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官制的演变ppt

合集下载

中央官制的演变

中央官制的演变

中央官制的演变
秦、汉:三公九卿;(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御史大夫——负责
律令、图籍并监察百官;太尉——帮助皇帝管理军
事;三者之间相互牵制,最终一切大事由皇帝裁决)隋唐:三省六部;(职责: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议、
封驳诏令;尚书省——执行诏令;
意义: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提高办
事效率
作用: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宋:二府三司;(中书门下——宰相的办公机构,基本不参与政事,
另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枢密院——分割宰
相的军权;三司——分割宰相的财权)进一步分割相
权,加强皇权
元:中书省;(废三省,实行一省,直辖地为山东、山西和河北)明:废丞相设内阁;(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一切军国大事
由皇帝一人裁决,内阁仅备顾问,非法定的国家
一级行政机构,是君主专制的产物)清:增设军机处(清雍正年间为解决西北的军务而设;军机大臣的职
责是上传下达,跪受笔录;军机处后成为处理一切
军国大事,提高办事效率)。

中央官制的演变ppt

中央官制的演变ppt
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
史料2: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
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明太祖
请问:为何“我朝罢相”? 读一读
课堂小结
秦朝----三公九卿制----丞相权力很大 汉朝-----中朝---丞相无决策权,为执行机构 隋唐-----三省六部制---宰相委员制,分散相权 宋----二府三司制---宰相执行权一分为三 明朝----废宰相,设内阁-----皇权相权合一 清朝----军机处----纵有宰相之实,无宰相之名
努尔哈赤 八旗旗主
“共治国事 ”
皇太极 议政王大臣
会议
内阁、六部
康熙 议政王大
臣会议
内阁、六部
雍正 设军机处
跪受笔录 承旨遵办
皇权受限
南书房 君主专制 顶峰
集权于帝
清朝:军机处Leabharlann 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皇帝 内阁
军机处
吏户礼兵刑 工
明清两朝的尊君卑臣
明大臣四拜或五拜, 清大臣始有三跪九叩之礼。 明大臣可以侍坐, “大朝仪众官皆跪”, 清大臣则奏对无不长跪。 明六曹答诏皆称“卿”,清则称“尔”。 清大臣对皇帝上奏,皆自称“奴才”。

• 隋唐:
• 宋:

• 元:
• 明:
• 清:
历代中央官制的确定与演变
• 朝代 • 秦: • 西汉: • 东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 • 宋: • 元: • 明: • 清: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度 尚书台 出现三省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中书一省制 废相、设内阁 军机处
秦代 :三公九卿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 课件 (60张PPT)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官职》 课件 (60张PPT)
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贰 常见官职
常见官名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 (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
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 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
,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
【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 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 “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 任吴地的巡抚。
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如《(指南录)后序》“以资政殿学士行”,这是文
天祥辞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职;《谭嗣同》“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徐致靖当时任翰林院侍读
学士,这是专给帝王讲学的官职。白居易、欧阳修、苏轼、司马光、沈括、宋濂等都曾是翰林
学士。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如《廉颇蔺相
,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
【都尉】
《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
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贰 常见官职
常见官名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
如《鸿门宴》:“沛
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
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中国古代官制概述》课件

《中国古代官制概述》课件

04
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科举制度
隋唐时期创立科举制度,通过考 试选拔官员,打破世袭制,提高
官员素质。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 三级,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
,强调忠孝节义等道德观念。
科举制度在历史上为中国培养了 大批优秀官员,推动了中国文化
和社会的发展。
官员品级与俸禄
官员品级分为九品,每品又分正从, 共18个等级,以区分官员地位和权力 。
02
中央官制
皇帝与宰相
皇帝
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 无上的权力,负责决策国家大政 方针。
宰相
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 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统领中央官 员。
三公九卿制
三公
太尉、司徒、司空,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负责军事、民事 和监察。
九卿
奉常、郎中令、卫尉等九个部门的长官,分管国家各项事务 。
05
中国古代官制的特点与影 响
官本位思想
01
官本位思想是中国古代官制的核 心特征之一,强调官员的地位和 权力,将官员视为社会精英和统 治阶层。
02
这种思想导致了官员的权力寻租 和腐败现象,同时也限制了社会 其他阶层的发展和机会。
权力高度集中
中国古代官制实行高度集权的制度, 中央政府掌握着绝对的权力,地方政 府和官员的权力相对较小。
《中国古代官制概 述》ppt课件
目 录
• 中国古代官制的起源与演变 • 中央官制 • 地方官制 • 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 • 中国古代官制的特点与影响
01
中国古代官制的起源与演 变
夏商周时期的官制
夏朝的初步官制
西周的官制体系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建 立了初步的官制,包括“卿”、“士 ”等官职。

从汉至清君主专制的演变(共20张PPT)

从汉至清君主专制的演变(共20张PPT)
第2课时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预习作业★★
阶段 时代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监察制度 选官制度 确立 巩固 成熟 发展 强化 顶峰 整体趋势: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过程 阶段 时代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监察
选官制度
确立 巩固 成熟 发展
强化 顶峰
秦 汉 隋唐
宋 元
明 清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 布衣为相 中外朝制度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汉代政治制度。两汉后期,特别是东汉后期 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是两大顽疾。年幼的皇帝大多是在外戚的帮助下继位 的,母族亲属关系自然受到重视,结果造成外戚干政局面;皇帝年长后往 往利用宦官打击外戚夺回权力,这又造成了宦官干政的局面。所以本题正 确答案为C项。A项“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不符合材料“执政大臣也主要 从他们之中选择”的信息;外戚是“外人”,因此B项“‘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错误;D项“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符合西汉前期的情况,而外戚干政 是在两汉后期。
C.避免了地方派系的形成
D.体现了政府是“天下人”的政府的观念
解析 经过察举制选用到中央的人才不能回到原籍做官,能 够有效地避免宗族势力对地方政权的影响,避免出现地方派 系,从而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项的表述不符 合当时“家天下”的实际。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 1.呈现两大矛盾:一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 的矛盾,二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 2.在中央政权,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 强。
• 3.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中央权力不断加 强,地方权力不断消弱。
• 4、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加强 对官吏的控制,逐渐将选官权收归中央。

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ppt

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ppt

冢宰
• 太宰的别称。太宰原为掌管王家财务及宫 内事务的官。周武王死时,成王年少,周 公曾以冢宰之职摄政。
• 冢宰为内朝主宰。在《周礼》作为天官, 成为六卿的首位,总管全国大事
一、先秦时期的中央官制 (二)商代的中央官制
商汤像
伊尹像
一、先秦时期的中央官制 (二)商代的中央官制
➢卿事,原为乡事,飨事之义,主管王室宴飨。 最早出现于《尚书·微子》,西周时,写作“卿 士”,可见是由内廷发展出来的政务官。 ➢多尹,又称诸尹,分管各项政务。古代尹与君 通,因此又称多君。总领诸事的尹,被后世认为 是相。 ➢御事(史),迎受政事,为王服务。
一、先秦时期的中央官制 (四)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兴起
进入战国时代,新兴的士人空前活跃,这些 文化素养较高的知识分子没有任何人身依附关系, 行动自由,思想开放,成为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 的对象。他们凭借知识和才干,指点江山,激扬 文字,或为理想而奔走四方,或为生计而周游列 国,都是入仕干政的最佳选择,从而形成一支庞 大的充满活力的官僚后备军,使各国君主有选择 官僚的充分余地。

古代不少人的太子太保等头衔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并
不是真的给太子上课,有的皇帝根本就没太子,也封别人
做太子太保。有的皇帝还是小孩,就封别人做太子太保
三公三师
• 西周,确立太师、太傅、太保三公设置。太师为 三公之首。
• 《大戴礼记》说:“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 太公为太师。”“师,天子所师法;傅,傅相天 子;保,保安天子于德义。”。
太保、各总督、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左都御史。(武)将军、 都统、提督。
正二品——(文)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 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ppt课件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16
知识迁移
宋太宗初年,西北边境上的州郡大都以文官充 任,在官衔前加上“权知”二字,如“权知州 事”,以表示其“名若不正”,“任若不久”, 并规定“三岁一易”。这表明当时( ) A.地方武将拥兵自重现象普遍 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 C.西北边患的威胁得到了缓解 D.事权分割导致冗官现象严重
最新版整理ppt
19
最新版整理ppt
20
图表释义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推行 推行于西周,春秋 春秋战国时期至 确立于元
时代 时期趋向瓦解
元建立前
与中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 郡县是中央政府 行省是中书省
央关 中央政府,诸侯的 下属的地方行政 的派出机构,
不 系 权力和地位可以世 机构,官吏由皇 行政长官直接
9
(二)唐安史之乱后中央集权严重削弱
唐朝设藩镇(节度使)
“安史之乱”发生
“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形成
藩镇与节度使: 原来玄宗因对外开拓,在边境驻以重
兵,设立十大兵镇,以节度使为最高军事 长官。节度使领若干州,权力很大,初时 由中央派大臣充任,立功后往往入朝拜相。 天宝以后,李林甫为了巩固本身权位、堵 塞边帅入相的路径,借口文官不懂军事, 多用胡人担任节度使。结果给胡人节度使 安禄山起兵反唐的机会。
中央权力不 断加强。
2
秦汉---明清地方行政的设置概况
秦朝

汉末魏晋




唐朝 宋朝






元朝
行省 路 府 州 县
明朝
承宣布 政使司


清朝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3张PPT)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3张PPT)
(一)秦朝:郡县制
1、变化
A.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B. 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C.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当然,从贵族政治发展到官僚政治,这是历 史的进步。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促进了社会各阶层之 间的流动性。所以也有说法,官僚政治是中国“公天下”的开始。(不是指 最高权力,而是指统治集团)
特点:
职责:是起草诏令、处理政务,是内侍机构,没有实权。 职权:内阁有相权无相名,权力来源于皇帝个人。 实质:是为保障皇权的高度集中而建立起来的新的中枢体制,也是官僚 机构日益腐败的重要原因。
【补充】问:隋唐三省六部属于法定机构,明朝的内阁是什么机构?那从隋唐到
明朝,决策机构转移的趋势是什么?
机构:皇帝的内侍机构。 趋势:由法定机构到非法定机构。 (六)、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秦朝的政 治制度
中央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廷议制度 地方制度:郡县制 其他制度:文书行政制度
两汉至明 清时期政 治制度的 演变
中央行政制度:西汉:中外朝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制 元:一省制 明:废宰相制度设内阁 清:设军机处
地方行政制度:西汉:郡国并行制、郡县两级制 隋唐:州县两级制、道州县三级制 宋:路府县三级制 元:行省制 明清:省府县三级制
②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③分封制受封的诸侯包括周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和旧贵族
④受封的诸侯享有受封土地的统治权,同时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如服
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⑤分封制前期巩固了周朝统治,但地方自主权过大,后期出现地方割据
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⑦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相互配合,政治权力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ppt课件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ppt课件

5.(2015广东文综,13)针对皇帝频 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 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 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
பைடு நூலகம்
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
C
2.(2017 扬州期末)陈旭麓说“自 从有了民主政治的理想之后,官僚政治就 一直成为人们憎恶的抨击的对象。这是理 所当然的。但是,历史地看,官僚政治的 出现也有过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下列 历史现象符合以上观点的是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中央集权制度 1、积极: (1)政治: 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凝聚力 (2)经济: 促进封建经济交流、发展 (3)思想: 文化延续、文明传承 2、消极: 压制地方活力……
材料二 钱穆认为,中国过去的政治纵要说它是专 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 而王亚南则认为是完全的君主专制。他指出,中国的官僚 政治是建立在地主经济基础上的专制政治的产物。
(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演变之因
材料四: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者,天 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 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军机大臣)亦只供传 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阅读材料三分析清朝军机大臣的职责及影响。
职责:跪受笔录,传达诏令
影响: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 制加强。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央行政制度演变围绕的 主要矛盾是什么?其演变的内在用意是什么? 君权和相权。 强化君权。
—摘编自《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宁可《文史
1、经济: 封建经济产生、发展 哲》2009.1 2、政治: 地主阶级统治 3、思想: 法家思想、儒家思想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在唐后期150年 里河北三镇的57个节 度使中,真正由朝廷 任命的只有4人。内地 许多节度使也效法藩 镇,各占一方,唐朝 统一局面破坏,形成 了“藩镇割据”的局 面。
藩镇割据现象的 实质是什么?
实质是中央集权 与地方分权之争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朝:郡国二制并行与“推恩令” 2、唐中后期:“藩镇割据”
⑴积极:①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
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 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③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⑵消极:①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②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发展。 ③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 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总特征: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学习延伸
巩固提高
本课测评
①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 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 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 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②唐朝时为加强皇权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三省的 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 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③宋初,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行政长 官行使宰相权力。为制约宰相,后又增设参知政事、 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 这样就削弱了宰相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推恩令”和“酎金夺爵” ——瓦解王国
汉 武 帝
设置刺史
全国划分为13个 州郡,各置刺史一 人,刺史位卑权重, 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 行“推恩令”,多立诸侯,王国 领地不过数县,由郡守统辖。结果, 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 后来,汉武帝又以“酎金” 借口,削夺106个列侯爵位。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PPT课件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PPT课件

皇帝独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核心
皇权至上
10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
1.皇帝名称的由来
2.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
皇位世袭
3.皇帝制度的特征 皇帝独尊
本质: 君主专制
皇权至上(核心)
11
二、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
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副丞相
◎反面: 大兴土木,
营建阿房宫、 骊山陵墓, 劳民伤财; 赋役繁重; 刑法残酷。 是一个暴君。
一文字;修筑长城和驰道,
开通灵渠;这些措施促
27
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技巧
①评价标准,看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 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 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 ②抓住历史背景,必须将历史人物放到他所生活的特定的历史时代 进行评价。否则人物同伴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有 可能作出完全不同的评价。
血缘关系为基础
按地域划分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16
说一说
为巩固统治,秦始皇 还在军事上、经济上采取 了哪些措施?
17
秦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
(1)颁布秦律;
(2)统一度量衡、货币;
(3)统一文字、车轨;
(4)修驰道、开灵渠,筑长城;
(5)大规模移民等等。
作用: 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国家统一,有利
——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8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 上”。
秦虎符铭文: 甲兵之符,右 才(在)皇帝, 左才(在)阳 陵

《中央官制调整演变》课件

《中央官制调整演变》课件
《中央官制调整演变 》ppt课件
目 录
• 引言 • 中央官制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 隋唐至宋元时期的中央官制演变 • 明清时期的中央官制改革 • 近现代中央官制的变革 • 结论
CHAPTER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中央官制调整演变
本课件的主题聚焦于中国历史上 中央官制的调整和演变过程,涵 盖了从秦朝到清朝的重要变革和 发展。
03
宋代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和管 理,设立了独立的谏官机构和 监军司等机构,对官员的监督 更加严密。
元代的中央官制
元代在中央官制上实行了行省制度,将全国划分为多个行省,由中央统一管理。同时设 立了中书省和枢密院、御史台等机构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元代科举制度一度废除,官员选拔主要依靠世袭和功绩,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流 动和选拔。
元代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设立了宣政院等机构进行管理,同时也促进了多民族文 化的交流和融合。
CHAPTER 04
明清时期的中央官制改革
明朝的中央官制
官职设置
明朝中央官制主要包括六部、五府、都察院等机构。六部负责行政事务,五府负责军事和监察,都察院则负责弹 劾官员和监督司法活动。
特点
明朝的中央官制体现了皇帝集权的强化,通过废除丞相制度,将权力分散到各个部门,加强了皇帝对官僚体系的 控制。
设立资政院
为了加强立宪运动,清政府 设立资政院作为中央咨询机 构,提高了政府的决策效率 。
改革官吏选拔制度
晚清推行了科举制度废除后 的新官吏选拔制度,通过考 试和选拔来任用官员,提高 了官员素质。
中华民国的中央官制
总结词
中华民国时期,中央官制的变革主要集中在政府 组织法和官吏任用制度方面。
政府组织法的制定与修订

第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ppt

第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ppt

南濒南海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十分。
时间:公元前221年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 建王朝
意义: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
一统”政治时代
秦朝第五中页央,编集辑于权星制期五度:二的十一形点成十分。
2、秦朝完成统一的有利因素
客观原因:
①社会基础: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各地区的联系加强;
(2)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 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3)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促进了封建经济 文化的发展。
“过”:
(1)推行暴政,压迫人民,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埋下了 秦亡的祸根。
(2)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妨碍 了文化发展。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十分。
皇帝
中央政府
三公九卿制
郡 县


郡守
县令 或县长
1.受命中央
2.督责属县
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里正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 十分。
(3)、推行郡县制的历史意义
a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的直接有效 管理与控制。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 于巩固国家统一 。
b、郡县制的实行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 政治的重要标志,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
A C.征收辖区内的赋税 D.负责辖区的兵役征发
10、秦王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历史进步
B 性在于:
A.打破了贵族的分封制
B.有效地维护统一
C.促进了政治文明的发展 D.加强了中国各民族间的
联系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二十一点十分。
根本性变革,两千年来对中国传统封建社 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国家政治 制度的一大进步。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
❖ 行政:增设军机处(标志);取消议政王大 臣会议;
❖ 思想文化: 大兴文字狱,造成思想禁锢, 社会恐怖和人才摧残,阻碍社会进步;
精选完整ppt课件
14
▲总结
阶段
中央官制 地方行政制 监察制度 选官制度 的演变 度的演变
精选完整ppt课件
15
中央官制的演变
精选完整ppt课件
16
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2、开设科举制
2、形成(炀帝)和不断 完善(贞观、则天、开元)
3、作用(抑门阀;扩基础; 提素质;强集权;兴唐诗)
精选完整ppt课件
8
隋唐政治制度特点
❖ (1)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 ❖ (2)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考试成绩取
代门第出身
精选完整ppt课件
9
(5)北宋时——加强
措施: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1)设立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 相职权,相权加强
(2)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关; (3)设宣政院,统领宗教及西藏事务;
地方:行省制度(中国省制开端);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统一,扩大了疆域,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制度中延续至今的制度)。
精选完整ppt课件
12
(7)明清时——达到顶峰
❖ 3 、设置刺史监察地方; ❖ 4 、征辟察举制; ❖ 5、汉武帝宣传“大一统”思想,并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精选完整ppt课件
7
1、确立,和完善,
(4)隋唐时——完善 2、各自的职权(P10)
3、作用(a、三省牵制,分工
1、实行三省六部制
合作,提高效率 b、弱相权强皇权
c、影响深远)
1、形成的经济和阶级原因
精选完整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权
中书 门下
宰相
行政
枢密 三衙 度 盐 户 院 禁军 支 铁 部
枢密使






三司使 计相
军政
财政
宋代:二府三司制
皇帝
相权再度被分割
中书门下
行政
度 支
财政
盐 铁
财政
户 部
枢密院
军政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隋 唐

















宋朝二府三司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将下列官职和朝代正确的 连接在一起
右丞相 太尉 同中书门下平章知事 中书令 殿阁大学士 军机大臣 常侍
1.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 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
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B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皇帝
中书省
① 起草诏令
尚书省
③ 负责 执行
门下省
② 封驳审议
吏吏吏
户户户
部部部
部部部
礼礼礼
兵兵
刑刑
工工
部部部
部部
部部
部部
影响:分工明确 效率提高 相权被割 皇权加强
创设情境: 课堂设问
如果你是一名唐朝的老百姓,你知道
为了治理黄河,整个治理方案的制定,具 体治理的过程应该是如何的吗?

中书省
门下省
皇帝
尚书省


宋太祖与赵普对话,涉及朝政的讨论。以站立 形式交谈。
四、宋:二府三司制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三司




度盐户 门

支铁部 下
1) 进一步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2)职权过于分散,导致 行政效率低,出现“冗官”局面。
“冗官” 皇帝
三省
二府
三司
中尚 门 书书 下 省省 省
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 部部部部部部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
[思维导图]
本 课 栏 目 开 关
第1讲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含义:
1.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 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
2.中央集权是指全国的军、政、财权 全部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
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最高原则是皇 权至上。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 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
(三司) 中

度盐户门 支铁部下
枢 (三衙)


侍 卫
殿 前
侍 卫
马司步




元代: 中书一省制
皇帝
宋代:二府三司制
中书门下
行政
度 财政 支
盐 铁
财政
户 部
枢密院
军政
中书省 不参与政事 尚书省 不参与政事 门下省
归入
归入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三 省 六


明朝
(1)废除丞相制度;(2)设殿阁大学士;(3)设立内阁:

• 隋唐:
• 宋:

• 元:
• 明:
• 清:
历代中央官制的确定与演变
• 朝代 • 秦: • 西汉: • 东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 • 宋: • 元: • 明: • 清: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 中外朝制度 尚书台 出现三省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制 中书一省制 废相、设内阁 军机处
秦代 :三公九卿制度
中央

地方
央 集

君权

相权
主 专

课标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 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 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 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
历代中央官制的确定与演变
• 朝代
中央官制
• 秦:
• 西汉:
• 东汉:

• 魏晋南北朝:
努尔哈赤 八旗旗主
“共治国事 ”
皇太极 议政王大臣
会议
内阁、六部
康熙 议政王大
臣会议
内阁、六部
雍正 设军机处
跪受笔录 承旨遵办
皇权受限
南书房 君主专制 顶峰
集权于帝
清朝:军机处 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
皇帝 内阁
军机处
吏户礼兵刑 工
明清两朝的尊君卑臣
明大臣四拜或五拜, 清大臣始有三跪九叩之礼。 明大臣可以侍坐, “大朝仪众官皆跪”, 清大臣则奏对无不长跪。 明六曹答诏皆称“卿”,清则称“尔”。 清大臣对皇帝上奏,皆自称“奴才”。
明中期
内阁
可“票拟”对 地位变得更 奏疏处理意见 加重要
以后
内阁首辅
张居正夺六部 职权
发展达到全 盛时期
票拟就是秘书起 草对公文的审批意 见;批红就是领导 对审批意见的认可 与否。
清代皇帝的批红
一个是民主象征, 一个是专政的产物;
比一比
明代的内阁制=?西方近
代的内阁制
一个有行政大权, 一个只是内侍顾问机构
感 受 可以得出什么历史感悟? 历 史
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 1.秦:三公九卿
2.汉代:中外朝制度
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到压抑。 3.隋唐:三省六部制 4.宋本:质中:书加门强下皇、权枢,密维院护和专三制司统治 5.元:一省制
6.明:废丞相、设内阁
7.清:军机处
连连看
秦朝 汉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
史料2: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
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明太祖
请问:为何“我朝罢相”? 读一读
课堂小结
秦朝----三公九卿制----丞相权力很大 汉朝-----中朝---丞相无决策权,为执行机构 隋唐-----三省六部制---宰相委员制,分散相权 宋----二府三司制---宰相执行权一分为三 明朝----废宰相,设内阁-----皇权相权合一 清朝----军机处----纵有宰相之实,无宰相之名
皇帝
殿阁大学士
明太祖:位低权轻
亲丞自掌相管
内阁
明成祖:位高权重








部部部源自部废除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高度
内阁的创立与发展
时期 名称 职 权 特 点
明太祖
设立殿阁 大学士
仅备皇帝顾问 兼协理章奏
品秩较低, 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
设立 内阁
参与军国大事 的商讨
地位逐渐上 升,有专门 衙署和属官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2.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 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
制”,对此论断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D )
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 B.唐代宰相轮流坐庄 C.宰相权力不断集中 D.宰相权力走向分散
史料1: 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
皇帝
御史大夫
丞相
太尉
中朝 (决策)
汉代 : 中外朝制度
皇帝
外朝
(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 执行
汉武帝强化集权的措施——建立中朝 皇帝
中朝
外朝
尚侍常 书 令中侍
丞御太 史
相大尉 夫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有事上报
九卿
唐太宗与魏征对话,涉及朝政的讨论和魏
征职权。双方对座形式交谈。
隋唐中枢权力机构:三省六部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