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简介2019级执行

合集下载

2019-机械制造工艺学清华大学版第一章-文档资料

2019-机械制造工艺学清华大学版第一章-文档资料

滚刀
滚齿机
滚刀,滚削齿
钻套
插床
床身
床头箱
砂布
砂轮
砂眼
输送
水平
柔性制造系统
加工中心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

14
56 VM 57 size 58 Finish size 59 Gear box 60 Gear rack 61 devation 62 plane 63 planeness 64 Honing machine 65 honing 66 grind 67 Hard alloy cutter 68 Vickers hardness 69 Boring machine 70 Boring cutter
9
4、参考书籍
1)、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机械工业出 版社
2)、机械设计手册(修订二、三版),化 学工业出版社
3)、机械制造工艺学,顾崇衔编,机械工 业出版社
4)、焊接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5)、焊接概论,薛甘迪编,机械工业出版

10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参考专业英语单词
序 号

文 中文
1 machinery
机械
2 Machinery manufacture
机械制造
3 Machine tool
机床
4 Metal cutting
金属切割
5 Numerical controll
数字控制
6 mechaism
机构
7 parts
机件
8 Machine and tools
机具
9 engineering
23
二. 广义制造论
广义制造是20世纪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 它是在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长期以来,由于设计和工艺分家,制造被 定位于加工工艺,这是一种狭义制造的概 念,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综合、 融合和复合多种技术去研究和解决问题, 特别是集成制造技术的问世,提出了广义 制造的概念,亦称之为“大制造”的概念, 它体现了制造概念的扩展。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机械工程的一门分支学科。

是一门研究各种机械制造装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的科学。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与《机电一体化设计》、《模具设计》等学科处于同一层次。

它与《机床电器控制》、《机械CAD/CAM》、《现代制造技术》等构成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体系。

该课程是将原机制专业的四门专业课程(即机床设计、夹具设计、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融合形成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新学科内容,是按照重基础、少学时、低重心、新知识、宽面向的原则整合而成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机制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这门学科的重点是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了解典型机械制造装备的工作原理、性能、传动与结构,掌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完成复杂机械制造装备的设计能力的培养服务的。

先修课程有《工程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等。

二、课程目标1.了解常用机械制造装备的典型结构、运动与传动等。

2.掌握分析和调整机械制造装备运动、传动的方法。

3.掌握机械制造装备运动、传动设计的方法。

4.掌握机械制造装备整机和主要部件的设计方法。

5.了解机械制造装备性能的实验研究方法。

6.掌握机械制造装备运动学理论,掌握机械制造装备传动系统设计、主要零部件的载荷及力学分析、传动件计算条件确定的有关理论,了解精度、强度、刚度、动态特性、热特性、噪声理论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中的应用。

7.具有分析、比较和选择机械制造装备主要参数的能力、机械制造装备整体方案设计的能力、机械制造装备主要部件设计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机械制造装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的领会,能作自主的解释、说明,并把握一般机械装备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代码080201)

机械工程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代码080201)
V
现代工业工程
V
计算流体力学
V
智能传感器及测试仪器
V
信号分析与数字信号处理
V
机械优化设计
V
软件结构与程序设计
V
计算机图形学
V
模式识别
V
机械系统动力学
V
摩擦学原理
V
现代设计方法
V
虚拟制造原理与方法
V
液压伺服控制
V
微机电系统(MEMS)
V
补 修 课
现代制造系统
V
由导师指 定同等学 力、跨学 科专业学 生补修课 程。不计 学分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V
材料成型技术
V
课程考核要求:学位课考试;非学位课考试或考查
教 学 实 践 环 节
社会实践
V
1
学术活动
V
1
注:1、选修课根据研究方向由指导教师指定5-6门;
2、考核方式的总体要求:学位课一律采用笔试的方式,非学位课可根据课程内容和要 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笔试、口试、写读书报告、课程论文或考核实验技能等。
(3)中期检查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一般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四学期末完成。
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为: 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进度进行; 已完 成的研究内容及结果; 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论文按时完成的可 能性等。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否则,按有关规定处理。中期检查结 束后,填写《硕士生论文中期检查表》 ,原件交研究处培养科备案,复印件留学 分院(系),以备评估检查。
V
40/2
弹塑性力学及有限元法
V
40/2
现代制造技术导论
V
40/2

各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各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会计(文理)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会计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会计师初步训练,能适应财务会计核算、会计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需要;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及财会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英语、经济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现代企业管理、货币银行学、市场营销、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审计学、管理会计、经济法、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等。

就业方向: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及财会工作。

建筑工程技术(理工)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工程力学、工程测量、工程材料、构件设计、结构计算、地基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原理、方法与技能,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桥梁等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英语、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制图、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工程材料,土木施工技术与组织、建筑工程定额与概预算、混凝土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结构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到政府、建筑开发、施工、管理等部门或设计、科研等单位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研究等相关工作。

工程造价(理工)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能力,具备工程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获得经济师、造价师基本训练,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投资决策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数学、建筑制图与识图、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基础、工程结构概论、土木施工技术与组织、企业管理学、建筑经济学、经济法与合同管理、财会与成本管理、建筑工程概预算、建筑安装工程及概预算、建筑装饰工程及概预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等。

就业方向:能够在房地产公司、监理公司、建筑等相关企业从事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项目投资分析、管理等工作。

机电传动控制教案word精品文档98页

机电传动控制教案word精品文档98页

机电传动控制教案学院、系: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机电系任课教师:任有志授课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学分:课程总学时:60学时课程周学时:2019年2月20日机电传动控制教学进程第 1 次课 2 学时第一章概述§1.1机电传动的目的和任务1.传动——运动的传递(能量)传动的分类(按机械动能传递方法)(1)机械传动 a.齿轮b.杠杆如:自行车驱动力、链传动c.皮带d.机构等刹车、连杆机构传递力或力矩(机械能)(2〕流体传动 a.液压与气动(压力能)b.液力传动(流体动能)(3)机电传动(电力拖动)(4)另外还有其它的传动方式。

注:有时,在一个生产机械中由几种传动形式联合工作。

2.机电传动-(本课程研究的内容)以电动机为原动机驱动生产机械的传动系统服务对象:各种生产机械它是一种由电能转变成机械能的传动系统,所以有时也称为电力传动或电力拖动3. 机电传动控制目前: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机械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精度不断提高,所以要求机电传动系统不仅完成能量转换的工作还要对传动过程进行控制。

本课程所研究的就是这二部分内容。

传动及控制所以课程名称叫《机电传动控制》4. 机电传动控制的任务举例:天车的吊起、制动机床切削过程电梯平稳升降及定位轧机的换向等§1.2机电传动发展概况简单的可以分为:a.成组拖动(传动)b.单电机拖动c.多电机拖动三个阶段从控制系统的功率器件上分类:a.接触器和继电器时代b.电机放大机及磁放大机时代c.可控硅(晶闸管)另外,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出现了a.模拟控制b.数字控制(数控机床)§1.3 内容安排1.《机械电子》专业是一个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的专业,课程设置(具了解)基本上是这样的《电路基础》电学基础《模拟电子》电子技术(弱电)《数字电子》计算机技术《机电传动控制》包括了所有应掌握的强电内容用以上四门课程取代了机械专业的《电工学》课程。

2.本门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机原理及特性: 交、直、特殊、三~七章(2)电器及控制:接触器,继电器;保护及控制器八章(3)可编程序控制器:(PC)原理及应用九章(4)可控硅原理及应用: 晶闸管十章(5)调速系统: 交流、直流,电力拖动十一、十二章(6)步进电机调速系统: 自动化十三章3.课程特点综合性比较强(面宽)实践性比较强与生产实践联系较强(教学实验)4.教学实验计划开五个:5.学时安排:由于作者建议用90学时讲授,实际他用大约70学时我们目前安排了60个学时。

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各专业主干课程设置

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各专业主干课程设置

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各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本科金融学专业西方经济学、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保险学概论、金融统计分析、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金融理论前沿课题、公司财务、金融法规、宏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开放英语等。

工商管理专业西方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小企业管理、成本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流通概论、企业信息管理、货币银行学、资本经营、管理会计、宏微观经济学、金融市场、开放英语等。

行政管理专业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行政领导学、公共政策概论、政府经济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城市管理学、西方行政学说、国家公务员制度、市政规划与管理、开放英语等。

英语专业教育方向:高级日常英语、高级休闲英语、高级职业英语、高级时事英语、高级英语写作、跨文化交际、变化中的英语、文学英语赏析、英语教案法、开放英语等。

商务方向:高级日常英语、高级休闲英语、高级职业英语、高级时事英语、高级英语写作、跨文化交际、变化中的英语、文学英语赏析、商务英语、开放英语等。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方向:语言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汉语专题、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文论专题、现代教育思想、中学语文教案研究、开放英语等。

中文方向:语言学概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汉语专题、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文论专题、艺术欣赏、专题写作、开放英语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方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数学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概论、微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信号处理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开放英语等。

应用方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数学基础、数据结构、微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概论、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计算机系统结构、开放英语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系统方向: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绘图、机电控制工程基础、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机械CAD/CAM、液压气动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开放英语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主要课程在高中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较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工程经济,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微机电系统与制造,设备故障诊断、机电驱动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控制工程、测试技术、数控技术、金属材料。

基础课从应职岗位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基础,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适宜的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应是教法改革和内容选择,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再学习的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恰当地分配每一次课的时间,确定自学讨论、讲授、实验与练习所占的时间比例。

同时使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为续课程打下基础。

利用第二课堂活动。

以形势报告、文艺汇演、音乐、美术欣赏及心理健康咨询等提高学生素养;结合“两操一课”与体育竞赛增强学生体质;开展英语知识竞赛、演出与口才训练、书法、绘画、微机强化等培训班培养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推销自己的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1.两课本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础知识、思想品德修养。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充分认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奋斗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论述;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普遍关心的形势、政策、人生、理想、道德、民主、纪律等方面的教育。

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理想和人生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做一个合格的高职生打下基础。

2019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专)毕业设计.doc

2019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专)毕业设计.doc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专)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是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集中实践环节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为确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专)毕业设计( 论文)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质量,根据“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专)毕业设计( 论文)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接受工程师必须的综合训练,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如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的能力;制订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设计、计算和绘图能力;总结提高撰写论文的能力。

3.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二)毕业论文的撰写及要求1.资格审查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之前,必须修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2.撰写要求(1)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完成所规定的内容和工作量,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计算说明书,并正确绘制机械、电气与液压等工程图纸或独立撰写一份毕业论文并绘制其图表。

(2)学生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和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锻炼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毕业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与设计题目相关的阐述说明及计算,内容完整,文字顺畅,符合大专生毕业论文规范。

正文不少于3000字。

(4)毕业设计图纸能较好的的表达设计意图,图面整洁,符合制图国家标准,提倡计算机绘图。

3.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周期(从确定选题、安排指导教师开始,到毕业设计(论文)审核为止)不得少于一学期。

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在毕业前一期期末布置,毕业学期完成设计、审核和验收工作。

(三)指导教师资格及要求(1)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应由从事本专业的具有中级以上职务的教师,或聘请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等具有相应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领域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与专业知识,能够分析与解决机械系统复杂工程问题,具有较高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科学素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和较强实践能力,能够在机械工程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产品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五年后,预期能达到职业能力和职业成就如下:目标1:(职业能力)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领域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与专业知识,能够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或教学科研等工作。

目标2:(社会素养)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科学素养。

能够在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实践中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目标3:(竞争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够解决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过程及其自动化系统复杂工程技术问题,成为所在工作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

目标4:(团队协作)在工作中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及管理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发挥骨干作用。

目标5:(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不断学习,适应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领域前沿科技的发展。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形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体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传动与控制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对应通用标准1)1-1 能够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相关知识,并能够理解其如何应用于复杂工程问题的描述、分析与求解;1-2 能够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热流体、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等知识领域的工程基础知识,并运用于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传动与控制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建模、计算、分析与研究;1-3 能够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传动与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知识领域的专业知识,并运用于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传动与控制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要求,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灵活教学模式,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和相关领域内,具有“基础扎实、特色明显、社会欢迎”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要求学生掌握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理论,具有系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较强的实践技能,毕业后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

(二)基本规格1. 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责任感。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努力实践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具有勤奋好学、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共事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业务素质: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主要包括力学、机械设计制造基础、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设计、计算、实验、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较系统地掌握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及其控制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能正确把握本专业的科学体系,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的基本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应用技能,达到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水平;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 文化素质:具有本专业以外的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自然科学素养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使专业人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选修课选课指南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选修课选课指南

机电工程系2005, 2006, 2007级各专业选课指南注意:选课时,选择了理论课程必须同时选择理论课程对应的实验课程,选择了实验课程必须选择实验课程对应的理论课程。

不能只选理论课或只选实验课,请同学在选课时务必注意!!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选修课选课指南(机制方向,机电方向)2005级本科机制方向推荐选修:计算机辅助制造、数控编程与MasterCAM.精密制造和特种加工。

机电方向推荐选修: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特种加工、数控编程与MasterCA.VU2006 级一、基础任选模块(8・5学分)机制、机电方向推荐选择课程有:互换性与测量基础基础、材料成形基础基础、液压传动及控制、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若打算考研究生的同学建议选修线性代数与概率论。

其它的课程同学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行选修。

二、专业任选模块(9学分)机电方向推荐选修课程:专业外语、机电传动控制、单片机原理、数控编程与MasterCAM. Pro/Engineer;机制方向推荐选修课程:专业外语.机电传动控制.数控编程与MasterCAM.计算机辅助制造、Pro/Engineer;C语言学得较好,且对编程感兴趣的同学可选择C+ +程序设计;其余课程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行选修2007 级一、基础任选模块(8. 5学分)机制、机电方向推荐选择课程有:互换性与测量基础基础、材料成形基础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若打算考研究生的同学建议选修线性代数与概率论。

其它的课程同学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行选修。

机电方向推荐选修课程:专业外语.液压传动及控制.单片机原理、数控编程与MasterCAM.Pro/Engineer;机制方向推荐选修课程:专业外语、液压传动及控制、数控编程与MasterCAM.计算机辅助制造、Pro/Engineer;C语言学得较好,且对编程感兴趣的同学可选择C+ +程序设计;其余课程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行选修专科机自方向:基础任选推荐: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任选推荐选修:Pro/E、数控编程与MasterCAM.计算机辅助制造。

河北工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各专业及主干课程简介

河北工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各专业及主干课程简介
专业简介:该专业为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及汽车生产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通过学习交通运输工程等方面的科学理论,具备解决汽车运用、运输规划、技术管理等工程题的能力。主干课程:管理学、、交通工程、公路运输组织学、运输经济学、道路运输企业管理、交通管理与安全、道路工程、道路建筑材料、汽车运用基础。
主干课程: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热交换器、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供热工程、燃料与燃烧、锅炉与锅炉房设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简介:本专业要求掌握机械制造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自动化产品和系统的制造、设计、测试方法等。具有初步的机械工程设计和科技开发能力。
主干课程:土木工程材料、建设项目管理、结构力学、土力学、房屋建筑学、钢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混凝土房屋结构设计、基础工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二、函授(业余)专升本
热能与动力工程
专业简介:本专业要求掌握热能动力方面的基础知识;握有关热力系统、热电厂、供热系统、制冷系统的运行管理及设计方面的知识。获得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干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质学与土力学、建筑材料、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简介:掌握本专业要求掌握工程学科的人文、数学、物理基础;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有关技术。具有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应用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网络编程技术等。
主干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质学与土力学、建筑材料、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

《机电设备调试与维修》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调试与维修》课程标准

《机电设备调试与维修》课程标准制定人:范云龙审核人:贾鹏程批准时间:2019.06.29一、课程定位1.课程名称《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2.修订版本2019级第1版3.教学对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9级4.学时学分48学时 3学分5.课程性质专业必修6.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先修课程:《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电机与电气控制》、《液压与气动技术》、《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后续课程:《数控综合设计》、《顶岗实习》7.参考教材《数控机床安装与调试,何冰强林辉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朱强赵宏立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8.课程开设依据依据2019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典型数控机床安装调试过程为学习情境载体,结合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场地进行课程学习,利用数控原理实训室进行数控机床安装调试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使学生具备数控机床安装调试与维修能力,满足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悉数控机床机械结构、机械部件作用和安装要点。

2.熟悉数控机床数控装置、伺服驱动等核心部件控制原理。

3.掌握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原理。

4.掌握数控机床常见电气故障排查方法。

(二)技术目标1.具备数控机床电气图的识图能力。

2.能够正确识别数控机床核心部件、各类接口及其作用。

3.具备数控机床机械部件和电气安装调试的能力。

4.能够识别数控机床常见电气故障现象,具备故障排查能力。

(三)素养目标1.人文素养通过德育故事、企业案例,培养学生树立真善美的人生价值观,具有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具有坚守真善美的意识和素养。

2.职业素养通过金工实训中心、数控原理实训室训练,使学生具备7s素养,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意识。

3.技能素养(1)电气图识读能力通过对数控机床原理图的分析和介绍,使学生具备正确识读数控机床原理图的能力。

(2)应用电工工具和仪表能力通过典型控制电路的故障排查,介绍常用电工仪表的应用,使学生具备正确使用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的能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
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气动与液压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机械CAD/CAM、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设计等。

扩展资料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干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要求: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教学大纲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教学大纲

标题:深度探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1. 介绍在当今社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重要意义,它涉及到许多基础工程领域,如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

对于该专业的教学大纲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本文,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2.1 主要内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工程力学等; 专业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原理等; 实践环节包括实习、毕业设计等。

2.2 深度和广度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大纲需要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全面评估。

在深度上,需要确保学生对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广度上,需要涵盖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技能的全方位培养,使学生能够全面应用所学知识。

3. 文章撰写在文章中,我们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的内容与要求。

我们将重点提及教学大纲的主要课程和实践环节,并对其进行全面分析。

3.1 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基础,其中数学、物理、工程力学等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课程为学生打下学科基础,为其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在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学大纲中合理设置这些课程。

3.2 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原理等课程。

这些课程是学生培养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关键环节。

我们将对这些专业课程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教学大纲中应该包含的必要内容和要求。

3.3 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重要部分,包括实习、毕业设计等。

这些实践环节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实践环节在教学大纲中的设置和要求,并提出我们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简介(2019级执行)本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有: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传动与控制。

以下为各门主干课程的简介:机械制图:学分/学时:6学分/96学时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期:秋季学期(大一第一、二学期)开课单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先修课程:初等几何后续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液力传动、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相关专业课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课程性质:机械制图课程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

工程图样是用来表达和交流设计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一项重要技术文件,是工程界的共同“语言”,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

教学目标:1. 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能图解一般的空间定位问题和度量问题;2. 掌握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空间形体的平面图形。

3. 遵循《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能够正确地阅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4. 具备草图、仪器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技能。

理论力学:学分/学时:4学分/64学时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期:秋季学期(大二第一学期)开课单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等后续课程: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工程材料等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性质:理论力学是以伽利略和牛顿总结的基本定律为基础,研究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宏观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属于古典力学的范畴。

宏观物体远小于光速的运动是日常生活及一般工程中最常遇到的情况,因此理论力学有着最广泛的应用范围,是工程技术各个领域及各门力学分支的基础,同时本课程也是学习后继的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及一些专业课课程和其它有关科学技术的基础。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几点要求:1.了解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2.掌握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统的平面平衡问题,并能求解简单的空间平衡问题。

3.掌握点作平面曲线运动时点的轨迹、速度和加速度,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其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求解方法。

掌握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熟练地应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和加速度合成定理求解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对作平面运动的刚体能熟练求解其上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4.熟练建立简单情况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熟练应用动力学普遍定理求解简单的动力学问题,熟练求解定轴转动刚体的动力学问题,正确理解惯性力的概念,了解虚位移、虚功等基本概念。

5.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化能力(包括将简单实际问题抽象成为力学模型)有进一步的提高。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具有创新精神。

材料力学:学分/学时:3.5学分/52+4学时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期:春季学期(大二第二学期)开课单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后续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相关专业课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课程性质:材料力学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是后续其它各门专业基础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直接应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理论力学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并进行相关计算;掌握受力构件变形及其变形过程中构件内部应力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理论在工程设计、事故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为经济合理地设计构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并为有关的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而且,通过学习材料力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教学目标:1、为简单结构的内力和应力分析,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问题提供最基本的力学理论和计算方法。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简单零部件的应力和变形分析,掌握关于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方面的理论知识,3、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机械原理:学分/学时:3.5学分/48+8学时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期:春季学期(大二第二学期)开课单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理论力学等后续课程:机械设计、机床夹具设计等相关专业课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车辆工程(卓越)课程性质:机械原理是高等工业学校本科机械类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研究各种机械的一般共性问题,即研究机构的组成原理、机构运动学及机器动力学等;研究各种机器中常用机构的运动及动力性能分析与设计方法和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的问题。

了解机构综合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势。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掌握机构学和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初步具有拟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

3、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

机械设计:学分/学时:4学分/56+8学时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期:秋季学期(大三第一学期)开课单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先修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后续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液力传动、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相关专业课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课程性质:机械设计课程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研究一般工作条件和常用参数范围内的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机械设计的设计规律和技术措施,初步具有设计通用零、部件的设计能力。

教学目标: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具有创新精神;2、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了解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及简单机械的能力;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4、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具有实验技能的基本能力;5、了解机械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势。

机械工程材料:学分/学时:3学分/48(42+6)学时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期:秋季学期(大二第二学期)开课单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械设计系先修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后续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液力传动、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相关专业课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课程性质:机械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研究机械工程材料的评价、认识、选用和强化方法、原理、设备,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选用和强化分析方法和能力,初步具有选择零件材料和热处理技术的能力,以及掌握机械零件毛坯制造方法,装备,过程和原理。

教学目标:1、熟悉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特点,掌握钢铁材料及常用有色金属材料的分类、牌号表示、主要性能及大致用途,了解非金属材料、其他工程材料的基本情况,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2、熟悉机械工程材料的金相组织分析方法,掌握钢铁热处理的基本方法和热处理技术条件选用的基本原则,具备为机械零件和工模量具选用材料及热处理方法的初步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生产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3、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着重掌握常用机械零件毛坯的生产方法,即从选择材料、制造毛坯或直接生产零件的工艺方法和成型基本理论,为学习相关课程及以后从事涉及机械(含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4、使学生学习零件常见的、特殊的和现代的成型思想、原理和工艺特点,培养选择毛坯、选择加工方法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学分/学时:3学分/42+6学时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期:春季学期(大三第二学期)开课单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先修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机械原理,金工实习等后续课程: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工艺工装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性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机械制造技术能力的专业基础课,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必修的主干专业技术基础课程,适应培养生产一线应用型机械专业人才需要,强调应用性和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以机械加工工艺为主线,对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进行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具有创新精神;2、掌握金属切削基本原理,夹具设计基础知识,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具有编制中等难度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实验技能的基本能力;4、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理论及发展趋势。

机电传动与控制:学分/学时:2学分/24+8学时课程类型:专业课考核方式:考试开课学期:春季学期(大三第二学期)开课单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后续课程:工业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相关专业课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性质: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是研究解决与生产机械的电气传动控制有关问题,阐述机电传动控制原理,介绍常用控制电路及控制电路设计与分析等技术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旨在让学生掌握机电传动的一般原理与控制方法,具有一定的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和设计能力。

教学目标: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协作,具有创新能力;2、了解机电系统的结构特征,掌握直流电机和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特性,掌握直流电动机、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换向等性能特点及控制方法,了解各类控制电机的特点及应用;3、掌握接触器-继电器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能综合运用机械工程基础理论、技术和技能,分析常见机床控制线路,并掌握简单故障检测方法;4、具有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5、掌握典型接触器继电器线路的实验方法,具有实验技能的基本能力;6、了解机电传动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