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合集下载

5上12《伊索寓言》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5上12《伊索寓言》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伊索寓言》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伊索寓言》执教时间:2010年10月15日执教班级:海安县雅周镇倪庄小学执教老师:周小梅教学过程:一、情趣导入,认识寓言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出示书),封面上的这幅图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生(争先恐后):狐狸和乌鸦。

师:哪位同学能够讲一讲"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生: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是讲一只乌鸦嘴里衔了一块肉站在树上,一只狐狸看见了,就想办法吃到了乌鸦嘴里的肉。

师(追问):狐狸是用什么办法吃到了乌鸦嘴里的肉?生:狐狸对乌鸦说,"你唱的歌儿真好听!"乌鸦一听很高兴,张开嘴就唱歌,结果肉就掉到了狐狸的嘴巴里。

师:讲得可真不错,这就是世界文化经典名著《伊索寓言》带给我们的美丽故事,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认认真真地写下书的名字"伊索寓言"。

(板书:伊索寓言)师: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请大家打开语文课本至64页,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伊索寓言》。

(生自由读,师巡回指点,提示学生对一段话中的重点句段进行圈画。

)师:认识《伊索寓言》了吗?生1:《伊索寓言》的作者伊索是古希腊的一个奴隶,是个编故事的能手。

师:说得真好,你知道了作者的情况。

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补充的吗?生2:伊索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故事的角色都是我们喜爱的小动物。

生3:我们以前学过的《龟兔赛跑》《谁的本领大》《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都是从《伊索寓言》里选来的。

师:大家读得可真仔细,《伊索寓言》里的故事短小精悍,都给我们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在故事里,动物是主人公,他们有思想,会说话。

(指着书面上的狐狸)尤其是狐狸,在伊索的寓言故事里,他有时候是可恶的,有时候是可恨的,有时候又是很可爱的。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伊索的寓言世界,看看在今天读的故事里,狐狸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第60页,我们一起学习《狐狸和葡萄》(板书课题,要求学生跟着写一遍,提示写法:笔画多,要紧凑一点。

《伊索寓言》课堂教学实录

《伊索寓言》课堂教学实录

《伊索寓言》课堂教学实录
《伊索寓言》课堂教学实录
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我们学习了一本古老的书——《伊索寓言》。

首先,我们从《伊索寓言》的历史背景开始,让学生们了解这本书的
来源,以及它的作者伊索的生平。

然后,我们讨论了《伊索寓言》中
的一些典型寓言,比如“狐狸和葡萄”、“狐狸和鹰”、“狐狸和驴”等,让学生们深入理解这些寓言的含义,以及它们背后的道理。

接下来,我们让学生们自己创作一些寓言,让他们体会到伊索寓言的
魅力,并且让他们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最后,我们让
学生们讨论一些伊索寓言中的人物,比如狐狸、鹰、驴等,让他们思
考这些人物的特点,以及他们在寓言中所扮演的角色。

通过这次课堂教学,学生们不仅深入理解了《伊索寓言》,而且还学
会了如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如何思考人物的特点和
角色。

这次课堂教学,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伊索寓言,也让他
们更加热爱这本古老的书。

苏教版五年级上《伊索寓言》语文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上《伊索寓言》语文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上《伊索寓言》语文课堂实录和教学反思《伊索寓言》课堂实录1教材简析:寓言往往都是小故事中包括大道理。

本篇课文所选的三那么寓言,故事情节紧凑,意蕴丰富,以浅近的寓言把角色刻画得绘声绘影,生动传神,令人读后爱好盎然,从中获得深刻的启发和教益。

每那么寓言都以篇末的一句训诫作结,具有画龙点睛之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洪亮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对伊索寓言有所了解。

3、弄清每那么寓言中的角色和故事情节。

教学重点、难点和对策:重点: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难点:弄清每那么寓言中的角色和故事情节。

教学预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揭题:大家听过《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这些有趣的故事都是从《伊索寓言》里选出来的。

2、简介寓言和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表达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发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简意赅,平易近人。

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

作家,诗人、哲学家、平常百姓都从得到过启发和乐趣。

很多故事真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龟兔赛跑》,《牧童恶作剧》,《狼来了》……到几千年后的今日,伊索寓言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

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二、感知三那么寓言大意。

1、老师朗读课文,同学听读。

2、同学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3、同学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自同学字。

4、每人选择其中一那么故事朗读,考虑:〔1〕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2〕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给大家讲一讲。

〔3〕每那么寓言故事分别揭示了什么道理?5、指名了解同学朗读考虑状况。

〔1〕指名三组有感情地朗读三那么寓言。

〔2〕指名了解同学对故事主人公、主要内容的掌控状况。

6、有感情地朗读整篇课文,从整体上抓住每那么寓言的主要意思。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习字册。

3、课文中你对哪个故事感爱好,给同学、家长讲一讲。

教案大全 伊索寓言课堂实录9篇

教案大全 伊索寓言课堂实录9篇

教案大全伊索寓言课堂实录9篇伊索寓言课堂实录 1教学流程:第一板块:回顾白话故事师:同学们课前已经读了两篇小故事,出自于——生(齐):《伊索寓言》师:对,看老师写课题(板书)。

《伊索寓言》凝聚了人类的大智慧,是让全世界骄傲的一部经典。

师:读好了吗?(生点头)先说说怎样算读好了?生:读正确。

生:读流利。

师:读正确、读流利是读文章最基本的要求。

读一篇故事还要读出什么?生:读出故事中人物的不同语气。

师:对,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读出人物的神情动态,要绘声绘色,声情并茂。

这两个故事的主角都是狐狸,写狐狸的话,有两处。

(出示)请同学起来读。

句子一: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句子二:他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道:“您的歌声这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动听的歌喉吗?”(一生起来读,读书腔较重。

)师:你真的认为葡萄是酸的吗?(生摇头)那应该怎么读?(生再读,强调了“肯定”和“不好吃”。

)师:读得好啊,明知不是这样,还要拼命说服自己,欺骗自己。

狐狸的内心一下子被你读了出来。

这就是绘声绘色。

师:同样是欺骗,这两只狐狸有什么不同?生:第一只是自欺欺人,第二只是在欺骗蝉。

师:请你读第二只狐狸。

(生读,不是很到位。

)师:你认为你这样说能打动那只蝉吗?推荐你们班朗读高手来读读?(一生读。

不错,感情充分,声音甜美。

)师(过渡):听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

师(相机插入文言):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

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

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

”(全场惊讶,老师朗读声音甜美,而且极具模仿力,把狐狸的语言读的惟妙惟肖,俨然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感觉。

令在场老师也很惊讶,感叹老师的朗读水平之高。

)师:刚才是你们这些小狐狸说的话,现在是——生:老狐狸说的话。

(生笑)师:老狐狸说的是什么话?生:古文。

师:古文又叫——生:文言文。

第二板块:诵读文言故事环节一:初读,读准字音和停顿课件出示资料,激发兴趣。

伊索寓言的教学反思(通用6篇)

伊索寓言的教学反思(通用6篇)

伊索寓言的教学反思(通用6篇)作为一个新老师,我们的职责就是进行教学反思,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扩展我们的教学方法,从而找到我们所需要的。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伊索寓言的教学反思,多篇可选,欢迎阅读、借鉴并下载。

伊索寓言的教学反思第1篇在这次教育督导中,我执教了《伊索寓言》一课。

有些想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课文的类别与前三篇相像,都是通过故事,称赞美好的东西,抨击丑劣的东西。

课文涵盖了三个小故事:《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

这三个小故事都特别的简短、浅显,课文的寓意,直接由最后一节揭示,有利于同学把故事与寓意联系起来,与关键词句对应起来理解。

一、寻求寓言的纽带三个独立的小故事,如何在一节课中进行教学,且不去讨论编者因何将这三个小故事放在一起,构成一篇文章。

单从“用教材教”的角度来思考,我好像觉得如要一则则的来教,则显得太过于生硬。

因此,我反复的阅读教材,查阅相关的资料,渐渐地“谎言、假话”这些字眼渐渐从文本中呈现出来,于是“谎言、假话”成了三则寓言故事的纽带。

我出示:“这些葡萄确定是酸的,不好吃。

”“狼来了,狼来了!”“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唱歌家。

” 让同学比较一下,发觉三句话的意思不一样,但是有相通的地方。

那就是三句话都是假话,骗人的话。

进而让同学从三则寓言中去找寻故事中的牧童和两只狐狸为什么要说假话,以此为突破口,有效地引导同学了解故事,体会故事的寓意。

二、填补文本的空白故事越短小,语言越精炼,留给读者的阅读空间也就越大。

《狐狸和葡萄》中,狐狸说:“这些葡萄确定是酸的,不好吃。

”这其实是中国式的阿q精神的典型诠释。

狐狸的心理是欲得之而不得,因而自我劝慰。

因此教学中我让同学捉住“狐狸想尽了方法”中的“想尽了”来打开想象,通过交流,一只对葡萄垂涎三尺,丑态百出,但还死要面子的狐狸嘴脸跃然纸上。

《牧童和狼》中写道:他好几次大叫:“狼来了!狼来了!”我引导重点想象他第一次大叫和最后一次大叫时的情景,引导同学分析牧童恶作剧的不同结局,体会牧童的行为其实是害人害己。

《伊索寓言》课堂教学实录

《伊索寓言》课堂教学实录

口语表达训练及评价标准
复述所选的寓言故事,注意语音语调、停顿和重音等表达技巧。
与同学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寓言故事中的情境,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应 变能力。
评价标准:语音语调自然流畅,表达清晰准确,有感染力;角色扮演生 动逼真,能够体现角色特点。
综合性作业设计思路分享
设计一份《伊索寓言》手抄 报,包含所选故事的情节梳 理、角色分析、寓意解读等 内容。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教学内容,如 PPT演示、视频播放等。同时,结合 传统教学手段如板书、讲解等,确保 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
02 《伊索寓言》简介及地位
《伊索寓言》概述与特点
源于古希腊,以动物为主要角色 ,通过短小精悍的故事传达道理
和教训。
寓言风格独特,语言简练明快, 情节紧凑,寓意深刻。
权力与弱者关系探讨
故事中狼作为强者,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来欺压弱者小 羊。这反映了社会中强者欺凌弱者的现象,同时也揭示了 权力对弱者的威胁和压迫。
寓言的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强权和不公时,弱者需要勇敢地 捍卫自己的权益,同时也需要警惕权力的滥用和扩张。
乌龟和兔子赛跑:速度与毅力较量
故事情节概述
《伊索寓言》课堂教 学实录
目录
• 课堂教学背景 • 《伊索寓言》简介及地位 • 精选篇目解读与欣赏 • 寓言故事背后深层含义挖掘
目录
• 互动式教学方法应用与实践 • 课后作业布置及评价方式
01
课堂教学背景
课程介绍与目标
• 课程介绍:《伊索寓言》是古希腊的一部寓言集,通过动物 和神祇的故事来传达道德教诲。本课程旨在通过阅读和解析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古希腊文化、寓言的文 学特点和道德价值观。

《伊索寓言》课堂实录

《伊索寓言》课堂实录

伊索寓言课堂实录引言本文是一份关于《伊索寓言》课堂实录的文档。

伊索寓言是西方文学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动物形象和寓意故事,向读者传递了深刻的道德和生活智慧。

本文将记录下一堂关于伊索寓言的课堂,包括教师讲解的内容、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以及课堂氛围,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经典的教学过程。

一、课堂背景本次伊索寓言课堂的主题是“勤俭与虚荣”。

课堂上教师将通过讲解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勤劳工作和虚荣攀比的主题。

二、教师讲解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先简要介绍了伊索寓言的背景和特点。

伊索是古希腊的一位寓言作家,通过动物形象和寓意故事,向读者传递了道德教育和人生智慧。

伊索寓言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道理,常常以动物形象来代表不同的人性品质。

接下来,教师以《蚂蚱与蚂蚁》这个寓言故事为例,讲解了故事的情节和寓意。

故事中的蚂蚱只知道玩乐,不愿意努力工作存粮,最终在寒冬中挨饿冻死了。

而蚂蚁则勤劳工作,为未来存粮,过上了舒适的生活。

通过这个故事,教师告诉学生努力工作和储蓄的重要性。

教师还讲解了其他几个伊索寓言故事,比如《乌鸦喝水》、《小狐狸与葡萄》等。

每个故事都有不同的寓意,但都能给学生们带来启示和思考。

三、学生思考和讨论教师在讲解完每个故事之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们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有的学生认为,《蚂蚱与蚂蚁》故事告诉我们要努力工作,不能只顾玩乐,否则将无法生存。

有的学生则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认为虚荣攀比也是一种不好的品质,我们应该珍惜现有的财富,而不是追求无法获得的东西。

其中一个学生分享了自己对《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的理解。

他认为故事中的乌鸦因为虚荣心而放弃了自己轻易能得到的东西,最终导致自己的失败。

他说:“我们要学会珍惜眼前拥有的,不要贪图虚荣,否则会失去更多。

”经过学生们的思考和讨论,教师进一步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这些故事,帮助他们从中汲取智慧和道德教育。

四、课堂氛围整个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思考活跃,课堂气氛活跃而又紧张。

《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11篇

《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11篇

《伊索寓言》教学反思11篇《伊索寓言》教学反思1在这次教育督导中,我执教了《伊索寓言》一课。

有些想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课文的类别与前三篇相似,都是通过故事,赞扬美好的东西,抨击丑恶的东西。

课文涵盖了三个小故事:《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

这三个小故事都非常的简短、浅显,课文的寓意,直接由最后一节揭示,有利于学生把故事与寓意联系起来,与关键词句对应起来理解。

一、寻求寓言的纽带三个独立的小故事,如何在一节课中进行教学,且不去研究编者因何将这三个小故事放在一起,组成一篇文章。

单从“用教材教”的角度来思考,我似乎觉得如要一则则的来教,则显得太过于生硬。

因此,我反复的阅读教材,查阅相关的资料,渐渐地“谎言、假话”这些字眼逐渐从文本中浮现出来,于是“谎言、假话”成了三则寓言故事的纽带。

我出示:“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狼来了,狼来了!”“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

”让学生比较一下,发现三句话的意思不一样,但是有相通的地方。

那就是三句话都是假话,骗人的话。

进而让学生从三则寓言中去寻找故事中的牧童和两只狐狸为什么要说假话,以此为突破口,有效地引导学生了解故事,体会故事的寓意。

二、填补文本的空白故事越短小,语言越精炼,留给读者的阅读空间也就越大。

《狐狸和葡萄》中,狐狸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这其实是中国式的阿q精神的典型诠释。

狐狸的心理是欲得之而不得,因而自我安慰。

因此教学中我让学生抓住“狐狸想尽了办法”中的“想尽了”来展开想象,通过交流,一只对葡萄垂涎三尺,丑态百出,但还死要面子的狐狸嘴脸跃然纸上。

《牧童和狼》中写道:他好几次大叫:“狼来了!狼来了!”我引导重点想象他第一次大叫和最后一次大叫时的情景,引导学生分析牧童恶作剧的不同结局,体会牧童的行为其实是害人害己。

《蝉和狐狸》中我引导学生读好狐狸的甜言蜜语,想象狐狸嘴上是这么说的,可心理是怎么想的呢?通过交流,一个口蜜腹剑的奸诈贪婪的狐狸嘴脸也就露了出来。

伊索寓言教学的反思(2篇)

伊索寓言教学的反思(2篇)

伊索寓言教学的反思一、大胆调整课堂结构,将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

《伊索寓言》是由《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三篇寓言组成的,由于这三篇寓言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因此,我将前两则寓言放在第一课时教学。

第二教时主要是完成《蝉和狐狸》的教学。

教学时,我将课外寓言引入课堂,先用学过的《狐狸和乌鸦》和《蝉和狐狸》进行比较阅读,弄清乌鸦为什么会受骗,而蝉却没有受骗?从而理解寓意“聪明的人善于从别人的教训中吸取经验。

”然后,相机拓展,又补充了几则伊索寓言,真正做到了“把文读短,把书读厚”。

二、重视挖掘文本内涵,将补白说话与复述课文结合起来,培养创造性思维。

“想象是思维的一朵奇葩”。

有经验的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的内涵,寻找能够进行想象训练的训练点,在课文情境中进行补白说话训练。

如果教师准确地把握住了补白训练的训练点,既能很好地突破教学难点,领悟文本的核心价值,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第一教时,《狐狸和葡萄》的教学重点就放在“想象狐狸想了哪些办法去够葡萄”这个想象训练上,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领悟寓意。

《牧童和狼》的教学重点放在“狼真的来了,牧童喊救命,村民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想象训练上,从而理解“说惯谎话的人,即使说真话,也没人会相信”这个寓意,最后要求学生能将想象内容放进文本中,进行创造性复述。

伊索寓言教学的反思(2)伊索寓言是一种古老而受人喜爱的教学方法,它常常以动物为角色,通过故事的形式向读者传授一些道德或智慧的教训。

尽管这种教学方法在过去被广泛使用,但我们仍然需要反思其中的一些局限性和问题。

首先,伊索寓言往往以非常简单明了的方式呈现道德教训。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往往非常复杂,伊索寓言教学方法很难涉及到所有可能的情况和解决方案。

这导致了一种单一化的思维模式,使得学生倾向于寻求简单明确的答案,无法真正理解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

其次,伊索寓言往往通过讲述冲突和对立来传递教训。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对立、竞争和胜负,可能会导致学生之间的敌对态度和竞争心理。

《伊索寓言》课后教学反思

《伊索寓言》课后教学反思

《伊索寓言》课后教学反思
《伊索寓言》课后教学反思
仔细阅读这篇课文,感觉比前面的《成语故事》要简单,简单之处在于:三个成语故事的道理要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自己感悟,而本文的.三个故事不仅情节简单,而且文章的最后都用精辟的语言把寓意提醒了出来,似乎不需要教师过多地讲解。

课堂上,我打破了常规的做法,把三个寓言混在一起讲,也就是先熟悉故事情节,再分别理解寓意。

故事情节自然没有问题,因为学生之前就已经读完了《伊索寓言》这本书,加上主人公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狐狸、蝉、狼〕,而且这些故事在学生还没有入学的时候就已经被当做睡前故事听过许多遍了。

而在提醒寓意的时候,学生虽然能很快地找到表示寓意的句子,也能很流利地读出来,甚至结合课文内容也可以说出自己的理解。

但是,我们知道,故事所要提醒的道理已经不能再局限在课文中,局限在几个动物的身上,它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所以,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三句话的理解,但是因为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考虑得较少,所以能表达的学生并不多。

《伊索寓言》教学实录及反思

《伊索寓言》教学实录及反思

《伊索寓言》教学实录及反思1. 引言《伊索寓言》是一本古希腊的寓言集,作者是古希腊的寓言大师伊索。

教学《伊索寓言》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维能力,因此在中小学课堂中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分享一节关于《伊索寓言》的教学实录,并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

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伊索寓言》的基本背景和特点;•明白寓言故事的寓意和道德教育意义;•分析和讨论伊索寓言中的主题和角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教学过程3.1 导入活动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图片和简单的问题,吸引学生对动物寓言的兴趣,引入课堂主题。

3.2 讲解伊索寓言的背景和特点教师简要介绍伊索寓言的作者和寓言故事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寓言是一种通过动物形象来传递道德教育的文学形式。

3.3 阅读寓言故事教师逐个讲解选取的几个寓言故事,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教师突出每个故事的主题和寓意,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德教育意义。

3.4 分组讨论和展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寓言故事进行分析和讨论。

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参与讨论,一起确定故事的主题和结局。

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3.5 思维拓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寓言故事,思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寓言背后的智慧和道理。

学生可以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4.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以下一些问题和改进点:•教学导入部分的图片和问题设计可以更具趣味性和互动性,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伊索寓言的背景和特点时,可以使用图片或视频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小组讨论的组织和时间安排需要更加精确,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和表达意见;•思维拓展部分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境,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通过对本节课的反思和总结,我将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5. 总结教学《伊索寓言》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伊索寓言》教学实录

《伊索寓言》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安排
《伊索寓言》的背景和作者介绍
01
介绍古希腊文化背景和作者伊索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了解作
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02
选取若干篇经典故事,如《狼和小羊》、《农夫与蛇》等,详
细讲解其情节和寓意,引导学生理解其深层含义。
《伊索寓言》中的文学手法和艺术特色
03
分析作品中的比喻、拟人、讽刺等文学手法,以及其简洁明快
教学内容的完善
1 2
增加背景知识介绍
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介绍《伊索寓言》的背景知识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 景。
补充相关故事和扩展阅读
提供一些与《伊索寓言》相关的故事和扩展阅读 材料,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3
强化寓意解析和思考题
在授课过程中强调对故事寓意的解析,并通过思 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故事所蕴含 的道理。
《伊索寓言》教学实 录
汇报人:
2024-01-02
目录
• 课程导入 • 《伊索寓言》的解读 • 教学过程 • 学生反馈与互动 • 教学反思与改进
01
课程导入课程背景介绍 Nhomakorabea《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流传于民间的故事集,通过动物 的形象和故事情节来传达深刻的道理。
这些故事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对于提高学 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力有很大帮助。
力。
教学方法的改进
引入多媒体资源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组织小组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交流思想和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 精神和沟通能力。
引入案例分析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伊索寓言》中的寓意和 道理,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篇一:伊索寓言教学反思《伊索寓言》教学反思昨天上了《伊索寓言》这一课,课前对于三个故事怎么安排?怎么教?是一课时教一个故事,还是一课时教三个故事,有点犹豫不决。

通过查阅网上资料,反复研读教材,最终还是决定一课时教三个故事。

三则寓言故事,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内容是比较浅显的,可以说是一读就懂。

那么,针对这三个故事,在课堂上可以教些什么呢?难道仅仅让学生明白三个道理或把故事读好,说好,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吗?阅读了魏星老师的教学实录和知足常乐吧的教学设计发现,这三个故事还是很有内容可教的。

关键在于教者想让学生得到什么!由于故事比较易懂,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上。

如:教《狐狸和葡萄》时,让学生想象:狐狸可能想了哪些办法?让学生以“狐狸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但是白费劲。

”的句式进行说话;假如这时一只麻雀飞来,吃了一颗葡萄,对狐狸说葡萄是甜的,面对这尴尬的场面,狐狸可能会怎么说?教《蝉和狐狸》时让学生想象:假如《狐狸和乌鸦》中的乌鸦碰到《蝉和狐狸》中的蝉,他们俩可能会说些什么??? 一堂课如果有一个主要的问题,就相当于有了一个抓手。

这样,一堂课就能够很好地整合,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伊索寓言》一课可以抓住哪个主要问题来展开教学呢?研读三则故事可以发现不管是葡萄架下的狐狸,还是牧羊的孩子、大树下的狐狸都在说谎、说假话!为此,我决定以“他们为什么要说谎?”来统领整课的教学。

事实也证明,这样的安排,教得时候,更容易统筹。

课虽然上完了,但问题多多:一、教师的评价语言苍白,不足以有效推动学生的思维,难以调动学生的热情;二、细节不细,点到为止,没能在精、细、深上下功夫,整堂课浮光掠影;三、精彩的课堂还需教师自身内在的涵养作支撑,平时还要多阅读、多吸收。

篇二:《寓言四则》教学反思《寓言四则》教学设计与反思池小青《寓言四则》教学设计与反思池小青《寓言四则》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课。

读《伊索寓言》课堂教学实录

读《伊索寓言》课堂教学实录

读《伊索寓言》课堂教学实录背景伊索寓言是世界寓言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刻的人性思考和幽默的表达方式,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

在中小学教育中,伊索寓言也是必读的重要教材之一。

为了更好地教学,我在本次课堂中运用了一些教学方法和技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在将这一过程记录下来,分享给广大教育工作者。

内容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能力:•掌握伊索寓言中的基本思想;•熟练运用本文中的术语;•增强学生的分析和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堂课程的教学,我提前准备了以下工具和资料:1.电脑和投影仪,用于模拟寓言故事的场景,方便学生理解;2.镜子,用于展示动物寓言的人性化设定;3.伊索寓言的教材和课件;4.白板和笔,用于做课堂笔记。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寓言文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寓言的起源和发展。

然后,通过拿出一面镜子展示,让学生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和寓言中的动物存在相似之处,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步:寓言阅读教师将一则伊索寓言投影到大屏幕上,先让学生阅读,然后再从内容、人物、分析、评价等方面进行交流和探讨。

在讲解人物时,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到动物寓言的人性化设定,例如将狐狸比作狡猾、狮子象征高贵等,或者引导学生通过名字、行为描述来分析人物性格和特征,例如老鼠、猫、蝙蝠等动物的名字,或者狐狸的耍手段等。

在讲解分析时,可以从故事的寓意、启示等方面出发,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隐含的道德、哲学等深层次思想。

例如,“蝙蝠和鸟”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同时拉起两只队伍,这体现出了做人的坚定性和选择性。

在讲解评价时,可以让学生谈谈在自己心目中,哪个角色表现得比较好,或者哪个角色可以改进、有什么不足的地方等。

通过评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辩证思维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文学创造和个性发展。

第三步:编寓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寓言的写作技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团队编写寓言故事,并且要求用“说话的动物”来叙述。

苏教版五上《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苏教版五上《伊索寓言》教学反思

《伊索寓言》教学反思1教学寓言故事的难点是引导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寓意。

我觉得,学生准确理解寓意,除了能从具体的故事抽象出所讲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抽象的道理回归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

我在教学《伊索寓言》一课时,就按着上面的认识,注意设计好坡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寓言的寓意。

《伊索寓言》一课中的三则寓言,故事简单易懂,而且在叙述完故事以后都直接把寓意告知了学生。

在学生读懂故事,找到揭示寓意的那段话以后(其实也不用找),为了验证学生是否真正知道了寓意的来由,我让学生首先将寓意再次回归到故事之中。

比如,在学习《狐狸和葡萄》以后,学生知道了这个寓言故事所讲的道理:“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

”我让学生联系故事内容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当学生能将“无能为力、做不成事”与“狐狸想尽办法却吃不到葡萄”对应起来,能将“时机还没有成熟”与“狐狸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对应起来,我就知道学生已经知道了寓意的来由。

知道的道理只有能够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那才说明学生真正掌握了寓言的寓意。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多年语文教学的经验,我知道学生例举生活中的例子会经历两个阶段,即从例举“疑似”案例到举出真实生活案例。

经过引导启发,学生分别列举了一些事例,从中可以了解到它们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学寓言故事,引导学生懂得寓言故事所讲的道理,学生只有能例举生活中真实的例子,而且离开了故事的“原型”,那才算真正达到了教学目标。

学生能例举“疑似”案例,这说明他们离真正掌握寓意已经又近了一步。

这时,教师要及时、科学地点拨,学生就能“跳一跳而摘到桃了”。

由此可见,当学生在例举“疑似“案例之后,教师适时点拨,学生所举的例子或许就渐渐离故事本身远了,而离真正的道理近了。

《伊索寓言》教学反思2今天的语文课上的是《伊索寓言》中的《牧童和狼》以及《蝉和狐狸》。

上完课觉得今天的课前半节上得很顺利,也就是《牧童和狼》这则寓言故事的教学很顺。

《伊索寓言》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伊索寓言》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伊索寓言》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小孩们好!师(板书:寓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指板书)明白什么叫寓言吗?杨晓佳:寓言确实是小故事。

冯纪香:寓言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通过那个道理使我们得到启发,受到启发。

师(板书:伊索):明白那个人吗?谁能介绍一个《伊索寓言》?刘怡然:伊索是古希腊一个大寓言家,他被喻为故事大王。

刘凌峰:据说他是一个奴隶,专门聪慧,在古希腊专门有名。

他写的寓言故事流传专门广泛。

王婕:《伊索寓言》里的故事差不多上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来写的,把小动物都给予了生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邰金悦:《伊索寓言》里的故事都专门短小,而且每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伊索寓言》里的三则小故事。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认真读一读这三则故事。

注意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生读文)师:现在有把握认识这课的生字新词吗?生:有!师:好!现在我们来做个读词语的小游戏,我出示生词卡片,每组读两个词,如有一处读音有误,那该小组就会被扣除平常分的五分。

要不要再看一看课后的生字?生:不用!师:那我们就开始读词语活动了。

(师出示词语分小组读,第三小组显现了两次失误,把“酸味”的“酸”读成平舌音,把“惊慌失措”中的“措”读成了翘舌音而被扣除十分。

)师:范写“馋”、“?”,生书空。

师:我们把生字的读音巩固了一遍,相信你们现在有把握把文章读好了吧?我们找三位同学读这三则故事,每个同学读一则。

其他同学一边听他们读音的正误,一边摸索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指名读文)杜梦婷:刚才杨晓佳读文专门有感情,把牧童叫喊“狼来了,狼来了!”读得专门真切,感情表达专门到位。

杨晓佳:总的比我不如韩家盛读的好,在有些小地点我比他可能好一点点,但我还得向他学习。

他把故事的每个细节的朗读处理得专门不错。

冯纪香:我想给他们提个小小的建议。

师:能够,我先代他们三位感谢你啊,你说吧。

冯纪香:刚才他们三个在读书的过程中都有一些失误或错误,没能做到“字字入目”,期望以后他们三个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注意这一点。

5上12《伊索寓言》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5上12《伊索寓言》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伊索寓言》第一课时教学反思海安县雅周镇倪庄小学周小梅寓言故事的语言明白如话,情节简单,线索分明,似乎一眼就能看懂,一读就会,无须老师做多少引导。

我明白浅文要深教,短文要长学,唯其如此,故事的情节才会生活化,生动化,“人物”形象才容易清晰明朗,生动饱满,富有个性。

一、情境创设,走进文本我在教学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知识积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想象。

教学时,我安排了多处想像说话练习,如:成熟的葡萄是什么样的?狐狸为了吃葡萄想了哪些办法?等等。

这样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有助于他们感悟故事里所寄托的寓意,收效不错!二、读中感悟,培养能力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归纳出伊索寓言的特点。

更进一步要求,根据其特点,开动脑筋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来改写、续写、编写寓言。

那就惟有老老实实、扎实实地做到“读书为本”。

所以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得到道理的领悟。

三、抓住细节,注重评价通过品读语言,提高学生语言的表现力。

这样更感性一些,能上得更有语文味。

在课堂评价语言上,我更注重了倾听和及时评价,更注重抓住细节,不同角度地评价。

评价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减少了平日里比较随意的评价。

不足之处:但出现的问题是,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而不是教师的“独角戏”。

评价时候,教师先不发表意见,给出时空让学生参与。

此外,要注意避免:“老师想听——”的词句。

学习并不是为了老师,所以不需要这样的教师本位的语言。

今后我要更多地储存自己的教学经验,不断地汲取理论知识,积极地探索实践,做一个智慧的教师。

(五年级语文教案)《伊索寓言》课堂实录

(五年级语文教案)《伊索寓言》课堂实录

《伊索寓言》课堂实录五年级语文教案教学流程:第一板块:回顾白话故事师:同学们课前已经读了两篇小故事,出自于——生(齐):《伊索寓言》师:对,看老师写课题(板书)。

《伊索寓言》凝聚了人类的大智慧,是让全世界骄傲的一部经典。

师:读好了吗?(生点头)先说说怎样算读好了?生:读正确。

生:读流利。

师:读正确、读流利是读文章最基本的要求。

读一篇故事还要读出什么?生:读出故事中人物的不同语气。

师:对,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读出人物的神情动态,要绘声绘色,声情并茂。

这两个故事的主角都是狐狸,写狐狸的话,有两处。

(出示)请同学起来读。

句子一: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

”句子二:他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道:“您的歌声这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动听的歌喉吗?”(一生起来读,读书腔较重。

)师:你真的认为葡萄是酸的吗?(生摇头)那应该怎么读?(生再读,强调了“肯定”和“不好吃”。

)师:读得好啊,明知不是这样,还要拼命说服自己,欺骗自己。

狐狸的内心一下子被你读了出来。

这就是绘声绘色。

师:同样是欺骗,这两只狐狸有什么不同?生:第一只是自欺欺人,第二只是在欺骗蝉。

师:请你读第二只狐狸。

(生读,不是很到位。

)师:你认为你这样说能打动那只蝉吗?推荐你们班朗读高手来读读?(一生读。

不错,感情充分,声音甜美。

)师(过渡):听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读。

师(相机插入文言):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

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

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

”(全场惊讶,老师朗读声音甜美,而且极具模仿力,把狐狸的语言读的惟妙惟肖,俨然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感觉。

令在场老师也很惊讶,感叹老师的朗读水平之高。

)师:刚才是你们这些小狐狸说的话,现在是——生:老狐狸说的话。

(生笑)师:老狐狸说的是什么话?生:古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索寓言》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伊索寓言》第一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孩子们好!
师(板书:寓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指板书)知道什么叫寓言吗?
杨晓佳:寓言就是小故事。

冯纪香:寓言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通过这个道理使我们得到启示,受到启发。

师(板书:伊索):知道这个人吗?谁能介绍一个《伊索寓言》?
刘怡然:伊索是古希腊一个大寓言家,他被喻为故事大王。

刘凌峰:据说他是一个奴隶,特别聪明,在古希腊特别有名。

他写的寓言故事流传非常广泛。

王婕:《伊索寓言》里的故事都是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来写的,把小动物都赋予了生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邰金悦:《伊索寓言》里的故事都非常短小,而且每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伊索寓言》里的三则小故事。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认真读一读这三则故事。

注意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生读文)
师:现在有把握认识这课的生字新词吗?
生:有!
师:好!现在我们来做个读词语的小游戏,我出示生词卡片,每组读两个词,如有一处读音有误,那该小组就会被扣除平时分的五分。

要不要再看一看课后的生字?
生:不用!
师:那我们就开始读词语活动了。

(师出示词语分小组读,第三小组出现了两次失误,把“酸味”的“酸”读成平舌音,把“惊慌失措”中的“措”读成了翘舌音而被扣除十分。

)
师:范写“馋”、“㤺”,生书空。

师:我们把生字的读音巩固了一遍,相信你们现在有把握把文章读好了吧?我们找三位同学读这三则故事,每个同学读一则。

其他同学一边听他们读音的正误,一边思考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指名读文)
杜梦婷:刚才杨晓佳读文很有感情,把牧童叫喊“狼来了,狼来了!”读得很真切,感情表达很到位。

杨晓佳:总的比我不如韩家盛读的好,在有些小地方我比他可能好一点点,但我还得向他学习。

他把故事的每个细节的朗读处理得很不错。

冯纪香:我想给他们提个小小的建议。

师:可以,我先代他们三位谢谢你啊,你说吧。

冯纪香:刚才他们三个在读书的过程中都有一些失误或错误,没能做到“字字入目”,希望以后他们三个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注意这一点。

师:你的这个建议真好!这不仅是对他们三位提出的建议,这也是老师对全班同学提出的要求,希望大家
以后读书都要做到“字字入目”,这样才能把书读正确了。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一则小故事,读时把这几个“拦路虎”给消灭掉:“白费劲”、“无望”、“成熟”,开始吧。

(生读文)
师:指名读《狐狸和葡萄》第一节,这一段哪句话是具体写“白费劲”的?
范咏钰:“他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这句话是具体写“白费劲的。

师:想想看,狐狸会想出哪些办法够葡萄呢?
冯纪香:它先助跑一段路,然后猛地跳起来,但却失败了。

刘道钰:它搬来一块大石头放在脚下垫着,可石头不够高,它就又搬来一块。

可两块石头放在一起,一是不牢固,二是高度不够,结果还是没有够到葡萄。

郑渊:把拿来一根棍子去敲葡萄,可葡萄架太高,还是不能够着。

周兴鹏:它去爬葡萄架,可支葡萄架的棍子太细太软,它的爬树的本领又不行,几经努力还是失败了。

张亮:它用向葡萄扔小石子,可它的瞄准水平实在太差,一个也没有砸下来。

师:刚才你们说的这些都是狐狸在干什么?
生:绞尽脑汁想办法。

师:但结果怎样?
生:没有够着。

师:这就叫?
生:白费劲!
师:狐狸绞尽脑汁想办法结果却白费劲。

此时此刻,狐狸心里是怎么想呢!
戚国灿:狐狸望着那挂满枝头的葡萄想:唉!今天我怎么这么倒霉啊!一个也吃不到嘴角。

潘俊豪:累死了!今天真是白忙活!
师:这就叫什么?
生:无望!
师:你们真聪明!再动动你们的聪明脑,默读这则故事的一、三小节,思考这两小节中“成熟”一词的不同含义。

生读文。

韩家盛:第一个“成熟”指的是食物生长到一定的时候长熟了。

第二个意思我说不上来。

(此时教室里很安静,没一个举手回答第二个成熟的意思)
师:你们现在不敢举手,原因是你们现在思考的还不够?
生:成熟!
师:是的,这就是第二个成熟的意思,它是“成熟”这个词的引申义。

还可以举例说明?
冯纪香:妈妈说,我现在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不能穿太瘦的内裤。

(同学们一片哗然。

)
师:你妈妈教育是对的,这就是成熟的引申义。

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把这则故事叙述出来吗?
冯纪香、杜梦婷叙述故事。

师:请用心读第二则故事,理解“惊慌失措”和“一贯”的意思。

(生读文)
潘俊豪:因为担心、紧张,乱了方寸。

课文里指村民们担心放羊孩子的安危而紧张地不知拿什么好,跑去
救他。

师:课文里不仅写到村民们的“惊慌失措”,还写到了谁的“惊慌失措”?
周兴路:还写到了放羊孩子的惊慌失措。

师:想象一下,放羊孩子是怎样惊慌失措的呢?
戚国灿:他一看狼真的来了,吓得连忙大喊大叫又大哭起来。

杜豪:放羊的孩子吓坏了,一边到处躲避,一边叫声呼救。

师:这就是?
生:惊慌失措。

师:这则故事最后一小节齐读一遍,思考“一贯”的意思。

生齐读这节课文。

李静:“一贯”就是“经常”。

师:哪位同学能把这则故事叙述出来吗?
刘妮、刘中娜叙述故事。

师:联系《狐狸和乌鸦》一课,默读《蝉和狐狸》,思考“圈套”、“戒心”的意思,并思考蝉和乌鸦的结局为什么会不一样?
生读文。

刘怡然:“圈套”在这里就是“计谋”的意思。

董术艺:“戒心”是防备中计的心思。

孙渝雯:“戒心”就是防备的意思。

刘凌峰:蝉和乌鸦的结局不同是因为乌鸦爱听甜言蜜语,而蝉却善于观察发现,所以蝉能识破狐狸的计谋,蝉救了自己。

师:蝉是如何识破狐狸的计谋的呢?请从文中找出根据。

张晨:从“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

”这句话里看,蝉是从狐狸的粪便里看到同伴的翅膀便知道狐狸曾吃过它的同伴,所以狐狸一说甜言蜜语,蝉马上就知道狐狸是想骗自己,从这里它识破了狐狸的计谋。

师: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叙述这个故事吗?
杜梦婷、韩家盛叙述故事。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三则故事,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的意思叙述出来,说明你们很了不起!课后希望你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能很有感情地把这三则故事读好,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三则寓言的理解。

继续读一读《伊索寓言》这本书,把你的心得体会,抄写下点明故事寓意的语句来。

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孩子们再见!
课后反思:
本节课力求抓住第一课时的特点,完成第一课时应该完成的任务:认识生字、理解词义、知道课文大意。

在生字词教学环节,为了体现趣味性,我把生字做成卡片,分组赛读评分、齐读巩固,读后指导两个重点字的书写。

在赛读前还专门留一分多钟的时间让学生们再用心看一看这些生字的读音,主要是体现高年级的自主识
字。

这样,第一课时既认读了这些生字,还掌握了这些字的写法。

第二遍读文,主要是解决理解词语,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这些词的意思,避免了空口的理论说教,而是借助文中相关语句的描写,加上学生的想像,及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化抽象为形象,便于学生消化吸收。

在理解词语时,我还注重抓住课文中重点词语来引导学生理解,做到有的放矢,为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理解寓意作了非常好的铺垫。

在理解“成熟”一词的两层含义时,我借助了当时的教学生成,学生回答不了这个词的引申义,说明他们还没有思考成熟,这就是成熟的另一层意思。

这么一引导,学生马上豁然开朗,想出了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成熟”一词的用法,从而使学生对此词有了更为深刻的、全面的理解。

在复述故事内容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是利用螺旋推进的方法,在引导孩子理解词意的基础上就有意引导他们对故事内容的记忆,为他们理解、复述故事内容做了坚实的铺垫,所以在复述这一节孩子们说得非常流利,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课终掩卷而思:自己缺乏语言魅力!教师的语言魅力对于孩子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的影响相当重要。

而一节课下来,我的评价用语贫乏得可怜!语言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点燃学生学习欲望的催化剂。

可这节课上,感觉自己一直不在状态中,还不如平时自己课堂教学中的表现。

对学生的赞美吝啬得舍不得送上一句话。

这节课之所以能把教学任务完成的让听课的老师们满意,我非常清楚源自于学生课前预习得非常到位。

感谢孩子们今天在课堂教学中给我带来了不少的精彩,感谢之余,更感羞惭。

我的预习或者说教学预设还不如孩子们做得好。

这对我是一次教训,也是一次促进与经验的积累。

知不足而后进吧,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自己评价语的“修炼”,在教学语言上亟待提高,有教学态度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认识。

教学始终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只有不断地去追求、去钻研,才能使这种缺憾降低到最小限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