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我们的地球》教案——第一课时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我们的地球》教案——第一课时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我们的地球》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2.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主要标识和经纬线的功用。

3.能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1.能搜集或查阅人类研究地球形状历史的相关资料。

2.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过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3.能说出地图和地球仪上颜色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家从事地球形状研究的艰辛。

2.能与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制作地球模型。

重点难点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

2.认识地球仪上主要标识的含义。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和学生探究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设备、地球仪、小球、报纸、胶水、彩笔、自制地球模型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播放幻灯片P2页)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就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太阳和月亮是我们的朋友。

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学生回答。

(地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们的地球》这一课。

教师板书课题:第13课我们的地球二、新授教师: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学生回答。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地球是球形的,可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却是非常漫长的。

在远古时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类的活动范围有限,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

他们对地球形状的猜想都有哪些呢?想不想知道?学生回答。

教师:对于地球的形状,古人曾提出过多种假设。

同学们观察课本P44页的图片。

(播放幻灯片P3——5页)教师讲解:在远古时代,人们只能用肉眼观察地球,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所以曾经认为大地是平的。

我国古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的说法。

第一幅图片就是古代的“盖天说”。

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提出了完整的“浑天说”思想。

认为天和地的关系就像鸡蛋中蛋白和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天包在当中。

这两种说法都是古代人的猜想,并没有科学依据。

古代关于地球形状的猜想还有很多。

搜集更多的资料,使用“学乐师生”拍照,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四年级科学上册13我们的地球教案2冀教版(最新整理)

四年级科学上册13我们的地球教案2冀教版(最新整理)

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情感目标1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做科学”中培养科学情感和态度。

2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能力目标1学会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想象、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查找、分析和整理资料的能力.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2、通过制作地球仪初步了解地球的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制作地球仪,观察体验地球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观察和发现地球仪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视频:地球各种自然现象谈话:关于地球,你想了解哪些事情?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地球二、提出探究问题1讲述: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关地球的问题,那现在我们就来了解地球是什么样的?2学生猜测地球的模样.3讲述:古代人对地球是怎样认识的呢?(CAI: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4讨论: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如何发挥作用的?5教师小结: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地球的作用三、制作地球仪,发现地球的基本特点.1谈话:要更清楚直观的了解地球的知识,你觉得有哪些方法?2观察地球仪,说出自己的发现。

(经线、纬线、赤道、地轴)3学生制作地球仪4比较自制地球模型与地球仪。

5自评,说出要做什么改进。

一、拓展: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1、谈话:你还有哪些途径获得地球的知识?2、把收集到地球资料整理制作成卡片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我们的地球-冀人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我们的地球-冀人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我们的地球-冀人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是按照冀教版2001年四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内容编写的。

本章节主要讲述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等原理,旨在让学生对地球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二、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知道地球表面有海洋和陆地。

2.知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明白它们对地球的影响。

3.培养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自主探索相关知识并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重点1.地球的形状与面积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和运动规律来深入讲解相关知识。

2.实验法:通过简单易行的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

五、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通过提出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对课题的兴趣:地球是怎样的一个星球,它在宇宙中的位置又是什么?2. 讲授环节A. 地球的形状与面积讲述地球是基本的球体形状,并呈现一个简单的立体图形模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球形状和地球表面的面积。

B.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自转:通过演示一张地球仪,在地球表面转动它,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地球自转的概念。

并进一步讲解自转的规律及影响,为以后理解世界时区做好准备。

2.公转:再次演示地球仪,让地球按照它的公转轨迹绕太阳运转,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公转的概念及规律。

3. 实验环节通过简单的小实验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差异,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感悟并从实验中发现规律,加深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认识。

4. 总结环节将上述内容进行梳理,再次强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地球的影响,并让学生体会到地球的伟大和复杂性。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公转自转的重要意义,拉近了学生们与我们宇宙周边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但是,由于学生为初学者,对公转和自转的概念仍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醒和引导。

冀教版四年级《我们的地球》说课稿

冀教版四年级《我们的地球》说课稿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 也是 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 星。地球会与外层空间的其他天体相互作 用, 包括太阳和月球。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 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诞生于 45.4亿年前, 而生命诞生于地球诞生后的10 亿年内。地球的生物圈改变了大气层和其 他环境, 形成臭氧层。臭氧层与地球的磁场 一起阻挡了来自宇宙的有害射线, 保护了陆 地上的生物。
在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各个方面得到发展 这才算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学生对人类探 索地球形状的历史有所了解后,组织学生的交 流活动。重点放在人们都用了哪些方法来证明 地球是球形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怎样帮助人 类更准确地认识地球形状的。同时,向学生渗 透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科学观念。
阅读小资料
内容—昼与夜。在本课中我们要学习与地球有关的知识,根 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 标以及重点和难点如下。
1.探索目标:(1)能收集或查阅人类研究地球形状历史 的相关资料;能用卡片摘录重要资料。 (2)能够感受到科学家从事地球形状研究的艰辛。 (3)能够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能够在地球仪上 指出其主要标识和经纬线的功用;能够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 小。 (4)结合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 2.重点和难点: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主要标识和经纬线的功 用;能够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三、教学设计 (一)、设计特色: 围绕“我们的地球”这一主题,充分利用多媒体,
进行师生交流。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入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课开始,我首先由单
元页的小诗导入,然后组织学生简要介绍搜集到的有 关地球的资料,让学生具体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师视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补充相关内容,利用这 段时间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结合所收集的资料, 用简练的语言解释教材插图所表示的意义,并讨论古 代人类不同民族对地球的形状有怎样不同的认识。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 我们的地球|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2 我们的地球|冀教版

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陆地和海洋,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

2.行为、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勇士的敬意和对地球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位置及主要地形。

难点: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的人类的敬意和热爱地球的情感,建立保护地球的观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个地球仪。

学生准备:搜集一些反映地球面貌多姿多彩的风景图片或照片,准备地球仪。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地球概貌,激发热爱家园之情1.老师朗诵《我们住在同一个星球》,问:你知道我们生活的星球是什么形状的吗?2.出示地球仪,介绍地球。

地球是椭圆形的球体,东西略宽,南北略扁。

你了解人们是如何知道地球是球体吗?3.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亮上,显出弧形的轮廓;帆船从海平线出现时总是先露出桅杆和船帆。

聪明的人们由此推断,地球是个球体。

你敬佩他们吗?4.齐读本课提示语。

5.看图,了解地球表面的多姿多彩:你能说出图片上出现的是什么吗?介绍森林、海洋、沙漠、高山、草原。

二、走进“故事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1.学习麦哲伦的故事,划出令人感动的句子。

2.出示地球仪,交流麦哲伦航海路线,设想可能遇到的困难。

3.再读故事,激发敬佩之情。

4.图书推荐:《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

【第二课时】一、学习、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1.在我们这个椭圆形的地球上,陆地和海洋交错分布着,形成了七大洲和四大洋。

你知道是哪七大洲和哪四大洋呢?2.完成书上关于洲、洋大小比较的观察题,交流。

3.出示歌谣《大洋大洲歌》,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指认七大洲和四大洋。

大洋大洲歌地球是球体,七大洲、四大洋连成一体。

亚欧非,大洋洲,北美、南美、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交错分布于地球上。

二、模拟航行,初步了解大洋大洲的位置关系1.大海是相通的吗?2.完成“环球行”中填空部分。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 我们的地球丨冀教版(3)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 我们的地球丨冀教版(3)

《我们的地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地球上的地貌多姿多彩。

2.感受地球的神秘美丽,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的古人的敬意,激起探索地球奥秘的愿望及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初步了解地球上的地形地貌,感受地球的美丽。

教学难点:通过对麦哲伦环球航行以及地球美丽地貌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索地球奥秘的愿望。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设计思路:根据《课程标准》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依据他们的认知特点,整合教学资源,用观看视频和图片、讨论交流、游戏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个球体,了解海陆分布,知道它的表面是由“三分”陆地和“七分”海洋组成。

并从中感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著,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的古人的敬意,激起探索地球奥秘的愿望及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师:“同学们,你们好!我姓李,是来自尖草坪区西流小学的一名老师,很高兴能有机会站在这里和我们三年()班的同学共同学习,大家有信心吗?”一、猜谜导入:1.师:“李老师的孩子最近迷上了猜谜语,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听说咱们三年()班的同学们特别聪明,今天李老师也想考考你们。

”2.课件出示谜语。

【谜语】说它像球不是球,肚子里面啥都有。

人物、动物和植物,全都生活在里头。

高山森林处处见,江河湖水向海流,天天围着太阳转,猜猜它是什么球?学生猜:地球。

3.师:“没错,是地球。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虽然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哺育着世间万物,生生不息,是我们70亿儿女最可爱、最美丽的家园。

作为地球的儿女,我相信同学们一定看过有关地球的书籍、视频、电视,一定对地球有一些了解,请大家说说对于地球,你都了解哪些知识?”2.指名说。

【预设】生:它是一个球体;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你真是一个爱阅读的孩子、你的知识面真广……)师小结:“地球是一个古老的星球,美丽而神秘。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我们的地球|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我们的地球|冀教版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我们的地球》教学设计一、说教材《我们的地球》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昼与夜》第一课的内容,本课我设计教学三课时,第一课时是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教学,第二课时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初步了解地球的概貌,学习认识地球仪上的信息。

并利用课下时间制作地球仪,并搜集有关地球的相关信息制成资料卡片。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2)观察地球仪,认识经线、纬线、赤道和地轴,地球仪上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

三、教学重点:认识地球,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认识地球仪上主要标识的含义。

四、学情: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也许并不陌生,但是怎样利用资料让学生了解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并依据课件、实物地球仪的观察让学生对地球有进一步探究,并利用地球仪来加深对地球概貌、地球仪的认识,来突破教学的难点。

五、教法和学法:教法:情境导入复习旧知,利用课件细化知识,实物观察加深知识。

学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探究意识。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学生边看边说】巩固旧知,起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颗充满生机的星球,关于地球的形状,我们也进行了了解。

下面我们一同来复习一下,关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

①教师播放幻灯片【地球形状发展的历史】②提问:通过历史我们已经知道了地球是球形。

而且地球很大,我们不能方便地看到真实地球,那我们可以借助哪些手段完整地看到地球呢?③出示地球仪这个仪器是地球仪,人们发明了它,目的就是通过它来更直接地观察我们的地球。

④提问:地球仪上的标志都表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地球仪吧。

⑤板书:观察地球仪两种假说:假说一【地球是平坦的方形】。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即:天圆地方。

“盖天说”)假说二【天似鸡蛋,地似蛋黄】。

(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说张衡的“浑天说”思想。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13.我们的地球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教案13.我们的地球
……
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1、地球多大岁了。
2、地球将来会是怎样的?
3、人们怎么知道地球是圆的?
……
学生全班交流学习方法。
学生可能说出:
1、看书
2、上网。
3、看电视
……
学生查阅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
学生汇报。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设学生活动预设学生活动备源自方案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共同呼口号,走入课堂教学。
师:同学们老师欢迎你们再一次来到科学殿堂,我们的口号是?
2、组织学生观看地球的录相图片。
3、出示课题:我们的地球
4、组织学生汇报地球知识。
学生高声呼口号。
学生利用电脑或大屏幕看地球录相。
学生全班交流已知知识。
学生可能说出:
导入部分,也可组织学生积极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了解学生实际搜集到了哪些资料。
备择方案
5、组织学生观看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课件。
三、拓展应用
1、组织学生观看大屏幕,了解地球形状。
2、组织学生汇报感受。
3、引导学生汇报透过整节课的学习的内心感受。
4、组织学生进行网上留言。
学生观看课件,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
学生观看大屏幕。
学生全班交流。
学生全班交流感受。
学生进行网上留言。
课题与教学内容
13、我们的地球
课时安排
2




科学探究
能够集或查阅人类研究地球形状历史的相关资料。
能用卡用摘录重要资料。
科学知识
能够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冀教小学科学四上《12我们的地球》教案 (1)

冀教小学科学四上《12我们的地球》教案 (1)

冀教小学科学四上《12我们的地球》教案(1)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是一个将抽象转化为形象的过程。

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树立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培养动手制作能力。

同时,本课也是一个建立于已有经验基础上的深化过程,孩子们都知道地球是球形的,但了解却不深。

本课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了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和简单使用地球仪。

二、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够感受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2.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主要标识和经纬线的功用。

3.能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科学探究目标1.能收集或查阅人类研究地球形状历史的相关资料。

2.能用卡片摘录地球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感受到科学家从事地球形状研究的艰难。

2.能结合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中发挥了严重作用。

三、教学重点1.认识地球,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2.认识经线、纬线和地球仪上例外颜色代表的含义。

四、教学用具图片、展现地球形状的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地球仪、小球、报纸、胶水、彩笔等。

五、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让学生认识地球,然后鼓励学生去收集资料,说说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教师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出其上的一些符号,说说它们有什么用,然后组织学生动手自制一个地球模型,加深印象。

六、课时安排七、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有人不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板书)活动1:认识地球的形状(讲授新课)(过渡)我们现在知道地球是圆的,那么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古人认为脚底下的陆地是什么形状的呢?让学生观察地板,并让其回答:若只用眼睛看,不经过大脑的思考:你们认为地板是平展的还是弯弯曲曲有起伏的呢?(思考)解释古人为何认为大地是平的(生活范围小)。

让学生观察书中的两图,解释古代人的“天圆地方”说。

(过渡)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的资料找出答案。

(1)是谁证明地球是圆的?(麦哲伦)(2)麦哲伦环球航行是什么时候?(16世纪初)(板书)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 我们的地球丨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 我们的地球丨冀教版

《我们的地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

2.激发学生对勇士的敬佩之情和对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的热爱。

3.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建立保护地球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地形2.难点:激发对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勇士的敬意和热爱地球的情感。

教具学生:搜集关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知识,准备小地球仪。

教师:大地球仪、课件。

教学设计(一)儿歌导入:课件出示儿歌《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读儿歌,初步了解地球的形状、地貌等(二)学习、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1.认识七大洲。

知道七大洲的名称及地理位置。

课件出示:东西半球图。

师逐个介绍七大洲.2.启发学习,合作探究。

(1)关于七大洲,小朋友你们还想了解什么?下面就请拿出课前收集的学习资料,借助地球仪,小组成员一起合作学习。

(2)课件出示:七大洲,教师向学生介绍3.游戏反馈①第一关:在地球仪上找七大洲②第二关:你知道我们的祖国在哪一大洲吗?③第三关:智力抢答题④考考你的眼力。

半分钟时间,让学生记一记七大洲的外形。

⑤第四关:火眼金睛辨大洲。

⑥出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

齐读七大洲的名称。

指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结过渡:表扬优胜队。

小朋友们想继续探究地球的奥秘吗?好,下面我们就去看看地球上的海洋。

4.出示世界地图,认识四大洋。

说出四大洋的名称;了解它们各自的地理位置。

5.出示四大洋面积比较图,比较四大洋大小。

哪个洋最大?哪个洋最小?6.诵读《大洋大洲歌》7.图片展示各大洲大洋的美丽风光,感受地球面貌的多姿多彩。

地球妈妈看到我们小朋友这么聪明好学,邀请大家去各大洲大洋观光旅游呢,想去吗?那就赶紧出发吧!课件出示《地球妈妈我们的家》各位旅客,旅途愉快吗?最令你难忘的是什么?激情小结:是呀,我们的地球妈妈真美丽,我们看到了碧蓝碧蓝的海洋,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一望无垠的稻田,波光粼粼的江河湖泊,高耸陡峭的高山峡谷,辽阔干燥的戈壁沙漠,还有壮丽的火山、飘逸的瀑布以及南北两极洁白如玉的冰雪世界。

冀教小学科学四上《12我们的地球》教案

冀教小学科学四上《12我们的地球》教案

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能收集或查阅人类研究地球形状历史的相关资料;能用卡片摘录重要资料。

2.能够感受到科学家从事地球形状研究的艰辛。

3.能够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主要标识和经纬线的功用;能够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4.结合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主要标识和经纬线的功用;能够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课时安排:用2课时,活动1和拓展2安排一课时,活动2和拓展1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活动目标:1.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基本信息。

2.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人类探索地球形状、大小过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3.能够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4.在交流讨论中能够认真地倾听别人的意见。

实施过程:1.用15分钟完成这活动。

课前组织学生积极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了解学生实际搜集到了哪些材料。

2.本活动可以从阅读单元页的小诗引入,然后组织学生简要介绍搜集到的有关地球的资料,让学生具体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师视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补充相关内容,利用这段时间播放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结合所收集的资料,用简练的语言解释教材插图所表示的意义,并讨论古代人类不同民族对地球的形状有怎样不同的认识。

3.引导学生查阅科学在线,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

4.在学生对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有所了解后,组织学生的交流活动。

重点放在人们都用了哪些方法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怎样帮助人类更准确地认识地球形状的。

同时,向学生渗透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科学观念。

古代有关地球形状的其他猜想还有:古印度人认为大地像一块大圆饼,被三只巨大的站在神龟背上的大象驮着;古巴比伦人认为大地如龟背隆起的空心山,四面环绕着海水,天空是个浑圆的巨大天罩;古希腊和古罗马人认为大地像一个巨大的盾牌,它的四周被浩渺无际、深不可测的大海所环绕;此外还有诸如地球像个浅浅的钵体,地球像个圆柱体等种种假设。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 我们的地球丨冀教版(4)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3 我们的地球丨冀教版(4)

我们的地球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知道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是陆地和海洋,地球上的面貌多姿多彩;初步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及面积大小。

2.行为、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的勇士的敬意和对地球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四下年级的学生已初步了解了地球,但对如何通过地球仪来了解地球的面貌,以及地球上七大洲、四大洋的了解都是很肤浅的,所以本节课在设计上就利用地球仪对地球就个感性的了解,并通过动画演示出七大洲和四大洋,来加深孩子的认识。

三、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面积、位置及主要地形。

难点:激发学生对勇于探索的人类的敬意和热爱地球的情感,建立保护地球观念。

四、.教学过程【活动1:情景导入】认识地球仪: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认识吗?地球仪有什么用?【活动2:了解地球地貌】1.是的,地球仪就是按一定比例制作的地球模型。

今天我们一起去走近地球妈妈,利用地球仪一起来探究一下地球妈妈表面的奥秘吧,让我们进入第一次探究,(课件出示第一示探究要求)。

2.以六个人为一组,看一看,摸一摸,从地球的形状、颜色上你发现了什么?(1)地球是个大圆球--知识点1:椭圆形的球体是的,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地球是圆的,是一个球体,你在平时的生活、学习积累中,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地球是圆的?(2)球是个大花球--知识点2:海洋与陆地A、再看地球仪,地球仪是光滑的,其实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看杨利伟叔叔在神州5号飞船拍摄的地球图片:从太空中看地球、从月球上看地球的照片。

你们觉得这个地球怎么样?(总结:地球表面确实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因为地球上有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等,不同的地貌在地球仪上的颜色就不一样)B、刚才,我们观察地球仪,你发现地还球表面的颜色怎么样?哪一种颜色占得最多?如果把整个地球表面积算作十分的话,你估计一下,蓝色占了几分?想想,蓝色代表什么?那么剩下的三分就是陆地了。

所以我们的地球是由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组成。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的地球冀人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我们的地球冀人版

我们的地球教学目标1、能快速、准确查阅人类研究地球形状历史的相关资料。

2、能够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3、能结合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历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之前对“地球”的认识比较多,如地球非常大、地球是个球体等,但对于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现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科学技术与认识地球的关系等等还不能准确的认知。

同时,四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形象思维能力,可以对某些较为形象的事物进行局部感知,缺乏整体性,对分析、比较、综合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本课在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科学史及通过观察地球仪知道地球的概貌。

本教学设计主要针对前一部分,在对相关材料搜集、分析、整理、辨析、归纳、应用的过程中引领学生体会科学地认识地球形状的艰难曲折与科学技术在人们科学直观地认识地球形状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

难点:指导学生设计模拟月食实验,体会科学家的思辨过程。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我们的地球导入:T:听所你们最近都在玩猜谜语,我这也有一个,想猜猜看不?【谜语】T:有猜到的吗?T:真不错,说到地球,作为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你对“她”有多少了解呢,比方说形状方面?【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时间轴相应位置”标出事件】T:同学们你们看,你们说出了人们最早认为地球的样子,和现在知道的地球的样子,但是这中间是如何发展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评价形式:语言评价;评价要点:能用自己的话说清对地球形状的原有认识。

】T:好的,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关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相关资料,看看你们哪一组能最先填完这张记录表。

【讲解记录表填的方法】T:为了大家能事半功倍,请仔细看一下阅读提示。

【PPT出示阅读提示】【分发材料】T:好了,大家现在都完成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记录表,哪组像先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

四年级科学我们的地球教案

四年级科学我们的地球教案

四年级科学我们的地球教案四年级科学我们的地球教案 13、我们的地球教学内容:河北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3课第一课时简介: 1、指导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及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认识地球仪上主要标识及经线、纬线及其上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

学生分析: 1、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周围常见的运动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学生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探究方法认识地球运动的有关现象单元的第一课。

2、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也许并不陌生,本课更关注学生对相关科学史的了解及对地球仪的认识。

设计思想:第一: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等途径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对学生进行情感与价值观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在人们科学直观地认识地球形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初步了解地球的概貌,学习认识地球仪的主要标识。

第三:通过学生搜集资料让学生对地球有更多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⑴ 能够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历史。

⑵ 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主要标识和经纬线的作用。

⑶ 能说出地球的形状和运用有关数据描述其大小。

2、过程与方法:⑴ 能够通过收集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人类研究地球形状的历史;⑵ 能结合生活中现象来认识地球的形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 能够感受到人类对地球形状探索的艰辛,明白好奇心、想象力、持之以恒等情感对科学探索重要性;⑵ 感受科学技术在探索地球奥秘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

2、认识地球仪上主要标识及意义。

教学难点:教材中关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叙述非常简略,需要补充适当的材料。

教具准备:教师:地球仪、小车,多媒体教学资源及课件学生:地球仪、收集的相关资料等1套/小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时间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3’ 1、提问:⑴太阳是什么形状?你怎样知道?⑵地球是什么形状的?有没有人不知道呀?你们怎么知道?过渡:现在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圆的,那么生活在几千年前的古人认为脚底下的陆地是什么形状的呢?学生自由回答由学生通过感觉”看”感知太阳的形状,引入对地球形状目前自己还不能直接通过看来感知,而是通过看资料得出:地球形状,再引导出本节课的学习课题。

四年级科学教案 我们的地球-“十市联赛”一等奖

四年级科学教案  我们的地球-“十市联赛”一等奖

《我们的地球》教学设计——冀人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3课【教材分析】《我的地球》是在学生已有的对地球认识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科学史以及通过观察地球仪知道地球的概貌。

本课教学设计主要针对前一部分,是在对相关材料搜集、分析、整理、辨析、归纳、应用的过程中引领学生体会科学地认识地球形状的艰难曲折与科学技术在人们科学直观地认识地球形状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孩子大脑发育正好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思维能力的发展处于转折时期,抽象概括、分类、比较和推理能力开始形成,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提高;四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开始增强,已经熟悉和掌握了一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极大的好奇心。

《我们的地球》一课,从知识层面来说,学生之前对“地球”的认识比较多,如地球非常大、地球是个球体等,部分学生也初步观察过地球仪,但对于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现代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科学技术与认识地球的关系等等还不能准确的认知。

从能力层面来说,学生具备了一定形象思维能力,可以对某些较为形象的事物或局部进行感知,但对于我们生活的地球,还不能进行整体感知,对分析、比较、综合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思路分析】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本课如果只是按照科学阅读的方式,学生会缺乏更为形象的感知,而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化思维向抽象化思维过渡的时期,因此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尝试将本课内容设计为科学技术课,即通过模型制作,提高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并加强学生形象化感知,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

【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地球的形状,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2.能快速、准确整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历程的资料,并制作时间轴模型。

3.能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人类认识地球的巨大作用。

4.能够和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并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资料整理、模型分析认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
年度:
我们的地球
教学目标:
1.能收集或查阅人类研究地球形状历史的相关资料;能用卡片摘录重要资料。

2.能够感受到科学家从事地球形状研究的艰辛。

3.能够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主要标识和经纬线的功用;能够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4.结合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主要标识和经纬线的功用;能够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课时安排:
用2课时,活动1和拓展2安排一课时,活动2和拓展1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基本信息。

2.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人类探索地球形状、大小过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3.能够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4.在交流讨论中能够认真地倾听别人的意见。

实施过程:
1.用15分钟完成这活动。

课前组织学生积极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了解学生实际搜集到了哪些材料。

2.本活动可以从阅读单元页的小诗引入,然后组织学生简要介绍搜集到的有关地球的资料,让学生具体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师视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补充相关内容,利用这段时间播放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结合所收集的资料,用简练的语言解释教材插图所表示的意义,并讨论古代人类不同民族对地球的形状有怎样不同的认识。

3.引导学生查阅科学在线,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

4.在学生对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有所了解后,组织学生的交流活动。

重点放在人们都用了哪些方法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怎样帮助人类更准确地认识地球形状的。

同时,向学生渗透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科学观念。

古代有关地球形状的其他猜想还有:古印度人认为大地像一块大圆饼,被三只巨大的站在神龟背上的大象驮着;古巴比伦人认为大地如龟背隆起的空心山,四面环绕着海水,天空是个浑圆的巨大天罩;古希腊和古罗马人认为大地像一个巨大的盾牌,它的四周被浩渺无际、深不可测的大海所环绕;此外还有诸如地球像个浅浅的钵体,地球像个圆柱体等种种假设。

二、观察地球仪
活动目标:
1.能指出地球仪上的经线、纬线、赤道和地轴,并能利用经度、纬度确定某个地区的位置。

2.能说出地图和地球仪上颜色的含义。

3.能通过观察地球仪提出一些与标识功用相关的问题。

实施过程:
1.用20分钟完成这项活动。

把地球仪给学生进行活动。

2.在课堂上用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观察地球仪,看学生通过观察能发现些什么。

然后,学习认识图例,从而进一步了解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发现山脉、河流、湖泊、沙漠……都能用颜色或符号在地球仪上表示出来。

3.组织学生就观察到的内容进行交流,教师重点对经线、纬线、赤道做必要的指导,使学生知道他们的主要功用。

经纬线的分布学生很容易发现,对其作用,教学时先组织学生做一个分析猜想。

4.根据教材提供的北京所在地的经纬度,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首都北京的位置。

然后,组织学生利用经纬网找到自己所在地省会城市和其他更多城市的位置。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用经纬度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三、制作地球模型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常见材料,按照课文中的提示制作简易地球模型。

2.能与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制作地球模型。

实施过程
1.组织本活动时,采用课上指导课后制作的方式来完成。

2.课后制作时,学生可自由结组,利用建议中的材料或另找材料自制地球模型。

3.学生自制模型过程中,教师提供材料、方法等方面的指导。

教材上提供的制作方法有:
(1)教学设计底座只起到固定地球模型的作用,这时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

(2)教学设计在皮球上贴3层纸条一方面为的是增强立体感,另一方面是为了造型、涂色方便。

(3)教学设计如果用黏土做成高山、平原太困难,告诉学生可以只做出陆地和海洋的轮廓。

(4)教学设计涂色时要提醒学生按照地图图例的颜色着色。

让学生将自制的地球模型与地球仪比较,是一种评价的过程,鼓励学生开展互评。

四、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活动目标
1.能搜集一些有关地球的信息。

2.能将自己搜集到的信息整理成资料卡片。

实施过程
1.本活动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引导学生将课前收集的资料制成卡片。

2.教材出示的资料卡片图,一方面是教给学生卡片的制作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资料引导学生阅读卡片,有条件还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资料算一算地球到底有多大。

在认识地球的大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教材中资料卡片的式样只供参考。

要要求学生至少做一张资料卡片,要提醒学生除资料的题目外同学要写清资料来源。

4.摘选资料时注意学科的关联,提示学生用语文课上所学习的划重点句段的方法,摘录重点内容。

5.活动完成后,要指导学生用教材第70页的活动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

评价建议
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要作为本课评价重点。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评比谁收集到的资料全面、
丰富;谁整理的资料卡片简便实用。

拓展知识
中国古代的二大宇宙学说
盖天说
天是一个穹形,地也是一个穹形,就如同心球穹,两个穹形的间距是八万里。

北极是“盖笠”状的天穹的中央,日月星辰绕之放置不息。

浑天说
它认为天不是一个半球形,而是一整个圆球,地球在其中,就如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

纬线和经线
地球仪上绘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圆圈,其中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最大圆圈是赤道。

人们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统称为纬线或纬线圈。

各个纬线圈的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越来越短,到了两极,纬线圈缩小为一个点。

为了区别不同的纬线,人们给各条纬线标定了度数,叫做纬度。

赤道的纬度是0度。

以赤道为界,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

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

经线是地球仪的表面绘的许多条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统称经线,也称子午线,所有的经线的长度是一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