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光缆工程设计简介
海底光缆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海底光缆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无论是简单的通话,还是复杂的数据传输,都需要一种高速、高效、安全、稳定的通信方式。
而作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信息传输通道之一,海底光缆通讯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通信的中心之一。
本篇文章将深入分析海底光缆通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探讨它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海底光缆通讯系统的原理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海底光缆通讯系统的原理。
它是一种基于光传输原理的远距离通讯技术,具有高速度、高带宽、低延迟等特点。
海底光缆通讯系统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海底传输系统、陆地传输系统和数据交换系统。
海底传输系统是由一条或多条高密度的光缆构成的。
这些光缆通常由聚乙烯或聚氨酯等各种材料组成,内部充满了光学纤维,传递着各种类型的信息。
为了确保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和可靠性,这些光缆需要进行防护,同时需要经过地形和深度的测量来确保光缆的安装。
陆地传输系统是光缆连接西陆地站点和海底光缆站点的传输系统。
一般采用光纤电缆,连接到地面通信基础设施,实现海底光缆与互联网的互联。
为了保证陆地传输系统的稳定性,需要采取各种方法来提高其防水性能和安全性。
数据交换系统是负责实现不同光缆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数据传输,一般由数百台计算机和交换机组成。
数据交换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时接收并处理传输的数据,在不同的光缆之间进行路由选择、数据填充和信息转发等操作,可以理解为整个光缆通讯系统的“大脑”。
二、海底光缆通讯系统的优缺点海底光缆通讯系统具有如下优缺点:优点:1、大容量:海底光缆通讯系统可以传输的数据容量相当大。
按照目前的技术,一条海底光缆通常可以传输几十到上百个波长,每个波长可以传输数十兆或数百兆的数据,整个光缆的总容量可以达到几个Tbps。
2、高速率:海底光缆通讯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通常很高,这是由于光缆的传输速度非常快,可以达到光速的三分之二,也就是说海底光缆传输数据的速率可以达到几千公里每秒。
浅谈海底光缆通信工程的设计
海底光缆通信工程的规模容量、系统制式、设备选型、传输系统配置,终端局设备安装 等均与陆上光缆通信工程设汁基本上是相同的,这电不再叙述。下面主要介绍一下海地光缆 通信工程中路由方面的问题。
/list.php/0-0-1-1000000-%25B9%25FA%25B2%25FA%25CA%25D6%25BB%25FA.html
随着光通信技术和光缆技术的发展,海底光缆以其太容量、高可靠性、优异的传输质量 蛆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在通信领域,尤其是国际通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耍的作用。海底 光缆通信已经取代海底同轴电缆通信,成为当前越洋和内海海底通信线路的主流。我国有漫 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发展海底光缆通信十分重要。
海底光缆通信系统是应用于特殊的物理环境中的光通信系统,与陆地光缆系统相比,相 应的系统设计更加复杂,面临的技术难题更多。它在海域路由设计、光缆结构要求和设备的 技术条件等方面都与陆地上的光纤通信系统不同,本文就此简要的探讨其在施工设计中的一 些不同之处。
2.会议论文 董秀春 注重细节,提高海底光缆工程建设质量 2006
本文针对海底光缆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某些问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教训,从海洋路由勘测、工程设计、施工以及海光缆的制造及运输等主要环节 ,论述了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性.
3.期刊论文 徐伟弘.李新华.张旭苹.王顺.董玉明.梁浩.XU Wei-hong.LI Xin-hua.ZHANG Xu-ping.WANG Shun.
力、邮电、市政、军事及其他开发话动和规划。 (c)路由区海底障碍物:自然障碍物如海底岩礁;人为障碍物如沉船,海洋工程及其废
弃物等。 (d)其他必要资料。 (3)根据路由区自然环境特征及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情况,提出调查路由,并初拟铺设
光纤复合海底电力电缆敷设
光纤复合海底电力电缆敷设摘要: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是电网建设中的重要线缆之一。
随着国家智能电网的迅猛发展,OPLC将在电网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文章介绍了光纤复合电缆现场的敷设及安装工艺。
关键词:光纤复合;海底电力;电缆敷设中图分类号:U285.16 文献标识码: A1.工程概述本工程为台山核电项目的的光纤复合海底电力电缆敷设安装。
光纤复合海底电力电缆的敷设长度为4.65公里,敷设起点位于大陆腰古咀竖井,终端位于大襟岛盾构竖井,隧道内采用直线形式敷设。
2.光纤复合海底电力电缆敷设路线示意图3.电缆退扭架的介绍本工程电缆长度将近5KM,整盘电缆重约5T,电缆盘无法转动,这就需要对电缆进行退扭,因此退扭架的制作安装是本工程的关键;经过现场情况综合考虑,拟采用架子管搭设一个高14米、宽7米、长20米的斜平台作为电缆退扭架;(如上右图)4.主要施工设备布置为减少电缆牵引的摩擦力,在电缆牵引的路径上布设滑轮,滑轮间距5m。
为减小电缆通过拐弯处的侧压力,和确保电缆的弯曲半径,在大襟岛竖井处的地面和底部、腰古咀竖井的地面上设置弧形溜槽。
4.1弧形溜槽:在电缆转向处需设置弧形溜槽,溜槽有二种形式,一种为钢板弯卷制成,另一种则由多个滑轮组成,其目的为牵引施工时增加和减小摩擦力,防止电缆因弯曲半径过小导致损伤。
4.2牵引绞车:采用牵引绞车牵引的方式将电缆从大陆侧牵引至岛侧。
牵引绞车采用5t和8t电动绞车。
5t绞车设置于腰古咀侧竖井地面,8t 绞车设置在腰古咀侧竖井底部。
绞车与地基预埋件或其它设施可靠固定,防止牵引电缆时因牵引绞车移动造成事故。
布设完成后在电缆路径全程布放牵引钢缆(∮28mm)并与绞车联接。
4.3布缆机:因电缆牵引长度较长,牵引力较大。
采用布缆机布缆可最大程度地降低电缆头部的牵引力。
本次施工分别在电缆退扭平台、陆侧竖井入口处设置一台履带布缆机。
4.4滑轮:为使牵引拉力最小,电缆牵引作业时,在电缆下方需放置滑轮,滑轮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二种形式。
海底电缆工程
几张图带你彻底了解海底电缆工程目前几个大陆间的互联网基本都是通过海底电缆链接而成,它们就像是分布在地球上的密密麻麻的血管!卫星通信带宽有限且费用高,所以目前全球90%以上的国际间数据都是通过海底光缆传输。
如果没有海底光缆,互联网也只能算个局域网全世界最早的海底光缆可追溯到1850年,在英国与法国之间的英吉利海峡铺设了世界第一条海底电缆,用于低端数据传输(电报)。
之后人们希望海底电缆能把北美与欧洲连接起来,但对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讲,铺设如此远距离的海底电缆难于登天。
跨越大西洋在当时差不多要航行三个多星期,而且光跨洋电缆的总重量就远远超过当时任何一条船舶的载重量。
经历4次失败之后,世界上第一条跨洋海底电缆终于在第5次铺设成功。
铺设工程历经千辛万苦铺设船由英国和美国政府提供,这两艘当时最大吨位的舰船经过特殊改装,才各自能装下跨洋电缆的一半。
电缆十分精密,防止以后信号不稳定和中断如今,现代社会通过海底光缆进行全球互联网的传输,取代卫星成为首选的信息传输方式。
铺设海底光缆,需要将光缆的一端固定在岸上,船慢慢向外海开动,一边把光缆沉入海底,一边利用海底的挖掘机进行铺设。
光缆船上的光缆一圈一圈地往下扯目前最先进的光缆铺设船可以载重两千公里的光缆,并以每小时200公里的速度铺设。
从船尾的投放到海底的“挖掘机”,能挖沟、铺设和埋线海底电缆铺设好以后,还会不经意遇到地震和鲨鱼,造成国家或大陆间的“大断网”。
鲨鱼破坏电缆的情况十分罕见与鲨鱼相比,捕鱼船对海底电缆的威胁更大,捕鱼工具和船锚可以破坏电缆。
在海底电缆的制作中,最核心的光纤被各种化合物所保护,防止水的压力将其破坏腐蚀。
海底光缆最多可以搭载80Tbps的数据量,这一容量相当于在一秒钟内传输2100部DVD光盘(4.7GB)!目前海底电缆共有39000公里长,共连接33个国家和四大洲,只有南极洲还没有被开发。
有了海底电缆,人类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同呼吸、共命运,浩瀚的大洋再也不是不可逾越的天堑。
海底光缆工程简介及管理-2019年文档资料
海底光缆工程简介及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商务等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不断扩大,由此带来的国际通信容量需求呈几何式增长,其中最显著的是国际互联网业务的增长,各类跨海峡海底光缆工程、跨大洋海底光缆工程的建设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该文将针对海底光缆工程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对海底光缆工程的管理方式进行探讨。
1 海底光缆现状21世纪之前,国际语音服务是中国国际通信的主要服务类型。
虽然用户数量很大,但由于国际语音占用带宽较小,导致对国际带宽的需要很少。
同时,对整个网络的时延、质量、稳定性要求比较低。
只有亚欧3号、中美、中日、亚太2号、中韩等技术相对落后的海缆系统支撑着比较小量的国际业务。
21世纪以后,超长距的光传输技术高速发展。
国际海底光缆系统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国三大运营商作为国际海缆组织的成员,直接领导或参与建设了APG、EAC、TPE、AAE1、TSE-1、SMW5等多个国际海底光缆系统。
目前,我国国际海缆主要的出口集中在中国东部沿海城市,青岛、厦门、上海、汕头、福州和香港作为不同的国际海缆出口,使得中国的国际海缆通信网络已延伸至东南亚、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区。
目前,已经在中国登陆并建设完成正在商用的海缆有。
1.1 APCN2(亚太二号)海底光缆带宽:2.56Tbps。
长度:19000 km。
经过地区: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
入境地点:汕头,上海1.2 CUCN(中美)海底光缆带宽:2.2Tbps。
长度:30000 km。
经过地区: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美国。
入境地点:汕头,上海。
1.3 SEA-ME-WE 3(亚欧)海底光缆带宽:960Gbps。
长度:39000 km。
经过地区:东亚,东南亚,中东,西欧。
入境地点:汕头,上海。
1.4 EAC-C2C海底光缆带宽:10.24Tbps。
长度:36800 km。
经过地区:亚太地区。
入境地点:上海,青岛。
1.5 FLAG海底光缆带宽:10Gbps。
海底光电复合缆项目概况
海底光电复合电缆项目概况1项目背景国内海底电缆上海电缆厂做过110kV充油,宁波东方做过110kV XLPE,国外最高已到500kV充油(如正在敷设的广东湛江至海南500kV充油电缆为Nexans公司生产)。
其他红旗、汉河、中天做到35kVXLPE,有产品运行业绩的就这几家。
,这是因为大长度海底电缆装运困难,只有靠专用的海缆敷设船才能完成大长度海底电缆运输、安装敷设。
海底电缆主要用于大陆与海岛、海岛与海岛、大陆与海洋石平台、石油平台与石油平台之间传输强大电能或传输光通信信号用。
电缆单根最大长度可达几十千米或数百千米,最大重量可达千吨,敷设在海水深度为几十米到上千米的海底,整根电缆装运敷设的难度极大,必须借助专门起吊、运输设备和海底电缆上船装置来完成,生产厂必须靠近大江或大海。
超大长度高压及超高压海底电力光通讯复合缆(以下简称海光电复合缆),是海底电缆的一种特殊品种,其特点是:敷设在底长度为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海缆线路,既有传输强大电能的功能,又有传输光通信信号的功能。
高压是指电压等级在35kV及以上至110kV,超大长度是光纤和电缆的工厂软接头之间距离达3~4km,接续是在工厂加工过程中完成,单根最大长度可达几千米到几千米或数百千米。
海底光电复合缆可以节约大量能源和原材料,大大减少了工程造价,减少了非常复杂的安装敷设时间和费用。
例如:1987年1月8日由上海基础工程公司敷设成功的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上海崇明到江苏省青龙港3×110 kV三芯统包充油海底电缆,全长2607m,直径134mm,仅用两天的时间就敷入海底,一次登滩成功。
如采用三根单芯电缆,外加一根备用电缆和一根光缆逐条敷入海底,则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全部完成海底敷设。
国内渤海石油平台率先采用海底光电复合缆,其原因就是为了提高效率节省投资和敷设时间。
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大大小小的岛屿星罗棋布,有着极为丰富的海洋资源,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
海底光缆工程方案设计
海底光缆工程方案设计一、项目概况海底光缆工程是指将光缆敷设在海底,用于传输数据和通信。
海底光缆工程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连接世界各地的网络数据的重要通道。
在全球范围内,海底光缆已经广泛应用于国际、地区性和全球通信网络,并且随着信息传输速度和容量需求的增加,对海底光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就目前而言,国际上已经建成了大量的海底光缆网络,其中包括一些连接全球主要大陆的主要线路,如跨大西洋、跨太平洋等线路。
这些线路的建设既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也促进了全球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
海底光缆工程的方案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成本和工期。
本文将围绕海底光缆工程的方案设计展开论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二、海底光缆工程的主要内容1. 海底光缆的选择海底光缆是传输数据和通信的重要方式,其性能和品质直接影响到数据传输的速度和质量。
在设计海底光缆工程方案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光缆类型,包括单模光缆、多模光缆等不同类型的光缆。
此外,还需要考虑光缆的长度、带宽、保护等级等方面因素。
2. 海底光缆的敷设海底光缆的敷设是海底光缆工程的关键环节,其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光缆网络的正常运行。
海底光缆的敷设方式包括直敷、悬吊、埋地、水下固定等多种方式,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3. 海底光缆的维护海底光缆工程的维护是保障光缆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需要考虑海底光缆的定期巡检、维修、保养等工作。
4. 海底光缆的安全海底光缆工程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需要考虑光缆的防护和保护措施,以避免各种意外事件对光缆网络造成影响。
三、海底光缆工程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1. 根据需求设计海底光缆工程的方案设计应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包括网络规模、传输速度、安全等级等方面。
2. 充分考虑环境因素海底光缆工程的方案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海底的地形、水文、气候等环境因素,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太平洋海底光缆——世界首条海底高速直达光缆
太平洋海底光缆——世界首条海底高速直达光缆太平洋海底光缆——世界首条海底高速直达光缆工程总投资:10亿美元以上工程期限:1997年——2020年只要您在上网,您就会用到光纤。
这些头发丝般粗细的石英玻璃光导纤维影响着几十亿人的生活。
2006年12月26日20点25分,我国台湾省南部海域发生7.2级海底地震,造成该海域13条国际海底光缆受损,致使我国至欧洲大部分地区和南亚部分地区的语音通信接通率随即明显下降;至欧洲、南亚地区的数据专线大量中断;互联网大面积拥塞、瘫痪,雅虎、MSN等国际网站无法访问,1500万MSN用户长期无法登陆,1亿多中国网民一个多月无法正常上网,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网民也受到影响。
5艘海缆维修船经过一个月努力,才将断裂的海缆修复。
可以说,现代生活已经无法离开海底光缆,而它偏偏出了问题。
海底光缆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通信手段之一。
1986年,美国ATT公司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和相邻的特内里弗岛之间,铺设了世界第一条商用海底光缆,全长120公里。
1988年,美国与英国、法国之间铺设了世界第一条跨大西洋海底光缆(TAT-8)系统,全长6700公里,含有3对光纤,每对的传输速率为280Mb/s,中继站距离为67公里。
这标志着海底光缆时代的到来。
1989年,跨越太平洋全长13200公里的(TPC-3)海底光缆也建设成功,从此,海底光缆就在跨洋洲际海缆领域取代了同轴电缆。
铺设1000公里的同轴电缆大约需要500吨铜,改用光缆只需几吨石英玻璃材料就可以了。
与昂贵的铜材相比,沙石中就含有石英,几乎取之不尽。
此外一根头发般细小的光纤,其传输的信息量相当于一捆饭桌般粗细的铜线。
一对金属电话线至多只能同时传送一千多路电话,而一对细如蛛丝的光导纤维理论上可以同时接通一百亿路电话!据不完全统计,从1987年到2001年,全世界大大小小总共建设了170多个海底光缆系统,总长近亿公里,大约有130余个国家通过海底光缆联网。
海峡光缆1号工程方案设计
海峡光缆1号工程方案设计一、项目概述海峡光缆1号工程是连接两岸海峡两岸的一条重要通信网,作为两岸通信的重要枢纽之一,其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到海底地形、海洋环境、通信需求以及工程实施的可行性。
本工程的主要任务是确保两岸通信畅通无阻,为两岸经济、文化和人民交流提供重要的支撑。
二、海峡光缆1号工程设计原则1. 灵活适用:设计方案要保证灵活性,适应不同地质条件和气象条件下的施工和运维需求。
2. 可靠性:设计方案要保证工程设施的可靠性,确保通信线路的持续畅通。
3. 经济性:设计方案要保证经济合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 可持续性:设计方案要考虑到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保证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工程设施概况1. 海峡光缆1号工程主要包括:海底光缆、海底敷设设备、两岸接入站、线路调控设备、通信终端设备等。
2. 海底光缆设计:海底光缆采用高强度抗拉伸材料,保证光缆在深水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稳定敷设和运行。
3. 海底敷设设备设计:考虑到海底地形、气候等因素,敷设设备要考虑到稳定性、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4. 两岸接入站设计:接入站要保证设施的稳定性和通信质量,同时要考虑到建设成本和可维护性。
5. 线路调控设备设计:考虑到通信线路数量和复杂度,线路调控设备需要具备高效管理和维护功能。
6. 通信终端设备设计:通信终端设备要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要考虑到能耗和设备成本。
四、海峡光缆1号工程的技术方案1. 海底光缆设计方案(1)光缆结构设计:采用双芯光缆结构,提高传输容量和可靠性。
(2)材料选择:光缆材料选用高强度材料,确保光缆在深水环境下的稳定性。
(3)光缆防护:采用特殊防护层,保护光缆免受海水侵蚀。
(4)光缆敷设方案:采用先进的潜水船敷设技术,保证光缆的稳定敷设。
2. 海底敷设设备设计方案(1)敷设船选择:选择先进的潜水船,具备高效的作业和稳定的工作环境。
(2)敷设装备选择:选择高效的敷设设备,保证光缆的稳定敷设和保护。
海底光缆工程施工(3篇)
第1篇一、工程背景海底光缆作为全球信息传输的重要通道,连接着世界各地的网络,承载着海量数据。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海底光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我国海底光缆工程施工技术不断提高,为全球信息传输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施工准备1. 项目策划:根据项目需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工程目标、施工工艺、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
2. 施工设备:选用先进的海底光缆敷设船、潜水器、机器人等设备,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
3. 人员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技能和安全意识。
4. 施工材料:选用优质的海底光缆、接线盒、电缆保护管等材料,确保工程质量。
三、施工工艺1. 沉泥探测:使用声呐设备对海底进行探测,了解海底地形、地貌、地质结构等信息。
2. 路线规划:根据海底地形、地貌、地质结构等因素,规划光缆敷设路线。
3. 管道铺设:采用海底管道铺设船,将管道铺设至规划路线。
4. 光缆敷设:将光缆敷设于海底管道内,确保光缆在敷设过程中不受损伤。
5. 接续与布放:将海底光缆两端进行接续,并将接续后的光缆布放至登陆点。
6. 保护措施:对海底光缆进行防护,防止外力破坏。
四、施工管理1. 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2. 进度管理: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3. 安全管理: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4.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减少对海洋生物的干扰。
五、施工验收1. 工程验收: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海底光缆工程进行全面验收。
2. 运行维护:对海底光缆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总之,海底光缆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严谨的组织管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通过不断优化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我国海底光缆工程施工将更好地服务于全球信息传输,为我国信息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第2篇一、工程背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海底光缆已成为全球信息传输的重要通道。
海底光缆工程设计简介
海底光缆工程设计简介纲要从海缆的设计内容和方法、海缆系统远端供电系统的设计要乞降海缆系统APS 保护倒换方式等方面,详尽介绍了海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的重点。
0、序言跟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我国经济与世界一体化进度不停加速,国内地域间和国际间大容量、宽带化、高速率的通讯要求日趋急迫。
作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公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家产、现代社会信息流通主渠道的通讯家产迅猛发展,各种跨海峡、跨大洋海底光缆(下称海缆)工程项目日趋增加。
本文将介绍海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的重点,供广大通讯工程设计人员借鉴。
1、海缆系统设计内容及方法确立海缆的建设海缆系统的设计第一需综合考虑容量需乞降海缆路由长度等方面要素,种类,即是有中继型仍是无中继型海缆,两者在设计思路上有较大差异。
一般来说国内跨海峡地域间的海缆因为距离较短(站间距一般在400 km 以下),常常采用更经济的无中继型海缆方式,而国际间跨洋海缆因为距离很长,常常采纳中继型海缆方式。
海缆的建设种类确立以后,依据现有海缆技术水平易业务量需求展望,对海缆路由进行勘察、海缆芯数做出选择,确立出经济、合理的海缆建设方案。
海缆路由设计靠谱性,所以路由设计是海海缆登岸点和海缆路由的设计利害直接决定了海缆的安全、缆设计的重点之一,此中路由方案是重点。
海缆路由检查是海缆系统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的基础,需先对岸滩地形、地貌、地物的现场进行观察,走访大海、航道、地质、水文、航运、渔业、海产养殖、建设规划、军事及通讯等部门,采集与海缆工程有关的各方面资料,进行比较剖析,初步确立出海缆登岸点和路由方案;而后采纳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进行海缆路由勘察,以便选择安全、靠谱的海缆登岸点和路由,确立出经济合理的敷设海缆技术方案,保证海缆通讯的安全稳固;最后依据勘探确立出路由,并采纳相应的光缆和施工方式进行施工布放。
海缆路由检查流程海缆路由检查流程如图 1 所示。
注:勘察包含丈量和检查采集资料。
海底电缆设计与敷设技术研究
海底电缆设计与敷设技术研究海底电缆设计与敷设技术研究摘要:海底电缆作为连接陆地与海底设施、传输能源和信息的重要通信设施,其设计与敷设技术对于海洋工程与通信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海底电缆的基本结构及其设计要点,针对电缆敷设的过程及其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对电缆敷设技术的改进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海底电缆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海底电缆;设计;敷设;技术要求1. 介绍海底电缆是一种用于连接陆地与海底设施、传输能源和信息的重要通信设施。
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求的不断增加,海底电缆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因此,研究和改进海底电缆设计与敷设技术对于海洋工程与通信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2. 海底电缆的基本结构与设计要点海底电缆一般由电缆芯、绝缘层、外护套和铠装层组成。
电缆芯由导体和绝缘层组成,主要用于传输电流和信号。
绝缘层的材质选择要考虑到海水的腐蚀和电气性能的要求。
外护套和铠装层用于保护电缆芯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海底电缆的设计要点包括:电缆芯的选材和结构设计、绝缘层的尺寸和材料选择、外护套和铠装层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
其中,电缆芯的选材和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导体的材料和截面积选择、电缆芯的排列方式和绝缘层的布局设计;绝缘层的尺寸和材料选择要充分考虑到电缆的工作电压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外护套和铠装层的材料选择主要考虑到海洋环境的腐蚀性和机械性能的要求。
3. 海底电缆敷设技术海底电缆敷设技术是指将电缆从陆地敷设至海床的过程,其质量和可靠性对于电缆传输能力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电缆敷设技术可以分为直埋敷设和铺设敷设两种方式。
直埋敷设是将电缆直接埋入海床中,适用于水深较浅的海域。
铺设敷设是将电缆放置在海床上,通过砂袋、定位点等方式固定电缆,适用于水深较深的海域。
电缆敷设的技术要求包括:敷设船的选择和设计、敷设路径的选择、敷设速度的控制和敷设过程的监测。
敷设船的选择应根据敷设任务的要求和海域的条件进行匹配,敷设船的设计应考虑到船舶稳定性和操作方便性。
海底光缆工程方案报价
海底光缆工程方案报价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海南省某地,是一项海底光缆铺设工程,主要任务是为该地区提供高速、稳定的互联网通信服务。
本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当地的通信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工程方案根据项目需求和实际情况,我们为本项目制定了以下工程方案:1. 方案一:铺设单根光缆优点:设计、施工速度快,成本相对较低。
缺点: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维护难度相对较大。
2. 方案二:铺设多根光缆优点:提高通信网络的可靠性,一旦一根光缆发生故障,其他光缆可以自动接管通信。
缺点:成本相对较高,设计、施工时间长。
3. 方案三:采用混合方式混合方式就是结合方案一和方案二的优点,既能保证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又能降低成本,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方案。
在考虑到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建议采用混合方式进行光缆铺设,以确保通信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工程报价根据上述工程方案,我们制定了以下工程报价:1. 材料费用:根据工程所需的光缆长度、管道和电缆材料的数量和质量来计算成本。
2. 劳务费用:包括设计师、工程师、技术人员的工资以及施工队的工资。
3. 设备费用:包括施工所需的专业设备、机械、工具等。
4. 管理费用:包括项目管理、监理费用等。
5. 其他费用:包括差旅费、环保费等。
总报价 = 材料费用 + 劳务费用 + 设备费用 + 管理费用 + 其他费用。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对本项目的总报价为XXX万元(人民币),并将具体费用细化如下:1. 材料费用:XXX万元。
其中,光缆材料费XXX万元,管道和电缆材料费XXX万元。
2. 劳务费用:XXX万元。
其中,设计师、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工资费XXX万元,施工队工资费XXX万元。
3. 设备费用:XXX万元。
包括专业设备、机械、工具等费用。
4. 管理费用:XXX万元。
包括项目管理、监理费用等。
5. 其他费用:XXX万元。
包括差旅费、环保费等。
以上报价为初步估算,具体费用可能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有所调整。
海底光缆及结构概述
The armored coaxial cable sketched in Figure 4-1 should be familiar to most readers, since it has been in common use as a deepsea oceanographic tether since about 1970. It is often known as the Navy or Scripps deep tow cable, and has its most-probable origin in the 1960s as an armored lift cable for elevators and mine shafts. This cable, which is still in general use, has a number of serious design flaws.2 (1) The soft copper wires of the center conductor are too large and stiff, and the conductor becomes inelastic at a very low value of tensile strain. When the cable is subjected to severe tensile or flexure cycling, these wires are likely to “ratchet.” That is, each stress cycle can cause the center conductor to suffer another increment of permanent strain. Finally, the conductor becomes so much longer than the surrounding
海底电缆设计与敷设技术研究
海底电缆设计与敷设技术研究引言海底电缆作为现代通信和能源传输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全球信息和能源的传输。
随着全球信息化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海底电缆设计与敷设技术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海底电缆设计与敷设技术,旨在提供有关该领域的深入了解和研究。
一、海底电缆设计1.1 海底电缆的基本结构海底电缆通常由导体、绝缘层、绝缘层外护套和防护层组成。
导体是承载信号或能源传输的核心部分,绝缘层用于隔离导体与外部环境,护套用于保护绝缘层不受外界物理或化学损害,防护层则用于增加整个电缆的强度和耐压性能。
1.2 海底环境对设计的影响在海洋环境中,海水中存在着各种盐分、微生物、水流等因素对海底电缆造成损害。
因此,在设计海底电缆时,需要考虑海水腐蚀、水流冲击、海底地形等因素,以确保电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3 海底电缆的敷设深度海底电缆的敷设深度是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敷设深度不仅决定了电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影响着敷设成本和维护难度。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地形、水流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敷设深度。
二、海底电缆敷设技术2.1浅水区域敷设技术浅水区域是指水深在200米以内的区域。
在这个范围内,海底电缆的敷设面临着地形复杂、海流强烈等诸多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研人员提出了多种浅水区域敷设技术,其中包括:1.浮式吊船法:通过浮式吊船将海底电缆敷设至预定点。
该方法适用于水深较浅、海流较小的区域。
2.潜航器法:利用潜航器在海底进行电缆敷设。
这种方法适用于水深较深、海流较大的区域。
3.拖缆法:利用拖缆将海底电缆从敷设船拖至预定点。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长距离的浅水区域敷设。
2.2深水区域敷设技术深水区域是指水深在200米以上的区域。
在这个范围内,海底电缆的敷设和维护受到压力、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难度更大。
为此,科研人员提出了以下深水区域敷设技术:1. 水下机器人法:利用水下机器人进行海底电缆的敷设和维护。
这种方法可以在高压、低温等恶劣环境下进行高效作业。
海底光缆工程
国际海底光缆工程管理简介主要内容国际海底光缆系统建设的一般程序程建设阶段主作工程建设阶段主要工作建设与维护协议以及光缆运行维护中国运营商参与的工程项目及亚太区光缆简介国际光缆系统的建设投资方式 传统俱乐部光缆:主要约束文件建设与维护协议和工程总承包合同经营国际通信的运营者共同出资;按比例承担海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费用并以此比例拥有该海缆系统的所有权维护费用,并以此比例拥有该海缆系统的所有权;成立管理委员会与分委会的方式进行管理。
每个发起方各派一名代表成对程筹划供货安装投营以及继续营方代表组成,对工程筹划、供货、安装、投入运营以及继续运营方面的进程加以指导。
管委会作为各方的代表,拥有唯一的投票决定权。
私营光缆:由国际财团、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甚至海缆系统的供应商建立一个控股公司融资建设海缆系统个控股公司,融资建设海缆系统。
国际海底光缆系统建设的一般程序发起阶段(由概念至MOU签定)招标及C&MA起草阶段(MOU签后至C&MA 及总包合同签定)工程建设阶段(合同的执行)系统开通转入运营和维护发起阶段对外部的工作与主要发起方根据业务需求和网络长远规划,协商光缆的结构和主要条件,签署带有主要条款和结构的MOU。
酝酿组织结构。
对内部的工作报信息产业部申请签署MOU招评标及C&MA起草阶段(MOU期)对外部的工作成立组织结构(如下图)并开展工作 根据MOU成立组织结构(如下图)并开展工作。
IMC:管理决策层I&A:细化MOU条款,准备数据搜集会(搜集投资),细化条款准备数据搜集会(搜集投资)准备C&MA 。
IPG:准备标书(FCWG:商务条款,TOWG:技术规范书;RSWG:桌面研究报告结果),发标,回标,评标; 准备供货合同。
准备供货合同签署建设维护协议(C&MA)和总承包合同。
IMC临时采购组投资与协议分委会TOWG FCWG路由组招评标及C&MA起草阶段(MOU期)对内部的工作可行性研究和项目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底光缆工程设计简介摘要从海缆的设计内容和方法、海缆系统远端供电系统的设计要求和海缆系统APS保护倒换方式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海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的要点。
0、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经济与世界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国内地区间和国际间大容量、宽带化、高速率的通信要求日益迫切。
作为社会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现代社会信息流通主渠道的通信产业迅猛发展,各类跨海峡、跨大洋海底光缆(下称海缆)工程项目日益增多。
本文将介绍海缆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的要点,供广大通信工程设计人员借鉴。
1海缆系统设计内容及方法海缆系统的设计首先需综合考虑容量需求和海缆路由长度等方面因素,确定海缆的建设类型,即是有中继型还是无中继型海缆,二者在设计思路上有较大差别。
一般来说国内跨海峡地区间的海缆由于距离较短(站间距一般在400 km以下),往往采用更经济的无中继型海缆方式,而国际间跨洋海缆由于距离很长,往往采用中继型海缆方式。
海缆的建设类型确定之后,根据现有海缆技术水平和业务量需求预测,对海缆路由进行勘测、海缆芯数做出选择,确定出经济、合理的海缆建设方案。
1.1海缆路由设计海缆登陆点和海缆路由的设计好坏直接决定了海缆的安全、可靠性,因此路由设计是海缆设计的重点之一,其中路由方案是关键。
海缆路由调查是海缆系统工程设计和工程建设的基础,需先对岸滩地形、地貌、地物的现场进行察看,走访海洋、航道、地质、水文、航运、渔业、海产养殖、建设规划、军事及通信等部门,收集与海缆工程有关的各方面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初步确定出海缆登陆点和路由方案;然后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进行海缆路由勘测,以便选择安全、可靠的海缆登陆点和路由,确定出经济合理的敷设海缆技术方案,确保海缆通信的安全稳定;最后根据勘察确定出路由,并选用相应的光缆和施工方式进行施工布放。
1.1.1海缆路由调查流程海缆路由调查流程如图1所示。
禎逸啤境暑陆| 勘對權备•亀拈人:弊黑点相路出方崟]'翳料*位器和谁备薄「°及餐團心斟测觸定海境籍由并」握供楠测務料丼对L_勘测卩七祥遊行工收论证箭[电亜可旦逍界的厂匕略曲助见;注:勘测包括测量和调查收集资料。
图1海缆路由调查流程1.1.2 海缆路由调查主要项目及方法对预选的海缆登陆点和路由的地形、地貌、底质、水深、潮流、障碍物及人类开发活动等情况进行勘测。
按所调查的不同海水深度划分海缆路由所需调查的项目,具体如表1所示。
表1不同水深的调查项目1)布设测线和测站(大陆架和近岸调查)测量海缆路由宽度,按满足水深、旁侧声纳和浅地层剖面探测等多波束全覆盖测量布设测线及测站。
根据水深布设数量不等的测线,测线平行于路由中心线,并在垂直方向上布设足够的横向测线,以校验测深和导航精度。
2)导航定位(所有调查内容)测量采用DGPS (深海区域精度应小于20 m。
大陆架区域精度应小于10 m)进行实时差分定位,导航采用图像导航软件系统,所有导航系统同计算机系统联机。
路由勘测应采用墨卡脱投影方式,WGS-84座标系,以海图基准面(CD)为高程基准。
所有定位数据均采用计算机自动记录并存储、打印。
3)水深测量(深海、大陆架和近岸调查)近岸段测深:采用双频测深仪测量和多波束回声探测系统或相位测量系统或同相位干涉声纳测量系统,同时在作业区附近设站进行同步检测,经过声速改正、水位改正测得实际水深。
远海段测深:采用多波速探测系统进行全覆盖测量, 剖面站(测量时空上均匀分布,并能控制声速的区域变化)有测深数据采用数字磁带记录,保证测量精度。
4)海底地貌及障碍物勘测(大陆架和近岸调查)测量中应布设适当数量的声速,通过声速剖面仪进行改正,所近岸段测量:使用双频侧扫声纳系统等仪器与水深、浅地层剖面同步进行全覆盖测量,同时进行模拟和数字记录,绘制地貌图。
远海段测量:使用侧扫声纳/浅地层剖面仪组合系统和多波束回声探测系统或相位测量系统或同相位干涉声纳测量系统,同步进行全覆盖测量,测量时拖曳声纳系统拖曳位置或水下机器人(ROV )控制在水深约2/3 处,模拟和数字同时记录,并能绘制出海底地貌图。
5)海底底质(浅地层剖面)测量(大陆架和近岸调查)近岸段测量:使用浅地层剖面仪和数据采集系统等,与水深、侧扫声纳等进行同步探测,采集数据。
进行模拟记录,进行初步分析。
远海段测量:使用侧扫声纳/浅地层剖面仪组合系统,侧扫探测与多波束测量等进行同步测量,同时进行模拟和磁带记录,将浅地层剖面绘制出图。
6)海底取样与探测(大陆架和近岸调查)在上述测量的同时,还使用柱状重力活塞取样器隔一定距离对海底土壤进行样品采集,取样点设在勘测的中心线上,采集间隔视调查时所见的条件而变化,但每条测线采样点不少于3点。
取样长度为2 m,不足2 m时,再采用蚌式取泥器取表层样品,位置用GPS 定位。
先对样品的顶、底部进行十字板扭力试验,作PH值、H2S、总含硫、总C1以及其他必要分析。
然后进行土质类型、颜色、结构的目测描述和拍照,视情况进行样品弃存。
采用质子磁力仪, 对已有或侧声纳发现的水下缆线、沉船等异物进行探测、定位和标记,在水深小于 3 m 的浅海近岸区域必要时还要派潜水员下水探摸。
7)岸滩和登陆点测量(岸端调查)在海缆登陆区埋设2 根相互通视,相距小于 2 km 的水泥标志桩,建立测量基线, 使用D-GPS 定位系统和智能型全站仪进行标志桩、登陆点附近的岸滩地形、地物测量,绘制出1:1000 地形图,标出标志桩、海陆缆接头入孔和路由位置。
另外,测量中还应用手持钢钎进行地层土质和沉积物厚度调查,做好描述记录。
8)海洋开发活动调查(所有调查内容)在上述勘测过程中, 尚需对海缆路由区附近出现的海洋开发活动进行调查(如港口、航线、锚地、渔场、养殖区、旅游区、军事训练区、倾废区、已敷设海缆和管道等内容) , 并做详细记录。
目前海缆80%以上的故障都是人类对海洋的开发活动造成的,如捕鱼和拖锚行船等,因此调查海洋开发活动作为勘测主要内容之一, 尤其是易遭受船锚和渔网破坏地段的海缆路由调查。
通过试验,有的捕鱼固定网带 1.2 t锚作业,入土深度能达到 2.0 m,对于埋深1.0 m 左右的海缆危害极大,故在调查中要着重收集海洋活动的性质、内容、特征、作业规律及范围、损坏海缆的历史等资料,并根据综合分析,在海缆施工中必要的路由段落可采用绕避、深埋或有效保护等措施保障海缆的安全。
综上所述,海缆工程勘测内容主要为水深、潮流、地形、地貌、浅地层剖面、障碍物、路由定位等;特点是各项内容进行同步全覆盖测量,将测量旁扫和浅剖面等资料通过计算机有序地整理排列,并绘制出直方图,对海缆路由状况进行同位显示及说明,真实、直观、明了。
1.1.3 海缆登陆点、登陆滩地的路由的选择选定的海缆登陆点及登陆滩地应满足以下条件:a)至海缆登陆站距离较近的岸滩地点;b)避免有岩石,选择登陆潮滩较短(主要方便海缆登陆施工)以及有盘留余缆区域的地点;c)全年风浪比较平稳,海潮流比较小的岸滩地区;d)沿岸流砂少,地震、海啸及洪水灾害等不易波及的地段;e)登陆滩地附近避开其他设施或海底障碍(如电力电缆、水管、油管及其他海缆等);f)便于今后海缆登陆作业和建成后维护的地点;g)将来不会在沿岸进行治水、护岸和修建港湾的地点。
1.1.4 海缆线路路由选择海缆线路路由应避开有下列特征的地形和区域:a)河道的入口处;b)岩石地带;c)避免横越海谷;d)火山地带附近;e)大于30°的陡峭斜面,通常应为15-20 ° ;f)陡崖下面;g)2 条平行海缆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 2 n mile (3.704 km ),与其他设施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h)尽量减少与其他海缆或管线的交越;i)捕捞作业区和其他特殊作业区;j)各类锚地。
1.2海缆芯数设计海缆芯数与海缆类型有很大关系,无中继型海缆的芯数可以较大,有中继型海缆的芯数一般不超过8 芯,其芯数主要是受以下 2 方面的限制:a)远供设备功率:光放大器功耗平均为P,海缆的芯数为2n (目前海缆芯数均为偶数),海缆站间共有K个光放大器,则此段海缆系统全开通运行时功耗为Pnk,即海缆芯数与功耗是成正比的。
这些光放大器完全是由在岸端的远供设备(PFE )来提供的,故有中继型海缆的芯数不能太大。
b)维修时间:有中继型海缆往往是跨洋国际海缆,海缆站间的距离较大,海缆穿越了大洋深海区域,因而在海缆抢修时更易遭遇过多的恶劣天气。
在深海区域,当抢修船只将海缆打捞上来并修复时,可能被海浪的颠簸将修复中的海缆直接挂断,这种情况在海缆的抢修中并不鲜见,因此若海缆芯数过大,则海缆熔接时间就长,被海浪挂断海缆的几率就大,这也是有中继型海缆的芯数不能太大的原因之一。
1.3海缆设计方法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法有最坏值设计法与统计值设计法 2 种。
目前国内陆上光缆传输系统中继段和陆缆+局部无中继海缆传输系统的计算一般采用最坏值设计法,即将所有的参数值都按最坏值选取,而不管其具体分布和组合如何。
这种计算方法简便可靠,在排除人为和外界自然因素后,整个系统在寿命终了且所有富余度用完的极端情况下仍能完全保证系统的性能要求。
但采用最坏值设计法所考虑的富余度比实际情况要大,计算结果过于保守,光放大距离较短,系统的总成本偏高,并且当系统中有海底光放大器时,采用最坏值设计法,还需注意考虑接收光功率接近或超过过载点电平的因素。
有中继型海缆传输系统通常采用统计值设计法,即按预先确定要求足够小的系统先期失效概率根据相关的统计分布概率取定的参数进行系统设计。
1.4海缆系统设计中需考虑的因素海缆系统的总体设计需考虑的因素与陆地光缆系统相似,主要考虑系统的BOL 和EOL 性能和可用性要求、Q 值和光通OSNR 、系统误码性能、系统抖动性能、FEC 配置、色散补偿方式、系统可靠性、网管系统配置、施工和维护余量、供电系统配置。
1.5 海缆系统设计中余量考虑海缆系统工程设计中考虑的余量包括系统、设备和海缆的老化余量,海缆敷设施工光纤接续以及海缆系统运行维护期间的海缆修理余量等。
海缆敷设施工余量包括海缆在敷设施工时所需介入的海上接续或岸端部分的登陆接续以及陆上部分的施工接续等。
此外海上施工接续还应考虑到一些不可预见的某些因素,如台风引起的切断海缆后海缆再接续等情况。
海缆系统设计中要考虑到海缆的修理余量,这是因为在修复海缆故障时,每修复一个海缆的断点(故障点),就要介入约为2 倍海水深度的海缆及至少 2 个接头。
修理余量的取定依位置的不同分为下列几种情况:a)岸端部分(a)陆缆段(即从海缆登陆站到海缆登陆点)可按0.2 dB/4 km考虑,但最小不能小于0.8 dB。
此外,还要计入修复一次海滩连接点(即海缆登陆后的终端接头点,此接头点位于海缆登陆处,海缆在此终端后与至登陆站的光缆相连接)的接头损耗,( 2 个光纤接续损耗);(b)海缆段(即从海滩连接点至靠近岸端的第一个光放大器)可按0.2 dB/10 km考虑,也可按每段3 个修理量考虑,这里指的每个修理量包括所增加的修复海缆以及至少2个修理接续的损耗(即2倍的海水深度X修复用海缆的平均损耗+2个光缆接头的接续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