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合集下载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指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要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产业链、价值链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提高产业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绿色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要加强创新驱动和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效率,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四、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要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推动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同时,要加强城市群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

五、深化改革开放。

要深化改革,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进程,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和创新活力。

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六、加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核心目标,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动共享发展,加大民生投入,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七、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加强法治建设,保护产权,维护市场秩序,提高政府服务质量,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只有在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开放、加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以及构建良好发展环境的共同推动下,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之袁州冬雪创作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在详细内容方面,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以及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这标明,可持续发展虽然起源于环境呵护问题,但作为一个指导人类走向21世纪的发展实际,它已经超出了单纯的环境呵护. 可持续发展实际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地连系起来,已经成为一个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 1)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以环境呵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发展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但可持续发展不但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形式和消费形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以提高经济活动中的效益、节俭资源和减少废物.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体现. 2)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才能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呵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包管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节制在地球承载才能之内.因此,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发展是有限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发展的持续.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样强调环境呵护,但分歧于以往将环境呵护与社会发展对立的做法,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转变发展形式,从人类发展的源头、从根本上处理环境问题. 3)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平是环境呵护得以实现的机制和方针.可持续发展指出世界各国的发展阶段可以分歧,发展的详细方针也各不相同,但发展的实质应包含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包管人们平等、自由、教导、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这就是说,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标.下一世纪人类应该共同追求的是以人为本位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安稳地树立了可持续发展思想,从体制、制度、管理、科技前进等方面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大力开辟资源操纵、环境呵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新科技、新动力、新技术,提高资源操纵率、休息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大力促进和逐步建立节地节能型生态农业体系,节能节材型工业生产体系,高效降耗型综合运输体系,合理规划的城镇发展体系,从而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针是,可持续发展才能不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操纵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把节制人口、节俭资源、呵护环境、提高人平易近生活质量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就是要使经济的发展不克不及以华侈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尽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前进、环境不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农业和乡村经济布局的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停止战略性调整.这种调整已经不是那种“本年瓜好卖,来岁多种瓜”式的姑且的、分散的、部分的适应性调整,而是带有全局性、根赋性、长远性、整体协调性的重大调整.它要求把生态、协调、可持续等概念引入到乡村各财产、乡镇经济与社会,以至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调整中,这就提出了三者联动、互动发展的较高条理的要求.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平易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平易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利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有利于农业经济布局的调整,呵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基本内容

可持续发展基本内容

可持续发展基本内容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 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环境、社会和人口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创新,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供应,减少环境负荷和生态破坏。

2. 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采取措施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以及应对气候变化。

此外,还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规划,推动环境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3. 社会可持续发展:关注社会公正、人权、公民参与以及人口福利等方面,实现社会稳定和公平。

重点包括贫困问题、教育、卫生、性别平等、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改善和保障。

4. 文化可持续发展: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和传统知识,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促进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融合。

5. 政府合作和全球伙伴关系:通过国际合作和共享最佳实践,推动可持续发展议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实施。

同时,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和公民社会的合作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

这些基本内容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人类生活在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上,同时也保护地球和人类社会的未来。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扩大生产规模 增加产品产量 提高消费水平
强调环境承载能力 强调资源永续利用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
形成不可持续的生产 方式和消费方式,产 生资源、环境危机
实现清洁生产、文明消 费及生态、社会、经济 的全面协调发展
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浆料
发甲 酵烷 器
废 水
甜 加工过程 菜
作为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我 们可以为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环境, 做些什么……?
积极参加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宣传、教 育和培训活动; 购买环保标志的商品; 实行垃圾分类; 减少过度包装; 倡导简朴生活; 拒食野生动物; 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
随堂演练:
(2)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地位: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内容(目的):
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 健康 水平,创造一 个人人享有平等 、自由 的社会环境。
(3)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地位: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内容:
包括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两个方面。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包括防治 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 别是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
发展、环境的观念 4. 世间万物,生命之网(2001年) 公平的观念 5. 地球充满生机(2002年) 发展、环境的观念
三、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发展历程
1980年: 1987年: 1992年: 2002年:
概念提出 下定义 通过议程,从概念推向行动 审议执行情况,提出战略、措施
四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强调环境承载能力 强调资源永续利用
活动 阅读课文,思考回答: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的经济发 展模式的目的、特征、结果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

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

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引言概述:可持续性发展是指以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不伤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平衡,旨在实现长期的繁荣和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什么是可持续性发展。

正文内容:1. 经济可持续性1.1 资源的有效利用: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合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和过度开采,以确保资源的长期可用性。

1.2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2. 社会可持续性2.1 公平与公正:可持续性发展强调社会的公平和公正,要求确保资源和机会的公平分配,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2 教育和健康:可持续性发展要求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以提高人民的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环境可持续性3.1 生态保护:可持续性发展要求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破坏和生物灭绝的风险。

3.2 温室气体减排: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

4. 政府角色4.1 制定政策和法规:政府在可持续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法规,引导和推动可持续性发展的实践。

4.2 促进合作与协调:政府需要促进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推动可持续性发展的实现。

5. 全球合作5.1 跨国合作: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例如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

5.2 信息共享与技术转让: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各国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技术转让,促进经验和资源的共享,加快可持续性发展的进程。

总结:综上所述,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平衡。

在经济方面,要合理利用资源、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在社会方面,要追求公平与公正、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健康服务;在环境方面,要保护生态系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冲击力大大增强,全球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于是环境问题开始作为一个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由一些科学家提出。

“环境问题”的提出,人们首先根据传统理论研究治理方法和技术,同时人们进一步体会到,仅靠科技手段,用工业文明方式作为定式去修补环境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必须在各个层次上去调控人类社会的行为和支配人类社会行为的、打着工业文明烙印的思想和观念,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发展观悄然兴起,并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以其崭新的价值观和光明的发展前景,被正是列入国际社会议程。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1994年的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1995年的哥本哈根世界首脑会议,都一次作为重要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按照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表述,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

”具体来说,就是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新的平衡,制衡出现的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控制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认为,主要是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质量,提倡适度消费和清洁生产,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建立“低消耗、高收益、低污染、高效益”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跨世纪的战略任务。

同时,可持续发展业已成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与内容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美、日等国家也只有10年左右的历史。

1987年Barbier等人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文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

同年,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五大领域的发展目标

五大领域的发展目标

五大领域的发展目标
一、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持
续增长。

当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索有效
的解决办法。

因此,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目标应该是:
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推动层次性分类指导,改善市场结构;
2、完善经济发展体制,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3、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和信息技术管理体系建设;
4、加强节能减排,实施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构建“低碳节能”发
展模式;
5、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强化生
态环境监管能力;
6、坚持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福祉和公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7、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居民收入,改善贫困地区和低收入群体
的生活环境;
8、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9、提高就业技能,增强技能竞争力,加大对就业培训的投入;
10、确保重大项目的安全性,保障重大项目的正常运营和安全生产;
11、加强宏观经济管理。

经济可持续发展措施

经济可持续发展措施

经济可持续发展措施引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经济需求的同时,不影响未来世代满足其经济需求的能力。

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平衡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措施。

1. 提高能源效率高能源效率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了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排放,需采取以下措施:•推广能源节约技术:通过推广节能灯、智能电表等能源节约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优化工业生产过程:改进工业生产过程,减少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能源管理:建立健全的能源管理体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费。

2. 促进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以下是促进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发展废弃物回收利用:加大对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投入力度,通过回收再利用废弃物资源,减轻资源压力。

•优化生产模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加强政府引导:加强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引导企业转向循环经济发展方向。

3. 促进绿色金融绿色金融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促进绿色金融的主要措施:•发展可持续投资:鼓励企业和个人增加对可持续发展项目的投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建立绿色金融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绿色产业的支持和投资。

•加强金融监管:加强对绿色金融的监管和评估,确保金融机构的绿色投资行为符合相关要求。

4. 促进创新技术应用创新技术应用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以下是促进创新技术应用的主要措施:•加大科研投入:加大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力度,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

•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推动科技与经济的融合。

•促进技术转移:加强技术转移机制的建设,促进技术的转移与应用,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内容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它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方面1.1 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但过度追求经济增长可能导致资源消耗过度、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

因此,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需要考虑可持续性。

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经济政策时,不能只关注GDP 增长率,还要考虑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等因素。

1.2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源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然而,传统能源消耗方式对环境造成极大损害。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并加强节能减排工作。

1.3 可持续金融与可持续发展金融行业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引导资金流向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同时,金融机构也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环境和社会责任评估,引导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方面2.1 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加强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提高公众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2.2 社会公正与可持续发展社会公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为了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经济和社会资源,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广公平竞争机制等措施。

2.3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人口增长是影响资源利用和环境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增长速度,并加强对于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

三、环境方面3.1 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加强对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推广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3.2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推广节水技术和水循环利用等措施。

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方式。

它强调的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平衡。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对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1.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持续发展鼓励创新与技术进步。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寻求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有限的矛盾之道。

这其中就需要依靠创新与技术进步,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发展新的可再生能源来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其次,可持续发展促进了绿色经济的发展。

绿色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污染的有效治理,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友好的相互促进。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开始重视绿色经济的发展,通过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手段改善环境质量,同时推动经济的增长。

最后,可持续发展为经济提供了更加稳定的增长模式。

传统的发展方式往往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经济增长的快速发展可能在未来带来不可逆转的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平衡等手段,使经济的增长更加平衡与可持续,从而为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

2.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公正。

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关注经济和环境问题,也同时关注社会问题。

它注重贫富差距的缩小,追求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的公正。

在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中,社会公正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通过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教育权利等措施,可帮助提高社会的平等性和公正性。

其次,可持续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容易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引发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

而可持续发展模式则通过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社会资源等措施,提高了社会的稳定性,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共同发展。

最后,可持续发展提升了社会的福祉水平。

通过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平衡等手段,可持续发展模式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健康与美好。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韩勇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备受人民关注,党和国家也一直强调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并在积极探索可行的措施,新农村建设是一种宏观的构想,并在一定地区付诸实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针中生产发展是首位的,足见农村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地位.农村经济包括农业经济和农村中的非农业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分析农村经济的内容、发展现状,重在展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未来,即如何扬长避短,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录(一)农村经济与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概述2、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一、农村经济(一)农村经济概述(二)农村经济的内容(三)农村经济的发展历史和作用(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二、农村经济与“三农“(一)农村经济与农业(二)农村经济与农民(三)农村经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和意义三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四如何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二发展生态农业三发展循环农业五、结论一、农村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概述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满足后代人需要的并不构成危害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新的平衡,制衡出现的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控制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2、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建设和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核心是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和教育.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2.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活动的生态环境成本问题,二是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协调生产优化问题.4.社会与可持续发展.对人口资源的正确估计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的前提之一.5.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经济增长点.二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即:发展与持续性,发展是前提,是基础,持续性是关键,没有发展,也就没有必要去讨论是否可持续了;没有持续性,发展就行将终止.持续性有两方面:首先,自然资源的存量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这种物质上的稀缺性和在经济上的稀缺性相结合,共同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条件.其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代人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且应该重视后代的人的利益,既要兼顾当代人的利益,又要为后代发展留有余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可持续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最佳兼顾,经济、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农村经济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促进农村生产力的逐步稳定提高,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要维持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转向多样化、优质化.但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这样,就要求我们致力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留发展后劲,以促进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不断完善、进步.一、农村经济一农村经济概述农村经济是存在并发展于农村中的经济体,包括农业经济和农村中的非农业经济.农村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以农村中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必要补充,农民是农村的主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因素.综上所述,农村经济是农村中各种经济经营模式的综合,是国民经济及其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后方保障.二农村经济的内容1.农业经济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林业、渔业等以农林牧资源为基础的经济.2. 以矿产资源为基础的经济3. 农副产品加工行业4. 在本地或到外地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农民工5运输业方面的收入5.旅游业收入6.其他服务的收入7.农村个体经济8.其他三农村经济的发展历史和作用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随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经济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 这一制度变迁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产品产量稳步增加,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 生产条件大大改善,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量实现了跨越式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不仅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而且对世界农业也做出了积极贡献, 取得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业经营规模狭小、资金短缺、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等问题一直是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突破点.一、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的现状一、发展是毫无疑问的.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农村的面貌也在这短短30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从原来的饥肠辘辘到后来的解决温饱又到现在的小康生活水平;他们的收入变化也是巨大的,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0多倍.二、问题是真实存在的.当前农村经济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2003年才有所回升.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也严重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城乡差距不断的拉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表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上,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已连续多年低速增长,不及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左右,扩大到3:1,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较严重,这一问题的存在是不符合我们共同富裕的目标的,所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是一个很紧迫的任务.二、对未来模式的设想一、原有的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也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二、城市化普及,城乡“二元结构”替代为城乡一体化.城市化也是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标志,未来的农村应该全面实现城市化,农村这个概念将逐步被人们淡忘而退出的舞台.一部分城市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人文资本等要素先发展起来,形成规模和特色,让他们成为其他城市的榜样和窗口,最终通过辐射效应达到共同发展.三、由市场调节农业生产和农业的生产结构.在未来的经济中,市场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农业经济也不例外,土地承包者必须全面掌握市场的变化信息,根据市场需求调节生产的品种、规模;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质量,并发展规模和特色农业.在市场的指挥棒下,土地承包者也会根据需求来优化农业的生产结构,农产品积压低价的状况会有很大的改善.三、现阶段要做的工作一、重视农业人口再就业,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出去.二、重视农业人才引进,鼓励大中专毕业生走向农村.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提高,有赖于具有良好知识结构的人才和现代化的技术以及资金的支持,依靠知识层次不高的农民来自发实现农业现代化恐怕是不太切合实际的.一方面把农村人口引入城镇或城市,一方面鼓励那些大中专毕业生走入农村,给他们一定的土地让他们自主经营.三、重视招商引资,不但要招商,农业也要招商招商引资是一个很好的尽快搜集所需资金的很好办法,并且它具有传导效应,可以吸收先进的技术,国家要吸引外资,工业生产要招商引资,农业同样需要招商引资.农业招商引资,是指提供优厚条件,吸引有资金、有技术的个人或团体来当地进行农业生产,以尽快改变农业现状的措施.要进行农业招商,进行农村土地流转,让他们进行现代化耕作或者是多种形式的农业型生产活动.同时,小城镇的建设也要鼓励招商引资,这是一个促进城市化的好途径..四、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投资.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但关系到招商引资的力度,也是城市化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保障,切实改变农村的电力、通信、供水、供气、等状况.对农业的投资不但要减轻农业税,主要必须集中在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科研上,改善农业生产的灌溉和抗灾害等能力.三、农村经济与“三农”(一)农村经济与农业1.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面向国内、国际市场,依靠科技,以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全面调整和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切实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业后续效益.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步伐,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要由注重产量增长为主转到产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并重,大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由注重传统投入为主转到传统投入与资本、技术投入相结合,努力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由注重原料生产为主转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由注重农产品产量增加为主转到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主,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3.加快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装备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武装农民,把农业发展尽快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强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加快发展农业科技产业化.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民增收领域,促进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二)农村经济与农民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创造者,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求农民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且农村经济发展好了,农民也能享受其成果.(三)农村经济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之后都采取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三、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1农村经济上的可持续性 2.生态的可持续性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和意义1促进农村生产力的持续稳步发展2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3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三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由于中国的国情所决定,使得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有其自己的特点.独特的国情与严峻的挑战1中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多.2食物安全问题 1农业资源短缺 2农业生态恶化 3粮食生产地域差异明显,粮食供需品种不平衡 4农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3 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 1自然资源短缺2生态破坏3生态保护面临挑战4 消除贫困,任重道远四如何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建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经济发展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述1.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发展农村可持续经济不能脱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只有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农村可持续经济的定位才能更准确、视野才能更开阔,提出的发展对策才能更有效.因此,发展农村可持续经济必须要优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则必须要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2.如何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全方位的持续发展,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二)发展生态农业1.发展生态农业的意义有利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地发展生态农业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生态农业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着的生态效益.它又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2生态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生态农业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把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与满足人类需要相结合,达到生态合理和持续发展之目的.把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和现代农业技术按照生态优化的规律加以集成,建立起具有生态合理、经济高效的现代化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建设的总体思路:一是要立足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快速发展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二是着眼于质量和效益,解决农产品地区性和结构性过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是解决农产品污染问题,保障国民消费安全,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三)发展循环农业1.农村循环经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现代农业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具有很高的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现代农业虽然由于其高度发达的农业生产力而有效地改造了环境从而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但却常常由于急功近利而破坏了农业持续发展的资源条件.农村循环经济把可持续发展融入到了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使现代农业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而成为更高层次的现代农业.2.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产业链延长按照循环经济的观点,废弃物只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使原有产业链中的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另一方面变废弃物为资源,把原来的废弃物纳入到新的产业链中.把循环经济的理念应用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化肥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立体种养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保护资源、减少污染,通过农膜的回收利用、秸秆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达到变废为宝.农业生产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使农业产业链延长,而且新形成的产业链藕合到原有的产业链中,使农业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3.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及其生活质量提高农村循环经济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废弃物的资源化可以创造新的收益,农民的收入势必因此而获得提高.农村循环经济使农村的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资源、环境得到了保护,农业的持续生产能力也得到了保护.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和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力长期持续稳定地提高,势必使农民收入长期持续稳定地提高;生态系统或生态环境长期持续稳定地改善,也势必使农民的生活质量长期持续稳定地改善.五、结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和将来的一项重要问题,必须要解决好,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富强,才能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要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按照因地制宜和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结构,形成结构合理的农林牧渔副全面发展的大农业格局,使各业之间相互支持,互相依存,相得益彰.发展农业产前产后的延伸产业,形成种养加和农工贸配套的农村产业体系,使农村经济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兼顾经济和生态的双重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共赢.。

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内容

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内容

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具体内容1. 消除贫困:通过提高收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改善基本服务、加强社会保护和保障的方式,消除全球贫困。

2. 零饥饿: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可负担得起、健康和营养丰富的食物,以满足每个人的营养需求。

3. 良好健康与福利: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加强防疫措施、扩大医疗保险覆盖、提高基本卫生条件,实现全球健康和福利的持续发展。

4. 优质教育:为每个人提供平等、质量高、可负担得起的教育,以支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5. 性别平等:消除性别歧视和不平等,使男性和女性在教育、就业和政治机会等方面拥有平等权利。

6. 清洁水与卫生:为每个人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卫生设施,以预防水传疾病、保持公共卫生和环境。

7. 可再生能源:推广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和风能),并提高能源效率,以降低能源成本、减少碳排放和全球暖化。

8. 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包容性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提高就业、收入和工作条件,以提高生活质量。

9. 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和可持续工业化,以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10. 减少不平等:消除在和平、法律、经济、政治方面的不平等,实现公正和平等的全球社会。

11. 可持续城市和社区:使城市和社区更可持续、人性化、有创意和安全,促进经济增长和生活质量。

12. 可持续消费和生产:通过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减少废物和污染、推广环保技术等手段,实现全球可持续消费和生产。

13. 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立环保基础设施,以减缓气候变化和减少全球变暖的影响。

14. 生命在水中:保护海洋和内陆水生态系统、防止污染、过度捕捞和过度利用,促进全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5. 生命在陆地上:保护陆地生态系统、减少土地退化、防止野生动物灭绝,实现全球陆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6. 和平、公正和强大的机构:建立强大和公正的机构,通过法律、制度、参与和政治参与等方式,促进全球和平、公正和意识形态多样性。

简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

简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

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适度的消费水平: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过度消费和浪费的生活方式,提倡适度消费,注重节约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推进能耗少和物耗小的新技术:可持续发展要求采用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和物耗,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

实行资源及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要求实行资源及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减少废物的产生,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

实行无废料生产:可持续发展要求实行无废料生产,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对可再生生物资源,在开发利用的同时,采用人工措施促使其增殖: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开发利用可再生生物资源的同时,采取人工措施促使其增殖,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尽量使用替代资源,以减少稀缺资源的消耗:可持续发展要求尽量使用替代资源,以减少对稀缺资源的消耗,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通过以上内容的实施,可以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内容分析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内容分析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内容分析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全球议题,它涉及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探讨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可持续发展在经济方面的内容。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考虑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影响。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经济模式,转向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式来发展经济。

例如,我们可以促进绿色经济,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鼓励循环经济的实践。

这些措施既能满足人们的经济需求,又能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其次,让我们来讨论可持续发展在环境方面的内容。

环境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我们必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例如,我们可以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减少碳排放和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我们还可以保护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只有在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人类才能长期生存和发展。

最后,让我们来讨论可持续发展在社会方面的内容。

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实现社会公正和包容性发展。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

我们应该消除贫困和不平等,提供基本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服务,以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此外,我们还应该鼓励人们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

只有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稳定和富有活力的社会。

在我看来,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要求我们在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都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取得平衡和协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同时,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努力,采取合作和协调的方式来应对全球性的挑战。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可持续的未来。

总结起来,可持续发展涵盖了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经济方面,我们需要推动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简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

简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

简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种综合性的战略方法,旨在平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三个方面,以实现长期可持续性的发展。

它强调以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一体化相互作用为基础,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并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采取可持续的方式。

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方面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繁荣。

为此,需要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同时,还要推动可持续的经济结构调整,减少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这意味着要加强节能减排,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可持续发展战略还着重关注社会进步和公平正义。

社会福利的提升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

此外,还要致力于消除贫困和不平等现象,促进社会公正和包容性发展。

这需要通过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加强社会治理,推动社会公平的实现。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

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为了实现环境可持续性,需要加强环境治理,加大对环境污染的防治力度,推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此外,还要加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恢复,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三个方面。

它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兼顾社会和环境的需求,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社会公平和环境可持续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和社会的长期繁荣。

为了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增长与繁荣:经济可持续发展追求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繁荣,但不以牺牲环境和社会公正为代价。

它强调通过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创新和提高生产力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2. 社会公正与包容性: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们的福祉和社会公正。

它关注贫困问题、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包容性,追求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并确保资源和机会的公平分配。

3. 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经济可持续发展致力于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它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倡导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模式,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4. 可持续消费与生产:经济可持续发展倡导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

它鼓励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并促进绿色技术和环保产品的发展。

这有助于减少资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压力。

5. 政策与治理: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治理机制。

这包括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法规和标准,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以及促进公众参与和跨部门合作。

综上所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增长与繁荣、社会公正与包容性、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可持续消费与生产,以及相应的政策与治理措施。

这些内容的综合实施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1/ 1。

可持续发展战略范文

可持续发展战略范文

可持续发展战略范文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为保护地球环境、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保证子孙后代能继续享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的一种发展模式和战略。

它是在有效利用资源的同时保护环境,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避免浪费和过度开发。

这包括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和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2.环境保护和修复: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保护生态环境,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同时,对已经受损的环境进行修复和恢复,使其能够持续提供生态服务。

3.社会公正和包容:可持续发展战略关注社会公正和包容,追求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和谐。

其中包括扶贫、教育、健康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4.工业转型和创新:可持续发展要求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循环型经济转型,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影响。

5.全球合作和共享: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合作和资源的共享。

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资源管理等全球性挑战。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和个人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行动。

企业应将可持续发展纳入企业战略,并积极推动可持续经营的理念和实践。

个人应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改变生活方式,减少消耗资源和能源的行为,推动社会从被动的保护环境转变为积极的环境保护参与者。

总之,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能够帮助我们实现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目标。

只有通过全面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才能为未来世代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可持续发展经济内涵

可持续发展经济内涵

可持续发展经济内涵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

经济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增长的质和量并重,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创新驱动等。

二、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社会公平、公正和进步。

它旨在确保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同时不断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教育、就业、健康、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和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生态可持续发展
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它要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生态环境的健康和稳定,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为了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等。

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经济内涵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完整体系。

在实践中,需要将这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

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

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指的是国民经济总量的扩大和人均经济水平的提高。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等途径实现。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需注重稳定和可持续性,避免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

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指将经济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的过程。

它包括推动农业现代化、扩大服务业比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提升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提高研发投入,培养创新人才,可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升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经济竞争力。

四、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提高教育水平、加强职业培训、优化人才结构等措施,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增强劳动力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同时,要注重人才的引进和留住,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持。

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

这些内容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经济的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经济增长方面,要注重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

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升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要注重产业协同和区域协调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要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提高研发投入,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升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经济竞争力,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书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没有进行分类,而是罗列了14个方面,对每一个方面都进行了概念的说明和内容的阐述。

第四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上)第1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一、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概念1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概念,就是指在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过程中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自然资源。

2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就要通过技术进步使那些丰富的资源和原来不属于资源范畴的东西,取代那些短缺而制约经济发展的资源,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满足人类对物质产品不断增长的需要。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1要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率要做到资源利用中的高效率,一是依靠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一定量资源能够生产出更多的满足人类需要的产品来;二是通过调整社会经济政策,改变资源的使用结构,将利用效率低的资源转移到效率高的方面。

2要做到资源的永续利用(核心问题)(1)通过技术进步,不断以相对丰裕的资源代替短缺的资源人类经济的进步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断地以丰裕的资源替代短缺资源这种方式实现的,如在能源上面,煤炭对柴薪的替代,石油、天然气对煤炭的替代,核能对前几种矿物燃料的替代,再生能源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等;在材料方面,铁对铜的替代,铝对铁的替代,塑料对金属的替代等,都是人类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式。

(2) 通过技术进步扩大短缺资源的有效储量,使其由短缺变为相对丰裕要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的进步必须能赶上人类对静态资源消耗的速度,以可再生资源来替代不可再生资源方面也同样有这种要求。

(3)控制人口的数量并改变其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适当抑制人类对物质消费的追求,以精神文化和生态需要的满足来替代物质需求,向时改变富裕国家人民那种在物质产品使用中的奢侈和严重浪费现象,提高产品使用中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三、促进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途径有这些方面: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②对我国现行的价格补贴等政策进行调整;②建立有效的资源产权制度;④形成资源节约型经济的微观基础;⑥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调节国内资源配置;⑥利用国家掌握的经济杠杆,调节资源的利用方向和效率;⑦加强资源的回收利用程度;②加强资源勘探、开采、利用和回收等方面的技术研制、开发、引进和推广工作;⑨是改善生产力布局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等等。

第2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内涵1环境: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适应的环境。

包括生物圈和人与自然界以及与人们自己所创造的周围事物的关系。

生物圈包括地球、地球表面的大气以及这个星球上的全部生物。

可持续发展特别关注的是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物圈的生存环境,即生态问题。

2环境要素是认识环境、评价环境、改造环境的基本依据,其特点为:①最差(小)限制律,即环境质量的好坏,取决于诸要素中处于“最低状态”的那个要素,不能用其余的处于优良状态的环境要素去替代和弥补,因此在改造自然与改进环境质量时,必须对环境诸要素的优劣状态进行数值分类,循着由差到优的顺序,依次履行每个要素,使之均衡地达到最佳状态;②等值性,它指各个环境要素,无论它们本身在规模上或数量上如何的不相同,但只要是一个独立的要素,那么对于环境质量的限制作用并无质的差异,或者讲任何一个环境要素,对于环境质量的限制,只有它们处于最差状态时,才具有等值性;③整体性大于各个体之和,或者讲环境的整体性大于环境诸要素之和,④出现先后,互相联系,互相依赖,指环境诸要素在地球上的出现,具有先后之别,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

3环境的特点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时、空、量、序变化的动态系统和开放系统。

系统内外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与交换。

在一定的时空尺度内,若系统的输入等于输出,就出现平衡,否则就会出现不平均,向着熵或负熵方向运动。

环境作为一个在各子系统和各组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并构成一定网络结构的系统,具有这些特点:①整体性,它指地球的任一部分或任一系统,都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各部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局部的环境污染或破坏,会对其他地区的环境造成影响或危害;②有限性,系指系统的空间有限,这同时也意味着人类环境的稳定性有限,资源有限,容纳污染物质的能力有限:③不可逆性,系指环境遭到破坏,无论人类怎样努力,都不可能完全回到原来的状态:④隐显性,系指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对人类的影响,其后果的出现要有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⑤持续反应性,它指环境的破坏或污染不仅影响当代人的利益,而且会影响后代人的利益,即其影响具有长期性:⑥灾害放大性,指一些小的或不引人注目的环境污染和破坏,经过环境的作用以后,其危害性或灾害性,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两方面部会明显放大,如上游小片林地的毁坏,可能造成下游地区严重的水旱灾害。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就是人类在实现自己的经济发展目标时,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或者使环境向不稳定和无序的方向运动,特别不能使生命支持系统遭到继续破坏而使生命之网瓦解。

由于环境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已遭到严重的破坏,因此在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使环境不断地得到改善,并且使这种破坏在系统作用下产生的威胁人类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可逆性、隐显性、持续反应性、灾害放大性等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和深度内,并且这种努力必须经济有效。

2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的本质内容—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1)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对立面人类进行经济活动,就—定要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并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从而会破坏与污染环境,虽然环境自身有一定的净化和容纳能力,但如果经济活动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这种能力时,就会导致环境的恶化;作为经济系统要素和经济载体的环境被破坏,显然会反过来阻碍经济的发展,如它会提高生产成本和降低产出,从而阻碍经济发展。

(2)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面在人口达到一定规模时,贫困比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更大。

因为维护和保护环境需要巨大投资,因此只有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时社会才有这种能力。

同时只有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环境的社会价值才会得到显现,社会才可能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并且有保护的朗力。

正由于此,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的国家,才会出现环境随经济发展而不断改善的情况,良好的环境又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更好的条件,所以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统一的一面。

3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保护还包括环境的再生产必须满足人类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福利需要。

如景现的需要,良好空气和水质的需要,生物多样化的需要等。

4将环境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这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

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政策方面,生态环境(包括生态资源和自然资源)由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外生变量转变为决定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并且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出现两难的取舍中,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和人们,倾向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而不是以往那种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的态度。

三、现有的环境状况满足不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造成环境不能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制度安排不符合存在严重问题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环境基本矛盾作用的结果。

人类之所以会破坏这些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其根源在于生态经济基本矛盾,即生态环境的社会性与生态环境利用所得利益的个人性(包括地区性和国家性)之间矛盾的结果,受该矛盾的支配,所有个人有理性行为的集合,会产生出整个社会极端的无理性结果。

四、实现环境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制度改革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建立起反应环境价值的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根据环境的价值实行有偿使用和补偿制度,同时建立起环境资本的积累制度。

一定的制度安排,是决定人们行为和行动的纲领。

只有理立起与环境价值一致的有偿使用与补偿制度,才可能建立起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相一致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改变那种破坏生态环境和以环境价值来换取经济价值的做法,从而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加强鼓励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鼓励新技术的采用与普及。

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应逐步改变我国能源的使用结构.向可再生能源和资源倾斜,向低污染能源倾斜。

改变社会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为,大力发展公共性消费方式,如以公共交通代替个人交通等。

第3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进步技术是真正决定人类是否能可持续发展的一、经济可持续发展技术进步的内涵自然科学技术是要由社会科学技术来控制和利用的,前者是服从于后者的,前者的发展状况取决于后者的进步程度。

如不仅自然科学技术的使用和推广由社会科学决定,而且其本身的组织、投入等也都是由社会科学技术及其决定的政策决定的。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落后,往往是该社会在科学技术组织等方面管理科学落后的结果。

所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技术,是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统一。

从技术进步的角度看,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必须能保证自然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利用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其可能对人类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的不利后果局限在一个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同时它本身必须不断地促进社会制度、生产组织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创新,促进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完善等。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进步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进步,就是要使技术进步的速度能使这些问题不积累到威胁发展和人类福利改善的程度。

经济技术进步来自于社会需要,这种社会需要或者是社会公共需要,或者是个人利益或市场利益需要。

一般讲,社会公共需要主要由社会公共机构组织技术的创新,个人利益需要则来自于个人或为了获得市场经济利益,或获得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等。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技术进步的力量源泉中,虽然不排除个人价值实现在其中的积极作用,但最主要的还是经济利益的驱使,而利益的产生则源自于社会需要。

第4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生产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生产内涵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生产内涵,是指怎样的人口生产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此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怎样调节人口生产。

大体概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人口总量: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数量是由其内部的人口质量决定的。

一般讲,一国人口的平均质量越高.其所能承载或需要的人口数量也越多,这时人口增加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自然,其前提是这些新增人口的质量能够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

2人口素质:提高一个社会的人口素质,是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有效方式,同时也是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最有效方式。

3人口结构:包括①年龄结构,趋向老龄化的社会.经济发展会因新增劳动力供给不足或负担太重而难以为继,快速走向老龄化社会的我国就面临着这种挑战;而一个过于年青化的社会,则会因缺少足够的资本积累和知识积累,难以负担新增人口的教育费用而同样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