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一章重要知识点
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复习知识点归纳(新版)浙教版.docx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知识点1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生成新物质。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发生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化学变化。
知识点2探索物质变化的方法1.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光、放热、放岀气体、产生沉等现彖,但有这些现彖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生成了新物质。
2.探索物质的变化和变化规律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从物质的状态、颜色、温度(吸热或放热)、有无沉淀或气体生成等方面寻找证据。
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知识点1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1.电离: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2.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碱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3.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碱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
知识点2酸碱指示剂1.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简称指示剂。
2.紫色的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屮显示红色,在碱性溶液中显示蓝色;无色的酚駄试液在酸性溶液中不变色,在碱性溶液中显示红色;蓝色石蕊试纸在酸性溶液中显示红色,在碱性溶液中显示蓝色;红色石蕊试纸在酸性溶液中显示红色,在碱性溶液中显示蓝色。
3.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使指示剂变色,不能说成指示剂使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变色。
因为变色的物质是指示剂,不是酸性或碱性溶液。
4.花瓣屮含有一些植物色素,这些色素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呈现不同的颜色,用花的汁液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
知识点3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 •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简称酸碱度。
2.化学上通常用pH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3.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物质酸性越强;pll>7,溶液呈碱性,pll越大,物质碱性越强。
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物质的变化详细知识点和笔记
第一章笔记内容大全§1-1物质的变化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思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而物理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距离发生改变。
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沸点、晶体的熔点、吸水性等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酸碱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脱水性、毒性等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来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
小结: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认识物质、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
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应用?――白色硫酸铜粉末可以作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少量水分的吸收剂。
【小结】探究物质的变化,可以以观察、实验为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寻找证据,进行分析,从而认识物质的变化和规律,推测它们的性质,并利用这些变化规律造福人类。
四、应用1、学校购买了几瓶无水酒精,有人怀疑有假。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该酒精中是否真的含有水分?答:取少量酒精样品装入试管,加入适量的白色CuSO4粉末,如果变蓝色,证明该酒精中含水。
如不变色,证明是无水酒精。
§1-2物质的酸碱性一、酸:酸是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H+)化合物碱: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二、酸碱指示剂1).定义: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2)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3)作用:可以定性地测量溶液的酸碱性.4②酸能使指示剂变色,其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 知识归纳素材 (新版)浙教版
第一章一、概念:1、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2、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3、盐的组成——金属离子(NH4+)+酸根离子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5、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7、置换反应——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A+BC=B+AC 或A+BC= C+BA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负二价:硫酸根(SO42-),碳酸根(CO32-),亚硫酸根(SO32-),负三价:磷酸根(PO43-);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碱=盐+水。
(5)酸+盐=新盐+新酸。
1、锌跟稀盐酸反应: Zn + 2HCl = ZnCl2 + H2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2、锌跟稀硫酸反应: Zn + H2SO4 = ZnSO4 + H2↑3、铁跟稀盐酸反应: Fe + 2HCl = FeCl2 + H2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4、铁跟稀硫酸反应: Fe + H2SO4 =FeSO4 + H2↑溶液变成浅绿色。
5、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6、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7、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8、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完整word版)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常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产生新的物质.有新物质产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注意: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爆炸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气球或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2、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白色的硫酸铜、以及白色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都属于化学变化。
3、鸡蛋清(蛋白质)遇到硫酸铜会凝固,利用这性质可以用硫酸铜检验蛋白质的存在.(考点:重金属铜、铬或铅中毒可以喝牛奶、豆浆或鸡蛋清缓解)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1、酸的定义: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2、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注意:紫色石蕊遇中性溶液是紫色而不是无色。
酚酞遇中性溶液是无色,因此不能用酚酞区分酸溶液和中性溶液)3、酸 + 碱—-—盐 +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胃舒平(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4、金属氧化物 +酸——-—盐 +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5、金属单质 + 酸————盐 + 氢气(置换反应)①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 FeSO4 + H2↑(注意:铁不管是与盐酸还是硫酸或者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都是+2价的亚铁,不是+3价的铁!)②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氢氧化钠变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变成了碳酸钠和水,质量会增加,检验是否变质的实质就是检验氢氧化钠中有无CO32+离子,可以使用酸、BaCl2、或者CaCl2等)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 AgCl↓ + HNO3 (AgCl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 BaCl2 ==== BaSO4↓+ 2HCl(BaSO4也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但是碳酸钙和碳酸钡都会溶解在稀硝酸里)(注意:某溶液加入BaCl2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不能证明该溶液一定含有SO42-,因为也可能溶液中有银离子产生的沉淀是AgCl,只能说该溶液可能含有SO42—离子或Ag+或两种离子都有 )7、酸的个性1)浓盐酸(HCl)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因此打开瓶盖可以看到白雾(注意不是白烟),闻到刺激性气味。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1-2节知识点+练习
九上第一章1-2节知识点+练习第1节物质的变化1.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化学性质a)定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b)内容:物质的可燃性、还原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助燃性等2)物理性质a)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b)内容: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密度、光泽等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A.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1.电离: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融化而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2.酸1)常见的酸:醋酸、盐酸、硫酸、硝酸等2)3)酸的电离HCl = H+ + Cl— H2SO4 = HNO3 = NaHSO4不是酸4)酸根离子:某种酸电离产生的阴离子(不一定都含有氧元素)3.碱(碱性溶液是PH>7的溶液,包括碱溶液和盐溶液)1)常见的碱:石灰水、氨水、烧碱(氢氧化钠)、熟石灰(氢氧化钙)、氢氧化钾等2)3)碱的电离NaOH = Na+ + OH—Ba(OH)2 =OH23•NH=B.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
变色的是指示剂不是酸或碱2.指示剂在溶液中的颜色1)某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该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也可能是溶液2)指示剂遇酸性或碱性溶液变色的过程是变化3)不溶于水的酸或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氢氧化铜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碱,它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pH和酸碱性1)pH是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且范围通常在0~14之间2.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1)方法:湿润后PH的改变:练习1.不能用来判断蜡烛燃烧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用白瓷板压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B变化时发光发热 C在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D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2.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A.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B.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3.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示意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图①分子中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4B.图②对应的物质是化合物C.两种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4.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苯甲酸溶液能与锌粒反应5.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B.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C.因为H 2 O和H 2 O 2 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 2 和H 2 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6.有 A、B 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显示的颜色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图,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如表。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知识点、经典例题
举例
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
镁条燃烧、火柴燃烧
区分依据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中,常常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例1、冰山消融、钢铁生锈、电热丝升温、木炭燃烧这些过程中主要发生了什么变化?
思考:钢铁生锈、木炭燃烧的过程是否发生了物理变化? 发生了
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的变化、沉淀发生
绿叶的变化
物质变化的证据:颜色的变化(由绿色变成黄色)
铁丝的形变
物质变化的证据:形状发生变化
水的电解
物质变化的证据:有气体产生
总结:能作为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改变、气体产生、温度变化、性质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变化等。
例3、探究物质变化时,我们可用哪些方法?
如是否有沉淀产生
是否有气体生
是否有形状的变化
是否有颜色的变化
是否有温度的变化等
课后习题
答案:
总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在物质变化的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是化学变化一定能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一定有伴随化学变化。
知识点二: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光泽、气味、味道、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磁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活泼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知识点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①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每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质的构成和性质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和区别。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的定义,化合物的分类和性质。
物质的分类: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状态变化。
化学反应: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第二章: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定义、特点及判断方法。
物质的转化:单质、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与还原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酸碱反应:酸碱的定义,中和反应,pH的概念。
沉淀反应:沉淀的形成,溶解度与溶度积。
第三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的形态: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的概念和应用。
能量转化:不同能量形态之间的转化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概念,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第四章:电路和电流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开关、负载。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电流的方向。
欧姆定律: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
串联与并联电路:电路的连接方式,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
电功率和电功:功率的计算,电能的转换。
第五章:磁与电磁磁的性质:磁性、磁极、磁场。
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电磁铁。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发电机原理。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原理,安培力。
电磁波:电磁波的产生,波的性质,应用。
第六章:光和光学光的性质: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光速。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
光的色散:色散现象,光谱。
光学仪器:显微镜、望远镜的构造和原理。
第七章:运动和力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参照物的概念。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三大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平衡。
重力和摩擦力:重力的计算,摩擦力的产生和影响。
简单机械:杠杆、滑轮、斜面的原理和应用。
第八章:地球和宇宙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
天体运动:开普勒定律,行星运动。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知识点总结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通过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研究,帮助我们认识世界、解决问题。
在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知识点,下面将对其中几个进行总结。
第一章:细胞和人体的基本结构1. 细胞的基本组成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
细胞内部还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核糖体等。
2. 细胞的功能细胞具有营养摄取、排泄代谢、繁殖等功能。
不同类型的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也存在差异。
3. 人体器官系统的组成人体由多个器官系统组成,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
每个器官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相互协调工作,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运动的基本规律1. 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通过运动的速度、加速度等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2.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分别是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这些定律帮助我们理解物体运动的原理和规律。
3. 运动中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摩擦力和空气阻力是物体运动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它们会影响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
第三章: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 物质的组成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化合而成。
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固有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
3. 物质的变化物质可以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发生形态、状态等变化,而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物质。
第四章:能量与能量转化1. 能量的基本概念能量是物体进行工作或引起物理变化的能力。
常见的能量形式有机械能、热能、光能、电能等。
2.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化,且能量在转化过程中守恒。
能量转化的例子有物体的势能转化为动能、电能转化为热能等。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归纳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归纳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归纳一、概念: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碱的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稀释浓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地扩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二、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正价)一氢钾钠银,二钙镁钡锌,三铝、四硅、五氮磷。
(负价)负一价:氟、氯、溴、碘;负二价:氧和硫。
(可变正价):一二铜汞,二三铁,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团的化合价负一价:氢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锰酸根(MnO4);负二价: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亚硫酸根(SO3),锰酸根(MnO4);负三价:磷酸根(PO4);正一价:铵根(NH4)。
三、熟记下列反应方程式:(一)酸的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碱=盐+水。
(3)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5)酸+盐=新盐+新酸。
锌跟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 有气泡产生,锌粒逐渐减少。
锌跟稀硫酸反应: Zn + H2SO4 = ZnSO4 + H2 ↑铁跟稀盐酸反应:Fe + 2HCl = FeCl2 + H2 ↑ 有气泡产生,铁逐渐减少,铁跟稀硫酸反应:Fe + H2SO4 =FeSO4 + H2 ↑ 溶液变成浅绿色。
铁锈跟稀盐酸反应: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红色铁锈逐渐消失,铁锈跟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变成黄色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铜逐渐消失,氧化铜跟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变成蓝色。
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一章学问点归纳§1-1物质的变更一、物质是在不断变更着的物理变更:变更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变更。
化学变更:变更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思索】物理变更和化学变更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化学变更的本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而物理变更的本质:分子间的间隔 发生变更。
物理性质:不须要发生化学变更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只在化学变更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探究物质变更的方法通过视察和试验等来找寻物质变更的证据。
物质变更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变更、气体产生、温度变更、性质变更、发光发热、PH 变更、状态变更等。
演示试验:硫酸铜晶体的变更1、 取1块硫酸铜晶体,视察形态、颜色。
___蓝色固体2、 向盛有硫酸铜晶体的试管中加水,视察晶体能否溶解,水溶液颜色有什么变更。
能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3、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视察溶液有什么变更。
(写出化学方程式) 形成蓝色絮状沉淀2NaOH +CuSO 4 = Na 2SO 4 +Cu(OH)2↓4、 另取1块硫酸铜晶体,将它放在大试管中加热,视察硫酸铜晶体有什么变更。
(写出化学方程式)蓝色固体渐渐变白CuSO 4·5H 2O = CuSO 4 + 5H 2O5、 试验完成后,熄灭酒精灯,冷却大试管,再在冷却后的硫酸铜白色粉末中逐滴加水,视察有什么现象产生(写出化学方程式)白色固体渐渐变蓝CuSO 4 + 5H 2O = CuSO 4·5H 2O依据现象,进展分析:有颜色变更的试验是2、3、 4 、5,缘由是发生物理变更和化学变更有沉淀产生的试验是3,缘由是发生化学变更;有状态变更的试验是2、3、4、5,缘由是发生物理变更或化学变更;并总结出硫酸铜晶体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及氢氧化钠反响生成蓝色絮状沉淀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气味软硬物质的溶解性液体的沸点晶体的熔点酸碱性可燃性 化学性质小结:依据物质变更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展分析推想的方法,是相识物质、探究物质变更规律的根本方法。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一章重要知识点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第一章重要知识点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九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第1章一、物质的酸碱性1.物质的酸碱性可用测量。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变色,遇碱性变色,遇中性呈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性色,遇碱性变色;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变色,遇酸性色;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变色,遇碱性色。
2.物质的酸碱性强弱可用(范围0~14)表示:a.当0<PH<7时,呈性,性越强,PH越;b.当PH=7时,呈性;c.当7<PH<14时,呈性,性越强,PH越;3.常见物质的酸碱性:纯水呈性,食盐水呈性;洗洁精、洗衣液呈性,盐酸、硫酸呈性;水果汁大多呈性。
4.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操作方法是:用洁净的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上,然后用试纸所显示的颜色与对照。
二、常见的酸1.酸是指电离时产生的离子全部(或只有)是(填符号)离子的化合物。
酸的阴离子称为。
2.用符号表示下列物质或离子:盐酸,硫酸,硝酸,碳酸,氢硫酸,磷酸;3.盐酸是气体的水溶液,故盐酸为物(填“纯净”或“混合”)。
纯净的盐酸为色有气味的液体。
a.打开浓盐酸的瓶塞,可观察到瓶口出现。
若将一瓶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盐酸质量会,质量分数会,以上现象说明盐酸具有性。
b.工业盐酸因含有等杂质而略带色。
4.浓硫酸是色状的液体,密度比水。
a.木条、纸张等有机物沾上浓硫酸后颜色会变炭化,这说明浓硫酸具性。
b.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硫酸溶液的质量会,质量分数会,此现象表明浓硫酸具有性,故可作某些气体的剂。
c稀释浓硫酸时,由于浓硫酸遇水会大量的热,故应将缓慢倒入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迅速扩散。
d.若不小心沾到浓硫酸,应立即用,再。
5.检验溶液中的Cl-时,选用的试剂是和。
试写出盐酸与该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检验溶液中的SO42-时,选用的试剂是和。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知识点小结
第一章§1物质的变化§2物质的酸碱性1.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2.变化过程中不会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变化过程中会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两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3.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4.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溶解性、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磁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还原性等5.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实验、观察物质变化的证据:状态、颜色、形状、 温度、 沉淀、气体等等6.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OH)2 + Na 2CO 3=CaCO 3 + 2NaOH7.氯化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黄色溶液变血红色应用:利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三价铁离子(Fe 3+)的存在8.白色硫酸铜(CuSO 4)粉末遇水变蓝色(硫酸铜晶体CuSO 4·5H 2O )CuSO 4+H 2O=CuSO 4·5H 2O应用:利用白色硫酸铜(CuSO 4)粉末检验水的存在9.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CuSO 4 + NaOH = Cu(OH)2 + Na 2SO 410.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11.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 H + )的一类物质我们称之为酸。
常见的酸有硫酸( H 2SO 4 )盐酸( HCl )、硝酸(HNO 3)等。
它们的电离方程式是: H 2SO 4 =2 H + +SO 42-HCl = H + +Cl -HNO 3 = H + +NO 3-12.在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只有氢氧离子( OH - )的一类物质我们称之为碱。
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 NaOH )氢氧化钙( Ca(OH)2 )氢氧化钾(KOH )氢氧化钡( Ba(OH)2 )氨水(NH 3·H 2O )等。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1~2节知识要点(九年级上)
科学-下册-打印版第一章知识要点一、酸的通性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 碱--- 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AlCl3+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Cu(OH)2+ H2SO4 === CuSO4+ 2H2O。
3、金属氧化物+酸---- 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盐酸除铁锈Fe2O3+ 6HCl === 2FeCl3+ 3H2O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CuSO4+ H2O4、金属单质+ 酸---- 盐+ 氢气(置换反应)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Fe + H2SO4= FeSO4+ H2↑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ZnSO4+ H2↑5、酸+ 盐----- 另一种酸+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HCl + AgNO3=== AgCl↓+ HNO3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H2SO4+ BaCl2==== BaSO4↓+ 2HCl二、碱的通性1、碱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酸+ 碱-----盐+ 水(复分解反应)①用烧碱中和石油中的硫酸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3、非金属氧化物+碱--- 盐+ 水①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Na2CO3+ H2O②用烧碱溶液吸收工厂二氧化硫2NaOH + SO2== Na2SO3+ H2O4、碱+ 盐----另一种碱+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①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不能久置Ca(OH)2+ CuSO4==== Cu(OH)2↓+ CaSO4②氯化铁与烧碱反应3NaOH + FeCl3==== Fe(OH)3↓+ 3NaCl。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汇总
......九上第一章熟记知识点一、观点:1、酸的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2、碱的构成——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3、盐的构成——金属离子 (或铵根离子 )+酸根离子4、复分解反响——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互换成分,生成此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响,叫做复分解反响。
A +B-+C +D-=A +D- +C + B-5 、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必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其实不停搅动,使产生的热量快速地扩散,切不行把水倒入浓硫酸里。
6 、中和反响——酸跟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响叫做中和反响。
二、熟记常有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口诀:钾钠银氢正一价负三、正五氮氟氯溴碘负一价负二正四正六硫钙镁钡锌正二价碳正二四磷正五铜正一二铝正三锰有正四六七价铁正二三硅正四往常氧为负二价单质元素为零价原子团的化合价:负一价:氢氧根( OH --),硝酸根( NO 3--),氯酸根( ClO 3--);负二价:硫酸根( SO42--),碳酸根(CO32--),亚硫酸根(SO32--);负三价:磷酸根( PO 43--);正一价:铵根(NH 4+ )三、熟记以下反响方程式:(一)酸的性质( 1 )与指示剂反响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开朗金属=盐+氢气。
( 3 )酸+某些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碱=盐+水。
(5)酸+盐=新盐+新酸。
△浓硫酸:拥有吸水性,做干燥剂。
溶于水放热。
△ 浓盐酸、浓硝酸:拥有挥发性酸与开朗金属反响:锌跟稀盐酸反响: Zn + 2HCl ==ZnCl 2 + H 2↑[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 ]锌跟稀硫酸反响: Zn + H 2SO4 == ZnSO 4 + H 2↑[ 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 ]铁跟稀盐酸反响: Fe + 2HCl ==FeCl2 + H 2↑[ 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溶液变浅绿色 ]铁跟稀硫酸反响: Fe + H 2SO4 == FeSO4+H2↑[ 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溶液变浅绿色 ]镁跟稀盐酸反响: Mg +2HCl =MgCl 2 + H 2↑[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 ]镁跟稀硫酸反响: Mg + H2SO4 = MgSO4+H 2↑[ 金属溶解,有气泡放出 ]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响:铁锈跟稀盐酸反响:Fe2O3 + 6HCl = 2FeCl 3 + 3H 2O红色铁锈渐渐消逝,溶液变成黄色铁锈跟稀硫酸反响:Fe2O3 +3H 2SO4 =Fe2(SO4)3 + 3H 2 O氧化铜跟稀盐酸反响: CuO +2HCl = CuCl 2 +H 2 O黑色氧化铜渐渐消逝,溶液变为蓝色。
浙教版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知识归纳(整理版)
九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归纳一、概念:1、酸: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书写——氢离子+酸根离子2、碱: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书写——金属离子+氢氧根离子3、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书写——金属离子+酸根离子备注:酸根离子不一定有氧元素(Cl-),可能有金属元素( );金属离子不一定有金属元素(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复分解反应化合价一定不变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相关性质(一)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三态转化,形状改变,挥发,潮解等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燃烧,爆炸,生锈,氧化还原反应等(二)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溶解性,挥发性,易潮解,吸水性等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的性质:脱水性,易风化,有毒,酸碱性等三、实验现象的描述1.溶液颜色是否改变:溶液从X色变为Y色2.是否有X色沉淀或者气体生成:有X色沉淀/气体生成需要描述现象,3.固体物质是否逐渐消失/溶解:X色固体逐渐消失/溶解但不可直接说出4.和气压有关的现象:液面上升,U形管液面左低右高,气球胀大生成物的名称5.导致气压变化的原因:气体增多,气压增大,气体减少,气压减小热胀冷缩:受热膨胀,气压增大四、溶解性表(是指物质放在水中的溶解性)(1)大多数酸可溶()(2)碱的溶解性:钾、钠、钡、铵溶、钙微溶,其余碱全不溶。
(3)盐的溶解性:钾、钠、铵、硝四盐溶。
氯化物除AgCl不溶外,其余全溶。
硫酸盐除BaSO4不溶,Ag2SO4微溶,其余全溶。
碳酸盐除钾、钠、铵盐全溶,其余全不溶。
两种有色沉淀: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以上说的不溶是指物质不溶于水会生成沉淀,但有的沉淀会溶于酸,将沉淀分类: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氯化银( )、硫酸钡( )两者都是白色沉淀溶于酸,会有气体产生:碳酸盐沉淀,如碳酸钙( )、碳酸钡( )等溶于酸,但没有气体产生:氢氧化物沉淀: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附:医院里常用BaSO4做胃的透视检查,虽然Ba2+是重金属离子,会让我们体内的蛋白质变性沉淀,但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不会电离出Ba2+,所以对人体无害。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课堂笔记
第一节一、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1.物质的变化形式1)物理变化:变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2)化学变化: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2.根本区别:1)宏观角度:变化时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2)微观角度:a物理变化:微粒间的间距发生了变化b化学变化:构成物质的分子先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3.性质:1)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味道、状态、密度、软硬程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等2)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腐蚀性、毒性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1.了解物质变化的基本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2.物质变化的证据:生成沉淀、颜色变化、气体产生、温度变化、发光发热、pH变化、状态形状变化等3.Pb(NO3)2+ 2KI == PbI2↓+ 2KNO3生成黄色沉淀4.Ca(OH)2+ Na2CO3 == CaCO3↓+ 2NaOH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硫氰化钾与氯化铁反应,溶液变成血红色利用这一性质,可用硫氰化钾检验三价铁离子(Fe3+)的存在6.白色硫酸铜粉末遇水会呈蓝色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做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检验实验中是否有水生成),或作为少量水分的吸收剂(干燥剂)第二节一、电离1、电离: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2.电离方程式二、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1.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1)HCl == H+ + Cl-H2SO4 == 2H+ + SO42-HNO3 == H+ + NO3-H2CO3 == 2H+ + CO32-H3PO4 == 3H+ + PO43-HClO3 == H+ + ClO3-2)酸根离子:某种酸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叫做这种酸的酸根离子Cl-盐酸根离子NO3-硝酸根离子SO42-硫酸根离子CO32-碳酸根离子PO43-磷酸根离子ClO3-氯酸根离子3)常见的酸: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碳酸H2CO3、磷酸H3PO42.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OH-的化合物1) NaOH == Na+ + OH-Ca(OH)2 == Ca2+ + 2OH-Ba(OH)2 == Ba2++ 2OH-Al(OH)3 == Al3+ + 3OH-2)常见的碱可溶性碱: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钡Ba(OH)2、氢氧化钾KOH三、酸碱指示剂1.定义: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常称指示剂2.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四、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pH是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pH < 7,溶液呈酸性,pH值越低,酸性越强pH > 7,溶液呈碱性,pH值越高,碱性越强pH = 7,溶液呈中性2.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酸碱度)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使用pH试纸pH试纸的正确使用: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许被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第三节一、盐酸1.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混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科学单元复习第1章
一、物质的酸碱性
1.物质的酸碱性可用测量。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变色,遇碱性变色,遇中性呈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性色,遇碱性变色;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变色,遇酸性色;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变色,遇碱性色。
2.物质的酸碱性强弱可用(范围0~14)表示:
a.当0<PH<7时,呈性,性越强,PH越;
b.当PH=7时,呈性;
c.当7<PH<14时,呈性,性越强,PH越;
3.常见物质的酸碱性:纯水呈性,食盐水呈性;洗洁精、洗衣液呈性,盐酸、硫酸呈性;水果汁大多呈性。
4.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
操作方法是:用洁净的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上,然后用试纸所显示的颜色与对照。
二、常见的酸
1.酸是指电离时产生的离子全部(或只有)是(填符号)离子的化合物。
酸的阴离子称为。
2.用符号表示下列物质或离子:
盐酸,硫酸,硝酸,碳酸,氢硫酸,磷酸;3.盐酸是气体的水溶液,故盐酸为物(填“纯净”或“混合”)。
纯净的盐酸为色有气味的液体。
a.打开浓盐酸的瓶塞,可观察到瓶口出现。
若将一瓶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
段时间,盐酸质量会,质量分数会,以上现象说明盐酸具有性。
b.工业盐酸因含有等杂质而略带色。
4.浓硫酸是色状的液体,密度比水。
a.木条、纸张等有机物沾上浓硫酸后颜色会变炭化,这说明浓硫酸具性。
b.将一瓶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硫酸溶液的质量会,质量分数
会,此现象表明浓硫酸具有性,故可作某些气体的剂。
c稀释浓硫酸时,由于浓硫酸遇水会大量的热,故应将缓慢倒入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迅速扩散。
d.若不小心沾到浓硫酸,应立即用,再。
5.检验溶液中的Cl-时,选用的试剂是和。
试写出盐酸与该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检验溶液中的SO42-时,选用的试剂是和。
如果产生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
在检验时,滴加稀硝酸的目的是防止干扰,因为也是一种白色沉淀,而它溶于稀硝酸。
写出这种沉淀溶于稀硝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7.在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在沉淀中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根据这一现象能否断定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理由是。
8.将一枚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开始时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方程式为;过了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9.把鸡蛋壳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试管口,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方程式为。
10.向盛有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稀盐酸,微热,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方程式为。
11.将稀硫酸滴加至放有锌粒的试管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方程式为。
12.将稀硫酸加入盛有氢氧化铜的试管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方程式为。
三、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俗称或,在常温下是色状固体,溶解于水中且溶解于水的过程中会大量的热。
它的碱性极强,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皮肤、衣服被腐蚀。
氢氧化钠若暴露在空气中,不仅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而发生现象,也会与空气中的气体反应而发生现象,故须保存。
氢氧化钠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剂。
氢氧化钠溶液是否会发生潮解现象?,可作干燥剂吗?。
2.氢氧化钠放在空气中发生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a.检验变质的试剂可以是一种酸如,可以是一种可溶性碱如,也
可以是一种可溶性盐如;
b.若要验证氢氧化钠已发生部分变质,则先后选用的试剂是、。
c.工业上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有毒废气(如二氧化硫)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为。
3.氢氧化钙俗称或,在常温下是色状固体,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氢氧化钙的碱性、腐蚀性均比氢氧化钠要。
在空气中也会变质。
它的水溶液称为,由于与二氧化气体反应时会产生,故常用于检验气体;它还可用作改良性土壤。
4.关于NaOH溶液与Ca(OH)2溶液的相关问题:
(1)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一般选用溶液而不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原因是:。
(2)有效吸收二氧化碳气体选用溶液而不选用澄清石灰水,原因是:。
(3)盛放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壁上往往会有一层“白色膜”,该白膜的化学式是,形成白膜的化学方程式,除去该白膜时可用,再用冲洗即可。
5.在盛有氯化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化学方程式为。
6.在盛有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化学方程式为。
四、酸和碱之间的反应
1.酸和碱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酸和碱反应的产物是。
2.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用符号表示,溶剂微粒除外)。
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前后,是否存在不发生改变的微粒?。
(溶剂微粒除外)
3.酸和碱反应后溶液温度会升高,表明该反应是热的,反应时能转化为能。
4.酸碱反应的实际应用(写出化学方程式):
a.用中和精制石油时多余的硫酸:;
b.用中和酸性土壤(假设酸性土壤内含盐酸):;
c.用胃药(如主要含氢氧化铝成分)来治疗胃酸过多:;5.关于酸碱反应滴加指示剂:
a.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色,当逐渐滴加稀盐酸时,溶
液颜色变化是色变成色,这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且当溶液的颜色时,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b.若此实验过程中忘记滴加酞酞试液,在反应后才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溶液为无色,则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可能含有的溶质是;这样能得出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吗?,理由是。
c.对于无现象的酸碱反应,要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在原溶液中可添加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的作用是。
添加酸碱指示剂在科学方法中是一种(类比法、控制变量法、模型法、转换法)。
d.经实际实验操作发现:该实验中往往选择无色酚酞试液而不选择紫色石蕊试液,原因
是。
五、几种重要的盐
1.碳酸钠的俗名叫,化学式为,其水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会变色,说明碳酸钠溶液呈性;碳酸钠晶体的化学式为,将碳酸钠晶体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发生现象,从而导致质量,该现象属于变化。
2.碳酸钙是一种溶于水、在自然界分布最广的碳酸盐。
它在高温条件下可分解,化学方程式为,从而可制得生石灰,而生石灰能与水直接化合成熟石灰,化学方程式为,从而可得熟石灰。
熟石灰在建筑上应用广泛,如用熟石灰和烧碱可制得纯碱,化学方程式为。
3.氯化钠的俗称是,溶于水。
现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的加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为一种盐类),该盐是由和(填离子符号)构成的。
浓的食盐溶液具
有杀菌作用,这是因为浓盐水可使微生物(填“脱”或“吸”)水。
4.根据盐在水中溶解性的不同,盐可分为盐和盐。
常见的含有、、、等离子的盐都可溶于水。
盐酸盐和硫酸盐大部分是可溶的(除了盐酸盐(氯化物中的难溶,硫酸盐中的难溶)。
而碳酸盐大部分是难溶(除了、、外)。
5.两种化合物交换组合、反应生成新的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反应。
酸碱反应(即中和反应)(填“不属于”或“属于”)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之间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条件是。
6.收集少量汗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现象是,反应方程式为。
该现象一定能证明汗液中含有NaCl?。
7.将N a2CO3溶液滴入到CaCl2溶液上,可观察到现象,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会(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8.检验碳酸盐的方法是加入,观察。
9.化肥的种类有肥、肥、肥、肥。
a.氮肥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茂盛;磷肥能促进农作物的发达、籽粒饱
满;钾肥能促进农作物的粗状,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
b.硝酸钾属于肥;铵盐往可作肥。
c.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加入,观察。
d.尿素[CO(NH2)2]是一种有机氮肥,并不属于铵盐。
铵盐氮肥能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吗?,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