18. 种类:(1)、就内容来说,分为:语词逻辑记忆、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2)、根据人脑对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3)、按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分为:内隐记忆、外显记忆(4)、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分为: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 19. 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和遗忘、再现20. 遗忘:当识记正确时,由于不牢固或产生干扰而不能再认和重现,或者发生错误的再认或重现的现象21. 规律: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遗忘的较快,经过一定时间间隔后,遗忘逐渐缓慢下来,进程是先快后慢 22.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23. 后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24.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25. 想象: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26. 种类:无意想象、有意想象27.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动机(2)、问题的特征(3)、定势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4)、原型启发会促进问题的解决(5)、功能固着(6)、迁移影响(7)、情绪状态(8)、情绪状态(9)、个体特征28. 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29.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简言之: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学习行为的一种内在推动力)30. 学习动机的作用:引发作用(激活作用)、导向、维持、调控31. 学习动机的理论:强化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成就动机理论、自我实现理论(需要层次理论)32. 强化理论: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结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的可能性。

职业教育心理学专题pdf

职业教育心理学专题pdf

职业教育心理学专题pdf职业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专门研究在职业教育情境中,如何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理论来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学习和教学。

在这个专题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应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职业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还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以及如何通过心理学原理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职业教育心理学的主要概念1.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力量。

职业教育心理学者认为,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2.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指个体如何获取、处理、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过程。

在职业教育中,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3. 社会情感学习:社会情感学习强调学生的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培养。

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满意度。

三、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应用1. 个性化教学:通过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风格,教师可以实施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2. 评估与反馈:教师可以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来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反馈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学习策略。

3. 职业指导:职业教育心理学者认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四、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心理学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关注如何利用新技术来提升教学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及如何更好地将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相结合。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跨文化交流的增多,对多元文化和国际化视野的关注也将成为职业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五、结论职业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学科。

职业教育心理学概述

职业教育心理学概述

工作分析就是把一种完整的工作分解成一个个重要的活动项目和工作要 求项目,也就是在多种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把一种工作的特点、活动项 目及其内容、使用的工具与设备、工作环境、操作标准和从业要求等要 素,准确而又详尽的描述出来。职业岗位分类词典就是根据这种工作分 析编成的。
确定培养目标与学制
工作分析
工 作
职业教学理论 职业素质的评价与指导 职业心理保健 2、从理论观点上看,职业华(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等方 面被证明的理论观点)来充实和完善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理论
体系。
(三)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职业学校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感情、有个性的、整体 的人,在职业学校教育情境中,应以全体学生为范围,
一、职业教育心理学的概述
职业教育心理学是研究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 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来说,它主要是研究职业教育情 境中学习与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心理 学中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适应现代社会职业教育的 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对于这门学科的几个基本问题概述如下:
(一)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二)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选定将要分析的工作 确定分析的精细程度 确定工作分析的人员和条件 确定样本容量和取样范围 搜集数据 分析数据 描述工作
1、选定将要分析的工作 在工作分析之前,一般都要做劳动市场调查或企业劳
动岗位调查,或者是收集这种调查的现成资料。这种
调查资料用来从广泛的职业结构背景中选定所要分析 的工作,以便确保工作分析的对象是典型的、重要的, 而且对它加以研究并不是重复近期别人的工作。对职 业教育与培训来说,新的或变化大的专业或工种往往 是工作分析的对象。
因果结论
4、调查法
调查法:这是根据事先拟定的调查提纲或者言简意赅问题,直接 访问被试或有关人员,将访问结果统计处理或文字总结,进行心

职业教育心理学

职业教育心理学

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心理学是学习应用心理学知识来解决职业发展和选择问题的学科,也是研究人们如何通过职业发展来实现自我实现的学科。

近些年来,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其研究成果得到了不少重要的使用。

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对职业发展阶段的研究、职业选择的研究和职业发展的研究。

职业发展阶段的研究旨在探索人的职业发展的规律、过程,以及发展的关键因素;职业选择的研究旨在探索如何阐明职业决策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做出正确的有效的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的研究旨在探索职业发展的循环模式和行为规律,并通过深入研究了解如何促进职业发展。

首先,职业教育心理学家在研究不同背景下职业发展的过程方面给出了重要的分析视角。

职业发展过程因个体、家庭和社会等多元素而异,而职业教育心理学家给出的分析框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职业发展的社会景观及其无形的规律。

其次,职业教育心理学提供的重要的指导性原则可以帮助人们在职业选择上更快、更有效地找到自己的方向。

例如,资质把握、自我认知、兴趣发展等,这些概念也可以作为指导性原则,指导人们做出正确职业选择。

此外,职业教育心理学还可以帮助人们通过个体心理学的客观观点来分析和处理职业发展的复杂情况。

只有通过心理学模型和维度来分析个体的价值取向、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等维度,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的职业发展问题。

最后,职业教育心理学还可以帮助学者了解如何有效地采取组织措施,增强组织中青年员工的职业发展力。

通过建立有利于职业发展的组织文化、鼓励职业发展的绩效考核和完善职业规划体系等,职业教育心理学可以提供重要的组织指导,从而有效地促进组织中青年员工的职业发展。

总之,职业教育心理学在学习应用心理学知识的职业发展和选择问题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学科。

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可以帮助个体高效、准确地做出职业选择,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提供职业发展的组织环境。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1]

职业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1]

职业教育心理学第一章职业教育心理学概述一.什么是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心理学是研究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具体说来,它主要是研究职业教育情景中学习与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一门科学。

它是心理学中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适应现代社会职业教育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是什么?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是:揭示职业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更好地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服务。

研究领域是:包括有关的职业学习理论、职业教学理论、职业素质的评价与指导和职业心理保健相互联系的四大块。

研究对象:是有思想感情、有个性的、整体的人,在职业学校教育的情景中,应以全体学生为范围,以每个学生的身心全部为对象所采取的研究取向。

三.职业教育心理学可以采用什么研究方法,哪些是这门学科的特殊方法?可以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研法。

其中工作分析是这门学科的特殊方法。

四.现代职业对从业人员有什么素质要求?1.具有现代观念2.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3.拥有一技之长4.丰富的工作经验5.良好的协作精神6.健康的心理状态五.什么是关键能力?具体包括哪些能力?构成职业能力的因素可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特定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能力,即“专业能力”;另一方面是虽然与职业岗位关系密切,但可以迁移、泛化到其它不同职业领域的能力,属“非专业能力”,亦即“关键能力”。

具体包括:职业行为能力、交往合作能力、方法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

六.教师职业应具备的素质要求1.热爱教育事业,有献身精神2.精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修养3.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4.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5.有较强的创新能力6.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第二章学习的概述一.什么是学习?学生的学习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教学心理学对学习的狭义定义为:凭借经验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进行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

第一章职业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职业教育心理学概述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意义
一、心理学的历史沿革
结构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由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魏特海默、和苛勒 所创立。较行为主义稍早一年 格式塔(Gestal)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 他们主张人的心理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 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 质与意义 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第一章 职业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定义为“是一门研究学校 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 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 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 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 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意义
二、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的 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亦称“心理科学”。 心理学学科性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般把心理 学称为边缘科学或中间科学 心理学不仅是一门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科学,也 是一门认识与调控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科学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机能主义主张研究意识和“意识流” 研究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行为的机能 或目的是什么?” 意识的作用就是使个体适应环境
第一节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意义
一、心理学的历史沿革
结构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1913年 创立 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能够客观观察与测量 的外显行为而不是意识经验。行为不是由遗 传决定,而是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经被动 学习以后的结果 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 研究只限于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资料

职业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职业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职业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B. 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C. 职业教育中的学生心理D. 职业教育的就业指导2.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 学生的职业兴趣B. 学生的职业能力C. 学生的道德教育D. 学生的职业适应性3.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职业选择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最密切?A. 家庭背景B. 社会需求C. 个人兴趣D. 学校环境4. 职业教育心理学中,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将职业兴趣分为几类?A. 3类B. 4类C. 6类D. 8类5. 根据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以下哪项不是他提出的职业兴趣类型?A. 现实型B. 研究型C. 艺术型D. 社交型6.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因素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影响最大?A. 智商B. 情商C. 技能D. 学历7. 职业教育心理学中,职业适应性是指什么?A. 学生对职业的喜好程度B. 学生对职业的适应能力C. 学生对职业的了解程度D. 学生对职业的期望值8. 职业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学生职业选择的心理因素?A. 自我效能感B. 职业价值观C. 职业期望D. 家庭经济状况9.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是提高学生职业适应性的途径?A. 增加课程难度B. 提供职业咨询C. 减少实践机会D. 限制职业选择10. 职业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职业指导的目标?A.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B. 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世界C. 帮助学生做出职业选择D. 强制学生选择特定职业答案:1-5 C C C C D6-10 B B B D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职业教育心理学在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

答:职业教育心理学在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为职业选择提供依据;其次,指导学生了解职业世界,包括职业的分类、要求、发展前景等,拓宽职业视野;再次,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包括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行为等,提高职业竞争力;最后,提供职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和规划,促进职业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

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

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和适应等心理特征,旨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实现个人发展和职业成功。

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业成就、职业发展规划、心理健康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心理特征的研究,心理学家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和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支持和帮助。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面临着许多心理问题。

首先是学习动机问题。

不同的学生对学习的动机和目标可能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对某个专业充满热情,而有的学生可能对学习缺乏动力。

心理学家可以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他们选择某个专业的原因,从而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其次是学习策略问题。

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有的学生可能偏向于记忆型学习,而有的学生可能更注重理解和应用。

心理学家可以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策略,了解他们的学习风格和需求,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学业成就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指标。

心理学家可以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业成就,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从而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心理学家还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提供职业咨询和指导,帮助他们实现个人发展和职业成功。

心理健康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职业选择等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心理困扰和压力。

心理学家可以通过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应对困难和压力,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业成就、职业发展规划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心理学家可以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支持和帮助,促进他们的个人发展和职业成功。

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心理学也为教育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惑,提供更有效的教育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职业教育心理学概述职业教育心理学是职业教育情景中教师与学生及其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构造主义构造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现象是简单的“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复合体”,它致力于心理意识现象“构造”的研究;分析心理意识现象的“元素”设想心理元素结合的方式。

代表人物为冯特。

机能主义机能主义学派的创立者为詹姆斯。

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意识,心理学是对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意识状态是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是思想流、意识流和主观生活流,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基本元素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容易破坏心理的整体。

相反,意识作为一个整体起作用,其目的在于使有机体适应其环境。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

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

行为主义认为,具体的行为反应取决于具体的刺激强度,因此,他们把"S- -R" (刺激一反应)作为解释人的一切行为的公式。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发现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他觉得意识就像一条生命的泉水,源源不断融入到我们的心中,所以他创造了一个概念叫意识流。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

其影响可与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需求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爱与归属的需要(4)尊重需要;尊重别人和自尊自重(5)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是马斯洛人格理论的核心。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及其生物学基础心理过程:认知、情绪、意志心理的实质心理的实质: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里的源泉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四、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第三章心理发展与职业教育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心理活动所发生的积极变化。

心理发展的特征:1.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过程心理发展存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和发展,由较低水平发展到较高水平。

2.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思维发展: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情感发展:喜怒哀乐一般情绪——道德感、理智感、美感3.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4.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重要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职学生为第四阶段(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提出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模式,并把儿童的道德判断概括为三个水平(中职学生为第二水平),细分为六个阶段。

它提示了道德观念从认知的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发展过程,在道德教育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道德的认知可以通过教育加以培养。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发展危机个体每个阶段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成功而合理的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将导致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发展健全的人格。

(四)学校教育与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1.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1)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指学生身心发展达到适宜于学习某种事物的状态。

3个维度:生理发展状态,智力和技能的准备,非智力因素的准备(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心理的已有水平出发,掌握学生心理的发展的规律,帮助学生及早形成准备状态。

(2)关键期有机体的某种行为和技能、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最近发展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第三节职校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分析与应对一、生理成熟与心智不成熟的矛盾二、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的矛盾三、寻求自立与依赖的冲突四、心理闭锁与渴求理解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一方面,他们充满热情和激情。

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又极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容易发生冲动、波动,有时会因一件小事的成功而欣喜若狂,也会因一次小小的失败而心灰意冷,进取心强与自制力弱的矛盾信息视野的扩大与鉴别能力不足的矛盾乐于助人与道德水准不高的矛盾。

:但有一些同学的道德水准不够高,他们靠偷窃来捐款,通过打架斗殴来为弱小同学鸣不平,利用考试作弊来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提高分数。

兴趣广泛与兴趣中心缺乏的矛盾现代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很多,他们的兴趣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情景性很强。

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

1、同一性获得,是同一性发展中最成熟的状态。

已经明确了个人的价值观、目标、发展方向和生活的意义,获得了内在的成长动力。

2、同一性延缓状态,此类型的大学生正处于积极的自我探索之中,他们试图从无数的可能性中对个人的职业、价值观、人际关系等方面做出选择,但还没有达到最后决断性投入。

3、同一性早闭,处于这种状态的大学生对同一性的探索提前结束,他们没有对有关自我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过思考,对自我投入的目标、价值、信仰反映了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的希望。

4、同一性扩散,是最不成熟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探索是肤浅的,或者根本就没有过对自己的探索,并缺乏对明确价值观和目标的投入。

获得自我同一性的途径1.悦纳自我要正确看待职校学生,不能否定、贬低他们要充满爱心的帮助学生找到优势,挖掘学生的优点。

职校学生在创业立业上有优势2.发展自我重点对学生进行学习和情绪的辅导。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情绪调控方法:精神胜利法,转移注意力,宣泄郁闷等等。

3.择业心理辅导入学初的角色认知。

帮助学生尽快了解、接纳、认同所学专业。

抓好实习环节。

让学生认真对待实习。

辅导择业。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综合考量)。

鼓励学生升学深造。

第四章职业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主要心理学派的学习观(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二)认知学习理论:格式塔、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皮亚杰(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马斯洛、罗杰斯、凯利(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加布里行为学习理论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论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基本观点*学习结果:使有机体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心学习过程:通过试误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系心学习规律与条件: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评价①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②试误说以尝试和错误概括所有的学习过程,忽视了认知、观念、理解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符合人类学习的实际,有以偏概全的倾向。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2.巴甫洛夫的基本观点①关于学习结果:使有机体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

②关于学习过程:通过新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结合产生替代作用,使前者可以引起原先由后者引发的反应,建立起新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系。

主要问题:有机体许多行为无法用某种无条件刺激引发出来,因此该理论无法解释这些行为的形成。

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论1、基本观点学习结果:使有机体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学习过程:对有机体在某种刺激情境中的出现的期待行为进行强化,从而增加在该情境中期待行为发生的概率,最终建立起情境与反应的联系。

正强化: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必监狱通过减刑增加犯人遵纪守法的行为;必妻子唠叨减少增加丈夫早归的行为; 负强化: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比如:你今天按时完成作业就不用打扫卫生了正惩罚: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老师通过批评减少学生迟到的频率家长打孩子减少孩子调皮捣蛋的行为负惩罚: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老板通过罚款降低工人的缺勤率。

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以减少孩子不做作业的行为心惩罚的弱点:不能去除不良反应,只能抑制。

只是消极地限制某些行为,不能指出正确行为惩罚时的那种攻击性态度有时会给被惩罚者提供不好的示范,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变化惩罚是一种挫折来源。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基本观点学习结果:使有机体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

学习过程:有机体对某种刺激情境中的行为及其结果进行观察,产生替代性强化,从而建立起情境行为的联系。

认知学习理论基本观点◆学习是个体对事物经由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1、学习结果:学习是形成反映整体联系与关系的认知结构。

2、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积极主动进行复杂的信息加工活动的过程。

3、学习规律与条件:注重学习的内部条件主动性、内部动机、过去经验、智力等。

认知学习理论代表学说一、苛勒的顿悟说二、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三、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四、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五、加涅的学习信息加工理论苛勒的顿悟说1. 基本观点(1)学习的结果是知觉的重组、构造一种完。

形似动现象: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心理组织:理解(2)学习的过程是顿悟,而不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实现的。

三、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1、学习观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发现)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2、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3、发现学习是指学习者独自遵循他自己特有的认识程序亲自获取知识的一切方式。

作用:能提高智慧的潜力。

有助于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有利于学生学会发现探索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所学材料的保持。

下位学习派生类属学习,即新学习的知识仅仅是学习者已有概念或命题的一个例证或是一种派生物。

例如,学习者掌握了个性心理的基本特征后,就不难理解个性心理中具有代表性的性格的特征了相关类属学习,当学习者获得一定的类属于原有概念或命题的新知识以后,使自身原有的概念或命题进一步精确化,使其受到限制、修饰或扩展。

先学鸟,再学企鹅。

上位学习也称总括学习。

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并列组合学习也称并列结合学习。

指当学生的新概念或新命题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学习,也不产生上位学习时,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组合关系。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出现的教育思潮。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凯利1.以人性为本的教学目的观学习的本质是发展人的潜能。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发展人的个体性。

2.彰显主体的教学过程观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自发自觉的学习习惯,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