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孝道思想(最新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19
8
孔子认为在精神上的孝,意义远大于物质的供养
• 关于这一点,孔子认为一般人所说的养就是孝的观念是有问题的。
•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 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就是家里豢养的动物,都能在物质上被给予很好的照顾,那么给父母的物质供养就不足以成为 孝与不孝的分界线。能够区分的只有抽象的情感。所以色是难的,要做到面对父母的时候,不厌烦而有愉悦之色,并不是每个 家庭都能做到的。如果整天摆着一副臭脸,父母就是天天食鲍鱼吃燕窝也不会开心的,父母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在父母眼 里,子女的陪伴和关切比物质的丰盛要重要得多。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是说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是说对于父母最 担心是他们的身体健康。
2020-11-19
3
关于《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2020-11-19
4
中国从古至今的“孝”
•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实,孝的思想早在孔子以前就已产生,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之中“孝”字从 老从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轻人搀扶族中老者。“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金 文诂林》卷八) 在远古的氏族和部落社会之中,“孝”的意义是很广的,是指对本族中年长者的尊重、敬爱、赡养 和祭祀。随着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社会长时间的,“孝”也由对族中老者的尊敬变成对父母的关爱,成为 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重要伦理规范,甚至在今天,对生者的“孝”更为受到重视。
• 所以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是的,既然是孝子,那他在物质和言行上的态度就不会受到父母的微词,唯有疾病,是 天灾,很难由人力控制,是父母和孝子都没有办法的。这种疾病,不是自身的不注意造成的。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 毁。”所以的病症成为父母也是孝子最无能为力和担忧的事件。
• 另外,孔子还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皆弟之言。”对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看法,向来都被认为有主观的成分,但是人们 不会对孝子父母对孝子的看法有怀疑和不好的评价。孝道作为人伦之一,那个时代是大家很重视并且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公认 的孝子,那么他的言行对社会就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成为道德楷模式的人物。此时,就连父母家人也变成了“孝”的监督者,他们 的言行是有公心且可供的。由此可见,孝在当时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2020-11-19
5
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 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时期更为接近,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基 础,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士的标准之一,在孔子那里,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
2020-11-19
6
孔子孝道产生思想的背景
• 春秋时期是上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社会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传统意识形态的动摇,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之 下,传统宗法社会中维持人际关系的孝道思想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子弑父、臣弑君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整饬社 会秩序,重建孝道伦理的过程中,孔子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0-11-19
10
开篇·序言
百善孝为先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 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 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 在此,仅献上七篇故事,与大家一起感动。
2020-11-19
9
孔子认为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 在孔子及儒家看来,孝敬父母不仅要“养亲”、“敬亲”,还要提倡“安 亲”。所谓“安亲”.就是说子女在父母生时立身行道,不犯刑律,不 做冒险的事,不做不义的事,以免父母为自己的过错和安全担惊受 怕。《论语·里仁》提到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也是孔子提 及的安亲的重要内容。131(p17) 子日:“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 孝矣。”父亲在世时,因为儿子不能享有独立行动的权力,所以只 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之后就要看他的行为,如果他能长时间地 遵照父亲生前的道德规范而没有改变的话,就可以称他是孝子了。 孔子性的指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孑L子构架了一 个生命的轮回的框架,子女不改变父母生前奉行的准则,继续继承 他们的事业或者是遗愿。“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三”是虚指.指很 长的时间,甚至是一生。因此这是一个自觉性太强、时间又长的过 程,是需要很多毅力的,所以笔者觉得这是孔子所认为的敬父母的 最高标准了。这也是终身孝敬的难能可贵之处。
2020-11-19
7
孔子怎样处理“忠孝不能两全”
• 孔子认为将孝的品德运用到政治上就是参与了政治,但是现实社会中必有很多人是在朝廷做官的,就不能 日夜陪伴在父母的身边了。那么怎样处理这个忠和孝的关系问题呢?古人眼里的孝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 的孝指的就是在家侍奉父母,听取父母的心声,即小孝;广义的孝指的是在在朝廷里忠于君主,没有贰心, 即大孝。孝道在政治范围内延伸成了忠君爱国。孔子以“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以小孝和大孝的关系巧 妙的处理了忠和孝的关系。
国学小讲座之 《论语》中的“孝”
2020-11-19
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 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就是说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 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如果非得要远游在话,就要有一定的方向。
2020-11-19
2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是说,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 之难就在于孝敬父母的时候的脸色一定要和颜悦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来孝敬父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