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修辞手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3:“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 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 然。”(王维《使至塞上》) 【析】开元二十五年(737) 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 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 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 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 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 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 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 轻轻带过。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 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 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 切自然。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 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 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 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 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 逝,壮志难酬的苦痛。(对偶) 5、“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 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反问)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秦”“汉” 兼及“明月”和“关”。(互文) 7、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的“朱门”代“权贵 豪门之家”,“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的 “风骚”。(借代) 8、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 “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 花的凋零。(借代)
古代诗歌鉴赏之
修辞手法鉴赏
古典诗词讲究语言凝练、语意含蓄,所以常 采用多种修辞手法。运用修辞,可以使作品更加 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效果) 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 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 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考纲要求有 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 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常见设问
1、这首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其作用。 3、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 XX这一修辞手法的?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 法)诗人是怎样、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 何效果?
思维建模 第一步:明确指出诗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此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 何运用的。 第三步:指出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 答题范式 点手法﹢结合诗歌分析其具体运用﹢使用效果
在每句后面的括号里恰当写出该诗句所运用的手 法。
1、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了“似春水”的 “愁之多,之源源不断”。(比喻)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 结无情游,相期邀云汉。(李白《月下独酌》)通过想象 ,用拟人的手法,把天边之月和月下身影,连同自己,化 为三人,且歌且舞,表面自得其乐,实则无限孤独与凄凉 。(拟人、想象) 3、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李凭箜篌曲的 艺术效果,从而烘托出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夸 张)
二、比拟 比拟就是通过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 或把甲物当Hale Waihona Puke Baidu乙物来写。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 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 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古诗诗赏, 主要是拟人。 例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 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析】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 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 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 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例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 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 城。”(杜甫《春夜喜雨》)【析】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 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 悦之情跃然纸上。
的诗 修歌 辞中 手常 法用
1、比喻;2、比拟; 3、借代;4、夸张; 5、对偶;6、设问; 7、反问;8、双关 9、互文;10、反复;
修 辞 手 法 的 效 果
1、比喻:生动形象、化虚为实 2、比拟:感情色彩鲜明、启人联想 3、借代:特点突出、含蓄凝练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5、对偶:整齐和谐、表意凝练 6、设问:启发思考、加强印象 7、反问:加强语气、感情强烈 8、双关:含蓄委婉、趣味性强 9、互文:言简意赅 10、反复:强调突出
一、比喻 (一)定义、分类及作用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比喻有突出事物(意象)的情态特征,化抽象为具体, 生动形象。 (二)举例 例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 《望洞庭》)【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 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 体。 例 2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析】 “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 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 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9、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可见愁 思的深重。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一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夸张) 10、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设问) 11、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孙 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5个典故。(用典) 12、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曲由前三句九个名词组成不同景物意象,它们巧妙地组 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了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 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写了“鸡声”、“茅店”、 “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意象,这两句 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 是意象俱足的佳句。(排比、白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