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西向挤压作用使西部冒角山、石羊 ,以及西南部祥 云、 宾川 、 楚雄 三街 等地 区开始 褶皱抬 升 , 成为 西部隆 起带 , 缺失了白垩系以上地层。 盆地中部的大姚一乌龙 口一带 , 东西 向挤压 中 , 前南北 向基 底伸 展断 层普 在 先
D I 0 3 6 / . s 1 7 - 7 3 2 1 .4 0 6 O :1 .9 9 ji n.6 2 7 0 .0 1 0 .0 s
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控制
杨 庆 道 2 王伟 锋 吴 思 卫 李继 白 , 刘 传 山 潘 博
( 中国石油大学 ( 1 华东 )地球资源 与信 息学院 ,山东省青岛市 2 6 5 ;2中国石化 西南 石油局云 南物探 655 公司 ,云南省 昆明市 6 0 3 ;3中国石化油 田企业经营管理部 ,北京 10 2 ) 523 0 7 8
一 一
成阶 段 ,新太 古代末 的五 台事件 和 古元古 代末 的 吕梁 褶皱高 部位 地层 发生尖 灭和 厚度 突变 ,反映 了挤压 应 事件 的构 造一 热事件 在扬 子板块 西缘 的康 滇地 区产生 力下 的东西 向差 异升 降和局部 隆升 。盆地 内侏 罗系总 近南 北 向的 碰撞 增生 带【,成 为 后期 断 裂活动 的 软弱 体厚度特征是西厚东薄 ,东部坳陷沉积厚度和范围逐 1 】 带 。 元古代 的晋 宁运 动 , 陆块 间普遍发 生会聚 或碰 渐变小 , 绿汁江 断裂 以东地 区隆升 幅度最 高 , 层厚 新 各 在 地 撞 , 子板块 形成统 一的结 晶基 底 , 扬 扬子板 块整体 受到 度最小 ,中侏罗统张河组一下白垩统高峰寺组 ( z J — 2 南北 向的缩短 作用 , 块西 缘产生 东西 向拉伸与平 移 , K g 普遍缺失, 白垩统马头山组 ( 板 ) 上 Km)往往直接 形成 易门断 裂 、 绿汁 江断裂 、 渡河 断裂和 小江断 裂等 不 整合覆 盖在下 侏 罗统 冯家河组 (l 之上 ( ) J 普 J) f 图2 。 2 z

直延续 至早 侏 罗世末或 中侏 罗世 早期 ,沉 积 了 巨厚
新世 ,15 5Ma 、 北期 ( 3— 2 ) 华 始新 世一渐 新世 , 2 的上三 叠统一 侏 罗系碎 屑岩 。印支期 东西 向伸 展作用 5— 2 .Ma 、喜 马拉雅 期 ( 近纪一 早更新 世 ,2 . — 可能源 于板块南北 向挤压碰撞伴 生的东西 向伸展作用 。 35 ) 新 35 0 7Ma 和 新构造 期 ( .8 ) 中更新 世一全 新世 , .8 至 0 7Ma 燕 山期 ( 罗纪一 早 白垩世早 期 , 0 — 15 ) 侏 2 5 3Ma , 今 ) 在这 些构造 期 内中 国及 周边板块 在运移 和相互 作 川滇 地 区受到来 自印度板块 北移 的挤 压作 用 ,但 占主 。 用 的彼 此消长 中引起 区域应 力场 方 向和性 质的不断 变 导地 位的是 来 自中 国东部 的 向西 挤压 力 。中 国东部 受 化调 整 , 位于 印度板块 、 扬子 板块 、 特提斯 构造 域的 三 到来 自北美板块 ( 主要是其西部的鄂霍茨克部分) 向西
东部滨太平洋构造域的板块向西挤压力 ,盆地内最大 楚雄盆地位于扬子板块的西南缘 ( 1 ,盆地西 主应 力方 向 曾发生近 南北 和近 东西 向的 多次转 变 ,红 图 ) 边界为红河断裂 , 北临龙门山构造带 , 西临印度板块嵌 河 断 裂发生 左行 、 行走滑 交替 , 右 并伴有 盆地 内块体旋 入欧亚 板块 的特 提斯 一 青藏 构造域 。红 河断 裂走 向从 转。特定的构造位置决定 了楚雄盆地构造演化受到特
最大主应力方 向曾发生近南北和近东西向的多次转变 ,红河断裂发生左行 、右行走滑交替 ,并伴有盆地 内块体旋转 。同 时, 红河断裂的走滑运动和应力传递作用也对盆地挤压 变形起到 了减弱和缓冲作用 。 在全盆地地震剖面地质解释基础上 ,
针对楚雄盆地复杂 的沉积一构造特征 , 选择东西向和南北 向两条区域大剖面进行平衡剖面构造演化分析 , 结合盆地区域 大地 构造背景对楚雄盆地基底形成 ,以及 晚三叠世 以来盆地动力机制及伴生的构造演化 、沉积迁移、生储盖组合、断裂 活动 、火成岩分布和油气运 聚条件进行分析。认 为 : ①盆地 内自中生代 以来最大主应力方 向发生多次改变 ,控制 了构造 迁移、 盆地 内生储盖组合分布及厚度 、 断裂特征和油气运聚的联动 效应 ; ②火成岩分布 与基底深大断裂的分布密切有关 ,

海陆交 互相一 陆相沉 积以来 , 经历 了印支期 ( 晚二 叠世 明显的 同沉 积特 征 , 上盘 厚度 明显增厚 , 是该期 处于东 三叠纪,2 7 2 5 ) 5 — 0Ma 、燕山期 ( 侏罗纪一早白垩 西 向伸展 的佐证 。这 种伸 展环境 在盆 地 内西 部 坳陷 中
世早期 ,25 15 ) 0 — 3Ma 、四川期 ( 早白垩世中期~古
主压应力方向仍为近南北向, 南北向大断裂伸展复活, 山运 动 在楚雄 盆地 内表现 为震 荡特征 。根 据盆地 南部 天 山期大 量峨 眉 山玄 武岩 喷发 ,在盆地 西部 祥云 一带 会 基关地 区 C 8 9等地震 剖面 ,中一 晚侏 罗世 曾发 M8-
厚度 可达 5 m。 k
改 造
第一 作者简介 :杨庆道 ,男 ,高级工程师 ,博士 ,主要从 事地震 资料地 质解释和构造地质研究工作 。 收稿 日期 : 0 1 O 一 0 2 1~ 3 l
29 o42 1 C iaPt l m Ep0 t n’ N 0 hn eoe x1al ’ 1 r u r o
对盆 地构 造演化 进行 分析 。楚雄 盆地 自晚三 叠世接 受 控 制乌 龙 口构 造东 边界 的 中和 街断 层在 晚三 叠世具 有
今后勘探 中应注意基底大断裂的识别 ; ③盆地 内西部坳陷具有烃 源岩分布面积广、厚度大 、盖层厚 、泥质含量高 、密封
性好的特点, 有利于大量油气生成和保存, 尤其是 西部坳陷 中部轴向呈南北一北西延伸的长期继承性坳 中隆褶带,是下
步优先勘探领域 。 关键词 :楚雄 盆地 ;构造 ;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 ;油气聚集 ;控制 中图分类号 :T 1 1 2 E 1 .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楚雄盆地位于扬子板块的西南缘。红河断裂控制盆地 的西南边界 ,断裂走向在该 区域发生大角度转折 ,由
Leabharlann Baidu
华南地区的北 西西向变为研究区的北西向 , 再到青藏高原变为北西西向。中生代以来 ,除了受到来 自西南部 的印度板块 北移过程 中北北东 向持续挤压应力外 ,由于金沙江一 红河断裂的存在 , 并从燕 山期 以来多次转换、传递来 自中国东部滨 太平洋构造域 的板块 向西挤压力 。 在特提斯构造域近南北方 向和滨太平洋构造域近东西 向的双重挤压作用力下 , 盆地 内
江地块和松潘一甘孜地块会聚部位的楚雄盆地 ,其最 和伊佐奈岐板块 ( a a i lt) I n g ae 朝西北方向俯冲、 z P 挤 大主 应力方 向在 不同构造期 也处于不 断交替调整过 程 。 压或碰 撞…, 力通过 红河 剪切断 裂 向西 传递 , 沙江 应 金 构造一 热演 化与 古地温场 研究表 明 , 楚雄 盆地 的构造 红河 断裂 在此 期发生 左旋 走滑 ,到晚 侏 罗世末楚 雄 热 事件 与上述构 造事件 有 良好 的对应 关 系。 盆地 内 由东 西 向弱伸展 环境逐 渐转 变 为东西 向压缩 环 3 E 1 三叠 纪盆地 动 力机 制演 变及 基底特 征 .. 前 境, 盆地 内上侏 罗统存 在 明显的沉 积分带特 征 , 元谋 古 南北 向基 底大 断裂 控制 盆地 基底特 征 、沉积 分布 隆起以 东地 区中 、上 侏 罗统 普遍缺 失 ,在 C DD9-0 7 8 及演 化 。这 些 基底断 裂 的产生可 以追 溯到 扬子 陆块形 线上仅 零星分 布在 绿汁 江断 层以东 的局部 范 围 ,挤 压
陆发生 大规模 碰撞 和拼 合 ,楚雄盆 地周 缘澜沧 江洋 和 组之 间的普遍假 整 合 ,最 强烈 的一幕 发生 在早 白垩 世
金沙江洋先后关闭。由于参与碰撞拼合的南部陆块较 早期 , 此时东西向挤压应力显著增强 , 以致早 白垩世晚 小, 板块 碰撞 的作用 力不大 , 持续 时 间不长 , 在晚 三叠 期 , 内普 遍发生 褶皱 , 成与上 覆晚 白垩世 马头 山组 区 造 世 已具有 东西 向伸展特 征 。 从晚 三叠 世开始 , 盆地 内普 ( : 之间的角度不整合。 K m) 作为燕山运动的中国东部 遍沉降并接受 中、新生代沉积。在 C 9 - 8 WL 6 2 线上 , 板块会聚在扬子板块西缘的远程效应,与中国东部地
南北 向基 底大 断裂 ,成为控 制盆 地构 造一沉 积演 化 的

Kg 地层大 面积缺 失也可 能与剥 蚀作用 有关[, 白 3早 】
分界 线 。 南华纪 盆地 东部浅 坳 内接 受第一 套沉积 盖层 。 垩世 盆地 内东西 向挤压 引起 盆 地 内差 异 升 降与 剥蚀 , 除东 部浅 坳陷 中有部分 古生 代地 层外 ,盆地 内大部 分 其中盆地东部剥蚀量最大。 磷灰石裂变形迹研究表明, 区域 内上 三叠统直接 覆盖在元古 宙昆 阳群变 质基底上 。 云 龙 凹陷内K2J剥蚀 量达 20 4 而 在元谋 古隆起 以 /2 8m ̄。 1
祁连期 ( 中寒武世一 早 泥盆世 , 1 — 3 6 ) 天 山 西 的西部 深坳 陷 中,受到挤压 抬升较 小 ,J — K。 5 3 8 Ma 和 ; z g保
期 ( 中泥盆 世一 早 二叠世 , 8 - 27 )扬子板块 内 持连 续沉 积 , 部厚 度稳定 , 36 5Ma 北 但南 部厚度 变化剧 烈 。 燕
生海进一海退的振荡性水平面变化 。根据南部剖面特 罗世挤压应力进一步增强, 差异升降明显, 引起研究区
3 2 2 晚三 叠世 以来 盆地 受 力机 制演 变及 盆地建 造 与 征 , .. 盆地内中侏罗世开始变为东西向弱挤压环境, 晚侏
印支期 ( 晚二 叠世一三 叠纪 ,2 7 2 5 ) 5 — 0Ma ,在 南部许多地方缺失 中侏罗统张河组 ,在大姚龙街一 牟 全 球板块 会聚 、 潘基亚 联合大 陆形成 的背景 下 , 中国大 定 杨家 山一带 下 白垩统高 峰寺 组与 下伏上 侏 罗统妥 甸
1区域 大地构造背景
红河 断裂 的存 在 ,并 从 燕 山期 以来 多次 传递来 自中国
2 盆地地质特征
楚雄 盆地 基底具 有双 重 结构 ,下部 为 古元 古界深
集 中区。 中生代以来, 除了受到来 自 西南部的印度板块
北移过程中北北东向的持续挤压力外 ,由于金沙江一 变质岩系组成的刚性结晶基底 ,上部是中元古界浅变
中 国东 南 部海 南一 带的北 西 西 向 ,到楚雄 盆 地以 西扬 提斯 构造域 和滨 太平 洋构 造域 的双重 影 响 ,并控 制着 子 板块 西缘 变为 北北 西 向 ,再 到青 藏高 原变 为北西 西 盆地沉 积一 构造演 化和油 气运聚 。 向 , 裂走 向在楚雄 盆地 西缘 的改 变 , 断 使该 区域成 为印 度 板块 向北 挤压 和太 平洋 板块 向西 挤压 的应 力转 换和
/f / l 中国石油勘探 2 1年第4 3 01 期 2
但东西向挤压占明显优势。 由于红河断裂走 向 区相 比 ,扬 子西 缘 的楚雄 盆地 发生 燕 山事件 的时 间相 同夹击,
对 滞后 。中 国东 部燕 山事 件 最强 的一幕 发生 在早 白垩 在盆 地西缘 从北 西 西 向变为北 西 向 ,盆地 西缘 成为 向 世 早期 , 楚雄 盆地 内应在 早 白垩世 晚期 。 山期 强烈的 西挤 压 力的应 力集 中 区 ,并在 盆地 西南部 形成 与红 河 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