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崇高”与“优美”

合集下载

古典诗词的常见语言风格

古典诗词的常见语言风格

古典诗词的常见语言风格一、语言风格1.平淡(平实质朴、朴实无华、冲淡自然、多用口语)即语言不着意修饰,不堆砌典故。

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首推陶渊明。

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

如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此诗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既绘苔之形,又显苔之神,更写出了诗人的人格精神。

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鸟鸣涧》)“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砦》)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

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变成了大自然的有机体了。

诗人笔下的大自然,无不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回旋着诗人的声音,震荡着诗人的灵魂,因此,大自然已被人格化了。

诗人笔下的大自然,就是诗人自己,它反映了诗人冲淡的心情。

诗人自己已消融在大自然中了。

其它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温庭筠《商山早行》2.清新(清新自然、清幽淡雅)即人们所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如陶渊明,王唯,孟浩然。

孟浩然:诗歌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

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

如《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恬淡的艺术美与淳朴的生活美深深融在字里行间。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谈鲁米诗歌的崇高美——盛放在爱中的格桑

谈鲁米诗歌的崇高美——盛放在爱中的格桑

谈鲁米诗歌的崇高美——盛放在爱中的格桑胥思宇摘要:以朗吉努斯的崇高理论为指导,从崇高风格形成的两个根源——天赋与技巧出发,探究十三世纪波斯诗人鲁米的诗作。

通过分析鲁米作品的创作根源及意境特征,从而揭示其诗歌相融于爱与自然中的崇高境界,以及根生于伟大思想与文辞中的美感来源。

鲁米诗歌的崇高美,是其高尚思想、强烈情感的激发,与巧妙运用修辞技巧有关,源于诗人对生命的真切感悟,以及对世界万物充满仁慈与悲悯的爱。

关键词:朗吉努斯;崇高美;鲁米;情感;天赋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7-0148-03在朗吉努斯论及崇高风格源泉的理论中,崇高与美是一个混沌为一的存在范畴。

不同于伯克将此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审美范畴的理念,朗吉努斯认为崇高与至美相蕴而生,同时满足两个向度存在的可能,既包含外延形式上的威严崇高之感,也蕴含内在心灵的高尚之美。

但相较而言,后者则是朗吉努斯理论中崇高风格的主要源泉。

鲁米(1207年9月30日—1273年12月17日),十三世纪伟大的波斯诗人,他的诗歌同他的生命一样,在爱与悲伤的静穆中绽放。

鲁米的诗不像一片雕饰精美的空中花园,而像一条与天地山川真实相连的溪河。

它的流动滋养着每一寸所及之处的土壤,唤醒那沉睡干涸的万物生命。

它的奔腾无不呼唤着对大海的思念,歌唱那与无限相融的喜悦。

鲁米以灵动的意象传递着他的内省经验,以生动的表达阐释着他的生命体悟,在抒情与明理结合的诗歌中,点燃了那束崇高之光。

本文以朗吉努斯论述的文章崇高风格的构成因素为观测点,从天赋与技巧这两方面出发,揭示鲁米诗歌的美感来源以及崇高境界,进而探讨艺术的本源问题。

一、思想之玄通——归根守一朗吉努斯在论及崇高风格的源泉时,首先谈到了高尚的思想与情感的力量,正如他所言,“崇高是高尚心灵的回声”[1]15,思想与情感正是这美妙心灵弹奏出的两个相和的旋律,她们生于伟大的生命与天赋,在不朽的艺术中结出崇高的种子。

崇高与优美的比较

崇高与优美的比较

崇高与优美的比较优美与崇高的比较1.优美的概念、特点及本质特征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

狭义的美,指的就是优美。

中国美学史上,将其称为“阴柔之美”,这是一种优雅之美、柔媚之美。

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在审美类型中,优美通常是指一种单纯的美、常态的美。

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

优美的核心之所以是和谐,其实质就在于它体现出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体现出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优美的本质就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的和谐统一,并且在对象世界中得到感性的显现。

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

审美主体所受到的挑战越严重,遇到的冲突越激烈,斗争的历程越险恶,就越能激发和显示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也就越能令人感到崇高。

3.在审美实践中可以从哪些方面认识优美与崇高的区别第一、空间上的小与大。

优美的事物一般体积较小、规模较小,风景秀丽的小丘,清澈见底的小溪,啾啾鸣叫的燕雀,风中摇曳的小花等等。

而崇高的事物一般体积巨大、气势宏伟,一望无际的大海,耸入云霄的高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三峡等等。

第二,时间上的慢与疾。

缓慢与疾速,优美的事物是舒缓的、平稳的、趋于静态的,崇高的事物则是疾速的、奔腾的、趋于动态的。

如《维纳斯》雕像恬静典雅,宁静安详,体现出一种静态的优美;《拉奥孔》雕像表现了父子三人被巨蟒紧缠,濒临死亡前那一瞬间的竭力挣扎,以静示动,寓动于静,展现出一种动态的崇高美。

第三,形式上的柔与刚。

优美的事物一般符合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匀称、节奏与韵律等等形式美法则,多曲线不露棱角,多圆形不显生硬,颜色鲜明而不强烈,声音柔和而不刺耳。

优美的艺术作品往往情感细腻、形式精美,如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简述格律诗三美

简述格律诗三美

简述格律诗三美格律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种形式,它具有严格的规律和格式,包括音韵、字数和句式等方面的要求。

格律诗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之一,它的写作技巧和表现力都是无可比拟的。

此外,格律诗还强调三美,即音韵、意境和结构,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三点。

音韵中国古代的诗歌是以五言、七言为主的,因此在诗歌的创作中,音韵的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在格律诗中,音韵更是严格规定,对于每个字的声母、韵母、声调、长度都有所要求。

这些要求具体来说,一是平仄要对称,二是声韵要呼应,三是韵脚要准确,四是音律要和谐,五是旋宫起调要恰当,六是句末要稳妥。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严格遵守,才能使诗歌的音韵和谐、抑扬有序,展现出崇高和优美的艺术性。

意境格律诗的意境是指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思想、意象等方面的美感效果。

在使用意境的时候,要考虑诗歌的主旨、情感等要素,通过对用词、形式、意象等进行处理,让读者感受到诗歌的深刻内涵。

意境的运用追求的是形神兼备,要做到意蕴丰富、形式优美、情感饱满,能够把文学、语言、人生的感受融为一体。

这样才能清新、明丽、优美地表达出感人的诗情画意,达到艺术价值的最高境界。

结构格律诗的结构是指诗歌的内在组织和外在形式。

内在组织要考虑诗歌的结构和章法,外在形式则包括字数、语量、句式、韵律等方面的要求。

结构的设计要求创作者在诗歌中注重情节的联系、紧凑有序、文字催化、主旨突出等元素,体现诗歌思想的连贯性和整体结构。

此外,在诗歌的写作中,还要注意字数长短、句子与整体之间的联系、韵律的应用等方面的规范,以使诗歌的结构更加完美、严谨和精湛。

总之,格律诗的三美囊括了音韵、意境和结构三个方面,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精华之一,其优美的音韵和深刻的哲理思考,令人陶醉和感怀。

格律诗既是文学创作的杰出典范,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深邃。

细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细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细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代表作之一,此诗被誉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绝世佳作,堪称千古绝唱。

这首诗开篇写景,以壮丽的风景描绘了登高远眺的氛围,而后以江水为线索,展开了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在这首诗中,张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物我”关系的反思,表现出了崇高的人生追求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之情。

下面就来细读一下这首伟大的诗篇。

诗人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开篇,画面意境非常深远,通过“落霞”和“孤鹜齐飞”描绘了天空中壮丽的景象,而“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巧妙地将水天相融的景色与人生境遇相联系,展示了登高远眺的氛围。

诗人在这里借助天空和水面的景象,巧妙地表现了人生的壮美和辽阔。

接着,诗人写道,“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秋,声断衡阳之浦”。

这两句以渔舟和雁阵为形象,展现了江南独特的秋日景象。

渔舟飘泊在江面上,唱响彭蠡湖畔的歌声,而天空中的雁阵惊起,声音在衡阳的江浦间回荡。

这些景象给人一种婉转动听、苍凉萧瑟的感觉,同时也点出了江南繁华而又历经沧桑的特点。

诗人写到,“遥襟甫略,长使英雄泪满襟”,“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江南风光的向往和思念之情。

他用“遥襟甫略,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对当年英雄豪杰的怀念和感伤,而“谁家玉笛暗飞声”则传递了对江南美景和华丽文化的渴望与向往。

这里,诗人既表现了对美好的追求,也流露出对时代变迁和人生沧桑的感慨。

诗人写到,“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这两句概括了整首诗的主题。

诗人以“欲买桂花同载酒”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随即以“终不似,少年游”否定了这一向往。

这里的“少年游”既是具体的行为,也可以理解为对年轻时光和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通过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令人感慨万千。

张祜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唯美的意象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刻画了人生的壮丽与辽阔,以及对时代变迁和人生沧桑的感慨。

经典诗词歌

经典诗词歌

经典诗词歌
经典诗词歌赋是指古代文学中的经典著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经典诗词歌赋:
1.《长恨歌》:唐代白居易所作,描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古典爱情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2.《登高》:唐代王之涣所作,描绘了登高远望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

3.《水调歌头》:宋代苏轼所作,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期盼和对英雄敬佩的情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4.《将进酒》:唐代李白所作,描绘了豪迈的人生情怀和热烈的爱情,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5.《静夜思》:唐代李白所作,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6.《钗头凤·世情薄》:元代白朴所作,描写了封建社会中男女悲欢离合的爱情悲剧,是中国古典爱情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7.《春江花月夜》:唐代张若虚所作,描绘了春江花月的美景和人生哲理,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这些经典诗词歌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广泛传颂和传承,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意境与意象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意境与意象

古代诗歌中常有的人物形象、境界与意象一、古代诗歌中常有的人物形象诗中“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怀主人公的形象,其实是“代言人”。

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边几种形象种类:人物形象“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举例剖析“安能摧眉折腰事显贵,使我不得高兴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李傲视显贵、傲岸不羁白淡于荣华、傲视显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显贵、豪迈洒脱、傲岸的形象不羁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若山。

呜心忧天下、伤时感事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其实不只是逗留在的形象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伤时感事的性格。

(1)王维《山居秋暝》。

经过对晚秋节气空山新雨情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寄情山川、归隐田园山川风光的喜欢。

的隐者形象(2)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显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政界的憎恶,对田园的喜欢。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英明之主,想起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天地茫茫悠悠无穷,不觉伤心得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的形象心却不得发挥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矢志报国、大方愤世如陆游和辛弃疾。

两位诗人的诗词都反应出他们忠君报国,而不被重用的形象的感情。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送别友人、想念故土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形象。

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旁献身旁塞、反对讨伐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塑造了一个体察人民疾苦,反对战争的的形象艺术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分别时的无穷伤心和别后相思的绵绵爱恨情长的形象情义,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附:常用术语不慕显贵、豪迈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伤时感事、寄情山川、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大方愤世、送别友人、想念故土、献身旁塞、反对讨伐、爱恨情长、立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浅谈中国古典诗词的情感美

浅谈中国古典诗词的情感美

浅谈中国古典诗词的情感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情感美是古典诗词内涵美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种情感美主要包括五种情感:即深沉的爱国情、浓烈的思乡情、执着的男女情、美好的朋友情和温馨的骨肉情。

中国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这种崇高伟大的情感美,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幸福、繁荣、稳定的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什么是情感?《现代汉语词典》说:“情感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

”只要是正常的人,他就一定有情感。

只要有情感,他就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予以表达。

中国古典诗歌就是古代人们抒发情感的一个最为有效的工具。

诗歌的本质是抒情的。

陆机在他的《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

我们在阅读中国古典诗歌时,往往能够感到真挚情感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愉悦和震憾人心的力量。

这种真挚的情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沉的爱国情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对人类文明有着重大贡献的民族。

为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独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孕育了一大批热爱祖国的仁人志士,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爱国诗人。

他们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深沉的爱国精神,是华夏历史上动人心魄的精神文明之花。

他们留下来的无数诗篇,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

如明代杨继盛所作就义诗“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这是诗人面对死亡高唱的充满凛然浩气的爱国壮歌。

前二句极力渲染浩然正气,意在说明“天地有正气”。

杨继盛本来就是个刚直不阿、胸怀浩然正气的人,仕进后更以忠直敢谏著称。

他力主抗击北方鞑靼人的侵入,因弹劾大将军仇鸾误国被贬狄道县典吏。

仇鸾伏诛后,诗人复官,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弹劾奸相严嵩十大罪状,被严嵩迫害入狱。

在长期监禁后,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被杀害。

这首诗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并不认为就义便是报国的尽头,临刑前他想到的是“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即活着未能斩除佞臣、尽到报效国家的责任,死后要继续用自己的忠魂实现报国之志。

中国壮美与西方崇高之比较

中国壮美与西方崇高之比较

中国壮美与西方崇高之比较张龙摘要:中国的许多美学学者在对壮美与崇高的讨论中,只注意到了二者的共性而忽视了二者的差异性,以至于人们常将壮美与崇高混为一谈,而谈到审美形态,人们往往只谈崇高,不提壮美。

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壮美与崇高的比较分析,来揭示二者独特的美学内涵。

揭示出壮美不包含否定性的情感体验,没有崇高体验的由痛感向快感的转换过程,而是一种较纯粹的积极向上的快感体验。

导致壮美与崇高之差异的原因是中西不同的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壮美;崇高;比较在许多文献资料上,或权威教材上都会这样写到:“崇高又叫‘壮美',相当于我国古典文论中的阳刚之美”,[1](P186)可见中国的许多美学学者在对壮美与崇高的讨论中,只注意到了二者的共性而忽视了二者的差异性,以至于人们常将壮美与崇高混为一谈,而谈到审美形态,人们往往只谈崇高,不提壮美。

由此崇高成为常识性的美学概念,而壮美则因对其缺乏深入研究,仍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

这种状况使人产生这样的错觉:似乎西方文化产生的崇高范畴具有美学上普遍意义,而中国文化孕育的壮美仅为一域之见。

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壮美与崇高的比较分析,来揭示二者独特的美学内涵。

一:西方美学中的“崇高”西方美学中的崇高与中国的壮美一样,经历了从非审美领域进入到审美领域的转变过程。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将崇高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加以讨论的是罗马艺术评论家朗吉弩斯,尽管朗吉弩斯讨论的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美学概念,而限于修辞学,但是崇高这一概念的主要因素他已提出来了: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热情,修辞格的妥当运用,以及把前四者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的“庄严而生动的布局”。

[2]其最重要的是第一个因素,用意是从庄严而伟大的思想上来鉴定文学的崇高,把崇高与思想心灵联系起来。

由此可见朗吉弩斯所讲的崇高虽是文学上的崇高,但却指向庄严而伟大的思想,它根源于主体的心灵,是主观精神性的东西。

对崇高这一概念的研究做出较大贡献的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博克,博克把崇高与壮美对立起来加以讨论,并且第一次揭示了崇高感中包含痛苦感,其心理经验一定是某种痛苦或危险;在情绪上的表现一般是恐怖或惊惧,认为“凡是以某种方式适宜于引起痛苦或危险的事物,即凡是能以某种方式令人恐怖的,涉及可恐怖对象的,或类似恐怖那样发挥作用的的事物就是崇高的一个来源”,[3]崇高感的对象有共同的特征,就是可恐怖性。

赏析《高山流水》

赏析《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首名篇,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手笔。

这首诗歌以其优美的押韵和流畅的语言,借用自然风光来表现人生哲理,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著名的哲理诗之一。

《高山流水》以山水为题材,描绘了高山与流水的景象。

作者以流畅的笔触,描绘出了高山的雄伟壮观,以及流水的清澈透明。

诗中描写的高山与流水相互依存,构成了一幅自然风光的画面。

在这首诗歌中,作者运用了许多比喻和隐喻来表现人生的真谛。

他用高山的高耸来比喻人的崇高志向,用流水的清澈来比喻人的心灵的纯洁。

作者还用流水的流动来比喻人的生命的流逝,用高山的持久来比喻人的恒久不变。

《高山流水》中还有许多生动的描写,比如“高山峻岭苍茫目,流水清澈潺潺流”,这句话描绘了高山的高耸和流水的清澈,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界的壮丽。

又如“高山万仞凌空起,流水千里无绝期”,这句话描绘了高山的崇高和流水的流动,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漫长和永恒。

总之,《高山流水》是一首优美的诗歌,它以山水为题材,描绘出了自然风光的美景,并运用了许多比喻和隐喻来表现人生的真谛。

这首诗歌的流畅的语言和优美的押韵使得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著名的哲理诗之一。

浅谈古典诗歌的韵律美

浅谈古典诗歌的韵律美

浅谈古典诗歌的韵律美中国古典诗歌博大精深,其含有十分的韵律美,本文以古典具体诗歌为例分析了其含有的韵律美,希望本文的写作对教师及学生有帮助作用。

标签:古典诗歌韵律含蓄美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大特色。

大学课本选编了不少优秀古代诗词作品,引导学生领悟古诗词的含蓄美,有助于理解其意境、思想情感,进而提高审美、鉴赏水平。

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鉴赏古诗词的含蓄美呢?一、含蓄的表现形式同是含蓄的诗,却有表现形式的不同、深浅程度的不同。

其主要形式有以下幾种。

1.点明有含意,却不明说含意是什么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这两首诗的共同点是作者把所表现的意思点了一下,但未做正面回答。

第一首诗光说“此中有真意”,那么“此中”的“真意”究竟是什么?作者却没说。

第二首,对于为什么要“事”“栖碧山”的问题也是“笑而不答”,没有明确讲什么理由,而是让读者自己去领悟。

因为诗人的“真意”和“笑而不答”就蕴含在艺术形象里面。

第一首诗描写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静谧农村生活的悠然自得,表现了他对归隐生活在心灵上的满足。

所谓“有真意”,无非是说:这归隐生活多么美好啊!如果再引申一步,那就是:何必去当官,何必“为五斗米折腰”!第二首诗,李白对问题的回答就蕴含在诗的后两句里。

你问我为什么要隐居“碧山”吗?你看这里的桃花流水,如此优美的风光!真是别有天地啊!经过一番领悟,就悟出其意思,嚼出其味道了。

2.不点明有含意,抒写很婉转,含蓄程度稍浅如: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南浦别》)欲逐淮潮上,暂停鱼子沟。

相望知不见,终是屡回头。

(皇甫冉《淮口寄赵员外》)这两首都是送别诗,第一首写秋天在南浦送朋友,不忍割舍。

被送的朋友不时回头看,看一次使送行者肠断一次。

谈谈对中国古典诗词价值与魅力的认识

谈谈对中国古典诗词价值与魅力的认识

我国古典诗词作为我国文学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它们不仅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漫长的岁月中,我国古典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受人们喜爱,并且对我国文学、文化、历史、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诗歌的美学价值我国古典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含蓄的意境和深厚的情感,展现出了独特的美学价值。

在形式上,古典诗词以其音韵优美、格律严谨,体现了我国文学的审美追求和语言艺术的精粹。

古典诗词所蕴涵的情感与意境,也是其美学价值的重要体现。

诗人通过精湛的艺术技巧,以简短的文字表达出丰富的情感,使人在品读诗词时,不仅感受到了情感的真挚和深切,更能领略其中蕴含的哲理和意境。

二、诗歌的文化价值我国古典诗词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诗词作为我国文学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它们通过描述历史风貌、塑造文化形象、传递文化精神等方式,展现了我国古代社会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使后人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我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

我国古典诗词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真挚的情怀,具有特殊的情感价值。

诗人在诗词中表达了对生活、对人民、对国家的热爱与关怀,使得古典诗词成为了我国人民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

古典诗词还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激发了人们的情感共鸣和创作热情。

四、诗歌的思想价值我国古典诗词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诗词中所表达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人生哲理等,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古典诗词中,人们可以体会到儒家的仁爱之道、佛家的超脱之境、道家的无为之智,从而得到心灵上的滋养和精神上的启迪。

五、诗歌的艺术价值我国古典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展现了卓越的艺术价值。

诗词作为文学艺术的精品,在表现手法、意境构思、形象描绘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对诗词的品读与鉴赏,人们能够领略到其中的艺术魅力,感受到其所蕴含的文学魅力和审美情趣。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历史气息,是中
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这些诗词开创了中国文学的辉煌时代,并且影响了很多后来的文学作品。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古典诗词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它们不仅在语言、节奏、韵律等方面表现
出了华丽、精美、柔美的艺术形态,而且还蕴含着深刻的意境和思想内涵。

例如,“登高
望远,肝胆俱裂”,短短的几个字,表达了崇高的志向和豁达的胸怀,令人扼腕叹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深刻反映了人生的哲理和生命的真谛,令人产生
强烈的共鸣。

第二,中国古典诗词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受到了先秦诸子、汉赋、乐府、唐初的诗歌等多种文化的影响。

其中有很多经典诗篇在历史、文学、哲学、
政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如《离骚》、《诗经》、《唐诗三百首》、《红楼梦》等,
都成为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影响了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文学创作。

第三,中国古典诗词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古典诗词散发出一种幽雅的风格,文
字朴实无华,诗情画意,智慧流露,一笔一画,处处氤氲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体现了中国
文化的精髓和特征。

例如唐诗中的“雅俗共赏”、“形神兼备”,成为中国古典诗词艺术
风格的代表。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来自于其特有的文化底蕴、艺术风格和美学价值。


些古典诗词不仅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一种精神财富和文化传承。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
些诗词依然保留着其魅力,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崇高与壮美的区别

崇高与壮美的区别

崇高与壮美的区别摘要:把西方美学史上的“崇高”与中国美学史上的“壮美”进行多方面的区别比较,得出二者有本质性的区别。

关键词:崇高;壮美;美学范畴“崇高”这一美学范畴来自西方美学,它与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壮美”有本质的差别。

在西方美学史上“优美与崇高”有着各自独立的形态特征,二者在对峙中共同发展。

而“优美与壮美”是中国古典和谐艺术的两种形态,它们互相交融、刚中有柔、柔中有刚。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静止地、孤立地把西方美学中的崇高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壮美等同起来。

在西方美学中“优美与崇高”的对立是与西方强调“二元对立”的哲学基础有关的。

崇高与壮美在外部形态上都呈现出一种险峻崎岖的气势,但是它们之间又有区别。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把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

数学的崇高就是体积巨大,力学的崇高就是力量强大。

但康德将二者都归结为人的主观能力的崇高,认为崇高不在外在对象而是来自于主体的心灵,来自于理性观念超越对象的表象,并由此引起的崇高。

崇高的事物往往都具有“大”的特点,但是并不是大的事物都可以称为崇高的。

因为“大”是崇高的因素之一,所以要成为崇高的就必须既具有大,又要是险而奇的事物。

崇高是审美主客体在对立、冲突之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美;崇高“是对和谐整体的破坏,是宏大的不和谐的集结”。

而中国美学的壮美是由空间上巨大、在时间中运动迅速、力量显得强大、质态显得粗犷的对象所构成的。

一般说来是并不破坏感性形式的和谐,是和谐美的一种,是阳刚之美。

它与崇高相比它更多地强调均衡、和谐和自由。

崇高是处在不断地激烈动荡和显著的变动中的,而且在主体与客体、个人和社会、人与自然、内容与形式上都是极端对立冲突的。

而中国美学中的壮美则是强调以和谐为美,反对过度极端、不和谐、不稳定、不均衡。

崇高的险峻崎岖的气势在不同的审美对象中又有不同的差异。

自然界的崇高是外部形式粗犷、险峻、崎岖;社会中的崇高表现为承受巨大挫折,历经艰难险阻,而且倍受严酷摧残直至死亡而不屈服;艺术里的崇高则表现为打破平衡原则,违反和谐规律,造成一种形式上的不平衡、不和谐。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中国古典诗歌的美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灿烂的五千年历史,创造了独特的,令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文明。

在这种文明中,中国的古代文学,无疑是极具特色,极有代表性的。

从抑扬顿挫、节奏铿锵的诗词形式上,从一唱三叹、慷慨余哀的情感抒发上,从“神韵”“意境”等鲜明民族审美趣味上,都等体现出中国古典诗词的美。

几千年来,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诗词有着自己特殊的话语世界。

它不像西方文论话语那样,具有严密的思辨体系,明晰的概念内涵。

它往往用简单的语言描绘来表示抽象的画面,或者给你再现一个环境或氛围,让你从中去体会蕴涵的意味。

诗词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体现的审美追求也是不同的。

可从不同诗人所写的诗词中,所强调与表现的不同,也就有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崇高与范畴。

诗歌是一种很古老的文学体裁,起源于周代以前(公元前1066年)。

第一部伟大的作品当推《诗经》,其中包含的诗歌距离今天大约有三千年左右。

《诗经》以前的古诗歌,大都收集在杨慎的《风雅逸篇》、冯惟讷的《风雅广逸》及《诗记》的前集十卷《古逸》里。

她是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诗大序》云:诗者,志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于文谓之音。

诗歌有三种写作方法,《诗品》云: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

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随着社会日益的文明,诗,这种文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从最早两言诗渐渐地扩展成三言、四言??十言诗,由独句诗延续到很多句;体裁也逐渐增多,每一个时代都有不同风格特色与体裁。

就使用范围来讲,也有很大的突破。

它不但可以反映生活状况,抒发心中的感情,还可以做游戏。

诗的变化,从句的方面来讲大概由独句诗开始。

独句诗大多出自古籍民谣。

特点:内容上是对人对事的一种评价;形式上虽然只有一句,但句中的第四字与第七字韵母相同,吟唱时要稍作停顿。

诗意地行走于古诗歌意境之中

诗意地行走于古诗歌意境之中

诗意地行走于古诗歌意境之中【摘要】在高中语文中,古典诗歌是一种最精致、最优美、最纯粹的文学样式,它代表着高品位的文学趣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努力提高对古今诗词语言的感受力,体味诗中的积极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和境界。

在新课改下实施古诗教学,笔者认为大力革新,推行意境教学,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古诗歌中去,把握诗人的形象及所抒发的独特感受,实现与诗人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古典诗歌;意境教学;情感共鸣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块瑰宝,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深受高中生们的喜爱。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讲解古典诗文时,要侧重让学生在积累、感悟和学会鉴赏古诗词,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

高中课本中所学习的古诗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

一些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把侧重点放在了对诗句文字的翻译和理解上。

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古诗词教学应让学生领悟古诗词语言美,并能体味其意境美。

所谓的“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是体现作者创作诗歌时的思想情调和所要实现的艺术境界。

高中阶段,如何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真正的让学生行走于古诗词的意境之中呢?一、激情诵读,体味意境学习古典诗歌离不开诵读与体味,激情、专注的诵读是读出诗人情感的关键要素。

它能帮助我们走进诗词,体味诗词的意境美。

1、激情诵读,加强指导诵读是一种发声响亮、意在体悟与积淀的一种读书活动,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和教学手段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学会诵读方法,掌握诵读技巧。

例如我在讲授《登高》一诗时,我先布置学生进行自由朗读,扫清字词障碍,再让学生们齐读。

学生们的课堂表现一般,大家的声音都很洪亮、高昂,但是情感体味不准确。

于是,我借助录音机进行示范朗读。

放录音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泛读结束后,很多同学都发出感叹!之后议论纷纷,说杜甫的遭遇让人痛心,是在是太悲惨了,而他的爱国情怀又是那么的崇高,胸襟却是那样的博大。

生命的较量——从崇高的角度分析穆旦诗歌《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中的诗性张力

生命的较量——从崇高的角度分析穆旦诗歌《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中的诗性张力

抒 情 色 彩 , 些 文 字 不 仅 是 作 者 艺 术 功 力 的 体 现 , 时 也 是 诗 人 那 同 真 情 的流 露 。可 以说 , 们 看 到 的 不 仅仅 是一 句句 诗歌 , 诗 人 一 我 更
诗 歌 。在 该 作 品 中 , 人 将 自己 的人 生 阅历 、 诗 生命 体 验 融 人 于 具 体
以及 由此 而 形 成 的语 言 张力 。
饱 含 着 复杂 的 生命 体 验 和 人 生 感 受 。在 穆 旦 的 诗 歌 语 言 中 , 们 我 感 受 到 了来 自语 言 本 身 以及 所 蕴 含 的情 感 两 个 方 面 的 强 大 冲击 , 让 我 们 在 震 撼 之 余 感 受 到 了诗 性 的 张 力 。
诗 歌 创 作 之 中 , 仅 使 诗 作 拥 有 巨大 的 艺 术 张 力 , 为 中 国新 诗 不 亦 的 发 展提 供 了强 大 动 力 。本 文 将 从 “ 高 ” 一 基 本 的 审 美体 验 出 崇 这 发, 分析 其代 表 作 《 林 之 魅— — 祭 胡 康 河 上 的 白 骨 》 森 中所 体 现 的
的 诗 歌 创 作 。 我 们 呈 现 出 一 幅 非 同 寻 常 的 战 争 画 面 。 有 极 强 为 具 的艺术感染力 。 面 , 下 我将 以 “ 高 ” 崇 这一 基本 的审 美 体 验 切 人 , 从
语 言 、 构 、 题 三个 方 面 分 析 诗 歌 的 艺 术 张 力 。 结 主
艺术张力。
的审美体验也随之产生。 诗 歌 语 言 的悖 论 性 以 及 陌 生 化 处 理 构 成 了 穆 旦 诗 歌 语 言 的
又 一 特 色 。 旦 诗 歌 总 是 充 满 了悖 论 性 的 、 跃 式 的语 言组 合 , 穆 跳 从

谈音乐中的优美与崇高

谈音乐中的优美与崇高

个题 目, 通过对优 美与 崇高的理 解接 着结合所 学专业用音乐作 品来分析 东西方的优 美与 崇高, 最后 阐述 了东西方优
美 与 崇 高彼 此 之 间的 关 系。 关键词 : 优美 ; 崇 高 中图分 类号 : B 8 3 — 0 文献 标识 码 : A
这 里我选择 的题 目是谈音 乐中的优 美与崇高。先来看 一下
不 出来 了 。
这里我用 贝多芬 的第六交响 曲《 田园》 来具体 说 明一下 , 先 来介绍一下这 部作 品 , 本 曲大约完成 于 1 8 0 8年 , 是他 少数 的各 乐章均有标题 的作 品之一 ,也是贝多芬九首交 响乐作 品中标 题 性最为明确的一部 。 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 完全失聪 , 这部作 品
中进 行 , 形 成 恬 静 清 新 的 自然 美 景 , 音 乐 自然 流 动 , 没 有 强 烈 的
而崇高呢 , 我看 了一下 书 , 书上是 这么说 的: 崇高是 能在对 象的无形式 中发现,当它身上无限或 由于它 的机缘无 限被表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出来 , 而 同时却又设 想它是一个完整体 , 它是 一个理性概念 的表
现与量结合着。 它经历着一个瞬间生命力 的阻滞 , 而立 刻继之 以
生 命 力 的 因 而更 加 强 烈 的喷 射 , 崇 高 的感 觉 产 生 了 。 这 段 话 纯 粹
是写 给真正懂 得文 学的人或 者具有 一定逻辑 思维 能力 的人看 的, 对我来说真 的太难 理解 了, 尤其是 “ 立刻继之 以生命 力 的因 而更加强烈的喷射” 这句几乎看 不懂 。 还好身边有 一“ 高人” 指点
力度变化 , 表现 出人在大 自然的怀抱 中得到的精神安 宁; 第二乐 章, 在溪边 。描写 的是“ 溪边小景” , 这是一个描写静 观默想的乐 章, 在形 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琴 、 中提琴 与大 提琴的伴奏 下。 第一小提琴所呈 现的第一 主题 显得悠扬而且 明亮 、 清澈 , 这 里体现了柏拉 图的观念 : 美的事 物乃是对美本 身的模仿 。 音乐有 如清澈 的溪流 , 舒缓 平静 , 偶 有熏风微拂 , 水 面上 荡起轻微 的涟 漪, 扭动 了水 面上倒映的 白云树 影。 远处的树林 好像在做着深呼 吸, 音乐 的律动微微开合 , 暗示着一种生命 的韵律 涵养在博大廖 廓的大 自然里 。 一组木管乐器模仿的鸟呜打破 了宁静 , 音乐更加 富于诗意 , ; 第 三乐 章 , 乡村欢乐的集会。 这个乐章 的主题是如牧 笛风格 的旋律 , 单纯 活泼 , 音 乐取材于 民间旋 律 , 描写 乡间村 民 兴高采烈的舞蹈场面 , 活跃而喧闹 , 质朴而粗 犷。当欢 乐的场 面 达到顶点的时候 , 音乐 出现 了一些不 安并很快 变成远处 的雷声 , 欢乐的集会被打断 ; 第 四乐章 , 暴风雨 , 快 板。在这一乐章 中, 狂 风呼啸 , 裹挟着雷 电排 山倒海般袭来 , 转瞬 间便笼罩 了一切 。整 个乐队都在急速飞旋 , 弦乐刮起一阵阵旋风 , 倍 大提 琴发 出沉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崇高”与“优美”
一朵娇艳的小花是美的,座座气势雄伟的崇山峻岭也是美的。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固然能引起我们的喜悦的感情,令我们陶醉;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崇高景色,也会激荡我们的感情,使我们心旷神怡,也达到了强烈愉悦的审美效果。

正如惊涛骇浪与叮咚山泉,崇高和优美都属于审美的范畴,是两种不同的美的形态,即美的两种不同种类。

崇高又称壮美,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通过对象的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产生敬仰、赞叹的情怀。

优美与崇高相对,又称为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它是美的一般的形态。

从根本上讲,崇高的核心在于“冲突”。

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粗砺强劲,雄奇怪涎,令人惊心动魄。

审美主体所受到的挑战越严重,遇到的冲突越激烈,斗争的历程越险恶,就越能激发和显示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也就越能令人感到崇高。

而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

优美的核心之所以是和谐,其实质就在于它体现出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体现出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玲珑小巧,娇柔透剔,令人舒心惬意,各种审美因素趋向平和统一。

在我国古代,通常把崇高称为“大”“阳刚”“气势”“风骨”等。

孔子曾说过:“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列子·汤问》中记载钟子期对于伯牙鼓琴的两次回答:“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种音乐的内容,也是令人心潮澎湃的,也可以称之为“崇高”。

这种崇高不仅仅指崇高的这一种形态,更主要的是气势。

我认为,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所欣赏对象的气势比起形态来,更容易让人体会到“崇高”,心灵的震撼相对于视觉的感受更容易令人领会、感悟。

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奏平撤以闲雅,说炜晔而谲狂”。

虽然陆机并没有指出“优美”到底是什么,但他对这些文体风格的概括,已经包含了优美的本质。

而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将文章风格美分为八体: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

其中,典雅、精约、新奇就是与优美有关,而远奥、繁缛、壮丽则与崇高有关。

在我国古典诗歌艺术中,这两种形态各异的美比比皆是。

比如,唐代词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是首脍炙人口的杰作,千百年来,人们盛读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优美迷濛的意境,折射出迷人的艺术光辉。

词是这样写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塞山前,白鹭展翅飞翔,不时俯头探望河中游鱼;山上,漫山遍野桃花盛开;山中,微风吹拂,桃花瓣飘零,随波逐流;山脚,烟波浩淼,游鱼蹦窜;岸边,烟波迷濛处,一位披蓑戴笠的垂钓者正凝神专注地垂钓,他陶醉于眼前的空濛山色和柔美风光,竟怡然自乐,不想回家了。

多美的画面,岂止是“烟波钓徒”张志和沉缅于山光水色,我们品味吟咏,又何尝不是深深地痴迷于词人所描摹的山水风情呢?显然,这里意境纯美、柔和、宁静、高远;色调斑斓绚丽,欢快明朗;构图精微考究,细腻逼真;情趣高雅恬淡,清爽宜人。

这一切充分展示了词人热恋山水,厌恶官场的情趣,显示了艺术领域里的优美范畴的审美特征。

相反,李白的诗作《望天门山》恰恰给我们揭示了一种雄奇壮阔的崇高美。

“天门中断楚江天,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人贮立舟头,极目远
眺,随着湍急的江流,他于如箭飞舟之中,顿感天门山突兀险峻飞扑眼帘而来,倍感欣慰自豪。

两岸青山相对挺出,绵延逶迤,峥嵘多姿。

脚下,江水一泻千里,汹涌澎湃,卷起滔天巨浪。

身后红日,冉冉升起,给这激荡狰狞、粗砺苍劲的画面投上一层粉红的色调。

听,江流奔腾咆哮,势不可挡,惊心动魄,吼声如雷贯耳,掀起内心情感的狂澜巨波。

李白是一个很有个性的诗人,他志向远大,生性狂傲不羁,反映在诗歌中,他常常是描绘那些奇险怪涎,惊世骇俗的事物。

这首《望天门山》就是他“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苍海”的豪壮情怀的喷吐。

显然这里意境雄奇壮阔,孕大含深;气势汹涌奔腾,吞吐山河;色调热烈醒目,催人奋发;构图粗野苍劲,风格豪迈超俗,狂放不已。

凡此种种,无一不显示出作为美学范畴的崇高的审美特征。

吟颂此诗,当令人心荡神摇,倍感振奋。

一般来说,崇高的对象常常是体积巨大,力量雄伟和气势磅礴的。

如在自然界中的鹰隼搏击于大海长空的雄姿,山风中万顷林涛澎湃的声响,宋代豪放派词人苏东坡、辛弃疾的豪迈词作等等。

杜甫在《望岳》中描写雄伟的泰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再如苏轼的《百步洪》:“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更是气势宏大,体现着一种崇高的气势。

而他的名作《念奴娇·大江东去》,则抑扬顿错、气势磅礴,就是体现崇高之美的杰作。

而优美的对象常常表现出形体小巧,秀丽和柔和。

比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荷、蜻蜓,看起来就令人产生一种欣愉的感受。

秦观的“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优美的语言,美丽的景色,柔和的氛围,显示出一种令人不忍打破的幽静之美。

元代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小简练、构思巧妙,情感细腻纤弱,具有阴柔之美。

另外,宋代婉约派的词大都很好地体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相对统一的凝静均衡、和谐的特点。

优美与崇高在作家的创作中也有体现。

南宋余文豹在《吹剑续录》中记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公为之绝倒。

这则小趣闻,通过柳永与苏轼词的比较,也显示出了优美与崇高的不同来。

从作家的艺术角度来看,人们并不都千篇一律地创造或仅优美或仅崇高的作品。

有人爱写“人闲桂花落”,也有人爱写“飞泉挂碧峰”。

同一个作家,比如以豪迈著称的苏轼,也能写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哀婉之作。

甚至在同一作品中,如司马迁的《项羽本纪》,既写了项羽的叱咤风云,也写出了他别离虞姬时的儿女柔情。

优美感和崇高感并不是彼此完全分割孤立存在的。

总之,优美与崇高同为美的形态范畴,前者以悦耳怡神的感应力量作用于审美主体,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心灵在愉悦平和中得到净化,在优美的审美活动中,心情是悠游闲适的;后者以惊心动魄的感应力量作用于审美主体,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鼓舞人的意志,使人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在崇高的审美活动中,心情是紧张热烈的。

两者特征不同,美感作用也大不相同。

但优美和崇高作为美的两种基本形态,尽管它们所引起的心理反应不同,但两者共同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两者并不是互相隔绝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同时优美感和崇高感也不是彼此完全分割孤立存在的。

就人的审美需要来说,既需要奋发兴起的崇高感,也需要轻松活泼的优美感。

刚柔相济,有张有弛,互相补足结合,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复杂而多样的审美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