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撰写的格式要求和范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案例撰写的格式要求和范例
1、案例标题:应形式多样化,丰富化。
2、案例正文:包括三大部分,即引言、案例描述、案例反思。
3、注意问题:教学案例与教学设计区别:
所谓教学案例,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对教学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每个案例都旨在向读者讲述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引发对教育教学的思考,追寻教学事件背后的教育理念,进而用它指导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案例不能混同于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发生在教学之后,教学设计发生在教学之前,且在结构上也不同。
教学案例可以是:引言(引子)、案例描述(故事描写)、案例评析(反思)等。它可以是一个完整小片段,也可以是一节课或多次课的结果。
教学设计往往可能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策略、教学过程、…
4、教学案例举例:
说明:以下是科学课程教学案例,希望能从中借鉴。
教学案例1:科学探究从“鞋”开始---
一、引言
今天我和5年级的孩子研究摩擦力。在课的开始,我要把学生引导到摩擦力的生活体验上去,再进一步通过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课前我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看汽车轮胎等,可是总觉得离学生的真实感受有点远。直到上课前我都没想到好办法。走进课堂,心里还在思忖,怎样让孩子亲身感受一下摩擦力的存在呢?
二、案例描述:
进了教室,环视四周,发现有个孩子的脚伸在了桌子的外面。我把视线停了下来,这个孩子似乎感觉到我在看他的脚,自觉地收了进去。突然,我灵机一动,对了!他们的鞋子的底应该是可以利用一番的呀!于是我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看看自己的鞋子底部,你看到了什么?”一时间,布鞋、运动鞋、皮鞋的底都朝了天。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说有图案,有的说有花纹,有的说没有花纹。我又问:“这些花纹有什么作用呢?”有一个孩子说是为了美观,可是马上被大多数人否定了。一个孩子说:“鞋底是和地面接触的,给谁看呢?所以主要不是为了美观!”这个说法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我又追问:“那究竟是为了什么?”
马上有学生举手:“防止走路打滑。”我问:“你怎样可以证明你这个解释?”想了一会儿,他说了:“我可以一个脚穿鞋底有花纹的鞋子,一个脚穿鞋底没有
花纹的鞋子,然后走路,看哪个脚容易打滑。”同学们都笑了。我一本正经地说:“他说得不错呀!我们一起来按照他的方法试试看,看看花纹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教室里一下子就开了锅,换鞋,走下座位,在教室里走动。我发现,每个孩子都在细细地体会那种感觉,有的兴奋,有的沉思。教室里不时传来“吱吱”的摩擦声……
等坐到座位上,平静下来,他们争先恐后地报告他们的发现。这一课就这样渐渐进入了佳境。三、案例反思
习惯上,学校是严肃的地方,容不得半点出格,课堂是孩子学习的地方,我们已经习惯了严格要求下孩子毕恭毕敬地正襟危坐。在以往,别说让孩子在课堂上脱下鞋子,就是衣服扣子没扣完整也是关系到个人仪表、学习风气的大事情,需要好好教育一番。要是真的有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脱鞋,老师肯定要大发雷霆或者费尽心机地苦苦劝说了。在我临时设计这个环节的那一瞬间,我也担心会不会让孩子产生轻视课堂纪律的负面影响。但最后我还是心惊胆战地坚持了下来,实践证明,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我想,穿鞋走路是每个正常人再正常不过的生活经历,只有这样的经历才能让学生将生活和知识联系起来。科学知识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不能很快进入的原因不是缺少体验,而是缺少老师的引导。在探究一个新的知识之前,老师应该先想想这个知识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哪些现象中,应该怎样让孩子“回”到生活中。课程体系的设置决定了科学课不可能一直拉到野外去上课,课堂上的时间才是主要的。如果孩子缺少与生活世界的连接,那么科学课也是照本宣科。要让孩子能“回”到生活中,就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从孩子的角度来看怎样把知识“溶解”在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情里,在孩子对生活的“再”经历中找出原本蕴涵在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这样的探究才够自然,学得才够轻松,毫无雕凿的痕迹。
学生学习需要情境,学习情境需要真实,真实的学习情境的创设需要我们研究孩子的生活。我们成年人的生活和孩子的生活有很大不同,我们的生活中有神舟5号,他们的生活里只有同样会飞的“奥特曼”;我们的生活里有哈勃望远镜,他们的生活里只有“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和同样能对宇宙星际了如指掌的“蓝猫”、“淘气”。他们的生活和我们是不完全一样的,他们的生活里有属于他们的乐趣,有属于他们的精彩。所以我们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孩子的生活,应该进入孩子的世界去,看看他们在做些什么。在他们的玩乐中,在他们的游戏中寻找原型,搬到我们的课堂上,这样孩子才不会感到陌生,才能引发他们的遐想,激发他们创造的火花。
我庆幸我的坚持,我的这个出格的设计跟我们的教学目标没有矛盾,跟我们的教学理念没有矛盾,跟我们的思想教育、行为习惯教育也没有矛盾。我们的科学探究流行“卷入”的说法,没有亲身经历就没有真实的体验,就没有全身心的“卷入”。因为真实,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才能让孩子的科学探究活动深入到“三英里”处。
教学案例2:反向设计:源于目标和评价的“分类”探究教学
一、引言
学习做科学就意味着学习探究中的过程。12个过程组成了科学的进程:1、观察;2、分类;3、交流;4、测量;5、预测;6、推断;7、区别和控制变量;
8、陈述和验证假说;8、数据解释;10、确切的操作程序;11、实验;12、建立模型。[1]
分类是指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一定方案对物体或事件进行分组或排序。[2]在教育三角形中,有三条边,即教什么、如何教和如何评估。我在教学实践周中执教“生物的分类”时,我总在想,能否根据课标和评价目标来反向地挑选和组织教学内容来体现探究性教学呢?
二、案例描述
中心任务:分门别类的技巧
内容选择:
1、与原子的种类有关的分类
内容标准:认识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家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学习目标:说出元素周期表的含义——原子的分类系统。
学习活动:
下面这些原子应放在下面部分周期表中的哪些位置上?(括号内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氕(1)、氘(1)、氚(1)、氧(8)、氖(10)、钾(19)定义:化学家把具有相同数的原子分为一类,所有这些类别被列在一张大的表格上,叫做(质子、元素周期表)。
评价方法:课堂观察和质询,直到学生能很自动地给原子按质子数排序。
收获:在此之前,有学生曾问过我:“元素周期表怎么是按原子中的质子数的顺序编排的呢?”因为他没有理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句话中的“一类”究竟是什么意思。而教科书在对元素概念的解释时还没有同位素的概念。同位素的概念被安排在元素周期表后面。通过这项分类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理清了元素、原子、同位素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物质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