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基础复习资料
生态学复习资料

基础生态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原地观察、受控实验、生态学的综合方法。
2.原地观察包含:野外观察、定位长久观察、原地实验。
3.生态学的综合方法包含:资料的概括和剖析、生态学的数值分类和排序、生态模型和摹拟。
4.间接作用是经过影响直接因子而间接影响生物。
5.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合称为三基点温度。
6.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也是也是生物群落的基本构成单位。
7.自然种群的基本特色:空间特色——即种群拥有必然的分布地区;数目特色——每单位面积(或者空间)上的个体数目(即密度)是随时间而改动的;遗传特色——种群拥有必然的基因构成,是一个基因库,以差别于其余物种,但种群中的个体在遗传上有变异。
8.绝对密度检查方法:总数目检查法、取样检查法(样方法) 、标记重捕法、去除取样法。
(详细计算书P67 )9.成群分布是最常有的内分布型,其形成原由有:①资源分布不平均;②植物种子传播方式以母株为扩散中心;③动物的集群行为。
10. 初级种群参数包含: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
11. 次级种群参数包含:性比、年纪构造和种群增添比。
12. 年纪椎体三种种类:书P70 、PPT 第三章33.13. 种群增添模型:自己看。
复杂难得整理。
14. 内源性自动调理学说:书P88 。
15. 生活史的要点组分包含:身体大小、生长率、繁殖和寿命。
16.r 选择和K 选择:书P106 、PPT 三104 (要点)书P109CSR17. 主要的种间关系包含:竞争、捕食、寄生、共生等。
——4 个空或者(种间竞争、捕食、寄生与共生、共同进化、附生)—— 5个空18. 种内竞争的种类:负竞争、分摊竞争、抢夺竞争。
19. 动物的竞争方式:竞争食品、竞争配偶、雌性个体竞争产卵或者育幼场所。
20. 生物多样性包含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 个层次。
21. 影响群落构成和构造的因素:生物因素、扰乱、空间异质性、岛屿。
生态学复习资料

基础生态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原地观测、受控实验、生态学的综合方法。
2.原地观测包括:野外考察、定位长期观测、原地实验。
3.生态学的综合方法包括:资料的归纳和分析、生态学的数值分类和排序、生态模型和模拟。
4.间接作用是通过影响直接因子而间接影响生物。
5.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合称为三基点温度。
6.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也是也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7.自然种群的基本特征:空间特征——即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域;数量特征——每单位面积(或空间)上的个体数量(即密度)是随时间而变动的;遗传特征——种群具有一定的基因组成,是一个基因库,以区别于其它物种,但种群中的个体在遗传上有变异。
8.绝对密度调查方法:总数量调查法、取样调查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去除取样法。
(具体计算书P67)9.成群分布是最常见的内分布型,其形成原因有:①资源分布不均匀;②植物种子传播方式以母株为扩散中心;③动物的集群行为。
10.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
11.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比、年龄结构和种群增长比。
12.年龄椎体三种类型:书P70、PPT第三章33.13.种群增长模型:自己看。
复杂难得整理。
14.内源性自动调节学说:书P88。
15.生活史的关键组分包括:身体大小、生长率、繁殖和寿命。
16.r选择和K选择:书P106、PPT三104(重点)书P109CSR17.主要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共生等。
——4个空或(种间竞争、捕食、寄生与共生、协同进化、附生)——5个空18.种内竞争的类型:负竞争、分摊竞争、争夺竞争。
19.动物的竞争方式:竞争食物、竞争配偶、雌性个体竞争产卵或育幼场所。
20.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层次。
21.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生物因素、干扰、空间异质性、岛屿。
22.按演替的时间可分为快速演替、世纪演替、长期演替。
基础生态学复习资料

基础生态学复习资料一、生态学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包括生物的分布、组成、种群数量变化、物种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二、生态学分类1、生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结构、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2、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生物群落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3、景观生态学: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
4、全球生态学: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的生态影响。
三、生态学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指环境中的物质在生物体之间循环转化,包括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等。
2、能流:指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和转化,包括光能、化学能和热能等。
3、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包括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更新等功能。
4、生物多样性:指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和分布的均匀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
5、演替:指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变化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等。
四、生态学应用领域1、环境保护:通过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农业生态学: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3、城市生态学: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4、森林生态学: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5、水域生态学:研究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定义环境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科学。
它旨在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以及人类活动如何影响这些机制,从而为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二、主要概念1、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其生活的非生物环境组成,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生态学复习资料

生态学复习资料第一篇:生态学复习资料生态学名词解释: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见相互关系的科学。
2环境概念: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要素。
(生态因子是环境因子中的一部分).4环境因子:生物体研究中心以外的都叫环境因子。
5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或繁殖的因子。
6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最小食物的量7耐性定律:生物生长或繁殖的环境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的不足或超过生物的耐性,就会导致该生物不能存活后死亡。
8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的适用范围的大小。
9内稳态:生物通过自身体内环境使生活环境保持稳定。
10指示生物:能够指示环境中某些生物。
11光周期:指昼夜周期中光照期和暗期长短的交替变化12温周期:温周期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气温是呈周期性变化的,许多生物适应温度的某种13节律性变化,并通过遗传成为其生物学特性。
14有效积温:是指某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累积之和。
K=N(T-T0),N指天数、T代表当地的平均气温,T0生物生长最低气温。
15生命表:系统描述同期出生的一生物种群在各发育阶段存活过程的一览表。
16繁殖成效:个体现在的输出和未来的输出的总和。
17繁殖价值:指在相同的时间内,特定年龄个体相对新生个体的潜在繁殖能力、包括现时价值和剩余繁殖价值。
18亲本投资:有机体在生产子代,护养子代所消耗的时间,能量和资源所有的量。
19繁殖成本:有机体在繁殖后代时对能量和资源所有的消耗。
20分配原理:某一空间内的能力是固定的,消耗了就会减少。
21高斯假说: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和空间时产生的种间竞争现象,两个物种越相似,生态位重叠越多,竞争就越激烈。
22生态位:指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地理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间的功能关系。
23他感作用:是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的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生态学基础知识重点整理

生态学基础知识重点整理一、生态学概述1.1 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2 生态学的发展历程1.3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二、生态系统2.1 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组成2.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3 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2.4 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三、生物多样性3.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分类3.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3.3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和损失3.4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策略四、群落生态学4.1 群落的定义和组成4.2 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结构4.3 群落的演替和稳定性4.4 群落的相互作用和竞争关系五、种群生态学5.1 种群的定义和特征5.2 种群的数量动态和增长模型5.3 种群的分布格局和生活史特征5.4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适应性六、生态位和资源利用6.1 生态位的概念和类型6.2 生态位的竞争和分化6.3 资源的利用和分配6.4 生态位的演化和适应性七、生态系统的演替7.1 生态系统演替的概念和类型7.2 生态系统演替的驱动因素7.3 生态系统演替的过程和特征7.4 生态系统演替的影响和重建八、生态学与环境保护8.1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价值8.2 生态学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8.3 生态学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8.4 生态学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九、全球变化与生态学9.1 全球变化的概念和影响9.2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9.3 全球变化对物种适应性和分布的影响9.4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总结: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它关注生物的生存、繁衍和适应,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群落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生态位和资源利用、生态系统的演替等内容。
这些知识帮助我们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生态学也需要关注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生态学的基础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024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点知识点汇编复习资料(完整版)

成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考点汇编第一章绪论考点1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概念的首次提出者是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
经典生态学对生态学的定义: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现代生态学对生态学的定义是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考点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生态学的每一个具体问题都有自身特殊的研究对象,这个对象即是“生态系统”。
研究内容:研究一定实体(生态系统)内各层次、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规律。
纵向方面来说,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个体生态学:以生物的个体为研究对象。
其基本内容与生理生态相当。
2种群生态学:种群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区域内同种个体的组合。
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
3群落生态学:群落是由一定种类的生物种群所组成的一个生态功能单位,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多种生物种群的结合体,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
4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平衡、稳定及其调控机制。
5景观生态学:景观指不同类型群落水平的集合体,主要研究生态系统的异质性组合,探讨环境、生物群落与人类社会的整体性,尤其强调人类活动在改变生物与环境方面的作用。
6全球生态学:区域和景观范围扩展到全球,是全球生态,也即生物圈或生态圈。
这是地球上最高级的组织层次,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考点3生态学的发展简史(一)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前)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为了更多地寻找到猎物、采集到野果,不得不对动植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周围世界的各种自然现象进行观察,自觉与不自觉地了解和积累动植物以及自然的知识,选择栖居在生存条件比较好的环境之中。
(二)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进入17世纪以后,随着人类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成长17世纪早期。
达尔文发表著名的《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学说“天择论1895年,丹麦植物学家瓦尔明发表《以植物生态地理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植物生态学》)。
生态学基础复习资料

生态学基础第一章绪论1.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从纵向来说,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
2.根据生境的类型,可以把生态学分为水生生态学、陆地生态学和太空生态学。
3.最早提出生态学一词并给以明确定义的是德国人海卡尔。
4.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认为:“生态学是一门多科性的自然科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5.生态学源于生物学。
6.生态学发展的时期分为生态学萌芽时期、生态学建立时期、生态学巩固时期和现代生态学时期。
7.现代生态学时期为20世纪50年代末。
8.研究全球尺度生态问题的生态学分支叫全球生态学。
9.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的生态学分支叫景观生态学。
10.生态学传统的研究方法是描述。
11.现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法、实验室研究和系统分析及模型应用法。
12.实验室研究分为原地实验和受控实验。
13.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是现代生态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14.植物生态学是以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为主流。
15.动物生态学是以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为主流。
16.新生特性原则又可称为功能性整合原理,即系统的总体功能要大于组成该系统各组分的分功能之和。
17.陆地生态学分为森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荒漠生态学和冻源生态学。
18.要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五大”危机,必须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
19.层次机构包括纵向的垂直分异和横向的水平分异。
简答题20.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其定义可描述为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21.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自己的生产实践中,运用最早、最多的生态学原理是因地制宜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和食物链原理。
22.试举出五位在生态学发展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中外科学家,并说出他们的主要贡献。
海卡尔:提出生态学一词并给出明确定义。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
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观念,林德曼提出著名的生态金字塔定律。
生态基础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生态基础学必考知识点归纳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涵盖了生物群落的结构、功能、动态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以下是生态学的一些必考知识点归纳:1. 生态学的定义和分支: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包括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分支。
2.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功能整体。
3.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相互关联的生物种群的集合。
4.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的多样性。
5. 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包括其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和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6.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遵循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到分解者的过程,能量在每个营养级之间传递时会有损失。
7.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这些循环过程保证了生态系统中物质的持续供应。
8. 生态演替:生态演替是指生物群落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包括初级演替和次级演替。
9.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10. 环境压力与适应:环境压力是指生物面临的各种环境挑战,如温度、湿度、食物供应等,而适应则是生物对这些压力的响应。
11. 种群动态:种群动态包括种群的增长、衰退和稳定状态,受到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因素的影响。
12. 竞争与共生:竞争是指同一生态位的物种之间为资源而斗争,而共生则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互利关系。
13.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活动如城市化、工业化、农业扩张等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栖息地的破坏等。
14. 保护生态学:保护生态学是研究如何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科学,包括物种保护、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
15. 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的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提供食物等。
生态学基础(专升本学习资料)

生态学基础(专升本学习资料)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1.生态学的概念经典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其居住环境的科学。
(1866年德国海克尔)生态系统生态学时期定义: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奥德姆)现代生态学定义: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研究对象:生态系统(2)研究内容:生态系统内各层次、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规律①个体生态学(其基本内容与生理生态学相当)②种群生态学③群落生态学④生态系统生态学⑤景观生态学⑥全球生态学3.生态学的分支学科(1)根据组织层次分类,可以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2)根据生物类群分类,可以分为:普通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微生物生态学(3)根据生境类型分类,可以分为:陆地生态学和水域生态学(4)根据研究方法分类,可以分为:野外生态学、实验生态学和理论生态学(5)根据交叉学科分类,可以分为:生理生态学、分子生态学、数学生态学和化学生态学等(6)根据应用领域分类,可以分为:农田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等第二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1.生态学的发展简史一般地说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4个时期:(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17世纪前)(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1866年海克尔首次提出生态学这一科学名词(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生态学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出现生态学同其他学科的叫渗透交叉;生态学学派分化(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今):1935年坦斯利首先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1939年提出“生态平衡”概念2.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1)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研究成为主流:系统分析方法成为生态学的方法论基础(2)从描述性科学走向实验、机理和定量研究(3)现代生态学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4)应用生态学发展迅速,实践应用性更强(5)人类生态学的兴起和生态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第三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迄今尚难以或无法使自然现象全面地在实验室内再现,故野外调查仍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2.实验研究:包括控制实验和实验室分析3.模型模拟研究:主要通过系统分析来研究生态系统,是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的一种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ps:系统分析指有步骤地收集系统信息,通过建立与系统结构、功能有关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
基础生态学复习精华

二、简答题1.什么是生态学简述其研究对象和范围。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2.简述生态学的分支学科。
按研究对象、组织层次划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按生物分类划分:如动物生态学、昆虫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此外还有独立的人类生态学。
按栖息地划分:如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湿地生态学和陆地生态学。
按交叉学科划分:如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生理生态学、进化生态学、行为生态学、生态遗传学和生态经济学等。
3.简述光的生态作用。
太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
太阳光本身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环境因子,太阳光辐射的强度、质量及其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可不必答下面的)1)可见光的强度及照射时间的变化对动物的生殖、生长、发育、行为、形态及体色有显着的影响。
2)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态系统最终的能量来源3)光质不同对植物形态建成、向光性及色素形成的影响也不同,动物对不同光质有不同反应。
4)光照强度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5)光是影响叶绿素形成的主要因素6)光照强度促进植物细胞的在增长和分化,对植物组织和器官的生长发育及分化有重要的影响。
4.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可区分为哪几种类型种群出生率是描述任何生物种群产生新个体的能力或速率。
出生率还可分为下列几种:(1)绝对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个体增加的数目。
(2)专有出生率是指每个个体的绝对出生率。
(3)最大出生率是理想条件下(无任何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下种内后代个体的(4)实际出生率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实际的出生率,亦称生态出生率。
死亡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死亡个体数表示;也可以用死亡的个体数与开始时种群个体数之比来表示。
基础生态学复习资料

基础生态学复习资料基础生态学复习资料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它关注的是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基本原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基础生态学的知识,为复习提供一些资料和思路。
1.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
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生物群落和生物栖息地。
生物群落是指在某一地理区域内共同生活并相互作用的不同物种的总体,而生物栖息地则是指生物群落所处的环境条件。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功能多样性等。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存在的不同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程度。
物种丰富度则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存在的物种数量。
功能多样性则是指生物体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和功能。
2. 能量流动与食物链能量是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它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之间传递。
食物链是指生物体之间通过摄食与被摄食的关系,形成的能量传递链条。
食物链由多个级别组成,包括原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原生产者是指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的生物体,如植物。
消费者则是指通过摄食其他生物体来获取能量的生物体,如草食动物和食肉动物。
分解者则是指通过分解有机物质来释放能量的生物体,如细菌和真菌。
3. 物质循环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过程,它包括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等。
碳循环是指碳在大气、水体、陆地和生物体之间的循环过程。
氮循环则是指氮在大气、土壤、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循环过程。
水循环是指水在大气、地表和地下水之间的循环过程。
物质循环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它们能够维持生物体的生存和繁衍,并且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质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如果物质循环被破坏或中断,将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4. 生态系统的扰动与恢复生态系统面临各种扰动,包括自然灾害、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
基础生态学复习资料

1、环境:生态学中的环境概念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有机体周围一切要素的总和。
2、生境(habitat):生境又称栖息地,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及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统称为生境。
3、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称为生态因子。
如光照、温度、水分、食物和其他相关生物等。
4、生存因子: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生物的生存因不生存条件二生活条件5、谢尔福德耐受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缺乏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到达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将衰退或不能生存。
6、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某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
生态幅应用价值:动物驯化、植物引种和内稳态的调控。
7、有效积温法那么:植物和外温动物的发育速率在发育阈温度以上呈线性增加,而且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称有效积温。
8、贝格曼规律:高纬度的恒温动物比低纬度的相似种类个体要大如东北虎大于华南虎。
原因:动物个体大那么一样质量所对应的体外表积就小,对恒温动物来说在竞争中应付体表散热所损失的能量相对较少,在进化选择中是有利的。
9、阿伦定律:内容:在寒冷地区生活的哺乳动物的四肢、耳、鼻、尾均有明显缩短的趋势。
原因:寒冷地区对哺乳动物的主要生态问题是保持体温,躯体突出局部缩短可减少散热,对动物在环境中竞争显然是有利的。
〔三个定律的内涵记〕10、趋同适应〔生活型〕:趋同适应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一样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形态、生理、发育以及适应方式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现象。
11、趋异适应〔生态型〕:是指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形态构造、生理特性、适应方式和途径等。
趋异适应的结果是使同一类群的生物产生多样化,以占据和适应不同的空间,减少竞争,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生态学》复习资料

《生态学》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2、最小因子定律3、竞争排斥原理4、冻原5、边缘效应6、社会等级7、红皇后效应8、耐受性定律9、生物种10、种群间的协同进化二、简答题1、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2、简述关于群落演替过程的主要观点。
3、简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4、简述初级生产量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5、何为光周期现象?简述植物的光周期现象。
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3、竞争排斥原理: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4、冻原:冻原又称为苔原,是寒带植被的代表,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形成一个大致连续的地带。
5、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
6、社会等级: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
7、红皇后效应: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另一种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
进化生物学家Van Vallen将捕食者与猎物之间这种协同进化关系描述为红皇后效应。
8、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9、生物种:生物种概念认为种是一组具有相似形态和遗传特性的可以相互交配的自然种群,它们与其他种群之间具有繁殖隔离。
10、种群间的协同进化:指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映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映而进化。
二、简答题1、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答: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类型。
(1)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环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
生态学基础知识要点

生态学基础知识要点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的科学。
它探究了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反应。
本文将介绍生态学的基础知识要点,帮助读者理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1.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相互关联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生态单元。
它包括生物群落、所在地区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与该地区相互作用的土壤、水、气候等非生物元素。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在特定地点内生活在一起并相互作用的不同物种的总体。
它由多种生物组成,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会受到环境、资源利用和种群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3. 种群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是同一物种在相同环境中形成的个体聚集体,即种群。
种群生态学主要关注种群的数量、密度、分布以及种群动态变化的原因。
种群的增长受到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因素的影响。
4. 能量流动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以食物链的形式流动。
能量通过光合作用由植物转化为化学能,然后被食草动物、肉食动物以及其他消费者所吸收和利用。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重要因素。
5. 物质循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以循环的方式流动。
例如,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等。
水循环使水从地表蒸发成为水蒸气,再通过降水回到地表。
碳循环涉及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和能量。
氮循环涉及到大气中的氮气通过生物固氮、植物吸收和动物摄取等过程,最终又返回到大气中。
6. 生态位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的空间和资源。
每个物种有其独特的生态位,用来适应特定的环境和资源利用方式。
生态位的不同可以减少资源竞争,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7.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的重要指标,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8. 共生与相互关系共生是指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生态学参考复习资料

生态学(仅供参考~)第一章绪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相互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思考题:1生态学与生物学、环境科学有何联系与区别?2生态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3为什么说“生态学在解决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请举一例试分析之。
4试分析当今全球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特征。
而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
(6)限制性作用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倚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或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些关键性因子即是限制因子。
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它就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对该生物起限制性作用。
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长和生存繁殖的任何因子。
Shelford 耐性定律:生态因子的量的过多或过少都会限制生物的生长、发育。
生态幅:每一个物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
关于耐性定律的补充说明:I ) 生物可能对某一因子耐受范围很宽,而对另一生态因子又很窄。
II)对很多生态因子耐受范围都很广,分布一般很广。
III)当某一生态因子不是处于最适状态时,对其它因子的适应性可能随之下降。
IV)在自然界生物并不在某一特定生态因子最适合的地方生活,而往往在很不适合的地方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一定有其它的生态因子起决定作用V)繁殖期往往是临界期。
内稳态: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它能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从而大大提高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内稳态通过生理或行为的调整来实现的。
耐性限度的驯化:内稳态机制外另一种调整生物耐性限度的方法。
驯化过程是通过酶系统的调整来实现的,因为酶系统只能在特定的环境范围内起作用,并决定着生物的代谢速率与耐性限度,驯化即体内酶系统的改变过程。
思考题:⏹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有哪些?生物如何适应多变的生态环境?⏹简述生物内稳态及驯化的生态机制。
⏹在自然界特定生境条件下生存的生物,其生存环境是否为该物种的最适生境?⏹如何理解生活因子的不可替代性?举例说明。
基础生态学

基础生态学复习资料绪论Gaia假说:地球表面的温度和化学组成是受地球表面的生命总体(生物圈)主动调节的.四大学派:1)英美学派(重视群落动态提出演替系列、演替阶段群落分类法,单元顶级、多元顶级学说的代表)2)法瑞学派(重视群落研究方法,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类型。
建立了严密的植被分类系统);3)北欧学派(重视群落分析、森林群落与土壤pH值关系,植物群落分类很细);4)前苏联学派(以建群种定名群丛,建立一个等级分类系统)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野外研究:优点:直接观察,获得自然状态下的资料;缺点:不易重复1实验研究:优点:条件控制严格,对结果的分析比较可靠,重复性强,是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有用的补充手段;缺点:实验条件往往与野外自然状态下的条件有区别数学模型研究:优点:高度抽象,可研究真实情况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缺点:与客观实际距离甚远,若应用不当,易产生错误个体生态学生命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环境,生命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产生生物的环境是综合的、多方面的,不仅有物理、化学环境,生物之间彼此均互为环境环境(environment): 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因素的总和,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必须有一个特定的主体和中心,离开这个,就谈不上环境.大环境: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宇宙环境小环境(microenvironment):直接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近邻环境。
环境中的气候(climate)大气候(macroclimate):大环境(地区以上范围)的气候条件小气候(microclimate):小环境的气候条件环境对生物的作用: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②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③对形态结构的影响④对生物遗传、繁殖的影响⑤对生物分布的影响⑥对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⑦对生物的种内、种间关系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①形态的适应:保护、保护色、警戒色与拟态②生理的适应:运动、繁殖、迁移和迁徙、防御和抗敌③行为的适应:生物钟、休眠、生理生化变化适应组合(adaptive suites): 生物对非生物环境条件表现出一整套协同的适应特性。
生态学基础复习资料[修正版]
![生态学基础复习资料[修正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c21402f111f18583d05ab5.png)
精心整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单项选择题: 1、生物群落是(B )。
A .生物偶然的组合 B .生物有规律的组合 C .生物随意的组合 D .生物杂乱无章的组合 2、生物群落是(B )。
A .生物种内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B C D 3A C 4、A B C D 5A B .C 外貌D 大小一致6A .优势种B C .特有种D 7 A.B .空气湿度增加 C .土壤湿度增加 D .气温增加8、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A )。
A .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 B .群落各层优势种优势度均大于建群种 C .确定生物优势度主要依据其频度D .群落各成员对群落的作用大小与其优势度无关 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 )。
A .苔原B .荒漠C .落叶阔叶林D .常绿阔叶林 10、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是(B )。
A .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故干湿季明显B .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于世界面积最大C .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四层均具备,乔木层仅一层D .高位芽达90%以上11、关于群落水平结构的论述正确的是(A )。
A .镶嵌体中斑点通常小于复合体中的斑点 B .复合体中斑点间植物,紧密接触,相互影响很大 C .镶嵌体中斑点间植物互不影响D .镶嵌体中每个小群落各代表不同群落的特征 12、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 )。
17、下列关于生态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 .生态型是一个物种对某一特定生境发生基因型反应的产物B .生态型是种内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遗传类群C .生态型是种内的分异,在生物分类学上也叫亚种D .生态型按生态主导因素的不同可有气候、土壤生态型等18、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 )。
A .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 维的超体积 B .n 维超体积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C .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D .热带雨林生境优越,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19、按拉恩基尔的生活型分类,下列植物中属于一年生的是(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感谢吉首大学08生教班无私提供单项选择题:1、生物群落是(B)。
A.生物偶然的组合B.生物有规律的组合C.生物随意的组合D.生物杂乱无章的组合2、生物群落是(B)。
A.生物种内许多个体组成的群体B.植物、动物、微生物有序、协调统一的群体C.由许多植物组成的群体D.由许多动物组成的群体3、确立群落成员型的依据是(C)。
A.植物的种类B.植物的高度C.植物的作用D.植物的功能4、关于群落与环境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A.群落只是被动受环境制约B.群落在环境制约下具有一定的分布和特征C.群落可形成内部特殊环境D.需要特殊环境的群落对环境具有指示意义5、生物群落特征正确的论述是(A)。
A.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所有生物的群体表现B.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C.一棵草、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D.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一致6、不属于群落成员型的是(C)。
A.优势种B.建群种C.特有种D.亚优种7、群落内部不具备的特点是(D)。
A.光照强度减弱B.空气湿度增加C.土壤湿度增加D.气温增加8、关于优势度正确的概念是(A)。
A.群落各成员中,建群种的优势度最大B.群落各层优势种优势度均大于建群种C.确定生物优势度主要依据其频度D.群落各成员对群落的作用大小与其优势度无关9、群落结构最复杂的是(D)。
A.苔原B.荒漠C.落叶阔叶林D.常绿阔叶林10、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是(B)。
A.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故干湿季明显B.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于世界面积最大C.乔木、灌木、草本、地被四层均具备,乔木层仅一层D.高位芽达90%以上11、关于群落水平结构的论述正确的是(A)。
A.镶嵌体中斑点通常小于复合体中的斑点B.复合体中斑点间植物,紧密接触,相互影响很大C.镶嵌体中斑点间植物互不影响D.镶嵌体中每个小群落各代表不同群落的特征12、关于群落镶嵌性的概念正确的论述是(B)。
A.是不同群落片段的镶嵌分布格局B.是同一群落内部水平结构的进一步分异现象C.每一个镶嵌体仅包括一种小群落D.镶嵌体中小群落与整个大群落垂直结构差异很大13、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B)。
A.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B.种类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C.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D.在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14、采用植物区系作为群落分类原则的是(B)。
A.英美学派B.法瑞学派C.前苏联D.中国15、以下有关分层现象的论述,错误的是(B)。
A.动物在群落中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通B.植物地下根系分层由浅入深依次是乔木、灌木、草本和植被C.水生生物也具有分层现象D.草本群落也具有分层现象16、关于层片的论述,正确的是(C)。
A.层片是按植物的高度划分的B.层和层片含义基本相同C.兴安落叶松群落是单优势林,其乔木层与层片是一致的D.群落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层片17、下列关于生态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生态型是一个物种对某一特定生境发生基因型反应的产物B.生态型是种内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遗传类群C.生态型是种内的分异,在生物分类学上也叫亚种D.生态型按生态主导因素的不同可有气候、土壤生态型等18、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C)。
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B.n维超体积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C.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重叠D.热带雨林生境优越,生态位宽的广域物种十分丰富19、按拉恩基尔的生活型分类,下列植物中属于一年生的是(D)。
A.莲藕B.芦苇C.马铃薯D.玉米21、季相最显著的群落是(B)。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北方针叶林D.热带雨林22、群落演替速度特点是(B)。
A.演替速度越来越快B.演替初始缓慢中间阶段快,末期演替停止C.演替越来越慢D.演替速度不随时间变化23、符合群落发育盛期的特征是(C)。
A.建群种生长渐弱,更新能力下降B.群落内环境已变得不利远物种生存C.群落结构一定型D.种类数量不稳定24、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B)。
A.信息少B.稳定型高C.矿质营养循环开放D.食物网(链)简单25、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D)。
A.生态环境B.群落外貌和结构C.群落种类组成D.群落动态26、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B)。
A.优势种B.特征种C.建群种D.偶见种27、属于地带性顶级的群落是(D)。
A.沼泽B.水生群落C.盐碱群落D.荒漠群落28、不符合非地带性顶极的论述是(C)。
A.可出现在多种大气候下B.可分布于多个地带性群落中C.只受局部环境制约,大气候对其毫无影响D.具有大气候的烙印29、从裸盐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C)。
A.次生演替B.快速演替C.内因性演替D.外因性演替30、关于异龄林的正确说法是(D)。
A.一般阳性树林多形成异龄林B.异龄林指树木年龄相差在一个龄级以下的林分C.人工林大多数情况下是异龄林D.冷杉等较耐荫树种的林分多数情况下是异龄林31、单顶极理论中的顶极群落最适应的生态条件是(C)。
A.土壤B.地形C.气候D.生物32、顶极——格局假说的意思是(C)。
A.一个气候内,只能有一种顶极群落B.一个气候内,可以有多个顶极群落呈不连续变化C.着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呈连续变化D.顶极群落是一个独立的不连续的单位33、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B)。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34、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D)。
A.生态学原则B.植物区系学原则C.动态原则D.群落学—生态学原则35、中国植物群落分类中把多个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的依据是(B)。
A.建群种和水热条件B.建群种的生活型和生活条件C.优势种和水热条件D.优势种的生活型和水热条件36、关于生物地理群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
A.生物地理群落=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B.生物地理群落含义与生态系统相近C.生物地理群落不仅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还包括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能量、物质关系D.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是B.H苏卡乔夫首先提出来的37、属于非地带性顶极的群落是(D)。
A.落叶阔叶林B.温带草原C.北方针叶林D.沼泽3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39、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A)提出并定义的。
A.E.Haeckel B.E.P.Odum C.A.G.Tansley D.Darwin40、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B)。
A.以动物为研究主体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C.以植物为研究主体D.以种群为研究主体41、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有机个体42、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D)。
A.生物圈B.群落C.种群D.景观单元43、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C)。
A.全球陆地B.全球海洋C.整个生物圈D.整个宇宙44、下列范围不属于生物圈的是(C)。
A.岩石圈的上层B.全部水圈C.大气圈的上层D.大气圈的下层45、臭氧层破坏属于(B)。
A.地区性环境问题B.全球性环境问题C.某个国家的环境问题D.某个大陆的环境问题46、根据研究方法,一般可把生态学分为野外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和(A)。
A.实验生态学B.种群生态学C.行为生态学D.草原生态学47、生态学发展大致经历了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C)。
A.生物学时期B.环境科学时期C.现代生态学时期D.现代生物学时期48、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A)。
A.气候因子B.地球因子C.非生物因子D.外来因子49、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可把生态因子分为稳定因子和(D)。
A.气候因子B.地形因子C.外来因子D.变动因子50、根据生态因子作用大小与生物数量的相互关系,将生态因子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D)。
A.气候因子B.地形因子C.稳定因子D.非密度制约因子51、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B)。
A.环境B.生境C.内环境D.地球环境52、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B)。
A.直接作用B.间接作用C.替代作用D.补偿作用53、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D)。
A.综合因子B.一般生态因子C.替代因子D.限制因子54、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A)。
A.250kg左右B.350kg左右C.500kg 左右D.大于500kg55、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
A.综合作用B.阶段性作用C.补偿作用D.不可替作用56、一般来讲,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达到最适时的温度、湿度条件组合状况为(D)。
A.高温、高湿B.中温、高湿C.中温、高湿D.中温、中湿57、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
A.黄化现象B.白化现象C.辐射效应D.代谢效应58、阳地植物光补偿点的位置较阴地植物(A)。
A.高B.低C.一样D.不确定59、植物开始生长和进行净生产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称为(B)。
A.光饱合点B.光补偿点C.光照点D.光辐射点60、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A)。
A.可见光区B.紫外光区C.红外光区D.绿光61、属于生理无效辐射的光质是(C)。
A.红光B.紫光C.绿光D.兰紫光62、属于生理有效辐射的光质是(A)。
A.红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外光63、在全都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D)。
A.红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外光64、在太阳辐射中,主要引起光学效应,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的光是(B)。
A.红光B.紫外光C.绿光D.红外光65、下列植物中,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C)。
A.大豆B.玉米C.冬小麦D.水稻66、下列植物中,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D)。
A.冬小麦B.甜菜C.萝卜D.水稻67、有效积温法则公式中,To为(D)。
A.平均温度B.发育的时间C.有效积温D.发育起点温度68、一般而言,高纬度地区作物整个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低纬度地区的要(B)。
A.多B.少C.一样D.不确定69、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在变温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A)。
A.有利B.不利C.一样D.不确定70、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