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与竖向设计——西南交大居住区课件PPT

合集下载

居住区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课件ppt

居住区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课件ppt
(二)道路线型控制
道路线型因用地条件,地形地貌,使用功 能和技术的需要,有直线型、曲线型、折 线型等多种线型。对线型起控制作用的部 位有道路的交叉转弯、折线、尽端等处。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三)居住区交通组织的两种基本方式
2.道路使用设备
步行道边设置公用、卫生、休息等使用设 备,方便行人并保护街道清洁卫生 。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二、居住区道路功能、分级和交通组织 的基本方式
(一)居住区道路的功能 (二)居住区道路分级 (三)居住区交通组织的两种基本方式
(2)道路走向应符合就业人流去向,方便居 民出入;
(3)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超过120米,在尽 端处应能便于回车,设置12米×12米的回 车区;
(4)住宅单元入口至最近车行道之间距离不 宜超过60米;
(5)道路应结合地形布置,尽可能结合自然 分水线和汇水线设计,以利于排除雨水;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一)居住区道路规划的基本要 求
(6)符合人们走路习惯,尽可能少设置90度 的直角转弯处;

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布置与设计PPT课件

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布置与设计PPT课件
1
一.居住区道路的功能和分级
• (一)道路的功能
• 1.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方面的交通活动。这 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交通量最大的功能。居 民的日常交通活动主要为上、下班、就学、购 物、闲暇活动等。从我国城市居民的交通方式 来看,我们的居民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 随着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的提高,私人小汽车 和摩托有较大发展,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这将给居住区内部道路交通的组织带来复杂性。
• (七)如车道宽度为单车道时,则每隔 150米左右应设置车辆会让处。
• (八)道路宽度应考虑工程管线的合理 敷设。
• (九)道路的线型、断面等应与整个居 住区规划结构和建筑群的布置有机地结 合,组织良好的居住区景观。
10
三.居住区道路的布置形式 和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形式
• (一)布置形式
– 所谓布置形式,是根据道路结构的平面特 征予以分类。这些形式的运用必须与用地结 构相结合,必须符合功能要求。因此,不能 片面追求形式。
4
• 第二级 居住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 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联系。车行道宽度一般 为7(或6-8)米,红线宽度根据规划要求 确定。
• 第三级 居住组团级道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 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一 般为4(或5)米。
• 第四级 宅前(宅后)小路即通向各户或单 元门前的小路,一般宽度为3米。(以前 1.5-2.0米即可,现考虑方便汽车的交 通。)第四级道路是道路系统的组成部分,但 它的用地一般是包含在住宅用地之中。
• 2.满足市政公用车辆的通行要求。这些车 辆主要有清运垃圾车,清运粪便车,邮件递送 车,消防车等。
2
• 3.满足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和工厂 的货物运输需要。
• 4.满足居住区地下管线铺设的要求。 尤其是高级的居住区,一般所有管线均 从地下经过,从而保证环境的干净和整 洁。

城市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与竖向设计(全面)

城市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与竖向设计(全面)
5)在地震烈度不低于六度的地区,应考虑防灾救灾要 求;
6)满足居住区的日照通风和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要 求;
7)城市旧城区改造,其道路系统应充分考虑原有道路 特点,保留和利用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
8)应便于居民汽车的通行;
建筑学院 2006
居住区道路纵坡规定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I al P l a n
1) 居民汽车停车率不应小于10%; 2) 居民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
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 10%; 3) 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 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 4) 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留有必要的发展 余地.
建筑学院 2006
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案例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I al P l a n
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 75°;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 城市道路相接;
建筑学院 2006
居住区道路设置规定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I al P l a n
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 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 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
式宜选用台地式,台地之间应用挡土墙或护坡 连接.
建筑学院 2006
居住区竖向设计原则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I al P l a n
1)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方工程量; 2)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应符合相关规定; 3) 满足排水管线的埋设要求; 4) 避免土壤受冲刷; 5) 有利于建筑布置与空间环境的设计; 6)对外联系道路的高程应与城市道路标高相
衔接.
建筑学院 2006

《居住区道路》课件

《居住区道路》课件
定期评估与调整
定期评估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安全设施和管理措施 。
06
居住区道路建设与管理
建设程序与要求
规划设计
根据居住区的规模、功能和交通流量等因素,进行道路的规划设 计,确定道路等级、断面形式、交叉口设计等。
施工建设
按照规划设计要求,进行道路的施工建设,确保道路的施工质量、 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符合相关标准。
04
居住区道路景观设计
景观元素设计
植物配置
01
根据居住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景观需求,选择适宜的植物种
类,进行合理的配置,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
雕塑小品
02
通过设置雕塑、小品等艺术元素,增加居住区道路景观的文化
内涵和艺术氛围。
座椅、垃圾桶等设施
03
合理布置座椅、垃圾桶等公共设施,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同时
交通设施
总结词
提供便利的交通出行
详细描述
居住区道路的交通设施包括道路网络、交通标志、停车设施等,旨在提供便利的 交通出行,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
照明设施
总结词
保障夜间出行的安全
详细描述
照明设施是居住区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提供足够的照明亮度,使夜间出行更加安全。合理的照明设计还 可以提升居住区的整体环境品质。
动态照明
通过灯光的变化、闪烁等动态效果,增强景观的 视觉冲击力。
05
居住区道路交通安全
安全设施设置
交通标志
设置清晰、明确的交通标志,指导行人和驾驶员正确使用道路。
交通标线
施划清晰的道路标线,明确车道划分和停车区域。
安全岛和人行横道
在繁忙路段设置安全岛,提供行人过街的安全区域,并设置人行 横道线。

居住区道路规划ppt课件

居住区道路规划ppt课件
旁设置自行车推行车道。 多雪地区,清扫路面,道路可酌情故宽。考虑私人小汽车和单位通勤
车的停放场地。 山区、丘陵地区,人行、车行宜自成系统,因地制宜,主道宜平缓。
注意排水沟、截洪沟的设置。
20
第三节 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设计
一、人车分行的道路系统 “人车分行” 20世纪20年代由佩里首先提出的。 其特点为:
在人车混行的住区,通常使用完全人车混行或局部人车混行的方式 布局道路。
24
1、完全人车混行 即机动车和步行道路完全重合,机动车可直接行驶进入宅间道路,
停车于住宅边缘,全部路段人车混行。 2、局部人车混行
在住区大的范围内采用人车混行形式(如小区级道路、组团道路), 小的范围内采用人车分行方式布局道路,既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又提 供了居民独立的步行及休闲活动空间
6
在人车混行的路网中,机动车、非机动车和步行三种交通共用同一条 道路,其中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使用同一空间——车行道;步行空间与 之分开,形成专门的步行系统,井兼有散步休闲等功能。
人车混行与分行相结合的路网中,一般小区级或组团级道路与人车混 行方式一致,组团或邻里生话院落内的道路按步行道路设计,但应考 虑服务性车辆的进出需求。
1、确定适当的步行距离 在步行道上可安排各种丰富的小空间,如良好的休憩场所和交流恬
动场所,从而创造出良好的外部步行条件
32
2、设计合理的步行路线 经过住区内的各活动场地,相互连通形成环路。步行路线应避免漫长 而笔直的线路,宜采用短捷而富于变化的道路,以使居民的步行变得 更加有情趣,而且弯曲的道路比笔直的道路能很好地减少风力的干扰。
11

(2)小区级道路 联系公共建筑和中心绿地,内部车行和人行交通,不宜横平竖直,一

居住区道路与交通规划(I)PPT课件

居住区道路与交通规划(I)PPT课件
第7章 居住区道路与交通规划(I)
《居住区规划》
第7章 居住区道路与交通规划(I)
1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2 居住区道路的功能、分级与规划设计要求 3 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与规划 4 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技术要求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1)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任务 使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中所安排的各类用地之间有方便、迅速、
3.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与规划
(1)人车交通分行的道路系统
3.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与规划
(2)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 最常见的 适合私人小汽车数量不多的国家和地区 特点:经济又方便 居住区内车行道明确分级并贯穿于居住区或小区内部,道路系统多采 用互通式、环状尽端式或两者结合使用。
3.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与规划
(3)人车部分分行的道路系统 介于“人车分行”和“人车混行”之间 人行及车行交叉处不设立交,同时,在道路的末端部分采用混行系统。
3.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与规划
(4)人车共存的道路系统 城市过境交通和与居住区无关车辆不进入居住区内部,并对街道
的设施采用多弯线型、缩小车行宽度、不同的路面铺砌、路障、驼峰 以及各种交通管制手段等技术措施。
1.5~2米
2.居住区居住区道路的功能、分级与规划设计要求
居住区道路的分级
3.居住区道路系统的基本形式与规划
居住区内动态交通组织可分为:“人车分行”、“人车混行”、“人 车共存”的道路系统。
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的道路系统在联系形式上分为:互通式、尽端 式、综合式。
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的道路系统在布局上分为:三叉型、环型、半 环型、树枝型、风车型、自由型等。
设置不当会导致过境交通穿 越小区,居民易受过境交通 的干扰,不利于安静和安全。

居住区规划PPT课件

居住区规划PPT课件
(3)室外地坪标高设计——保证室外地面适宜的坡度,标 明其控制点整平标高。
(4)建筑标高与建筑定位——根据要求标明建筑室内地平 面标高,并标明建筑坐标或建筑物与其周边固定物的距离 尺寸,一对建筑物定位。
第21页/共33页
居住区规划
第五章 竖向规划设计
(5)地面排水——用箭头法表示设计地面的排水方向, 若有明沟,则标明沟底面的控制点标高,坡度及明沟的 高度尺寸。 (6)挡土墙、护坡——设计地平的台阶连接处标注挡 土墙或护坡的位置。 (7)剖面图和透视图——在具有特征或竖向较复杂的 部位,做出剖面图以反映标高设计,必须做出透视图以 表达设计意图。
5.1.1 设计地面 根据功能使用要求,工程技术要求和空间环境组织要
求,对基地自然地形加以利用、改造,即为设计地面。 设计地面按其整平连接形式可分为三种: (一)平坡式 (二)台阶式
(三)混合式
第2页/共33页
居住区规划
第五章 竖向规划设计
(一)平坡式 将地面平整成一个或多个坡度和破向的连续的整平
第10页/共33页
居住区规划
图片 9-3
第五章 竖向规划设计
第11页/共33页
坡地住宅建筑竖向 设计处理手法示意
居住区规划
第五章 竖向规划设计
2.道路 标高 要满足道路道路技术要求、排水要求以及管网敷设要
求。在一般情况下,雨水由各处平整地面排至道路,然后 沿着路缘石排水槽排入雨水口。所以,道路不允许有平坡 部分,保证最小从坡 ≥ 0.2 % ,道路中心标高一般应比 建筑室内地坪低0.25—0.3 m 以上。
第14页/共33页
居住区规划
第五章 竖向规划设计
5.1.3场地排水 在设计标高中考虑了不同场地的坡度要求,为场地排

2023-居住小区竖向设计(PPT33页)

2023-居住小区竖向设计(PPT33页)
③改善小气候环境——影响风向,有利通风、防风,改善日照,起隔 离噪声的作用。
④组织交通——引导和影响行走、行车的路线和速度。
⑤美学作用——使景观更丰富生动,有立体感,反映自然,加强建筑 艺术表现力。阴影造成的效果具有雕塑感。
地形围合限定空间 地形设计影响人行走速度 地形设计隔离燥声
地形设计使你感到含蓄
错 层:将建筑相同设计成不同标高。 常利用双跑楼梯使室内错半层 条件:垂直等高线布置:4~8%
平行登高线布置:15~25%
跌 落:建筑垂直等高线布置,以单元或 开间为单位,顺坡势处理成台阶状。
条件:垂直等高线布置:4~8% 平行登高线布置:不行
掉 层:错层或跌落的高差等于建筑层高时 的特殊情况。
条件:垂直等高线布置:20~35% 平行登高线布置:45~65%
理;非机动车道尽可能不垂直等高线布置,机动车道那么 可随意选线。地形起伏可使建筑及环境绿地景观丰富多彩 ② 5~10%: 建筑、道路最好平行等高线布置或与之斜交。如果与等高 线垂直或大角度斜交,建筑需结合地形设计,作跌落、 错层处理。机动车道需限制其坡长 。
中坡:10~25%:建筑应结合地形设汁,道路要平行或与等高线斜 交迂回 上坡。布置较大面积的平坦场地,填、挖土方量甚大。人 行道如与等高线作较大角度斜交布置,也需做台阶。
错 跌:垂直等高线,逐层或隔层沿水平 方向错动或重迭形成台状。 条件:垂直等高线布置:50~80%
平行登高线布置:不行
七 道路、广场和场地的竖向设计
1.道路与地形的配合 ①道路应尽量结合地形布置,使之有适宜的坡度,利于行车、步行和排
水,并和两侧的建筑、场地有方便的联系,不必追求平面形式,以减少土 方工程量。
②设计等高线法:用设计标高 和等高线分别表示建筑、道路、 场地、绿地的设计标高和地形。 此法便于土方量计算和选择建 筑场地的设计标高;容易表达 设计地形和原地形的关系和检 查设计标高的正误,适合在地 形起伏的丘陵地段应用。但设 计等高线法表示的竖向设计图, 图上设计等高线密布,施工时 应用读图不够方便。为此,也 可以应用设计等高线法进行设 计,在完成地形设计,确定建 筑标高后,根据设计等高线确 定室外场地道路的主要控制点 标高,在图上略去设计等高线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技术经济分析ppt课件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技术经济分析ppt课件
29
30
第十一章:居住区规划指标与规划设计成果
第一节:居住区规划指标
居住区用地(R) 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 的总称。 住宅用地(R01) 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 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R02) 一般称公建用地,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 居民服务和使用的各类设施的用地,应包括建筑基底占 地及其所属场院、绿地和配建停车场等。
室外场地的标高,一般略高于邻近道路的人行道 标高,并保证场地雨水流向道路。
5.室外工程设施的布置。对规划区内的挡土墙、 护坡、人行梯道等室外工程设施进行规划设计,包括 确定其坐标、标高及尺寸。
15
6.对场地的排水进行规划设计,在图中表明场地 与道路雨水的排放方向。一般情况下,道路具有汇集 规划区地面雨水的作用,场地雨水应向最近的道路排 放,要避免在规划区的场地、道路上出现容易集水的 低洼地带。
非机动车车行道纵坡宜小于2.5%;大于或等于 2.5%时,应按规定限制坡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 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行道路的要求执行。
道路车行道和人行道的横坡应为1.0%~2.0%。
20
二、道路交叉口与广场
平面交叉时,主要道路的纵坡宜保持不变,次要 道路的纵坡服从主要道路。交叉口范围内的纵坡应小 于或等于3.0%。
2
二、竖向规划设计的原则
(1)竖向规划应与用地选择及建筑布局同时进行, 使各项建设在平面上统一和谐、竖向上相互协调;
(2)竖向规划应有利于居住区建筑的布置及空间环 境的规划和设计;
(3)竖向规划应满足各项建设用地及工程管线敷设 的高程要求,满足道路布置、车辆交通与人行交通的 技术要求,满足地面排水及防洪、排涝的要求;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ppt课件

居住区道路布局形式ppt课件
居住区道路网的布局形式
• (3)外环模式:由一条环通式和若干尽端式道路组成,环通式的主 干道分布在居住区边缘,尽端道路分布在环通式道路的的一侧。这种 道路形成的居住区通常拥有两个出入口 ,住宅群分布在尽端式道路 附近的空间内。
外环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三种基本道路模式的比较
• 交通的安全性:格网模式中贯通式道路交错十字路口较多,非机动车 与机动车互相并行,各种流线相互交叉,安全性最低。外环模式属于 典型的人车分离的交通组织方式,道路的布局使得机动车最大限度的 被限制在居住群的外部,居民的安全性得以提高。内环模式的安全性 介于两者之间。
主干道
次干道
住宅群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实例——苏州市姑苏雅苑
该小区采用了人车混行的内环模式 道路。整个小区围绕着中央湖泊水景。 小区有一个主要出入口,一条主干道环 绕整个小区的内部。从主干道上发散出 若干次干道联系各片住宅群。
实例——兰州市黄河家园住宅区
该小区采用了人车混行的外环模式 道路。三条城市干道位于周边,小区共 有南北两个主要出入口,一条主干道 (居住区级道路)环绕整个小区的外部。 从主干道的单侧发散出若干次干道(居 住小区级的道路)联系各片住宅群。整 个小区营造出了向内围合的舒适空间, 内部有环形的河流网,河流周围布置景 观。整个小区内的住户可以同时共享小 区内的河流。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道路停车与竖向设计41页PPT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道路停车与竖向设计41页PPT
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道路停车与竖 向设计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宜选用台地式,台地之间应用挡土墙或护坡 连接。
建筑学院 2006
居住区竖向设计原则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I al P l a n
1)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方工程量; 2)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应符合相关规定; 3) 满足排水管线的埋设要求; 4) 避免土壤受冲刷; 5) 有利于建筑布置与空间环境的设计; 6)对外道路的高程应与城市道路标高相衔接。
2)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的穿行,道路通而不畅, 避免往返迂回,并适于消防车、救护车、商货车和 垃圾车等的通行;
3)有利于居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以及建 筑物布置的多样化;
4)当公共交通线路引入居住区组团,应减少交通噪 声对居民的干扰;
建筑学院 2006
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原则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I al P l a n
1) 居民汽车停车率不应小于10%; 2) 居民区内地面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
的停车位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 10%; 3) 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方便居民使用, 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50m; 4) 居民停车场、库的布置应留有必要的发展 余地。
建筑学院 2006
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案例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I al P l a n
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 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 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
5)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 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 自行车的坡道;
建筑学院 2006
居住区道路设置规定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I al P l a n
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建筑学院 2006
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I al P l a n
建筑学院 2006
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原则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I al P l a n
1)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用地四周的环境条 件、城市交通系统以及居民的出行方式,应选择经 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
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与竖向设计
Residential District Transportation and Vertical Design
居住区道路分类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I al P l a n
1 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2 小区路:路面宽6m-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
5)在地震烈度不低于六度的地区,应考虑防灾救灾 要求;
6)满足居住区的日照通风和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要 求;
7)值的街道;
8)应便于居民汽车的通行;
建筑学院 2006
居住区道路纵坡规定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I al P l a n
1)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以及步行道的最小 纵坡为0.2%,机动车道和步行车道的最大 纵坡控制在8%,非机动车道纵坡为3%。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 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 求控制。
建筑学院 2006
山丘地区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原则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I al P l a n
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 不宜小于10m; 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 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 不宜小于8m; 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在多雪地区,应考虑堆积清扫道路积雪的面积,道
路宽度可酌情放宽,但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
建筑学院 2006
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案例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I al P l a n
建筑学院 2006
居住区竖向设计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I al P l a n
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包括地形地貌的利用、确 定道路控制高程、地面排水规划等内容
当自然地形坡度大于8%,居住区地面连接形
1)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 2)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 3)主要道路宜平缓; 4)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
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 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建筑学院 2006
居住区道路设置规定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I al P l a n
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 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 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 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 4m×4m的消防车 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 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6)居住区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应大于120m, 并在尽端应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7)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 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 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
8)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 小距离规范中也有明确规定;
建筑学院 2006
居住区静态交通设施规划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I al P l a n
建筑学院 2006
居住区竖向设计图纸内容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I al P l a n
1)构筑物、场地、道路、台阶、护坡、挡土墙、边 坡等;
2) 座标:每幢建筑物至少有两个屋角座标、道路交 叉点、控制点座标;公建等需要标注场地边界的四 周角点座标。
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 于75°;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 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建筑学院 2006
居住区道路设置规定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I al P l a n
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 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 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