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兹华斯与拜伦
附录二作品选读
附录二:作品选读诗二首〔英国〕华兹华斯“我有过奇异的激动”我有过奇异的激动,我不怕把它说出,但只说给多情的人,我曾有过的遭遇。
那时候我爱的姑娘,每天都像玫瑰一样鲜艳,我在一个月明的夜晚,骑马走向她的家园。
我看着头上的月亮,它把广阔的草原照耀,我的马快步而上,已到我喜爱的小道。
现在过了果园,接着就爬小山,月亮朝着露西的屋檐,越来越近地下降。
我甜甜做了一梦,这是大自然赐的恩福,但我的眼睛没有移动,紧紧把下降的月亮盯住。
马儿继续前进,蹄声响亮,不停地一直向前,突然间那下降的月亮,一头栽在她的屋子后面。
多么熟悉而奇怪的念头,一下子钻进了情人的头脑!“啊,慈悲的天,”我对自己喊叫,“也许露西已经死了”!1(王佐良译)孤独的割麦女2看她,在田里独自一个,那个苏格兰高原的少女!独自在收割,独自在唱歌;停住吧,或者悄悄走过去!她独自割麦,又把它捆好,唱着一支忧郁的曲调;听啊!整个深邃的谷地都有这一片歌声在洋溢。
从没有夜莺能够唱出更美的音调来欢迎结队商,疲倦了,到一个荫凉的去处就在阿拉伯沙漠的中央:杜鹃鸟在春天叫得多动人,也没有这样子荡人心魂,尽管它惊破了远海的静悄,响彻了赫伯里底群岛。
3她唱的是什么,可有谁说得清?哀怨的曲调里也许在流传古老,不幸,悠久的事情,还有长远以前的征战;或者她唱的并不特殊,只是今日的家常事故?那些天然的丧忧、哀痛,有过的,以后还会有的种种?1这首诗的初期手稿中最后还有一节如下:我把这事告诉了她,/她轻快地笑了起来。
/当我回想起那个晚上,/我的双眼就充满了泪水。
诗也不坏,但迹近蛇足,华兹华斯把它删了,诗就更有余味。
从这一点,也看出他写诗时有很好的自我判断力,舍得割爱,而诗境更高。
2本诗发表于1807年,华兹华斯1803年漫游苏格兰的收获,也经常入选一段英国诗选,号称完美。
全诗八行一节,共四节,各行用抑扬格四音步。
韵式为ababccdd,一、四两节中一、三两行并不押韵。
3赫伯里底群岛在苏格兰西北的大西洋中。
第五讲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文学(华兹华斯拜伦)共97页
• (7) Lyrical Ballads, 《抒情歌谣集》 a collection of poem by William Wordsworth and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published in 1798, which marked the start of Romanticism as a literary trend.
Bastille
French Revolution
• (4)the abolition of slavery in the British colonies;
• (5) the introduction of system of national education;
• (6)the Factory Acts《工厂法案》 by which the employment of children under nine was forbidden by the law.
Rousseau: glorify human nature; claim for
social democracy
Response in Britain
Thomas Paine: “The Right of Man”-- fight against tyranny
对华兹华斯及其抒情歌谣集的序言的个人见解
华兹华斯及其抒情歌谣集的序言看法华兹华斯是18c末、19c初, 英国诗坛上出现的著名消极浪漫主义诗派一一“湖畔派”诗人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一七九八年,与这个诗派中另外一个重要代表柯勒律治一同写了一本诗集, 题名为《抒情歌谣集》, 同年发表于伦敦。
一八0 0 年, 华兹华斯在再版此书时, 以他个人的名义一专门为它写了一篇序言, 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一些理论主张。
这篇序言曾被后人称为消极浪漫主义的文学宣言。
对于华兹华斯这样一个消极浪漫主义诗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在诗歌创作理沦上的主张, 究竟该怎样看待, 这在一些中外文学史家中历来是存在着尖锐的分歧的。
有的论者认为华兹华断应该当之无愧地成为“英国诗史上的第一流大诗人”, 他的那篇序言则被看作“确实是新时代的声音! 许多话是前所闻, 许多观点是一前所未见, 整个序言是一篇对十八世纪诗坛余风的宣战书! ”¹英国爱诺德认为: “除掉士比亚和弥尔顿外, 华兹华斯可算是英国最大的诗人”。
有的干脆把十九世纪前半期称作为“华兹华斯代”À。
在这些论者看来, 华华斯无疑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诗人.是十九世纪前半期英国文坛上的泰斗。
然而, 以苏联文学史家伊瓦肖娃为代表的另一些人, 却对此作了完全相反的回答。
伊氏在自己的论著中‘写道: 包括华兹华斯在内的“湖畔派的一切文学活动都反映了十八以库尔谢德的善心为基础, 如果没这位老爷, 就连这些反抗都不会存在的。
库尔谢德也是一位仁慈、有良心的中上层人物, 是一个鞋铺老板、会议员。
但他对钱财看得不太重, “常常从富人那里收来钱分给穷人”, 打猎时, 把一只猎鹿送给樵夫, 还邀清整个山村里的人饱餐一顿, 给全村人带来欢乐。
那些可怜巴巴的穷苦人临别时对这位慷慨的老爷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他也曾组织工人罢’, 但失败了, 自己被打伤。
伤好后,_又把妓女编成戏班子, 以拯救这些苦难的女人。
但他的若举能否成功, 连梅达都感到怀疑。
英国浪漫主义作家的异同分析
英国浪漫主义作家的异同分析陈达(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英国浪漫主义群星璀璨,特点各异。
除了积极浪漫主义与消极浪漫主义之分,区别还体现在题材和主题上。
英国浪漫主义带有鲜明的特征,暨自由主义和自然主义。
浪漫主义作家的共同点是,主观化特征的表述方式。
该文以诗人华兹华斯、拜伦、雪莱和济慈,小说家司各特、简奥斯丁和散文家兰姆的特点出发,对他们创作风格的异同进行分析。
关键词:自由主义;自然主义;主观化;异同分析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9)07-0196-021英国浪漫主义19世纪的历史背景,简单讲就是法国革命和工业革命,再就是圈地运动结束后带给社会的持续性影响。
阶级划分明显,无产者出现。
反映在文学上,对逝去的田园生活缅怀以及为受专制压迫代言,就是浪漫主义的两大关注点。
实际上从十八世纪中期起,文学的主观化抒写就已经开始。
布莱克和彭斯被称为先浪漫主义,是因为他们书写的东西符合所以浪漫主义特点。
主观化书写是浪漫主义总领特征,之下的诸如想象、情感、感情、过去和迷信等都是其特点。
浪漫主义虽然与中世纪罗曼斯(romance)词根同源,但中世纪的浪漫书写趣味主要骑士历险和贵族生活等。
从华兹华斯来讲,他认为浪漫主义诗歌需要描写些普通人的日常事物和场景。
浪漫主义于1798年《抒情歌谣集》作为开始的标志。
2浪漫主义代言人华兹华斯作为浪漫主义代言人,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如下:主题应该是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或者场景。
经常用“高尚”来形容华兹华斯,华兹华斯的诗歌趣味是高尚的、崇高的。
华兹华斯认为,语言的使用需要是日常用语,但却需要雕琢后进行呈现。
这反映了他对新古典主义的否定,因为新古典用语的辞藻讲究绚丽、平衡、对称等。
华兹华斯关注人性,诗人需要挖掘普通场景里的人性光辉。
他的诗歌融合联系在与对自然的亲切和细致观察之中,文字使用清新朴实。
华兹华斯复兴了盛行于16世纪17世纪的十四行诗传统(济慈也写)。
英美文学史之英国文学 浪漫主义
英美文学史5浪漫主义俩个时期的代表人物:第一代:布莱克、彭斯、华兹华斯第二代:拜伦、雪莱、济慈The Romantic Period(1798-1832)浪漫主义----Romantic writing emphasizes emotionsand feelings instead of reason and logic . 浪漫主义强调的是情感和感觉而不是理性和逻辑。
The time begins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Wordsworth’s Lyrical Ballads(1798),ending with Walter Scott’s death(1832)浪漫主义开始的标志是华兹华斯的《抒情诗集》(他和S.T Coleridge联合发表的)发表,结束于斯科特的去世。
一.俩大派别:Lake poets湖畔派诗人(又称:Escapist poets逃避诗人Negativepoets消极诗人): Wordsworth华兹华斯、Southey骚赛、Coleridge柯勒律治Satanic poets魔鬼派(又称:Active poets积极诗人) :Lord Byron拜伦、Shelley雪莱、Keats济慈二.William Wordsworth威廉.华兹华斯-----poet-laureate桂冠诗人Lake poets湖畔派诗人(又称:Escapist poets逃避诗人Negative poets消极诗人):Wordsworth华兹华斯、Southey骚赛、Coleridge柯勒律治作品: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我孤独的漫游,像云朵一样(选自The Daffodils《黄水仙》)She Dwelt Among theUntrodden Ways她居住在人迹罕至的地方(mourning悲伤的、Dwelt居住)补充了解:1.其他作品Lines Composed a Few Miles Above Tintern Abbey丁登寺、The Prelude序曲(自传性诗歌Autobiographical poetry)、The Excursion、the Lucy poems《露西诗》2.Symbols are objects used to represent abstract ideas or concepts.符号是用来代表抽象事物的概念His style:simplicity and purity of the language,love of nature,fighting against the conventional forms of the 18th century poetry.简单而纯洁的语言,反传统形式的18世纪诗歌。
简述华兹华斯对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的贡献。
简述华兹华斯对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的贡献。
1、继承与发展华兹华斯不仅继承了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柯勒律治、布朗宁等人的思想传统,而且还继承了十四世纪末和十五世纪初在英国流行过的感伤主义文学传统。
他认为诗人要有创造力,作品要写得“新奇、朴素、真诚”,反对“繁琐的风格”。
这些都是当时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美学原则。
华兹华斯受到启蒙主义影响后,从18世纪初起即大力从事诗歌创作,前后共写了60多首诗。
华兹华斯第一次将十四世纪末、十五世纪初盛行于英国的这种浪漫主义诗歌形式称为“玄学诗”或“纯粹的诗”。
但他后来又认为十六世纪中叶以后的英国诗歌也可以叫做“玄学诗”,因为当时英国诗歌已摆脱了启蒙主义文学的束缚,他的《抒情歌谣集》就体现出玄学派的风格。
2、学习古代,师法自然总之,华兹华斯是一位既深受启蒙主义影响,同时又博采众长的英国诗人。
他提倡“古典主义”的自然清新、高度技巧和简洁精练的语言,这对当时以及后世的诗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他提倡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要求写出“新奇、朴素、真诚”的作品。
他要求诗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和热烈的激情,但又要求诗人表达时,必须谨慎地运用语言。
他认为“理智不能阐释一切,不足以作诗”,诗人应该对所写的东西负责。
3、强调音乐的作用,宣扬天才论在艺术观上,华兹华斯追求古朴、清新、自然的风格,反对矫揉造作,华兹华斯认为诗歌是一门很精细微妙的技艺,对作者的语言掌握要求非常严格。
为此,华兹华斯曾向大诗人柯尔律治学习,并且改变了英国诗歌一贯的音节整齐划一的风格,强调声音的效果,但要求每个字发音铿锵有力,因为“好的诗必须像一座塔那样屹立”。
这种主张虽然未被柯尔律治接受,但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浪漫主义诗歌理论中有其代表性。
4、赞赏莎士比亚在诗歌创作上,华兹华斯深受莎士比亚的影响,认为他是“十七世纪最伟大的诗人”。
在《抒情歌谣集》中,华兹华斯还写有一首题为《英雄生平》的十四行诗。
这首诗赞颂了莎士比亚的作品,在诗中这样说:“美丽的言辞,已不再适用;诗中必须含有热情的光彩,深刻的思想;想象力应当扩大。
体现丰富的想象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体现丰富的想象的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有许多体现丰富想象的作品。
以下是其中几个代表性作品:
1. 威廉·华兹华斯的《寻欢作乐诗篇》(Lyrical Ballads):这本诗集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华兹华斯利用诗歌来表达内心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想象力。
2. 约翰·基茨的《美丽的无用》(Endymion):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二十岁的男子Endymion的冒险故事。
基茨通过描绘神话和奇幻景象,展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
3. 洛德·拜伦的《唐璜》(Don Juan):这是一部长篇诗歌叙事作品,以西班牙的英雄唐璜为原型,讲述了他的冒险故事和爱情经历。
拜伦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戏剧性的情节,创造了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世界。
4. 索恩·基茨的《魔渔人》(The Sorcerer's Apprentice):这是一首诗歌戏剧,以德国传说为基础,讲述了一个年轻人学习魔法的故事。
基茨通过丰富的场景描写和想象力,创造了一个充满神奇和恐怖的世界。
这些作品都在特定的文学背景下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描绘奇幻的情节和场景,让读者沉浸在浪漫主义的氛围中。
它们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艺术和想象力的展示。
外国著名诗人学习资料
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当 上桂冠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 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 的发展。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 一 ,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被作为牛津大学 基布尔学院的格言。 主要作品有:《序曲》、《远游》、《革命与独立》、 《丁登寺旁》、《露西》、《不朽的征兆》。
3
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当作那树丛: 尽管我的叶落了,那有什么关系! 你那非凡和谐的慷慨激越之情 定能从森林和我同奏出深沉的秋韵, 甜美而带苍凉。给我你迅猛的劲头,
狂暴的精灵!化成我吧,借你的锋芒!
请把我尘封的思想散落在宇宙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心声,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巴
5
我是怎样地爱你?让我逐一细算。 我爱你尽我的心灵所能及到的 深邃、宽广、和高度——正像我探求 玄冥中上帝的存在和深厚的神恩。 我爱你的程度,就像日光和烛焰下 那每天不用说得的需要。
我不加思虑地爱你,就象男子们为正义而斗争;
我纯洁地爱你,像他们在赞美前低头。 以满怀热情,就像往日满腔的辛酸; 我爱你以我童年的信仰;我爱你 我爱你,抵得上那似乎随着消失的圣者而消逝的爱慕。 我爱你以我终生的呼吸,微笑和泪珠。 ——假使是上帝的意旨, 那么,我死了我还要更加爱你! ——《我是怎样地爱你》
丽· 狄金森,艾伦· 坡等人都有影响。
主要作品有《天使及其它诗歌》、《葡萄牙十 四行诗集》、《大会前的诗歌》、《奥罗拉· 李》 《逃跑的奴隶》等。 她诗歌创作的主题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抒发生活之情;二是争取妇女 解放,反对奴隶制,暴露社会的弊端,表现了进步的理想。她的诗具有炽热充沛 的感情和扣人心弦之力量,语句精炼,才气横溢,大都带有较浓的感伤性质。
外国著名诗人
我对你的爱就是对人类的恨,因为爱上了人类便不能专心爱你。 ——《唐〃璜》 人生徘徊于两个世界中,犹如昼夜交替时星辰挂在天空。现在是什么,我们知 道得很少;将来会怎样,我们知道得更少;日夜不息,时间的流水滚滚而去, 把我们宛如泡沫的生命带到远方;新的诞生,旧的破灭,浮现于岁月浪花中; 强国青冢,沧海桑田,恰似那逝去的波涛。 ——《唐〃璜》
威廉· 布莱克,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版画 家,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诗人之一,虔诚的基督教徒。 早期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深沉,充满 神秘色彩。 他一生中与妻子相依为命,以绘画和雕版 的劳酬过着简单平静的创作生活。后来诗人叶芝等人 重编了他的诗集,人们才惊讶于他的虔诚与深刻。接 着是他的书信和笔记的陆续发表,他的神启式的伟大 画作也逐渐被世人所认知,于是诗人与画家布莱克在 艺术界的崇高地位从此确立无疑。代表作有《纯真之 歌》、《经验之歌》、《擦烟囱的少年》、《保姆之 歌》、《病玫瑰》。 布莱克一生都保持着宗教、政治和艺术上的激进倾向。他浓厚的宗教意识、艺术 家的天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给他的诗歌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并使它的 诗歌具有明显的宗教性、预言性、哲理性和艺术性等几大特点。他对英国诗歌, 特别是浪漫主义诗歌所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前期的诗作,语言上简单易懂, 且以短诗为主,音节也能短则短,题材内容则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为主;而后期 的诗作篇幅明显增长,有时长达数百乃至上千行,内容也明显地晦涩起来,以神 秘、宗教,以及象征为主要特征。
诗人拜伦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将自己亲身游历欧洲诸国的切身体会融 入作品之中,用开阔的视野和深邃的笔触,展示了辽阔雄壮的时代画卷,抒发 了豪情万丈的诗人情怀,表达了傲然不屈的斗争誓言。不仅如此,面对统治阶 级的不公和对工人阶级的奴役和压迫,他在许多诗作中提出过强烈的反抗与辛 辣的讽刺,诗歌中还随处畅叙他对哲学、社会、政治、历史、宗教和艺术的精 辟见解。诗歌的人文知识内涵丰裕广博,因此拜伦的诗作被世人誉之为“抒情 史诗”。
2.英国华兹华斯 拜伦
c.两种特征
第一代:愤世嫉俗,向往大自然的 第二代:争取民主自由的进步思想与叛逆精神。
第一节 湖畔派诗人
湖畔派
• •
•
•
•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开始同情和支持法国大革命,后转向保守立场,隐居 英格兰西部湖区从事诗歌创作。 《抒情歌谣集》序言是浪漫主义的理论纲领,强调想 象和情感对于诗歌的重要性。 创作了大量优秀浪漫主义诗篇,代表作为华兹华斯与 柯勒律治合作的《抒情歌谣集》。 创作风格自然清新,反对古典主义矫揉造作,题材多 为歌颂宗法制农村生活和自然风光。
二、创作特征
1.美学主张 2.创作特征
1.美学宣言:《抒情歌谣集· 序》
1.题材上:“选择日常生活的事件和情节”,“通常都选择 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 2.语言上:使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 3.诗歌的本质:“所有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溢”,但 这种情感又是“缘起于沉思中的回忆”; 4.诗很崇高:“一切知识的开始和终结,同人心一样不朽”。 5.诗人的作用:“是人性的最坚强的保卫者,是支持者和维 护者,他所到之处都播下人的情谊和爱”。
1. “自然之子”
自然诗:诗的风景画家。 自然观 a.从各个角度描摹大自然 b.自然的启示与依归
华兹华斯的自然观
home of William and Dorothy Wordsworth, 1799–1808
自然是人类精神的家园,在工业文明的时代, 应接近自然,拯救人类。
儿童——人类进入自然
自然法则就是: 上帝创造的万物,不管多低贱, 形象多卑下、野蛮,即使最讨厌、 最蠢的,都不会完全与善无缘…… 任何形式的存在,都会同一种 善的精神和意向,同一个生命 和灵魂不可分的联系在一起。 所以尽可放心,生来就有仰望 上苍之眼和不凡脸孔的人们, 只要保得清白,再落魄也不会 沉沦到遭受鄙视的地步;只要 不冒犯上帝,就不会永遭驱逐; 不会象种子已经撒落的花枝 空剩下枯梗或穿破了的衣裳 一钱不值。
外国著名诗人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参合在一起,
——《唐·璜》
我对你的爱就是对人类的恨,因为爱上了人类便不能专心爱你。 ——《唐·璜》
人生徘徊于两个世界中,犹如昼夜交替时星辰挂在天空。现在是什么,我们知 道得很少;将来会怎样,我们知道得更少;日夜不息,时间的流水滚滚而去, 把我们宛如泡沫的生命带到远方;新的诞生,旧的破灭,浮现于岁月浪花中; 强国青冢,沧海桑田,恰似那逝去的波涛。
——《唐·璜》
华兹华斯(1770—1850),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当 上桂冠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 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 的发展。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 一 ,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被作为牛津大学 基布尔学院的格言。
主要作品有:《序曲》、《远游》、《革命与独立》、 《丁登寺旁》、《露西》、《不朽的征兆》。
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叶赛宁
珀西·比希·雪莱(公元1792年—公元1822年), 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更被 誉为诗人中的诗人。其一生见识广泛,不仅是 柏拉图主义者,更是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
代表作品有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倩契》,以及不朽的名作《西风颂》。
雪莱认为诗是生命形象在永恒真理中的表达, 是“最美、最善的思想在最美、最善的时刻” 的表现。他的长篇诗社会主体鲜明,表现出诗 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他的抒情 诗思想奔放,情感炙热,想象丰富,语言生动。 尤其是他将诗歌旋律的音乐性与节奏韵律的多 样性融为一体,为英国诗歌的推进作出了贡献。
拜伦式英雄
1、拜伦式英雄:1813年到1816年,拜伦创作出一组统称为“东方叙事诗”的传奇作品,其中包括《异教徒》、《阿碧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之围》、《巴里西纳》六部作品。
作品的故事都发生在具有异国情调的东方,主人公共同的特征是:具有愤世嫉俗的思想,叱咤风云的勇气和各种狂热而又浪漫的冒险经历。
他们是单枪匹马的复仇者,有崇高的道德观和狭义心肠,爱好自由,矢忠爱情,但结局是悲剧的,最后都成为社会的牺牲品。
2、湖畔派: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形成的浪漫主义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赛。
因为他们都曾居住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并且写过许多描写湖区的诗歌作品,故称为湖畔派。
政治上拒绝资本主义文明,主张恢复宗法制;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在创作中,他们喜欢选取远离社会斗争的题材,讴歌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自然景色,描述奇特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传统来否定现代都市文明。
3、多余人: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贵族知识青年的一种典型,当时一批有才华的贵族青年,他们接受了欧洲启蒙思想和国内进步思想的影响,对庸俗的上层社会不满和厌恶,但又摆脱不了贵族社会的习惯和偏见,不能与这个社会彻底脱离,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聪明的头脑,想过有意义的生活,但缺乏勇气和坚持工作的毅力,他们自视清高,不甘与庸俗的贵族青年为伍,但又脱离人民,他们不满意他人,也不满意自己,整日苦闷忧郁,不能自拔,终于成为一事无成的多余人。
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中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谁的罪过》中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博洛莫夫》中的奥博洛莫夫等。
4、小人物:十九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所塑造的一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被剥削,被欺凌的典型形象。
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困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己,性格懦弱,胆小怕事,因此,成为显赫人物统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俄国文坛上一批具有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作家,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怜悯和批判,并鞭挞了俄国沙皇专制制度。
第五讲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文学(华兹华斯拜伦)共97页
• 2. For the Romantics, ____is not only the major source of poetic imagery, but also provides the dominant subject matter.
• 4. Romanticism is a period of British literature roughly dated from _________.
• A.1660-----1798 • B.1798----1832 • C.1483-----1546 • D.1836-----1901 • Answer: B
• Romanticists show in their works their profound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social reality and their deep hatred for any political tyranny, economic exploitation and any form of oppression, feudal or bourgeois. In the realm of literature, they revolt against reason, rules, regulation, objectivity, common senses, etc. and emphasize the value of feelings, intuition, freedom, nature, subjectivism, individuality, originality, imagination, etc.
英国两代浪漫主义诗人自然观之异同
英国两代浪漫主义诗人自然观之异同热爱自然、讴歌自然是浪漫主义的显著特点之一。
但浪漫主义内容广博、思想复杂,它只是一种文学思潮,而不是一个狭隘的相同麾纛的派别。
浪漫主义素来有消极、积极或曰反动与革命之分,但本文不使用这些有失偏颇的字眼。
尽管如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浪漫主义确实有至少两种派别,它们在政治主张、人生哲学、审美趣味、艺术创作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英国的浪漫主义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十九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里,先后出现了两代引人注目的浪漫派诗人。
较早的一代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为代表,亦即湖畔派。
第二代以拜伦、雪莱为代表。
下面,单就这两派的自然观(分别以华兹华斯和拜伦为主要代表)作些比较。
华兹华斯和拜伦都是英国人,相同的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使他们不可避免地具有某种共同特质,且互相影响。
“对英国的气质追本溯源,它们全都可以归结到一个明显的本源上,即生气勃勃的自然主义。
”1英国的这种自然主义首先表现为对乡村和大海的热爱,其次是诗人们以高级动物的喜爱以及他们以一般动物世界的熟悉。
青年时代的拜伦身边可说是有一座完整的动物园。
再就是,个人的独立性是英国人的突出特质。
“这个岛国上的人,每个人自己就是一个岛。
”2诗人们都崇尚自由,向往自在的生活。
但就是这有着许多共同特点的自然主义,又可分为两大基本类型。
华兹华斯是一类特性的代表,拜伦则是另一类典型。
就生活经历、描写对象而言,他们的诗风具有明显的不同。
华兹华斯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接受过高等教育,接受过别人赠送的财富,继承了家里的一份遗产,做着一份闲差,终生养尊处优,八十周岁寿终正寝。
从这样恬静从容、无忧无虑的经历中找不出任何一类引起激情的机缘。
华兹华斯曾经谈到:“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我给这些诗定下的主要目的是,选择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尽可能通篇都选用人们真正用的语言来叙述和描绘它们,同时又给它们以想象力的色泽,使得平常的东西能以不寻常的方式出现于心灵之前。
华兹华斯,拜伦,雨果,司汤达
华兹华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之一,“湖畔派”诗人的重要代表。
华兹华斯曾热情歌颂法国大革命,但后来法国革命激化,他同情的吉伦特派(温和派)收到雅各宾各派的镇压,遂产生幻灭之感。
1843年被英国王室封为“桂冠诗人”。
他对诗歌作出了著名的定义:“好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溢。
”主要作品:抒情诗《丁登寺》《孤独的割麦女》《咏水仙》组诗《不朽颂》《露茜》自传体长诗《序曲——一个诗人心灵的成长》拜伦,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英国杰出的民主主义诗人。
主要作品:诗集《闲暇的时刻》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压制破坏机器法案"制定者颂》《东方叙事诗》《路德之歌》《贝波》《审判的幻境》《青铜世纪》《今天我活了三十六岁》诗体长篇小说《唐璜》雨果,19世纪法国重要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1827年,雨果发表《克伦威尔序言》这篇序言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宣言书,雨果从此成为浪漫派的领袖。
雨果在语序言中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比原则”。
他认为“丑就在美的身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1830年,戏剧《欧那尼》上演,在激烈的冲突中,浪漫主义战胜了古典主义。
1831年,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发表。
1841年,雨果被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
1851年,雨果反对帝制失败,被迫流亡海外19年。
其间创作了长篇小说《海上劳工》《笑面人》《悲惨世界》是雨果人道主义主题的代表作。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浪漫主义的小说代表作。
1874年,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九三年》发表,展现了法国大革命时代的风云变换. 主要诗集《秋叶集》《晨夕集》《心声集》《光与影集》《静观集》《林园集》等。
其中,《东方集》是雨果转向浪漫主义的第一部作品,《惩罚集》是抨击拿破仑第三次复辟帝制反动行径的政治讽刺诗,《凶年集》反映普法战争,《历代传奇》三集是以东西方远古典籍(如圣经,希腊史诗)为题材的史诗作品。
英美诗人
英国浪漫主义三杰: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雪莱(Percy Shelley),拜伦(George Byron)英国三大诗人: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弥尔顿(Milton),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英国湖畔诗人(The Lake Poets):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 罗伯特·骚塞(Robert Southey)英美知名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一沙一世界”),约翰·济慈(John Keats),艾略特(T.S. Eliot),s威廉.伯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Poet Laureate”,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艾米丽.狄金森(Emily Dickinson),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外国著名诗人:pptPoets Laureate (UK)Laureateship Poet: Geoffrey Chaucer (杰弗雷·乔叟,英国文学之父,中世纪最伟大诗人)1619-37 Ben Johnson1638-? Sir William D’Avenant1668-89 John Dryden1689-92 Thomas Shadwell1692-1715 Nahum Tate1715-18 Nicholas Rowe1718-30 Laurence Eusden1730-57 Colley Cibber1757-85 William Whitehead1785-90 Thomas Warton1790-1813 Henry James Pye1813-43 Robert Southey (Lake Poet) 1843-50 William Wordsworth1850-92 Alfred Lord Tennyson 1896-1913 Alfred Austin1913-30 Robert Bridges1930-67 John Masefield1968-72 Cecil Day-Lewis1972-84 Sir John Betjeman1984-98 Ted Hughes1999 Andrew Motion。
简述华兹华斯对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的贡献。
简述华兹华斯对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的贡献。
华兹华斯(1770— 1850)是英国浪漫主义运动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他在英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与“湖畔派”诗人、拜伦齐名。
由于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和贡献,被人们尊称为“英国文学之父”。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诗《序曲》、《抒情歌谣集》、《夜曲》和《抒情诗》等,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抒情诗。
他的创作受到后期浪漫主义的影响,发展了长诗这种体裁形式。
华兹华斯一生创作极丰,但在他的著作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抒情长诗《抒情歌谣集》,它代表着华兹华斯的创作成就,其中的《序曲》是英国诗歌史上的一部划时代的巨著。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华兹华斯对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的贡献: 1、华兹华斯自幼天赋很高,他曾被誉为“未来的一代大诗人”。
他具有十分敏锐的观察力,能从现实中获得真实感受。
华兹华斯的才能和热情都非常突出,他有惊人的记忆力,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总能以诗的语言加以记录。
华兹华斯的长诗不多,仅三首。
这些长诗创作年代比较早,描写的事物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
他的抒情诗主要是反映自己的精神生活,探索人性及人生的意义,思想深邃,感情充沛,给人以美感。
1、2、华兹华斯是西方第一个全力以赴地进行诗歌革新的诗人,他认为诗歌应该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而不应该过多的考虑用词是否优美,表达是否准确,他用美好的词汇创造美丽的意境,使诗歌接近纯粹的美学目标。
3、华兹华斯的作品大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充满了清新的田园风光,洋溢着一股浓厚的泥土芳香。
可以说,在诗歌艺术上,他打破了旧格律的束缚,创造出新的美的形式。
他认为诗歌创作应是一种享受,应是内心世界和情感的自然流露,不必太注重形式,要把诗歌写得有如音乐那样富有节奏感和旋律美。
4、华兹华斯的长诗《L AGAINS》,是欧洲第一部象征主义长诗。
该诗采用短小的诗行组成,全诗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由一系列平凡无奇的人物名字串联起来。
全诗用暗示、象征、寓意和通感手法写成,具有神秘和梦幻色彩,而且感情色彩浓烈。
被误解的先贤-《耻》中的华兹华斯和拜伦
被误解的先贤:《耻》中的华兹华斯和拜伦浪漫主义在小说《耻》中的作用虽然得到评论家的重视,但是对两位诗人的差别以及他们所起的作用却存在着两个层次的误读。
本文通过分析华兹华斯和拜伦被误解之处,以及卢里和他们的关系,从而揭露出作者特意安排这两位诗人的真实用意,即用浪漫主义思想所重视的想象力来作为解决人们之间冲突关系的工具。
标签:想象力;创造力;激情;感受认同;道德;他者南非籍作家库切的小说《耻》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述了白人教授卢里在南非转型期间所遭受的各种难以忍受的耻辱以及在这些耻辱的经历中对自己荣誉和尊严的苦苦挣扎和捍卫。
第一人称的视角、白人卢里的痛苦遭遇以及黑人的抢劫、虐杀和强奸暴力行为,很容易激起人们对白人的同情心以及对黑人固有形象的谴责。
而库切也因此被南非政府指责为“种族主义作家”,并禁止他的小说在南非出版。
但是随着人们对库切及其作品的不断深入研究,库切作品中的深层思想逐渐得以解读,对白人卢里的同情则演化为对历史、社会、道德、西方文明、种族主义等多方面的阐释,尤其是通过白人卢里的思想转变来表现作者对南非时局的关心和忧思。
作品中充满各种冲突,既有卢里和妓女索拉娅、学生梅拉妮、女儿露西和黑人佩特鲁斯的矛盾,也有和歌剧、先贤诗人以及动物的矛盾。
在重重矛盾中,华兹华斯和拜伦为我们理解小说主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一、被误解的华兹华斯和拜伦对华兹华斯的误读包含两个层次。
华兹华斯和拜伦是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领军人物,给欧洲的文明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而小说主人公卢里正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信徒,他写过关于华兹华斯的书,而且此时正酝酿一部关于拜伦在意大利那段时间的事。
(《耻》张冲、郭整风译,译林出版社,第17页。
以下引用此书只用页码)部分评论家发现了卢里与浪漫主义诗人之间的关系在文中的重要性。
对于卢里热心于浪漫主义诗人,Jane Taylor称之为“欧洲文艺复兴个体自由的遗产”,“对十八世纪哲学思潮的拥护”。
[1]而Zoe Wicomb 则批评卢里把“欧洲当作自己的中心”以及“我们对自然的感受和经验不需要受到来自大都市诗性话语的主导”[2]另外的评论家诸如John Douthwaite则认为“卢里并不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他只不过用文化作为武器来显得自己具有优越性并用之来压迫利用弱势者。
华兹华斯与拜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拜伦
乔治· 戈登· 拜伦
(一)生平 (二)创作 (三)“拜伦式英雄” (四)《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一)生 平
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英国 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1788年1月22日出 生在一个古老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曾供职于英国 海军,母亲是英格兰人。父亲将母亲的财产挥霍尽 净,为避债逃到法国,并于1791年死于异乡。拜伦 跟随母亲在苏格兰度过了贫穷而孤寂的童年。十岁 时,继承了家族的爵位与庄园。父母的离异,他自 己的生理残疾,苏格兰大自然的风光以及乡间的朴 实生活,在拜伦幼年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拜伦在《该隐》中,批判传统信仰和“原罪”理 论,否定上帝的存在和操纵人们命运的神权,揭 露宗教的伪善。诗剧这种鲜明的反宗教倾向,在 “神圣同盟”以宗教、神圣掩盖他们血腥罪行的 历史条件下,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该 隐由《圣经》中的“第一个杀人犯”变成了反抗 专制统治与专制神权的战士;魔鬼路息非由第一 个背叛上帝的堕落天使变成了反抗神权统治、赞 扬理性与自由理想的战士)。
第二节
华兹华斯与拜伦
一、华兹华斯作品介绍
二、拜伦生平与创作
威廉· 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 1850),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的黄 金时期在1797~1807年。随着声誉逐渐上升, 他的创作逐渐走向衰退。到了1830年,他的 成就已得到普遍承认,1843年被封为英国桂 冠诗人。由于他与柯尔律治等诗人常居住在 英国西北部多山的湖区,1807年10月的《爱 丁堡评论》杂志称他们是湖畔派诗人。早期 诗歌《晚步》和《素描集》中,对大自然的 描写基本上未超出18世纪的传统。然而,从 《抒情歌谣集》开始,一反18世纪的诗风, 将一种崭新的风格带到诗歌创作中,开创了 英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新时代。他为 《抒情歌谣集》的再版所写的序言被认为是 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他的作品还有《不朽 的征兆》以及由《序曲》和《漫游》两部分 组成的哲理性长诗《隐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兹华斯与拜伦
一、华兹华斯作品介绍
二、拜伦生平与创作
威廉· 华兹华斯
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 1770~ 1850),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诗歌创作的黄 金时期在1797~1807年。随着声誉逐渐上升, 他的创作逐渐走向衰退。到了1830年,他的 成就已得到普遍承认,1843年被封为英国桂 冠诗人。由于他与柯尔律治等诗人常居住在 英国西北部多山的湖区,1807年10月的《爱 丁堡评论》杂志称他们是湖畔派诗人。早期 诗歌《晚步》和《素描集》中,对大自然的 描写基本上未超出18世纪的传统。然而,从 《抒情歌谣集》开始,一反18世纪的诗风, 将一种崭新的风格带到诗歌创作中,开创了 英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新时代。他为 《抒情歌谣集》的再版所写的序言被认为是 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他的作品还有《不朽 的征兆》以及由《序曲》和《漫游》两部分 组成的哲理性长诗《隐者》等。
(三)“拜伦式英雄”
《东方叙事诗》中的主人公都是悲剧性的孤傲的反抗社会制度的叛逆 者,他们都有不凡的才能和力量,但在社会中却找不到用武之地。他 们为自己的无所作为而感到痛苦,因自己的力量和情感的虚耗而感到 绝望。他们以挑战示威的态度,以异样的勇敢和热情,以不屈不挠的 意志和毫不妥协的精神,或报复或反抗社会的专制与压迫,甚至宗教 和道德。但他们又都是以个人的力量反抗社会,因其轻视群众,脱离 社会,最后只能在绝望中毁灭自己。拜伦通过这些形象表现了自己对 社会的反抗,也反映出忧郁、孤独的悲观情绪,因为叙事诗中的主人 公都带有拜伦个人的性格特点,所以被称为“拜伦式的英雄”。 1816年4月,拜伦因统治阶级利用其同妻子分居的家庭纠纷对他进行诋 毁而永远离开了英国。流亡瑞士期间,他创作了《锡隆的囚徒》和 《曼弗雷德》。前者主人公博尼瓦尔是历史人物,为捍卫瑞士独立而 被囚入监狱长达六年之久。长诗为了民族自由而遭受苦难的战士充满 了同情。《曼弗雷德》表现了启蒙主义理想的幻灭:知识只能给人带 来痛苦从而怀疑知识的成果。诗剧中对英国社会的否定,发展成对整 个人类生存意义的怀疑和否定,主人公只寻求“忘却”和死亡。诗人 过分地夸大和美化了孤独者的精神力量,而且没有认识到曼弗雷德脱 离人脱离生活实践和社会斗争,正是他自我毁灭的真正原因。
(四)《唐· 璜》
通过主人公几乎遍及全欧洲的历险经过,展示了 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欧洲的社会生活图景,表 达了追求个性自由的理想(唐璜的爱情历险)和 对现实的反叛精神。长诗对各国的反动统治都进 行了揭露和控诉(神圣同盟、俄国),其中既有 封建宫廷的专横淫逸(苏丹后宫)、贵族社会的 空虚庸俗(英国),也有奴隶市场的野蛮残忍 (君士坦丁堡)、资产者的拜金主义时尚和虚伪 道德(英国)。
拜伦在学生时代开始写诗。1807年出版的诗集《闲散的时刻》 遭到当时声望很高的《爱丁堡评论》的攻击,使他异常敏感 的自尊心受到很大的伤害。他以《英格兰诗人与苏格兰评论 家》(1809)一诗进行回击;这是一首英雄双行体讽刺长诗, 诗中对包括司各特、柯尔律治和华兹华斯等人在内的许多诗 人都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和毫无顾忌的挖苦嘲笑,引起不小的 轰动。在取得上议院议员的资格后,拜伦与友人约翰·霍布 豪斯到西班牙、希腊等国进行了历时两年的漫游。1812年发 表叙事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的前两章,轰动了当时 英国文坛。1818年在写完《恰尔德·哈罗德游记》第四章后, 开始创作叙事长诗《唐璜》,到1823年去世前一年为止,共 完成了16章又14节,计一万六千行。长诗通过主人公奇特、 复杂的经历,广泛描述欧洲社会生活,抨击虚伪、残暴、专 制,歌颂纯真的爱情、正义的勇敢以及为自由而斗争的英雄 气概。长诗的构成,故事中有故事,叙事又写景,还夹杂诗 人的议论、感叹、反思,无论在内容和艺术上都十分丰富精 采,代表了19世纪英国诗歌的最高成就。
拜伦
乔治· 戈登· 拜伦
(一)生平 (二)创作 (三)“拜伦式英雄” (四)《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一)生 平
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英国 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1788年1月22日出 生在一个古老没落的贵族家庭。父亲曾供职于英国 海军,母亲是英格兰人。父亲将母亲的财产挥霍尽 净,为避债逃到法国,并于1791年死于异乡。拜伦 跟随母亲在苏格兰度过了贫穷而孤寂的童年。十岁 时,继承了家族的爵位与庄园。父母的离异,他自 己的生理残疾,苏格兰大自然的风光以及乡间的朴 实生活,在拜伦幼年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二)创 作
1、1801年拜伦就读于哈罗中学,1805年入剑桥大学。1807年, 出版第一本诗集《懒散的时日》,表现出诗人对周围庸俗环境及 上流社会的轻蔑与鄙视(bi3),以及诗人在空虚的喧嚣中所感 到的寂寞和孤独的悲哀。诗集出版第二年,《爱丁堡评论》发表 匿名文章对其进行挖苦、讽刺。1809年拜伦写出长篇讽刺诗《英 格兰诗人与苏格兰评论》进行回击。这首长诗显示了拜伦作为一 个讽刺诗人的才华,确立了他在英国诗坛上的地位(还批评了湖 畔派诗人与司各特)。 2、1809年大学毕业后,拜伦在贵族院获取了世袭议员的席位, 但却受到歧视。于是拜伦愤懑地离开祖国,先后游历了葡萄牙、 西班牙、马耳他、阿尔巴尼亚、希腊、土耳其等地。1811年7月 拜伦回到英国。这次旅行孕育了后来的《东方叙事诗》,并在归 途中创作了《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第一、二章。《东方叙 事诗》是以东方为背景的浪漫主义组诗,共6篇:《异教徒》 (1813)、《阿比托斯的新娘》(1813)、《海盗》(1814)、 《莱拉》(1814)、《巴里西耶》(1816)和《科林斯的围攻》 (1816)。在组诗中,诗人对封建的资本主义的现实提出了强烈 抗议,进行了彻底否定。由于其带有浪漫主义的抽象性而缺乏明 确的规定性,所以它就变成对一切社会制度的抗议和否定,有虚 无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
拜伦在《该隐》中,批判传统信仰和“原罪”理 论,否定上帝的存在和操纵人们命运的神权,揭 露宗教的伪善。诗剧这种鲜明的反宗教倾向,在 “神圣同盟”以宗教、神圣掩盖他们血腥罪行的 历史条件下,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该 隐由《圣经》中的“第一个杀人犯”变成了反抗 专制统治与专制神权的战士;魔鬼路息非由第一 个背叛上帝的堕落天使变成了反抗神权统治、赞 扬理性与自由理想的战士)。
华兹华斯作品介绍
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合著了《抒情歌谣集》,在再版的时 候,华兹华斯写了一篇序言,系统阐明了他的浪漫主义诗 歌主张:(一)强调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诗必 须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二)诗歌不仅要写伟大的历史 事件,也要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要让“微贱的田园生活” 入诗。(三)摈弃典雅、华丽而又矫揉造作的辞藻,采用 普通人真正使用的朴实易懂的语言,在节奏上须与口语的 音调一致。(四)诗歌必须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 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发展。
(四)《恰尔德· 哈罗尔德游记》
在浪漫主义文学中第一次以政治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内容独特而 新颖。主要通过恰尔德和诗人自己的浪漫抒情,表现了对拿破仑 的侵略、英国干涉民族独立运动等各种暴政的愤怒;对莱茵河、 阿尔卑斯山„„以及意大利建筑与雕刻美的喜爱与欣赏;对卢梭、 伏尔泰等历史先进人物的尊敬;对反抗压迫争取独立与自由的各 国人民的赞美与鼓动;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厌弃与失望,有“抒情 史诗”之称。 长诗艺术上的创新在于:别出心裁地塑造了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 人物形象——哈罗尔德和抒情主人公。用哈罗尔德的游历串联情 节线索,抒情主人公的议论则构成了诗人主观感情的内在联络。 哈罗尔德典型地体现了19世纪初期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英国贵族 青年的思想情绪:既厌恶上层社会的空虚和庸俗,又因看不到出 路而陷于苦闷彷徨。长诗的抒情主人公,却是一位感情炽烈、精 力充沛的观察家和评论家。他表达了诗人反抗专制暴政和民族压 迫、追求民主的思想。这两个形象,分别代表拜伦思想的两个方 面,反映了他个性的矛盾。在后面两章中,抒情主人公出现得越 来越多,反映出拜伦的思想在向积极的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