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变态心理学神经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郁症治疗
对于抑郁症病人: • 可进行深入的分析性心理治疗,以便能触及到导致偏离发展的基础障碍。在治疗的开始阶段
,病人的情绪可有恶化的趋势、自杀的念头可能会增强。由于害怕分离(分离焦虑),病人表 现得特别敏感。 • 病情严重时,可用抗抑郁药治疗与醒治疗,这并不妨碍心理治疗。
强迫症
• 思维内容或行为冲动总是一味纠缠、强加于自己,而且明知这是毫无意义的或至少是没有理 由的,也无法控制或克制
* 间歇性暴食。
神经性贪食症
* 反复出现暴食,过分控制体重。 * 发作时有不可抗拒的食欲,常担心进食过量,但见到食物,就忘记自己的戒律。 * 所食之物常是平日最禁忌的发胖性食物,如肥肉等,甚至喝油。食量惊人,速度快。 * 暴食发作、自我诱吐等秘密进行,往往回避聚会等活动。
神经性贪食症
* 发病年龄:同神经性厌食。 * 性别:女:男=9:1。 * 性格特点:抑郁、冲动、不稳定、易怒、叛逆、焦虑、社会退缩、标新立异。适应不良往往
• 一般出现在青春期或青春期后不久,10岁前患强迫症很少见。因为发病基础的冲突进一步发 展的良心(超我)和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为前提的
案例
某男,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来信中写到“别人的灵魂是自由的,而自己的 灵魂被张网来缠着,这张网对别人来说一触即 破,可自己却只能在网中挣扎,的不到解脱”。 电话咨询中得知,两年前,该生一次偶然机会 发现父亲手机中有一条短信,是一个女人和他 “谈情说爱”的内容。当时感到很震惊和痛苦, 有一种“世界末日”之感。因为自己对父亲非常 崇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想到父母二人非常 相爱,又觉得为受父亲欺骗的母亲感到十分痛 苦。想揭穿父亲的“罪行”又没有勇气。
焦虑症与恐怖症
• 神经症性焦虑是“自由飘浮的焦虑”,没有确定的对象,这类病人只能诉说他感到焦虑不安, 不知道从哪里来的。
• 恐怖症则不同,它是有针对性的,针对一定的状态或客体。 例如:广场恐怖、幽闭恐怖(电梯)、高处恐怖、对无危险的动物也感到焦虑等等。害怕陷入 这些状况,以致出现所谓“预期焦虑”,并可因恶性循环使症状增强。
花季少女为何会饿死?
2005年8月22日,一位名叫曾依的15岁女 孩在北京世纪坛医院离开了人世,死因是过 度饥饿导致多脏器衰竭。
曾依减肥前后的照片
神经性厌食临床表现
* 怕胖:采取多种减肥措施,如减食、腹泻、抑制食 欲、服利尿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过度运动等。
* 生理改变:女性可闭经,男性可性欲降低。毛发脱 落、营养不良、浮肿、体温低。
强迫症病因分析
• 强迫症病人面对赃物经常反应出的恶心同洗涤一样也具有象征性。强迫行为,如洗手,被解 释为继发防御过程:通过具有替代功能的防护性处罚,也就是强迫性洗手,来对抗强迫观念 (例如对抗“污秽”的矛盾性体验)。
强迫症治疗
• 强迫症病人是精神分析的“最可爱”的对象, • 在疗效上,这些病人又像“最令人棘手的孩子”。 • 强迫症的病人对医生很有礼貌,表面上对治疗也很合作,但实际上同病人进行深入的接触却
• 如果在幼年阶段这种基本的安全感得不到满足、并导致“原始信任”缺乏,则会产生依赖性, 并形成“分离焦虑”,以至在以后的生活中凡遇到失去爱或分离的情形(或对此担心)都会感 到自己受到了伤害,内心非常委屈。其间还可产生对他们所依赖的人的攻击冲动,但由于这 种具有抑郁性神经症性人格特点的人无法忍受对他人的攻击,因此,这种攻击性又转向了自 身(健康人的反应恰好相反:失望与悲伤可转为对他人的恼火)。
• (2)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或 发抖。
• (3)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 难、竖毛、心悸、脸红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全身尤其是双腿无力感等。
焦虑症案例
女,中学生, 患焦虑症两年。常感疲劳、焦虑,进入 重点中学后,变得更加严重,甚至孤僻,伴记忆力下降, 学习成绩退步。最怕考试,最怕将成绩给别人看。大凡考 前食欲不振,睡眠不足,坐卧不安,内心慌乱,不能集中 注意,记忆效果不佳。常有心悸,多汗,呼吸急促,肌肉 紧张,头昏,恶心,食欲不振,手脚发冷等, 失去学习 兴趣和生活情趣。
强迫症
• 不去检查核实,不去按秩序整理或洗涤等等,就会出现焦虑,似乎会失去什么,会闯下祸, 会对别人有不良的影响等等。这种焦虑只有通过再次的强迫行为才能消除,至少是一时性的 消除。
• 强迫增多,焦虑就减少:强迫是为了防止焦虑
• 恐怖的对象可以回避,而强迫是持续存在的
强迫症
• 强迫症状有逐渐扩展的趋势,开始只是检查1一2次锁着的门,最后对任何事物都可能不计其 数地检查核对;最初只是对面包刀有强迫性焦虑,以后对所有尖的、锋利的物体都会产生强 迫症状。
常常较困难 • 人格结构是缺少弹性的、不灵活
神经性厌食症与贪食症
• 厌食症:将进食量减小到最低限度,明显消瘦 • 贪食症:对可获得的食物大量快速地吞食,然后再想办法吐出来 • 起病年龄多数在青春期前期至35岁左右,女性多于男性(男性仅占病人总数的6%左右) • 厌食症与贪食症是属于一种疾病还是两种疾病尚不清楚。 • 常伴有抑郁情绪
恐怖症
•
诊断恐怖症必须符合以下三条:
• (1)害怕与处境不相称,即害怕是异常的。
• (2)病人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 (3)对所害怕处境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损害。
•
健康人和恐怖症病人最重要的区别是健康人面对现实,而恐怖症病人回避现实。
恐怖症案例
男,中学生。三年前因近视配了眼镜,配后不敢戴, 怕别人笑话。某日上课时,看不清老师写的字而戴了眼 镜,这时老师正好转身,无意中看了他一眼,在与老师目 光相对的一瞬间,突感内心莫明莫妙的恐惧,赶快低头, 心跳不已。此后再也不敢与老师对视。为了回避老师的目 光,由前排调到后排,仍不敢抬头看黑板。不久,扩大到 怕见其他老师、同学的目光,后发展到怕与电视、电影上 的人相视。偶尔真的与别人目光对视了,就紧张害怕到浑 身发抖,面部肌肉抽搐,他痛苦不已,曾想弄瞎自己的双 眼,也曾想轻生,却下不了决心。
存在。 * 起病因素:同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贪食症的临床表现
* 暴食:食量大,直至吃不下为止。 * 暴食后马上采取错误措施以减轻体重,如诱发呕吐、腹泻等。暴食与诱发呕吐交替、秘密进
行。 * 情绪障碍:暴食前往往有焦虑、激惹、暴食后可以稳定,随即抑郁。 * 并发症:胃溃疡、消化不良等。
病因分析
• 小孩首先从吃与喝中体验到本能的满足与不适感(饥饿)的缓解。进食同时也意味着吞并,对 于小孩来说进食是占有某物的唯一可能性,由于占有意味着损害他人的利益或使他人付出代 价,因此,可被感受为攻击性,这是罪过体验的一个根源。占有-罪过
• 女病人不能接受成年女性的性角色,食欲障碍与呕吐是对性厌恶的表现。在神经症性“倒退” 的过程中,吃饭与怀孕、体重增长与妊娠被无意识地等同起来
抑郁症
• 悲伤反应 • 抑郁反应 • 抑郁症
悲伤反应-抑郁反应-抑郁症
• 当一个人遭受到严重的丧失性经历,例如亲人死亡,会出现—个痛苦的精神过程,也就是悲 伤反应,急性悲伤可伴躯体不适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例如虚弱、疲乏无力,尤其是胃肠道 功能障碍。
• 对此,理解性交谈很有帮助。 • 如果悲伤反应的过程被扰乱了、迁延下去,则转变成抑郁反应。如:妨碍了悲痛的表达,难
• 正常的强迫行为-强迫症(程度明显不同)
强迫症
康德
强迫症
• 强迫思想:担心发生了什么事,如飞机失事、行车事故等,他本人对这一不幸是有责任的(病 理性负罪)。
• 强迫冲动:想把自己的孩子向窗外扔出去;见到刀子,就想到持刀伤人或杀人;强迫冲动具 有攻击性,负罪感增加,进—步焦虑(良心焦虑)
• 强迫行为:强迫计数、强迫检查关灯、强迫顺序、强迫洗手
心理咨询师—变态心 理学神经症
定义
• 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病人觉察到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而 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
• 焦虑症 • 恐怖症 • 抑郁症 • 强迫症
焦虑症
• (1)与环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典型形式为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念, 是提心吊胆和恐惧。
这位中学生在发现父亲“不轨内容”的短信后, 对于要不要揭穿父亲的“罪行”内心十分矛盾, 形成心理冲突。这种冲突逐渐演变成为具有强 迫特征的“睡前仪式”,自己明知不必要,并且 向克服它。说明确实是一种强迫和反强迫的冲 突,并导致自己的痛苦。
强迫症病因分析
• 强迫性人格结构的特点是本我与超我明显的对立,本能意愿与良心同样都很强。儿童时期在 教育方面过于严厉、过于条理性、干净、整洁,对有关性的行为过于生硬地禁止,对儿童的 本能需要泛泛地加以限制、阻止,尤其是对俄狄浦斯情结的限制
悲伤反应-抑郁反应-抑郁症
•
这种“过分关照”主要会造成孩子的不安全感。这样成长起来的人依赖性强。遇到很
小的生活境遇的改变就可现抑郁反应。对孩子表现出的独立性也包括某些攻击冲动,如果父
母在教育上加以禁止,则可带来终生性的问题。对于此类人,单是这种独立与攻击性意识,
就已可诱发出焦虑情绪和自责体验。
抑郁症
焦虑症与恐怖症
• 焦虑症与恐怖症是由未解决的冲突引起的偏差心理发展 • 攻击性受到压抑而转向其对立面,是焦虑病人的特征,通常他们不对别人生气、发怒,而代
之以亲切友好、和蔼及乐于助人。病人的动机是无意识的,是怕失去关照,怕被孤立,是对 他人的依赖,这种依赖倾向表明幼年时期的不安全体验
焦虑的过程可防止一些不协调的本能意愿的实现: • 一个对夫妻生活不满足的女人,通过对街道的焦虑来防止自己在街上被诱惑
自己是个正直、善良的孩子,内向而认真,崇 拜鬼神,认为做坏事要受到惩罚的。于是每天 晚上临睡前双眼注视墙上的菩萨像,不准脑子 中有杂念,如果有就要重新做一遍。关灯时, 必须在关灯的那一瞬间在脑中浮现出一种全家 幸福的在一起的意境。如果不能,就要重新开 启和关闭一下电灯,有时反复做十几次。这种 “睡前仪式”通常要持续半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 虽然知道世上没有鬼神,这样做并没有什么意 义,很想用顽强的意志克服她,曾经有一段时 间“睡前仪式”有些简化,但由于恰在这时,大 妈心脏病手术失败而死。
以忍受的孤独寂寞,对死者的自责等
悲伤反应-抑郁反应-抑郁症
• 出现抑郁反应不是因为失业、离婚、搬迁等表面事件,而是对这些变化产生的不安全感或是 对新的生活环境无把握的体验。抑郁反应经常还以内心委屈与自我评价危机为基础。
• 安全的问题早在儿童时期就已确定。不安全感不仅仅是出于同母亲分离后得不到足够的爱, 也可由于家庭关系破裂所致,那种把缺少家庭温暖或“家庭破裂”作为主要原因的观点是言 过其实的。要看到,父母对于孩子过于担心、细致地照管、娇生惯养,同样也是致病原因, 特别是神经质的母亲将孩子约束在自己的身边,避免孩子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阻碍了孩 子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能力。
• 猥亵 — 神圣 • 禁忌 — 冲动
强迫症病因分析
• 强迫洗涤象征看清洗性的污浊、清除有过错感的攻击倾向,或二者兼有。病人的敌意最初是 指向童年时期阻碍了他的本能冲动的人。攻击冲动伴有的焦虑越强,攻击性就越强地指向病 人同时还爱着的人,这种心内的矛盾性使良心焦虑加重。由于“超我”过强,使有些强迫行 为带有自我惩罚的倾向。过强的超我是持续地对正常的本能活动进行阻拦禁止之后,逐渐接 受了这些观点态度而形成的。
抑郁症治疗
对于悲伤反应: • 如果“悲伤的自我调整”受到了阻碍,可进行心理治疗,重要的是在病人与医生之间建立起牢
固的联系,这也作为预防自杀行为的措施之一。要给予一定的场合使之能够表达痛苦、及共 同回顾往事,对此不应有具体限制。帮助解决他同死者之间的未了结的问题,应避免对死者 过分地理想化或抽象化。
自己认为是因为“睡前仪式”简化所引起的,因 此,症状加重,学习成绩直线下降。找到一位 “心理医生”,但她所进行的那些简单开导比自 己的“自我开导”逊色得多。自己知道得的是 “强迫症”,为此与它展开了殊死搏斗,写了九 份宣言和无数条自警语句,两次刺破手指血写 “克服强迫”,然而无济于事,它似乎有九条 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