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未完成读书笔记
此生未完成读书笔记
此生未完成读书笔记于娟的《此生未完成》,就像是一把重锤,狠狠砸在了我的心上,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时而泪眼朦胧,时而陷入沉思。
这本书并不是那种有着华丽辞藻和精心编排情节的作品,而是于娟在生命的尽头,用最朴实的文字,最真挚的情感,记录下她对人生的感悟、对亲人的眷恋、对病魔的抗争。
书中,于娟详细描述了自己确诊癌症后的种种经历。
那些治疗的痛苦,不是简单的文字所能描绘的。
她写自己躺在病床上,身体被各种管子插着,每天要忍受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头发大把大把地掉,曾经活力满满的身体变得虚弱不堪。
她写道:“我仿佛能感觉到身体里的细胞在一个一个死去,那种无力感,就像陷入了一个无底的黑洞。
”这让我仿佛亲眼看到了她所遭受的折磨,心中一阵阵地抽痛。
她也回忆了曾经健康时的生活,那些为了事业拼命奔波,为了名利不顾一切的日子。
她说自己总是熬夜,为了完成一个又一个的项目,为了拿到更高的学位,为了在别人眼中看起来更成功。
然而,当病魔来袭,她才恍然大悟,曾经追求的那些东西,在健康面前,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这让我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是不是也在为了一些虚无的目标,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健康呢?于娟还提到了她的家人。
她对父母的愧疚,对丈夫的不舍,对孩子的牵挂,每一种情感都那么深沉,那么浓烈。
她写道:“我多想再抱抱我的孩子,看着他长大,可是我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个机会。
”读到这里,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那种作为母亲,对孩子的爱和无奈,让人揪心。
书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于娟说有一次,她好不容易感觉身体好一些了,就想出去晒晒太阳。
丈夫小心翼翼地把她扶到轮椅上,推着她来到了医院的花园里。
阳光洒在她的脸上,那一刻,她觉得无比温暖。
她看着周围的花草树木,听着鸟儿的叫声,突然觉得,这样简单的美好,曾经被自己忽略了太多太多。
她感叹道:“原来,生活中的小幸福,一直都在身边,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感受。
”还有一处,于娟写到自己和病友们的交流。
她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分享着各自的故事和心情。
《此生未完成》读书笔记
《此生未完成》读书笔记《此生未完成》读书笔记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此生未完成》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此生未完成》读书笔记1本来以为这是一本挺沉重的书,毕竟是一位面对死亡威胁的作者在生命为数不多时候的作品。
读了开篇就发现着实不然,轻快的笔风和时不时对自己病情,身边的人的调侃让人很难想象这是癌症晚期患者的文章。
光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敬佩。
不是所有人,在面对死亡时都能如此坦然。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子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
如果有使劲,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作者用生命告诉我们,平常我们费尽心机绞尽脑汁去争取的,竟是如此不值一提。
活着,已经是的幸福。
很多简单的道理我们都听过,都觉得自己懂了,但却做不到。
买房子买车,会不买吗?不会去追求升职加薪吗?亲人家人,当然也想关心,但潜移默化的已经把这些事放在了末位。
很多人,只有到最后的时候才幡然醒悟,懊悔多么的不值得。
于娟在随后的几章着重分析了自己得癌症的几方面原因,给我们这些还没有收到病痛折磨的人提了醒。
饮食习惯,暴饮暴食,什么都吃;经常熬夜;还有丈夫的实验。
读的时候不紧一惊,这些事情,自己注意到了没有?或者说,知道其中的危害,自己是不是还是置若罔闻?在新闻上读到食物致癌,晚睡影响健康的信息远远没有这位濒死的患者的真情抒发来的震撼。
我自己是不是也是这样?每天无肉不欢,虽然也吃蔬菜但是一顿只要没肉那肯定是没胃口。
熬夜虽然不经常也没那么夸张,但是一到假期总会各种理由晚睡,十一二点也是家常便饭。
如此以往,现在看似健康的身体何时会忍耐到极限,给自己致命的一击?阵阵冷汗之后我觉得是时候改变自己的一些饮食习惯了,不一定要求每天都有肉排之类的不健康肉类,新鲜果蔬要像以前一样多吃。
【读后感】《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在小镇的一隅,有一家不起眼的书店,名叫“时光驿站”。
这家书店不仅贩卖着各式各样的书籍,还藏着许多未完待续的故事。
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我踏进了这家书店,目光被一本封面略显陈旧的书——《此生未完成》所吸引。
它仿佛有种魔力,让我毫不犹豫地将它捧起,走进了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故事的主人公,林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作家。
她的人生,就像她笔下的文字一样,充满了无限可能。
然而,命运却在她事业即将达到巅峰时,悄然按下了暂停键。
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如同暴风雨般席卷了她的生活,将她从色彩斑斓的梦境中猛然拉回冰冷的现实。
书中,林浅与病魔抗争的每一个日夜,都被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得淋漓尽致。
我仿佛能看到,在那个狭小而昏暗的病房里,林浅手握笔杆,即使手指因长时间输液而变得僵硬,也依然坚持在笔记本上留下她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未竟梦想的渴望。
她的文字,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无数同样在黑暗中挣扎的人的心房。
“人生就像一本书,有的人早早翻到了最后一页,有的人则还在慢慢品味中间的章节。
”这是林浅在书中留下的一句话,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内心深处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
我想起了自己曾经放弃的那些梦想,那些因为害怕失败、害怕未知而悄然搁置的计划。
与林浅相比,我的退缩显得如此渺小和苍白。
正当我沉浸在林浅的故事中无法自拔时,书店的门被轻轻推开,一阵凉风吹进,带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那是一个看起来与林浅年龄相仿的女孩,她的眼中闪烁着与林浅相似的坚韧与不屈。
她径直走向书架,拿起了一本与《此生未完成》封面相似的书,只是书名换成了《续写的生命》。
我好奇地上前询问,原来这位女孩是林浅的忠实读者,也是一位曾经与病魔抗争并最终战胜它的勇士。
她告诉我,《续写的生命》是林浅去世后,她的朋友们根据她生前的手稿和遗愿整理出版的。
书中不仅包含了林浅未完成的作品,还有她对生命最后阶段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林浅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一)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一)活着,真好!——读于娟《此生未完成》于娟去世时快时慢两年了,一直很抵触阅读《此生未完成》这本书,害怕书中会出现明显大段煽情语句。
没想到,还是无法控制。
那就读吧,用了五个晚上的读书时间。
阅读中,被于娟的聪慧、坚强打动,被文字中的率真、质朴打动。
我把它初见成效定义为一本在生死临界点基本完成的书。
或者说,快照这是一本用生命写成的日志。
更准确地说,这是一个母亲、妻子、女儿的生命日记。
于娟在弥留之际,用这样发自肺腑的传递她的人生感悟。
她在文中写道:“我曾经的野心是两三年搞到个副教授来,想于是开始玩命的不想发表文章搞课题。
虽然对实现副教授的目标后该干什么,我非常茫然。
为了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标的事情拼了命扑上去。
不能不说是一个傻子干的时说事。
得了病我才知道,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
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没有辛苦的,却不一样可以带走。
”“生不如死九死一生死里逃生死死生生之后,我突然觉得一身轻松。
不想过来控制大局小局,不忍心去多管闲事淡事,我不再有对手,不再有敌人,我也不再关心谁比谁强,课题也好,任务也罢,暂且放着。
世间的一切,隔岸看花,云淡风轻。
”“在生死临界温度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大的财务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童,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敢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哪怕就让我那般痛,痛得不能动,污衣垢面趴在国泰路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上,任十万人唾骂万人见她,只要能看着我爸妈牵着土豆的手去幼儿园上学,我也是愿意的。
”另外,“为什么会得癌症之非学术报告”中的统计分析值得关注:1. 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如暴饮暴食,无论荤素;2. 熬夜晚睡的不为,如通宵达旦,无论学习或游乐;3. 应急备考的不规律,如攀比贪念,无论比如说用的证书;4. 聚居环境的不戒备,如装修甲醛,无论超标与否。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此生未完成》这本书,是我在大学期间读的,但是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完整地写出我的读后感。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关于生命的意义、人生的选择,甚至是对自我价值的思考,都在我读完这本书后引发了很多的思考和思绪。
首先,我要说的是这本书的主题非常深刻,它以一个非常平凡的故事为基础,引发人们对于生命的思考。
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中,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
他的人生并没有什么非凡之处,没有出类拔萃的成就,也没有特别出众的才能。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平凡的生命,却让人们深刻地思考了很多问题。
故事中的主人公,不知道自己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他迷茫且不知所措。
他对待自己的生活毫无激情,甚至是厌恶的。
然而,当他遇到了一些重大的困难和挑战时,他开始思考自己的生命,思考自己的选择,思考自己的未来。
他开始从内心深处探寻自己的生命意义,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
最终,他想明白了,每个人都应该在有生之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管这个事情对于他人的价值有多大,对自己的价值就可以说是无上的。
也许,每个人都曾经对生命的意义有过思考,对将来有过迷茫,对自己的选择有过疑惑。
就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我们可能会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
但是,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让我们更加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意识到生命的可贵,意识到自己的价值。
而对于我来说,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给了我一种思考人生的角度,给了我一种看待生命的方式。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开始思考自己的生命意义,思考自己的未来,思考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我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我要珍惜每一天,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对自己对他人都有益处的事情。
五十年后的今天,当我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我希望能够对得起自己的选择,对得起自己曾经的梦想。
这本书还给了我一种对待困难和挑战的态度。
人生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这是无法回避的。
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积极应对,积极面对。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700字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700字
题目: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此生未完成》是一本关于个人成长、命运掉转和人生抉择的小说。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思想脑海,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以及对命运的追问和对生活的体悟。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感悟颇深。
首先,小说中的主人公面临着很多人生的选择和抉择,这让我不禁反思自己的人生。
人生犹如一条大河,什么时候转弯、什么时候还会遇到急流险滩,都是无法预料的。
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有可能影响到整个生命轨迹的走向。
因此,我们必须慎重思考每一个抉择,努力选择最符合自己内心渴望的道路。
其次,书中的主人公经历了一次次的挫折和失败,但最终依然选择坚持前行。
这让我明白,人生的道路充满荆棘和坎坷,但坚持和努力是走过困难的唯一途径。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们都不应该轻易放弃,而是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相信总会有一个辉煌的未来等待着我们。
最后,书中的主人公在命运的抉择过程中,不断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这让我思考了人生的意义何在。
或许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追求名利和权力,而在于对自己内心的探索和挖掘,以及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于生活、热爱和珍惜。
总的来说,阅读《此生未完成》让我得到了很多启示和感悟,让我更加坚定对人生的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
希望在今后的人生中,能够继续努力前行,不断追求真爱、美好和价值,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终极目标。
此生或许无法完成,但希望能够在不断的追寻中,拥有更加充实、快乐和有意义的人生。
此生未完成读书笔记
此生未完成读书笔记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偶然翻开了于娟的《此生未完成》这本书。
一开始,只是随意地翻阅,却没想到,随着书页的翻动,我的心被深深地揪了起来。
于娟,一个本该拥有灿烂未来的女子,却在生命的盛年被癌症无情地击倒。
她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与病魔抗争的点点滴滴,那些痛苦、那些无奈、那些对生命的渴望,让我读来唏嘘不已。
书里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于娟提到自己患病后的治疗过程,那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每天要吃大把大把的药,那些药的名字稀奇古怪,副作用更是让人苦不堪言。
她形容自己吃药就像是在“吞石头”,每一颗都沉重无比,却又不得不咽下去。
有一次,她不小心把药弄撒了,五颜六色的药片滚了一地,她趴在地上,一边捡一边流泪。
那一刻,她不是那个坚强面对病魔的斗士,只是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
还有她描述的化疗过程,头发一把一把地掉,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
她曾经那么爱美,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如今,镜子里的自己憔悴不堪,让她几乎不敢相认。
她在书里写道:“以前总觉得减肥是件难事,现在好了,不用减,体重自己就直线下降,只是这代价,太大了。
”这看似轻松的调侃,背后却是无尽的心酸。
于娟在书中也提到了自己的家人。
她的丈夫,那个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给予她支持和鼓励的男人,为了她的病四处奔波,一夜之间白了头。
她的孩子,还那么小,还不懂得妈妈正在经历着怎样的痛苦,只是用稚嫩的声音问:“妈妈,你什么时候能好起来陪我玩?”每一次想到这些,于娟的心都像被刀割一样。
在病房里,于娟结识了一群同样身患绝症的病友。
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
有一个病友,比于娟的情况还要糟糕,但每天总是笑嘻嘻的,给大家讲笑话,带来一丝欢乐。
于娟说,在那个充满悲伤和绝望的地方,这样的笑容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虽然微弱,却让人看到了希望。
然而,命运并没有因为于娟的坚强和乐观而放过她。
她的病情不断恶化,身体越来越差。
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依然没有放弃,依然在努力地活着,努力地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此生未完成读书笔记
此生未完成读书笔记于娟的《此生未完成》,这本书就像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我的心上。
它不是那种轻飘飘的、让人过眼即忘的文字,而是带着生命的重量,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从灵魂深处挣扎着挤出来的。
书里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一个平凡女子在面对死亡时最真实的感受和思考。
于娟用她那平实又带着点俏皮的语言,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让我仿佛能看到她就坐在我的面前,笑着、哭着、诉说着。
她写自己生病后的种种经历,那些痛苦的治疗过程,那些在病床上辗转反侧的夜晚,让我揪心不已。
她说,“痛得无法形容,感觉就像被人用刀不停地在身上割,每一寸皮肤,每一个细胞都在痛。
” 这样简单直白的描述,却让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她所承受的煎熬。
于娟也写了自己对家人的愧疚和不舍。
她提到自己的孩子,说多么希望能看着孩子长大,能陪他度过每一个重要的时刻。
那种作为母亲却无法陪伴孩子成长的无奈和悲哀,真的让人忍不住落泪。
她写道,“我多想再抱抱他,亲亲他的小脸,可是我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
” 仅仅是这么一句话,就让我的心像是被揪住了一样疼。
还有她对生活的反思,对人生意义的重新审视。
在生病之前,她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拼命地追求着所谓的成功,为了名利不停地奔波忙碌。
可当病魔来袭,她才发现,那些曾经以为无比重要的东西,其实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她感慨地说,“我们总是在追求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却忽略了身边最珍贵的风景。
” 这让我也不禁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是不是也在盲目地追逐着一些虚无的东西,而忘记了去珍惜眼前的幸福。
于娟在书中还提到了她的病友们,那些同样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人们。
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刚刚结婚就被查出了绝症,她的眼神里充满了绝望和不甘;还有一个老人,一辈子辛辛苦苦,到最后却只能躺在病床上等待生命的终结。
这些人的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于娟在书中写自己生病后,有一次去公园散步。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公园里的花开得正艳,孩子们在草地上嬉笑玩耍。
读书笔记《此生未完成》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在这个漫长的假期里,我看了几本书,收获比较大,对我触动特别大的是于娟写的《此生未完成》这本书,。
《此生未完成》,字里行间中传达了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境界,一种对生活和命运的洒脱。
我不禁觉得,于娟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大学教授,更是一个好母亲、一个好妻子、一个好女儿,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在与癌症抗衡的极其痛苦中,对自己短暂一生的追忆,对人生的感悟,虽然结局很凄凉,但没有悲伤和绝望。
33年的短暂人生,她付出了很多,收获了很多,她勇敢地爱过,努力地拼搏过,一路走来,笑过也哭过。
但她依旧不断追求理想,顽强抗击病魔,从未放弃过,她让我深刻领悟到古人那句“子欲养而亲不待,吾欲养而命已尽”的悲壮心情,她让我看到了一个好女儿、一个好妻子、一位好母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叹息生命的短暂,对很多未能完成而已经没有时间去完成的事情的遗憾,对即将离去而拼命求生的渴望,对无法改变命运后的洒脱。
《此生未完成》书中有句话,“有太多的计划要完成,有太多的事情要应付,总是觉得等做好了手头的事情,陪父母也是来得及的。
反正人生很长,时间很多。
现在想想并不尽然,只有一天天的过,才是一年,才是一辈子。
无头绪的追逐与奔忙,一旦站定思考,发现半辈子已经过去,自己手里的成败并无多少意义,然后转身,才发现陪伴父母亲人的时间已然不多,发现最重要的幸福已然没有时间享用,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如此”。
生活的确如此,我们在不断追逐自己理想的时候,却忽略了亲情、爱情、友情,总觉得等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我还有时间弥补这些,但是等我们站定思考的时候,我们发现弥补的机会都没有了。
生命如此脆弱,生命如此短暂,不应该将时间浪费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自己的身体好了,身边的亲人好了,自己的事业才有可能做好,否则一切都是一场空。
于娟日记《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于娟日记《此生未完成》读后感《此生未完成》是于娟写下一年多病中。
只有一个普通的女子,普通的女儿、妻子、母亲对生命最单纯的感悟。
在这个故事里,很多读者看到的不是于娟,而是自己。
下面请继续阅读语文迷为大家提供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1:《此生未完成》读后感在读于娟的“死亡笔记”之前,我无所事事的晃荡在病房里,一个个抽屉找闲书闲报纸打发闲得无聊的时光。
然后在一张皱皱巴巴的的《三湘都市报》副刊上,看到了关于“死亡笔记”的书摘、评论,当下打电话给老曹,要求将他答应过的小野丽莎演唱会门票换成于娟的书,小野最便宜的门票680元,书仅仅26元,老曹赚了,但他并不领情,他说他答应过请我看演唱会的,他说他请我不需要理由。
在我的坚持下,傍晚时,我拿到了书。
我该如何去评论于娟和她用生命写成的书呢?我觉得我说什么在她强大的精神力量面前都显得捉襟见肘局促难安,不如说说我的感受。
在等待书本的同时,我已在凤凰网开始阅读,那上面的章节排布和书本不一样。
开头就写她如何发现病情,将我一下子拖进了无限的悲悯、惆怅,还有共鸣当中,你知道的,我自认是个有着悲天悯人情怀、一切以为病人好为重的好护士。
(记得曾有病人给我唱歌:一个好护士呀,每天来上班,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呀……在此,也感谢病人罗某某的倾情演唱……)。
对于娟描述的种种看病难,我深有同感,但毫无对策,所幸我们医院还搞了一个自动售号挂号机,精简了流程,但各项检查检验,依旧繁琐,并且让人无门无路无所适从。
于娟就是这么耽误了。
我无法想象于娟身体剧痛可谓万蚁噬骨之时,还能那么平静淡然,更无法想象她能持续的积极乐观,偶尔还言辞滑稽,这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病人啊!后来读到于娟及病友被江湖游医欺骗的经历,又想,这么可爱的人儿,也是有着病急乱投医的愚昧的。
也许我能做的,该是从收缴销毁那些硬塞进病房的小广告开始。
然后,我感慨于他们简简单单的爱情、婚姻,那浓的化不开的亲情围绕。
妈妈的疼爱,在于支持她希望完成的事业,帮她看着老家的能源林项目;老公则不分昼夜伺候衣食起居大小便,并说了“我真希望能这样给你再擦五十年屁股”这样书呆子憨话来,却让我不禁泪流。
此生未完成读书笔记1500字[精选3篇]
此生未完成读书笔记1500字[精选3篇]【此生未完成读书笔记1500字第1篇】在一个闲适的午后,阳光照射在花丛里,花儿正怒放着。
秋季的美并没有因为落叶而懈怠,反而因为这样,海棠而更加美丽芳香了许多。
我看着《此生未完成》走进了于娟的世界,这个年轻的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在20xx年12月确诊患乳腺癌后,写下一年多的病中日记,在她最后无法与病魔抗争,于20xx年4月19日去世。
这些日记被整理为《此生未完成》。
《此生未完成》,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为那苍白的书面惊讶了,最后发现这本书也许白色是最配的了。
在生命最后求生欲望强烈,却依然无能为力时,一切的努力都开始变得苍白。
翻开这本书时,我又再一次的被作者年轻而略显憔悴的样子震撼,这不是一个老人的临终遗言,这位此生未完成的.居然是一个年轻的女博士。
书中的内容就是一颗一颗泪珠串联起来的,有她倔强的说“我要坚强地活下去”,面对任何医疗治疗,她强忍着,再痛苦也是不哭不闹,连一些老医生都被她所感动,多么神奇的女子。
可是这一切仅仅是一个作为女儿、妻子、妈妈,想要争取的,她的“活着才是王道”更是令人感动。
她说“在生命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
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人们所要追求的在她眼里已开始化为平淡,就算创造出再多的财富,拥有再好的物质条件,生命不在,一切都将是枉然。
【此生未完成读书笔记1500字第2篇】儿相聚天伦的平安祥和。
如若不信,大可问问那些已然挣扎在生与死之间的病患,有哪一个不是说舍得了房子、车子、名利、权位、钱财来换取身体的安康,家人的平安。
平淡即幸、平安即福,此为幸福。
【此生未完成读书笔记1500字第3篇】前一段时间有些忙,很久没静下心读书了!又由于这个平台一直没出这本书,所以买了纸质版[捂脸][捂脸]我不知道又或者可以说,不太能表达现在的感受,怎么说呢!应该是百感交集吧?我应该算是很平静的读完了这本书!我这个年纪应该没想过死亡,我天真的认为:我还小,我也不用想那么多,其实不然!是的,在父母面前,我们永远是个孩子,可是呢?他们不会老去吗?一个人,随着她读的书越来越多,心也会越来越大,路会越来越宽。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此生未完成》读后感最近我读完了一本名为《此生未完成》的小说,它是作者刘慈欣最新的力作。
通过阅读这本小说,我深受触动,不仅从情节上沉浸其中,还从中汲取了一些人生智慧。
小说以科幻为背景,以人工智能和人类关系为主线,通过构建一个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对比,展现了人类的温情善意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
故事发生在一个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达到了极致,但却缺乏情感上的满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研发了一种人工智能程序,名为“红线”,它拥有无限的学习能力和情感模拟能力,可以为人们提供个性化、贴心的陪伴。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年轻的程序员,他负责维护和升级“红线”。
在修复“红线”的过程中,他与一位名叫玛丽的女孩产生了联系。
玛丽是一名残障人士,她只能通过与“红线”进行交流来获得外界的资讯和互动。
通过与“红线”和玛丽的交流,主人公逐渐发现了“红线”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程序,它具有自己的感情和意识。
然而,由于技术的局限性,“红线”只能在虚拟世界中存在,与现实世界的交流非常有限。
这让我深思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虽然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它是否能真正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呢?虚拟的陪伴是否能替代真实的亲情、友情和爱情?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小说通过主人公与“红线”以及玛丽的互动,揭示了人类对于情感的渴望。
无论是主人公对于“红线”的深情告白,还是玛丽对于“红线”的依赖,都表达了人类对于爱与被爱的渴望。
这种深刻的情感让我为之动容,也让我思考了人类之间的情感纽带。
通过阅读这本小说,我还意识到人工智能在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当人工智能越来越智能、越来越接近人类时,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们?我们是否应该给予它们与人类一样的权利和尊重?这些问题迫使我重新思考了人类与科技的关系,以及人类如何保持自身的尊严和价值。
总的来说,读完《此生未完成》让我意识到人类情感的重要性以及对人工智能的思考。
经典书籍推荐此生未完成于娟读后感
经典书籍推荐此生未完成于娟读后感几年前就已经看过,这次拿来读也是有原因的。
在快节奏的今天,我们都应当学会放慢脚步,听一听内心的声音。
此生未完成于娟《此生未完成(精装版)》读后感(一):你离开了,但也永在。
几年前就已经看过,这次拿来读也是有原因的。
在快节奏的今天,我们都应当学会放慢脚步,听一听内心的声音。
于娟,我的老乡,笑容灿烂的邻家姐姐一般,有一个十四个月的儿子,有着一堆博士等学位,有着一大群朋友,有着精彩丰富的生活经历…智商情商双高,谁也不曾想到三十三岁的她竟然患上了癌症,还是晚期。
我看过的癌症患者自己写的文章不多,所以在看到她描述那些化疗,放疗,骨转移时的疼痛时,真的难受至极。
但也为她由衷地佩服,是条汉子!特别喜欢她的乐观,在与病魔抗争的过程中,她除了痛苦,更多的时候都是在为别人带来欢乐,诙谐的语言,竟让人可以暂时忘记她的苦痛。
此生未完成于娟不知道现在土豆有多高了,也不知道光头现在什么境况,你的能源林如果我有机会去曲阜真的想去看一看,看一看你。
此生未完成于娟这一年有家人生病,所以,对于健康,我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此生未完成于娟健康,真的是最重要又最容易被忽略的。
愿我的亲人们都快点好起来。
谢谢你,于娟,谢谢你在生命弥留之际还写下这些文字。
《此生未完成(精装版)》读后感(二):心中还有梦,此生未完成作为一名医生,对疾病,甚至生死,已早不陌生。
尽管这样,读这本书的一些段落,还是会感觉到脊背阵阵发凉。
确实没想到,有些疼痛会这么痛不欲生。
没想到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沪上名校的知识分子家庭,到医院看起病来和那些街坊里弄的老百姓也没什么区别,急诊室里躺一天,依旧会没人管没人问;再比如,原以为只是发生父母长辈身上的那些信中医、信养生,靠吸天地灵气来代替药物治疗的一套说辞,竟然也会在博士家庭里重演。
此生未完成于娟忽然就想起了我患病中的父亲,不信科班出身儿子给他的治愈基本无望只能努力别向严重发展的诊断,宁可相信早市卖菜大妈药到病除的现身说法。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4篇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4篇《此生未完成》读后感1有点胆战心惊的看了于娟的《此生未完成》,《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胆怯是因为怕从书中看到太多的生死、离别、挣扎及不舍。
书买回来放在那里好久了,虽然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些她的博客,领略过她面对死亡依然能够谈笑风声的境界。
但还是不想或者说不愿去看。
于娟的知名,在于她有一个博士、两个硕士的名衔,在于她毕业于复旦、留学于欧洲,在于她在儿子刚满14个月时突然查出的癌症晚期,且病症已全身扩散,用她的话来说应该是侵入骨骼,连骨头都全是黑的,犹如已被虫蛀、浑身是洞的枯木,已经无法支撑自身体重,稍一碰撞,就是真真实实的粉身碎骨。
还在于,至始至终,她都能用调侃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病入膏肓,坚持记录自己的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
无它,只为能警醒世人,以免后继有人。
看书,看到的是她对父母儿子不得不承担死别的哀痛,对老公不离不弃、砸锅卖铁、肝胆相照的忧心,对朋友不计得失、倾力相助的感恩,对医棍骗子落井下石、雪上加霜的宽容。
一个多么好的女子,有着优秀的学历、满意的工作、幸福的家庭,人生不过如此,偶而举杯邀月、叹悟人生,也不过是小资情调的释怀而已。
怎得一转眼间,一切的幸福化为泡影,面对的是病痛折磨、死神威胁以及倾家荡产的人生颠覆。
想到的都是生活中最为锁碎,最为简单,最为平凡的,平凡得让人觉得不值一提的事情。
从前听一首歌,“再回首,云遮断归途,再回首,背影已远走,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
再回首恍然如梦,再回首我心依旧,只有那无尽的长路伴着我。
“是啊,再回首,总得有”首“可以再去回顾,几十年的光阴,够你回首几次方休。
即使回首也仅仅只能回首而已,送人穿越的时光机器还在人们的念想之中,想来终其我们这代人一生也不可见矣,何必苦苦回首,频频回顾,搞得自己腰酸背痛、心力绞碎,毕竟,前面的才是自己要走的路。
十字路口,纠结的是怎样决择,思考的是选择后的结果,所以想到的只能是现在、明天以及更多的以后。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精选10篇)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此生未完成》读后感(精选10篇)《此生未完成》读后感1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读到了这本书——《此生未完成》,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已经去世的癌患病人,可在她的文字里却丝毫感受不到悲伤和绝望的味道,全文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即使病痛将她苦苦折磨,她却反将这种苦痛化作无所畏惧的精神时刻感动着每一个读者。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让我懂得了生命是支撑我们灵魂的支架。
只有活着,我们才能在父母渐渐苍老的时候,为他们遮风挡雨;只有活着,我们才能与朋友一起在成长的道路上努力,看到彼此成功的微笑;只有活着,我们才能享受生活给你带来的各种喜怒哀乐。
于娟老师在书中一边对着生命反思一边给世人们忠告,不要过度消费自己的身体。
这让我敲响了自己的警钟,我也反思到自己有很多很不好的生活习惯务必要改掉。
她还用自己幽默的语言讲述了病房里的故事,平日里卖馄饨的阿姨想要跳黄浦江自杀时,看到穿制服的人本能地想起躲避城管的日子,条件反射撒腿就结果跑自杀未遂;家在农村的56床阿姨将润滑油当成农药喝下去后,全家老少有人扶头、有人抠喉、开着一辆拖拉机跳跃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将她赶紧送往县医院的情形。
虽说看这些文字轻松愉快,可是看完之后都会让人沉思,生命这么可贵,高兴都还来不及呢,你怎么舍得就这样离开呢?我在眼里,于娟老师是个很优秀的人,她拥有幸福的家庭和渊博的知识,是很难得的人才。
谁能如此从容的面对明明幸福触手可及却无能为力的遭遇,但她又是普通的女儿、妻子、母亲。
作为女儿,还没能多陪陪父母,最重要的幸福已经没有时间享用,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作为妻子,没办法和丈夫走到最后,又是多么苦痛;作为母亲,孩子应该是她在世上最艰难最不舍的存在,因为血浓于水谁也不能否认,没有机会看他慢慢长大又会有多么的无力。
“再大的苦痛,都会过去。
凡事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让你更强。
”看完整本书,我便将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生命太脆弱了,它随时可能终止,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感恩,要热爱生活,要勇敢面对。
读书笔记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于娟,拥有留洋经历和博士学位的复旦大学青年教师,08年9月喜得一子,09年9月刚给孩子断奶,该年12月就被确诊为乳腺癌晚期骨转移,最多存活两年,11年4月离开人世。
看字至此,我该怀着怎样一种心情读完此书?沉重,悲痛,还是无奈?翻开书页,一张张年轻的旅行照片,打动每一位读者的心,实在难以相信这个风华正茂的女子已归尘土,多么希望这一切只是一个故事,一场梦。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
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非常普通的文字,普通到不认同它,也许就像一个没有见过大海的人永远难以体会波涛的汹涌,而没有经历死亡临界点的人,难以守护这一方宁静。
于娟刚听闻乳腺癌的消息,她不但没有哭,反而发自内心地哈哈大笑,“既然已然是癌症,那么乳腺癌总是要强一点。
”乳腺癌早期是可以切除的,于娟却不担心,反而是在思考切除以后的事,如此幽默风趣的笔锋,实在难以想象是从一位年轻的癌症晚期女子笔下出现。
可惜的是,她连做这个切除手术的机会都没有了。
“回望自己的老父老母,他们的独生女儿终于事业起步、家庭圆满,本以为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不想等来的却是当头敲晕了的一棒,有白发人送黑发人之虞。
”回过头来,我是如此的幸运,平安度过二十余年,也是如此幸运,拥有一个完善的家庭,天底下不幸之事这么多,若是我也不幸,但愿也能如此淡然处之。
书中有一则小故事,是作者同病室的一位老太太,她是个瘫痪了十五年的病人,老头就一路服侍她十五年不动摇,字里行间满满的温柔与呵护。
我想,我又何时能寻得一位这样的伴侣,不离不弃,毫无怨言。
又或者说,未来的某一天,**需要我照顾了,我能坚守多久?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癌症,是多么绝望的名词,于娟笔下,癌症患者都会想到自杀,因为身体的疼痛和心灵的摧残。
于娟用幽默的文字描写病友自杀未遂的搞笑事件,谈笑风生,然而我却越读越伤心,越读越落寞,面对人世的留恋和死亡的解脱,多么痛心的选择。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优秀3篇)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优秀3篇)《此生未完成》读后感篇一我们“未来教育读书会”晨读的第二本书是《此生未完成》,我们用25天的时间读完了于娟的故事。
这是她在生死边缘,用生命写下的文字,放下了所有的执着,以一个病人、女儿、妻子、母亲、朋友的身份去反思和感悟。
回顾这25天里我们每天的半小时交流学习,我发现我们不只是在读于娟的故事,也在故事里面看到了我们自己的影子。
她说:“人活着若是为自己,死一千次我也是死了的。
但是人的时确不是为了自己活着的。
我的人生使命刚刚开始,无论如何,我要为养我的父母履行生养死葬的为人子的责任,而不能让他们老而无依。
我要为十四个月的儿子履行为人父母的责任,我把他带到这个世间却对他撒手不管,我做不到。
”她说:“真正能对自己负责和可依赖的,只有自己。
人,开心与否在于心态,即心情和状态,心境和姿态。
”感:读完这本书较大的感受就是我们要珍惜当下,珍惜家人和朋友,想清楚对于你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你到底想要什么?“活着”,简简单单两个字,我们都知道,却未必真正懂得。
每个人,奋斗一生,再辉煌,再耀眼,终有尘埃落定的一天。
到头来,就会发现,名利权钱,没有一样可以带的走。
你能带走的,只是别人对你的思念。
所以,对自己好一点,对别人好一点,该让渡的让渡,该放手的放手。
成全别人,也就是成全了自己。
做人,简单点,再简单点,才会开心。
人生才百年,何苦让自己那么累心?有什么可以争,有什么值得争的呢?身体健康,生活无忧,家庭和睦……这些无法开出价码的,比什么都重要。
健康的身体很重要,可我们总是在失去它的时候才意识到,我们无法控制外在因素,那就先养成自己的生活习惯;生命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你不仅是你自己,你是子女,是友人同时也是父母,你有你需要肩负的责任…我们很多人都是用健康作为代价,才认清了健康的意义;好了伤疤忘了痛,这是我们的通病。
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开始养生,开始锻炼。
你看我们的广场舞,红遍了全球,我们是走到哪里,跳到那里;无论什么时候,你看公园里散步的和跑步的,都很多;健身房里也是,随处可见积极锻炼的人……确实,我们现在的生活这么美好,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把身体保养好,没有健康,我们拿什么去享受这么美好的世界呢,又拿什么去爱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呢!没有了生命,一切都是枉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生未完成》读书笔记
于娟是海归,是博士,是名校复旦的教师——这是她已实现的人生追求,但这其实与他人无关;于娟生病,父老子幼,对人生充满渴望,这好像与他人也无关。
所以,于娟本来是与我们没有关系的:她的功成名就,她的沉疴重病,其实离我们很远——任何时代、任何个人大概也都是沧海一粟。
但我们的媒体忽然大声地招呼我们去关注她,为什么?因为曾经感觉非常成功、现在却对成功开始否定,而对生命非常珍惜的于娟,在博客“活着就是王道”里真诚地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认真地考虑什么才应该是人生的追求,或者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应该怎样活着。
这是于娟的意义,也是媒体关注的所在。
近日,湖南科技出版社在于娟4月份去世后很快将其文字整理成《此生未完成:一个母亲、妻子、女儿的生命日记》一书,再次引发大家对“活着”的思考。
于娟是大学教师,她在艰辛的求学路上,目标明确,孜孜矻矻;在工作中,勤奋上进,不甘人后。
她可能是诸多大学青年教师效仿的榜样,甚至是嫉妒的目标。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校园青椒(青年教师)一直都背负着这样的压力,精神高度紧张:一方面被体制、名利驱赶着,去穷心竭力地希望买房买车,争取更发论文、评职称、占岗位;一方面.广博的物质基础。
不能不说,这是一个病态的教育环境、社
会环境,但它的形成由来已久,其消除更不会在一夜之间。
因此,如何一方面适应这样的环境,一方面让“自己好好地活着”,就成为我们从于娟事件里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
大学教师于娟是这样说的:“我曾经的野心是两三年搞个副教授来做做,于是开始玩命想发文章搞课题,虽然对实现副教授的目标后该干什么,我非常茫然。
”不用说,于娟的追求何尝不是大多数校园青椒的追求?谁没有这样的“野心”,谁就是不求上进,就将成为领导在会上批评的对象,也将被机制淘汰。
在一定程度上说,不想当、不想早点当教授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所以,那时候蓬勃向上的于娟是令自己满足的,也是让别人艳羡的。
但大概上帝是将她作为一个标本来警示世人的,故而将厄运降临在这样一个奋进、开朗的女教师身上。
所以,于娟说:“为了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标的事情拼了命扑上去,不能不说是一个傻子干的傻事。
得了病我才知道,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
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
”“生不如死九死一生死里逃生死死生生之后,我突然觉得一身轻松。
不想去控制大局小局,不想事,我不再有对手,不再有敌人,我也不再去多管闲事淡.
关心谁比谁强,课题也好、任务也罢,暂且放着。
世间的一切,隔岸看花、风淡云清。
”
于娟缘何“清醒”?上面文字中的两句话可以作为答案,一是“得了病我才知道”,一是“世间的一切”。
得了病反而对人生看得更清楚了,所以,不是咒人,大家都应该得场大病,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
当然,不希望大家能说出“世间的一切”这样的话来:它暗含着更多的无可奈何、不可更改。
从这个方面来说,于娟为我们做出了牺牲。
我们应该从她真诚的文字中,感谢她对我们人生追求的提醒。
于娟通过反省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告诫我们特别是年轻人不要任意挥霍健康,任意挥霍幸福,要感恩生活,善待生命。
她说“买车买房买不来健康”、“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都是浮云”,她将“健康”与“生命”放在首位,认为健康是基础,“活着是王道”。
许多时候,我们将习以为常的健康视为本该如此,并以健康为代价去换取“事业的成功”;忙、累被挂在嘴上,却不愿停下歇一歇脚。
正像于娟在书中所描述的:“进入这个庞大的城市就像穿上了红舞鞋,一直舞蹈旋转,再也停不下来。
也许停下的时候就是死亡的那一刻。
”其实,停下舞蹈的旋转,我们可好;而没有你参与的舞蹈,更不会导致舞台的失能活得更.
彩。
一句话,所有的名利都不是生活的本质,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生活才可能幸福。
于娟在书中道出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她说,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她说:“每日污衣垢面趴在国泰路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上,……只要能看着我爸妈牵着土豆的手去幼儿园上学,我也是愿意的。
”幸福在于娟这里,成为一种渴望,虽然这样的渴望看似寻常,甚至被正常的我们不屑一顾。
但看待任何事物往往都应该返璞归真、化繁为简,最基本的需要往往是最根本的渴求。
在于娟这里,她非常珍惜亲情,认为这是幸福的源泉。
她说,人生的不幸是幼年丧父(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女),而如果自己去世,她的父母、丈夫、孩子就将面临这样的不幸。
所以,她渴望出现奇迹,让自己能继续活下去;她渴望最基本的亲情能因为她的存在,而绵亘不息。
但苍天不仁,不怜弱者。
还能说什么呢?我们应该感谢于娟,感谢她以生命唤醒我们认清活着的意义。
但红尘滚滚,醒者几何?大家不到“病了”甚至临别的那刻,怎能抵御那些热闹的诱惑!这样看来,于娟的真诚、执著,于娟给我们的意义,最后可能还会由于“与我们无关”,而被淡淡忘却。
毕竟,“感同身受”不能等同于“身受而感”。
.
悲剧自然还会重复,因为环境如此,名利诱惑如此。
我们要说的是,但愿这样的悲剧能在于娟美丽、真情的警戒话语
前,有所减,有所免。
这样,我们才能对得起于娟的真诚。
“此生未完成”,希望我们在临了的那刻,能减些遗憾,少些留恋。
如此安慰,如此祈愿。
愿生者珍惜生活,愿逝者静眠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