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和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中考复习文体和文学常识教案

中考复习文体和文学常识教案

中考复习文体和文学常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特点,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2. 使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分类,如小说、诗歌、散文等。

3. 培养学生对文学及文体知识的兴趣,提高复习效率。

二、教学内容:1. 文体的概念与分类2. 文学作品的类型及特点3. 常见文体的写作技巧4. 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5. 文体与文学常识的结合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体的概念、特点及写作技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和文体特点。

3.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不同文体的特点。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过的文体知识,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

2. 讲解文学作品的分类,让学生了解小说、诗歌、散文等的特点。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感受不同文体的语言特色。

4.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总结文体的特点及写作技巧。

5. 对学生进行测试,检查他们对文体和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文体和文学常识。

2. 选取一部文学作品,分析其文体特点及语言特色。

3. 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运用所学的文体知识,进行一篇习作。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对文体和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课堂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内容:1. 文学史的基本脉络2.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3. 现代文学重要作家及作品4. 当代文学发展概况5. 外国文学经典及影响七、教学方法:1. 采用时间线教学法,梳理文学史的基本脉络。

2. 运用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现代文学重要作家及作品、当代文学发展概况和外国文学经典。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解析,探讨其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八、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文学史的基本脉络,让学生了解文学发展的整体趋势。

2. 详细讲解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分析其文学特点和历史地位。

3. 讲解现代文学重要作家及作品,如鲁迅的《呐喊》、郭沫若的《女神》等,探讨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文化常识)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文学常识+文体知识+文化常识)

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体裁),“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集》。

2.《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现代诗人。

1936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大堰河》。

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成名作。

著有诗集《北方》《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

3.《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敲打乐》《白玉苦瓜》等。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者林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学家、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

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5.《我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诗人、翻译家,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6.《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

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维新代表人物,学者。

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8.《论教养》作者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

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

主要作品有《善与美书简》。

9.《精神的三间小屋》作者毕淑敏,当代作家。

选自《毕淑敏散文》。

10.《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11.《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存世。

12.《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重要文体知识、文学常识

重要文体知识、文学常识

识记五七至九年级重要文体知识、文学常识一、重要文体(一)古代重要文体1.说——一种文体,可以记叙,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但都是作者为了说理或发表某种观点或看法的一种体裁。

如《爱莲说》《马说》。

2.铭——本是刻在金属器物或石碑上用来警戒自己或颂扬他人的文字,一般都用韵,后来成为一种专门文体。

如《陋室铭》。

3.表——古时臣下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战国时期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可议论,也可以记叙和抒情,“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如《出师表》。

4.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5.序——亦称“叙”,或称“引”,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该书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如《送东阳马生序》。

6.诗——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或阐述道理等。

以唐代作为标准,古诗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

近体诗又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之分,律诗每首八句,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之分,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将五言、七言律诗截一半就是绝句,故而绝句又叫截句。

7.词——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到了宋代,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

从长度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2023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 文学、文体、文化常识

2023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 文学、文体、文化常识

返回栏目导航
考情预测: 关于该考点,过去多在古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中综合考查,2019年
出现在积累部分进行专项考查,应引起重视。尤其对古诗文(或现代文 的重点篇目)的课文、注释中以及课本补白处涉及的文学、文体、文化 常识应重点积累。
课题十二 文学、文体、文化常识—真题试做
返回栏目导航
2 数据链接 真题试做
先生去欣赏那蓬勃奋飞的北国的雪; (2)
;
想跟随琦君女士去品尝那地道纯正的家乡的春酒……
课题十二 文学、文体、文化常识—考点聚焦 返回考点聚焦导航 返回栏目导航
【答案】(1)示例一:想与苏东坡相约夜游承天寺 示例二:想与格列佛一起游历小人国 (2)示例一:想跟随竺可桢先生去解读 那复杂多变的大自然的语言 示例二:想追随闻一多先生去聆听他那响彻寰 宇的最后一次演讲。
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
课题十二 文学、文体、文化常识—知识清单 返回知识清单导航 返回栏目导航
散文的一种。主要记述旅途见闻,某地历史沿革、现实状况、社会习尚、
游记
风土人情和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等,也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笔轻松,描写生 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如《
2023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 文学、文体、文化常识
课题十二 文学、文体、文化常识—考情分析
返回栏目导航
1 数据纵览 考情分析
考点综述: “识记课本中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了解
常见文体和文化知识”是河北中考的考查内容之一,分值约为3分。
课题十二 文学、文体、文化常识—考情分析
奉 奉送、奉还、奉劝、奉陪
鄙 鄙人、鄙见其他来自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 庚、大作、大驾

9文体和文学常识

9文体和文学常识

近几年的中考题,考查范围较广泛,要求 按时代了解我国古代、现代文学中的作家、 作品,按国籍了解外国的著名作家及其代 表作品,熟悉基本篇目文学作品中的主要 人物和作品出处及评价,掌握记叙文、议 论文、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和要求,掌握小 说、散文、诗歌、戏剧的一般体裁常识的 阅读要求,掌握应用文的特点和写作格式, 以及常见常用的文化知识。而此部分内容 主要靠识记,题型以选择、判断为主。
12.(北京市,2998) .(北京市, .(北京市 ) 对一般书信的书写格式说法有误的是( A ) A.第一行空两格写收信人的称呼,称呼 后面加冒号。 B.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回行,顶格写 正文。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分段写。 C.结尾表示祝愿词语,如“祝”、“此 致”等可以接正文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 写,“进步”、“敬礼”等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D.在信文的右下方,分两行写:上一行 署名,下一行写日期。
典型例题解析
安徽省, 例1 (安徽省,200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捕蛇者说》选自唐代柳宗元的《柳 河东集》。 B.《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 史学家欧阳修。 C.《苏州园林》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 家朱自清。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 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文体和文学常识
新兴县田家炳中学
知识要点复习
一是文体知识:记叙文(要素、人称、顺序、 中心、详略),说明文(对象、特征、顺序、 方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应 用文(书信、电报、规则、计划、总结)等 常识。二是文学常识: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 作家和作品,还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的常识,还有教材中交代的主要文化知识, 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一些文化常识。
14.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 “√”,错的打“×”。 A.小说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和结 局。( × ) B.论点和论据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 系。( × ) C.戏剧,按照内容性质可以分为悲 剧、喜剧和正剧。( √ ) D.论证方法指的是立论和驳论。 ( × )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代文学、文体、文化常识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代文学、文体、文化常识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代文学、文体、文化常识部编七—九年级:古代文学、文体、文化常识一、文学常识(一)重要作家XXX(155—220),字XXX,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与其子XXX、XXX合称“三曹”。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观沧海》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XXX(701—762),字太白,号XXX居士,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XXX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XXX”之称。

XXX(?—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尉。

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

XXX(约1251—约1321以后),号XXX,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与XXX、XXX、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XXX(前551—前479),名丘,字XXX,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年岁末期头脑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开创人,被后人尊称为“贤人”“至圣先师”。

XXX(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XXX合称“XXX”,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XXX(约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XXX并称“XXX”。

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忱旷达。

XXX(181—234),字XXX,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XXX(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XXX(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和XXX合称“XXX”,与XXX合称为“温李”。

XXX(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诗人。

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包括:1、语文知识:重要作家作品、古代文化常识、文体知识。

2、生活常识、社会常识。

•小学生应掌握的文史常识:1.李白,字太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

赞李白“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李白一斗诗百篇”.杜甫,字子美,世称“诗圣”(“诗史”),又称“杜工部”(“杜拾遗”)。

韩愈的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杜”指李白、杜甫的诗作。

李杜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

杜甫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及“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是高度赞美李白的诗歌艺术。

杜甫《梦李白》“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杜甫的诗“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及“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八阵图》)写的是蜀相诸葛亮。

2.宋词一般分为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等。

“婉约派”代表词人是李清照、柳永等。

当时流传有:柳郎(柳永)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3.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凡一代有代之文学。

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认为在特定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楚辞、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词、元曲。

(补充:明清小说。

)其中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于世。

汉赋代表作:班固《两都赋》、曹植《洛神赋》。

骈文也称四六文,兴于南北朝,盛于唐宋。

代表作:刘勰《文心雕龙》、王勃《滕王阁序》。

4.清·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其中有两个典故:项羽破釜沉舟,勾践卧薪尝胆。

蒲松龄代表作《聊斋志异》。

5. 诗仙李白,诗圣(诗史)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

唐诗中风格迥异。

关于文学常识的文体知识_写作技巧

关于文学常识的文体知识_写作技巧

关于文学常识的文体知识一、诗歌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古诗多四言,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

唐代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有了新诗。

我国古代将合乐的诗歌称为歌,将不合乐的诗歌称为诗。

无论合乐与否,都具有很强的音乐美。

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

1、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

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

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创新题,称新乐府,仍属古体诗的范围。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

分律诗和绝句两类。

3、律诗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律和七律。

它在音韵、平仄、句式、对仗上都有一定规格和要求。

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4、绝句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绝和七绝,四句一首,一般认为是"截律诗之半"而成。

5、楚辞诗歌的一种体式,因产生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

特点:熔汇大量神话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气息;除抒情外,大用铺陈的方法;句式比较化,大量用"兮"字。

6、新诗又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

它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新诗要求做到精练、押韵,大体整齐。

7、歌行体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

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与"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

必修三、四文体知识、文学常识及检测 (2)

必修三、四文体知识、文学常识及检测 (2)

【文学体裁知识】1.序:有两种,一是书序,如《<指南录>后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二是古代文人分别各以诗文相赠,是为赠序,如《滕王阁序》。

2.疏:古代大臣向皇帝分条陈述事情、发表观点的文体,相当于“表”,如《谏太宗十思疏》。

3.碑记:刻在死者墓碑上介绍、颂扬死者的文字,相当于“墓志铭”,表达方式上叙、议、抒三位一体,而偏重议论,如《五人墓碑记》。

4.楚辞体:又称“骚体”,为战国屈原首创,多用“兮”字,句式可长可短,抒情自由,多用“香草美人”比喻明君、贤臣。

5.赋:古代一种介于韵文(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如《赤壁赋》(宋·苏轼)、《阿房宫赋》(唐·杜牧)、《秋声赋》(宋·欧阳修)。

6.骈文,起于汉魏,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以四字与六字相间定句,故又称“四六文”。

7.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这种分法始于唐代。

近体诗格律严格,有绝句和律诗两种,各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形式。

律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标题带有“歌、行、引、吟”等字眼的大多为古体诗,如《琵琶行》《游子吟》。

8.词,出现于唐、五代时期,称曲、曲子词、诗余、长短句或曲子词,盛行于两宋,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等,豪放派代表: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

词按结构又可分成:小令(只有一阕,没有上下阕,58字以内),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是长调。

9.戏剧,是一种综合多种艺术的舞台艺术,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按照结构繁简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照题材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按照矛盾冲突的结局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高中苏教版语文必修四文学常识整理】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文学常识(一)诗歌一条线索,两大传统线索: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六朝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传统: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

诗经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又称“诗三百”“诗”。

按体例编为风雅颂三部分,多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人们把风雅颂赋比兴称为诗经“六义”。

诗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复唱的形式,是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国风。

代表作《关雎》《伐檀》《硕鼠》。

楚辞 ((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又一部诗歌总集。

西汉刘向编辑,共收入屈原及后人仿制的作品25篇。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也是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诗体,被称为楚辞。

这种诗体以六言为主,多用“兮”字,便于抒情。

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这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后人“风骚并称”,用以代指诗经楚辞,甚至代指文学方面的事情。

我们学过的《涉江》,是他的作品《九章》中的一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名句。

汉赋 ((汉代以赋闻世。

赋是一种介乎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它讲究字句的整齐,韵律的和谐,语言上多用四六句,多用对偶、排比等手法,辞采华丽,富于音乐美;但往往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实际内容。

代表作家、作品: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扬雄:《长扬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高中学过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乐府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置的一个官署的名字,掌管音乐,负责从民间搜集民歌,供宫廷演唱。

这些民歌的歌词保留下来,被称为乐府诗。

后世诗人仿照乐府古题所写的诗歌也叫乐府。

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出现了不少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人民性的好作品。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
一、文体常识
1、诗歌文体
诗歌文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诗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具有节奏感、韵律感、寓意深刻等特点。

诗歌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许多优秀的诗人,如屈原、柳宗元、李白、杜甫等。

2、散文文体
散文文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简短的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流畅、清晰、深刻的特点,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体之一。

散文文体有许多优秀的作家,如韩愈、柳宗元、王勃、陆游等。

3、小说文体
小说文体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它以故事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情节曲折、描写细腻、情节感人等特点。

小说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有许多优秀的小说家,如罗贯中、施耐庵、曹雪芹等。

二、文学常识
1、文学史
文学史是指文学活动的历史,是文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研究文学的历史发展、文学趋势及文学发展的规律的重要科学。

文学史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以及文学的演变规律。

2、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指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研究文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的重要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从而更好地鉴赏文学作品。

3、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是指对文学作。

文学常识的积累方法

文学常识的积累方法

文学常识的积累方法(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文学常识的积累方法文学常识的积累方法2篇文学常识的积累方法1一、文体知识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文学常识文学体裁类别

文学常识文学体裁类别

文学常识文学体裁类别导语:文学体裁是文学作品的类别。

它分为散文、小说、戏剧、诗歌四大类。

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

Ⅰ散文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形散”主要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神不散”,主要指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有:寓情于景,即景抒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寓情于事,因事见情(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寓情于物,托物言志(如巴金的《灯》)。

Ⅱ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景,或用以烘托气氛,或表现人物感情,或推动人物情节发展等。

按照不同的标准,小说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篇幅及容量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小小说)。

按内容分为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学幻想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传奇小说等。

按写作体制分为章回小说、日记体、书信体、自传体等。

按语言形式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几个阶段:⑴寓言(先秦两汉),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

⑵笔记小说(魏晋南北朝),如干宝的《搜神记》(又成志怪、志人小说)。

⑶传奇(唐代),如李朝威的《柳毅传》。

⑷话本(宋代),如《快嘴李翠莲》。

⑸拟话本(明代),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⑹章回小说(明、清),如《红楼梦》。

Ⅲ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

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就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行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中考文学文化常识——文体知识

中考文学文化常识——文体知识

文学文化常识统编教材七~九年级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梳理(一)文学常识重要文体知识1. 说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一般叙事兼议论,大多是作者就一事、一物或者一种社会现象或问题抒发看法和感想。

与现代杂文相似,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颐的《爱莲说》。

2.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都用韵,内容多含颂扬、鉴戒之意。

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3.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

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马生的赠序。

4.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记事陈情或写景。

如诸葛亮的《诫子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等。

5. 表是臣下对君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

在古代,不同时期臣子写给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名称。

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表”的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帝王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如《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对后主的上书。

6. 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以记叙、描写为主,大多数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

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

7.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统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

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

一般来说,律诗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仗句。

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一般说来,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音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

七年级上册 语文 文学、文化、文体常识汇总

七年级上册  语文  文学、文化、文体常识汇总

☆文学、文化、文体常识梳理1.文学常识(1)《春》选自《朱自清全集》第四卷。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2)《济南的冬天》节选自《一些印象(四、五、六、七)》(《老舍全集》)第十四卷。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3) 刘湛秋:1935 年出生。

安徽芜湖人。

诗人,翻译家,译著《普希金抒情诗选》等。

(4)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qiá)县(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政家、军事家、诗人。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5)王昌龄(?-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6)李白(701-762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7)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南河)人,唐代诗人。

(8)马致远(约1251-1321后),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2.文化常识(1)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

(2)重音:让主石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

(3)停连:朗读与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的中断及停顿,声音的延续及连接,无论是停还是连,都要与文章思相感情发展变化的要求相适应,不是任意的。

(4)北平:北京的旧称。

(5)水墨画: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

(6)木刻:版画的一种。

用刀在木板上刻画,再用纸拓印出来的一种图画。

(7)星汉:星河。

(8)左迁:降职。

(9)杨花:柳絮。

(10)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

(11)龙标:指王昌龄。

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12)五溪: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五条溪流的合称。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一、知识要点复习:内容涉及面较广泛。

一是文体知识:记叙文(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说明文(对象、特征、顺序、方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应用文(书信、电报、规则、计划、总结)等常识。

二是文学常识: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还有小说、散文、、戏剧的常识,还有教材中交代的主要文化知识,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一些文化常识。

(一)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常识1、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升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典型的艺术形象情节:(序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2、散文的含义和特征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散文通常指除诗歌、小说、戏剧、曲艺等以外的其他所有文章。

狭义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章体裁。

近年来,杂文、报告文学、回忆录等已从散文中分离出来,成为新的文学体裁,散文这一概念的外延逐步缩小。

这里所说的散文就是狭义范围内的散文。

根据散文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散文一般可以分为三类: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当然也有将记叙、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

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样式,有以下特征:(1)取材广泛散文的题材包罗万象,大千世界中具有认识意义、思想价值、美学意蕴的人、事、物、景,都能成为散文的题材范围。

散文的这一特点使它能够迅速地表达作者的生活感受。

(2)形散神聚形散神聚又叫形散神不散,是大多数散文的基本的特征。

形散指取材广泛、形式自由、手法灵活、思路开阔,从内容到形式要散得开。

神聚指文章整体结构严谨,材料层次井然,有统一的主题。

散文贵“散”,但要散而不乱,思路清晰,首尾一贯,做到撒得开,收得拢。

(3)形式自由散文无定体,笔法无定格,凡写人、叙事、议论、抒情,兴之所至,挥洒自如,涉笔成趣。

这使得散文形式自由灵活,多种多样,随笔、游记、札记、访问记……都是散文家族的成员。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点梳理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点梳理

教材文学常识梳理一、文体知识1.词:按照乐曲节拍创作的歌词,后逐渐与音乐脱离,成为一种有固定格式的诗歌体裁。

词牌是曲调的名称,它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江城子”是词牌,“密州出猎”是题目。

流派有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李煜、李清照、柳永等,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

2.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二是散曲。

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曲和小令两种基本形式。

套曲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

《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都是有标题的小令。

“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潼关怀古”是小令的标题。

3.说:古代一种议论体裁。

从内容上看,可以叙述事情,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

大多是一事一议,如《马说》《爱莲说》等。

4.表:我国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其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诸葛亮的《出师表》即为“表”中范例。

5.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

古代另有一种惜别赠言的文章,叫作“赠序”,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崇或勉励之辞,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6.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一般都用韵,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7.记: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大多数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8.传:记述个人生平事迹的文章。

多采用叙述、描写等手法,一般为他人所写,也有写给自己的传记。

9.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如《答谢中书书》。

10.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常见的戏剧包括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木偶戏等。

二、古代作家作品先秦时期1.《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

部编版语文:古代文学、文体、文化常识

部编版语文:古代文学、文体、文化常识
部编七—九年级:古代文学、文体、文化常识
一、文学常识
(一)重要作家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观沧海》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编。乐府原是汉代朝廷中管理音乐的机构,负责采集民间的诗歌,后来把乐府采集的诗歌也叫作乐府。《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和《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其中有不少都包含着作者的寄托和感慨。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他的《己亥杂诗》共315首,多是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即清道光十九年。
《战国策》: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的书籍。共33篇,分为十二策,分国编次,是国别体史书代表作。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和文学名著。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它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安徽省,200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捕蛇者说》选自唐代柳宗元的《柳
河东集》。 B.《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
史学家欧阳修。 C.《苏州园林》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
家朱自清。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
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例2 (淮阴市,1999) 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两表酬三顾,一对定千秋”,说
13.(湖州市,2002) 下列诗文的出处及作者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 寒——《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白居易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 参 C.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 乎!——《捕蛇者说》——宋·柳宗元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游山西村》——宋·陆游
6.(广州市,2000) 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 ) A.都德和莫泊桑都是法国的著名的文 学家,他们都有著名短篇小说被翻译成中文。 B.李白是唐代的伟大诗人,人称“诗仙”, 《明月几时有》是他的作品。 C.《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都是我 国古代的著名的短篇小说集。 D.《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 歌总集,《陌上桑》选自于《诗经》。
C.“文房四宝”是对____笔、____墨、____纸、____四种文具的统
称。

D.根据古代文化常识推断,“江阴”的位置应在 长江南 ,
“河阳”的位置应在___黄__河__北。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将下列各项按所表示年龄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应
是 ⑥③⑦①⑤④ 。
①不惑②②垂髫 ③花甲 ④加冠 ⑤而立 ⑥古稀 ⑦半百
14.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 错的打“×”。 A.小说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和结 局。( × ) B.论点和论据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 系。( × ) C.戏剧,按照内容性质可以分为悲 剧、喜剧和正剧。( √ ) D.论证方法指的是立论和驳论。 (×)
15.填空。
A.我国的成语,有许多来自古诗文(或寓言)中,如“讳疾
4.(北京市石景山区,2002) 课文、作者、国籍(或朝代)搭配错误的是 (A ) A.《范进中举》 施耐庵 明朝 B.《“友邦惊诧”论》 鲁迅 中国 C.《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中国 D.《变色龙》 契诃夫 俄国
5.(甘肃省,2002) 下面的句子,诗文、题目、作者、朝代搭 配有误的一项是( C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 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 参——唐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李白—— 宋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岳阳楼记》——范仲淹——宋
8.(河南省,2000) 下面的话出自哪篇课文?描写的人物是谁? (1)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 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 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 篇名:《 在烈日和暴雨 》 人物: ____祥__子______ 下 (2)他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 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 打开监狱的大门的钥匙。 篇名:《 最后一课 》 人物: ___韩__麦__尔__先___
文体和文学常识
新兴县田家炳中学
知识要点复习
一是文体知识:记叙文(要素、人称、顺序、 中心、详略),说明文(对象、特征、顺序、 方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应 用文(书信、电报、规则、计划、总结)等 常识。二是文学常识: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 作家和作品,还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的常识,还有教材中交代的主要文化知识, 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一些文化常识。
2.(辽宁省,2001)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中,有个“倒
拔垂杨柳”的好汉,他的名字是 鲁智 。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出自《西游深记》, 请你用概括的语言,再写出其中一个有 孙悟空故事的名字:
3.(南通市,2002) 选出说法有错的一项( C ) A.《望天门山》《渭城曲》《春夜 喜雨》都是唐朝诗人写的诗歌。 B.《出师表》中的“表”是古代向帝 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C.成语“一鼓作气”、“扑朔迷离”、 “讳疾忌医”分别出自于《曹刿论战》《口 技》《扁鹊见蔡桓公》。 D.《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老舍 的长篇小说《骆驼样子》。
7.(神州市,2001) 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B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 集,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B.《春》是抒情散文,作者老舍,原 名舒庆春。 C.《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 童话作家,世界著名的儿童文学家。 D.书信结尾的“此致”,一般在正文后 另起—行空两格写;“敬礼”在“此致”下一行 顶格写。
12.(北京市,2998) 对一般书信的书写格式说法有误的是( A ) A.第一行空两格写收信人的称呼,称呼 后面加冒号。 B.第二行空两格写正文。回行,顶格写 正文。如果内容较多,可以分段写。 C.结尾表示祝愿词语,如“祝”、“此致”等 可以接正文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进 步”、“敬礼”等要另起一行顶格写。 D.在信文的右下方,分两行写:上一行 署名,下一行写日期。
10.(云南省,2000)
下面三个人物分别出自哪部文学作品( )
①保尔·柯察金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杨修
《三国演义》
③鲁达
《水浒传》
11.(南京市,1997) 下面有关文化知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 总集。 B.科举考试规定,秀才到省会参加三年 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C.古代把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阳。如“河阳”便是黄河 北岸。 D.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五帝”指的是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近几年的中考题,考查范围较广泛,要求 按时代了解我国古代、现代文学中的作家、 作品,按国籍了解外国的著名作家及其代 表作品,熟悉基本篇目文学作品中的主要 人物和作品出处及评价,掌握记叙文、议 论文、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和要求,掌握小 说、散文、诗歌、戏剧的一般体裁常识的 阅读要求,掌握应用文的特点和写作格式, 以及常见常用的文化知识。而此部分内容 主要靠识记,题型以选择、判断为主。
桃花 》; 源论记 》; 出语师 》;
《B__大._学_中_》_国_《_古_中、代庸_“四_》_书_《茅_论五__庐语经_、》”中_《_的_孟_“_子四_》_书_;亮”是“五指经__”_是__指_______、_表___、
___《_诗__》__、、《__书__》_、__《__礼、》__、__《__易_》__、_、《_春__秋__》___.。
文学常识具体的学习(复习)方法如下: 文学常识的学习(复习)方法主要有:
一、分类法。即把众多的作家、作品分成古 代、现代、外国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二、 网络法。即对一个作家来说,将其名字—— 篇名——名句,形成一个知识网,对作品多 的作家(课文中出现的)可将其作品罗列, 涉及到文学常识方面的知识点加以归纳。三、 表格法。即对一大类作家、作品列表对照。 如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可按年代先后列表 简记其姓名(字号)、朝代、集名、篇名、 佳句……这三各种方法要相互配合使用。
忌医”就见于韩非《扁鹊见蔡桓公》。请你从读过的古诗文
(或寓言)中举出三例,并且说出作者和出处(或篇名)。
(((123)))成成成语语语_______________世桃温新三______外源故顾______知______见 见 见于 于 于____________陶孔诸______渊子葛______明_________的的的《《《
的是诸葛亮和周瑜的事。 B.袭人是《红楼梦》中的人物,严
监生是《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C.《复活》是莎士比亚的著名剧作,
西施是春秋时吴国的美女。 D.科举考试中,在县里或府里参加
乡试,考取的人叫“举人”。
中考真题演练(01)
1.(甘肃省,200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 A.《醉翁亭记》、《出师表》、《捕蛇者说》、 《陋室铭》中的“记”、“表”、说”、“铭”都是古代文体 的名称。其中“表”是奏议的一种。 B.成语“一鼓作气”、“鸿鹄之志”分别出自《左 传·曹刿论战》和《史记·陈涉世家》。 C.《范进中举》选自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儒 林外史》,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D.《天净沙·秋思》和《山坡羊·潼关怀古》都 是元曲,其中“天净沙”、“山坡羊”是曲牌名,“秋思”、 “潼关怀古”是题目。

9.(北京市海淀区,200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名句。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唐诗 《春夜喜雨》中的名句。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西风瘦马”是宋词《天净沙 秋思》中的名句。 “天净沙”是词牌,“秋思”是题目。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是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这 首诗中描写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