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与共享
图书馆的资源共建与共享
![图书馆的资源共建与共享](https://img.taocdn.com/s3/m/41891ac7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2.png)
网络通信技术
利用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保障资源共享过程 中的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技术
采用可靠的身份认证与权限管理技术,确保资源的安全访问和使用。
资源共享的安全保障
01
02
03
数据安全保障
采取有效的数据加密和备 份措施,确保资源数据的 安全存储和传输。
网络安全保障
加强网络防护措施,防范 潜在的网络攻击和数据泄 露风险。
建立资源共建的组织和团队
组织
成立资源共建委员会或工作组,负责统筹协调和决策支持。
团队
组建专业化的资源共建团队,包括采购人员、编目人员、技 术人员等。
实施资源共建的流程和规范
流程
制定详细的资源共建流程图,明确各个环节的任务和责任人。
规范
建立完善的资源共建规范体系,包括数据格式、元数据标准、质量控制等。
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图书馆的资源共建与共享正在向数字化、网络化和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数 字化可以方便快捷地传递和共享资源,网络化可以实现跨地域、跨行业的合作与交流,全球化则可以将资源共建 与共享的范围扩大到全球范围。
02
图书馆资源共建的方法与策 略
确定资源共建பைடு நூலகம்目标和原则
目标
05
图书馆资源共建与共享的挑 战与对策
面临的挑战
资源建设重复
技术标准不统一
各图书馆在资源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有 效的协调和沟通机制,导致大量重复采购 ,浪费了有限的经费和存储空间。
不同图书馆在数字化、元数据、检索接口 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不统一,给资源共享带 来技术障碍。
知识产权问题
地区发展不平衡
在资源共享过程中,如何处理知识产权问 题,如版权、隐私等,是图书馆面临的重 大挑战。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与共享探讨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与共享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2a34f7cf242336c1eb95e9f.png)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与共享探讨摘要:构建特色数据库是图书馆发展的要求,它可以高效的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信息要求,是适合时代发展的表现。
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特色数据库建设上的优势,指出存在的问题,为加快特色数据库建设与共享提出了笔者的一些建议,希望对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特色数据库建设共享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资源共享、网络化服务成为图书馆发展的重点方向,特别是作为科研基地和信息资源集散地的高校对特色资源进行系统化、全方位整合,建设特色数据库势在必行。
在高校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可最大限度的挖掘馆藏特色、学科优势以及地方经济文化资源,可为用户提供更个性高效的服务,同时也为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和共享奠定基础。
1 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1.1 特色数据库是网络环境下的必然结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图书馆的发展进入了更高级的数字化时代,这个时代将馆藏信息延伸到各种数字信息资源。
与此同时,数字化信息资源的膨胀给读者带来了烦恼,随便一个知识集合就能搜索出成千上万的结果,常使读者不知如何下手。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将改变这种窘境,为读者提供更个性化和专业化的信息服务。
1.2 特色数据库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需求学科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
由于大多数高校有自身的特点,所以在学科建设时会更倾向打造重点学科,而图书馆是教学的辅助部门,在投入经费上也倾向于这些重点学科。
这些重点学科是高校的特色学科,也是高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的重要内容。
高校特色数据库的建立更能发挥重点学科人才的专业优势。
1.3 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随着我国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信息资源的需要与日俱增,科学决策、教育科研等都需要有充足的特色文献资源的支持。
由于文献信息以各种载体形式分散于各学科文献中或包含在其它文献中,造成读者使用的困难,因此只有把信息资源进行二次加工形成各种专题数据库才能改变其利用的低效率。
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开发利用,可满足日益增长的文献信息需求,服务于本地区经济、文化建设。
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十二五”展望
![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十二五”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6635856a9b6648d7c1c746f1.png)
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十二五”展望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媒介,在现代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必然要满足现下的数字化服务需要。
本文即从数字资源的构建角度出发,探讨高校图书馆在“十二五”计划中的未来出路。
关键词:数字资源建设图书馆随着20世纪末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资讯开始日益丰富,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手段和途径都发生了正大的变革,尤其是在高新技术应用和知识创建前沿的高校,对于新型信息载体解码吸收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方式已不再适应新的高校需求,这都极其明显的表示出新型图书馆的构建标准要以新视野下的知识环境需求为依据,即在网络技术支持下的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新型数字图书馆,并实现这一平台上的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
1 数字资源的相关界定1.1 数字资源的内涵所谓数字资源,即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如CD-ROM、磁盘)上,可以通过计算机或远程通信进行阅读的文献。
数字资源既包含不联网的单一资源信息,也包含联网的资源信息。
由此可见,数字资源是在网络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下促成的资源信息的新型表现形式,是在整合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的基础上并进行有机融合,最终形成的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的信息资源总和。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科学内涵,依据2007年全国图工委制定的《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中对数字资源的定义,我们可以得知这一概念的定义为:“图书馆引进(包括购买、租用和受赠)或自建(包括扫描、转换和录入)的,拥有磁、光介质或网络使用权的数字形态的文献资源。
”本文所指的高校图书馆中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中的数字资源是一种较为狭义的概念,即只研究涵盖高校购买的数据库权限,自身的特色数据库,以及免费网络资源体系的构建。
1.2 高校数字图书馆的运行目标在现代信息传输媒介环境变更的大环境下,我国高校的数字图书馆运行目标基本有以下几点。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ff13bc2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0.png)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高校图书馆已经不再是纸制书籍的储存和传递中心,它们逐渐从服务性机构转型为知识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中心。
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建设特色馆藏资源,以满足师生的研究和学习需求,为学校打造学术文化品牌做出重要贡献。
一、专题文献和数据库高校图书馆通过收集、采编、整理和开发各方面的专题文献和数据库,形成了独立的特色馆藏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图书、学位论文、期刊、标准、专利、艺术作品、实验数据、软件、多媒体资料等。
通过对特定专业领域的研究、学习和探索,高校图书馆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献馆藏资源。
二、数字化馆藏资源数字化馆藏资源是高校图书馆自然演变的产物。
为了解决传统的纸制文献储存和保护问题,高校图书馆逐步开发了数字化馆藏资源,该资源包括电子书、电子期刊、数字图像、数字视频、数字音频、数字地图等。
数字化馆藏资源具有容易存储和复制、便于检索和使用等特点。
它可以为师生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提供有益的支持。
三、非书馆藏资源高校图书馆的非书馆藏资源广泛,侧重于国内外的各种学术会议论文、科学技术报告、学术报告、音像资料、纪录片、地图、模型、软件等。
这些资源是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的必需品,能够有效地拓展师生们的知识面,为他们提供新的学术研究思路,为学校强化学术文化品牌打造提供重要的资源支持。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拥有着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应用极广的特色馆藏资源,是师生进行学术研究和教学设计的重要基地。
因此,高校图书馆有义务加以发掘利用。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的发展和利用:一、定位明确,高度关注学科建设高校图书馆应该对各学科的研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开展学科研究与服务工作,建立定期、有针对性的馆藏资源开发规划,以满足师生的知识需求。
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数字化特色资源,提供一定的学科讲座、学科报告和学术观点等展示和交流平台,以加强本学科的学术精神和学术文化。
浅谈数字化图书馆资源共享中的特色资源建设——以宁夏图书馆为例
![浅谈数字化图书馆资源共享中的特色资源建设——以宁夏图书馆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c93c37e02768e9951e738ae.png)
中图分类号 : G 2 5 0 . 7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3 1 1 ( 2 0 1 3 ) 3 1 - 0 2 2 4 — 0 2
O 引言 不 断扩 大 , 无 论 是 公 共 图 书馆 或 高校 图 书馆 都 在 不 停 扩 充 图书馆作 为文献信息 的集散地 , 不仅是为人 民群众提 着 自己的馆藏资源以满足读者 的精神需求。 由于 文献信息 供 各种知识 、 信息的场所 , 更 是一个拥 有历史 文化积淀 的 的爆 炸 , 传 统 意 义 的 实体 图 书馆 已无 法达 到 全 面 收 藏 , 也 不
① 将 根据 用户 申请 , 会将 用户分为铜牌 用户、 银牌 用户和金 牌 算机即可完成所有操作 。同时还 可以进行下列 操作 :
用 户 , 对应 的 默 认 存 储 空 间 是 1 0 0 MB、 1 5 0 MB和 2 0 0 MB, 您的桌面和语音广播给学生 ; ②让 学生给 您和 其他 学生演
根 据 个 人 使 用 的情 况 ,还 可 以 向 管理 员 申 请 更 大 的空 间 。 示软件 ; ③ 监视和控制 学生端 桌面 ; ④ 给 学生传递 多种 类 该 系统 的好 处 是 自动 运 行 , 不 用人 为 干 预 , 每 位 同 学 申 请 型的视频文件和摄影 图片 ;⑤ 将桌面操作 录制到文件 中,
・ 2 2 4・
价值工程
浅谈数字化 图书馆资源共享 中的特色资源建设
— —
以宁夏 图 书馆 为例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Re s o u r c e s C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Di g i t a l Li b r a r y Re s o u r c e s S h a r i n g :
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利用
![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24c5ff1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b.png)
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利用引言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资源的重要聚集地,其资源的建设与利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术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性、资源类型、建设策略以及有效利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性1.1 支持教学与科研高校图书馆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是教师备课、学生学习和科研人员进行研究的重要支撑。
通过合理配置和更新资源,可以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
1.2 培养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在信息社会中获取、分析、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高校图书馆通过资源建设和服务,帮助学生和教师提升信息素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
1.3 促进学术交流高校图书馆不仅是知识存储的场所,也是学术交流的平台。
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促进校内外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高校图书馆资源类型2.1 纸质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出版物,是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基础。
2.2 电子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等电子资源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资源具有访问便捷、更新快速的特点。
2.3 特藏资源包括古籍、手稿、档案等具有特殊价值的资料,是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
2.4 多媒体资源包括音视频资料、软件工具等,丰富了用户的学习体验。
三、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策略3.1 需求导向根据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需求,有针对性地采购和开发资源。
3.2 合作共赢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出版社等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降低成本。
3.3 技术创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提高资源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3.4 用户参与鼓励用户参与资源的推荐、评价和反馈,形成良性互动。
四、高校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4.1 提高检索技能定期开展信息检索培训,帮助用户掌握高效的检索方法。
4.2 推广阅读活动通过读书会、主题展览等形式,激发用户的阅读兴趣。
4.3 加强参考咨询提供专业的参考咨询服务,解答用户在使用资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几点建议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几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8a2549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8.png)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几点建议在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方面,以下是几点建议:一、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如今数字化资源已成为信息时代图书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加快数字化资源的建设。
首先,要优先购买电子资源,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以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
其次,要建立高校自有数字化资源库,将学术论文、研究成果等进行数字化储存和分享,以提升高校的学术影响力。
最后,要开发并推广数据库检索系统,方便师生查找和利用数字化资源。
二、拓展外部合作渠道高校图书馆应积极与其他图书馆、研究机构以及出版社等建立合作渠道,以拓展文献资源的广度和深度。
可以通过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建立联盟,共享资源和资讯。
还可以与各类学术机构合作开展图书馆主办的学术研讨会或讲座,增加图书馆的学术影响力。
同样,与出版社合作,加强订购和收集优质图书、期刊等资源,以确保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质量。
三、注重特色馆藏建设高校图书馆应根据本校的学科优势和研究特点,建设具有特色的馆藏资源。
一方面,可以根据学科发展方向,提前规划馆藏资源的建设。
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将学术研究成果、高水平的学术期刊等作为首选馆藏内容,以满足师生对高质量资源的需求。
此外,注重收集与学校特色相关的稀缺文献,增强馆藏品的独特性。
四、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的场所,应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首先,要加强图书馆员队伍的建设,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其次,要改善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提供舒适的阅览环境和便利的借阅服务。
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供使用指导和咨询服务,使师生能够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另外,要鼓励师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服务策略和改进服务质量。
五、加强文献资源推广与利用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的同时,应加强对师生的推广和利用工作。
可以开设培训课程,教授文献检索和利用的方法和技巧。
还可以定期举办学术报告会、专题展览等活动,向师生宣传和推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ccec29b1f18583d048645979.png)
142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数据库技术• Data Base Technique【关键词】高校 图书馆 特色数据库 建设1 特色数据库建设对于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意义1.1 发挥馆藏价值高校图书馆通过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能够对零散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和加工,并使传统的纸质文献转化为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传输和显示的数字化资源,由此使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利用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1.2 实现资源共享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资源共享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图书馆在建设特色数据库的过程中,能够使一些具有特色的文献资源的存储形式转变为数字化,借助计算机网络,可以对这部分资源进行传递,确保资源共享目标的实现。
1.3 服务水平提升当前的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性质发生改变,在为本校师生服务的基础上,也开始为社会大众服务。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能够促进馆员工作能力的提高,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满足他们对特色馆藏资源的使用需求。
2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中的相关问题2.1 建设的基本要求2.1.1 要有特色高校图书馆在对特色数据库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体现出数据库本身所具有的特色。
如,地域特色、主题特色、学科特色等等,与普通数据库在内容上要有所区别。
除内容之外,还应当为使用者提供特色服务,从而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
只有这样,才能使特色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文/李媛媛数据库的价值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2.1.2 要实用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建设特色数据库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使用需要。
所以,应当确保特色数据库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为实现这一目标,要做好全面的调研工作,了解并掌握用户的实际需求,确保建设的特色数据库可用、好用、实用。
如,完善的人机交互界面、高效的查询与检索功能等。
2.1.3 要先进在对特色数据库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技术先进性尤为重要。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800ec55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0.png)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藏书资源,是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不断增长,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展开探讨,介绍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的现状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学府的重要资源库,拥有丰富的特色馆藏资源。
高校图书馆在学科专业领域的馆藏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通过长期的资源收集和整理,高校图书馆在各学科领域都积累了大量的专业书籍、期刊、论文等资源,为学生和教师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高校图书馆在文化历史资源的收集和保护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些高校图书馆致力于文献保护和数字化资源建设,通过收集保存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献、地方志、文献档案等,为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了独特的学术资源。
高校图书馆还在科研成果检索和知识产权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一些高校图书馆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了一些科研成果的数据库和知识产权信息平台,为教师和学生的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尽管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特色馆藏资源,但在开发和利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和利用。
由于各学科馆藏资源的分散性和专业化,很多馆藏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和共享,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
部分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资源建设和服务理念上存在一定的滞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资源在图书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部分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资源建设和利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无法满足学生和教师对于全文检索、在线阅读等方面的需求。
在特色馆藏资源的推广和利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些高校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虽然丰富,但是由于推广和宣传不力,很多学生和教师并不了解这些资源的存在和价值,导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福建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福建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https://img.taocdn.com/s3/m/22b1475d0912a2161579293d.png)
收 稿 日期 :2018—05—14
作 者 简 介 :赵 慧 真 (1975一 ),女 ,福 建 惠 安 人 ,副 研 究 馆 员 ,主 要 从 事 文献 资 源 建 设 研 究 。
基 金 项 目 :福 建 省 中青 年 教 师 教 育 科 研 资 助 项 目(JZ17O347)
特 色数 字 资源建设 指 的是 利用 数字 化 手段 ,将具 有 本地 特 色 、本 校 学科 特 色 与本 馆 馆藏 特 色 的各 类 资 源进 行搜 集 、整理 、分析 、融合 、揭 示 ,并 按 特定 的用 户 需求 在 统 一平 台上 对其 进 行组 织 ,进 而 为 用户 提 供 具有 针对 性 的特 色服务 。特 色 数字 资 源 建设 不 仅 是 图书 馆 服务 内容 的延 伸 ,也 是 图 书馆 服 务 手 段 的 提 升 ,更使 图书 馆不 再 只是知 识 的存储 场所 ,而 是变 成 了知识 的组织 者 和提供 者 。
46
泉 州 师范 学 院学 报
2018年 8月
表 1 福 建 省 高 校 图 书 馆 各 主 题 特 色数 字 资 源 建 设 情 况 分 类
主题
主题 类 型
福 福 其 民 公 民 建 建 他 办 办 办
专 业 特 色 15
55
23
19
本 校 科 研 成 果
流一 9 流一
特 色库 主要 是依托 本 馆特 色 馆 藏 文 献 资 源 ,并 根 据 本 校 学 科 专 业 建 设 需 要 以及 地 域 特 点 而 建设 。 总 的来看 ,福 建省 高校 图 书馆特 色数 字 资源 建设 突 出了馆 藏 特 色 、地方 特 色 、学 科 特色 、本校 特 色 和教 参 特色 (表 1)。从 建库 学 校数量 以及 特 色库 总量来 看 ,前 三种 特 色无 疑是 福建 省 高校 图书 馆特 色 数字 资 源 建设 的重心 。馆 藏特 色体 现 了图书 馆馆 藏建 设 的积 淀 ,尤其 是 古籍 与 民 国资料 ,其 建 库 主体 是 一些 历 史 比较悠 久 的学校 ,如 厦 门大学 (本馆 古 籍 珍 贵 图 书 目录 、民 国期 刊 专 题库 、民国报 纸 专 题 库 、民 国 图 书专 题 库)、福建 师范 大学 (馆 藏 中华再 造 善 本 书 目数 据 库 、馆 藏 民 国中文 文 献 特 色 数据 库 、福 建 师范 大 学 民 国 中外 文 图书 )等 。地方 特色 涵盖 本 地 的历 史 、文化 、人 物 、地理 环 境 和 经 济 产业 等方 面 ,其 建库 主体 是 一 些综 合性 高校 ,如 闽南 师 范大学 (闽南文 化特 色数 据 库 、闽方 言 专题 数 据 、闽 台生态 农 业 库 )、集 美 大学 (陈嘉 庚研 究数 据库 )等 。专 业特 色则 突显 了本 校 学科 专业 特 色 ,其 建库 主体 是 理工 类 高 校 ,如福 州 大学 (建筑 图文 库 、化 学 催化 库 )和福建 农林 大 学 (福建 省 主要造 林 树 种库 、亚热 带 果树 病 虫 害 库 )等 。本 校特 色主要 包 括本 校教 师 的科 研 成果 和 学生 的学 位论 文 ,而教 参特 色 主要 是结 合学 校 的教学 资 源需 求而建 。
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利用方案
![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利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0a89ad1711cc7931b716f5.png)
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与利用方案文章主要分析了国内外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共享情况现状,分析了国内高校资源共享的发展情况和特点。
以辽宁何氏医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为例制订特定的发展方案,为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利用方案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标签:信息资源共享;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一、国内外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共享的情况1.国外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共享的情况早在1933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三所大学图书馆便组成了三角研究图书馆网络(Triangle Research Library Network,TRLN),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图书馆联盟。
在欧洲其他发达国家,以联盟形式的资源共享实践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大洋洲以及亚洲的发达国家,也找到了适合各自国情的资源共享之路。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共享实践也不甘示弱,如巴西、印度等国。
2.国内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共享的情况我国从1998年开始,提出实施中国高等文献保障体系,随着资源数字化及网络化的普及,经过20年的建设已经拥有多个比较完善的国家级的资源共享平台。
我国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主要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
这些资源共享平台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达到资源的共享,任何组织只要通过合理的方式申请加入,就能够享受这些资源和服务。
二、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发展情况当前,大多数高校能够认识到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但仍然有很多高校如民办院校对信息资源共享的认识不够,几乎未加入任何资源共享平台。
我国高校图书馆与国外共享联盟进行共享与共建还在起步阶段,大多数院校只是与少数的国外高校图书馆有共享的协议,还未实现与国外机构的互联与互通,要想打通壁垒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三、我馆目前资源共享的情况目前我馆现有共享资源体系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
广东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与共建共享研究
![广东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与共建共享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1ef2a3fa32d7375a41780dd.png)
广东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与共建共享研究吴小清(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广东广州)数字资源在数字图书馆中处于核心地位,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核心和最终目的。
本文通过采用网络调查法和综合分析法对广东省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数字资源建设的现状,指出了共建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尽快实现共建共享的对策。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一、数字资源的定义及数字资源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地位数字资源是文献信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发布、存取、利用的信息资源总和。
商业化的数据库、机构或个人建立的数据库、各种网络免费资源等都属于数字资源。
从数据的组织形式上看,有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网页、多媒体资料等类型。
数字资源在数字图书馆中处于核心地位。
文化部副部长艾青春在《认清形势、把握机遇、积极推进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资源建设》一文中强调指出:“在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中,要把资源建设摆在应有的核心地位,就要正确处理好‘路、车、货’的关系问题。
‘路’就是互联网、网络,‘车’就是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货’就是数字资源库。
”只有拥有海量的、有组织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才是数字图书馆的“物质”基础和核心,才是数字化图书馆的根本内涵。
二、广东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情况调查本次调查采取网上调查的方式,对教育网上列出的71所广东高职院校(2009年广东省具有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进行调研,包含了公立和民办院校的图书馆。
调查方法为通过浏览图书馆的主页,了解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情况。
对这些学校图书馆拥有的数据库资源按照购买的中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特色(自建)数据库等类型进行统计。
(统计截止日期2009年8月)1.图书馆网站建设情况据统计,71所高职院校中,图书馆建设了网站且购买或拥有了数据库资源的有35家,占总数的49.3%,而31家没有网站或网页无法显示甚至有的打开时显示“本板块正在建设中……”,此种情况占总数的43.7%,主要集中在民办院校图书馆,而有的图书馆网站上只有关于图书馆的介绍“本馆概况”,并没有电子资源,一共5家,占总数的%。
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与开放共享研究
![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与开放共享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82394b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a.png)
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与开放共享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普及,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和开放共享已成为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和开放共享不仅可以满足师生学习和科研需求,更能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影响力。
一、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意义1. 资源丰富多样: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可以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知识资源,包括电子书籍、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专利信息等。
这些数字资源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访问和利用,极大地方便了学习和科研工作。
2. 提升服务能力:数字资源建设可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传统的纸质图书存在借阅限制和流通时间限制,而数字资源可以同时供多个用户使用,不受数量和时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满足了用户获取信息的多样化需求。
3. 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有利于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数字资源可以便捷地与全球范围内的其他高校图书馆进行资源共享,促进学术资源的互通有无,推动学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术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
二、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关键问题1. 资源获取与采编: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首要问题是资源的获取与采编。
图书馆需要建立与出版商、数据库提供商等的合作渠道,获取优质的电子资源。
同时,图书馆需要制定科学的资源采编策略,选择适合学校特色和学科需求的数字资源,确保资源的质量和适用性。
2. 资源组织与分类:数字资源的组织与分类是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图书馆需要建立起高效的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将获取的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和标注,以便用户能够方便地查找和利用。
同时,图书馆还需要建立数字资源的元数据标准,以提高资源的可搜索性和可发现性。
3. 数据安全与保护: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离不开对数据安全与保护的重视。
图书馆需要建立完善的数字资源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对资源进行备份与灾备、加密与权限控制、防护与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探究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b9004f6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8.png)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探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的普及,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数字化馆藏资源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拓展图书馆的藏书范围,还能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满足师生学习、教学和科研的需求。
本文将从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的概念、目的和意义入手,探讨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的概念、目的和意义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是指将图书馆馆藏中具有特殊价值和特色的文献、档案、图片、音像资料等进行数字化处理,以便于利用和传播。
其目的在于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满足用户需求,推进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承,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1. 丰富馆藏资源:通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将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变成电子资源,丰富馆藏,提高馆藏的品质和数量。
这样可以节约馆藏空间,便于保护和管理馆藏,也方便了用户的查阅和利用。
2. 推进学术交流: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可以促进学术研究及交流,为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更为方便的资源,扩大了学术信息的覆盖范围。
这也为高校图书馆在学术交流领域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3. 促进文化传承: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推动社会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1.资源种类单一:目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以书籍、论文、报刊、图片等静态资源为主,动态资源如视频、音频等比例较少。
这种单一的资源类型难以满足多样化的用户需求。
2.数字化质量参差不齐:一些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可能存在扫描不清晰、文字模糊等问题,影响了用户对资源的使用和利用,降低了数字化资源的使用价值。
3.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由于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的数量较大,为了方便用户对资源的查找和使用,高校图书馆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检索系统,提供更加专业的检索和利用指导。
基才用户视角的湖南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探析
![基才用户视角的湖南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c8cf0ccc17552707220845.png)
产 品市 场 上 制 胜 的法 宝 。因 此 , 国高 校 图书 馆 应 加 强 特 色 我
数据库共享 , 提高资源 的有效利用率 。
v sg tstrepoe t tesl b i h rceit aa aeo nv ri irr si n n tecaatr t aa aeu d rtepoet et ae he rjes:h ef uh c aatr i d tb s fu iesyl ai n Hu a , h h cei i d tb s n e h rjc i - sc t b e r sc
【 关键词 】 特 色数据库 ; 资源共 享; 高校 图书馆 ; 湖南省
【 btat】 T ippr tii l aa zs oee i a i t e ucscnt co n hr gi H nnpoic.t a l i As c r s hs ae a sc y nl e clg b r dga r ore osut nadsa n ua rv eIm i y n s tta y l l r y i l s l r i i n n n —
H nnu i ri i t ba ,h a c r t a b s i H n npoic n e epo c o C LS I dsoes o epo l s u ha u a n e t d i l i r t c r t i i dt ae n u a rv e d r h r et f A I .t i v r s rb m c s v sy ga l r y e h a e sc a n u t j c m e s
高专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
![高专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https://img.taocdn.com/s3/m/0f395a1d866fb84ae45c8d52.png)
二. 高专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的
现 状
在全国数字化大潮 的推动下, 多高专 院校 许 图书馆 已经开始并且 日益重视数字化建设。 特别 在近几年 内, 这项工作进展神速 , 越来越 多的高 职高专 院校 图书馆实现 了计算机管理, 建起 了电
一
、
数字资源的概念及类别
他类似书的出版物) 电子期刊 ( : 包括其他类似期 刊 的出版物) 二次文献数据库 ( ; 包括题录、 文摘 、 索引等)其他数据库。 ;
随着 社会 的发展 和科 学 技术 的进 步 , 们不 人
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 数字资源建设 已成为高校图 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信息化和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 , 使束缚 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的坚冰开始消融, 社会大环境 正朝着有利于共建共享的方 向发展。在数字化 的 浪潮 中, 高专 院校 图书馆应当尽快成 为“ 图书 大 馆” 网络中的一个节点。高专院校图书馆数字资 源 的共建共享虽然 已开展 了一定时期, 但尚未形 成整体优势,且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 的问题 ,
邹
8 O
( 5., 湖南衡阳人, 1 2)女, 9 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图 书馆馆员;
勇 (94 ) 男 , 南永 州人 , 1 8- , 湖 湘潭 大学管理学 院图书馆 学专业 2 0 级本科生。 02
维普资讯
高校图书馆是知识 的圣殿 、学子 的天堂, 承
必 须按 照统 一 的规 范 重新 加 工 , 大 大影 响 了 当 这
前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程 的建设进程 。 在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 共享 工程 的实施过
程 中 , 受 一 定 的协 调 和 指 导 , 这 一 浩 大 工 程 接 是 中必 不可少 的一 环 。协调 是 为 了确 定各 馆数字 化 建设 的方 向, 指 导则 是 为 了更好 的建 立起 具 有 而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探究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1cb40a4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c.png)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探究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建设,成为了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探究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现状与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措施。
一、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1.1 促进学术研究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可以为教师和学生的学术研究提供更多更丰富的资源支持。
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可以使得高校图书馆拥有更多的特色资源,包括稀缺的文献资料、古籍珍本、地方文献等,这些资源可以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支持,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
1.2 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建设还可以为高校的教学活动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支持。
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数字化资源的使用,获取到更加精准和专业的资料,从而更好地支持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活动。
这些资源可以使得教育教学更加立体和深入,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1.3 保护文化遗产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文化遗产。
一些古老的文献资料、珍本书籍、民间资料等在数字化资源中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这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人类文化的丰富和多样,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4 推动科技创新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可以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中不仅包括传统的文献资料和古籍珍本,还包括一些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创新成果,这些资源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参考,推动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
2.1 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初步成果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了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工作。
一些高校图书馆已经完成了一些稀有文献、古籍珍本的数字化工作,形成了一些数字特色馆藏资源。
这些资源为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2.2 面临的挑战数字化特色馆藏资源建设还面临一些挑战。
一些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工作还不够完善,数字化资源的整理和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a2d950881c758f5f71f67de.png)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实现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对策。
标签: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资源共享是指图书馆在自愿、平等、互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和图书馆与其他相关机构之间的各种合作或协作关系,利用各种方法共同利用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的全部活动。
共建是共享的物质基础,没有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就没有资源保障。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决定了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在图书馆早已深入人心,从最初的”图书-情报一体化”,到目前正在构建的各级”文献保障体系”,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了较快发展,其中心思想和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达到信息资源的共识、共建与共享。
目前,高校图书馆面对资源不断增多、在校学生增加、工作人员不足、经费紧张、有效的文献信息资源闲置与短缺两个极端并存的现实,使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需要更为迫切。
然而目前还存在很多制约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问题,探索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主要问题1、缺乏全局观念,资源共享意识淡薄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仍然习惯于以馆藏多少作为评价图书馆的等级标准,共享意识淡薄,缺乏全局观念,保守主义、形式主义和本位主义思想严重,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2、僵化滞后的管理体制限制了共建共享的发展空间管理体制的滞后制约着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一步发展。
管理体制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关键因素,起着统筹规划、全面协调的作用。
图书馆的管理决定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活动能力、规模、形式和效益,一个图书馆的性质任务、规章制度、馆藏特色、服务手段、服务方式等也极大地影响着其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水准。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制一直存在整体事业与分散管理的矛盾,由于缺乏宏观管理,没有权威性的协调机构进行统一的规划和领导,各自为政,欠缺协作意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较差,造成资源的分散无序和重复浪费,有效的文献信息资源闲置与短缺两个极端并存的局面。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实践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bc7a508cc17552707220840.png)
1 前 言
现代化 信 息 技 术 的 不 断 发 展 , 使 得 高 校 图 书馆 数 字资 源建 设 与共 享 成 为 了一 种 必 然 和 发 展 趋 势 , 它 可 以使得 原先 的图书 馆馆 藏 资源 由单 一 的 印刷 型 转 向 印刷型 、 电 子 型 和 网 络 型 数 字 资 源 的融 合 与 整 合, 从 而超越 了 有 限 的 物 理 空 间 和 固定 的 物 质 载 体 的局 限性 。这是 因为 , 随 着 时代 的变 迁 与发 展 , 人 们 对于知识信息 的需求途径越来越广 , 需求质量越来 越高 , 传统的馆藏资源大大浪费 了人们 的时间、 金钱 和精 力 , 显然 不 能够 满 足人 们 的 多元 化 与个 性 化 需 求 。在信 息化 时代 背 景 下 , 这 种 馆 藏 资 源 显 然 迫 切 需要 改革 。未 来 的 图 书馆 应 该 依 据 资 源 特 色 、 服 务 特色 、 服务 技 术手 段等 来评 价 其 质 量 与水 平 , 而 不 是 简单 地 以办馆 大小 或者 馆 藏 书籍 的多 少 来评 价 。应 该说 , 目前 我 国高 校 图书馆 数 字 资 源建 设 与 共 享 , 是 项 新世 纪 、 新环 境下 面 临 的重 要课 题 和任 务 。
第3 3卷 第 7期
河南校 图 书 馆 数 字 姿 源 建 设 与 共 享 实 跬
金 关键 词 : 高校 图书馆 ; 数 字资 源 ; 建设 ; 共享; 实践 蕊
(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 江苏 常州 2 1 3 1 6 4 ) 摘 要 : 文章 围绕 目 前我 国高校 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实践展 开进一步的讨论 , 以期 能够加 快我 国高校 图书馆数 字 资源 建设 的进 程 , 更好 地 为用 户提供 信 息资 源共 享服务 。 当然 , 在 网络化 环境 下 , 高校 图 书馆 数 字 资 源建设 与共 享 必须提 供 科 学、 合 理 的保 障体 系, 形 成一 种共 建共 享联 盟 , 实现虚 实资源 的平衡 与 融合 。 中图 分类 号 : G 2 5 8 . 6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3—1 5 8 8 ( 2 0 1 3 ) 0 7— 0 l 1 3— 0 2
小议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
![小议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https://img.taocdn.com/s3/m/6efaa4d876a20029bd642d80.png)
田金 蕊
( 安 文理 学 院 图 书馆 , 西 陕西 西安 摘 要 :文 章 从 数 字 资 源 入 手 , 述 了 高校 图 书 馆 数 字 论
资 源建 设 存 在 的 问题 和 解 决方 法 ,最 后 论 述 了数 字 资 源 共 建 共 享 的 内容 。 关 键 词 : 高 校 图 书馆 数 字 资 源 存 在 问题 解 决 方 法 共 建共 享
3解 决 的 方 法 . 3 1 用合 作 的方 信 息 资 源 是 用 户 通 过 计算 机本 地 或 远 程 读 取 使 用 以 数 字 形 式 存 储 在 光 、 载 体 上 的 图 像 、 字 、 音 、 频 等 信 磁 文 声 视 息 。与传 统 的信 息 资 源 相 比 ,数字 信 息 资 源 具 有 品种 类 型 多 样 、 量 庞 大 、 类 繁 多 ; 布 广 泛 、 取 方 式 的延 伸 拓 展 多 数 种 分 获 样 : 取 方 式便 捷 、 递 迅 速 等 特 征 。 存 传 2高 校 图 书馆 数 字 资 源 建设 存 在 的 问 题 . 21 .引进 和 购 入 的 数 字 资 源 多 , 自建 的 数 据 库 少 。 根 据 中国互 联 网 络信 息 中心 统 计 。 目前 国 内 在 线 数 据 库 总 数 为近 五 万个 。 中只 有 20 多 的数 据库 隶 属 于教 育 、 研 其 00 科 机 构 , 就是 说 教 育 、 研 机 构 的 在 线 数 据 库 总 数 很 少 , 总 也 科 从 体 上看 图书 馆 自建 数 据 库 较 少 。 22 般 性 数 据 库 多 . 成特 色的 资 源 库 少 。 . 一 形 我 国 高 校 图 书 馆 数 据 库 建 设 总 体 上 看 , 其 数 量 已 达 到 10 多 个 。 普 遍存 在 的 问题 是 没 有形 成 自 己的 特 色 。 内高 50 但 国 校 自建 的数 据库 , 真 正 具有 较 高 实 用 价 值 . 成 自己特 色 的 能 形 数据 库 很 少 ,高 校 图书 馆 数 据 资 源 建 设 的 特 色 及 规模 还 没有 形 成 扬 向上 的办 学校 风 、 学风 , 会 冲 刺 教 育 高 峰 和迎 接 市 场 对 人 就 才 需 求 的严 峻挑 选 与 考 验 。 二、 民办 院 校 的精 气 神 源 自于环 境 、 管理 和 信 任 民 办 院校 的 精 气 神 , 相 当程 度 上 是 由其 办 学 环境 、 理 在 管 水 平 和 信 任 决定 的 。因 为 在 目前 的 国有 公 办 主导 和 市 场 发 育 条 件 下 . 国 民办 教 育 的 学 生 来 源 分 布 空 间 还 太 小 , 生 和 我 学 家 长对 民 办 院 校 还 持 有 怀 疑 目光 。 民办 院 校 大 量 把 目光 “ 散 步 ” 高考 落 榜 生 中 , 乏 必 要 的素 质 较 高 的 生 源 。在 这 种 环 在 缺 境 下 。 办 院 校 必 须 通 过 改 善 办 学 环 境 , 强 管 理 和 建 立 信 民 加 任 提 升 知名 度 . 变 办 学 形象 。所 谓 民 办 院校 之 精 , 是 指 民 改 就 办院校在参与教育资源竞争 、 生存 、 发展 、 大 、 升 、 流 过 壮 提 交 程 中 . 学 生 和 学 生 家 长 羡 慕 的 活 力 之 本 源 , 随 校 训 发 展 被 追 教 育之 理 念 , 学 创新 之 要 务 , 升 知 名度 之更 本 。所 谓 民 办 办 提 院 校 之 气 ,就 是 指 学 院 在 规 划 设 计 布 局 上 同 样 之 大 气 和 气 魄 , 与 国有 公 办 院 校 相 媲 美 : 业 设 置 之 独 特 、 具 一 格 ; 敢 专 别 学 子 朗 朗读 书 、 习之 气 氛浓 厚 。所 谓 民办 院 校 之 神 , 是 指 学 就 学 院学 习育 人 环 境 同 样 之 优 雅 、 静 、 美 . 与 国 有 公 办 校 宁 神 敢 园 相 提 并 论 , 知 氛 围 之 宽 阔 、 内外 学 术 交 流 之 频 繁 如 神 求 国 造 i 生 面 貌 、 神 之 神 采 ; 师 队 伍 有 理 想 、 气 魄 、 追 学 精 教 有 有 求 、 胆 识 、 风 采 、 水 平 、 能 力 和 敢 于 创 新 之 精 神 和 志 有 有 有 有 气 。 民 办 院校 的精 气 神决 定 着 一 个 民办 院 校 的 办 学 实 力 . 决 定 着 一 个 民办 院校 在 国家 教 育 中的 地 位 , 决 定 着 一 个 国家 也 以何 种 方 式 、 种 手 段 面 对 高 等教 育 全 民化 的方 向 问 题 。作 何 为 高 等 教 育 主要 组 成 部 分 的 民办 高 校 的 核 心 是 要 能 够 很 好 地 结 合 市 场 对 人才 知识 结 构 的需 要 给 自 己合 理 定 位 。在 办 学 中突 出 把 培养 人 与 市 场 挑 选 人结 合起 来 :把 培 育 人 与 锻 炼 人 的智 慧 结合 起 来 :把 市 场 需 要普 通 专业 人 才 与 培养 市 场 精 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与共享□别立谦肖珑朱强姚晓霞 / 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 100871摘要:文章依据CALIS管理中心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所做的调查,阐述高校图书馆在自建数字资源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自建资源共享以及CALIS特色库的建设情况,最后以北大图书馆为例,说明单馆开展自建数据库的整体构架和考虑。
文章旨在总结现状,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建设,自建数据库,特色资源,存储技术,共建共享DOI:10.3772/j.issn.1673—2286.2011.02.010数字资源建设由于对知识和文献的整理、使用、传播、共享、保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到图书馆界越来越多的重视。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主要包括引进数据库、自建数据库两方面。
而在后者当中,各馆特色资源的数字化以及原生数字特色资源的建设尤其重要,并已经逐步成为主流。
本文依据CALIS管理中心在全国高校范围内所做的调查,阐述高校图书馆在自建数字资源方面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介绍自建资源共享以及CALIS特色库的建设情况,最后以北大图书馆为例,说明单馆开展自建数据库的整体构架和考虑。
文章旨在总结现状,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1 高校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工作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各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自建特色库的工作,除参与CALIS和CADAL项目的数字资源建设外,许多高校基于学科特色、地方特色和馆藏特色自建了许多数字化资源,多表现为对这些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与利用。
2010年CALIS管理中心对全国自建特色数据库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截至2010年6月7日,共有至少107所高校图书馆已建或在建特色数据库300余个。
其中,拥有1-3个自建库的高校馆数量居多,占参与调查的高校馆总数的84.11%;自建库的数量达到5个或以上的图书馆有13家,占总量的12.15%,其中4所高校馆的自建库数量超过10个,分别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山西大学图书馆和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
图1 高校自建数字资源数量分布情况(图书馆数量,占总量百分比)数据库服务方面,提供较为开放的书目服务。
300多个自建库中,采用开放书目检索的数据库有213个,采用账号获取原文的数据库有73个,免费获取原文的数据库有146个,部分试听试读的数据库有25个。
多数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服务方式,此外还有自建库采用iso镜像文件下载、在线视频文件浏览等方式。
数据库内容的访问相对封闭。
例如在登录认证方面,采用校内IP登录的有247个,占资源总量的80.72%;含校外IP 登录的有48个,用户名密码登录的有82个,其他访问方式的数据库有37个。
少数库采用IP与用户名密码双重登录方式。
数据库数量多,但容量小,规模化不足。
在资源总量方面,自建库所含资源数量相差甚大,少则几十条,多则百万余条记录。
大多数自建库容量集中在1G到1T之间。
300多个自建库中,共有226个自建库给出了容量值。
其中,容量1G以下的自建库有33个,1G~1T的自建库有163个,1T以上的自建库有30个。
图2 高校自建数字资源规模分布在资源类型上,依然以全文、书目文摘、事实数值为主,但其他类型如音视频、图片图像、地图、乐谱、网站、档案、手稿等资源的数量在迅速增长。
在参与调查的数据库中,只含有一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154个,含有两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81个,含有三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41个,含有四种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22个,含有五种及以上资源类型的数据库有16个。
按资源类型统计,含有书目文摘的数据库有176个,含有全文的数据库有207个,含有音视频的数据库有73个,含有事实数值的数据库有59个。
全文占有一定比例。
根据调查结果看,全文资源所占比例≥50%的数据库占总量的60%。
其中,全文比例≥80%的数据库有167个,全文比例达到100%的数据库有125个,约占40%。
在全文比例达到100%的自建库中,有1/4为学位论文、随书光盘、机构库、教参书等较为通用的自建库,学科专业意义上的自建库全文资源的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数据基本遵循了已有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
大多数自建库都有自己的著录标准。
遵守CALIS相关标准的数据库占43.78%;遵守DC标准的占23.24%;遵守CNMARC标准的占10.27%;遵守系统数据库要求的占5.95%,自定义的占6.49%。
数据库较为开放,多数数据库都有支持标准协议的接口,以支持OAI和OpenURL为主。
支持OAI接口的自建库达到总量的50%,支持OpenURL的自建库达到54%。
有39个自建库支持两种或以上的接口。
自建库的版权问题有不同程度的解决方案。
版权问题解决最好的是毕业生论文,由学生签署授权声明;个别自建库取得了责任者的授权;大部分自建库都采用校内/馆内访问的方式来进行版权保护。
总体来看,全国高校自建数字资源已经有了比较扎实的建设基础,特别是在数据库的数量、数字资源类型和数据标准规范方面,都有了良性的发展态势,为下一步资源共享、规模化整合与服务建立了良好的开端。
2 高校图书馆自建资源的共享建设[1]自1998年始,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图书馆一边开展自建数字资源工作,一边寻求自建资源的共享途径,以期达到规模化效益,真正为用户提供服务。
而共享工作的开展,基本是通过CALIS和CADAL项目进行的。
其中,CADAL的前身是高等学校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China-America Digital Academic Library)。
一期完成了100万册(件)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二期将在一期的基础上完成150万册(件)数字资源,并建立分布式数据中心和服务体系,实现数据安全和全球服务。
本文主要以CALIS项目为例,概述高校图书馆自建数字资源的共享建设。
2.1 总体情况CALIS组织高校图书馆,开展自建数字资源的共享,是通过开展一系列文献数据库的共建共享来进行的,如:高校学位论文库、教学参考信息库、专题特色数据库。
高校学位论文库:是在原有博硕士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的基础上建设的一个集中检索、分布式全文获取服务的博硕士学位论文文摘与全文数据库。
学位论文由学生通过网上直接提交电子文本的方式采集,目前积累了大约42万条学位论文文摘。
约80家高校图书馆签订了参加项目建设的协议,其中70多家建立了本地学位论文提交和发布系统[2]。
教学参考信息库:将各校教学信息以及经过教师精选的教学参考书数字化,形成教学参考信息库与教学参考书全文数据库及其管理与服务系统,供师生在网上检索和浏览阅读。
目前共有50余所高校图书馆参加该项目的共享建设,教学参考信息库中的教参信息达5万余条,解决版权并完成电子书制作的图书1万多种,另有由出版社推荐、子项目管理小组组织精心挑选的具有电子版的教参书近1万种。
经全面整理归并,总共完成授权加工入库并安装在全文电子教学参考书库中的电子图书2万多种以及出版社推荐的电子教学参考书6万多种[3]。
专题特色数据库:集中了高校独有的数字化特色文献资源,体现在:1)学科特色:以某重点学科或某特定专题、或具有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或能体现高等教育特色的资源;2)地方特色:如具有一定的地域和历史人文特色,或与地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3)馆藏特色:如具有他馆、他校所不具备或只有少数馆具备的特色馆藏,或散在各处、难以被利用的资源等[4] 。
CALIS“九五”建设期间,CALIS共建成25个特色数据库。
“十五”期间,经专家评审,为75个特色数据库立项,其中9个立项为重点资助,37个立项为一般资助,其他为非资助项目,统一纳入CALIS特色库体系中。
但由于“十五”特色数据库要求了统一的建库标准和服务功能,一些馆由于自身原因难以实现,因此,“十五”建设结束时,共有65个项目真正成为CALIS的特色数据库。
2.2 合作与共享建设的成功经验1)建库标准采用科技部《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项目所推荐的一系列相关标准,包括数字加工规范、元数据格式规范及收割协议、检索与服务协议等,对各类型特色库实现统一元数据检索与分布式的全文服务功能;围绕数字资源生命周期,建立特色库元数据收集及对象数据访问机制,使特色数据库系统具备分散对象数据和统一元数据集的构架。
2)应用现阶段先进、成熟的技术,构架专题特色数据库运行平台。
专题特色库运行平台的功能包括统一的元数据检索与分布式的全文服务,以实现合作建设与资源共享。
软件平台划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参建单位特色库建库系统和元数据中心节点系统。
建库系统由项目组向各承建单位推荐适当的系统软件,以便使运行平台具有相对一致的起点和整体性。
在CALIS技术中心的指导下,提供统一的相关标准与接口,将专题特色数据库纳入CALIS综合文献服务体系。
3)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适合我国高校现阶段发展的专题特色库组织机制和运作模式。
项目实施采用集中组织管理、建库标准相对统一、参建学校分散建库、专家监督指导的方式,把尽可能多的高校特色资源组织到CALIS资源体系之中。
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主要依靠各校自主投入,CALIS进行政策和技术引导,并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和奖励。
4)项目建设遵循CALIS资源共享的规则,数据库完成后作为CALIS的共同建设成果,建设单位向CALIS成员馆提供二次文献的WEB方式的公开免费检索;对于一次文献,除涉及版权和保密的由参建单位自行选择发布方式外,原则上提供对CALIS成员馆的公开服务,并探索建立资源共享的利益补偿机制。
项目在形成一定阶段性成果后,面向社会各界服务,建立与之相关的服务机制和配套收费体系。
2.3 案例介绍:学苑汲古——高校古文献资源库《学苑汲古——高校古文献资源库》是CALIS建设得较为成功的特色数据库之一。
2004年初,在CALIS的支持下,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牵头,联合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筹划建立,其后有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参加,旨在实现高校古文献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相应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古文献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体系。
在各馆的努力合作下,数据库的建设取得长足发展:1)建成了古籍元数据库,初步完成了主要成员馆所藏古籍的计算机回溯编目。
截止到2009年底,元数据总量已达274,324条。
2)初步建立了对象数据库,包含了大量的古籍书影图像和古籍电子图像。
截止到2009年底,已完成全文图像扫描82,373册,书影42,374幅。
3)制定了完整的标准规范,包括古籍、舆图和拓片的元数据规范和著录规则,作为数据库系统设计的蓝本及各馆进行元数据著录的依据;制定了《古文献资源数字加工标准参考方案》等一系列古文献数字化加工标准;初步设计了数据库的知识管理框架图以及一些具体的知识管理相关标准;确定了系统互操作协议以及其他应用服务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