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docx
国内外市场比较总结
国内外市场比较总结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市场的开放性和竞争性越来越强。
不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在竞争中生存与发展都面临着各自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比较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主要特点和差异,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并适应市场的变化。
一、市场规模和消费能力国内市场庞大,人口众多,消费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产阶级的崛起以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与此相比,国际市场规模大致相当,受制于各国经济状况、人口规模、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
发达国家市场饱和,发展中国家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二、市场环境和法规标准国内市场法规标准较为严格,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受到更多关注。
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严格,对违规企业进行打击和处罚。
国际市场则有各国各地区的不同法规和标准,企业需遵循相关国家或地区的规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不同的市场需求差异也对产品设计和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市场竞争和品牌影响力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市场准入门槛相对较低。
企业需通过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创新营销方式等手段来获取市场份额。
同时,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国际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企业需面对来自各国企业的竞争。
国际知名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较大,而在国际市场的品牌认知度需要更多的宣传和推广。
四、市场需求和产品适应性国内市场需求多样化,消费习惯和文化背景有着较大差异。
企业需要灵活调整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国际市场需求也面临着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偏好存在差异,企业需要适应不同文化背景和法规要求,推出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产品。
五、市场营销和渠道通路国内市场营销方式多样,传统媒体和电子渠道都广泛应用。
企业可以通过广告、促销活动等方式提升产品知名度和销售额。
国际市场营销需要更多的了解当地消费者和市场情况,运用合适的渠道和策略进行推广。
同时,市场准入的难度也影响着企业的营销策略选择和成本考虑。
综上所述,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各有特点和优势,企业在拓展市场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策略。
国际贸易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国际贸易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国际贸易行业经历了许多变革和挑战,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保护主义的兴起以及技术的迅猛发展都对贸易业务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并分析其中的一些关键因素。
一、发展现状1.全球价值链的重塑全球价值链的重塑是当前国际贸易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传统上,生产活动在各国之间分工合作,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这种重塑使得国际贸易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化,各个环节的合作与协调成为关键。
2.数字化和技术驱动数字化和技术驱动是当前国际贸易行业的另一个显著特点。
电子商务、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为贸易活动提供了更高效、便捷和精准的方式。
跨境电商的兴起,为中小型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
3.供应链的优化与转型供应链的优化与转型成为国际贸易行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完善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效率以及降低库存成本,企业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运营效率,从而增强竞争力。
此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也在推动供应链从传统线性模式转向循环经济模式。
二、未来趋势1.区域贸易协定的深入发展区域贸易协定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与全球贸易谈判相比,区域贸易协定更具灵活性和实效性。
未来,各国将继续致力于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区域贸易协定的深入发展。
2.贸易保护主义的持续挑战尽管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理念依然存在,但贸易保护主义的声音也在不断加强。
贸易战和贸易壁垒的出现,给国际贸易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阻碍。
未来,国际贸易行业需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推动自由和公平贸易的实现。
3.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发展中,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国际贸易行业的重要议题。
企业和国家将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推动绿色贸易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倡导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未来,技术创新将继续推动国际贸易行业的发展。
企业营商环境指标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对策
企业营商环境指标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对策企业营商环境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商便利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吸引外商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国际比较和我国的对策两个方面探讨企业营商环境指标的现状与发展。
一、国际比较1.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世界银行每年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是对全球各国和地区营商环境的评估,涵盖了办理开办企业、申请建设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融资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根据最新的报告,新加坡、新西兰、丹麦等国家在营商环境指标上排名靠前,而我国排名在全球第31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法治环境法治环境是影响企业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注重建立法治环境,推行依法治国和依法办事的原则,法律规范和权威性得到保障。
而我国在此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市场不正当竞争的打击力度,使得企业营商环境逐渐改善。
3.政府效能政府效能是影响企业营商环境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推行简政放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等措施提高政府效能,减少企业办事的繁琐程序和时间成本。
我国也在推进简政放权改革,取消和下放了一大批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加快了政府审批效能,提高了企业营商环境。
二、对策措施1.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能。
加强政府部门的内部协调,减少交叉审批,推行多规合一,实现审批“一口受理、一套材料、一次办结”,进一步优化企业办事环境。
2.加强法治环境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打击侵权盗版等行为。
加大对市场不正当竞争的打击力度,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3.优化商业环境建立更加便利的融资机制,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加强对外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降低贸易壁垒,推动贸易自由化。
4.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各国加强经济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推动国际贸易规则的完善。
国际贸易形势下的中国企业发展
国际贸易形势下的中国企业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国家和企业之间交流互动的一种主要形式。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之一,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国际贸易形势的巨大变化与发展,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I.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对中国企业的影响1. 贸易摩擦带来的冲击近年来,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在国际贸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些贸易摩擦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减缓了企业的发展动力。
例如,美国对中国的关税,就让许多出口企业举步维艰,面临因成本上升而失去市场竞争力的困境。
2. 供应链变化的挑战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供应链变化趋势明显。
许多企业将生产线迁移至更具成本优势的地区。
而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以及经验丰富的劳动力短缺,使得一部分企业开始将生产线转移到更具成本优势的国家,例如越南、印度等国。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不得不寻找新的生产方式和市场。
3. 数字化技术对贸易业务的影响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贸易业务的传统模式正在发生改变。
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展开全球贸易合作,打破了地理和时间上的限制。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效率和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对国际市场开拓和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新的机会。
II. 国际贸易变革下的中国企业发展策略1. 加强技术创新在国际贸易形势下,中国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通过自主研发、引进与合作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全球贸易竞争的挑战。
例如,中国公司在5G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使其保持了全球领先地位。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企业需要加大对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投入,延长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先优势。
2. 升级数字化贸易模式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国际贸易的模式。
中国企业应该积极拥抱数字化技术,优化传统商业模式和营销渠道,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例如,提高电子商务的先进性和专业化水平。
流通概论(9.2.2)--流通政策国际比较电子教材
第二单元 流通政策国际比较一、流通政策的国际比较:以美日为例(一)美国的流通政策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美国的流通政策,这里我们主要从其流通政策的目标与手段、代表性的流通政策两个层面来介绍。
1.目标与手段美国的经济体系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混合经济体系,它的经济政策是以崇尚与保护自由竞争为核心。
美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私有制,私有权和契约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实行的是“自由企业制度”。
“自由经营”、“自由竞争”是美国“自由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
在美国,政府主要是作为“裁判员”和“服务员”的角色,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美国联邦制国家,各州都有立法权,地方政府的管理权很大为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一般通过财政援助、技术援助、审查和调查、咨询以及对各项工作的监督与审批来控制下层次政府。
美国是以商业政策为核心的国家,没有直接的流通政策的提法。
美国是以第三产业的观点来看待流通和流通政策的。
美国流通政策的基本目标是维持和促进竞争,确保流通企业享受充分的自由经营权,全力保障企业市场机会均等,其主要政策手段是:(1)政府通过制定和执行各种法律直接管理流通活动。
此类政策主要有:反垄断、反不公平竞争的法律;保护劳动者的法律;限制营业时间的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等。
(2)用土地利用计划、城市规划政策影响流通活动。
联邦法中有城市计划法,各州根据本地土地和流通业状况,自行设立商业用地用途限制和开发基准。
对于流通业所产生的外部效应,如交通混乱、噪声、排污、景观破坏、汽车废气等,在城市规划中也充分考虑,以避免流通业进入过度。
(3)以财政或金融政策间接调整流通活动。
美国联邦政府不能直接干预州政府的行政事务,而往往通过财政援助诱导州政府行为。
对关系到国计民生并且市场风险较大的极少数重要商品,联邦政府通过一定的财政补贴,实现市场供求的稳定,如农产品补贴。
此外,各州、市政府通过税制来调节新的流通企业加入地方流通,各州在营业税和消费税等税率方面不同,这些会影响流通企业分布。
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现状与提升对策
商经理论Mercantile Theory引言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今天,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不仅促使我国形成统一的流通市场,而且会刺激消费,从而使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
与此同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领域,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对激发国内企业走出去并在更大市场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还较低,无论是资源配置效率还是发展模式与发展水平,都无法与跨国商贸流通企业相竞争,也无法在我国经济增长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冷思平,2016)。
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概况(一)从国内商贸流通业发展看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国内市场开放度进一步放开,越来越多的国际商贸流通业巨头企业进入我国市场。
沃尔玛、家乐福、易初莲花等国外商贸流通企业凭借其在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挤压我国商贸流通企业的国内市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虽然国内一些商贸流通企业从竞争对手身上学到了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手段,逐步成长为市场的领导者。
但对于更多的国内商贸流通企业而言,国际企业强大的竞争力制约着国内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
2015年全国500强企业中属于零售行业的企业只有9家,并且排名比较靠后,相对于2012年的13家、2008年的16家,则呈现逐步下滑趋势(周梁,2016)。
在此情况下,一些国内商贸流通企业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国美、苏宁、百联集团等企业也在国外市场获得较好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市场地位,但与进入国内市场的国际商贸流通企业巨头相比,还具有很大的差距。
(二)从商贸流通业国际化看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在我国商贸流通业面临日益增加的国际竞争压力面前,以国美、苏宁等行业巨头为代表,我国的商贸流通企业加快了对外发展步伐。
2015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为1180.2亿美元,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对外直接投资为18.6亿美内容摘要: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商贸流通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时代行业竞争的重要基础,从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商贸流通企业表现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国际竞争力都还难以令人满意。
商贸流通领域发展调查报告
商贸流通领域发展调查报告一、市场规模商贸流通领域是一个庞大且多元化的市场,其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全球商贸流通领域的总规模已经超过30万亿美元,并且每年以6%的速度增长。
从全球范围来看,亚洲和北美地区是商贸流通领域最为发达的地区。
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商贸流通领域的市场规模也居于世界前列。
二、发展趋势1.电子商务的崛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成为商贸流通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物,这导致线上零售商的兴起,同时也促进了物流、支付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2.供应链的优化:供应链是商贸流通领域的重要环节,其优化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物流、仓储等技术手段的改进和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为商贸流通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3.个性化消费的兴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要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商贸流通领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差异化经营,提供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三、竞争格局在商贸流通领域,竞争格局日益激烈。
随着市场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这个领域,使得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在中国市场,一二线城市商贸流通领域的竞争格局相对较为成熟,一些大型连锁超市、购物中心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
而在三四线城市甚至农村地区,市场仍然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四、挑战与机遇1.挑战:商贸流通领域面临着市场需求变化的挑战,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使得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产品和服务。
此外,物流和仓储等环节需要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以应对竞争的挑战。
2.机遇:商贸流通领域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机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对于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在电子商务的推动下,商贸流通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综上所述,商贸流通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趋势也呈现出电子商务的崛起、供应链优化和个性化消费的兴起。
2024年商贸流通业半年度总结(3篇)
2024年商贸流通业半年度总结____年商贸流通业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半年的时间里,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本文将对____年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总结,以期能够全面反映这个行业的现状和趋势。
一、总体发展情况____年商贸流通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上半年全国商贸流通业实现销售额XXX亿元,同比增长X%。
其中,零售业销售额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批发业销售额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物流业取得了XX%的增长。
二、电子商务行业的爆发式增长____年上半年,电子商务行业持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线上购物成为消费者首选的购物方式,促使电子商务行业取得了较大的突破。
根据数据显示,上半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
其中,B2B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B2C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
三、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成为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趋势。
越来越多的线下实体店开始转型线上平台,通过电子商务的手段来扩大销售渠道和服务范围。
同时,电商企业也开始布局线下实体店,通过实体店的展示和体验来提升消费者购物的满意度。
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模式,不仅能够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购物需求,也为商贸流通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四、物流行业的创新与转型____年上半年,物流行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物流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快递需求,物流企业在物流配送的效率、服务质量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和转型。
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物流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物流行业,提高了配送效率和服务水平,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利和高效的配送服务。
五、新零售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在____年上半年,新零售模式在商贸流通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国际贸易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国际贸易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际贸易行业的发展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不仅拉动了各国经济的增长,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国际贸易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
目前,国际贸易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规模不断扩大。
全球各国之间的贸易额逐年增长,世界贸易组织(WTO)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货物贸易总额达到19.9万亿美元,较2000年翻了一番多。
这一增长离不开技术进步、交通发展以及市场开放等因素的推动。
二是贸易方式多样化。
传统的货物贸易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服务贸易也逐渐兴起。
目前,以亚马逊、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巨头已经成为全球贸易行业中的重要力量。
其次,国际贸易的未来趋势。
综合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是区域贸易的深入发展。
各国纷纷选用区域性贸易协定加强经贸合作,如亚太自贸区(FTAA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区域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程度。
二是数字化贸易的崛起。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贸易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通过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数字化贸易将实现较高效率的交易和更低成本的物流,极大地推动贸易的发展。
三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国际贸易在全球化进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加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这可能对国际贸易的发展造成一定的不确定性。
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国际贸易行业需要积极应对。
首先,各国应加强合作,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
在区域贸易上要进一步加强合作,通过加强经贸合作促进区域贸易的发展。
其次,数字化贸易的发展需要各国共同制定相应的标准和规则,加大技术投入,确保数字贸易的安全可信。
同时,还需要建立起相应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以规范和促进数字贸易的健康发展。
最后,应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通过公平竞争和合作共赢的方式推动贸易发展,构建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国际贸易环境。
世界主要国家的外贸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世界主要国家的外贸发展和国际竞争力一、外贸发展1.贸易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品种日益增多。
2.我国外贸发展:我国外贸近年来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贸易伙伴遍布全球,其中对欧盟、美国、东盟等地区的贸易往来较为密切。
3.美国外贸发展: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其外贸规模庞大,主要贸易伙伴包括中国、欧盟、加拿大等。
4.欧盟外贸发展: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外贸发展较为均衡,主要贸易伙伴包括美国、中国、俄罗斯等。
5.日本外贸发展:日本外贸以出口为主,其主要贸易伙伴包括中国、美国、韩国等。
6.俄罗斯外贸发展:俄罗斯外贸以能源、原材料出口为主,其主要贸易伙伴包括中国、欧盟、美国等。
二、国际竞争力1.国际竞争力概念:国际竞争力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竞争中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包括经济、科技、教育、环境等方面。
2.我国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我国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体现在经济总量、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3.美国国际竞争力:美国国际竞争力较强,体现在科技创新、高端产业、金融体系等方面。
4.德国国际竞争力:德国以制造业为主,其国际竞争力体现在高端制造、技术创新、质量品牌等方面。
5.日本国际竞争力:日本国际竞争力体现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企业文化等方面。
6.韩国国际竞争力:韩国国际竞争力体现在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文化产业等方面。
7.俄罗斯国际竞争力:俄罗斯国际竞争力体现在能源、原材料、科技创新等方面。
8.各国国际竞争力排名:根据世界银行、世界经济论坛等机构发布的报告,各国国际竞争力排名有所不同,排名较高的国家通常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生活质量。
三、我国外贸政策及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1.我国外贸政策: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推动外贸健康发展。
2.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策略:(1)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深化改革开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3)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4)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5)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对外贸易市场。
国际贸易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1. 国际贸易的现状说到国际贸易,大家可能会想起那些大货船满载着各种商品,在海洋上浩浩荡荡的样子,仿佛在进行一场浩大的“货物大迁徙”。
其实,国际贸易就像一场没有尽头的聚会,各国之间通过商品和服务的交流,把各自的特色拿出来晒一晒,互通有无。
比如,你喝的咖啡,可能来自巴西,吃的水果可能是从新西兰寄来的,真的是世界的美味在你眼前交汇。
不过,咱们得承认,近几年来国际贸易可谓是风云变幻,时常让人捉摸不定。
尤其是疫情之后,全球的供应链出现了不少问题,许多国家的货物运输都受到了影响,导致某些商品的价格直线上升,真的是让人心疼得直皱眉。
而且,各国之间的贸易也在不断变化,有的地方可能一夜之间就变得保护主义浓厚,唉,这让人怎么做生意啊,真是“水深火热”。
1.1 疫情影响疫情带来的不仅是健康危机,还有经济危机。
很多企业在疫情期间都陷入了困境,国际贸易活动几乎停滞。
这就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让许多原本风和日丽的航线瞬间变得岌岌可危。
许多小企业甚至只能关门大吉,真的令人心疼。
但是,随着疫苗的普及和各国逐步复工复产,国际贸易又开始复苏,大家都在期待能回到那个热火朝天的状态。
1.2 贸易的变化再说说各国的贸易吧。
过去几年里,很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经济,纷纷推出了一些限制性。
你想啊,谁都想把自家好东西留给自己嘛。
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的复杂性更是加倍。
举个例子,某些国家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结果很多企业被迫涨价,消费者买东西的时候感觉“肉疼”。
不过,国际合作依然是大势所趋,毕竟世界这么大,总得有交流。
2. 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虽然面临许多挑战,但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依然让人充满期待。
总的来说,全球化的大潮不会停下脚步。
咱们来看看未来几年的几个主要趋势,嘿嘿,指不定能让你眼前一亮哦。
2.1 数字化转型首先,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
你知道吗,很多公司现在都在利用互联网进行贸易,简直就是“躺着赚钱”。
线上平台的崛起让小企业也能参与国际市场,省去中间商,直接跟消费者对接。
零售业国际化经营的比较分析
零售业国际化经营的比较分析零售行业是指将货物出售给最终用户的商业活动,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零售业国际化经营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零售业国际化经营的比较分析进行探讨,旨在探讨国内与国际零售业的发展对比,分析高档品牌的国际化战略和国外零售业的优势。
一、国内与国际零售业的发展对比中国零售业发展迅速,但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由于消费习惯的不同,国内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与国外消费者不同,导致商品与生产线出现了压力。
而在国际市场,发达国家的零售业具有广阔市场,长期积累的经验以及完善的软硬件设备支持,因此在各个领域容易获得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零售业可借鉴国际零售业的优势,发挥自身强项,逐步提高零售业的市场竞争力。
例如,借鉴国外零售业的先进技术,采取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
同时,加强产品质量的控制,减少生产成本,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增强品牌信誉度。
二、高档品牌的国际化战略高档品牌的国际化战略是让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得以展开,进一步扩大品牌知名度和覆盖范围的管理策略。
高档品牌的国际化战略不仅带来了更多的消费选择,还为企业带来了更高的投资回报,进一步刺激了企业发展的动力。
然而,高档品牌的国际化战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品牌文化的平衡发展。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企业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警惕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第二点是要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和定价。
市场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要确保产品和定价能够适应当地市场情况,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第三点是要充分发掘当地优势资源,不断完善经营管理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项目管理。
三、国外零售业的优势国外零售业具有许多优势,例如,市场规模较大、竞争激烈、需求多元化、人才资源丰富、产品创新能力强、营销手段丰富等。
这些优势令国外的零售业竞争力都十分强大,因此必须具备全球化的战略思维、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紧密的市场组织网络,以应对不同的市场需求。
国际零售业发展特点、经验与启示(doc 16页)
国际零售业发展特点、经验与启示(doc 16页)四、流通功能的主导化厂家品牌而言。
商业自有品牌的生产有两种情况:一是商家向厂家提出产品的性能、规格、质量、包装等要求,商品收购后以自己的品牌上架销售;二是商店自行生产。
近年来国际大型商业企业普遍采用自有品牌的经营战略。
著名的马狮百货公司是英国最大且盈利能力最高的零售商业集团,经营的所有商品只用一个“圣米高”牌,是世界上最大的“没有工厂的制造商”。
80年代中期,马狮公司在英国就有260家分店,总面积60万平方米,向其提供产品的工厂有800家⑤,伦敦的公司每平方英尺销售额所获利润超过世界上任何零售商店⑥。
英国主要超市30%以上的商品为自有品牌,最高者达54%;美国超市中40%以上的商品为自有品牌;日本80年代末就有近40%的大百货公司开发了自有品牌。
⑦世界百货联合会成员有20~40%的商品都打自己的品牌。
目前,西方商业自有品牌的发展相对于厂家品牌的发展有加快的趋势。
从整个社会角度看,商业自有品牌的发展体现了商业在商品生产和流通中主导作用的增强,这对于整个社会生产流通模式的变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改革,我国商品生产和流通经历了由计划导向向市场导向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仍主要体现在工业企业经营行为的变化上。
近年来消费品买方市场的供求状态给了商业企业一定的采购主动权,但工商关系的基本格局仍是工业企业居主导地位。
因为我国商业相对于工业高度分散化、规模小而无力承担引导、参与生产的重任。
当前产业集中程度不可能迅速提高,商业企业可在如下方面努力:一是开展代销、代理等多种方式建立密切稳定的工商关系,随着营销规模与能力的扩大而逐步加强对生产企业的影响能力;二是通过参股投资等形式与工业资产实现一定程度的融合,从而直接影响生产,掌握资源;三是由易到难地自行开展流通加工业务,逐步将经营业务向工业延伸。
五、城市商业网点布局的转移零售商业布局正由市中心向城郊结合部转移,呈集中化、规范化形态,中心城区出现空心化倾向。
我国商品流通产业国际比较研究及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建议
我国商品流通产业国际比较研究及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建议作者:张晖来源:《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第23期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当前我国流通产业发展迅速,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但是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流通产业将面临更大发展挑战,市场国际化和外国资本的不断涌入对我国商品流通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因此优化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促进我国流通产业从容面对新的发展挑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我国流通产业进行概述,其次将我国流通产业与亚洲、欧美等发达国家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借鉴国际经验,为我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提供思路。
关键词:商品流通国际比较组织结构产业优化当前,虽然我国商品流通产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进行了资源的最佳配置,以及不断进行组织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但是面对国外的挑战,我国流通产业暴露出诸多问题,如产业集中度低、产业地区垄断、专业分工协作水平低、缺乏规模效益等问题。
因此,我国商品流通产业想要实现产业组织结构的转型升级,就必须借鉴发达国家壮大和发展商品流通产业的成功经验,通过全球化竞争视角进行比较,寻找我国商品流通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距和深层次原因,并不断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和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我国商品流通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推动我国流通产业转型和发展,切实提高国际竞争力,使我国流通产业真正走出国门。
商品流通产业及产业组织结构内涵分析(一)商品流通产业商品流通产业指的是以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邮电、商业、对外贸易业、饮食业、仓储业等行业为内容的产业;商品流通产业包含了商品生产到流向消费领域的整个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商品的形态也会发生转变,会从商品变成货币,又由货币变为商品,因此商品流通产业是商品价值形态的转换,也是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商品流通产业的运行不单只是商品流通,还需要依赖物流来实现商品在空间上的流动。
为了便于实现横向对比,本文主要以商品流通产业中的两大主要行业—批发业和零售业作为研究对象。
【推荐下载】商品流通的国际发展分析
2
[键入文字]
这一时期日本的经济情况是重工业比较发达。重工业的产值平均能占到全国工业总 产值的 57%,工业水平居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第 5 位。但这一时期的日本商品流通业 并不发达,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居住地比较分散,所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有多 层级的批发商,从而形成了日本零售企业规模小、分散、零细、过剩的特点,整个商 品流通系统的效率低下。这一阶段具有代表性的零售业态为刚刚出现的百货商店。 第二阶段:二战结束至 20 世纪 50 年代末 这一时期为日本经济的战后重建阶段。战争对日本经济造成重创,使日本经济面临 全面崩溃的危险。但日本政府能够审时度势,依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提出 该阶段经济发展的重点。比如,战后初期,针对经济的全面衰落,日本政府首先从解 决人民的生计问题入手,重点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以缓和粮食和生活必需品的窘迫状 态。生计问题解决后,日本政府又开始重点扶持基础工业和运输业的发展,从而使整 个工业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正是这种阶段性的经济发展策略和有步骤、有计划、循序 渐进的经济发展方式,让日本在战后短短几十年内由一个经济几乎全面崩溃的国家发 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在经济重建期,由于物质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因此在这一阶 段人们的需求基本同质,大多是一些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百货店这种零售业态也得到 进一步的发展,无论是其规模还是其竞争能力都得到加强。但整个商品流通系统基本 呈现出比较散乱的局面。 第三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初至 70 年代初 这一时期日本经济发展速度相当惊人,新技术大量引进,物质生产极大丰富。就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一、前言
从国际大环境来看,虽然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是凭借先进的信息技术,整体上国际资本流动更趋活跃,金融、商贸、流通等领域发展更为迅速,加之互联网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呈井喷新趋势,中国商贸流通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商贸流通业指的是商品通过批发商、零售商最终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涉及商流、资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流等一切贸易关系的集合,包含批发、餐饮、零售、仓储、物流、信息、保险和金融等诸多行业,是社会生产与社会消费的连接纽带,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XX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全国网上零售额51556亿元,比上年增长26.2%。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XX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高于20XX年4.9个百分点,高于20XX年15.8个百分点。
可以说,中国的商贸流通现代化初步显现,流通主体呈多元化发展,尤其是电子商务蓬勃发展,20XX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22.97万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B2B市场交易规模16.7万亿元,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5.3万亿元,生活服务O2O交易规模9700亿元。
然而,当前中国商贸流通企业发展仍不够成熟,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足,难以与海外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抗衡,因此本文将比较中国商贸流通企业与国际先进商贸流通企业,分析当前中国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发展中国商贸流通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策略,加快转变
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方式,提高中国商贸流通企业的现代化水平。
二、中国与国外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比较
(一)业态发展模式比较
从整体上看,商贸流通企业的业态发展模式主要分为单一业态和多业态,在实际的市场活动中,多业态发展和单一业态发展往往表现出共存的模式。
海外商贸流通企业既有单一业态发展模式,也有多业态共同发展模式,如沃尔玛和家乐福都是多业态发展模式,而麦德龙和TESCO乐购在中国市场则采用单一业态发展模式。
其中,以大型零售企业沃尔玛为例,其呈现出超级市场、购物广场、社区商店、山姆会员店、折扣百货店等多业态发展模式,其中,山姆会员店是沃尔玛美国市场的主导业态,而购物广场是其在中国市场的主要业态。
而麦德龙则呈现专卖店、百货店、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等多种业态,但始终集中于某一类目标顾客,以仓储式商场的单一业态发展模式在中国市场扩张,业态种类远远少于母国市场。
而中国商贸流通市场主要集中在多业态发展模式上,单一业态发展模式较少。
其中以大商集团为例,其组建于19XX年,是中国百货商业第一大公司、中国百强企业,20XX年销售突破2350亿元,拥有着专业店、新玛特购物中心、大型综合超市、百货店、天狗网等多种业态。
不同于多业态发展模式,国美电器采用的是专业店的单一业态发展模式,集中于统一的目标顾客。
从发展的历程和模式来看,中国的商贸流通企业业态创新能力不足,缺乏业态模式的创新思维,几乎全部复制发达国家的成熟业态,难以真正拥有独具中国特色、适应本土的新型业态发展模式。
海外商
贸流通企业和中国商贸流通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业态种类对比。
(二)空间扩张模式比较
蜘蛛式和蜜蜂式是当前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空间扩张的主要模式,其中前者指的是商贸流通企业的发展布局如同蜘蛛般在同一区域内密集织网,而后者则指的是慎重布局,看重的是好地方,打点分散性扩张。
其中,在海外商贸流通企业中,麦德龙在中国市场采取了蜘蛛式的空间扩张模式,尽可能接近顾客、供应商、员工,因此其主要以XX为中心的华东地区进行周边城市的扩张;而家乐福则是以蜜蜂式的空间扩张模式为主,主要挑选繁华城市如XX、XX、XXX、XXX等开店。
在中国商贸流通企业中,国美电器主要采取蜜蜂式的空间扩张模式,其立足于全国市场,全面覆盖,国美门店总数达到1000家以上,覆盖全国256个城市;而XX百联集团采取的是先蜘蛛式后蜜蜂式的空间扩张模式,形成以XX为基地、华东为依托密集布点织网,逐步在中国北部、南部及中部建立经营网点的格局。
可以看出不同的商贸流通企业的空间扩张模式各不相同,蜜蜂式和蜘蛛式各有优劣,蜜蜂式促进了企业网点和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但不利于供应链管理,流通成本过高;而蜘蛛式能够减低整体运营成本,迅速在区域市场获取较高知名度,但不利于集中式发展。
总体来看,中国的商贸流通企业能够跳出蜜蜂式与蜘蛛式这两种空间扩大模式的思维限制,创造性地先蜘蛛式或蜜蜂式扩张,获得一定的发展基础后再选择蜜蜂式或蜘蛛式发展,较快地及时调整战略扩张方式。
(三)物流运作模式比较
商贸流通企业的物流运作模式较多,比如供应商配送、第三方物流或者自营物流模式。
国外的商贸流通企业由于受到一定的政策或地域、交通运输条件限制,不能自如选择物流模式,因此在中国市场中主要采取供应商配送的物流运作模式,有些企业兼有自营配送和第三方物流配送的物流模式。
而鉴于本土地域优势,中国大型的商贸流通企业则以自营物流模式为主,同时兼有第三方物流配送为辅,如XX 百联和大商集团都选择自建配送中心的自营物流运作模式。
整体上,目前国内和国外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配送的较少,在本土市场还是以自营物流模式为主。
海外商贸流通企业和中国商贸流通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物流模式对比。
(四)盈利模式比较
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的盈利模式最主要有购销差价、进场费、类金融模式、低成本模式等四种模式。
其中,购销差价模式指的是低成本买进高价格卖出获得利润的传统赢利方式;进场费则是指商贸流通企业通过向供应商收取商品各种进场费用的盈利方式;类金融模式指的是商贸流通企业因商品现金交易而延期数月支付货款,形成较大规模的账面浮存现金以进行规模扩张或转作他用的资金内循环盈利模式;而低成本盈利模式主要是商贸流通企业通过有效的供应商管理比如进行大规模采购以降低经营成本。
如表3所示,中国市场上,海外商贸流通企业和中国商贸流通企业的赢利模式不大相同,其中进场费模式是商贸流通企业最为主要的赢利模式,但也极易造成商贸流通企业与供应商的矛盾冲突。
目前低成本模式较少,且类金融模式在中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