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察生育率变化可以使用多种指标,例如粗出生率、一般生育率、年龄别生育率、总和生育率、粗再生产率、净再生产率等。在具体分析中使用什么指标,取决于我们的研究目的和各种数据的可获得性。在多数文献中,出生率和总和生育率是最常使用的指标。

刘铮,邬沧萍,查瑞传.人口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6]查瑞传.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技术[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1.1990年代初,全国性调查的数据都一致性表现出生育水平大幅度迅速下降(陈胜利,1996;于景元、袁建华,1996;曾毅,1996),后来的一些全国性调查乃至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出来的总和生育率(TFR)甚至低到了“似乎难以解释”的极低水平(郭志刚,2000a;张为民、崔红艳,2002;于学军,2002;丁峻峰,2003)。对于这种情况,既可以从1990年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生育意愿出现转变、生育年龄推迟、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提高等角度来部分地加以解释,同时出生漏报也构成解释之一,甚至有人认为这些调查的生育数据质量存在极为严重的漏报,因此已完全不可信。

TFR是指假定某一年龄队列的妇女按照当前(通常为某一年)的生育模式和生育水平度过整个育龄期,并且在其间无一死亡(即都能活到育龄期结束),平均每名(或每千名)妇女将会生育的孩子数。TFR是一个标准化的生育率度量指标,它消除了育龄妇女年龄结构的影响。但TFR并不反映任何一个妇女年龄队列度过生育期的实际生育水平,反映的只是一个假定妇女年龄队列的生育经历。并且也没有考虑妇女在育龄期内的死亡情况。由于TFR指标的特殊涵义和作用,加之计算简单,表达直观,涵义明确,使它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随着生育率转变的全球化,越来越多国家的生育率达到低水平。生育率不仅降到更替水平,而且越来越低于更替水平。国际学术界出现了对低生育水平的进一步分类:当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时,称作低生育率(lowfertility);当总和生育率进一步下降到1.5以下时,称作很低生育率(verylowfertility);而当总和生育率降到1.3以下时,称作最低或极低生育率(lowest一lowfertility)。1990年代以来,极低生育率在欧洲出现并扩散。进人本世纪以来,极低生育率也出现在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而中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总和生育率更是下降到了1以下.

5、中国生育现状及变化------范洪敏.中国低总和生育率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8-11

自19 世纪70 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水平便开始了下降的步伐。总和生育率(TFR)从1972 年的4.95 下降到1979年的2.72,1989 年的2.35[1]。20 世纪90 年代是中国总和生育率的转折年代,1991 年开始总和生育率骤然下降,并一直保持下降趋势,统计数据显示2000 年TFR 只有1.22,2010 仅为1.18。然而其他人口学家对官方公布的有关生育和出生数据产生怀疑,并采用各种推算方法对TFR 进行了重新估计,如Robert D.Retherford 等人根据1990年和2000 年人口普查数据,采用亲子匹配法和生育历史重构方法,预测中国2000 年的真实TFR 水平已降低到1.5-1.6[2]。郭志刚采用对“五普”低龄人口进行户内母子匹配的方法研究后认为,20 世纪90 年代后期总和生育率已处于1.5 以下的可能性很大;于学军对2000 年普查数据的人口总量和结构进行评估后认为,总和生育率大致应该在 1.6~1.8 之间。王金营在对普查数据进行漏登评估的基础上重估总和生育率,认为总和生育率水平自1994 年以来一直保持在1.72~1.76 之间[3]。由此可见,不管是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还是不同学者估计的不同数值,都已经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水平早已降至更替水平以

下,这在一定程度上足以说明中国早已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并极有可能陷入“低生育率陷阱”。根据低生育陷阱理论,当TFR 降到1.5 这一水平时, 会引发低生育率的自我强化机制, 从而进一步降低生育率, 陷入低生育率陷阱[4]。

[1]许静.中国低生育水平与意愿水平的差距[J].人口与发展,2010,16(1):27-37.

[2]Robert D.Retherford,Minja Kimchoe,Jiajianchen,Lixiru, Cuihongyan.How far has fertility in China really declined?[J].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005,31(1),57-84.

[3]朱勤.2000-2010 年中国生育水平推算—基于六普数据的初步研究[J].中国人学,2012(4):68-77.

[4]石人炳.低生育率陷阱:是事实还是神话?[J].人口研究,2010,34(3):107-112.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初实施计划生育以来,人口生育率不断下降,总和生育率从1965~1970年的接近6,下降到1980~1985年的215和1990~1995年的更替水平以下i

i

陈卫,彭秀健. 中国的生育率下降:世纪末回顾[J]. 西北人口,2000,01:3-6中国自20 世纪70 年代实施控制人口数量的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生育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人口统计资料,反映一定时期生育水平的总和生育率已经远低于更替水平!与此同时,中国生育水平转变的历程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发展历程!根据人口学理论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社会经济的进步普遍伴随着生育水平的下降!根据_中国人口统计年鉴‘资料,中国人口总和生育率在20 世纪90 年代经历了一个快速的下降,并且从2000 年以来一直保持在低水平。从 年代后期开始, 中国生育水平结束了多年徘徊, 开始新的下降。年国家计生委所进行的全国生育率抽样调查结果表明,

年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这一结果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争论。尽管不同的研究人员所计算的总和生育率数值略有不同, 但是都一致发现生育统计值水平很低陈胜利于景元、袁建华, 曾毅 。年调查数字还显示出年的总和生育率仅为 , 大多数研究人员都认为这一数字受到出生漏报的影响, 有人认为突然在一两年中发生这样大幅度的生育率下落很不可信也有人认为虽然会有漏报, 但生育率水平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以下还是可以接受的。一些研究通过与以往统计数据的一致性检验发现, 从 年代开始, 调查所得到的生育率统计就存在一个现象, 即距调查时间越近的年份, 出生漏报问题越明显。对这种出生漏报的解释是, 距调查较近年份不符合计划生育的出生尚未得到处理, 因而更可能是有意识瞒报。这种统计现象显然与出于遗忘而产生的现象不同, 因为后者表现为距调查时间越远, 漏报现象越严重。与此对应 年代国家统计局所进行的一系列年度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所得到生育水平(于学军,王广州.中国90年代以来生育水平研究[C].//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科学讨论会论文集.2003:709-736.)李建民,王金营.中国生育率下降经济后果的计量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1期 8-16表1 列举了1990、2005年WHO各分区孕产妇死亡数、死亡率以及平均年下降速率。结果显示, 2005 年孕产妇死亡率世界平均水平为386175 /10万, 死亡率最高的地区为非洲区875176 /10万, 最低为欧洲区27164 /10万。中国为45 /10万,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从1990~2005年, 除东地中海区之外, 其它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呈整体下降趋势, 全世界的孕产妇死亡率平均年下降速率为0195% , 其中最快的是欧洲区4109%。中国孕产妇世界平均水平、最高、最低,中国死亡率平均年下降速率为4186% ,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但是低于实现MDG5目标速率515%。非洲区和东南亚区是世界孕产妇死亡绝对数最多的地区, 2005年非洲区和东南亚区孕产妇死亡绝对数分别占全世界的45147%和33175%。212孕产妇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