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 同步训练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同步测试 试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同步测试  试题

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一、选择题1、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有〔〕①北方民族大交融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③江南经济开发④人民渴望统一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隋文帝时各地仓库储存的粮食、布匹可供正常开销五六十年,以下评述不恰当的是〔〕A、反映了封建经济的繁荣B、说明了隋朝统治的日益腐朽C、说明封建国家的日益强盛D、说明统治者对人民剥削沉重3、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好博哉!〞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A、稳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B、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开展C、沟通了涿郡和余杭等城D、有利于发动对南方少数民族和战争5、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大臣崔群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群的意见。

崔群所属的机构是〔〕A、中书B、门下C、尚书D、吏部6、“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该诗反映的现象与以下哪一种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A、禅让制B、郡县制C、科举制D、内阁制二、材料分析:材料一:隋文帝平时衣食简朴,后妃也不准穿华美的衣服。

太子杨勇用金玉装饰自己的铠甲,文帝知道后严厉批评他:“自古以来的帝王,从无见过奢侈华贵而能久安的。

你身为太子,应当以节省为重。

〞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唐·胡曾?汴水?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假设无水殿龙舟事,一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请答复: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文帝在生活上有什么特点?2、材料二中“此河〞指的是哪条河?“水殿龙舟事〞又是指什么事?材料反映了当时隋炀帝怎样的生活作风?3、材料一中隋文帝与材料二中的“此河〞的开凿有何重要联络?励志赠言经典语录精选句;挥动**,放飞梦想。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华师大版课后练习十六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华师大版课后练习十六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华师大版课后练习十六第1题【单选题】隋朝大运河从北端到中心再到南端城市的次序依次是( )A、余杭----洛阳----涿郡B、涿郡----洛阳----余杭C、洛阳----涿郡----余杭D、涿郡----余杭----洛阳【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C、证明了隋朝的经济实力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隋朝大运河把五大自然水系纳入一个大水系,把整个中国国土真正地掌控到王权范围内。

其中连接淮河与长江的运河是(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 )A、繁荣而短暂B、实现了一统C、统治者残暴D、大运河开通【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汉晋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300多年的政权分立时期,结束这种局面是在哪个朝代建立之后( )A、东晋B、西晋C、陈朝D、隋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创设了科举制度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就是现在的( )A、北京B、杭州C、洛阳D、南京【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 )为中心。

A、长安B、涿郡C、洛阳D、余杭【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隋朝哪一年统一了全国( )A、581年B、589年C、605年D、618年【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C、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此河”是指( )A、黄河B、大运河C、淮河D、长江【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繁荣、开放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C、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D、统一国家的的建立【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制度创新是巩固统治的有效保证。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一百第1题【单选题】(2015.贵州省六盘水)对比分析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

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②存在时间都很短暂,历二世而亡③都修筑了大型工程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589年,结束南北分裂局面,实现统一的王朝是( )A、南朝B、隋朝C、北朝D、唐朝【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隋朝末年,一位洛阳商人要到余杭做生意,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A、永济渠B、通济渠C、邗沟D、江南河【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图片反映隋朝历史贡献的是( )A、大运河B、都江堰C、长城D、曲辕犁【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隋统一全国是在( )A、581年B、589年C、618年D、689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主要是因为(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②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③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隋朝末年,有位官员欲将粮食通过大运河从余杭转运到洛阳,其先后要经过( )A、永济渠→通济渠→江南河B、邗沟→江南河→通济渠C、江南河→邗沟→永济渠D、江南河→邗沟→通济渠【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结束分裂走向统一的王朝有( )A、秦隋宋B、秦隋元C、宋元明D、唐宋元【答案】:【解析】:第9题【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习题精选七十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习题精选七十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习题精选七十第1题【单选题】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 )A、永济渠、江南河、邗沟B、通济渠、会通河、江南河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D、通惠河、江南河、邗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二区”的历史功绩。

认为隋文帝“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

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李纲的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 )A、加强中央集权B、社会经济发展C、开通京杭大运河D、实现国家统一【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隋朝统一是继什么时期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大一统( )A、春秋战国B、秦汉C、宋元D、明清【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唐朝哪位皇帝的统治被史学家评价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A、唐高宗B、唐中宗C、唐玄宗D、武则天【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在中外历史上影响很大,其中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登龙门”。

首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由分裂走向大统一的朝代不包括( )A、秦朝B、隋朝C、元朝D、宋朝【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关于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的排序,正确的一组为( )A、隋-秦-元B、隋-元-秦C、秦-隋-元D、元-隋-秦【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是颂扬隋朝大运河的句子,句中“河”的最北端就是现在的( )B、杭州C、洛阳D、南京【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与图中的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建立隋朝B、隋灭陈,统一全国C、开凿大运河D、隋末战争爆发【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隋大运河的四段中,最长的和最短的分别是( )①永济渠②通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A、①②B、①③C、②③【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这种权力的三分以及高官们在各自机构内分享领导权的做法,确保了皇帝以下高层官僚的分权和制约.”费正清的这段话主要评价的是( )A、三省六部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答案】:【解析】:第12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课后练习第一篇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课后练习第一篇

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课后练习第一

第1题【单选题】
隋朝的统治类似下列哪个朝代(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唐太宗“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认识,主要缘自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深思( )
A、春秋诸侯争霸
B、汉末军阀割据
C、魏晋北民南迁
D、隋朝暴政而亡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个朝代?( )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秦朝和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两个极为相似的朝代,下列属于他们相似之处有( )
①都有制度创新
②都亡于暴政
③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而统一
④都有一项了不起的工程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十二篇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十二篇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 )A、秦朝B、东汉C、明朝D、南宋【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从西晋到南北朝近300年分裂、对峙后,又一次实现国家统一( )A、秦朝B、东晋C、隋朝D、元朝【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两大洋之间的航程,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因此素有“世界桥梁”之称。

在我国古代也有这样一个水利工程,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并且在今天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灵渠【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底蕴。

隋朝时开通的贯通南北、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A、都江堰B、大运河C、赵州桥D、明长城【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历史,完成统一的王朝( )A、唐朝B、隋朝C、元朝D、秦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隋朝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它的中心是在( )A、长安B、江都C、余杭D、洛阳【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大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答案】:【解析】:第8题【材料分析题】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后……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华东师大版7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国家的重建》同步练习与检测(2)

华东师大版7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国家的重建》同步练习与检测(2)

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使南北重归统一的人是()A.杨坚B.杨勇C.杨广D.李渊2.不属于隋朝统一南北条件的是()A.江南经济的发展B.北方民族大融合C.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缩小D.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王朝,盼望南北统一3.大运河开凿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B.到江南游玩更加便利C.为了从江南运粮食D.为了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4.隋朝大运河以_______为中心()A.建康B.涿郡C.长安D.洛阳5.从隋朝疆域图可以看出,隋朝有两个都城,这就是被称为西、东二京的()A.长安、开封B.长安、洛阳C.咸阳、长安D.长安、商丘二、论从史出6.“在他统治后期,隋朝的耕地面积由隋朝建立初年的1900多万顷上升到5500多万顷。

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

隋朝的全国户数由581年的460万户上升到604年的890万户。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1)“他”指的是谁?(2)你能根据材料用简单的话概括“他”的统治给你留下的印象吗?(3)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三、填图与思考7.(1)下图是隋朝的大运河,请在图中填出运河的四段和中心。

(2)隋朝为什么能够开通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四、联想空间8.假如你是隋炀帝时的一位富商,有大批粮食要从余杭运到涿郡,如果你想尽快运抵目的地,你会选择运河运输吗?请你向我们介绍你的行程路线和沿途的风土人情吧。

9.如果一位是曾被征调开挖过隋朝大运河的民工,一位是要秉笔直书写隋朝历史的史学家,他们围绕隋朝大运河开凿的功过进行历史对话,请设计出他们的谈话方案。

参考答案一、1.A 2.C 3.D 4.D 5.D二、6.(1)隋文帝。

(2)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荣。

(3)隋文帝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三、7.(1)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洛阳(2)由于隋文帝时社会经济繁荣,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有前代开凿的几段运河为基础。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四十三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四十三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四十三第1题【单选题】“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

”他在美国迈克尔·H·哈特所著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排在第82位。

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A、秦始皇B、隋炀帝C、汉武帝D、隋文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仿千里赖通波”。

开凿“此河”时的皇帝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宋太祖【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

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②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赞颂( )A、郑国渠B、白渠C、都江堰D、隋朝大运河【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最重要的作用是( )A、巩固隋朝的统一B、方便隋炀帝南巡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加强北部的边防【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科举制:(1)内容:由______开创,经唐代完善的科举制是一种通过______的制度。

【答案】:【解析】:第7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咏史诗·汴水》材料二:“尽道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请回答:简要说明胡曾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看法。

说一说皮日休对隋朝开凿大运河的评价。

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比较切合历史史实?为什么?【答案】:【解析】:第8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材料一:如图一,二,三所示材料二:唐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华师大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五十九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华师大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五十九

2019-2020学年度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华师大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五十九第1题【单选题】下面选项中,朝代名称与建立时间、人物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A、夏朝﹣约公元前2170年﹣禹B、秦朝﹣公元前220年﹣嬴政C、隋朝﹣581年﹣杨坚D、清朝﹣1636年﹣努尔哈赤【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开凿“此河”的皇帝是( )A、秦始皇B、隋炀帝C、唐太宗D、明太祖【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中书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

”这段材料介绍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B、唐朝的三省制C、元朝的行省制D、明朝的廷杖制【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隋朝时开凿的南北大运河以( )为中心。

A、长安B、涿郡C、洛阳D、余杭【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汉晋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300多年的政权分立时期,结束这种局面是在哪个朝代建立之后( )A、东晋B、西晋C、陈朝D、隋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唐朝诗人皮日休赞颂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是(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加强了民族融合【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隋朝一位余杭书生,到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如果走运河水路,下列哪段运河他不必经过( )A、永济渠B、江南河C、通济渠D、邗沟【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阅读下面材料:唐朝时,书生张三出生于人杰地灵的江都(今扬州)(隋朝第二代皇帝多次乘龙舟来这里游玩,最后在这里被杀)。

张三苦读诗书十载,一日他从家乡出发,经运河到京城应试。

在离船登岸之地A(运河的中心)遇雨,全身衣服湿透。

张三又经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京城长安,他看到全城街道整齐,树木成行,身着各式服装的边疆各族和各国侨民,云集在这里。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三十二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三十二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三十二第1题【单选题】“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河”中心和最南端是现在的( )A、北京、杭州B、洛阳、杭州C、洛阳、扬州D、江都、南京【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西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2017大西安创新论坛暨新零售新微商峰会(简称“双创双新”峰会)于5月27日在西安召开。

如果你是峰会贵宾,你在长安可以了解到下列哪些朝代的遗迹( )①西汉②隋朝③唐朝④元朝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在我国历史上,分裂与统一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了自西晋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的关键人物是( )A、杨广B、杨坚C、武则天D、李世民【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C、证明了隋朝的经济实力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隋朝对历史最重大的贡献是( )A、三省六部制的创立B、科举制的创立C、重新统一南北D、大运河的开通【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民生问题一般指百姓的生存、生计问题。

中国古代史上也曾出现一些重视民生问题的贤明君主,下列人物属于这一类的是( )A、商纣王B、秦始皇C、隋炀帝D、唐太宗【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小说《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第一章题为:百年乱世出新朝。

这个“新”朝的建立者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太宗【答案】:【解析】:第8题【综合题】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依然有着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的音符。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 作业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  作业

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 作业(2015福州) 3. 图1所示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

这一工程是(C)A.都江堰 B .灵渠C .大运河 D .赵州桥(2015海南)2.在 2014年 6 月召开的第 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运河与丝绸之路双双入选《世A. 秦朝B. 隋朝C. 唐朝D. 元朝 (2015济宁) 2.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某一片断。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A) C . 蜀、西晋、隋 B .东汉、南宋、隋 C .蜀、西晋、金 D .蜀、西夏、元(2015济宁)3.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2015扬州) 22.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开凿“此河”时的皇帝是(B)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2015佛山】3.有学者评论说:“如果从中外文化对比的角度看,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同时代任何国家相比,都更具有平民性……”此观点评价下列哪个朝代的“政治文化”最恰当【D 】 A .秦朝B .西汉C .东汉D .唐朝【2015广东】4.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

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B 】 ① 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2015云南】3.唐朝的“开放”是全面的开放,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

下列能说明唐朝选官制度开放的是【C 】 A. 接待遣唐使 B.统治者都善于纳谏 C.实行科举制 D. 长安是座国际大都市5.【2015永州】下列说法中,能准确反映唐朝科举制度特点的是【B 】 A .分科考试,重时事评论 B .科目繁多,重诗赋考查 C .轻视诗词,重实际能力 D .八股取士,重文章格式3. 【2015大庆】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为士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制,选官标准为【B 】A.品德B.才能C.军功D.血缘 【2015梅州】16.(6分)翻开中国古代史,我们可以发现,改革创新是贯穿古代史的一条明显主线。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习题2(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习题2(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

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一、选择题1、581年,以外戚身份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杨坚B、杨勇C、杨广D、杨俊2、《三国演义》卷首语这样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西晋互南北朝近300年分裂、对峙后,又一次实现国家统一的是A、秦朝B、东晋C、隋朝D、元朝3、隋朝统一南北,灭掉的最后一个政权是A、宋B、齐C、梁D、陈4、隋朝统一的重大历史意义不包括A、结束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B、是历史发展的趋势C、阻碍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D、有利于社会的安定5、隋朝大运河纵贯南北,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别是今天的A、天津、扬州B、洛阳、杭州C、西安、扬州D、北京、杭州6、太原起兵、长安称帝,建立唐朝的隋朝官员是A、杨林B、单雄信C、李渊D、李世民7、导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全国灾荒严重B、政治腐败导致爆发军事政变C、外戚宦官专权D、隋炀帝骄奢淫逸,滥用民力8、唐朝沿用了隋炀帝的“三省六部制”,其中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是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行中书省9、隋朝在历史上的作用,不能因其时间短促而忽视。

下列属于隋朝在制度方面革新的是A、科举制度B、行省制C、厂卫制度D、军机处10、关于隋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B、他在位时南北重归于统一C、他在位时励精图治D、他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开通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1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A、缓解北方旱情B、方便到江南巡游C、加强南北经济联系D、巩固统治12、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由此可见隋朝开通大运河的影响是:A、巩固隋朝的统治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13、出现“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隋统一后,隋文帝励精图治,采取措施发展经济B、隋文帝生活节俭,隋炀帝善于搜刮C、隋朝疆域辽阔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增长D、各地的粮食和布帛都运往京城二、填图题:在图中填出大运河的起止点、中心和四段。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 同步练习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   同步练习

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同步练习☆要点明晰☆一、隋朝的重建统一1、条件:和。

2、建立:年,北周外戚夺取政权,自立为帝,建立隋朝。

3、统一:年,隋灭,结束分裂,重建全国统一局面。

二、大运河的开凿1、目的,为了加强对的政治控制,便利的北运。

2、概况:大运河以为中心,南起,北至,全长多千米。

3、积极作用:沟通了,促进了运河沿线和的发展,对巩固统一有积极作用。

4、消极后果: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后果。

三、隋的覆没与唐的建立1、隋炀帝的暴政(1)表现:、、、。

(2)后果:导致农民大起义。

2、隋朝的覆没:年,隋炀帝在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3、唐朝的建立:618年,建立唐朝,定都。

四、隋唐政治新格局1、政治制度: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为、和三省。

三省长官共同定令立法,参决军国大政。

尚书省下设、、、、、六部,分掌具体事务。

2、官员选拔制度:隋唐时期采用制,取代秦汉以来所采用的的方法选拔人才。

此举使用人之权收归中央,扩大了政治制度的基础,而官员作用的开放与高度流动,也使威胁中央集权统治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

☆☆基础在线☆☆1、“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经过长期的分裂,589年,使我国南北再次实现统一的朝代是【】A、西晋B、东晋C、隋朝D、唐朝2、我国古代政权建立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隋朝建立的方式是【】A、外戚夺权B、农民起义C、发动兵变D、世袭继承3、“开心辞典”的主持人王小丫给正在参赛的选手小张出了这样一道必答题,题目是:我国7世纪初的一项伟大工程,经过历代修治,至今仍然发挥着运输作用的是什么?结果不费吹灰之力就选对了,你猜小张选的是【】A、秦朝的驰道B、秦朝的灵渠C、战国的都江堰D、隋朝的大运河4、关于大运河开凿的动机与结果,表述准确的是【】A、为加强南北交通而开,成为南北交通的主干线B、为商业的发展而开,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C、为巩固统治而开,客观上有利于南北交通和经济交流D、为巩固统治而开,但成为隋亡的根本原因5、《隋唐演义》剧组正拍摄起兵反隋建立唐朝的一段戏,如果你是导演的话,你要确定的核心人物是【】A、李渊B、李世民C、李建成D、李隆基6、如果你是隋朝时期的一名政府官员,你会通过哪种途径来选拔官员【】A、世袭B、举荐C、考试D、捐官☆☆☆能力在线☆☆☆8、材料一科举制度使得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低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国家的重建)同步练习1 华东师大版 试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统一国家的重建)同步练习1 华东师大版 试题

币仍仅州斤爪反市希望学校统一国家的重建⊙新课程HY1、了解隋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的统一、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概况及其影响。

2、通过对隋文帝、隋炀帝的了解,简要评述两人。

3、掌握唐朝建立的过程。

⊙重点与难点重点:隋朝大运河难点:如何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及大运河通航的影响。

⊙解析与点拨例1 隋朝为什么能够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完成统一大业?答案: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开展②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③南方陈政权统治腐败④隋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HY事强大⑤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HY战术运用得当。

例2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横南北的大运河?答案:①隋文帝统治的20多年间,国家统一安定,回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

②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人,全面展开运河的开凿。

③以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根底,同时利用天然河道和湖泊。

例3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请答复: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2、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3、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4、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解析:在答复材料阅读题时,一定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字“隋〞,结合所学内容即可知道答案。

地名古今对照,也可通过阅读来解决。

〔点拨〕大运河是本课的考查重点,学习大运河是可依据“一个中心,两个根本点〞的方法,“一个中心〞指大运河以为中心,向南北方向进行辐射。

“两个根本点〞即运端的涿郡〔今〕和运端的余杭〔今属〕。

自北向南分别为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隋朝大运河是隋朝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表现,通过大运河实现了“南粮北调〞,加强了HY对南方地区的控制能力,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虽然隋炀帝在修建大运河时征发劳役过重,但是大运河在沟通南北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磨灭的。

精选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华师大版课后练习八十四

精选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 统一国家的重建华师大版课后练习八十四

精选2019-2020年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华师大版课后练习八十四第1题【单选题】隋唐大运河到元代大运河的路线变化说明(见下图)( )A、西部地区日渐落后B、北方地区不断衰落C、经济重心逐步东移南移D、东部南部成为政治中心【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隋朝的统治繁盛一时,但是很快因为隋炀帝的暴政被推翻,这类似哪个朝代( )A、秦朝B、东汉C、西汉D、西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结束南北朝时期分裂割据局面,使南北重归统一的是哪个王朝( )A、隋朝B、唐朝C、宋朝D、秦朝【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 )A、江南河、邗沟、通济渠B、通济渠、会通河、江南河C、永济渠、江南河、邗沟D、通惠河、江南河、邗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中国大运河是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大运河这三部分组成。

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

”这表明( )A、大运河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经济的大动脉B、隋唐大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C、历代封建王朝都很重视发挥大运河的作用D、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 )A、大大使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B、推动了教育的发展C、沟通了涿郡和余杭D、为了南粮北运【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下列关于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B、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创设科举制度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学习历史,不可忽视教材附录中的“大事年表”。

公元589年是“大事年表”众多年份中的一个,这一年发生的重要事件应是()
A.杨坚称帝,建立隋朝
B.隋灭陈,统一全国
C.李渊起兵,攻占长安
D.江都兵变,炀帝被杀
2.隋朝结束了自西晋以后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统一了全国。

隋朝实现统一的条件有()
①南北经济的发展②民族的大融合③外族的入侵④大运河的开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开皇(581—600年)之治”是我国古代盛世之一。

这一盛世的统治者是()
A.刘秀
B.杨广
C.杨坚
D.李渊
4.隋朝末年,涿郡的货物经水路运输到长安,须经路线是()
A.永济渠——黄河——广通渠
B.通济渠——黄河——永济渠
C.永济渠——通济渠——洛水
D.通济渠——广通渠——黄河
5.隋大运河的四段中,最长的和最短的分别是()
①永济渠②通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在历史上的最大作用是( )
A.巩固隋朝统治
B.沟通五大水系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便利了南北交通
7.隋炀帝因暴政导致了农民大起义,他预感到末日临近,曾对着镜子说:“好头颅谁当斫之!”不久,他便被部将杀死。

同年,一个新王朝——唐朝建立。

这一年是()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8.隋炀帝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连年大兴土木,不惜民力
B.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兵役沉重
C.多次远出巡游,耗费无数
D.实行族诛和连坐,法律严酷
9.下列王朝的统治,与隋朝的统治相类似的是()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10.隋唐时期,国家政治制度有许多新的创置,突出的是()
①设立三省六部制②创立宗法制③推行科举制④实行郡县制
A.①④
B. ②③
C.③④
D.①③
11.我国历史上长达1300多年间实行的“一种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开创于()
A.东汉
B.北魏
C.隋朝
D.唐朝
二、材料解析题
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

┅┅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此河”、“禹功”分别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江都”在今天的哪一个城市?炀帝“乘龙舟而往江都”先后有几次?(3)两则材料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你认为他们的评价是否符合史实?
三、问答题
13.为什么说“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命但又极其重要的朝代”?
14.有人用一个奇特的数学算式2+3+4+5=1对隋大运河的基本内容作了一个形象的概括,你知道这个算式的含义吗?试猜猜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A
5.B
6.C
7.D
8.D
9.A 10.D 11.C
二、材料解析题:
12.(1)“此河”指的是大运河;“禹功”指的是大禹治水。

(2)江都在今天的扬州。

炀帝“乘龙舟而往江都”先后有三次。

(3)相同之处:都在指出大运河开凿造成的严重后果时,突出强调了大运河对南北交通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对后世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是比较全面地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观点。

符合史实。

三、问答题:
13.隋朝建立于581年,灭亡于618年,前后仅存在37年,这样短暂的统治时间在中国古代统一的封建王朝中是极少见的,因此是一个短命王朝。

但隋朝又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朝代,因为:隋朝结束了持续几百年的分裂割据状态,重新完成了全国的统一;隋朝空前的繁荣富庶,这时的中国开始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正如马端临所云“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创立了一系列重要制度被后世长期沿用,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隋朝开凿与建立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大运河、赵州桥,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隋朝的兴亡为唐朝统治者提供了经验教训,隋朝为唐朝的强盛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4.提示:算式中的“2”代表开凿大运河的两个主要目的(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或先后下令开通大运河的两代君主(隋文帝、隋炀帝);“3”代表大运河的三个主要地点(中心——洛阳,南端——余杭,北端——涿郡);“4”代表构成大运河的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5”代表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1”代表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或一条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