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夹具论文

焊接夹具论文
焊接夹具论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课题背景 (1)

1.2国外概况和焊装夹具目前发展状况 (1)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第二章汽车焊装夹具整体方案设计 (3)

2.1焊装夹具简介 (3)

2.1.1焊装夹具基本概念 (3)

2.1.2夹具的定位原理 (3)

2.2 CD柱内板总成设计分析 (4)

2.2.1 CD柱内板总成各部分简介 (4)

2.2.2 CD柱内板总成自由度的限定 (6)

2.2.3 CD柱内板总成各夹具简介 (6)

第三章焊装夹具设计 (7)

3.1焊装夹具设计流程 (7)

3.2 夹具设计的文件管理 (8)

3.2.1 文件目录命名 (8)

3.2.2 文件命名 (8)

3.3 焊接夹具结构组成和断面形状 (8)

3.3.1焊装夹具的结构组成 (8)

3.3.2 主要控制断面形状(MCS) (9)

3.4 U02焊接夹具设计 (11)

3.4.1 P NL截面 (11)

3.4.2 压块设计 (12)

3.4.3 定位块的设计 (13)

3.4.4 压板的设计 (14)

3.4.5 连接板 (16)

3.4.6 U02夹具运动分析 (18)

3.4.7 气缸的选择验证 (19)

3.5 U01工位焊接夹具设计 (20)

3.6 U11和U12工位焊接夹具设计 (21)

3.7 P03工位单独固定销设计 (24)

3.7.1 销支架设计 (24)

3.7.2 连接块的设计 (25)

3.7.3 支架的设计 (26)

3.8 绘制工程图 (27)

第四章总结 (30)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第一章绪论

在我国汽车行业不断蓬勃发展,国产汽车品质也越来越高。同时为了提高汽车产量,增加汽车车身焊接效率,我国汽车行业对汽车车身自动焊接夹具的需求正在不断增长。汽车车身的加工是通过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进行生产的,焊接作为四大工艺之一,在汽车设计和生产占据主要部分,同时汽车车身的焊接关系着汽车整体车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用户不断追求安全舒适的激烈竞争情况下,汽车焊接在四大工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汽车焊接夹具的设计在焊接工艺中占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焊装夹具的设计布局是保证焊接完整高效进行的保证。本文基于CATIA软件,结合烟台宇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北汽福田汽车项目的侧围CD柱后轮毂进行焊接夹具的设计,同时运用虚拟的设计,再结合夹具设计的标准和优化夹具设计理念对侧围CD柱后轮毂进行焊接夹具规划和设计。

1.1课题背景

汽车行业在我国飞速增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支柱之一。特别是在烟台市经济中汽车行业占据了很大部分,是烟台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我国大型汽车制造商早也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自主研发的车型和生产线。北汽、一汽、比亚迪、奇瑞和上汽等都有自主研发的汽车焊装生产线。然而随着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不断改变加快了汽车厂商对型号和种类的不断研发和更新。在进行更改汽车型号和种类的同时需要改造新型汽车焊接生产线,焊接生产线在汽车厂商投入在占很大的比重,而在生产线中焊接夹具占用很大的比例,而且焊接夹具设计水平的高低严重关系到汽车生产的效率、质量和产量。

车身整合焊装是汽车车身制造的关键部分,它是将已经冲压成形的车身零件在夹具上定位夹紧后,通过点焊、凸焊、CO2保护焊、钎焊以及粘接工艺(主要是电阻点焊)装配成为白车身的过程。目前国内汽车厂商除了几家大型企业和合资汽车生产商使用自动焊装夹具以外,大多是国内汽车厂商依然是人工操作操作模式,不仅效率低,而且生产的汽车的品质参差不齐,生产的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在日益竞争激烈的汽车行业中,国内厂商和国际大型汽车制造厂商焊接装备水平相比差距逐渐变大。传统的汽车焊接方法和夹具己不能满足不断更新换代的市场的要求,因此各汽车制造商在进行各自的汽车制造中积极引进和研发先进的焊接生产线和夹具来适应这种市场的需求。

1.2国外概况和焊装夹具目前发展状况

自从上世纪二十年代福特汽车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开始,汽

车制造行业从手工进入半自动模式以来,世界各大汽车厂商不断对生产线进行更改和优化。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丰田汽车开发了第一条柔性生产线,可以使一条生产线适用于多个品种的汽车生产优线随后出现了自动化制造模式和混合制造模式等。

目前,国际大型汽车制造商已开始了全自动焊装生产线,在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已应用工业机器人的柔性自动化。在焊接方面国外大多使用关节式点焊机器人,在汽车零部件如汽油箱、消音器等国外厂商也已实现自动化与机器人焊接。

在世界上竞争愈加激烈的汽车市场,在不断跟新产品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改变焊接现状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自动化柔性生产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汽车生产中。在现在的汽车焊接夹具的发展状况下主要有两大特点:

(1)汽车车身焊接夹具朝着智能化、全自动化趋势发展;

(2)汽车车身焊接夹具在柔性化方面有全面普及的趋势。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以北汽福田汽车项目U201左/右C、D内板总成焊接夹具设计为基础,对焊装夹具运动机构进行分析,并对侧围C、D内板总成工位焊接夹具设计方案进行深入探讨和优化。

第二章汽车焊装夹具整体方案设计

2.1焊装夹具简介

2.1.1焊装夹具基本概念

焊装夹具是指焊装过程中所使用的夹具。在汽车生产中把车身冲压件在一定工艺装备中定形、定位并夹紧,组合成车身组件、合件、分总成及总成,同时利用焊接的方法使其形成整体的过程称为装焊过程。

图2-1 某焊装夹具

2.1.2夹具的定位原理

在焊接过程中,每一个焊接件所放置的位置是不能保证一致的。即使对同一批要进行焊接的焊接件来说,也不能确保每一件都放在同一个位置,各焊接件本身的差异和各工件的位置、倾斜角度也是不一致的。由于焊接件位置的这种不确定性,同时要满足限定自由度。在工艺学中使用空间直角坐标轴分为6个自由度,沿三坐标轴的移动自由度和绕三坐标轴的转动自由度。未进行自由度限定的焊接件可以看做一个刚体,是无法进行加工焊接的,为保证焊接件最后的焊接精度和质量,必须对焊接件进行自由度的限制。

汽车焊装夹具和普通机床夹具的形式和理论虽然是相似的。但普通的夹具定位在设计时一般采用6点定位原理,即通用的一面两销的定位原理,完全定位即可。然而

在进行汽车焊装夹具设计的定位时,不能采用普通的标准。汽车车身是空间曲面,简单的6点定位不能保证焊接件的定位精度。在汽车车身夹具定位时应使用过定位,即所谓的“ N- 2 - 1”定位原理。它是指在进行选定的基准面上进行斯能够第一基准面上所需的定位点数为N(N>3),第二、第三基准面所需的定位点为 2 个和 1个。第二、第三基准面的2 个和 1 个定位点是完全足够的 ,在实际的焊接生产线中很少有力会作用于第二和第三基准面,通常不必考虑第二。第三基准面的刚度和强度。

在生产线中以焊接件的平面作为定位基准进行自由度的限制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在进行焊接夹具设计定位的时候,可以以焊接件表面接触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焊接件表面接触的面积大小,接触点的数目多少。进行确定在设计夹具时所采用的形式:夹紧装置还是支承件。一般当接触面积较大,或接触位置较多和平面相似时,限制工件3个自由度,两个旋转自由度和一个移动自由度。

第二个基准一般是以工件的圆柱孔来进行定位,主要通过定位销来实现,一般采用短销进行限定两个自由度,两个移动自由度,

第三个基准同样是采用定位销进行定位,和第一个进行配合限定一个旋转自由度。在夹具进行定位时一般较少采用长销进行定位,防止气缸夹紧时产生较大的力对销产生破坏,影响定位效果。

2.2 CD柱内板总成设计分析

2.2.1 CD柱内板总成各部分简介

图2-2 CD柱内板总成的三围造型

北汽福田汽车项目的CD柱内板总成如图2-2所示,是由左C柱内板总成、左后轮罩总成和左C、D柱内板总成焊点组成。图2-3,2-4显示左C柱内板总成和左后轮罩总成的夹紧,支承位置。

图2-3 左C柱内板总成

图2-4 左后轮罩总成

北汽福田汽车项目的CD柱内板总成焊接装配的零件有多个,它们的装配和焊接应按工艺要求的顺序逐步进行,定位和夹紧是分别单独的或是一批批联动的进行,故

在设计CD柱内板总成焊接夹具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

2.2.2 CD柱内板总成自由度的限定

通过工艺学和力学原理,在汽车车身装焊夹具设计时,至少需确保限制6个自由度,三个坐标轴方向自由度,三个选择自由度。紧靠焊接夹具的定位夹紧装置,是不足以限制6个自由度,不能解决定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观察焊接件的特点,依靠焊接件之间面接触相互制约的关系来解决自由度的问题。所以要完全解决限制自由度的问题,要了解焊接件的特点,是否容易产生变形,刚性问题。在此同时熟悉焊接夹具的基础知识。在适当的位置,采用恰当的夹紧定位的夹具,才能做出最适合此种车型的车身焊接夹具。针对车身这种特殊结构,支承是必不可少的部件,汽车车身焊接件本身自重比较大,却车身对焊接精度要求较高,在没有支承夹具的情况下,会由于夹紧力和自重的影响下产生变形。

C、D柱内板总成,同样使用焊装件的相互制约关系。在左C柱内板总成中已两冲压的白车皮接触的平面作为第一基准面,限制三个个自由度,然后通过定位销P01和P02限制C柱内板总成的旋转和移动,完全定位。同样在左后轮罩总成中除了平面进行定位外,通过P03和P04的定位销进行定位,限制三个自由度确保左后轮罩总成能完成定位。

2.2.3 CD柱内板总成各夹具简介

CD柱内板总成是用冲压形成的薄板进行焊接而成的,虽然有一定的刚性,但相对机械加工来说单个较大的冲压件是很容易变形的,所以在进行CD柱内板总成的焊接时应进行设计较多的夹紧和支撑焊装夹具。在保证焊接顺利完成的同时,尽量不要使冲压件产生变形。

CD柱内板总成共有20个夹紧支撑位置(U01-U20),4个定位孔(P01-P04)。在U01到U20定位位置中,U02、U11、U12、U13和U15用于安装支承夹具,在焊接时支撑焊接件,防止在焊接过程中焊枪和焊接件自重对焊接件造成变形,影响产品质量。4个定位孔通过设计的定位销,P01和P02定位销用于左C柱内板总成的定位,而P03与P04定位销限制左后轮罩总成的自由度。

由于任务分配本文中仅对U01、U02、U11、U12以及P03位置的夹具设计。

第三章焊装夹具设计3.1焊装夹具设计流程

图3-1 设计流程图

3.2 夹具设计的文件管理

3.2.1 文件目录命名

1、项目名/GA——存放本工位夹具总图;

2、项目名/LJ——存放本工位夹具单元及其零件;

3、项目名/PNL——存放本工位设计用PNL;

4、项目名/STD——存放本工位设计用标准件、外购件、国标件;

5、项目名/2D——存放本工位各套夹具2维工程图;

6、项目名/UNIT——存放本工位PNL截面。

3.2.2 文件命名

1、加工件:项目代号-工位号-零件序号:如RPI20-01-01 代表RPI20工位的U01的01号零件;

2、标准件:名字与标准件一致;

3、外购件:名字与外购件一致。

3.3 焊接夹具结构组成和断面形状

3.3.1焊装夹具的结构组成

汽车焊装夹具设计属于专用夹具设计的范畴,虽然各类车身焊接夹具的结构形式、复杂程度和零件数量不同,但是其基本组成结构是类似的,一般由压块、定位块、压板和压连接板成。

1、定位块

定位块是夹具的重要结构。定位块的位置及形状是由焊接件的选用的位置形状所决定的,她是焊接夹具与焊接件相接处的结构。形状表面和尺寸精度直接影响整个车身焊接质量和装配精度,其定位块的定位面是根据焊接件型面的设计数值用数控设备加工而成的。

2、压块

压块也是与焊接件相接处的结构,用于支撑焊接件。压块的形状和尺寸精度会影响整个焊接件的焊接质量和装配精度。为适应各种不同的汽车车身的焊接件,压板的表面几乎不相同。压块的定位面需要通过数控设备进行加工。

3、压板

压板在夹具中的运动部件,通过气缸的启动来实现压块对工件的夹紧及松开,确保焊接件在焊接过程中位置不变,压板通过螺栓定位销和压块进行连接,可以通过垫片进行距离的调节,寻找最好的安装夹具的位置。

4、连接板

连接板通过两个圆柱销和螺栓与支架相连接,上方通过铰支销与压板相连接,使连接板、压板、压块和定位块连成为一个整体机构,且该机构能固定在装焊台的基座表面上,连接板的制造精度会影响整个焊接夹具的准确性。

5、夹紧气缸

它是夹具的动力源,用来为整个焊接夹具提供驱动力,实现了压板和压块的运动。在现在焊接夹具设计中气动夹紧方式是最常用的选择。本设计中主要应用CK1A63系列系列的气缸。

6、支架

确定BASE板的高度后,通过计算连接板的高度,来确定支架的型号。在本设计中用到了YWB0801-150、YWB0801-250 和YWB0802-300这几个型号的支架。同时还要保证连接板尺寸和形状的合理性。

图3-2 焊接夹具整体结构图

3.3.2 主要控制断面形状(MCS)

MCS 是组合件在MCP 位置上的断面形状和夹具构造简图。在MCS 中,规定了定位面的大致形状,方式、夹紧打开方向、定位销方式(固定、移动、旋转)等。

为了进行全面的了解该焊接件,必须在全面的了解焊接件的曲面形状、焊接位置和焊接要求等前提下进行设计,既要保证焊接夹具的可靠性、满足使用要求,又要同时保证夹具的设计和制造简单、方便。现对需要进行设计的U01、U02、U11、U04和P04位置夹具设计进行讨论。图3-3U01的MCS 图显示,在U01位置焊接夹紧的位置处于整个焊接件的边缘,只需通过压块和定位块设计来完成夹紧要求即可。而在图3-3U02的MCS 图看出在要求夹紧的位置处于焊接件远离边缘处,同时还需要在焊接件的底面设计支承夹具,用于对焊接件进行支撑。

图3-3 U01、U02MCS 图

图3-4 U11、U12和P03MCS 图

在图3-4中的U11和U12的MCS 显示,U11和U12处的夹具用来对焊接件两个方位进行支承。在P03的MCS 图中焊接件需要设计定位销进行定位。

3.4 U02焊接夹具设计

图 3-5 C、D内板总成图

图3-5显示整个工位中各个定位位置的X、Y和Z方向的坐标,通过内板总成来确定每个夹具位置。

3.4.1 P NL截面

图3-6 U02PNL截面

在进行夹具设计时,先对C、D柱内板总成进行按Z轴方向的切割,选取200Z 进行截取平面作为PNL截面保存在UNIT文件夹。根据设计标准,可选取PNL截面宽度设置为16mm。

3.4.2 压块设计

如图3-6所示U02夹具需要在夹紧位置进行设计夹紧夹具,在支承位置进行支承夹具的设计用于对焊接件的支承定位。在夹紧位置中需要设计压块定位块进行加紧,使上下两个焊接件紧固,方便焊枪进行焊接。同时为防止下面焊接件自重会对焊接产生影响,影响焊接精度。故在支承位置处添加一定位块用于对焊接件支撑。

图3-7 压块的尺寸设计

压块设计使用整数进行建立坐标系,根据操作高度要求将基座面设置在-1100Y 处,所以把坐标移动到-800Y处。压块尺寸进行定位时可使用坐标系进行标注尺寸。压块在满足夹紧精度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压块质量,缩短尺寸。

压块为满足要求以下要求:

①材质:45#钢,热处理后型面要达到HRC40~45;

②加工完需发黑处理;

③压块的厚度:16mm;压紧面宽度:15mm;

④压块的型面、加工面及水平方向上的两侧面加工粗糙度不大于Ra3.2μm;

⑤基准销孔的内表面加工精度要求不大于Ra1.6μm;公差等级H7;定位孔尺

寸精度为±0.02mm;

⑥压块上的型面对基准的尺寸公差为±0.1;

⑦最后加工完毕后在规定的部位打上零件号。

压块表面为与焊接件曲面完全配合,在CATIA进行截取处理。同时压块要

与压板进行连接,故在压块上面进行钻销孔和通孔。如图3-8所示,销孔采用?8,通孔使用?9,孔深度为15mm,使用V型底。

图3-8 压块的三维设计

3.4.3 定位块的设计

定位块和压块配合对焊接件进行加紧,定位块表面的质量同样严重影响者焊接的精度和质量。定位块和压块在形状设计方面相似,同样使用坐标系进行标注尺寸。

图3-9定位块的尺寸设计

同样定位块的表面需要与焊接件曲面完全配合,需在CATIA进行截取处理。

为使定位块和其他机构构成整体,在压块上面进行钻销孔和通孔,用于和连接板相连。销孔采用?8,通孔使用?9,孔深度为15mm,同样使用V型底。

压块表面为与焊接件曲面完全配合,在CATIA进行截取处理。同时压块要与压板进行连接,故在压块上面进行钻销孔和通孔。销孔采用?8,通孔使用?9,孔深度为15mm,使用V型底。

图3-10 定位块的三维设计

为完成整体焊接夹具设计要求,在进行制作时定位块应满足一下特点:

①材质:45#钢,热处理后型面要达到HRC40~45;

②加工完需发黑处理;

③定位块的厚度:16mm;定位面宽度:15mm;

④定位块的型面、加工面及水平方向上的两侧面加工粗糙度不大于Ra3.2μm;

⑤定位销孔的内表面加工精度要求不大于Ra1.6μm;公差等级H7;定位孔尺

寸精度为±0.02mm;

⑥定位块上的型面对基准的尺寸公差为±0.1;

⑦最后加工完毕后在规定的部位打上零件号。

3.4.4 压板的设计

压板是整套焊接夹具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连接压块和气缸,是动力元件的枢纽。压板一边使用螺钉与压块连接,同时使用销定位,控制压块的打开和加紧。夹紧位置在焊接件的位置决定压板臂的长短,而压板的臂长是整套夹具刚性和夹紧质量的关键所在。

图3-11 更改压板距离满足要求图

工位U02中的夹紧位置由于位于焊接件的里面,所以在U02中的压板臂必须设计的足够长,在打开状态能满足安全距离(L>25mm),然而进行压板设计考虑时出现新的问题在选用普通的气缸时,设计的压板的臂长为320mm,然而旋转点到气缸的位置之间的距离只有80mm,出现了极限的4:1的情况。为避免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达到设计要求的焊接精度。改用了150的大型气缸,更改后旋转点到气缸的距离选为100mm,接近所需要的3:1,满足设计要求,同时打开状态也满足安全距离。

图3-12 压板的尺寸设计

压板过长,除考虑安全距离以外,还应该把压板自身的刚性计算在内,压板臂过长会产生人们俗称的“头大脚轻”的问题。通过探讨和研究决定在选择点和气缸之间不在使用镂空结构,采用加固的形式,在过渡方面使用R40的倒角解决应力集中问题。

图3-13 压板的三维设计

压板为满足焊接精度和质量也需要满足一些特点:

①材质:Q235A;

②压板的厚度:16mm,压板表面加工粗糙度不大于Ra3.2μm;

③压板与压块的配合面位置精度:±0.05mm;

④压板与压块的配合面表面加工粗糙度不大于Ra3.2μm;

⑤压板与气缸接头连接孔为加工基准孔,表面加工粗糙度不大于Ra1.6μm;公

差等级:H7;

⑥压板与气缸的连接孔公差等级:H7;表面加工粗糙度不大于Ra1.6μm;根据

“入体原则”其上偏差+0.1,下偏差0。

⑦焊接后作消除应力处理;

⑧加工完毕后在规定的部位打上零件号。

3.4.5 连接板

对U02工位的截面进行分析夹紧位置处需要进行夹紧装置,在支承位置处需要进行支承。所以在最初对U02进行整体夹具设计时,采用了两个夹具的设计,在夹紧位置设计一个夹紧装置,在支承位置处设计支承装置,简单可靠。

图3-14 最初U02设计

随着设计的深入,不断对设计夹具进行优化。发现在保证焊接精度的前提下,不必要使用两套夹具,不仅浪费成本,还和其他夹具相干涉。随后提出来进行更改支承位置上的定位块方向,想通过连接板与支承位置上的定位块连接,可以减少成本,而且显得夹具设计的简洁、明了方便后期夹具的加工。

图3-15 连接板的尺寸设计

开始进行夹紧位置和支承位置整体的设计,由于PNL截断面与连接板县里的距离

过近,最初的设想是通过螺钉将定位块直接连接在连接板的下方,简单,易操作。通过研讨和受力分析,发现由于焊接件的自重比较大,会对定位块的定位精度产生很严重的影响。随后讨论将连接板进行延长,使用连接板进行托住定位块。

连接板延长用于托顶定位块的部分,还需要进行钻螺纹孔和销孔使连接板和支承位置的定位块进行连接,所以连接板不宜太厚,防止对连接板孔加工对连接板孔精度产生影响。

图3-15所示连接板与压板连接采用销进行连接,同时为了减少连接板的磨损,增加使用寿命,在连接板和销支架增加无油轴套。所以连接板上与销连接的孔设计为?14mm。无油轴套选用的采购件,减少设计部件,减轻整个夹具的设计压力,同时降低成本。

为减少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应力集中,在拐角处进行倒圆角处理。

图3-16 连接板的三维设计

连接板需要和支架、气缸、压板和定位块进行连接,所以需要满足一些要求:

①材质:Q235A;

②连接板的厚度:16mm;

③连接板上的销孔公差等级:H7;孔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1.6μm;孔之间尺寸

精度±0.02mm;

④连接板的连接部分表面加工粗糙度不大于Ra3.2μm。

3.4.6 U02夹具运动分析

U02夹具运动分析用来演示夹具打开的状态,对夹具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图3-17 U02焊接夹具打开状态

将气缸调到摆动的最大幅度,在图3-17中显示,气缸的摆动位置不与连接板和支架进行干涉,摆动幅度不太大在设计要求范围内。

U02工位的夹具设计从压块开始到连接板,经过多次的讨论和更改,已是最优的选择。

3.4.7 气缸的选择验证

在U02中通过安全距离(L>25mm)进行选择的气缸,在最后应该对气缸的夹紧力进行验证,避免由于夹紧力不足造成焊接出现问题。

对气缸夹紧力进行计算。

毕业设计论文夹具设计

xxx毕业论文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汽车左前纵梁及轮罩的焊接夹具设计问题,要求使工件定位迅速,装夹迅速,省力,减轻焊件装配定位和夹紧时的繁重体力劳动。实现机械化,使焊接条件较差的空间位置焊缝变为焊接条件较好的平焊位置,劳动条件的改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焊缝的质量。 本文首先分析了汽车左前纵梁及轮罩焊装夹具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围绕左前纵梁及轮罩焊装夹具设计这一核心,通过对汽车焊装生产线、汽车焊装夹具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了焊装夹具的设计步骤和要点;重点对汽车左前纵梁及轮罩焊接夹具的设计,包括定位器的设计,夹具体设计,夹紧装置的设计。其中,定位器的设计是保证焊件在夹具中获得正确装配位置的零件和部件,应利用先装好的零件作为后装配零件某一基面上的定位支撑点,可以减少定位器的数量,提高装配精度;夹具体的设计是通过控制焊件角变形的夹紧力计算和控制焊件弯曲变形的夹紧力计算来确定的,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拘束角变形所需的单位长度(焊缝)夹紧力,再根据焊件形状、尺寸来完成夹具体的设计。 夹紧装置的设计是本文设计的重中之重,这次设计的主要核心是通过气缸来改善传统手动夹紧的的繁重体力消耗以提高生产效率。根据要求,设计气缸主要是对工件的夹紧,合理的气缸选择,合理的气动原理思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关键词:工装; 夹具;汽动;焊接

Abstract This study is the car left front rail and wheel cover welding fixture design, requirement for a workpiece positioning rapidly and clamping quickly, effort, reduce welding assembly positioning and the clamping heavy manual labor. Realization of mechanization, make for better conditions for the downhand welding position welding, improve working conditions and to improve the welding quality of poor condition of the space position of welding seam welding.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ar left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wheel cover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welding fixture design, and then around the left front rail and wheel cover welding fixture design of the core, according to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ar body welding production line, automobile welding fixture analysis, summed up the welding fixture design steps and main points; key to car left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wheel cover welding fixture design, including locator design, clip specific design and clamping device design. Among them, design of locator is guarantee welding fixture in China obtain accurate position of the assembly of parts and components, should use first loaded parts as assembly parts a base surface positioning supporting point, can reduce the locator number to enhance the assembly precision; to clamp the specific design is by the angle to control the welding deformation of the clamping force calculation and control of welding a bending deformation of the clamping force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through the formula calculation show that angle restraint deformation required per unit length (weld) clamping force, then according to the welding shape, size to complete specific design clamp. Clamping device design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main core of this design is through the cylinder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manual clamping of the heavy manual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the design of the cylinder is mainly for the clamping of the workpiece, a reasonable choice of the cylinder, a reasonable aerodynamic principle of thinking, greatly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product quality. Key words: Tooling;fixtures;pneumatic;welding

焊接机器人毕业论文

第1章绪论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焊接是制造业中最重要的工艺技术之一。它在机械制造、核工业、航空航天、能源交通、石油化工及建筑和电子等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焊接已从简单的构件连接方法和毛坯制造手段,发展成为制造业中一项基础工艺,一种生产尺寸精确的产品的生产手段。传统的手工焊接已不能满足现代高技术产品制造的质量、数量要求。因此,保证焊接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高生产率和改善劳动条件已成为现代焊接制造工艺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控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为焊接过程自动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技术基础,并已渗透到焊接各领域中。近20年来,在半自动焊、专机设备以及自动焊接技术方面已取得了许多研究和应用成果,表明焊接过程自动化已成为焊接技术新的生长点之一。从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要求看,焊接自动化生产已是必然趋势。焊接机器人的诞生是焊接自动化革命性的进步,它突破了焊接刚性自动化的传统方式,开拓了一种柔性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从而使中小批量的产品自动化焊接成为可[1]。 焊接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摩托车等行业,极大地提高了焊接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使焊接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产生了质的飞跃。同时改善了工人的劳动环境[2]。但是,现在焊接领域中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手臂式机器人在使用时有两个局限性:一个是它的活动范围较小,因为它像一个手臂,手臂长1.5~2米,也就是其活动半径,所以焊接的工件不能太长,最大范围也不能超过2米。二是它必须用编程或示教进行工作,对不规则的焊缝,特别是在焊接过程中焊缝发生形变时,则很难适应。然而,许多大型工件体积非常庞大,而且必须在工地和现场进行焊接。例如:石化工业中的大型储油罐、球罐,造船业中的各种轮船,对这类产品的焊接,就很难实现自动化,许多建设工作仍然采用人工焊接[3]。因此,给焊接机器人加装各种传感器,使它们具有焊接路径自主获取、焊缝跟踪以及焊接参数在线调整等能力,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机器人焊接过程的自主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科研工作者的一个研究重点。移动焊接机器人由于其良好的移动性、强的磁吸附力以及较高的智能,成为解决大型焊接结构件自动化焊接的有效方法[4]。尽管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实用化研究还不够完善,但移动机器人是解决无轨道,无导向,无范围限制焊接的良好方案。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1962年美国推出世界上第一台Unimate型和Versatra型工业机器人以来,越来越多的工业机器人投入生产使用中。这其中大约有半数是焊接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是在工业机器人上装备焊接系统,如送丝机、软管、焊枪、焊炬或焊钳,并配备相

焊接夹具设计

焊接夹具设计 为保证焊件尺寸,提高装配精度和效率,防止焊接变形所采用的夹具。汽车车身焊接夹具的设计是一门经验性很强的综合性技术,在设计时首先要确定生产纲领,熟悉产品结构,了解变形特点,把握制件及装配精度,通晓工艺要求。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对焊接夹具进行全方位的设计。 一、生产纲领生产纲领决定焊接夹具的自动化水平及焊接工位的配置,是通过生产节拍体现的。生产节拍由夹具动作时间、装配时间、焊接时间、搬运时间等组成。夹具动作时间主要取决于夹具的自动化程度;装配时间主要取决于冲压件精度、工序件精度、操作者的熟练程序;焊接时间主要取决于焊接工艺水平、焊接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焊钳选型的合理化程度等;搬运时间主要取决于搬运的自动化程度、物流的合理化程度等。只要把握住以上几点,就能合理地解决焊接夹具的自动化水平及制造成本这对矛盾。二、汽车车身的结构特点汽车车身一般由外覆盖件、内覆盖件和骨架件组成,覆盖件的钢板厚度一般为0.8-1.2mm,骨架件的钢板厚度多为1.2-2.5mm,也就是说它们大都为薄板件。对焊接夹具设计来说,有以下特点:1、结构形状复杂,构图困难汽车车身都是由薄板冲压件装焊而成的空间壳体,为了造型美观和壳体具有一定的刚性,组成本身的零件通常是经过拉延成型的空间曲面体,结构形状较为复杂。2、刚性差、易变形经过成型的薄板冲压件有一定的刚性,但和机械加工件相比,刚性要差得多,而且单个的大型冲压件容易变形,只有焊接成车身壳体后,才具有较强的

刚性。3、以空间三维坐标标注尺寸汽车车身产品图以空间三维坐标来标注尺寸。为了表示覆盖件在汽车上的位置和便于标注尺寸,汽车车身一般每隔200mm或400mm划一坐标网线。三个坐标的基准是:前后方向(X向)———以汽车前轮中心为0,往前为负值,往后为正值;上下方向(Z向)———以纵梁上平面为0,往上为正值,往下为负值;左右方向(Y向)———以汽车对称中心为0,往右为正值,往左为负值。

焊接专业毕业论文

***********学院 毕业论文 单面焊双面成形质量差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姓名:某某 指导教师:某某 专业:焊接技术 班级:机制 1006 目录

摘要:单面焊双面成形的焊接质量受到了焊接设备、焊材工艺流程、操作技术水平的限制。本文详细的介绍了焊接电源、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电弧电压、焊接层数、焊条类形、焊条直径等工艺因素对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焊接质量的影响和造成的相关缺陷。详细的分析了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焊接质量差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及造成质量差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解决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的缺陷,使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进一步完善,加以推广,并对单面焊双面成形作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1引言 ----------------------------------------------------------------------------------------------------------------------- 2 1.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的概念------------------------------------------------------------------------------------------- 2 2.单面焊双面成形常见的焊接缺陷 ------------------------------------------------------------------------------------- 3 尺寸上的缺陷---------------------------------------------------------------------------------------------------------------- 3结构上的缺陷---------------------------------------------------------------------------------------------------------------- 3性质上的缺陷---------------------------------------------------------------------------------------------------------------- 3 3.单面焊双面成形质量差引起的问题 ---------------------------------------------------------------------------------- 3 增加消耗,降低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3焊接缺陷会给结构的安全生产带来威胁,引起安全事故 --------------------------------------------------------- 3 4.单面焊双面成形焊接质量差的原因分析 ---------------------------------------------------------------------------- 3 焊接电源自身因素引起的焊接质量差---------------------------------------------------------------------------------- 3工艺因素对单面焊双面成形焊接质量的影响 ------------------------------------------------------------------------ 4 4.2.1 焊接电流 ------------------------------------------------------------------------------------------------------- 4 4.2.2 焊接速度 ------------------------------------------------------------------------------------------------------- 4 4.2.3 电弧电压 ------------------------------------------------------------------------------------------------------- 4 4.2.4 焊接层数选择不当 ------------------------------------------------------------------------------------------- 5 4.2.5 焊条类形及焊条直径的影响-------------------------------------------------------------------------------- 5 操作因素---------------------------------------------------------------------------------------------------------------------- 5 5.防止单面焊双面成形焊接产生焊接缺陷的措施 ------------------------------------------------------------------- 5 作好焊前准备---------------------------------------------------------------------------------------------------------------- 5焊接操作---------------------------------------------------------------------------------------------------------------------- 6 5.2.1 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 ---------------------------------------------------------------------------------------- 6 5.2.2 焊工技术水平 ------------------------------------------------------------------------------------------------- 6结论 ----------------------------------------------------------------------------------------------------------------------- 6参考文献 -------------------------------------------------------------------------------------------------------------------- 7致谢 ----------------------------------------------------------------------------------------------------------------------- 8

焊接机械手毕业设计

焊接机械手毕业设计 【篇一:自动焊接机械手设计(毕业设计)】 自动焊接机械手设计 1 绪论 1.1 技术概述 工业机器人由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 传感装置构成,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 维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设备。特别适合于多 品种、变批量的柔性生产。它对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 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机器人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 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机器人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代替人工的劳动,而是综合了人的特长 和机器特长的一种拟人的电子机械装置,既有人对环境状态的快速 反应和分析判断能力,又有机器可长时间持续工作、精确度高、抗 恶劣环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机器的进化过程产物,它 是工业以及非产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 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 1.2 现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 国外机器人领域发展近几年有如下几个趋势: (1)工业机器人性能不断提高(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便于操 作和维修),而单机价格不断下降,平均单机价格从91年的10.3 万美元降至97年的6.5万美元。 (2)机械结构向模块化、可重构化发展。例如关节模块中的伺服电机、减速机、检测系统三位一体化;由关节模块、连杆模块用重组 方式构造机器人整机;国外已有模块化装配机器人产品问市。 (3)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向基于pc机的开放型控制器方向发展,便 于标准化、网络化;器件集成度提高,控制柜日见小巧,且采用模 块化结构;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易操作性和可维修性。 (4)机器人中的传感器作用日益重要,除采用传统的位置、速度、加 速度等传感器外,装配、焊接机器人还应用了视觉、力觉等传感器,而遥控机器人则采用视觉、声觉、力觉、

汽车焊接夹具设计基础

汽车车体焊接夹具设计基础 一、概念 汽车车体(BODY)大约由1000件以上的部件构成,大部分为铁皮。这些铁皮大多以点焊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焊接和时候必须把每个部件固定在规定的位置,这种有定位功能紧固功能的工具就叫夹具(JIG,治具)。制造车体的专用夹具叫车体夹具(车体设备)。 二、分类 动力源:手动夹具、气动夹具、电动夹具; 用途:通用夹具、专用夹具、组合夹具; 构造:固定式夹具、移动式夹具、悬挂式夹具; 设备:夹具、电焊机械、机器人、专用生产钱。 三、功能 A:精确定位; B:夹紧; C:引导; D:使用便捷; E:改善工作条件,降低产品成品。 四、设计流程 工件数模处理(WORK 预处理)→根据仕样书检讨定位夹紧位置→GUN插入→设计(2D、3D)→客户承认(相应出现的仕样变更和修改)→出图(2D)→提出购入品→精度表、回路图、节拍图 五、番线的作用 番线就是空间位置的号码线。 车身基准坐标(0线)是前车轴中心以及车宽的中心线。 下面主要介绍日本三大车系的番线表示方法: 丰田:左右都是用正数表示(当左右有差异的时候,仕样书上用RH/LH指示); 本田:左右都是用正数表示(当左右有差异的时候,仕样书上用BR/BL指示); 日产:车前进方向左侧用正数,右侧用负数。

六、夹具设计 车体夹具的定位原理:六点定 任何物体在在空间都有六个自由度。车体工件定位是用夹具将工件置于正确位置,也就是消除要件相对于夹具的六个自由度;定位方法一般用点、线、面的接触来实现。 我们常用的定位基本元件有: A、托块和压块; B、LOCATOR PIN(销); C、V 槽和导向挡块。 1、常规夹具的部品名称;

铣床专用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机械制造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技术改造提供先进、高效的技术装备,它首先要为我国正在发展的产业包括农业、重工业、轻工业以及其它产业提供质量优良、技术先进的技术装备,同时还要为新材料、新能源、机械工程等新技术的生产和应用提供基础备。本论文是结合目前实际生产中,通用夹具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用通用夹具装夹工件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加工质量不高,而且往往需要增加划线工序,本论文为铣床专用夹具,主要包括夹具的定位方案,夹紧方案、对刀方案,夹具体的设计及加工精度等方面的分析。本夹具能在加工常规零件的时候使质量进一步提升,并降低劳动强度,能在保证产品质量加工精度的同时批量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夹具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实际生产中企业的效益。因而对夹具知识的认识和学习,在今天显的优重要起来。 关键词:装备;制造;铣床;专用夹具

ABSTRACT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requirements for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ector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progress of technology, technical transformation to provide advanced, effective technical equipment, it must first for China i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nclude agricultural, heavy industry, light industry and other industries provide good quality, technical advanced technical equipment, but also for new materials, new energy, mechanical engineering of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provides the basis of equipment. The present paper is combining the actual production, gm can not meet the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fixture using universal fixture clamping work-piece efficiency, low labor strength, processing quality is not high, and often need to increase crossed process, and special design of a milling machine fixture, mainly including fixture positioning scheme, clamping, of cutter scheme, the concrete and the TAB folder design and machining precision analysis. This fixture can in processing of conventional parts that quality further ascension, and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can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its products processing precision and batch production, so as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Thus fixture use in some exten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in practical production. Thus to fixture knowledge know and study the optimal in today's show for important up. Key words: equipment;manufacturing;milling;the machine tool's fixture

焊接机器人毕业设计

VI1.1论文的选题意义 第1章绪论 自动化的焊接机器人能提供稳定地焊接质量,减轻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 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焊 接机器人大多是固定的,主要通过机械臂的活动来工作,又由于空间的限制使得 机器人的工作范围、工作对象大大受到限制。在大型工件,如:石化工业中的大型 储油罐、球罐、管道的焊接,多在现场作业,焊接位置手工作业难以达到,恶劣 的工作环境不仅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影响焊接质量。工程应用中亟待开 发出能够取代工人手工操作的低成本自动化的焊接设备,以减少生产过程中人为 因素的影响,提高焊接质量,这些情况都对移动焊接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 迫切的要求。 现在,国外在这方面的技术基本成熟,但国内各单位对这些技术的了解有相 当部分还停留在文献上或局部上。所以应该从基本做起,开展一些基础技术研究 作为机器人课题的主要研究与开发内容之一。 1.2焊接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自从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UMMATE于1959年在美国诞生以来,机器人的 应用和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是示教再现型机器人。这类机器人操作 简单,不具备外界信息的反馈能力,难以适应工作环境的变化,在现代化工业生 产中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第二代是具有感知能力的机器人。这类机器人对外界 环境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具备如听觉、视觉、触觉等功能,工作时借助传感器获 得的信息,灵活调整工作状态,保证在适应环境的情况下完成工作。第三代是智 能型机器人。这类机器人不但具有感觉能力,而且具有独立判断、行动、记忆、 推理和决策的能力,能适应外部对象、环境协调地工作,能完成更加复杂的动作, 还具备故障自我诊断及修复能力。焊接机器人就是在焊接生产领域代替焊工从事 焊接任务的工业机器人。早期的焊接机器人缺乏“柔性",焊接路径和焊接参数 须根据实际作业条件预先设置,工作时存在明显的缺点。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网络控制技术的发展,焊接机器人也由单一的单机示教再现型 向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多传感、智能化的柔性加工单元(系统)方向发展¨。63。 换页 移动焊接机器人系统研究 1.3焊接机器人国内外应用现状 焊接机器人具有焊接质量稳定、改善工人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特点, 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通用机械、金属结构和兵器工业等行业。据不完全 统计,全世界在役的工业机器人中大约有一半用于各种形式的焊接加工领域。截 止2005年,全世界在役工业机器人约为91.4万台,其中日本装备的工业机器人总量达到了50万台以上,成为“机器人王国”,其次是美国和德国:在亚洲,日本、 韩国和新加坡的制造业中每万名雇员占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居世界前三位。近几 年,全球机器人的数量在迅速增加,仅2005年就达12.1万台。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进行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技术和应用方面均取 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据不 完全统计,近几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平均年增长率都超过 40%,焊接机器人的增长率超过了60%;2004年国产工业机器人数量突破l400台,

汽车座椅骨架的焊接夹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汽车座椅骨架的焊接夹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汽车座椅骨架的焊接夹具设计问题,要求使工件定位迅速,装夹迅速,省力,减轻焊件装配定位和夹紧时的繁重体力劳动。实现机械化,使焊接条件较差的空间位置焊缝变为焊接条件较好的平焊位置,劳动条件的改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焊缝的质量。 本文首先分析了汽车座椅骨架焊装夹具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围绕座椅骨架焊装夹具设计这一核心,通过对汽车焊装生产线、汽车焊装夹具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了焊装夹具的设计步骤和要点;重点对汽车座椅骨架夹具的设计,包括基准面的选择,定位器的设计,夹具体设计,夹紧装置的设计。其中,基准面的选择是根据总成件的大小,确定基板的尺寸,然后从标准件库选出合适的基板;定位器的设计是保证焊件在夹具中获得正确装配位置的零件和部件,应利用先装好的零件作为后装配零件某一基面上的定位支撑点,可以减少定位器的数量,提高装配精度;夹具体的设计是通过控制焊件角变形的夹紧力计算和控制焊件弯曲变形的夹紧力计算来确定的,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拘束角变形所需的单位长度(焊缝)夹紧力q为N,阻挡弯曲变形所需的夹紧力q为208711N,再根据焊件形状、尺寸来完成夹具体的设计。 夹紧装置的设计是本文设计的重中之重,这次设计的主要核心是通过气缸来改善传统手动夹紧的的繁重体力消耗以提高生产效率。根据要求,设计气缸主要是对工件的夹紧,所以应该选择双作用气缸。本文通过公式的计算确定一种缸径D为50mm,另一种缸径D为75mm。合理的气缸选择,合理的气动原理思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钻夹具设计毕业论文.doc

钻夹具设计毕业论文 1.钻夹具的设计思路与工作原理 我的设计课题是对耳环孔的钻夹具的设计,装配图图纸如附1,为此我了解了耳环钻孔的加工工艺。 步骤 内容 要求 刀具 1 钻孔至4 深保证尺寸22±0.5 锥柄麻花钻 2 孔口去刺 直柄 3 孔口倒角 0.5×45°

对于耳环孔的加工,我选择了立式钻床进行加工,同时为了保证孔的同轴度,我选择了固定式钻模。经过查阅相关资料,钻夹具设计装配图如附1所示 该夹具工作原理:夹具在工作台上安装以后,刀具在固定钻套5的引导下钻4孔. 钻夹具的有关概念 2.1钻夹具: 用在各类钻床上进行钻、扩、铰孔的夹具统称为钻床夹具。习惯上称为钻模。钻模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都带有安装钻套的钻模板、刀具的引导装置。因此被加工孔的位置精度主要由钻模来保证。 2.2钻夹具的作用: (1)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生产中依靠夹具专门定位元件可快速准确地完成工件在加工工位上的定位和夹紧,省去对工件找正、调整和装夹过程,缩短了每一工件的装夹辅助时间。 (2)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稳定整批工件的加工质量。夹具设计和应用重在解决工件可靠定位和稳定装夹,可以使工件之间加工条件差异性大为减小,所以采用夹具可以在保证加工精度上极大的稳定整批工件的加工质量。 (3)改善工人劳动条件。使用夹具后,工件的装卸方便而快捷,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夹具的防护封闭装置也保证了工人的生产安全。 3.钻夹具的结构类型 钻床夹具应用广泛,种类较多,常用钻夹具的结构两类型大致可分为固定

式、回转式、翻转式、盖板式和滑注式等几种类型。在设计耳环孔钻夹具时我采用了固定式钻模。 固定式钻模,在使用的过程中,钻模在机床上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这类钻模加工精度较高,可以更好保证孔的位置尺寸精度.在附1装配图中,使用固定式钻模板钻孔精度高.。 4.钻夹具的组成 4.1定位元件 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正确位置的元件称为定位元件。在附1装配图中台阶定位销3和v形块6,手旋螺钉16于定位元件。 4.2夹紧元件 工件定位后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元件称为夹紧元件。在附1装配图中螺杆9,支板10,手把11和v形块6夹紧元件组成了一个夹紧机构。 4.3导向元件 用来确定刀具位置并引导刀具进行加工的元件称为导向元件。在附1装配图中带肩固定钻套5是引导刀具加工的导向元件,导板8也是导向元件。钻夹具的导向元件是钻套,钻套按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固定钻套、可换钻套、快换钻套和特殊钻套几类。 钻套中引导刀具内径尺寸及偏差根据引导刀具尺寸定,通常取引导刀具最大极限尺寸,若钻套引导是刀具导向部分,可按基孔制相应选取钻套内径h7/f8。本次所设计的钻套不属于标准件需要自己设计,采用材料为t8a,内外轮廓粗糙度均为1.6,如图附5所示.

焊接专业毕业论文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单面焊双面成形质量差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姓名:李宇 指导教师:梦庆云 专业:焊接技术与自动化 班级:焊接 0901

目录 摘要1 前言2 1 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的概念2 2 单面焊双面成形常见的焊接缺陷3 2.1尺寸上的缺陷3 2.2结构上的缺陷3 2.3性质上的缺陷3 3 单面焊双面成形质量差引起的问题3 3.1增加消耗,降低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3 3.2焊接缺陷会给结构的安全生产带来威胁,引起安全事故3 4 单面焊双面成形焊接质量差的原因分析3 4.1焊接电源自身因素引起的焊接质量差3 4.2工艺因素对单面焊双面成形焊接质量的影响4 4.2.1 焊接电流4 4.2.2 焊接速度4 4.2.3 电弧电压4 4.2.4 焊接层数选择不当5 4.2.5 焊条类形及焊条直径的影响5 4.3操作因素5 5 防止单面焊双面成形焊接产生焊接缺陷的措施5 5.1作好焊前准备5 5.2焊接操作6 5.2.1 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6 5.2.2 焊工技术水平6 结论6 参考文献7 谢辞8

单面焊双面成形质量差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摘要:单面焊双面成形的焊接质量受到了焊接设备、焊材工艺流程、操作技术水平的限制。本文详细的介绍了焊接电源、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电弧电压、焊接层数、焊条类形、焊条直径等工艺因素对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焊接质量的影响和造成的相关缺陷。详细的分析了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焊接质量差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及造成质量差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止措施,解决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的缺陷,使单面焊双面成形技术进一步完善,加以推广,并对单面焊双面成形作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单面焊双面成形,焊接,质量,原因,措施

关于焊接的毕业论文

目录 1 绪论 (3) 2 摘要 (3) 3 材料介绍 (7) 4 激光焊接技术 (7) 4.1 同种镁合金的激光焊接 (7) 4.2 镁合金与铝合金的激光焊接 (7) 5 等离子弧焊技术 (8) 5.1 同种镁合金的变极性等离子弧焊 (8) 5.2 镁合金的变极性等离子弧缝焊 (8) 6 低能耗激光诱导增强电弧复合焊接技术 (9) 6.1 同种镁合金板材的焊接 (9) 6.2 同种镁合金薄板的焊接 (9) 6.3 异种镁合金板材的焊接 (10) 6.4 镁合金与钢异种金属的焊接 (10) 7活性焊接技术 (11) 7.1镁合金活性焊接 (11) 7.2镁合金活性焊丝填丝焊接 (11) 8 熔化胶接焊焊接技术 (12) 8.1镁合金等离子弧胶接焊 (12) 8.2镁合金与铝合金的激光胶接焊 (13)

9 镁合金与铝合金的扩散焊接技术 (13) 10 镁合金焊接接头电弧喷涂防护技术 (14) 11 镁合金焊接技术的应用及展望 (15) 12 结论 (17) 13 致谢 (18) 14参考文献 (19)

绪论 近10年来,由于受到能源节约以及环境保护的巨大推动,镁合金及其焊接技术的发展比任何时期都快,从焊接方法、焊接材料到焊接设备等方面都不断有新的突破,为镁合金焊接生产向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方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并大大促进了镁合金的产业化进程。 镁合金由于其自身的物理化学特点,导致其焊接有很大困难,满意的焊接质量不易获得。镁合金的结晶温度区大,易于产生热裂纹;镁的沸点低,温度进一步升高后,其蒸气压比在相同温度下的铝合金要高4-5倍,因而焊接时温度一旦过高,镁会气化,产生爆炸形成飞溅;镁对氧的亲和力大,其氧化物密度较大,而容易形成夹杂;镁在接近熔化温度时,能与空气中的氮强烈化合生成脆性的镁的氮化物,显著降低接头力学性能;因此,实现镁合金优质焊接是比较困难的,在焊接时容易产生裂纹、气孔、飞溅等缺陷。但是由于工业的迫切需要,许多科学工作者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摘要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对汽车、摩托车、飞机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降低结构重量成为提高性能的重要措施。镁及其镁合金具有比重轻,比强度高,重复利用性强等优点被誉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基础材料之一。 我国镁资源储备位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界上最大的镁生产国和出口国。日前我国已占全球镁生产能力的3/4,产量的1/2。但镁合金应用开发严重滞后,80%以上作为初级原料低价出口,造成我国镁资源的极大浪费。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镁合金产业正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与挑战。加快镁合金应用与产品制备核心技术的开发,将成为我国制造并抢占相关领域技术制高点,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业群体,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材料的发展,离不开连接问题。良好的连接是简化产品设计、降低产品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连结技术的发展程度将直接影响镁合金的广泛应用。镁合金焊接方向,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氩弧焊、激光束。由于镁合金具有熔点低,导热率高,线膨胀系数高,表向张力小等特点,氩弧焊等传统的焊接技术在高技术制造领域所占的比重日趋减少。而激光焊接具有速度高,接头质量好等优点,得到了实际应用,但激光焊接设备投资和维护的本高,能量利用率低(尤其对铝、镁等具有高反射率的材料),焊接时对被焊工件的组对间隙及位置精度要求很高,广泛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根据现有焊接工艺存在的优缺点,大连理工大学首次提出采用激光一电弧复合热源焊接镁合金工艺。实验发现,新工艺不仅综合了氩弧焊和激光焊两种焊接工艺的优点,克服两者存在的不足,还能显著增大焊接熔深、提高焊接质量,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焊接工艺。 本文对比分析镁合金氩弧焊、激光焊及激光一氩弧复合热源焊焊缝成犁、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探索高效、优质的镁合金焊接工艺,为镁合金的广泛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镁合金铝合金激光焊等离子弧焊

夹具设计毕业论文

机床夹具毕业论文 【摘要】 制造业中广泛应用的夹具,是产品制造各工艺阶段中十分重要的工艺装备之一,生产中所使用夹具的质量、工作效率,及夹具使用的可靠性,都对产品的加工质量及生产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首先对夹具的概念进行了解,再进行机床夹具的设计,从定位到误差分析再到确保加工精度,然后计算出加紧力确定加紧点位数等细节计算。 【关键词】定位;加工精度;定位点;夹紧力。

1 机床夹具概述 1.1工件装夹与夹具 一、工件装夹的概念. 在机床上对工件进行加工时,为了保证加工寿面相对其它表面的尺寸和位置精度,首先需要使工件在机床上占有准确的位置,井在加工过程中能承受各种力的作用而始终保持这一准确位置不变。前者称为工件酌定位,后者称为工件的夹紧,这一整个过程统称为工件的装夹。在机床上装夹工件所使用的工艺装备称为机床夹具(以下简称夹具)。 工件的装夹,可根据工件加工的不同技术要求,采取先定位后夹紧或在夹紧过程中同时实现定位两种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工件在加工时相对刀具及切削成形运动(通常由机床所提供)具有准确的位置。例如在牛头刨床上加工一槽宽尺寸为B的通槽,若此通槽只对A面有尺寸和平行度要求时(图1-1a),可采用先定位后夹紧装夹的方式;若此通槽对左右侧两面有对称度要求时(图1—lb),则要求采用在夹紧过程中实现定位的对中装夹方式。 二、工件装夹的方法 在机床上对工件进行加工时,根据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和加工批量的不同,可采用如下两种装夹方法:、 (一)找正装夹法——即通过对工件上有关表面或划线的找正,最后确定工件加工时应具有准确位置的装夹方法。 (二)夹具装夹法——即通过安装在机床上的夹具对工件的定位和夹紧,最后确定工件加工时应具有准确位置的装夹方法。由于夹具装夹法的装夹效率高、操作简便和易于保证加工精度,故多在成批或大量生产中采用。 三、用夹具装夹时保证工件加工精度的条件 采用夹具装夹法对工件进行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加工表面相对其它有关表面的尺寸和位置精度,必须满足下述三个条件: (一)工件在夹具中占据一定的位置; (二)夹具在机床上保持一定的位置; …三)夹具相对刀具保持一定的位置。 四、夹具的组成 虽然加工工件的形状、技术要求不同,所使用的机床不同,在

焊接专业毕业论文#精选

1.引言 古代焊接技术焊接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商朝制造的铁刃铜钺,就是铁与铜的铸焊件,其表面铜与铁的熔合线婉蜒曲折,接合良好。春秋战国时期曾侯乙墓中的建鼓铜座上有许多盘龙,是分段钎焊连接而成的。经分析,与现代软钎料成分相近。战国时期制造的刀剑,刀刃为钢,刀背为熟铁,一般是经过加热锻焊而成的。据明朝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中国古代将铜和铁一起入炉加热熔炼,经锻打制造刀、斧;用黄泥或筛细的陈久壁土撒在接口上,分段锻焊大型船锚。西方早在青铜器时代就出现了焊接技术:人们把搭接接头通过加压的方式熔接在一起,制成圆形的小金盒子。到了铁器时代,埃及人和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居民已经掌握了将铁片焊接在一起的技术。中世纪的西方出现了锻造技术,许多铁制品是通过锻焊的方法制造的。但现在我们知道,直到19世纪才出现了真正的焊接技术。近现代焊接技术碳弧焊1800年,Humphry Davy爵士使用电池在两个碳极之间生成了电弧。1836年,英国人Edmund Davy 发现了乙炔。在19世纪中叶,电动机的发明使电弧得到了广泛砬用。19世纪末出现了气焊和切割,碳弧焊和金属极电弧焊得到了发展。1881年,法国卡伯特实验室的Auguste De Meritens 利用电弧产生的热量成功地焊接了蓄电池用铅板。他的学生—俄国人Nikolai N Benardos和另一个俄国人Stanislaus Olszewski在1885年获得了一项英国专利权,在1887年获得了一项美国专利权。这些专利涉及的是一种早期的电极夹,他们的研究标志着碳弧焊的开端。19世纪末20世纪初,碳弧焊开始得到广泛应用。金属极电弧焊1890年,美国底特律的C LCoffin 利用金属电极(光焊条或光焊丝)进行电弧焊并获得了关于该工艺的首个美国专利权。 2焊接介绍提起焊接人们脑海中马上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工人们一手举着面罩一手拿着焊枪弧光闪闪火花飞溅。在现实生活中焊接无处不在。我们住的楼房的钢筋需要焊接我们使用的微波炉桥梁船舶小到电子器件焊接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焊接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加工方法远在我国古代就有使用锻焊和钎焊的实例。近代焊接技术是在电能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之后出现的从1882年发明电弧焊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电弧焊的初期不成熟的焊接工艺使焊接在生产中的应用受到限制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形成较为完整的焊接工艺体系埋弧焊和电阻焊得到成功的应用。20世纪50年代的电渣焊各种气体保护焊超声波焊20世纪60年代的等离子弧焊电子焊激光焊等先进焊接方法的不断涌现使焊接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现在世界上从外层空间到深海水下 从一百万吨的大油轮到集成电路片是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这么粗的细线的集成电路片的引线焊接都是主要工艺。而且焊接又是一个安全要求非常高的一种先进工艺。因为大家都知道如果焊接质量要出现问题所造成的危害是毁灭性的。从最近你们看到一些报纸上面咱们就可以看到比方讲咱们四川重庆的綦虹桥突然断裂是焊接质量问题 韩国的汉江大桥突然断裂也是焊接质量问题。所以焊接是一项要求极为严格的制造技术它有许多规定的标准所有的焊接工程师和焊工要上岗焊接需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和发证而且现在正在逐渐制定世界标准。因此焊接技术现在还有很多的科学规律需要探索 还有很多的一些技术问题需要去创新它是一项现在正在发展很快的一项高科技什么是焊接焊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内容。我们都知道制造技术是人类创造财富的基本手段 是生产力的核心内容也是国强民富的技术基础。制造技术有很多种我想现在简单地可以归纳一下制造技术能不能够归纳成三种基本功能这就是成形、焊接和改性。因为任何机器都是由零部件构成的而零部件都是需要按照设计的要求加工而成的加工成所要求的形状同时要保证它的尺寸精度这个就是成形比方讲我们比较熟悉的机械加工属于冷加工车、铣、铇、磨、锻实际上都是成形工序比方讲我们所熟悉的铸造、锻压也是成形工序。改性就是用各种方法改进加工零件的性能和延长加工零件的寿命我们比较常见的像热处理一个轴承没有经过热处理可能只能运行几百个小时经过热处理以后它就可以延长到几千个小时像化学处理比如电镀防锈还有我们现在非常重视的表面工程也就是表面改性等等这些都属于改性。连接现在也有很多方法如焊接, 机械的连接最简单机械连接就是螺钉的连接还有铆接还有胶接等等但是所有连接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