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普通语言学概要》重点笔记

合集下载

语言学概要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要复习资料

语⾔学概要复习资料普通语⾔学概要复习资料完整版第⼀章语⾔与语⾔学第⼀节语⾔⼆、语⾔是符号系统1、什么是符号?它有哪些因素构成?符号是⼀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来表⽰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符号包括了形式和内容(意义)两个⽅⾯的要素。

形式和内容互相依存。

2、符号和征候的区分?符号和所标记的事物是具有约定性的(或者是由某些⼈规定,或者是社会习惯),⽽征候与它所标记的事物之间往往具有⾃然(本质或必然)的联系。

3、符号的分类:象征(有⼀定的含义,有⼀定的理据)狭义的符号(没有理据,任意约定的)4、语⾔是⼀种符号系统?语⾔具有符号的⼀切特征:语⾔是由语⾳和意义两个⽅⾯统⼀构成。

语⾳和意义在具体的语⾔中统⼀于⼀体,密不可分,⼆者互为存在条件。

语⾳和语义的联系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个⼈不能任意改变这种联系。

注:具体来说语⾔中的词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类是“哈哈”“啊”等叹词,它们可以说是⼈类感情的本能的反应,可以归⼊征候。

⼀类是“哗啦”“汪汪”等拟声词,⽤事物所发出的声⾳来记录事物本⾝,和事物间有着⼀定的联系,但同⼀种事物的声⾳在不同的语⾔中往往有着不同的记录,也体现了它的社会约定性,可以归⼊象征。

剩下的语⾔中绝⼤多数的词,它们的⾳和义之间关系完全是社会约定俗称的,没有任何理据可⾔,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狭义的符号。

5、语⾔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任意性和线条性是语⾔符号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

语⾔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符号的⾳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什么样的“⾳”去表达什么样的“义”⼈们说不出什么道理,完全由社会约定,这种⾳义关系⼜叫约定性。

语⾔符号的任意性是就语⾔创制时来说的,语⾔符号⼀旦形成,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执⾏就具有强制性,因⽽也就表现为⼀定的稳固性(可变性)。

——民族性;——时代性语⾔符号的线条性是指符号的使⽤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个符号跟着⼀个符号依次出现。

语⾔符号的排列只能成⼀条线,线条性限制了语⾔在组合时的空间位置。

普通语言学概要提纲(DOC)

普通语言学概要提纲(DOC)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财富”一、什么是语言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工具。

二、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动物的“语言”和人类语言的本质区别:(一)人类语言的功能开放性和动物“语言”的功能相对封闭性(二)人类语言结构的任意性、离散性、层级性和动物语言结构的简单性。

(三)人类的语言是可以学习和传授的,动物语言则是与生俱来的。

三、幼儿怎样学会说话1、模仿说2、天赋说3、认知说第二节语言是符号系统一、语言和言语在语言学中说话是一种复合现象,至少可以分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张口说话的动作,称为言语动作或言语行为;二是说话所用的单位(材料)和规则,由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子系统组成,称为语言;三是说出来的话,称为言语作品。

我们也可以把一和三统称为言语,它和二形成言语与语言的对立。

言语可以总结为“个人说的行为和结果”,它是对语言的运用及其成果。

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是语言的存在形式;语言是抽象的系统,言语是其具体的运用;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二、语言的符号性(一)符号1、含义符号就是人们约定的,代表某种事物的标记。

2、特点(1)符号都具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

内容即是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即“所指”;形式是可以为人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外在形式,即“能指”。

(2)符号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一般没有天然的联系。

3、分类(1)从符号的形式作用的感觉器官不同,可以分为听觉符号、视觉符号、触觉符号等。

(2)从符号的内容和形式之间有无联系上,可以把符号分为象征性符号和任意性符号。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形式是语音,内容是语义。

(二)语言符号的特点1、音义结合的任意性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这是源于索绪尔的观点。

所谓任意性即音义结合的任意性。

什么样的声音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任意的。

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即是它们之间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完全是由使用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普通语言学概要(第四章第一节 词义)

普通语言学概要(第四章第一节 词义)

普通语言学概要(第四章第一节词义)第四章语义语义可大致分为词义和句义两大类。

第一节词义一、词义(一)词义的含义词义就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负载的全部信息内容。

词义包括理性意义、附加意义和语法意义。

一般所说的词汇意义指理性意义和附加色彩。

就是词典中对词项所作的说明。

如“书”:成本的著作;信;文件等。

本章讨论的词义只限于词的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

词的语法意义我们将在语法一章中讨论。

(二)词义三角词义是用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

那么,词义同语音形式、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关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美国学者奥克登和查利兹在《意义的意义》一书中做过论述。

他们首先提出了“词义三角”理论。

所谓“词义三角”指:概念(词义)、符号(语音形式)、所指物(客观事物)之间处于一种三足鼎立、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

主要内容是:概念与符号、概念与所指对象之间有直接关系,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有间接关系。

语音和词义之间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语音形式表达语义内容,也就是表达和表达的关系;词义与客观事物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发音和客观事物没有必然联系。

语音形式只能通过词义成为客观事物的符号,指代客观事物。

它们是指称和被指称的关系。

(三)词汇意义词汇意义是以词的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们对客观对象的概括反映和主观评价。

词汇意义主要由实词来表达。

1、理性意义/概念意义/逻辑意义/指称意义词的理性意义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种对象的概括反映而形成的。

也叫概念意义。

是词义的核心。

我们研究词义主要是掌握它的理性意义。

词典里字词的意义主要是理性意义。

理性意义是语义标记功能和交际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处于核心的地位(基本意义→收录在词典中)。

它属于语言范畴,职能是交际→人们相互理解,抓住区别性特征即可;但理性意义不等于概念。

概念是思维范畴,它用来认识反映客观世界→全面深刻。

2、附加色彩指附着在理性意义上的附加意义。

词的附加意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时地色彩。

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串讲笔记 上

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串讲笔记 上

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串讲笔记上北师大语言学概论串讲笔记绪论一名词解释1历史语言学:历史语言学主要用历史的方法研究某种语言的短期的和长期的变化规律,如汉语史、英语史等。

2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情况,叫共时语言学。

3普通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也叫一般语言学。

4语言学:它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立体性学科,专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叫语言学,它着重在理论上对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进行研究。

5理论语言学:理论语言学侧重研究语言的一般理论,狭义的理论语言学是普通语言学,广义的理论语言学也可以包括个别语言学的理论部分。

二填空1语文学三个源头:中国、印度、希腊和罗马。

2历史比较语言学先驱:(英国人威廉琼斯:提出:"印欧语假设")和(德国学者施列格尔:提出"比较语法")3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物是(德国洪堡特)和(瑞士索绪尔--现代语言学之父)4结构主义语言学分三派:1)、布拉格学派2)、哥本哈根学派3)、美国学派5当今,交叉性、边缘性是新时期语言学的最主要特点。

6人类对语言的研究大体上可分为语文学阶段、历史比较语言学阶段、结构主义语言学阶段、形式语言学阶段、交叉语言学阶段。

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1语言:语言是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即人们用以说(写)和存在于所说(所写)中的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

2言语: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即言语是说(写)和所说(所写)。

3思维:是人脑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它揭露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

4语言的线条性:语言符号只能一个挨一个随着时间的推移展开长度,形成线形链条,排除同时出现两个符号的可能。

5语言的层级性:语言是一个层级的装置,该装置有两层三级,底层是一套音位的聚合类,有音无义。

上层是语素以及语素组合成的词,词组合成的句子三级。

语言学纲要笔记(北师大<伍铁平本>)

语言学纲要笔记(北师大<伍铁平本>)

北师大语言学概论串讲笔记(伍铁平本,仅供参考)总体把握:比例:绪论总论25%绪论:语言学的性质和任务、方法和分类、回顾和小结、作用和意义。

总论:从宏观的角度介绍语言的本质和发展,语言的本质主要从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的内部的大致结构等三方面阐述的。

语言的发展主要掌握发展的原因、规律特点、发展过程及结果。

题型:解词、填空、选择、结合例子简答或论述。

语音25%-30%掌握了生理属性(发音器官的三大部位)、物理属性(语音四要素)后,要全力掌握语音物质外壳的各种结构单位,即音素、音位、音节和语流。

音位集中体现了语音的社会属性,是全章的重点,划分与归并音位的原则是每次必考的问题。

英语和汉语的元音与辅音音素。

把汉语的元音与辅音的描写方法尽量记熟。

题型:解词、选择、填空、综合运用。

语义25%语义的定义、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的区别。

语言意义的重点在词汇意义(词义)上,如词义的性质特点特别是对词义的义素分析及词义的聚合类——语义场。

义素分析重点对亲属词及近义词的分析。

言语意义主要是研究语义与语境的关系如语境对语义的影响、语义在语境中变化的模式。

语义变化的原因、途径、结果。

词汇15%—20%词汇的重点在语素(词素)和词及词组的定义和区别、语素的分类(词根、词缀和词尾)、词的构词法及词的结构类型(语音构词、语义构词和语法构词以及合根法、附加法和减缩法)。

词汇的分类和固定词组等。

语法20%要结合外语和汉语的例子进行。

对词的分类范畴要注意分类标准。

句法的内部意义有显性意义和隐形意义。

显性意义主要指陈述、修饰、支配、平行、补充等关系和主谓、偏正、动宾、联合、后补等结构。

分析层次性的方法——直接成分分析法,尤其是对歧义句的分析。

结合层次分析的树形图、句式转换的规则。

文字5%文字的性质、作用、起源、发展、类别及改革与创制交叉语言学不考一、绪论名词:语言学、语言学概论、历史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描写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个别语言学、组合关系、聚合关系、普通语言学、微观语言学、宏观语言学、理论语言学、语文学、语言、言语、思维、符号、渐变性、参差性、语言的分化、语言的整化、语言的融合知识点:1、印度、希腊与罗马、中国,被认为是语文学的三个源头。

大一普通语言学概要知识点

大一普通语言学概要知识点

大一普通语言学概要知识点通常情况下,普通语言学是大一语言学专业的入门课程,它介绍了语言学这个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下面将概述大一普通语言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第一,语言的定义和特征。

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的主要工具,它具有以下特征: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是社会性的、语言是可学习的、语言是创造性的。

第二,语言的层次结构。

语言可以划分为语音、语法和语义三个层次。

语音研究语言的音素、音位、音节等方面;语法探索语言的句法、词法等规则;语义研究语言的意义和词汇的语义关系。

第三,语音学。

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语音的发音、声音的产生和感知。

语音学家使用国际音标来记录各种音素的发音方式,通过元音、辅音、音节等概念来分析和描述不同语言中的语音系统。

第四,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结构和规则的学科,它关注语言中正确句子的生成和解释。

语法学可以划分为短语结构语法和依存语法两个主要派别,它们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描述句子的结构和成分之间的关系。

第五,语义学。

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学科,它探讨词汇和句子的意义,以及它们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语义学可以通过对逻辑关系、量词、时态、领域等概念的研究来分析句子的含义和语言的表达方式。

第六,社会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探讨语言在社会群体中的使用方式、变异和演变。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方言、语言变体、社会因素对语言变化的影响等。

综上所述,大一普通语言学涵盖了语言的定义、层次结构、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和社会语言学等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学习普通语言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功能,从而为后续的语言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 语言学概论 复习要点

北京师范大学 语言学概论 复习要点
2.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
(1)所谓任意性,是指语言的声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什么样的声音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由什么样的声音表达,是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并共同遵守的。荀子说的约定俗成,反映了人们对语言音义关系的正确认识,说明了音义联系的社会性,说明了语言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约定的符号,反映了音义联系的实质。为什么人类会有这样多形形色色的语言?这也只能从语言符号的声音和意义联系的任意性角度来解释。
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
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具有符号的一切特点。
语言符号又不同于一般符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理解,首先,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其次,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再次,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最后,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
四、语言学流派
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
第一章 言语的社会功能
本章须明确两个大的要点:语言的社会功能,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

普通语言学概要复习资料

普通语言学概要复习资料

普通语言学概要复习资料普通语言学概要1.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语文语言;一种语言的句子是无限的,但是组成它的材料和规则是有限的2.世界上的语言a)世界上已查明的语言或方言有5500多种,已确定的独立语言2790种,有70%的语言没有文字,被研究过的语言有500多种,有近千种语言在消亡b)在北美有170多种印第安语在消亡,澳洲有250多种土语、西非有280多种语言在消亡c)使用人数超过6千万人的语言有13种:汉、英、俄、法、西、阿、印地、日、印尼、德、孟、葡、意3.语言的社会功能a)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他交际工具:文字、红绿灯、手势等b)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是具有全民性而没有阶级性的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方面的改变都不能从本质上改变语言语言是社会生活的记录语言本身可以提供大量信息语言是民族关系的见证4.语言的思维功能a)语言是认知的工具语言在认识的过程中起着固定认识成果的作用,词语的发展也反映了社会认知的发展(人类)b)学话的过程也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个人)5.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a)抽象思维需要语言b)形象思维不需要语言c)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但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6.语言是信息的载体a)编码—发送—传递—接受—解码7.语言的符号性:符号及符号的构。

有特定的语音表达出来的意义才成为语义语言符号的特点:1任意性:就语言的起源、自然性而言“约定俗成”出自《荀子·正名》:“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2线条性:符号的使用只能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依次出现,是单维的以上特点由瑞士学者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8.语言的系统性:语言是一个分层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a)层级性b)最低层音位几十个c)第一级语素: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几千个d)第二级词:由语素构成几万个e)第三级短语:由词构成无限f)效能:已少数有规则地组成多数,层层翻番,以至无穷9.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a)组合关系:组成结构的符号之间的关系b)聚合关系:具有同样的组合能力的符号之间的关系c)组合关系(看的见):语言单位彼此之间的组合关系是有选择性的d)聚合关系(看不见):通过联想进行类比形成的语言单位间互相替换的关系10.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相互作用:a)组合关系是聚合关系形成的标准b)组合关系必须得到聚合关系的支持c)组合关系是第一性的,聚合关系是第二性的11.语言的特征:1)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财富(单位的明晰性、任意性、结构的二层性、开放性、传授性、不受时地环境的限制)2)语言是后天习得的(关键期:1岁半——5岁;阶段:A,咿呀期:几个月半岁以后B独词句一岁半C双词句阶段两岁左右造句萌芽D电报体阶段两岁半到三岁E接近成人阶段快四岁时F达到成人水平五岁)语言是有声的4)语言的稳固性和发展性5)语言是说话的一部分12.语言时说话的一部分i.说话=动作+说话所使用的代码+说出来的话ii.法庭上应该说普通话,轮到你作证时你才说话,法庭认为你的话有说服力13.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是社会性的,是一种社会现象;言语是个人性的,是说话的动作及其结果。

语言学概论 复习笔记

语言学概论 复习笔记

《语言学纲要》复习笔记
2015 年 12 月 3 日
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 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a.语言是人类思维存在的物质形式,思维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 b.语言和思维也是不同的,思维能力是人类共有的,具有全民性;而思维方式则 具有民族性,从这一点说语言又具有民族性特点。 2.思维的物质基础:脑机制(左右半球分别控制着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 3.抽象思维必须以语言为工具 因为抽象语言是高度概括的,必须以具体的物质存在——语言为依托 4.内部语言问题 内部语言是外部语言的内化,是语言在思维领域的一种存在方式,具有速度快、 信息量大、跳跃性强等特点。 5.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 语言是形成思想、表达思想、引发别人思想的工具。
语音 语义
语法 词汇
现代层面 断代层面 发展层面
静态 动态
一般理论
2.语言的应用研究 3.语言的交叉研究 四、语言学的分类 1.个别语言学(专语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1 共时语言学,从一个静止的时段去观察研究语言学,如“现代汉语”; ○2 历时语言学,从纵向时段去考察语言的发展变化的语言学,如“汉语史”; 2.普通语言学,又叫“理论语言学”,它是以人类的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 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特点和发展规律。 3.语言的本质论 ○1 功能角度: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2 结构角度:语言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4.索绪尔——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
复辅音:同理,不同的辅音也可以直接组合,只不过这种情况在今天的普
通话里已经很少了,如表示答应“呣”[m];但复辅音这种现象在
上古时期或许大量存在,已有不少诸如郑张尚芳等学者正致力于
这方面的研究。
(3)汉语音位组合的格局非常简单,分开齐合撮四呼,没有复辅音,能够构成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
阅读普通语言学教程时,可以通过撰写读书笔记来帮助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以下是一些 建议的读书笔记内容:
1. 主要概念和术语:记录教程中介绍的主要概念和术语,包括定义和解释。可以使用自己 的话语进行总结和解释,以便更好要理论和模型,包括其原理、应用和相关研究。 可以提取关键点和示例,以便日后复习和参考。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
3. 示例和案例分析:记录教程中的示例和案例分析,包括语言现象的描述、分析和解释。 可以分析语言结构、语义、语用等方面,并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4. 练习题和思考问题:记录教程中的练习题和思考问题,尝试回答并思考相关问题。这有 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读书笔记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风格和需求进行调整和扩展。重要的是保持笔记的整洁和有 条理,使其成为以后复习和回顾的有用工具。
5. 总结和归纳:在每个章节或主题结束时,进行总结和归纳。可以列出主要观点、关键概 念和理论,并思考它们之间的联系和重要性。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
6. 自我思考和批判性评价:对所学内容进行自我思考和批判性评价。思考其实用性、适用 性和局限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并与其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和对比。
7. 阅读体会和心得:在读书笔记的末尾,可以写下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心得。思考所学内容 对自己的启发和影响,以及如何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或研究中。

普通语言学概要

普通语言学概要

普通语言学概要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第一节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财富一动物的语言和人类的语言.1,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2.动物"语言"的表现是现场的刺激引起但额,所能传递的信息种类有限,可以列举.我们从功能.构造习得三方面研究,其中构造是关键。

功能开放动物语言索恩那个传递的信息固定有限,是封闭的系统。

与之相反,人类语言是开放的系统,能够传递的信息是无限地丰富。

不论思想驰骋到哪里,语言就如影随形地跟随到哪里,听侯调遣。

构造灵巧开放的功能要求语言有高度的运转能力,这要靠语言本身的构造来保证。

认了语言具有远非动物语言所能企及的合理。

灵巧的构造。

由语音层和符号层组成。

语音曾包括语言选用的几十个音。

音义结合,构成符号,符号层有分,语素、词句子三级。

语素是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大多数词是现实世界一类类食物的名称,是说话的基本单位,他只能指称事物,表达不出完成的意思。

3、灵巧的构造是怎么设计出来的?主要靠任意性、离散性、层级性。

1.任意性。

如果声音和意义必须有道理可说,那么只有两类事物能用自然的声音表达:一类是事物本身所发出的声音,一类是自发的激情。

只有任意性才能保证任何事物都能用语音表达。

2.离散性指每个单位有独立的存在,彼此不相混淆。

人类语言的各个层级由一个个离散的单位组成,无论音、语素、词都能像砖块或元件那样按照规则组装成上一级的单位,或者从哪里写下来,换到别的单位上去。

离散性保证了单位的自由拆装,而且通常可以使组装成的上一级单位内涵分明,便于从成分断定整体。

3.层级性,语言划分了层级,就可以用较少的单位有规则地组成数量上扩大许多倍的上一级单位,逐级递增,从几十个单位三次翻番而达到无穷多的句子。

掌握一种语言以为菏泽掌握它的几十个音素,几千个语素,一级语音、语素。

词的组合规则。

4、语言演变的条件。

人类要产生语言,本身必须具备高度的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客观上手脚分工,制造工具,组成社会这些重大的步骤都促成了条件的形成。

普通语言学教程笔记

普通语言学教程笔记

《普通语言学教程》xx绪论第一章语言学xx一瞥语法(规范)-语文学(过于注重书面语)-比较语文学或比较语法(只比较)-新语法学派(语言集团集体精神的产物)第二章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与毗邻科学的关系语言学的任务是:a 对一切能够得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并整理他们的历史,尽可能重建每个语系的母语;b 寻求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概况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c 确定自己的界限和定义。

它与社会心理学、生理学、语文学相关。

语言学也有实际用途,特别是对于那些利用文献的人,另外对一般修养也很重要。

第三章语言学的对象定义——在任何时候,语言都是现行制度和过去的产物。

我们的研究方法是一开始就站在语言的阵地上,把它当做xx活动的其他一切表现的准则。

语言和xx活动不能混为一谈,它只是xx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主要部分,它既是xx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

语言本身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

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xx,人们同意使用什么符号,这符号的性质是无关轻重的。

对人类天赋的不是口头的xx活动,而是构成语言——即一套和不同的观念相当的不同的符号——的机能。

人们说话的机能——不管是天赋的或非天赋的——只有借助于集体所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所以,说语言使xx活动成为统一体,绝不是空想。

语言在xx活动事实中的地位——xx循环重建:心理现象-生理过程-物理过程-生理过程-心理现象(c-i)这一主动过程称为执行部分,(i-c)这一被动过程称为接受部分,此外还有联合和配置的机能。

语言是社会的、主要的,xx 是个人的、偶然的、从属的。

语言的特征是:1 他是xx活动事实的混杂的总体中的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是xx的社会部分。

2 语言是人们能够分出来加以研究的对象。

3 xx是异质的,而规定下来的语言是同质的,它是一种符号系统,在系统中,只有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符号的两个部分都是心理的。

《普通语言学概要》

《普通语言学概要》
还有一种预设是可以说出来的,并不会造成幽默、可笑的效果。例如当一个人离校相当长一段时间,回校后有很多人见他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回来拉”。这位回校的人的答复也是“回来拉”。
其实这些话都是多余的。因为既然已见面,自然是回来了,“回来”是“见面”的前提。
但是,这是一种很久不见面,与人打招呼的日常寒暄方式,而且可能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因为它比:"什么时候回来的?"只类的更为礼貌.
什么是符号?粗略地说,符号是事物的标记。事物的标记并非都是符号。
每个词都处在两种关系当中:一是组合关系,一是聚合关系。
第三节形象思维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这些层次的带有形象的心理活动。比方,回忆过去一位同学的音容笑貌。
抽象思维是在概念、判断、推理这些心理层次上进行的:概念的载体是词语。比方,我们平时思考问题,说话打腹稿。
排除机制
补偿机制
多余机制
类推机制
对称机制
汉语中的"2+2"对称式的四字格在汉族人心理中造成了一种语言优势,以致遇到语义上"1+3"格式时,人们也往往受到类推机制的影响.如"一衣带水",易被误解为"一衣,带水"
在句法中,主宾语的位置也表现出对称的特点.如
"Happy is the man who is living by his hobby."正确语序是The man who is living by his hobby is happy.
聚合关系。()+宾语=动宾短语,括号中的及物动词就可以看成一个聚合体。
第二节
预设机制。人在使用自然语言时,有很多不言自明的预设,否则交际就会比较困难。如,现在称“拍手”(也可说“拍掌”、“鼓掌”),并不影响交际,这是因为人们脑子里有预设:通常“拍手”指的是拍手掌,而不是手背、手腕、手臂或者手指。

普通语言学概要

普通语言学概要

普通语言学概要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第一节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财富一、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区别(一)关于语言起源的一些学说1、远古先民“语言神授”的原始观念2、古希腊——20世纪30年代以前:摹声说感叹说劳动叫喊说社会契约说手势说3、现代对语言起源的认识:动物学家——考古学家——人类语言是长期进化的结果,约产生在距近4——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

晚期智人时期。

社会学家——(二)动物语言的特点:现场刺激信息有限无法拆卸组装与生俱来(三)人类语言的特点:与动物语言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功能开放——无所不能表达构造灵巧——任意性离散性层级性可传授性——人类有与生俱来的语言潜能,但必须适时开发。

二、人类语言的习得——儿童语言的发展儿童语言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准备阶段——咿呀期发展阶段——语音的发展语汇的发展语法的发展语用的发展完善阶段——三、关于语言获得的理论:后天环境论(模仿论)先天决定论(天赋论)先天与后天的相互作用(认知论)第二节语言是符号系统一、什么是语言(定义)人类用以思维和交际的符号系统。

社会属性——功能特征(交际工具、思维工具)本质特征(社会现象)自然属性——结构特征(符号系统)二、语言与言语言语行为语言言语作品三、语言存在的形式内部语言-——存在于说话人的脑子里。

外部语言——言语作品语言的种类:口语和书面语共同语和方言自然语言和其他符号系统四、语言的符号性语言中的词基本上都是符号。

约定性任意性规则性概括性民族性线条性五、语言的系统性——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性的集中表现。

第三节语言的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第四节语言学及其发展一、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语言学同多种学科建立了密切联系,是由语言的特点决定的。

语言学同其他学科在科学体系中互相影响,成为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关键科学。

二、多角度研究语言(语言本身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交叉研究)三、语言学的几种分类具体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具体语言学专门研究一种具体语言。

普通语言学概要教案复习版本_重点加粗版本讲解

普通语言学概要教案复习版本_重点加粗版本讲解

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第一节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财富●语言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动物语言表现是现场刺激引起的,所能传递的信息种类有限,可以列举。

每次表现都是用浑然一体的喊叫或动作表示一定的意思,无法拆卸成单位,另行组装。

是一种不用学习的的,与生俱来的本能,是简单的粗疏的工具。

●人类语言的特点:一功能上-----功能开放能够传递的信息无限丰富,包含现实中万事万物,不拘范围,不论题材,新事物新思想过去未来哲理感情除理性的思想外,还要在说话中表示出自己的身份态度情绪目的切合情景有充分的弹性造出无穷的句子。

二结构上------构思巧妙(关键)高度的运转能力语音层符号层语音=> 语素→词→句子音义结合构成符号语言的构造就在这儿从语音层进入符号层语素---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一定规则组合构成了词一定规则组合句子---- --------------→--------------------→①任意性----音义结合是任意的→保证任何事物都可以用语言表达②离散性----每个单位有独立的存在,彼此不相混淆→单位可以自由拆装使组成的上级单位内涵分明③层级性----就可以用较少的单位有规则的组成数量上扩大许多倍的上一级单位,逐层递增掌握一种语言意味着掌握他的几十个音素(位),几千个语素以及语音、语素、词的组合规则人类语言的产生主观本身→高度的思维能力灵活的发音能力客观→有经常的交流需要来推动可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制造工具组成社会劳动中锻炼了大脑改造了发音器官}需要--劳动中产生了组织协调交流思想的需要需要和可能想结合促成了语言的产生,语言是人类和其他动物分道扬镳懂的最后的最重要的标志三习得上----人类语言要经过传授才能习得,动物语言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不用学习从幼儿学说话来看语言潜能的实现的关键期:1岁半到5岁之间;幼儿的学话能力没有种族、民族的差别●幼儿学语的共同阶段:①咿呀期②独词句阶段③双词句阶段④电报体阶段(虚词语法)⑤接近成人阶段成人学外语条件优越为何反不如儿童地道?①儿童花在学话上的时间相当多,平均为每天12小时。

《普通语言学概要》期终考试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

《普通语言学概要》期终考试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

《普通语言学概要》期终考试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语言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基础(物质外壳)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人类思维的重要工具。

2.言语言语是语言的运用,即人们凭借语音、语汇、语法规则等作为工具交流思想感情。

这个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可以称为言语行为或言语活动;而言语活动的成果即句子或话语等,可以称为言语作品。

3.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

符号的组合关系是有条件的。

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

例如:“红”“花”这两个符号可以形成“红花”“花红”两种结构关系和性质不同的组合。

4.聚合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

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

例如:在符号组合的链条“红花”中,可以跟“红”形成聚合关系的语言符号还有“蓝、白、紫、大、小、好、香”等,能够跟“花”构成聚合关系的语言符号有“光、线、旗、衣服、脸蛋、房子、眼睛”等。

5.归并归并又叫作“同一”,就是判断话语中多次出现的类似单位是不是同一个单位的过程。

6.语言机制语言机制就是语言在人类交际过程中是如何起作用的,即语言在人类交际中起作用的方式。

语言机制主要有预设机制、排除机制、补偿机制、多余机制、类推机制、对称机制、经济机制等等。

7.音素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切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8.音位能够起到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叫做音位。

9.音位变体处于互补关系中的各个音素被看成是同一个音位在不同上的代表,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变异形式。

我们称之为音位变体。

10.语流音变在一连串的语流中,音素之间、音节之间、声调之间会互相影响,以致产生音变现象,这种音变,叫做语流音变。

普通话常见的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减音、增音、换位等几种。

11.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按照一定的结构关系构成的介于词和句子之间的语法单位。

语言学概要整理笔记【精选文档】

语言学概要整理笔记【精选文档】

导言1。

语言学,顾名思义,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2.中国、印度和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是静态的,言语是动态的;→语言具有社会因素,言语具有个人因素;4.历史比较语言学标志着语言学不再是其他学科的附庸,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语言学。

6.语言学关心的核心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第一章1.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系统.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旗语之类则是建立在语言学或文字的基础之上的再编码形式.2.如何理解语言的社会功能?一、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2、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使人与人之间取得联系的手段,是维系社会联系的纽带.(二)在人类社会中语言信息传递的作用与动物相比,人类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极其卓越。

①积累知识②分享经验感知③传递文明,促进社会进步④使人类具有生存能力和创造性。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维系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

(三)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其他方式及与语言的联系人们自身的面部表情、手势、躯体姿势等;佤族人用摇头表示同意…汉族人的拱手礼…借用其他物质载体;文字旗语、信号灯、警铃、电报;二、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甲:出去啊?乙:出去。

人际互动功能表达了说话者的一种主观态度,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它指向交际本身.简单地说,就是人在很多情况下是为了交际而交际。

人际互动包括两个方面:-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交际双方在主观情态表达上是彼此互动的.3.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资料见第二页封面北京师范大学《普通语言学概要》重点复习笔记第一章 语言与语言学第一节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财富一、动物“语言”和人类的语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部族或者一个社会集团,互相之间的联系需要语言,需要语言表达思想,需要通过语言了解别人的思想。

那么究竟什么是语言呢?这是学习语言学首先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关于语言,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人类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行为的形式,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社会集团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文学家认为语言是艺术媒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哲学家认为语言是解释人力经验的工具,语言教师认为语言是一套技能。

这些观点,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语言的某些特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语言的认识。

不过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我们主要侧重于从语言的社会功能角度来认识考察语言。

从语言的社会功能看,人类语言虽然多种多样,但归结起来功能都是相同的,即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按照我们的教材给语言下一个定义就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

有的语言学著作除了从功能角度给语言下定义外,还包含了语言的构成特征,即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

因此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我们的教材认为音义问题是属于语言的结构内容,因此不采纳这样的定义,这是需要大家注意的。

语言是一个非常概括非常抽象的概念,它概括了人类所有语言的共同特征,它是一般的,抽象的,只有通过具体的特殊的语言才能体现出来。

我们走遍全球七大洲四大洋,也找不出所谓的语言,而只能找到具体的如汉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等等。

这就像我们说“马”,但我们只能找到具体的大马、小马、母马、公马、红马、黑马、白马,我们不可能找出一个什么也不是的“马”来,抽象的马是不存在在,只能存在于具体的个别的马中。

关于这一点,可参阅第五章词义中的词义的概括性等有关内容来理解认识。

二、幼儿怎么学会说话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和认识,一个人从出生到学会说话,好像是非常自然非常容易的事情,根本就不费劲,这是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的全体成员天天都说同样的语言,一个人从小到大,耳濡目染,自然就学会了语言。

可是当长大后根据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必须学习一种外语时,就没有了耳濡目染的条件,那么我们是怎样学会一种语言的呢?是一句话一句话死记硬背吗?实际上要把一种语言背下来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是神仙,恐怕也难以做到,因为一种语言中的句子的数量是没有穷尽的。

那么我们是怎样学会说话,怎样学会一种语言的呢?其间的奥秘是什么呢?其实,只要我们对语言中这种无穷无尽的句子进行一些具体的考察,就会发现不同的人所用的语汇材料和造句的规则都是相同的,或者说,是大同小异的。

例如说汉语的人,如果离开了“山、水、说、打、走、人、手、头、脚、狗、猫、跑、跳、今天、明天、太阳、月亮、红、黄、蓝、白、黑、在、的、了、吗”等等一些词语,就无法说话。

一种语言的语汇材料大致有几十万条,数量尽管庞大,但终有一个限度;而常用的语汇材料,数量还要少得多,如以字数计算,有三、五千个左右就可以造出通用的句子,大致就能满足日常说话的需要。

如果说,这种有一定限度的语汇材料还有几千几万的话,那么组织这些材料、造出句子的语法规则的数量就要少得多了。

比如“狗在叫”、“猫在跑”、“猴在跳”,这三个句子,内容各不相同,但所使用的结构规则其实都是一样的,只要掌握了这些有限的语言规则,就可以创造出无数的句子来,满足交际的不同需要,如“马在叫、人在吼、鸟在飞、水在流、云在动”等等。

语言实际上就是一套规则系统,每个人说话,都要遵循这个规则系统,说话是对规则系统的运用。

比如“我、他、老师、和、看见了”这几个单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根据不同的需要能造出许许多多的句子来:我看见了他和老师他看见了我和老师我和他看见了老师他和我看见了老师老师和我看见了他老师和他看见了我老师看见了我和他我看见了他和他老师他看见了我和我老师他和他老师看见了我我和我老师看见了他我老师看见了我和他他老师看见了我和他……又比如:棋、下、盘、没、一、有、的、完。

这几个词,可以组成: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一盘下完的棋没有一盘棋下完的没有有一盘没下完的棋有没下完的棋一盘没下完的棋有一盘没有一盘下完的棋下完的棋没有一盘下完的棋一盘没有下完的没有一盘棋棋下完的没有一盘棋下完的一盘没有棋没有一盘下完的……这些句子,这里没有语境,是从理论上推导可以根据这样一些材料组成这样多姿多彩的句子,实际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回答不同的问话,是完全可能出现这样一些句子的。

这是用同样材料造的句子,用不同的材料,运用同样的规则,依然可以造出不同的句子。

例如:爸爸在阳台上看报妈妈在厨房里洗碗哥哥在书房里读书弟弟在操场上打球姐姐在苗圃里浇花妹妹在音乐厅唱歌老师在黑板上写字同样的材料同样的规则组成的句子,还可以按同样的规则变换:完全不同的几句话使用了完全相同的规则,说明语言中的规则是很有限的。

这就是说,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是有限的,语汇材料也是有限的,而说的话却是无限的。

人们可以根据交流思想的需要自由说话,但是不能杜撰语汇,违反规则,所以在自由中又有不自由,说话只能在这种有限和无限、自由和不自由的矛盾中进行。

就是说,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是说话时选择什么材料、遵循什么规则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社会的习惯。

运用有限的语言规则创造无限的句子,这就是我们之所以能掌握语言的秘密!关于这一点,大家在后面学习了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中的有关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内容,认识就会更加深刻了。

第二节 语言是符号系统一、 语言是说话的一部分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说话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行为,说出来的话语则是使用这种交际工具所产生的结果。

无论有多少人说话,说多少话,他都在这个特定的语言范围之内,都是这种特定的语言的运用结果。

所以系统论有一个观点,叫做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对一种语言来说,古今中外人们运用过的所有句子,仍然是语言中句子总数的一小部分,因为句子的数量是无限多的,无穷多的。

这就像下棋一样,尽管每个棋手的风格、路数不一样,但他行棋绝对不能违反有关规则,否则,双方各下各的,那就乱了套了。

那么语言和说话的关系究竟应该怎样表述呢?首先,我们可以借助哲学上的观点来认识。

哲学认识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间有多种多样的关系,如对立统一关系、绝对相对关系、运动静止关系、一般特殊关系等等。

语言和说话其实就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一般的事物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一般的事物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而是通过千千万万的特殊事物、个别事物反映出来的,一般是对特殊的概括,特殊是对一般的反映。

语言就是一般的事物,说话就是特殊的、个别的事物。

语言在哪里呢?我们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尽管它实际上就在我们身边。

语言就是通过说话反映出它的存在的。

就人类语言而言,语言就存在于汉语、英语、俄语、法语等等具体语言之中,没有这些特殊的个别的语言,语言也就不存在。

就一种语言而言,语言就存在于无数的说话行为之中,比如汉语,在哪里呢,在我们口头上,在你的说话之中,在我的说话之中,在他的说话之中。

离开了说话,语言也就不存在了,或者成为死的语言了。

属于语言的一切都是概括的,一般的,反映共性的东西,属于说话的一切都是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

因为说话总是和具体的环境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话语中的任何词语反映的任何概念,都是具体有所指的。

例如“马、人、书、树、笔”等,这些东西好像很具体,其实是非常抽象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把它拿出来,它们都以具体的形式存在着。

以马为例,在具体的话语中,只能是“白马、大马、小马、母马、黑马、骡马……”这样的具体形态存在,不可能在话语中是个抽象的空洞的马。

即使是在语法学的抽象的例句中,虽然我们不能肯定句子中的马的形态,但仍然可以肯定它绝对不会是抽象的马。

比如“来客人了”中的客人,可以是任何一个客人,“买了一本书”中的书,可以是任何一本书。

总之,单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个体形式存在着,通过许许多多的个体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你我他的说话表现出来。

因此,语言是抽象的,说话是具体的,抽象的一般的语言寓于个体之中。

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说:“语言只能从人们的言语行为中去观察”。

所以语言和说话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当然,这里的说话,包括口头形式的口语和通过文字形式的书面语,说话的这两种形式也是语言的两种具体表现形式。

我们使用语言,或者使用口语,或者使用书面语,不会再有第三种形式。

第二,语言是一套规则系统,说话时对规则的具体运用,所说的话是根据规则系统的要求使用组织材料的结果。

语言的规则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社会全体成员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并共同遵守的。

每个人运用语言,想说什么可以说是自由的,但选择材料和结构规则是不自由的,必须服从已有的规则,不能破坏规则。

比如“爸爸看报”,汉语是主语加动词加宾语,大家都这样说,比照这个格式造出的句子就符合汉语的规则,反之就是病句或听着让人别扭的话语,如“报看爸爸”、“报爸爸看”。

第三,由第二条我们又生出第三条:语言是社会的,说话是个人的。

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而说话则是个人行为。

语言好像是为社会全体成员设立的免费的材料仓库,规则呀、材料啊,全在其中,谁都可以去拿来使用,可以自由组合。

选用什么材料,使用什么规则,那完全是你的自由。

第四,说话推动语言的发展。

说话不断为语言提供新鲜的材料,充实语言,促进语言的发展。

说话可以说是语言发展的直接动力,没有说话,没有社会全体成员对语言的运用,语言也不可能自行发展起来。

所以,语言是材料库,而说话则是材料库的最重要的补给手段。

比如个人使用的话语,可能是临时的,偶尔的,但为社会大众接受了,大家都这样使用,就变成了社会的了。

如汉语中的“推敲”一词,是从唐代诗人贾岛斟酌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典故演化来的,我们常见中药铺上的匾额“云深处”、“此山中”等,表示这是中药房,也是贾岛的诗歌演化来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英国文学家萨士比亚戏剧中的许多词语,如今都成了英语中的成语。

所以,语言就是在这样成千上万的人的说话运用中逐渐地发生变化的。

同样的语言,也就是说,同样的工具,为什么说话却是这样的千差万别呢。

这主要是说话者个人风格影响所致。

语言是工具,说话是运用工具的行为,那么说话人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工具组成话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就像教材上所举打字盘的例子,打字盘提供的字库都是一样的,但不同的人运用,产生的结果完全不同。

又比如下象棋,同样的棋子,同样的规则,不同的人下棋有不同的棋风,不同的路数,当然也有不同的结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