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进步主义课程理论
![进步主义课程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b13b5c6a1c7aa00b52acb73.png)
进步主义课程理论——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以后,进入了大规模的经济扩张和改造阶段。
由于大工业生产方式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到了迅猛发展。
到19世纪末,美国的工业生产已跃居世界首位。
美国社会和经济的变化与发展,必然对学校教育提出新的要求。
而在当时美国的教育领域,学校制度、课程和教材、教学方法等仍旧沿袭欧洲的旧传统,形式主义占统治地位,教育与社会实际生活严重脱离。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并经过他所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的长期试验,然后不断更新、丰富而形成的。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为了适应20世纪前后美国政治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目标在于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病,加强教育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协调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关系,改造就学校,以培养能适应急剧变化的现实生活,能动脑动手,具有一技之长的人。
杜威吸收了西方历史上众多思想家的观点,并结合现代哲学、心理学、伦理学以及实验科学的新成果,进行了批判性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一)课程概念进步主义代表人物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一书中阐述了有关儿童教育课程的理论主张。
指导和影响他的课程思想是注重儿童的需要、兴趣、能力和经验并尊重自我的首创及主动自觉学习的儿童观,这种儿童观在教育上则表现出儿童中心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深入地影响了他的课程主张。
杜威在其早期著作《我的教育信条》这一权威性的文章中,强调教育过程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心理学。
从教育的心理因素及民主观着眼,他主张教育应建立在儿童的天性、本能的基础上在他的早期著作中,根据反对传统教育的需要,尤为重视心理的因素,大力倡导儿童中心论。
杜威竭力反对传统教育消极的对待儿童,主张把儿童放在教育的中心,是儿童成为教育的主宰。
他声称: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这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
杜威的教学思想ppt课件
![杜威的教学思想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9daa7454028915f814dc262.png)
教 育目的就存在于这种过程中。他说生活是为 了更丰富、更完美的生活,教育也是为了更 丰富、更完美的教育,不能有任何外加于生 活和教育的目的。
21
他认为生长和生活是无止境的,因而也 无最后目的;儿童和青少年在生长和生活的 过程中,在扩充、提高、更新、重组的过程 中逐步成长为并最终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 这就是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
3
杜威的著作 代表作《哲学之改造》、《民主主义与
教育》、《我的教育信条》、 《教育哲 学》 、《明日之学校》 、《儿童与教材》 、 《学校与社会》、《经验和自然》、《经验 和教育》等 。
4
杜威最有影响的代表作是1916年的《民 主主义与教育》。这一著作与柏拉图的《理 想国》、卢梭的《爱弥儿》被认为是人类教 育发展的三个里程碑。
34
活动课程的设置必须为学生创设丰富的 问题情景;活动课程的设计要将学生的需要 为依据;活动课程的设计要避免沦于形式 化;要学习杜威提出的“教学五步法”的思
想 内核,合理地设计活动课的开设步骤。
35
(三)师生关系:从教师中心到民主互动 教育改革的关键仍然是观念的变革。当
民主思想真正成为我们的生活哲学,教育的 民主才真正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教育的生 长与学生的成长,现代意义的尊重教师、尊 重学生才能成为现实。
22
3、教学的基本原则: “从做中学”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
动 中学”、“从经验中学”,它使得学校里知
识的 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 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 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 展。
23
4、关于师生关系:儿童是中心 “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政变是重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99998bae33d4b14e85246888.png)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张以儿童中心,师生民主平等,这一思想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师生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时教育理论界的大多数人都主张批判师道尊严,强调要解放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向学生学习,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根据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实施启发教育。
一、学习的意义我们应借鉴那时的理论与经验,反思现在的师生关系,认真思考如何处理外来与本土、传统与现代、师生地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及其它一些与师生关系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构建比较科学的师生关系理论,建立更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杜威教育思想发展历程西方现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流派。
19世纪末出现于美国。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J.杜威是其倡导者和最主要的代表。
杜威与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C.S.皮尔斯和W.詹姆斯不同,他不倾向于把哲学看作纯学术的东西,而主张把它同人类的实际事务联系起来。
杜威力图把实用主义哲学应用于教育理论,为美国学校教育的改造设计一张蓝图。
在他的教育著作中,实用主义哲学与教育理论交融在一起。
杜威说,如果把哲学看作必然有影响于人的行为,把教育看作塑造人的理智和情感的倾向的过程,那么我们可以给哲学下的一个最深刻的定义,即"哲学乃是教育的一般理论",同时"教育乃是使哲学上的各种观点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
因此在美国,认为实用主义哲学基本上是教育哲学的一派。
(一)杜威是唯心主义经验论者,他所使用的" 实用主义"、"实验主义"、"工具主义"或"经验的实验主义"等哲学名词,基本上都是同义的,其中心概念是" 经验 "。
实用主义者认为世界上最根本的东西是纯粹的经验,正如В.И.列宁所指出的,"它宣扬经验而且仅仅宣扬经验……"。
与传统的经验主义不同,杜威认为经验是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影响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f874a12b9d528ea80c77967.png)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影响浅谈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影响孙欣宇摘要:杜威(JohnDewey,1859—1952)是现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将实用主义哲学与美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论,对美国以及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对他的教育思想的评价曾经大起大落,褒贬不一,他成为美国历史上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
本文试就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它对美国现代教育的影响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美国现代教育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建立是在对时代变革,科学发展和教育冲突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首先是美国当时时代背景的要求。
自工业革命以来不到100年的时间里,美国社会发生了迅速,广泛和深刻的变化,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中,整个社会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科学技术带给人们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惊人变化,因此崇尚科学,提倡探究和创新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次,实用主义哲学在当时的美国大行其道,这种哲学思想虽然不是在美国发端,但是经过美国哲学家皮尔思和詹姆士的发展后,理论体系逐渐成熟。
杜威作为一名实用主义哲学家,一方面在进一步完善实用主义哲学的同时,在密执安大学任教授期间,对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试图把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①杜威探索“现代教育”即发端于此。
同时,他能够将他所掌握的机能心理学,工具逻辑学和社会有机论等作为研究“现代教育”的工具,将实用主义运用到教育领域;再次,传统的认识论在此时遭到了批判,传统认知论的地位在此时也受到了挑战和批判。
传统认知论在认知问题上是以“知识旁观者”的理论出现的。
知识是对实在的“静态”的把握和关注,这种认知论割裂了认知主体与被认知对象的关系,造成了认知主体的被动,在现代科学的面前越来越站不主脚,而杜威指出:“知识的获得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而是‘探究’的过程。
”②美国传统教育诸如“知行分离”的弊端遭到了许多人的批判,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以知识讲授和教师为中心,儿童进行学习的活动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d179487dcaaedd3382c4d31a.png)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基础1.实用主义哲学杜威是美国继皮尔士、詹姆斯之后的第三位实用主义大师,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有用即真理”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经典表述。
以往哲学是由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部分组成,分别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用三个问题。
杜威认为“是什么”的问题,应由科学,而不是由哲学来解决。
“为什么”和“有什么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人们往往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目的是为我所用。
因而,实用主义哲学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只相信人的经验。
人的经验就是真理的尺度。
有用的就是真理,没有用的便是谬误。
以事物的多样性而抹杀事物的共同性,以事物的多变性而抹杀事物的永恒性,以事物的价值形态取代事物的实体形态。
实用主义哲学实质上是一种建立在唯心主义世界观和认识论基础之上的价值哲学。
杜威认为哲学的意义在于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
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教育问题。
因而,他把哲学和教育等同起来,既然其哲学是价值哲学,那么他的教育哲学也就是教育价值哲学了。
其教育哲学是为解决教育问题提供理论的。
2. 社会个人主义的社会观杜威从“人性论”观点出发。
并接受了实证主义者的“庸俗进化论”的社会学思想,把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原因看作是带有人类原始本性的个人的结合。
社会既然是人性的组合,因此教育在改进社会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要使社会进步,只需要采取发展人性、激发智慧的教育方法,而无需进行阶级斗争。
杜文这种把教育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而反对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的观点是改良主义。
即通过对个人的教育达到社会改良的要求。
3 生物化的本能论心理学杜威认为,心理活动的实质就在于有机体处于一种本能的需要,而采取一定的行动来适应环境,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
(他指出人有四种基本的本能:制造本能、交际本能、表现和探索的本能。
由这四种本能的需要产生了人的四种兴趣,即制作、语言、社交和艺术表现与探索发现的兴趣。
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cb9ecd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3.png)
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以实用性、实现目标为导向,是对现有教育体系的一次
反思和改革。
主要内容如下:
一、重塑课堂
1、以目标为导向:把学习过程中的终点作为最初的设想,建立目标意识,激励学
习者;
2、突出实用性:力求由抽象转向具体,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实践性;
3、激发学习热情:以实用教育的对话式互动,激发学习者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
4、发现学习者的潜能:以新的课堂体验,探索学习者的潜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强化学习者能力
1、发展多面手的思维:重视学习者的综合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批判思考、分析
思维、解释思维、概括思维、比较思维等;
2、强化实际能力:努力改善学习者的社会技能,培养他们的沟通、实践、团队合作、组织等能力;
3、提升学习者竞争力:联系实际,根据不同职业和行业实际特点,加强学习者的
行业动向熟悉能力,有助于他们融入体制。
三、提高学习效率
1、注重基础:以建立扎实的学习基础为目的,在落实过程中,避免过度理论化和
空泛的概念;
2、引导分析:引导学习者进行分析拆解,分析事物之间的关联和内在规律;
3、重视主动学习:转变被动学习模式,激励学习者主动思考,培养形成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生活兴趣
1、培养智慧品质:倡导学生了解社会及历史的变化,提升他们的思考和智慧能力;
2、关注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解释,学会分析并采取行动,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
3、营造良好气氛:通过安全、健康、尊重他人、互助合作等方式,打造一个让学生成长、学习、愉悦的学习氛围。
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05b546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4.png)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是一种与传统学校教育不同的一种教育方式,主要由美国著名的
实用主义哲学家约翰·杜威在20世纪初提出的,它着力于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一是强调实践中的学习,注重实践活动如实验、
观察、演示等中获得知识,为学生提供一种实践性的学习和发现知识的机会;二是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主动的,而且是有目的的,强调学习的目的和
价值;三是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认为学生应该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是重视学习的实效性,强调学习的效果,即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实效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习。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更注重学生的实践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的实效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a0b3d682af1ffc4fff47ac70.png)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所著《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
英美学者把它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卢梭的《爱弥儿》并列,并称他创立的反映时代剧变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思想是“美国天才的最深刻、最完全的表现”。
杜威于1859年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州风景秀丽的农业小镇柏灵顿。
1884~1894年任教密执安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期间,逐渐清晰地认识到中小学课程内容贫乏,感到当时流行的赫尔巴特五段教学法机械呆板,与他童年学习时的枯燥情况类似,顿然产生了教改的要求。
于是他便由课堂的理论讲授者,进而成为教育革新的酝酿者。
杜威于1894~1904年任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主任,这十年是他改革教育的尝试阶段。
他于1896年创立实验学校,以他的哲学和心理学为根据,着手教育创新。
1904年杜威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他任教该校达26年之久,和孟禄、康德尔、桑代克等教育史家、比较教育学家和教育心里学家,共同铸成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黄金时代。
他推动学校革新,曾于1915年著成《明日之学校》。
他经历长期教育实践和研究,在他57岁时,即1916年,终于著成经典性的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一套具有完整体系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从此建立起来。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内容丰富,现简要地介绍如下:1.关于教育的本质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
1)“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儿童的发展就是原始的本能生长的过程,因此,杜威又强调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
”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ff6790191711cc7931b716d4.png)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杜威用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作为武器,在批判传统学校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无目的"、"从做中学"等观点。
1."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
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
"在他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
"因此,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由于生活就是生长,因此,杜威还认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
我们如要度量学校教育的价值,要看它能否创造继续不断的生长欲望,能否供给方法,使这种欲望得以生长。
"在他看来,所谓的"生长"就是指儿童本能发展的各个阶段,不仅包括身体方面,而且也包括智力和道德方面。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使教育得以继续进行下去。
2."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型的社会。
"在他看来,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学校作为一种制度,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个雏形的状态。
在学校里,必须能够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如同他们的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所上所经历的过程。
这样,"使得每个学校都成为一种雏形的社会生活,以反映大社会生活的各种类型的作业进行活动…。
当学校能在这样一个小社会里引导和训练每个儿童成为社会的成员,用服务的精神熏陶他,并授予有效的自我指导的工具,我们将有一个有价值的、可爱的、和谐的大社会的最深切而最好的保证。
"3."教育无目的"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这是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教育目的就在于这种过程中。
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教育思想探析PPT课件
![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教育思想探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555210f705cc1754270976.png)
代末——50年 布里奇曼、刘 第一次结合,产生了布里奇
代
易斯、莫里斯、曼的操作主义,刘易斯的概
胡克
念论实用主义,莫里奇的科
学经验主义。
20世纪60年 代起
代表人物: 把实用主义的某些传统观点 蒯因、普特南、与其它哲学流派的某些观点 罗蒂、伯恩斯 结合到一起。 坦
20
③ 实用主义哲学的主要观点
反对二元论 重视经验 强调认识与实践的不可分割,认识依赖于实践,实 践受惠于认识成果,不管是理论还是价值目标都应当 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 在真理观方面,强调实用性,强调真理与价值的不 可分割。认为“有用即真理”,用后果来判断指导这 一行为的理论是否正确。 强调事实与价值的有机统一。
柏拉图、勒内•笛卡尔、伊曼努尔•康德、乔治•W•F•黑格尔
③作为一种教育哲学的理念论
教育目的:追寻真理;自我实现;发展品格 教育方法:整体式的学习 课程:教会学生学会思考 教师角色: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榜样
2021/7/24
7
2、改造主义与教育
①主要的前提假设:
社会需要不断改造或变更; 这种社会变化需要对教育进行重构,也需要将教 育作为改造社会的手段。
训练方法需要哲学的根据 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重结果轻动机,注重 奖惩。 康德的道德学说:主张动机为善恶的对象。
2021/7/24
5
二、教育的一些哲学基础
理念论
实用 主义
教育的哲学基础
改造 主义
存在 主义
分析 哲学
2021/7/24
6
1、理念论与教育
①基本观点
观念(idea)是唯一真实的存在
②代表人物
②代表人物:
乔治•S•康茨、西奥多•布拉梅尔德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有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有](https://img.taocdn.com/s3/m/11d71c8ac5da50e2534d7f10.png)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有:1.批判传统教育理论不顾儿童个性特点和社会生活不断变化之需要。
2.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学校即社会。
3.强调儿童中心,批评旧教育的重心在教师和教科书上,认为儿童才是教育的中心,如同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一样,教师的作用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来组织和指导学生的活动。
4.重视儿童的经验、兴趣和需要,强调儿童发展的主动性、创造性,强调以儿童为主体的教学实践,即做中学。
5.认为教育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完成的过程,主张师生平等。
杜威提出,“要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两方面都是作为平等者和学者来参与的。
”[1]也即是说,实用主义教育在强调儿童中心的同时,也主张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盛行,是从杜威在1919年——1921年访华期间开始的。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教育界成了最时髦的观点,一些深受其影响的教育家或教育学者师生关系的思想观点体现了这一特点。
(一)批判旧教育一味强调教师权威、压制儿童在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当时我国大多数教育家把他们新型师生关系的理论或思想建立在对旧教育猛烈批判的基础之上。
他们认为在旧教育中,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个性受到压制,没有任何地位。
他们对旧教育的师道尊严深恶痛绝,认为应该打倒教师的权威。
1920年2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第7卷第3号中激愤地写道:“中国的学校,简直是害人坑,是黑暗牢狱”。
张宗麟于1931年专门写了《打倒师威》一文,文章一开始就描绘了一个可怕的教师形象:“手拿教鞭,坐着虎皮,装起一副判官式的冷脸孔,搭起又酸又臭的空架子,吓得天真活泼的孩子都象小鬼罪犯”。
文章从教师为什么要摆师威,打倒师威的理由,怎样打倒师威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大声疾呼:“打倒师威,建设师爱!”陶行知认为:“大人赐给小孩子的,是一个恐怖的世界。
日里听了恐怖的话,夜里还要做恐怖的梦咧。
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03f9a3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7.png)
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杜威(John Dewey)是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了教育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杜威主张的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1学生为中心:杜威认为,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2经验主义教育:杜威认为,学习应该以经验为基础,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注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解决问题的能力:杜威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的能力。
4社会性教育:杜威主张教育应该具有社会性,通过学习社会知识和社会技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他们成为有用的社会人才。
总之,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注重解决问题和发展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99998bae33d4b14e85246888.png)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张以儿童中心,师生民主平等,这一思想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师生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当时教育理论界的大多数人都主张批判师道尊严,强调要解放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向学生学习,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根据学生个性心理特点实施启发教育。
一、学习的意义我们应借鉴那时的理论与经验,反思现在的师生关系,认真思考如何处理外来与本土、传统与现代、师生地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及其它一些与师生关系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构建比较科学的师生关系理论,建立更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杜威教育思想发展历程西方现代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流派。
19世纪末出现于美国。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J.杜威是其倡导者和最主要的代表。
杜威与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C.S.皮尔斯和W.詹姆斯不同,他不倾向于把哲学看作纯学术的东西,而主张把它同人类的实际事务联系起来。
杜威力图把实用主义哲学应用于教育理论,为美国学校教育的改造设计一张蓝图。
在他的教育著作中,实用主义哲学与教育理论交融在一起。
杜威说,如果把哲学看作必然有影响于人的行为,把教育看作塑造人的理智和情感的倾向的过程,那么我们可以给哲学下的一个最深刻的定义,即"哲学乃是教育的一般理论",同时"教育乃是使哲学上的各种观点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
因此在美国,认为实用主义哲学基本上是教育哲学的一派。
(一)杜威是唯心主义经验论者,他所使用的" 实用主义"、"实验主义"、"工具主义"或"经验的实验主义"等哲学名词,基本上都是同义的,其中心概念是" 经验 "。
实用主义者认为世界上最根本的东西是纯粹的经验,正如В.И.列宁所指出的,"它宣扬经验而且仅仅宣扬经验……"。
与传统的经验主义不同,杜威认为经验是有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的主要观点
![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的主要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1faf08d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1.png)
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的主要观点
一、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呀,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得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教育就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
比如说,咱们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就得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得上,不能光会纸上谈兵。
就像学做饭,不能只在书本上学理论,得亲自下厨实践才行。
二、学校即社会
他觉得学校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不能和社会脱节。
在学校里,咱们得像在社会中一样,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解决各种问题。
不能把学校当成一个封闭的象牙塔,只知道埋头读书。
比如参加社团活动,就像是在模拟社会中的团队合作。
三、从做中学
杜威强调要从实践中学习,不能光听老师讲。
通过自己动手做,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就好比学骑自行车,光听别人讲怎么骑是不行的,得自己上去骑一骑,摔几次跤,才能学会。
四、以儿童为中心
他主张教育要围绕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来进行,不能强迫儿童接受成人认为重要的东西。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想法,教育得尊重他们。
比如说,如果一个孩子对画画特别感兴趣,那咱们就多给他提供画画的机会和指导。
杜威的这些观点让教育变得更加贴近生活、注重实践,也更加关注咱们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啦。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35c941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5.png)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爱德华·杜威(Edward L. Thorndike)是美国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努力把实用主义作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对后来的研究起到了
重要的作用。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以强调学习者自身实践发展、实用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思想。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个
体的自我实践发展,以实践为导向,以实用性及其有益于实际应
用为思想内核,以培养成人社会中技能、实践能力为理念。
其原则为:
实用主义教育要追求应用纯熟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真切的实践和了解;要求学习者激发自我实践发展的
潜力,在实践中进行实践,进行思维训练,增强思考能力与分析
能力,使学生根据不同情形、不同任务调整教学方式,自主实现
自我实践发展。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是在紧跟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
把学习的重点放到技能训练、多元文化环境的融合与适应、增强情技能、鼓励创新等方面,鼓励学生发掘潜能,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而非单纯的知识模式学习。
例如,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对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学习和掌握实用技能,例如口语、读写、演练等;采用多学科、多层次,形成跨学科学习形式,融合实用技能,多角度发掘学生的潜能,为其学习发展提供必要条件;灵活配置教学方法,科学设计实践内容,激发学习活力。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注重对学习者的能力发展
通过实践活动的形式来培养其实践能力,注重学习者的生活实践发展,以及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施展才能的能力,注重个体的实际应用实践,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效的推动现代教育发展。
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4d967c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9.png)
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实际生活情境
和社会问题,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推崇自主、合作、探究和实
践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核心理念包括:
1.学生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更多的决策权和参与度。
2.学生的发展、兴趣及需求应该直接与教学内容相关。
3.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强调实践和体验的方式。
4.教学过程应该强调“学生至上”的原则,并在学生参与度、对话和
协作等方面开展活动。
5.学习的实际应用和社会意义应该得到有效地关注和支持。
在杜威实用主义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支持者,在学生的学
习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开展有益的交互活动,以促进学生发展自主性、合作性等重要品质。
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践项目和探究主题,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实现学习教育的全过程掌控。
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9d64316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5.png)
简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主要内容:
一、实用主义教育观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利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重视实用教育的社会性和实践性,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实践;
3、强调实习实训,让学生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4、让学生在体验、探索的过程中,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有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实用主义教学方法
1、实施“精英计划”:强调学校教学时应把少数特长生和少数特殊环境下存在
的智力优势特长学生作为重点;
2、重视质量教育:让学生在体验、探究中获取知识,加深他们对现实社会的
认知,建立自身的心理素质;
3、实践教育:重视实际实践,让学生接触现实的实践形式,丰富他们的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现能力;
4、实习教育:促使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在成功的社会实践中,让学生体验成
功的乐趣;
三、实用主义教育的特点
1、把学习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形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一体化;
2、注重学生个性与发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独立分析、自主学习的能力;
3、注重理论和工作,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把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的能力;
4、强调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2021宁德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2021宁德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9cbda5a0f242336c1fb95e6c.png)
2021宁德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模块中,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现在以下8个方面。
①教育与生活,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
强调教育是生活的过程,生活扩大并启迪儿童的经验,刺激并丰富儿童的想象。
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与社会生活、与儿童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杜威又提出“教育即生长”的观点。
强调教育就是生长的过程,不仅指身体的生长,也指智力和道德的生长。
②学校与社会。
针对传统教育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病,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观点。
强调儿童的社会生活是其一切训练或生长的基础。
要指导儿童参加社会活动。
对学校应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学校必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必须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能相互影响。
③经验与课程。
在“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一思想指导下,杜威强调课程教材必须心理化,即在课程教材和心理之间建立联系,并在儿童的生活范围内吸取和发展它,以便克服传统学校课程重视经验的逻辑而忽视经验的心理的弊病。
主张心理化的课程教材应该以儿童现实生活的经验为根基来组织。
④知与行。
从批判传统学校静听的教学方式出发,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观点。
强调“从做中学”是人自然发展进程的开始,是儿童欲望的表现和兴趣的所在。
通过“从做中学”,使儿童掌握如何做的知识和能力。
“从做中学”的内容包括艺术活动、手工训练以及要动手的科学研究等三个方面,其意义在于体现现代教育的特征,有助于儿童的整体发展,引起课程教材的改革。
⑤思维与教学。
壮威提出了“如何思维”的命题。
强调成功的教学应该能够唤起儿童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最好的思维方式是反思性思维。
反思性思维的过程分5个阶段(史称思维五步),教学过程也可相应地分5个阶段(史称教学五步)。
⑥教育与职业,杜威主张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强调在一个真正民主的社会中,职业教育应成为整个教育计划的一部分。
职业教育不是狭窄的职业训练,而是使学生获得与普通教育结合的职业训练。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8713369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c.png)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基础1.实用主义哲学杜威是美国继皮尔士、詹姆斯之后的第三位实用主义大师,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有用即真理”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经典表述。
以往哲学是由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部分组成,分别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用三个问题。
杜威认为“是什么”的问题,应由科学,而不是由哲学来解决。
“为什么”和“有什么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人们往往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目的是为我所用。
因而,实用主义哲学否定规律的客观性,只相信人的经验。
人的经验就是真理的尺度。
有用的就是真理,没有用的便是谬误。
以事物的多样性而抹杀事物的共同性,以事物的多变性而抹杀事物的永恒性,以事物的价值形态取代事物的实体形态。
实用主义哲学实质上是一种建立在唯心主义世界观和认识论基础之上的价值哲学。
杜威认为哲学的意义在于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
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教育问题。
因而,他把哲学和教育等同起来,既然其哲学是价值哲学,那么他的教育哲学也就是教育价值哲学了。
其教育哲学是为解决教育问题提供理论的。
2.社会个人主义的社会观杜威从“人性论”观点出发。
并接受了实证主义者的“庸俗进化论”的社会学思想,把人类社会形成的基本原因看作是带有人类原始本性的个人的结合。
社会既然是人性的组合,因此教育在改进社会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要使社会进步,只需要采取发展人性、激发智慧的教育方法,而无需进行阶级斗争。
杜文这种把教育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而反对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的观点是改良主义。
即通过对个人的教育达到社会改良的要求。
3生物化的本能论心理学杜威认为,心理活动的实质就在于有机体处于一种本能的需要,而采取一定的行动来适应环境,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
(他指出人有四种基本的本能:制造本能、交际本能、表现和探索的本能。
由这四种本能的需要产生了人的四种兴趣,即制作、语言、社交和艺术表现与探索发现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章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杜威生平和著作:1.生平:•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新大英百科全书》(1979年版) :“20世纪上半期美国教育改革中所谓进步运动的卓越思想家”•巴黎大学(1930年):“美国精神的最深刻、最完全的表现”, “杜威的教育学说,不仅塑造了现代的美国教育,且影响了全世界”。
•1859年10月20日生于美国佛蒙特州的一个村庄,父亲是个零售商人。
•1875年,入佛蒙特大学读书。
•1879年,大学毕业后曾在中学任教。
•1882年,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兼教该校哲学史课。
•1884年,获得博士学位。
•后历任密执安大学哲学讲师和助理教授(1884—1888)、明尼苏达大学哲学教授(1888—1889)、密执安大学哲学系主任(1889—1894)等。
•1894年,到芝加哥大学担任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系主任。
•1896年,创设了芝加哥实验学校(通常称“杜威学校”,维持8年后关闭)•1904年,哥伦比亚大学任哲学教授,退休后又任该校荣誉(退休)教授。
据杜威自己回忆,芝加哥的十年对于他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关键的时期。
芝加哥实验学校的经验成为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
在哥伦比亚大学时期,杜威写下了大量的著作,并以他的著作和活动推动了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
•此外,他还广泛地参加了学校以外的学术和社会活动。
•1952年6月1日,杜威在纽约去世。
•他一生著述甚多,涉及政治、哲学、心理、教育、伦理学、逻辑、宗教、社会学等领域,一共有30多部著作和近千篇论文。
2.主要教育著作•《我的教育信条》My Pedagogic Creed(1897)•《学校与社会》The School and Society (1899)•《儿童与课程》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 (1902)•《民主主义与教育》Democracy and Education(1916)•《经验与教育》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1938)等。
二、杜威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一,杜威的教育思想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美国在经历了南北战争之后,正处于扩张和大发展的时期。
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实验科学和工业技术的最新成就,以及海外市场的开辟等等,美国的经济迅速地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
可是,美国工人所受的剥削更加残酷,城市和农村生活激烈变化和严重失调,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不断出现,因此,阶级分化和阶级矛盾愈益加深。
第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美国工人运动日益高涨。
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和积极展开活动,构成了对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实际威胁。
第三,在教育领域中,自19世纪上半期以来,美国公共教育有了迅速的发展,但学校制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还是继承欧洲大陆和英国旧学校的传统,形式主义的、呆板的教育仍占统治地位。
▲杜威严厉地批评了传统教育的弊端(1)学校同社会生活隔离;(2)课程与儿童需要及现实生活需要脱节;(3)教学是灌输式的,学生充当消极的听众的角色;(4)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监督者或独裁者。
这些弊病造成的后果是:(1)造成学校的最大的浪费,学校不可能利用儿童在家庭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经验;学校成为“书本的学校”:(2)破坏了教育的统一性,造成了儿童生命的浪费;(3)阻碍了儿童思维的发展;(4)由于传统课程教材本身不适应个人需要和个人能力而失去了教育价值;(5)课程和教学方法划一,使儿童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6)造成教学双方在精神上的紧张。
▲杜威主要从四个方面肯定了进步教育运动(1)进步教育运动是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和冲击,进步学校的各种实验是对陈腐的学校制度的抗议;(2)教育是以儿童生活在其中的那个世界为基础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能使人的所有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3)进步教育运动使学校生活发生了富有意义的变化:在进步学校中气氛活跃,学生有较浓的学习兴趣、较多的自由和独创精神,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有较多的合作,有较多的实践活动和创造性活动,有较多的反省思维,在团体生活中有较多的民主方式,学校较注意培养适应社会的职业能力;(4)推动教育理论的变革和发展。
但杜威对进步教育运动也提出了一些严肃的批评。
他批评进步教育运动的“儿童中心”学校的主张,批评该运动忽视对课程和教材的组织,批评运动所采用的绝对的思维方式。
杜威对进步教育运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认为进步教育运动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有限的,教育革新实验缺乏周密的计划,这个运动仅仅是一个与教师有关的运动,对科学方法的重要性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它自身还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它的道路是崎岖的。
三、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一)实用主义哲学(1)实用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美国早期没有自己的哲学。
直到19世纪70年代以后,才产生了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
实用主义哲学最初产生于美国的哈佛大学。
✓实用主义最初产生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詹姆士宣布了实用主义作为一个哲学运动的开始。
(2)实用主义哲学观第一,真理观在詹姆士看来,思想、观念的真否,主要看它含义的效果,能否适用到应用的地方,能够发生应用效果的,是真的,否则是假的。
第二,经验论在詹姆士的思想中,经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硬印到被动的心上,经验是活动的、冒险的、变迁的、进取的。
(二)政治学基础(民主主义)(1)民主主义的重要性。
在社会政治观上,杜威十分强调民主主义的重要性。
可以说,他比西方任何的教育家更多地使民主主义和教育趋于有机的统一。
(2)民主与教育的有机联系。
在那些为民主主义服务的方法中,杜威把教育看作社会改良的首要工具,认为民主主义与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重要的和有机的联系。
民主主义社会最需要教育,且为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和要求,要求教育使人获得有效地参与共同生活的经验,“使每个人都有对于社会关系和社会控制的个人兴趣,都有能促进社会的变化而不致引起社会混乱的心理习惯”。
_____(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第163页)(三)心理学基础:机能主义心理学✓儿童是和他们的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积极而能动的机体。
✓儿童学会适应环境并与社会成功合作的基本途径就是直接参与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这就是教育的基本方式。
✓杜威继承詹姆斯的生物本能论的心理学观点。
认为:儿童的能力、兴趣、需要和习惯都建立在他的原始本能上,儿童心理活动的实质就在于其本能的发展过程。
人的本能与冲动是潜藏在儿童身体内部的一种生来就有的能力,基本上是原封不动地一代代传下去的。
在儿童身上潜藏着四种本能:语言和社交的本能、研究和探索的本能、制作的本能和艺术的本能,其中最重要的是制作的本能。
✓儿童生来就潜存着四种本能,分别表现为四种活动:1.语言和社会的本能及其活动;2.制作的本能及其活动;3.研究和探索的本能及其活动;4.艺术的本能及其活动。
✓“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四、杜威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教育的本质(什么是教育)1.心理学:“教育即生长”;✓“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教育就是不问年龄大小,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的事业”。
✓批判内发论、外铄论。
✓杜威从其生物学化本能论心理学出发,认为教育就是促进儿童本能生长的过程,即教育的本质和作用就是促进儿童的本能生长。
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并成为他的教育理论甚至整个现代派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核心要求。
✓同时重视环境的作用。
既要正视儿童的需要,又要提供相应的环境,以便使两者相互作用。
2.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即生活”;✓杜威又提出了教育的本质即生活的观点。
他指出,儿童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
根据“教育即生活”,杜威又提出“学校即社会”。
要求把学校办成和现有社会制度一样的环境,以便从中培养出能完全适应当前社会生活的人。
✓“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3.知识的角度:“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
经验:克服了经验与理性的对立→经验过程即理性过程拓宽了经验的外延→经验是人身心构成要素的全面改造、发展和生长。
经验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经验的“交互作用”原则教育是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二)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教育无目的: “教育本身并无目的。
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民主主义和教育》p114)•教育目的要因人而异:“一个教育目的必须根据受教育者的特定个人的固有活动和需要(包括原始的本能和习惯)(同上p114)”;如果家长或教师提出他们‘自己的’目的, 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当目标,这和农民不顾环境情况提出一个农事理想,同样是荒谬可笑的。
(同上p113)”•教育当然要有社会目的,学校要培养出适合社会生活需要的人,这是教育的归宿点;•但是这种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是通过儿童按其有特点的发展(生长)而实现的,教育的目的不应排斥教育的出发点——儿童,正如两点成一线那样,要把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统一起来,综合考虑。
(三)关于教学方面的主张1、从做中学是杜威教育理论的基本原则,实际上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他认为,儿童应该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
教学不应直接注入知识,而应诱导儿童全身心地参加活动,在活动中以迂回的方式无意识地获取经验和知识,于是就应“从做中学”。
做是根本;没有做,儿童的学习就没有依托。
杜威提出要充分利用儿童的游戏本能,让他们以活动为媒介间接学到知识。
“从做中学”强调的是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并且依附于儿童的现实生活。
教学要为儿童设想,以儿童心理为根据。
2、课程方面•在课程理论方面,杜威也要求学校的课程和教材应适合社会的需要,并且同社会生活直接联系起来,使儿童充分了解社会,过好社会生活。
但他强调要更多地顾及儿童的发展程度和不同儿童的特点与经验。
他猛烈抨击当时美国的学校课程片面、狭隘,如同纯知识、纯学术的研究,不符合当时大工业和科学发展的需要,也不适应儿童的学习能力与特点。
•杜威根据他的课程理论,拟定了一套以社会性的作业为中心的课程和教材。
杜威芝加哥实验学校的课程就是由相互联系的种种活动作业的计划所组成的,这些活动是以社会生活,尤其是美国的社会历史生活为主线而联络贯穿起来的。
课程组织:主张活动课程,反对纯粹的学科课程;主张以活动来综合知识,反对分科课程。
“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