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实验报告(3篇)
![藻类植物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85cb6e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f.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藻类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掌握藻类植物观察和鉴定的基本方法。
3. 学习藻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藻类植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水生和潮湿环境中的低等植物。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对维持生态平衡和水质净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观察和鉴定藻类植物,了解其形态结构、生长环境和生态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采集的藻类植物样本、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酒精灯、镊子、剪刀、解剖针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酒精灯、培养皿、蒸馏水、碘液、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藻类植物样本采集:在池塘、溪流、湖泊等水生环境中采集藻类植物样本,注意采集不同种类和生长阶段的藻类。
2. 藻类植物观察:1. 取一小块藻类植物样本,用剪刀剪成小块,放入载玻片中。
2. 用盖玻片轻轻覆盖样本,滴加少量蒸馏水,使样本充分展平。
3. 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观察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细胞特征、繁殖方式等。
3. 藻类植物鉴定:1. 根据藻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细胞特征等,参考藻类植物分类学资料,对采集的藻类植物进行鉴定。
2. 记录鉴定结果,包括藻类植物的学名、门、纲、目、科、属、种等信息。
4. 藻类植物生长环境调查:1. 对采集藻类植物的水体环境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水质、水温、光照、底质等。
2. 分析藻类植物的生长环境与水质、水温等因素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藻类植物观察结果:1. 观察到藻类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包括单细胞、群体和多细胞藻类。
2. 部分藻类植物具有类似高等植物的根、茎、叶结构,如水绵、丝藻等。
3. 部分藻类植物具有特殊繁殖方式,如轮藻的精囊、卵囊等。
2. 藻类植物鉴定结果:1. 采集到的藻类植物样本共鉴定出10种,包括蓝藻、绿藻、硅藻、金藻等。
2. 其中,蓝藻门的颤藻、绿藻门的衣藻、硅藻门的硅藻等是常见种类。
实验一观察藻类植物教学设计
![实验一观察藻类植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96143ceefdc8d376ee32b9.png)
三、分析讨论
1、衣藻有鞭毛,能在水中游动,它是不是动物?为什么?
2、衣藻和水绵的细胞是否有分化能力?
3、衣藻和水绵结构上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
4、想一想,衣藻和水绵与我们常见的树木,花草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四、小结
五、完成实验报告
你想不想亲自探究一下?
一、观察衣藻
学生取池塘水做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1、衣藻的形态特点
2、衣藻的结构
二、观察水绵。
在观察时,要注意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观察。具体过程可以采取分步观察法。步骤如下
1、用放大镜观察水绵的外部形态。
让学生用手摸摸水绵,有什么感觉。然后让学生再用放大镜观察“水绵是什么形状?是否分枝?”使学生了解到水绵是细丝状的、无分枝的藻类植物。
实验一观察藻类植物教学设计
课题
观察藻类植物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实验
教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了解藻类植物的形态特点和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熟练使用显微镜的能力。培养学生小组协作能力
请改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藻类植物形态结构特点,渗透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了解藻类植物的结构特点
难道:观察衣藻的形态结构结构
实验二 观察藻类植物
![实验二 观察藻类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405e9521482fb4daa58d4b03.png)
※<实验二观察藻类植物(Ⅱ)>1.一、目的与要求1、通过对代表植物的观察,掌握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的主要特征,了解它们在植物界的演化地位。
2、识别一些常见的藻类,并学习鉴定藻类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用品:1、显微镜、吸管、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碘液、稀墨汁、醋酸洋红。
2、衣藻、水绵、刚毛藻、水网藻、轮藻的新鲜材料,水绵的接合生殖、团藻、海带孢子体横切片、轮藻、紫菜永久制片,紫菜的材料。
三、内容与方法1.绿藻门(1)衣藻属(Chlamydomonas)衣藻在静止的水池、水沟、水坑中繁殖旺盛。
采回水样,在显微镜检查,若衣藻数量少、体积小时,可加少量氮肥或人尿置水样中,并放在窗口向阳的地方。
1-2天以后,衣藻可大量繁殖,体积也增大。
用吸管吸取一滴衣藻液装片,置显微镜观察,可见衣藻是呈卵园形的单细胞体。
在视野中可看到它从各个方向自由游动的情况,用吸水纸从盖玻片一端吸去一些水分,使衣藻游动减缓或稳定。
仔细观察,在衣藻的细胞中有一个厚底杯状叶绿体,其杯底埋着一个蛋白核,在细胞前端杯状叶绿体的开口处充满着透明的细胞质,细胞质中央有一个园形细胞核,红色眼点也位于细胞前端一侧,为了清楚地观察衣的鞭毛,可以盖玻片一端注入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另一端将碘液吸过去,使藻体染色。
这时细胞核呈黄色,蛋白核呈兰黑色,鞭毛因吸碘液膨胀加粗而易见。
注意衣藻鞭毛着生的位置、数目、长短。
(2)团藻属(Volvox)取团藻装片标本,置低倍显微镜观察,在视野中许多染成红色的空心球体,这就是团藻。
由于团藻装片封胶很厚,一般不能用高倍镜观察,以防损坏玻片材料和显微镜镜头。
在低倍镜下,选择一个完整的团藻群体,仔细观察团藻是由许多衣藻型细胞组成的群体。
这些细胞在球状群体表面排列成单层。
共同居于胶质鞘中,球状群体的中央是一个大空腔,其内充满水和胶质。
群体中的每个细胞周围又有一层很厚的胶质鞘,由于各个细胞的胶质鞘,相互挤压,故从表面看去细胞呈多边形,细胞之间借胞间连丝相联。
正稿_淡水藻类植物的采集鉴定和水质分析实验报告
![正稿_淡水藻类植物的采集鉴定和水质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1ecc6aada38376baf1faef7.png)
淡水藻类植物的采集鉴定和水质分析实验报告实验人员:2014级生物科学二班智勇1徐万飞曾庆芳 0●摘要:藻类为低等植物,藻类形态结构非常简单,是天然水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维持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净化水质、吸收营养盐、拦截污染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整个有机体都能吸收营养制造有机物,其繁殖方式简单,通常以细胞分裂为主,当环境条件适宜、营养物质丰富时,藻类个体数的增长非常快。
水污染引起水体各种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这种改变直接影响到生活在水中的浮游藻类及其他生物。
由于藻类对水质环境变化敏感,其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现存量等指标在不同营养水平的水环境中各异,因而能够及时准确、综合反映水域生态环境状况。
有些则有较大的忍耐力,还有些只生活在污水中,因而藻类作为生物学监测指标在水环境评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们通过本次实验旨在掌握藻类采集及鉴定、群落分析方法,调查萃英山下高尔夫球场小池塘、榆中县兴隆山脚下云龙桥仙客休闲茶园前溪流的藻类,展开定性和定量实验,并根据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及群落特征推测其水质状况,并对两处的水样进行分析比较。
●关键词:藻类鉴定与分类、水质分析及比较●前言:一、材料与方法(1)仪器、材料与试剂:浮游生物网,1.5L饮料瓶两个,50mL取样管两个,标签,记录本,鲁哥氏液,显微镜,电子目镜,笔记本电脑, 250mL烧杯一个,1L敞口塑料杯,滴管,载玻片,盖玻片,长颈漏斗,浮游生物计数框(计数框10mm×10mm,底部均匀100正方格)移液枪,橡皮管,洗耳球,3%的甲醛溶液(2)方法:选择采样地点为萃英山下高尔夫球场小池塘,并测得当时的水温为16.8℃,日温为14.2℃;榆中县兴隆山脚下云龙桥仙客休闲茶园前溪流,并测得当时的水温为4.5~6℃,日温为17℃。
定性分析:水生藻类的采集使用浮游生物网,选择中上层水位,以“∞”字型来回捞取三分钟,将取得的40ml水样装入50ml带盖采集管,捞取工作重复三次,并加入10ml3%的甲醛溶液进行固定,编号。
1.观察池塘中藻类植物--衣藻
![1.观察池塘中藻类植物--衣藻](https://img.taocdn.com/s3/m/9614080f0b4e767f5acfce77.png)
观察池塘水中的藻类植物—衣藻方案一观察衣藻【实验器材】含有衣藻的绿色池水、碘酒、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广口瓶、吸水纸、镊子等。
【实验步骤】1.从储积绿水的坑洼或池边舀一瓶水,带回来供实验用。
2.用滴管吸一滴绿水,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放在显微镜的低倍镜下观察,能看到一个个绿色、椭圆形的微小生物在水里游动,其中多数是衣藻(图8一1一1) 。
注意:绿水里的单细胞绿藻有许多种,除了常见的衣藻之外,还有小球藻和眼虫。
小球藻没有鞭毛。
眼虫也有眼点,不过它的体形呈纺锤形,前端只有一根鞭毛。
它们的体内都有叶绿体。
池水里这些绿藻的数量多了,都会使水变绿。
3. 从盖玻片侧的边缘滴一滴碘酒,再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液,使碘酒浸人盖玻片。
再换高倍镜观察。
这时衣藻身体被染成棕黄色,已被杀死不动,可以仔细观察它的结构。
衣藻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是单细胞植物。
体外由一层透明的细胞壁包裹着。
里面有一个大的杯状叶绿体,几乎占满身体的全部,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细胞核位于杯状叶绿体的凹窝里。
在身体前端有两条超过体长的鞭毛,也被染上色,它活着的时候依靠鞭毛运动很快,不容易观察到。
衣藻前端靠近细胞壁的地方还容易看到一个红色的小点,有感光作用。
活动一探究衣藻需要阳光【实验器材】含有衣藻的绿色池水、清澈的河水或井水、碘酒、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广口瓶、吸水纸、镊子、黑纸等。
【实验步骤】1.在A,B两个广口瓶里注入清澈的河水或井水注意:最好不要用新鲜的自来水培养。
自来水里含有氯气,会影响衣藻的正常生活。
如用自来水,须静置数天,待水里氯气散去后方可使用。
2.然后各注人5 mL采回来的含有衣藻的绿水。
这时倒人的绿水被广口瓶里的清水稀释,看来近于无色。
3.把A广口瓶置于温暖向阳的地方,B广口瓶裹上黑纸,放在不见光的橱柜里。
4.在温暖季节,置于向阳温暖的地方几天后,A广口瓶里的水变绿。
放在暗处的B广口瓶里的水仍然是无色的。
这说明阳光是衣藻重要的生活条件。
生物藻类实验报告结论(3篇)
![生物藻类实验报告结论(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76b6b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30.png)
第1篇一、实验概述本次实验旨在通过采集、鉴定和分析池塘水中的藻类植物,了解其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特征,进而推测其水质状况。
实验分别对萃英山下高尔夫球场小池塘和榆中县兴隆山东山脚下云龙桥仙客休闲茶园前溪流的藻类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二、实验结果1.藻类种类组成在两个调查地点,共采集到藻类植物18种,其中浮游藻类15种,沉水藻类3种。
其中,小球藻(Chlorella)、绿藻(Chlorophyta)、硅藻(Bacillariophyta)等为主要优势种。
2.藻类数量分布调查结果显示,两个地点的藻类数量差异较大。
高尔夫球场小池塘藻类数量较多,沉水藻类和浮游藻类数量分别为3.2×10^5个/L和1.5×10^6个/L;而云龙桥仙客休闲茶园前溪流藻类数量较少,沉水藻类和浮游藻类数量分别为1.0×10^4个/L 和2.0×10^5个/L。
3.藻类群落特征通过对藻类群落的分析,发现高尔夫球场小池塘藻类群落结构较为复杂,优势种较多,且数量分布较为均匀。
而云龙桥仙客休闲茶园前溪流藻类群落结构相对简单,优势种较少,且数量分布不均匀。
4.水质状况根据藻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特征,对两个地点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高尔夫球场小池塘水质较好,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而云龙桥仙客休闲茶园前溪流水质较差,不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
三、结论1.本次实验成功采集并鉴定了池塘水中的藻类植物,掌握了藻类采集及鉴定、群落分析方法。
2.两个调查地点的藻类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水质状况、环境因素等因素有关。
3.高尔夫球场小池塘藻类群落结构较为复杂,水质较好;而云龙桥仙客休闲茶园前溪流藻类群落结构相对简单,水质较差。
4.藻类作为生物学监测指标,在水环境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藻类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特征的分析,可以较好地反映水质状况。
5.为改善水质,建议对云龙桥仙客休闲茶园前溪流进行水质治理,降低污染物排放,提高水质。
实验十二藻类植物 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代表植物的观察,掌握藻类
![实验十二藻类植物 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代表植物的观察,掌握藻类](https://img.taocdn.com/s3/m/90ffdca1f121dd36a32d82fc.png)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红藻门和褐藻门代表植物及生活 史的观察,掌握红藻门和褐藻门的基本 特征。
二、实验材料
紫球藻、多管藻、海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实验内容和方法 1、紫球藻属(Porphyridium) 生境:喜生含有机质丰富的土壤表面。 观察方法:挑取少量藻体制片后显微镜 下观察。 观察内容:细胞形状、载色体。
2、多管藻属 生境:浅海礁石上固着生长。 观察方法:取多管藻永久片置显微镜下 观察。 观察内容:雄配子体、雌配子体、果孢 子体、四分孢子体。
3、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生境:浅海礁石上固着生长。 观察方法:先观察孢子体外形,孢子体 由带片、带柄、固着器三部分组成,再观 察海带横切面、雌配子体、雄配子体永久 装片,最后用镊子挑取少许孢子囊制片观 察。 观察内容:表皮、孢子囊层、皮层、髓、 雌配子体、雄配子体。
补充材料: 紫菜、马尾藻、裙带菜、蜈蚣藻、叉枝藻等
四、作业 1、绘海带的孢子囊和雌、雄配子体图。
显微镜下的藻类植物说明文
![显微镜下的藻类植物说明文](https://img.taocdn.com/s3/m/7fc508b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50.png)
显微镜下的藻类植物说明文以显微镜下的藻类植物为题,我们将深入探索这个微小而又神奇的世界。
显微镜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工具,它让我们能够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
而藻类植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水域中的植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显微镜下观察藻类植物,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细胞结构非常精细。
藻类植物的细胞通常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有的是圆形,有的是长条状。
细胞内部有细胞核、叶绿体、细胞壁等组成部分。
叶绿体是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器官,它们含有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藻类植物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海藻、硅藻、绿藻等。
海藻是一类生长在海洋中的藻类,它们通常生长在浅海的岩石上,形成了美丽的海藻丛。
海藻的细胞壁富含胶质,可以用来提取大量的胶质制品,如琼脂、海藻酸等。
硅藻是一类主要生活在淡水环境中的藻类,它们的细胞壁富含硅酸盐,形成了独特的硅藻壳。
硅藻壳具有细致的纹饰,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
绿藻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淡水和海水中的藻类,它们的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常常呈现出绿色。
藻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为水中的生物提供了氧气。
同时,藻类植物也是浮游生物的重要食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为浮游生物提供能量。
藻类植物还能吸收水中的无机盐,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在一些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下,藻类植物会大量繁殖,形成水华,破坏水质,对水生生物造成威胁。
除了生态功能,藻类植物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一些海洋藻类如海带、紫菜等是重要的食品,富含多种营养物质。
此外,藻类植物还可以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化妆品、药物等。
藻类植物的利用潜力巨大,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
通过显微镜观察藻类植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藻类植物的微观世界是如此精彩而又神秘,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提供食物和经济价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上海常见的藻类植物
![上海常见的藻类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1986c52e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d.png)
上海常见的藻类植物近年来,上海的水质逐渐改善,湖泊和河流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藻类植物。
这些藻类植物不仅美观,还对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下面是一些在上海常见的藻类植物的介绍:1. 绿藻类:绿藻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藻类植物,通常呈现绿色。
在上海的水域中,绿藻较为常见。
其中,最常见的绿藻是鳞藻、毛藻和水丝藻。
它们一般多生长在湖泊或河流的浅水区域,给水域增添了一抹绿意。
2. 蓝藻类:蓝藻是一类光合作用细菌,通常形成蓝绿色的薄膜状,因此得名。
蓝藻类植物在上海的淡水湖泊中也相对较多。
常见的蓝藻有微囊藻和斑晶藻。
蓝藻类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耐受较高的温度和低氧环境。
3. 金藻类:金藻是一类细胞呈黄色或金色的藻类植物。
在上海的水域中也能见到一些金藻类植物。
其中,最常见的是轮藻和角毛藻。
金藻类植物富含胡萝卜素,赋予水体明亮的颜色。
4. 硅藻类:硅藻是一类富含矿物质硅的藻类植物,具有细小的细胞壁。
在上海的湖泊中,硅藻类植物较为丰富。
其中,最常见的硅藻有骨条藻和管状藻。
硅藻类植物对水体的富营养化起到了一定的治理作用。
5. 红藻类:红藻是一类复杂多样的藻类植物,常见于海洋环境中。
在上海的沿海地区,也能观察到一些红藻类植物的存在。
红藻具有生殖方式多样、形态较复杂的特点,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藻类植物不仅为上海的水域增添了色彩和美感,还在生态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为水中的生物提供养分和栖息地。
同时,藻类植物还能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净化水质,维护了水域的生态平衡。
然而,过多的藻类生长也可能给水生生物带来负面影响。
一些藻类植物在水域富营养化的环境下会大量繁殖,形成藻华,消耗水中的氧气,引发鱼类窒息死亡等问题。
因此,保持水域的生态平衡,合理控制藻类的生长是十分重要的。
综上所述,上海的水域中存在着多种藻类植物,它们为水生生物提供了养分和栖息地,净化了水质,同时也为水域增添了美丽的色彩。
实验一--藻类、菌类和地衣的观察
![实验一--藻类、菌类和地衣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a211f6d69dc5022abea00bd.png)
30
金针菇
2021/4/9
31
美味牛肝菌
2021/4/9
32
壳状地衣
2021/4/9
33
(2)叶状地衣:叶片状,四周有瓣状裂片,具有背腹 构造,借助腹面的脐、假根或假根状菌丝附于基物上, 与基物结合并不紧密,易与基质剥离。如生在草地上 的地卷衣属、脐衣属和生在岩石上或树皮上的梅衣属。
地卷衣属 2021/4/9
2021/4/9
3
3、红藻门
观察紫菜盒装标本,观察其外形和颜色。紫菜多为紫红色,藻体 多为一层细胞形成的叶状体,基部有一个小圆盘形的固着器。
另取紫菜精子囊装片和紫菜果孢子装片观察,可看到一些营养细胞 经过分裂产生64个精子囊,规则地排列成4层,每层16个;另一些营 养细胞转化为果胞,内有一卵,精子释放出来后与果胞中的卵结合形 成合子。合子不经休眠进行有丝分裂,产生8个果孢子,并规则地排 列成2层,每层4个。
2021/4/9
5
(二)菌类植物
1、细菌门 观察细菌的三种形态 2、真菌门
(1)匍枝根霉的观察 用放大镜观察馒头或面包培养基上的黑根霉,白色菌丝体上有一
些黑色颗粒状孢子囊,用解剖针挑取少许黑根霉作临时装片,显微镜 下观察,可见菌丝体由假根、匍匐枝、孢子囊梗、孢子囊等部分组成, 孢子囊内具许多黑色孢子。注意整个菌丝体除孢子囊外,菌丝有无横 隔? (2)酵母菌的观察
(2)同层型地衣 丝组织之中。
藻层不明显,即光合共生物细胞散布于菌
2021/4/9
37
上皮层 藻胞层 髓层
下皮层
枝状地衣和大多数叶状地衣为异层型地衣; 壳状地衣多为同层地衣。
2021/4/9
38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显微镜下的藻类植物说明文
![显微镜下的藻类植物说明文](https://img.taocdn.com/s3/m/001955c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9.png)
显微镜下的藻类植物说明文
藻类植物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微型植物。
在显微镜下观察藻类植物,可以看到它们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结构。
首先,藻类植物的细胞体一般呈现为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形式。
单细胞藻类通常呈现出球状、椭圆状或长柱状的形态,而多细胞藻类则由许多连在一起的细胞组成,形成链状、丝状或片状的结构。
在细胞体内部,可以观察到藻类植物的细胞器和细胞质。
细胞膜和细胞壁是藻类植物细胞的外部保护结构,用于保持细胞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细胞质内部含有细胞核、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等重要组成部分。
叶绿体是藻类植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含有叶绿素等色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产生氧气。
观察显微镜下的藻类植物时,常常可以看到细胞内有许多绿色的颗粒,这就是叶绿体。
此外,藻类植物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眼点、顶针等。
眼点是一种感光结构,可以感受光的方向和强度。
顶针则是用于固定在水体中的结构,帮助藻类植物保持稳定的姿势。
总的来说,显微镜下观察藻类植物可以看到它们丰富多样的形态和结构,这些结构对于藻类植物的生存和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科学研究和生态学研究来说,了解藻类植物的显微结构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
藻类植物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藻类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5b9a4a3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5.png)
阮维斌实验一藻类植物【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实验内容与步骤】蓝藻门念珠藻属藻体常为胶质群体,呈球形、片状或发状,藻体内部是由许多弯曲的藻丝组成,每一条丝是由单列球形细胞相连而成,其中有若干体积较大,内含物变稠的细胞,这种细胞称繁殖孢。
经过休眠后萌发成新的丝体,两个异形孢之间的一段丝体即为一段藻殖段。
异形胞壁厚,与营养细胞相连接处的内壁为球状加厚,叫做节球,异形胞的内含物较均匀透明。
取浸制标本做水封片或取永久制片观察其藻体结构。
【实验内容与步骤】绿藻门-衣藻属【实验内容与步骤】绿藻门-轮藻藻体高10-20cm,以假根固着在水底污泥中,体表被钙质,假茎有节和节间的区别,节上长轮生假Array叶,其上方有乱囊,下方有精囊。
【实验内容与步骤】绿藻门-团藻属绿藻门-水绵属【实验内容与步骤】褐藻门-海带属【实验内容与步骤】褐藻们-马尾藻属红藻门-紫菜属附录:几种北戴河常见藻类羽藻—绿藻门石花菜—红藻门粘管藻—红藻门浒苔—绿藻门刺松藻—褐藻门海膜—红藻门马尾藻—褐藻门马尾藻—褐藻门【思考与作业】绘水绵接合生殖图,并注明各部位的名称。
附录藻类的几种生活史成熟配子体上有精子器和颈卵器苔藓植物门和蕨类植物门【实验目的】掌握苔纲、藓纲及的主要区别掌握蕨类植物门的主要特征及生活史 比较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差别【实验材料】地钱的浸制标本、葫芦藓新鲜植物体及其切片、满江红浸制标本以及石松、卷柏、木贼的蜡叶标本肾蕨、铁线蕨活体植物【实验内容与步骤】地钱地面扁平片状,二叉分枝的叶状体。
腹面(即向地的一面)的毛状物是它的假根。
植物体的背面(向上的一面)有雌雄生殖器官着生在伞状物上,地钱为雌雄异体,雄配子体背面生长之伞状物称精子器托,托顶盘状边缘有浅缺刻。
雌配子体之伞状物称颈卵器托,顶端盘状部有向四周生出的指状芒线。
苔藓植物门指状雌生殖托的雌株。
实验报告:一 观察池塘水中的藻类植物(生物苏教版八上)
![实验报告:一 观察池塘水中的藻类植物(生物苏教版八上)](https://img.taocdn.com/s3/m/10bd893e4afe04a1b171dec1.png)
实验探究一观察池塘水中的藻类植物
本实验以自来水、变绿的池塘水为材料,要求学生借助显微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来观察池塘水中的藻类植物,从而认识和了解藻类植物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时间组别合作者
目的要求:观察池塘中藻类植物的形态与结构。
材料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变绿的池塘水、自来水等。
方法步骤:
1.学生2人一组,取自来水和变绿的池塘水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观察到的藻类植物的名称、形态和结构等。
2.用放大镜观察水绵的形态,用显微镜观察水绵的临时装片。
3.针对池塘水变绿这一现象,讨论池塘水变绿的原因。
实验结果及结论:
1.将观察到的藻类植物按要求填写下表。
藻类植物名称形态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细胞结构特点
2.在显微镜下,你观察了衣藻(或其他藻类)的哪些结构?请绘制一个衣藻结构示意图,并在图上表示结构名称。
3.池塘水变绿的原因是。
4.根据你所观察的藻类植物,写出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中所说的“绿”是指什么生物?
2.衣藻有鞭毛,能在水中游动,它是不是动物?为什么?
3.如果要清晰地观察衣藻的结构,滴加碘液染色处理可行吗?说明理由。
实验 显微镜实验原生动物藻类植物_PPT幻灯片
![实验 显微镜实验原生动物藻类植物_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4e7026f158fb770bf68a5511.png)
鱼腥藻
3.念珠藻 藻体为多细胞的丝状体,单一或多数藻丝在公共的胶质被中。藻
丝单列,细胞为球形、椭圆形、圆柱形、腰鼓形等,同大,或从基部至梢端逐渐变 细;藻丝平直,弯曲或规则地卷曲、旋绕;丝状体无分枝或具各式样的伪分枝;具 胶鞘,鞘内有一至多条藻丝。依属种的不同,其胶鞘为透明无色或有颜色,均质或 有层理,胶状或坚韧;藻丝大多数具异形胞,为球形,长球形或锥形。
胞。注意区分藻丝中的死细胞和隔离盘:死细胞和隔离盘均为双凹形,但死细 胞是空的,在镜下看起来发亮;而隔离盘内含胶质,色深绿。
2.鱼腥藻
鱼腥藻 是蓝藻门念珠藻科的一属。植物体为单一丝状体,或不定型胶质块, 或柔软膜状。藻丝等宽或末端尖细,直或不规则螺旋弯曲,具胶鞘。细胞 球形、桶形,异形胞间生,孢子1个或几个成串靠异形胞或位于异形胞之间。
二、材料与用品
• 草履虫培养液 • 永久制片:眼虫、草履虫、变形虫、鱼腥
藻、衣藻、团藻、颤藻、念珠藻、疟原虫 标本 • 显微镜、镊子、解剖针、吸管、载玻片、 盖玻片、烧杯、培养皿、吸水纸、擦镜纸、 脱脂棉
三、实验内容
(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显微镜的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是由机械系统、光学 系统和光源系统3部分组成。
名称。
1.相反
2.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类真核单细胞动物,个体由单个细胞组成。 与原生动物相对,一切由多细胞构成的动物,称为后生动物。一个原生动物只有一 个细胞构成,但是原生动物的单个细胞不同于多细胞动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它能以 其细胞质分化形成的各种细胞器来行使多细胞动物的全部生命活动,从而成为一个 完整的、独立的动物有机体。原生动物个体一般微小,绝大多数仅在2-5mm之间。 原生动物生活领域十分广阔,可生活于海水及淡水内,底栖或浮游,但也有不少生 活在土壤中或寄生在其它动物体内。已经记录的原生动物约有50000种,其中约有 20000种为化石种。对于原生动物的分纲动物学家是有争论的,为方便起见,一般 将其分为:鞭毛纲(Mastigophora),肉足纲(Sarcodina),孢子纲(Sporozoa)和 纤毛纲(Ciliata)。原生动物一般以有性和无性两种世代相互交替的方法进行生殖。
第一节 藻类植物
![第一节 藻类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1df35e6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b.png)
衣藻(单细胞) 水绵(多细胞)
(1)观察衣藻:取一滴池塘或沟渠中微呈绿色的水,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一种 椭圆 形、有 鞭毛的藻类植物就是衣藻。
(2)观察水绵:在池塘或小溪中,常见到一些绿色 丝状体,成团块集结漂浮在水面上,用手触摸有黏滑
的感觉,这就是水绵。
(3)观察海带:将一块海带放于盛有 清水的烧杯中,再将烧杯放在垫有石棉网的三脚架上,用酒精灯
5.生长在渤海湾内中、低潮带岩石上的石莼、紫菜是经济价值很高的藻类植物。下列有关藻类植物 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石莼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紫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主要生活在水中 C.大气中氧的重要来源 D.将盛有海带的烧杯加热时,海带由褐色变为绿色 6.(2022烟台蓬莱区期末)藻类植物是一个很大的类群,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 A.海带、紫菜这种大型的藻类植物具有根、茎和叶 B.藻类植物释放的氧气占地球大气中氧气含量的90%左右 C.水绵细胞中的带状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D.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类:藻类植物有 单 细胞的(如衣藻),也有 多细胞的(如水绵);有的是绿色的,有的
是褐色或紫红色的。
3.藻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有的生活在 淡水中,有的生活在
海中水,还有一些种类生活在陆地上
的地方。潮湿
4.藻类植物的营养来源:多细胞藻类植物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 水分和
C.都是多细胞藻类
D.能供人类食用
3.某实验小组在采集的淡水样本中发现了一些绿色丝状植物。用显微镜观察,其细胞内有长带状叶 绿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判断该植物是( A) A.水绵 B.衣藻 C.海带 D.石莼 4.(2022莱州期末)海带富含碘,是预防大脖子病的最佳食材,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C) A.海带是单细胞生物 B.海带的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海带可食用部分是叶状体 D.海带靠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指导学生制作水绵的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水绵是单细胞藻类还是多细胞藻类?水绵的细胞由哪些结构组成?”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显微摄影向学生同步演示所要观察的内容,并且巡回加强指导。
通过观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逐个解决上述问题,使学生理解水绵是多细胞的藻类植物。水绵的每个细胞的结构都是相同的,细胞中的叶绿体是带状的,呈螺旋状排列。
注意
问题
做到针对性强,多利用学生资源
板书
设计
观察藻类植物
1、观察衣藻
形态:椭圆形,有鞭毛
结构:单细胞,叶绿体呈杯状
2、观察水绵
形态状排列
3、分析讨论
教学过程
(包括导引新课、依标导学、异步训练、达标测试、作业设计等)
导入:
“为什么一到春季,池水和河水变绿了?”变绿了的池塘水里面有什么呢?
三、分析讨论
1、衣藻有鞭毛,能在水中游动,它是不是动物?为什么?
2、衣藻和水绵的细胞是否有分化能力?
3、衣藻和水绵结构上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
4、想一想,衣藻和水绵与我们常见的树木,花草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四、小结
五、完成实验报告
教学后记
(包括达标情况、教学得失、改进措施等)
你想不想亲自探究一下?
一、观察衣藻
学生取池塘水做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1、衣藻的形态特点
2、衣藻的结构
二、观察水绵。
在观察时,要注意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观察。具体过程可以采取分步观察法。步骤如下
1、用放大镜观察水绵的外部形态。
让学生用手摸摸水绵,有什么感觉。然后让学生再用放大镜观察“水绵是什么形状?是否分枝?”使学生了解到水绵是细丝状的、无分枝的藻类植物。
难道:观察衣藻的形态结构结构
教学措施
①课前号召学生搜集常见的藻类植物,了解这些植物的生活环境,有条件可以网上搜集资料。
②课上结合实验观察标本,请学生汇报所掌握的情况,特别介绍这些植物的生活环境,然后重点观察它们的形态特点,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交
教学方法
实验法
教具
准备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池塘水样,探针。
观察“水绵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使学生了解水绵是无器官分化,
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会产生“水绵为什么呈现绿色?叶绿素存在于细胞的什么结构中?”“水绵的叶绿体是什么形状?在细胞内如何排列?我们怎样才能看到水绵的微观结构?”等问题,教师抓住学生渴望亲自观察到水绵微观结构的求知心理,引导学生观察水绵的显微结构。
教学设计
1月20日
课题
观察藻类植物
课时
一课时
课型
实验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了解藻类植物的形态特点和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熟练使用显微镜的能力。培养学生小组协作能力
请改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藻类植物形态结构特点,渗透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了解藻类植物的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