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第十九讲语气词

古代汉语-第十九讲语气词
▪ ①夫传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吕氏春秋•察传》)
▪ ②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 则安之。 (《论语•季氏》)
▪ ③夫将者,国之辅也。(《孙子.谋攻》) ▪ ④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
(晁错《论贵粟疏》)
▪ (2)“且夫”“故夫”“若夫”“今夫”也 是表示要发议论。
策•赵策)
▪ ③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 (3)“也”字有时用在分句或短语之后,表顿宕,舒缓语气。 ▪ ①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
上》)
▪ 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 ③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 ▪ 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僖公三十年》) ▪ ⑤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以为民先。(《韩非子•五蠹》) ▪ ⑥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公而告之。(欧阳修《五代史•
▪ 6、句末语气词的连用
▪ 表达一般的感情, 可以选择不用或单用语气词的 方式; 表达强烈的感情, 则可以选择语气词连用的方 式。
▪ “己(停止 )矣哉!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 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 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离骚》)
▪ 妈, 您的白头发又多了!
▪ 妈, 您的白头发又多了啊!
▪ ⑦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 上古汉语的句首、句中语气词还有“系”、 “伊”、“思”等,秦汉以后一般不再使用,这里 就不一一介绍了。
▪ 二、句尾语气词 ▪ 古代汉语常见的句尾语气词有“也”、
“矣”、“乎”、“与(欤)”、“哉”等。
▪ 1、“也” ▪ (1)“也”字一般用于判断句的句尾来帮助
▪ 2、其

第五节 古汉语虚词之四连词和语气词

第五节   古汉语虚词之四连词和语气词
四、连词
(一)连词的分类
• • • • • • • • • • • • • • 1、并列关系连词 与、及、暨、并、而(译为:和、跟) 2、承接关系连词 乃、则、而、斯、即(译为:就、便、这就) 3、选择关系连词 且、若、将、如、抑、其(译为:或者、是……还是) 4、递进关系连词 且、而、尚、犹、况、而况、况乎(译为:并且、况且) 5、转折关系连词 而、然、则、抑、顾(译为:可是、只不过) 6、因果关系连词 而、因、以、故、是以、是故(译为:因此、所以、因而) 7、假设关系连词 而、若、倘、令、苟、即、诚、必、则、设、向(译为:如 果、假如)
(二)句中语气词
• 句中语气词“也”常用在主语或状语之后, 表示顿宕,即句子在此稍作停顿,以舒缓 语气。 •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 患贫而患不安。 •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泣。 • 子贡问曰:“师与商也孰贤?”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
(三)句末语气词
• 1、也 • “也”表示确认语气,用在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末尾, 也可以用在疑问句末尾。 •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 人尽夫也,父一而矣,胡可比也? • 2、矣 • “矣”表示报道性的陈述语气,即把事情发展的最新阶段 作为新情况告诉他人。 •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 子来几日矣? • 诺,先生休矣。 • 甚矣,汝之不惠! • “也”表示静态,是对静态事情是判断;“矣”表示动态, 是把事情的变化告诉别人。
五、语气词
• 语气词是用在句子中表示某种语气的词。 • 根据其在句子中的分布,我们把古代汉语 的语气词分为三类:句首语气词、句中语 气词、句末语气词。 • 古代汉语中,同一个语气词在不同的句子 中常常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气,学习时需要 注意。

11古代汉语重要虚词

11古代汉语重要虚词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 《师说》)
(2)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性,不译。 ①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
传·齐桓公伐楚) 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僖
公十四年)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3)凑足音节,不译。
①公将鼓之。(左传·曹刿论战) 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 垄上,怅恨久之。(史记·陈涉世家)
(一)于(於、乎) 1、引入行为动作的处所与时间。如: 郑武公娶于申。(郑伯克段于鄢)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引入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如: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郑伯克段于鄢)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郑伯克段于鄢)
3、引入行为动作比较的对象。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
五、“焉”
(1)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于彼”。例: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 ②不复出焉。(焉:从这里。)
五、“焉”
(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 ①且焉置土石?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五、“焉”
(3)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例: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今其室十无一焉。
以上例句中的“所……者”仍然指代的是行 为的受事者,等于“所”字结构,不等于“者” 字结构。
(五)“所以”的用法
①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公输)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③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 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以”是由“所”与介词“以”组成的 凝固格式,据其意义分析,主要有两种用法:
(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 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 益。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第五单元古代汉语通论连词、介词、语气词,词头和词尾从严格意义上区分,虚词是用来表示语法意义,表达各种关系和语气,在句中不作句子成分的词。

古代汉语为了照顾传统,同时为了与各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相一致,把代词、副词归入虚词研究。

一般教材都把副词、代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看作虚词,本教材第一册己经介绍了代词,本册介绍连词、介词、语气词;此外,把“有、其、言、于、薄”看作词头,把“然、如、尔、若”看作词尾,另列单讲。

(一)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各种关系的虚词。

连词用以表示的连接关系有并列、递进、选择、承接、目的、因果、转折、假设、让步等九种。

连词只有语法作用,不作任何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一、连词分类:①并列连词:与、及、而、以、且、又……又……②递进连词:而、且、况、而况③选择连词:抑、其……其、与其……宁(孰若)④承接连词:则、即、斯、而、乃、而后、于是⑤目的连词:以、而、用⑥因果连词:故、以、用、以故、是以、是用⑦转折连词:而、则、然、顾、抑⑧假设连词:如、若、苟、使、令、设、即、假使⑨让步连词:虽、唯、纵、即、就、纵使、第令二、常用连词的用法。

从上面的介绍可知,连词所表示的前后两部分的关系很复杂,连词的数目也很多,下面讨论几个比较重要的连词:而、以、则与然则、虽与虽然、然与然而。

“而”的用法:“而”主要用作连词,也用作代词。

1.连词“而”“而”是古汉语用得最多的一个连词。

用来连接前后两个部分,所连接的两个部分可以词词组和句子。

用法很灵活,所表示的意义也很多,主要表示两个部分之间的并列或相承(顺接)、转折(逆接)、修饰、假设等关系。

语译非常灵活,可译为“而且、并且,但是、可是、然后、就、却、如果”等,或不译。

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用在联合结构里,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动词性的词组,表示两种性质、两件事情或行为的联系,一般不连接名词。

从上下文看,“而”字可以用于顺接,也可用于逆接。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常用虚词的用法

古汉语常用虚词的用法一、“而”字的用法《说文》“而,须也。

”本义是胡须。

例如,《周礼·考工记》:“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麟之而.。

”秦汉后不用。

虚词“而”是假借字可作人称代词、连词、语气词。

作人称代词和语气词的“而”,中古以后渐少以至消失。

(一)用作代词用作人称代词、指示代词。

(相当于“你”、“你们”,“你的”、“你们的”;“这”、“这样”。

)⑴夫差使人立于庭,苟出入,必谓己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四年》)⑵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

(《左传·成二年》)(而,指魏颗)⑶汉王曰:“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史记·项羽本纪》)⑷预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智伯矣!”(《战国策·赵策一》)⑸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二)、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词组分句和句子,表示彼此之间的各种关系。

1、表示并列关系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⑵颜回曰:“端而.虚,勉而.一,则可乎?”(《庄子·人间世》)(态度端庄而又内心虚静,勤奋自强而又精神专一,这样可以了吗?)⑶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

(《苏轼文集·超然台记》)⑷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⑸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2、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作“就”、“然后”)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⑵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礼记·曲礼上》)⑶予既烹而.食之。

(《孟子·万章上》)(以上3例皆表示动作的先后关系。

)⑷君亲无将..(不许判乱),将而.诛焉。

(《公羊传·》庄公二十三年)(而:相当于“则”,就。

表条件与结果上的承接关系。

古代汉语32个虚词详细解释

古代汉语32个虚词详细解释

32个虚词安/而/尔/夫/盖/故/何/乎/或/即/既/莫/乃/其/且/然/若/虽/所/为/惟/焉/也/以/矣/已/因/于/哉/则/者/之安⑪怎么,哪里。

例:①尔安敢轻吾射!②安求其能千里也?③又安敢毒邪?④燕雀安知鸿鹄这志哉?⑤安能复为之下乎!⑥安能抗此难乎?⑦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⑧君安与项伯有故?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域?⑩安得使余多暇日。

(1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12)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⑫安全,安定。

例:①谢庄遂安。

②可以为富安天下。

③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④在于知安而不知危。

⑬安逸。

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⑭安生,有“养”的意思。

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所安:这里指养生的东西。

)⑮哪里,什么。

例:①君谓计将安出?②欲安所归乎?③沛公安在?④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⑤洞庭君安在哉!⑥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⑯安抚。

例: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⑰平静。

例:①始而惭焉,久而安焉。

(安:这里是心安理得的意思。

)②恬然自安。

(安:这里指内心平静。

)③孔明恰才心安。

④敬亭亦无所不安也。

(安:这里有心安理得的意思。

)而⑪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⑫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⑬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⑭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⑮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古代汉语虚词总结

古代汉语虚词总结

古代汉语一、语法:(一)词法「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1.虚词:(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Y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 | 继续了)I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 I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

之子于归。

(这个姑娘出嫁了)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

(这样的)Y 云梯之械(这样的)。

I l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 .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弋代物:问其.主] [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I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作语气词C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其”字本意:箕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W (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天下皆是也(这样的)■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1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所J 者「代词 「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 I 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语气词 -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 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 -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 不算是国家呢?)所C 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所I “所以”(所凭借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未见所以敬王也(没有见到你所用来尊敬王的表现都是不定代词〔 或J 或曰 (有人说 )w I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 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 “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 都有副词用法 •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今者或是之亡矣(大概)一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的决心)焉 f “于之”,“于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 不复出焉(于之)(不再从这儿出去了) 善莫大焉.(于之)在句尾:于我心有戚戚焉.则就木焉(就和死差不多了)在句首:焉 有仁人在立,罔民而可为也?L "之于”:投诸渤海之尾“之乎”:有诸?(有这件事吗?)读者(所读的书) 所仰望而终身也 吾先子所畏也 欲以所事孔子,事之焉 L都是合音词 诸丿于疋 语气词用法:“ —亠 ” a 于之 ,“之乎孰、何、安、胡、曷――代词,“什么”孰:指事,指人何:何事。

古代虚词总结知识点

古代虚词总结知识点

古代虚词总结知识点虚词,是语法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在语言中没有具体意义,但在语句中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或者用来表达语句的语气、情感、关系等功能的词。

在古代汉语中,虚词的使用相对较多,具有丰富的种类和用法。

本文将对古代虚词的种类、用法及例句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古代虚词的种类1. 语气词语气词是用来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或者情感的词,可以在句子中起到调整语气或者表达感情的作用。

在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气词有“吗、呢、罢、乎、矣、哉、耳、也、兮、矣”等。

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阅微草堂笔记》)“而心中徘徊矣!”(《庄子·逍遥游》)2. 关联词关联词是用来连接词语、词组或者句子的词,用来表达事物之间的关系、转折、对比等。

在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关联词有“之、于、乃、者、所以、其、而、以、乎、则”等。

例如:“李白作诗,善庆‘天门中断楚江开’,伯量‘宝剑霍霍向湖心’,……”(《文心雕龙·后序》)“一言而不合,懭然而归。

”(《庄子·齐物论》)3. 助词助词是用来表示句子的语法成分、功能和作用的词,用来帮助语言的表达和理解。

在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助词有“的、之、乎、者、所、所以、以、以及、尔、也、啻”等。

例如:“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卷耳》)“我且偷生,生发不禁。

”(《后赤壁赋》)4. 离合词离合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常见的用来表示句子疑问、否定、感叹等语气的词语。

常见的离合词有“未、仍、故、却、邈、荏、恶、庶、麋、亦”等。

例如:“我视其人,未有不喜者。

”(《韩非子·解老》)“将登华屋,故暂盘桓。

”(《吕氏春秋》)以上就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虚词种类,这些虚词在古文阅读中经常出现,了解这些虚词的种类及用法对于古代诗文的理解和赏析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古代虚词的用法古代虚词的用法多种多样,不仅有语气词用来表示语气,还有关联词用来连接句子成分,助词用来表示句子的功能和作用,离合词用来表示语气的疑问、否定、感叹等。

古代汉语常用语气词

古代汉语常用语气词

③ “也”用于复句最后一个分句 的句尾,表示对前面论断的肯定 和确认,加强全句的语气。例如: 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 路也。 《孟子· 许行》 虽杀臣,不能绝也。 《墨子· 公输》 赏罚不信,故士民不死也。《韩 非子· 初见秦》

⑤ 用于祈使句,表示命令、禁止、 祈使等语气。例如: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左传· 隐 公元年》(表命令) (项伯)欲呼张良与俱去,曰: “毋从俱死也!”《史记· 项羽本纪》 (表禁止)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曰: “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 《桃花源记》(表祈使)

“矣”的用法:
①用在叙述句句尾。例如:
鸡既鸣矣。(《诗经· 齐风· 鸡鸣》) 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 鸿门
宴》)
②用在复句中的后一分句末尾。
例如: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左传· 宣 公二年》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 语· 宪问》
③用在描写句句尾: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 陈涉世家》 今老矣。《左传· 僖公三十年》 甚矣,汝之不惠!
1.

“也”用于判断句,帮助谓语 进行判断。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 陈 涉世家》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 通江水也。 《巫山、巫峡》
② “也”用于叙述句,表示对 所述情况深信不疑。例如: 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 难图也。 《郑伯克段于鄢》 虽梁王兔苑,想之不如也。 《王子坊》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 与“哉”的语气相近的还有 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 “夫”,用在感叹句尾表示感叹, 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 偏于惋惜、悲伤的情绪。如: 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 君不知。”

古代汉语(与(虚词)

古代汉语(与(虚词)
• ③大阉之乱,缙绅而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当 魏忠贤作乱的时候,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做官的人,天下那 么大,能有几个呢)
• 3“欤(与)”用于选择问句句尾,是表示无法肯 定或否定某项或某几项事情,要求对方选择而发 出的疑①求之与?抑与之与?(子禽问子贡,咱们先生每到一个 地方,都要打听当地的政事,他是想求什么,还是想结交 他们呢) • ②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路问孔子怎样 叫做『强』?孔子说:「你所问的是南方人的『强』呢? 还是北方人的『强』?还是你所谓的『强』呢?」 • ③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还是探究他的成败过程都出自人为的原因呢?)
语气词 与(欤)
中文10-1班 文婧
• “欤(与)”和“乎”一样,既可以表示 疑问语气,也可以表示感叹语气。“欤 (与)”表疑问语气时,在是非问句句尾 一般不表示纯粹的疑问,而是说话人心目 中已有了某种看法,但还不能深信不疑, 提出来要求证实。这是“欤(与)”和 “乎”在表疑问语气时的主要不同之处。
• (二)表感叹的“欤(与)”可译为 “啊“。
• ①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孔子在 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论语》 公冶长篇第五 • ②坎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 (在一口浅井里有一只青蛙.它对从东海中 来的大鳖说:“我多么快乐啊!)
• 2“欤(与)”用于特指问句,帮助表达疑问语气, 句中也另有疑问词,疑问的重点落在疑问词上。可译 为“呢”。 •
•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老虎和犀牛从 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 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 ②谁与,哭者?
• 4“欤(与)”用于反问句,有时也跟“也”连用, 或跟“岂”“得非”等配合。

古代汉语语法学 古代汉语中的语气词

古代汉语语法学 古代汉语中的语气词

+ 14.6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之 中不仁的人有的罢!)
+ 14.35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没有人知道我 呀!)
+ 15.26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 14.16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 乎?”
+ 14.32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 “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 15.2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15.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 16.1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 14.13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 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 14.14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 14.16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
+ “哉”是感叹语气词中表示感叹语气最强烈的,所在的句 子往往采用倒装的手法。例如:
+ 14.5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孔子道: “这个人,好一个君子!这个人,多么尊尚道德!”)
+ 14.39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 既而曰:“鄙哉,踁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 揭。”(便说道:“这个敲磬是有深意的呀!”等一会又说道:“磬 声踁踁的,可鄙呀!)
+ 14.13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语气词?√)?” (“他老人家不言语,不笑,不取,是真的 吗?”)

【史上最全】高考必备 高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点总结

【史上最全】高考必备 高中文言文虚词知识点总结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六类。

(一)代词:1、人称代词——之、其、而(通假)、若、乃2、指示代词——之、其3、疑问代词——焉、何(二)副词:1、范围副词——则、犹2、时间副词——既、已、且3、语气副词——其、何、遂(三)介词:于、以、为、因(四)连词:而、且、以、其、或、乃、则、然、但、为、故、若、虽、因、遂(五)助词:1、结构助词:之、者、所、然2、语气助词:也、矣、焉、耳、哉、乎(六)叹词:唉、嘻、呜呼、嗟乎、噫吁嚱二、词类分析:(一)代词1、人称代词①第一人称:吾、予、余、我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项脊轩志》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为白尚书,出听我言。

《段太尉逸事状》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

《游褒禅山记》②第二人称:女、汝、若、尔、乃、子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静女》(女通“汝”)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

《晏子治东阿》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而通“尔”)③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师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六国论》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孔雀东南飞》④复数:属、辈、侪、类、徒若属且皆为所虏。

《鸿门宴》2、指示代词①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这、这个、这里、这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赤壁赋》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②远指代词:彼、夫、其——那、那个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③无定指代词:或、莫——有的、有的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或师焉,或不焉。

《师说》。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张衡传》④辅助性代词:所、者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3、疑问代词①代人:谁、孰——谁、哪一个吾孰与徐公美?②代事物、处所:何、胡、奚、曷、安、恶(乌)、焉——什么、哪里、在哪里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彼且奚适也?”《逍遥游》蹈死不顾,亦何故哉?《五人墓碑记》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二)副词1、时间副词①表过去:既、业、已、曾、尝、适、初、曩、昔、向、乡——已经、过去、刚才,从前适得府君书。

古代汉语 虚词-助词

古代汉语 虚词-助词


→施事者或谓词性成分陈述的主体(对象)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孙子兵法·虚实)
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庄子·秋水) 凡杀人者踣诸市,墨者使守门,劓者使守关,宫者 使守内,刖者使守囿。(汉书·刑法志) 今书来,言者皆大过。吾子诚非佞誉诬谀之徒,直 见爱甚故然耳!(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粟者,民之所种。(汉书·食货志)
——粟,是老百姓种的那种东西。
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汉 书·苏武传)
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
所尊也。(晁错.论贵粟疏)
★所+动+者 → (所+动词)+者:“者”复指 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灭之。(史记·酷吏
列传)
★所+动+(之)+名 →“所”结构充当同位性定语 获秦王所乘云母车。(资治通鉴.卷104) 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
的用法,并对所有用例按用法进行分类归纳。
助 词
结构助词:之、者、所
语气助词:夫、惟、盖【→语气词或语气副词】 语音助词:言、薄、爰【→词头?凑足音节?】
句首语气词
☆夫:提起话题,引发议论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 夫志,气之帅也。(孟子·公孙丑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左·僖30 提起话题,发表议论


C.所+动词+(宾语)→所+(介)+动【B】

空队、要塞,人之所往来者。(墨子·号令)


冀之北土,马之所生。(左传·昭4)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吕氏春秋·察今)
→B: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这类“所”字结构可视为介词省略。表达的语义 相当于被省略的介词的宾语。通常前面以一个主动 者作定语,以“之”为标志,“所”字短语作中心 词。

古文语气词,副词读轻音

古文语气词,副词读轻音

古文语气词,副词读轻音
在古文中,语气词和副词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们能够赋予文章丰富的情感色彩和表达作者的态度。

古文语气词、副词读轻音,这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古文语气词的分类与举例
1.疑问语气词:如“乎”、“耶”、“与”等,用于表示疑问、反问或推测的语气。

2.感叹语气词:如“矣”、“哉”、“乎”等,用于表示感叹、赞叹或惊讶的语气。

3.祈使语气词:如“矣”、“焉”、“也”等,用于表示命令、请求或劝告的语气。

4.陈述语气词:如“也”、“矣”、“焉”等,用于表示陈述、肯定或否定的语气。

二、古文副词的分类与举例
1.程度副词:如“甚”、“最”、“颇”等,用于表示程度的高低。

2.范围副词:如“皆”、“悉”、“尽”等,用于表示范围的广泛。

3.频率副词:如“屡”、“常”、“每”等,用于表示动作发生的频繁程度。

4.时间副词:如“已”、“尚未”、“将”等,用于表示时间的先后。

三、读轻音的技巧与方法
1.掌握古文语气词、副词的用法,了解它们在句子中的作用。

2.注意语气词、副词与句子其他成分的搭配,尤其是动词、形容词等。

3.结合句子所在的语境,判断语气词、副词的读音。

4.熟能生巧,多加练习,提高自己对古文语气词、副词读轻音的敏感度。

总之,掌握古文语气词、副词的读轻音,对于深入理解和鉴赏古文具有重要意义。

文言文中18个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文言文中18个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文言文中18个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文言文中的虚词包括“之、乎、者、所、其、而、乃、焉、以、为、於、若、与、也、者、之、者、乎”等等。

这些虚词在古代汉语中起着连接句子成分、标注语气、引导句子结构等作用。

举例如下:1. 之,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是为之大勇也”(《孟子·尽心上》)。

2. 乎,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的句末,如“何谓也乎?”(《庄子·逍遥游》)。

3. 者,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者”(《孟子·尽心下》)。

4. 所,用于句中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所恶乎人之为恶”(《庄子·逍遥游》)。

5. 其,用于句中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其为人也孝弟”(《论语·雍也》)。

6. 而,连接两个并列的动作或状态,如“民之生也,独立而已矣”(《庄子·逍遥游》)。

7. 乃,表示因果关系,如“非其鬼而谁之鬼乎?”(《庄子·大宗师》)。

8. 焉,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何以明之焉?”(《庄子·逍遥游》)。

9. 以,表示手段、方法,如“是以圣人不行而知”(《道德经》)。

10. 为,表示目的、结果,如“为天下者谓之天下”(《庄子·大宗师》)。

11. 於,表示处所,如“於是民大乐”(《庄子·逍遥游》)。

12. 若,用于条件句中,如“若夫乐与丧”(《庄子·大宗师》)。

13. 与,表示并列关系,如“与天地参其德”(《庄子·逍遥游》)。

14. 也,用于句末表示肯定或强调,如“人之生也直”(《论语·雍也》)。

15. 者,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者”(《孟子·尽心下》)。

16. 之,表示所指代的事物,如“是为之大勇也”(《孟子·尽心上》)。

17. 者,用于句末表示疑问或感叹,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者”(《孟子·尽心下》)。

18. 乎,用于疑问句或感叹句的句末,如“何谓也乎?”(《庄子·逍遥游》)。

常见文言虚词18个

常见文言虚词18个

常见文言虚词18个[知识要点] (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知识点解说] 一、代词:代词是代替词、词组和句子的词。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常用词——之、其二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

不能单独使用,它一定与所带的宾语组成介宾词组来修饰或补充说明动词、形容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介词可根据功用分表处所的、表时间的、表原因的、表对象的、表凭借的、表被动的等六种。

使用频率高,用法比较复杂的介词——于、以、为、与。

三、连词: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组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其本身无实在意义,但它可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连词可按其所表示的结构,逻辑关系进行归类。

(表并列关系、表层进关系、选择关系、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因果目的关系、假设关系、修饰关系)四、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各种语气的副词。

五、助词:助词是古代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份,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

一、而 1、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2、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3、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4、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5.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6.通“如”:好像,如同。

7.通“尔”,你,你的。

8.复合结构的用法(1)“而已”:罢了。

例: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而后”:才,方才。

例: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3)“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二、何1.什么。

2.怎么样。

古汉语的词类划分如下

古汉语的词类划分如下
副词是限制和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 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副词一般不能独立存在,更不能脱离谓语, 它总是依附于谓语。
• 程度副词 • 范围副词 • 时间副词 副词 • 情态副词 • 否定副词 • 表敬副词
一、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动作、 行为的程度的副词。 表示程度深,表示程度浅,表示程度的变化。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 吾孰与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二)指代事物的疑问代词 何、曷、奚、 指代事物的疑问代词:何 指代事物的疑问代词 胡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
轸不之楚,何归乎?《史记·张仪陈轸列传》 “许子冠乎?”曰:“冠。”曰:“奚 冠?”曰:“冠素。”(《孟子·滕文公 上》) 胡不见我于王?《墨子·公输》
3.称人以爵位、职衔、身份。 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 4.称人以其近侍、所在。 ①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 (《史记·秦始皇本纪》) ②不见足下面,已三年矣。(《白居易 《与元微之书》》 ③执事服官有年。(方苞《与安徽李方 伯书》)
(三)第三人称代词 1.古代没有与现代汉语“他”完全相当的第 三人称代词。 2.使用第三人称代词时,古人一般采用两种 表达方法: 一是重复前面已经出现的名称 二是省略。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左 传·襄公十五年》 使子路反见之,(子路)至,则(丈人)行 矣《论语·子路从而后》
“朕”是尊崇或倨傲的说法,所以一般是君王用以自 称,或是提到自己的祖先时用。 秦以前本是一般的自称,秦始皇以后专门用于帝王 君主的自我称谓了。
《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从所能充当的句子成分看,“我”、“余”、 “予”通常作主语、宾语、定语,“卬”作 主语、宾语 。 “吾”通常作主语、定语和前置宾语。 《左传·子产论尹何为邑》:“他日我曰: ‘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 也。’” 今者吾丧我。《庄子· 齐物论》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诗经·邶风·匏有苦 叶》 《左传·案之战》:“曰:‘余病矣。”

高考古代汉语常用语气词

高考古代汉语常用语气词
① 与“何”、“何以”等配合, 组成“何……为”、“何以…… 为”的格式,表示反问,译成 “为什么……呢” 。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 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论语·季氏》:“是社稷之臣 也,何以伐为?”
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 以兵为? 《荀子·议兵》
人而已矣,奚以名为? 《列子·杨 朱》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 何择焉? 《孟子·梁惠王上》
子(孔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论语·阳货》
与其杀是僮,与其卖而分,孰若 吾得专焉?柳宗元《童区寄传》
③ 用于感叹句,语气不太强烈, 译作“啊”。例如: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焉! 《论语·泰伯》
(9) 句尾语气词的连用
《庄子·外物》:“子何为者 邪?”
④ 用于反问,译成“吗”、 “呢”。例如: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孟 子·滕文公上》
丘虽不吾誉,吾独不自知邪? 《庄子·盗跖》
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 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答李翊书 》
(6) 为
“为”(wéi)作语气词,主要 有三种用法:
② 用于选择问,相当于“呢”。 例如:
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庄 子·秋水》
事齐乎?事楚乎? 《孟子·梁惠 王下》
子以秦为将救韩乎?其不乎? 《战国策·韩策二》

③ 用于特指问,表示疑问语气, 可译成“呢”。例如:
轸不之楚,何归乎? 《史记·陈轸 列传》
《孟子·公孙丑上》:“恶!是何 言也!”
(2) 矣 “矣”和“也”的区别:
“也”表静态,“矣”表动态;
“也”不表示变化过程,只把 对事物的判断告诉别人, “矣” 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把事物发 展变化中的状况当作新情况告诉 别人;

第四章语法 第三节词类 二语气词

第四章语法 第三节词类 二语气词
2、按表达的语气分 陈述、疑问、祈使、感叹、提顿、委婉等
(三)常见语气词分析
语气词 也 在句中的 位置 句末或句 中 表示的语气 类型 陈述、提顿 具体使用情况 1、用于句末对客观现状的论断或 肯定 2、用于句中,主要是主语之后, 作用是提顿,即提示和停顿, 是使语气舒缓 3、可不译如果出现在问句末尾, 也是表示判断或判断的加强, 不表示疑问

句末
陈述
表示把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状况作 为新情况陈述出来,带有动作已完成 的意味,可以翻译成“……了”
表示肯定,带有限制的意味,相当于 “不过……而已”“不过……罢了”。 “尔”与“耳”的用法基本一样。
耳、尔
句末
陈述

句末
陈述
表示肯定,本是一个特殊的指示代词, 由于经常位于句尾,因此后来从指示 代词兼语气词的用法虚化为纯粹的语 气词。但是,即便是虚化为纯粹的语 气词,“焉”还有较强的指示性,带 有指点和引人注意的意味。

句末 或句 中
疑问(主 要)、祈 使、提顿
1、用于传递纯粹疑问:相当于“呢(选择和 特指疑问句中)、吗(是非疑问句中)” 2、在反问句末表示反诘语气 3、在商询、揣度问句句中,表示一种推测, 相当于“吧?” 4、祈使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啊” 5、在句中或某个语法成分后,表跌宕停顿 这两个词古音相近,只是在先秦古书里出现 的场合略有不同。“与(欤)”“邪(耶)” 的疑问语气,较之“乎”要轻得多,它们更 多的是表示一种探询的语气。即对自己说的 话或想法不太确定,需要询问别人得到确认。

句中
反问和 揣度 希望、 限制、 提顿1、顺序:陈述在前,疑问随后,最后感叹 2、连用的语气词各自承担自己所表达的语气, 全句的重点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翻译 时能译的就依次顺译,不能的则可以不译 3、语气词的掌握关键是要能通过语气词揣摩 出说话人的态度和倾向,进而能准确把握 说话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虚词语气词定义:语气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是说话人对所说的事物表现态度、情绪。

有提顿、直陈、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

印欧语语气是通过谓语动词的曲折变化和句子的语调来表示的。

汉语语气是通过词汇形式、句子类型、语调和语气词来表达的。

用来表示语气的词语就是语气词。

分类:1 ﹑按照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为:(1 )句首语气词有:“夫、盖、维、惟、唯”。

(2 )句中语气词有:“盖、也、与”(3 )句尾语气词有:“也、乎、哉、矣、已、耳、焉、与(欤)、邪、夫、兮”等。

2 ﹑按照语气作用,可分为(1 )用来表示陈述、判断、因果假设复句句末,表示肯定、否定、解释的语气词:“也、矣、已、耳、焉”(2 )用在是非问、选择问、揣测问、反诘问等疑问语气句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有“乎、与(欤)、邪、哉”(3 )用在感叹句、祈使句中,表示感叹、商量、命令、请求等的语气词有“也、哉、夫、兮”。

二、句尾语气词:1 、“也”:表静态,通常用在判断句尾表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

用在陈述、祈使、疑问句尾时,都表论断、确认语气。

并不是在判断语气之外,又表示陈述、祈使、疑问语气。

用在复句中后一分句的末尾,是表示对这一分句的确认语气。

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孟子·许行》虽杀臣,不能绝也。

《墨子·公输》2、矣:“矣”字也是古代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静态,“矣”字表动态。

“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把对事物进行的判断告诉别人,现代汉语语气词“了”的作用大致和它相当。

“矣”有时候还可以表示将然,即预料将要发生某些情况,把它当作新情况告诉别人。

例如: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矣。

《国语·句践减吴》吾属今为之虏矣。

《史记·鸿门宴》“矣”字用于描写句时,往往使全句语气略带感叹意味。

有时把这种带“矣”的谓语提前,这种感叹语气就更为明显。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汤问》远矣,全德之君子。

《庄子·田子方》祈使句也可以用“矣”字。

例如: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诺。

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矣”字还可以用于疑问句,这种疑问句中必然还另有专门表示疑问的词。

例如: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趙太后》3 、“已”同“矣”的作用相近,原是动词,表示停止、限止语气,表示事实止于这种情况,有往小里说的意思。

一般可译为“了”或“啦”。

4 、“耳”:是“而已”的合音。

一般用在叙述句尾,动词性减弱,可译为“罢了”。

5 、“焉”是一个有指代作用的语气词,用于叙述句和描写句尾,表提示性的陈述语气。

(1 )一般用在不及物动词或动宾词组后面,既表示“于(介词)+ 是(此)”的意思,又表示提示性的煞尾语气。

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2)用在形容词谓语后面,隐含“于是”而指代比较对象。

如“晋国,天下莫强焉。

”(3 )用在及物动词后,相当于代词宾语“之”,指代作用更明显一些。

如“非曰能之,愿学焉。

”(4 )如果“焉”所指代的对象、时间、处所,在本句中的前一部分已经出现了,那么“焉”就不兼指代作用,而虚化为纯粹的句尾语气词了。

如“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

”6 、“乎”: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疑问语气词。

(1 )用在是非问句尾,(是非问是把事情的正面说出来,然后希望对方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译为“吗”。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触龙说趙太后》(2 )用在选择问句尾,(选择问是列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情况,用疑问形式提出来,要求对方从中选择一种作出回答。

)译为“呢”。

(3 )用在特指问句尾,(特指问是用疑问代词提出所问内容,要求对方就疑问代词所指来回答。

)可译为“呢”。

(4 )用在反问句尾,(反问句是无疑而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意思,一般不需要回答。

)可译为“吗”或“呢”。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墨子·兼爱上》况日不悛,其能久乎?《晏婴论季世》(5 )“得无……乎”“无乃……乎”可译为“该不会……吧”“只怕……吧”。

“乎”仍是疑问语气。

(6 )用于祈使句尾。

仍是疑问语气词,只是句中的祈请或感叹语调是主要的,“乎”的疑问语气相应减弱了,带有疑虑未定的色彩。

表示委婉的疑问语气。

善哉,技盍至此乎!《庄子·养生主》天乎!吾无罪!《史记·秦始皇本纪》8 、“哉”:(1 )用在感叹句尾是表示强烈的感叹语气的,可译为“啊”。

楚国若有大事,子其危哉!《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韩愈《张中丞传后叙》(2 )用于反问句尾更为常见,这时一般需要疑问代词或“岂”字和它呼应依然是表示感叹语气。

译为“啊”。

例如: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李斯《谏逐客书》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9 、“夫”:用在感叹句尾表示的感叹语气偏于惋惜悲伤的情绪,仍译为“啊”。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今若是焉,悲夫!柳宗元《三戒》10、“兮”:一般用于韵文的感叹句尾,可译为“啊”“呀”。

11、“何以……为”意思是“为什么用得着……呢”,是无疑而问,例如: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12、尾语气词的连用古代汉语的句尾语气词可以连用,最常见的是“乎”“哉”放在其他语气词后面。

例如:位其不可不慎也乎!《左传·成公二年》何可胜道也哉!王安石《遊褒禅山记》“乎”和“哉”也常连用,“哉”只能放在“乎”的后面。

例如:善败由已,而由人乎哉?《左传·僖公二十年》连用的语气词,仍然保留各自表达的语气。

不过语气的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最后是“乎”的句子重点在询问,最后是“哉”的句子重点在感叹。

除“乎”“哉”外,“矣”“已”“与”“邪”“夫”等,也可以放在其他语气词的后面。

代翕代张,代存代亡,相为雌雄耳矣!《荀子·议兵》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三个语气词有时也可以连起来用,最常见的是“哉”放在另外两个语气词之后。

例如:吾罪也乎哉!《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三个语气词连用,感情色彩一般都比较强烈,各语气词都仍然保留各自表达的语气,但放在后面的一般要比前面的语气重一些。

三、句首语气词最常见的句首语气词有“夫”、“唯”、“其”三个字。

1 、“夫”“夫”字作为句首语气词是从指示代词“夫”虚化而来的。

它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

古代称之为“发语词”,现代有的语法书称之为“提顿语气词”。

例如:夫大国,难测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

《孙子·谋攻》夫寒之於衣,不待轻暖;饿之於食,不待甘旨。

晁错《论贵粟疏》“夫”还可以和“且、故、若、今”相结合,成为“且夫、故夫、若夫、今夫”,用于句首。

“且夫、故夫”大致等于“且、故”,增加了“夫”字,就加强了要发议论的语气。

例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故夫作法术之人,立取舍之行,别辞争之论,而莫为之正。

《韩非子·问辩》2 、“盖”:(1 )作句首语气词时用于发议论。

不译。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

《史记·孝文本纪》(2 )用在句中主语后谓语前,表示猜测或解释性的语气,意思为“大概”“可能是”,我们处理为语气副词。

3 、“唯(惟、维)”“惟”字用作句首、句中语气词时,可以写作“维”“唯”。

用于句首时,有两种作用。

一种作用是提示、引出主语或年月。

例如:惟辟(国君)作福,惟辟作威。

《书经·洪范》唯赤则非邦也与?《子路曾晢冉有公西华侍坐》另一种作用是表示期望的语气。

例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左传·僖公三十年》故敢略陈其愚,惟君子察焉。

扬恽《报孙会宗书》“惟”字用作句中语气词,主要起引出谓语的作用,在《书经》、《诗经》中比较常见。

例如:蚩尤惟始作乱。

《书经·吕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诗经·大雅·文王》4、其语气词“其”用于句首或句中,一般表示推测、擬议,有“大概”、“恐怕”等意思。

例如:齐其为陈氏矣。

《左传·晏婴论季世》四、句中语气词句中语气词常有“者”“也”两个。

“者”用于句中,主要表示提顿语气,在表示停顿语气的同时,有提示下文的作用。

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此二人者,实弑寡君。

《左传隐公四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里任》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也语气词“也”字的基本作用是放在句尾表示判断肯定的语气;但有时也用于句中表示提顿语气,有提示下文舒缓节奏的作用,表示停顿语气。

例如: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句中“也”字还常和“者”字相结合,位于主语之后,起提示谓语的作用。

例如:君子也者,道法之宗要也。

《荀子·致士》二、词头、词尾古代汉语有些虚字,古人一般把它叫做“发语词”或“发声词”,现代有的语法著作把它叫做“语首助词”、“语中助词”,有的语法著作把它叫作“词头”、“词尾”。

可以肯定的词头主要是一个“有”字,可以肯定的词尾是“然、如、尔、若”。

还有“其、言、于、薄”四字,在《诗经》中用例很多,散文中却很少看到,也被看作词头,暂难作出定论。

下面分别作些介绍:(一)有“有”字作为词头,最常用于专有名词的前面。

常见的有上古的朝代名、国名、部族名。

例如: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於有殷。

《书经·召诰》朝代名词前面加“有”,一直沿用到后代,如“有唐”、“有明”等。

“有”又用于某些名词前面。

例如:予欲左右有民。

《书经·皋陶谟》还可以用于某些形容词前面。

例如:不我以归,忧心有仲。

《诗经·邶风·撀鼓》(二)其“其”字用作词头,一般用于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前面。

例如:既见君子,云何其忧?《诗经·唐风·扬之水》北风其凉,雨雪其滂。

《诗经·邶风·北风》(三)言,于,薄“言、于、薄”用作词头时性质相同,都只能放在动词前面。

例如: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诗经·周南·葛覃》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诗经·召南·草蟲》(四)然、如、尔、若“然、如、尔、若”主要放在形容词之后,与形容词结合在一起充当句子的状语(有时也用作谓语)。

此外还有“焉”“乎”两个字,作用同前四字相同。

“如、尔、若”可以认为是“然”的变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