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根据发生冲击地压的成因和机理,防治措施的基本原理有两方面:一是降低应力的集中程度;二是改变煤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减弱积聚弹性能的能力和释放速率。

1降低应力的集中程度减弱煤层区域内的矿山压力值的方法有:①超前开采保护层;②无煤柱开采,在采区内不留煤柱和煤体突出部分,禁止在邻近层煤柱的影响范围内开采;③合理安排开采顺序,避免形成三面采空状态的回采区段或条带和在回采工作面前方掘进巷道,必要时应在岩石或安全层内掘进巷道,禁止工作面对采和追采。

2改变煤层的物理力学性能改变煤层的物理力学性能主要有:高压注水、放松动炮和孔相卸压等方法。

⑴高压注水是通过注水,人为地在煤岩内部造成一系列的弱面,并使其软化,以降低煤的强度和增加塑性变形量。

注水后,煤的湿度平均增加1%—2.2%时,可使其单向受压的塑性变形量增加13.3%—14.5%。

⑵放松动炮是人为地释放煤体内部集中应力区积聚的能量。

在回采工作面中使用时,一般是在工作面沿走向打4m—6m深的炮眼,进行桧爆破。

它的作用是可以诱发冲击地压和煤壁前方经常保持一个破碎保护带,使最大支承压力转入煤体深处,随后即使发生冲击地压,对采场的威胁也大为降低。

⑶钻孔槽卸压是用大直径钻孔或切割沟槽使煤体松动,达到卸压效果。

卸载钻孔的深度一般应穿过应力增高带。

在掘进石门揭开有冲击危险的煤层时,应距煤层5m—8m处停止掘进,使钻孔穿透煤层,进行卸压。

此外,还可依靠选择最佳采煤方法、回采设备、开采参数和工作制度等方法,局部降低煤层边缘的冲击危险程度。

例如,当开采有冲击危险的单一煤层时,应采用直线式长壁工作面授前进式采煤方法,并在巷道侧不留煤柱。

对有冲击危险的厚煤层,应采用倾斜分层长壁式采煤方法。

上分层的开采厚度应当最小。

开采有冲击危险的煤层时,无论是在回采工作面还是在掘进工作面中,都应采用支撑力大的可缩性金属支架。

综合上述可以认为,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对冲击地压认真地进行测定和预报工作,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完全可以消除或大大减少冲击地压事故。

冲击地压防止措施_整改措施_

冲击地压防止措施_整改措施_

冲击地压防止措施冲击地压是聚集在矿井巷道和采场周围岩体的能量突然释放。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冲击地压防止措施1、凡评价为具有冲击地压危险性的煤层及岩层,采区设计和掘进、采煤作业规程中必须有相应的各项防范措施。

2、煤层注水是防治冲击地压的一项比较有效的区域性防范措施。

煤层预注水时间应超前回采工作1—2个月。

注水量应以达到使煤层含水率增加2%以上、并使煤体换税率达到5%以上为标准。

3、采面开采,要选择距离较近的无冲击地压或弱冲击地压的煤层作为保护层先行开采。

4、顶板高压注水。

开采煤层的顶板为坚硬或较坚硬岩层时,要采取顶板高压注水软化防范措施,消除或减弱冲击地压危险性。

5、顶板松动预裂爆破。

开采煤层的顶板为坚硬岩层时还要采取向顶板打钻孔、装药爆破的超前松动预裂爆破防范措施。

6、凡经评价为有冲击危险的煤层及岩层,必须由采掘区队负责超前采取防范措施。

要按采区设计和掘进、采煤作业规程中规定的方法、工艺、技术参数和质量标准进行落实和实施。

凡没按规定执行的采掘采掘工作面不得生产作业。

7、特别要加强掘进工作面及其附近50m范围内、采煤工作面及其附近巷道受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内、大型地质构造带附近等地点的防范工作。

从掘进巷道开门时起至设计位置、采场从开始回采至停采线位置,都要全面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尽最大可能避免冲击地压的发生。

冲击地压有效防护1、凡经评价为有冲击危险的煤层及岩层,必须由采掘区队负责,按设计和作业规程规定全面认真地落实各项防护措施,消除一旦发生冲击地压时可能造成的危害。

2、加大巷道断面。

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区、掘进巷道断面净宽不得小于3m,净高不得小于2.4m,净断面不得小于7m2。

3、增加支护强度。

4、加强瓦斯监测监控。

5、对于有冲击地压危险区域,采煤工作面除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工作面上出口和回风巷各设一台甲烷传感器外,还应在工作面面的进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

设置地点距采煤工作面10—15m,报警断电浓度≥0.5%,断电范围为采煤工作面入风巷、工作面及回风巷一切电源。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一说到冲击地压,脑海中瞬间浮现出矿井深处,岩石层因为应力集中而突然释放的巨大能量。

这股力量不仅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生产停滞。

防治冲击地压,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头等大事。

我就结合自己十年的经验,和大家聊聊如何针对性地解决冲击地压防治中的质量通病。

1.地质勘探阶段在矿井建设前,必须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勘探。

这不仅仅是看看地形地貌,更要分析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地应力分布情况。

如果勘探不到位,后续的防治措施就像是盲人摸象,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2.矿井设计阶段矿井设计要充分考虑冲击地压的防治。

比如,井筒布置要避免应力集中,矿井开拓时要选择合适的开拓方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还要预留足够的防护空间,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条件。

3.生产过程中的防治措施(1)优化生产布局生产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在同一区域进行高强度作业,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同时,要合理布置工作面,避免工作面推进速度过快,导致应力集中。

(2)加强监测监控对冲击地压的监测监控是防治工作的关键。

要定期对矿井内的应力、位移、声响等进行监测,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

(3)采用先进的防治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应用于冲击地压防治。

比如,采用水力压裂、深孔爆破等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岩石的应力,减少冲击地压的发生。

咱们说说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1.提高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是防治工作的基础。

要从人员培训、工艺流程、设备管理等方面入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加强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确保防治措施落实到位的重要手段。

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对防治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

3.及时整改问题在防治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

对于重复出现的问题,要深入分析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4.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提高防治效果的关键。

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应用。

我想说的是,冲击地压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1. 监测与预警系统监测与预警系统是冲击地压防治的首要任务。

通过建立全面的地下矿山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地应力、地震波、微震、应力波、声波等多种物理量,分析地下岩体的变形和应力状态,及时预警冲击地压的发生。

同时,预警系统还应结合地质资料和工程实践,构建预警模型,对潜在的危险区域进行预测和评估。

2. 地质勘查与分析地质勘查是冲击地压防治的基础工作。

通过详细的地质勘查,了解矿区的地质构造、岩性、地层厚度、断层分布、水文地质条件等基本情况,分析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同时,结合历史冲击地压事件,总结冲击地压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3. 工程设计与施工工程设计与施工是冲击地压防治的关键环节。

在工程设计阶段,应根据地质勘查结果和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估,合理确定巷道的布置、断面形状和尺寸、支护形式等。

在施工阶段,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防止因施工不当引发的冲击地压事故。

4. 爆破震动控制爆破是矿山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但爆破产生的震动也是引发冲击地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爆破震动控制是冲击地压防治的重要措施。

通过优化爆破参数、采用减震爆破技术、控制爆破频率和强度等措施,降低爆破震动对地下岩体的影响,减少冲击地压的发生。

5. 支护与加固技术支护与加固技术是冲击地压防治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用合理的支护形式和加固措施,提高地下岩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防止冲击地压的发生。

常见的支护形式包括锚杆支护、喷浆支护、钢拱架支护等,加固措施包括注浆加固、充填加固等。

6.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是冲击地压防治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加强现场管理和监督,确保各项防治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防止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

7. 人员培训与应急人员培训和应急响应是冲击地压防治的重要环节。

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综合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综合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致灾因素
包括人员组织、设备配置、安全管理等。
评估结果的分析与应用
1
根据评估结果,对冲击地压危险等级进行分类 ,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
对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 整和完善防治方案。
3
将评估结果与安全生产管理相结合,提高安全 生产水平。
THANK YOU.
煤层卸压
利用爆破、钻孔等方式对煤层进行 卸压处理,降低煤层中的弹性能量 ,预防冲击地压的发生。
支架防护
在巷道和采煤工作面设置可缩性支 架和防护栏,减轻冲击地压对人员 和设备的损害。
人员防护
加强人员防护意识教育,提高员工 对冲击地压的认知和防范能力,佩 戴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意外伤害。
03
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安全技术措施
应急设备的配备与维护
配备应急设备
为综放工作面配备足够的应急设备,如液压支架、单体支柱、锚杆锚索等,确保在发生冲击地压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 置。
设备维护与检查
定期对应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防止因设备故障延误应急处置时机。
设备更新与升级
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和升级应急设备,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安全性。
2023
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综合 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目 录
• 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情况概述 • 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方案 • 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安全技术措施 • 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应急处置措施 • 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综合防治效果评估
01
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情况概述
冲击地压定义及危害
冲击地压定义
冲击地压是指在采掘过程中,突然在煤岩体中产生的高能量 、瞬时性、急剧的破坏性动力现象。它常伴有强烈的震动、 煤岩抛出、巨响、气浪等,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综合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综合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综合防治安全技术措施1. 引言综放工作面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冲击地压等因素的存在,对工人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为了提高综放工作面的安全性,并降低事故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冲击地压综合防治安全技术措施,以提供参考。

2. 环境监测在综放工作面施工之前,应首先对其周围环境进行全面而准确的监测。

环境监测内容包括地质构造、地应力水平、地下水位等因素的调查。

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及早发现任何潜在的安全隐患,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3. 改良巷道支护技术巷道是综放工作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冲击地压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增强巷道的支护能力,减少冲击地压对工人和设备的影响,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有:•硬岩巷道支护:采用钢支撑、喷射混凝土等方法,增强巷道的稳定性和承载力;•软岩巷道支护:采用锚杆、网片等材料,增加巷道的抗压能力;•综合支护: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支护措施的综合应用,以提高巷道的整体稳定性。

4. 规范施工作业在综放工作面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作业,并严禁违章操作。

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合理划分工作面:根据地质条件合理划定工作面的范围,以便更好地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定期检查设备:对综放工作面所使用的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工作正常;•合理布置通风系统:通过合理布置通风系统,保证空气流通,降低冲击地压带来的危险;•定期进行培训:对参与综放工作面施工的工人进行定期培训,增强其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5. 科技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先进的技术也被应用于综放工作面的冲击地压防治中。

这些技术包括:•激光测距技术:通过激光测距仪器实时监测巷道的变形情况,提前预警地压危险;•无人机巡检:利用无人机对综放工作面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可能的安全隐患;•数据分析系统:通过建立综放工作面的数据分析系统,对冲击地压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指导安全管理决策。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引言冲击地压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地基问题,它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潜在的威胁。

为了防止冲击地压对工程造成不良影响,需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地基处理、改善排水系统、优化结构设计等。

1. 加强地基处理加强地基处理是防治冲击地压的基本措施之一。

它的目的是通过改善地基工程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地基沉降及变形。

常见的加强地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桩基础桩基础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适用于地基较弱、承载力较低的情况。

通过在地基中打入钢筋混凝土桩,可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桩基础可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两种类型,具体选择应根据地基工程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通过填充或注入特定的材料来改变地基的物理性质,增加地基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

常用的地基加固材料包括石方、砂土等。

地基加固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地基的情况来选择,常见的方法包括胀缝灌浆、碎石加固等。

地基改良地基改良是通过改变地基的物理性质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常见的地基改良方法包括土钉墙、沉积柱等。

土钉墙是一种在地基周围安装钢筋混凝土土钉,形成墙体结构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的方法。

沉积柱是在地基中安装预制的混凝土柱,通过增加地基侧向阻力和纵向承载力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2. 改善排水系统冲击地压的产生与地下水压力的变化有关,因此改善排水系统是防治冲击地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合理设计和建设排水系统能够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下水压力,从而降低冲击地压的风险。

提高排水设施的密封性排水设施包括地下排水沟、井、排水管道等。

提高排水设施的密封性能够减少地下水渗漏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地下水位。

增加排水设施的容量通过增加排水设施的容量,可以提高排水系统的处理能力,减少地下水压力的变化。

这可以通过扩大排水管道的直径、增加井的数量等方式来实现。

定期维护和清理排水设施排水设施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积聚泥沙等物质,降低排水能力。

冲击地压预防技术范本

冲击地压预防技术范本

冲击地压预防技术范本冲击地压是指由于地下工程施工导致地下土体失稳而产生的一种压力现象。

为了保证地下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效的冲击地压预防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冲击地压预防技术,以供参考。

一、定向钻爆法定向钻爆法是一种常用的冲击地压预防技术。

此技术主要依靠钻孔预裂隧洞内岩石,从而减小地下岩体的应力集中。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钻爆技术,将岩体预先破碎,形成较好的破裂面,从而降低岩体的内摩擦角,减小岩体的内聚力。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地下水压力造成的冲击地压。

二、缓冲灌浆技术缓冲灌浆技术是一种通过注浆来填充地下空洞,从而缓解冲击地压的预防技术。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地下空洞往往会造成地下岩体的松散和失稳。

通过注浆技术,可以将灌浆材料注入到地下空洞中,填充空洞,增加地下岩体的稳定性。

这样可以有效减小地下岩体的变形和破坏,防止冲击地压的发生。

三、支护结构技术支护结构技术是一种通过设置支护结构来增强地下岩体的稳定性,从而预防冲击地压的技术。

支护结构可以分为刚性支护和柔性支护两种类型。

刚性支护主要是利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构筑坚固的支护结构,从而增加地下岩体的抗压能力。

柔性支护主要是通过设置锚杆、锚网等柔性材料,增加地下岩体的抗拉能力,从而减小冲击地压的发生。

四、排水降水技术排水降水技术是一种通过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减小地下水对地下岩体的压力,从而预防冲击地压的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的突然上升会导致地下岩体的失稳,引发冲击地压。

通过排水降水技术,可以将地下水位降低到较低的水平,减小地下水对地下岩体的压力,从而减小冲击地压的风险。

五、加固处理技术加固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善地下岩体的力学性质,增强其稳定性,从而预防冲击地压的技术。

该技术包括预应力锚杆、高压注浆、地下岩体的回填等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小地下岩体的变形和破坏,增加其抗冲击地压的能力。

综上所述,冲击地压预防技术在地下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定向钻爆法、缓冲灌浆技术、支护结构技术、排水降水技术和加固处理技术等都是常见的冲击地压预防技术。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冲击地压是指在地下掘进、开挖等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人工挖掘或机械震动等原因引起的地下岩层的塌陷、熔散或者水土流失的现象。

冲击地压对工程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都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降低冲击地压的危害。

一、地质勘察与监测1.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层的结构、岩性、倾角等情况,评估地质条件对冲击地压的影响。

2.在施工前进行地质监测,利用现代仪器设备对地下岩层进行连续和实时的监测,及时掌握岩层的变化情况。

二、合理布置施工工序和工艺1.合理制定施工工序和工艺,避免重复开挖、反复负荷等不必要的工序和工艺。

2.尽量采用人工开挖,减少机械震动对岩层的影响。

3.选择合适的爆破参数,控制爆破震动,减小地压的扩散范围。

三、加固地层和防护措施1.利用地下空腔、井道等坚固的结构物来增加地层的支撑力,减小地层的塌陷变形。

2.在地下施工区域内加设支撑结构,如地下钢梁、混凝土墙等,增加地层的承载力。

3.在施工区域外围设置防护措施,如地下注浆、地下注水等,防止地下水土流失和地下岩层熔散。

四、临时支护和固结加固1.采用钢支撑、木支撑或混凝土支撑等方式进行临时支护,稳定地下岩层。

2.通过注浆、固结等方式加固地下岩层,提高地层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3.利用钢筋网格和锚杆等材料进行地层的加固,并进行监测和维护。

五、定期检查和维护1.定期对施工区域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地层的进一步塌陷和熔散。

2.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和环境监督机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和管理,确保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包括地质勘察与监测、合理布置施工工序和工艺、加固地层和防护措施、临时支护和固结加固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等方面。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减小冲击地压对工程施工和环境的危害,保障施工的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井下冲击地压事故的预防措施(完整版)

煤矿井下冲击地压事故的预防措施(完整版)

冲击地压事故的预防一、冲击地压防治措施1.从采区设计、巷道布置、生产接续上合理安排,避免形成应力集中区,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降低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和强度。

2.采掘工作面采取迎头、帮部、爆破卸压等综合治理措施,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一般情况:(1)对于弱冲击危险区域:两帮每隔3m各实施一个大直径钻孔,钻孔直径113 mm,距底板0.5~1.5m,钻孔垂直于煤帮并沿煤层倾向,迎头布置1个大直径钻孔,孔高0.5~1.5m,孔深20~50m,工作面迎头始终保持卸压保护带宽度不小于10m。

(2)对于中等冲击危险区域:两帮每隔2m各实施一个大直径钻孔,钻孔直径113mm,距底板0.5~1.5m,钻孔垂直于煤帮并沿煤层倾向,迎头布置2个大直径钻孔,孔间距2.4m,孔高0.5~1.5m,孔深20~50m,工作面迎头始终保持卸压保护带宽度不小于10m。

(3)对于强冲击危险区域:两帮每隔1m各实施一个大直径钻孔,钻孔直径113 mm,距底板0.5~1.5m,钻孔垂直于煤帮并沿煤层倾向,当卸压孔距离迎头超规定距离时必须停止迎头掘进,待卸压完成后方可掘进施工,迎头布置3个大直径钻孔,孔间距2.4m,呈三花孔布置,孔高0.5~1.5m,孔深20~50m,工作面迎头始终保持卸压保护带宽度不小于10m。

(4)掘进工作面留底煤超过1m,底煤厚度超过1.0m,必须采取断底卸压。

钻孔间排距均为1.4m,深度见岩为止。

(5)特殊情况根据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和防冲设计报告巷道卸压有大直径钻孔和爆破卸压两种手段,在现场施工时优先选用大直径钻孔卸压,若大直径钻孔卸压无法起到相应的卸压效果时,则选用爆破卸压。

3.充分利用微震、地音监测系统监测记录冲击地压发生的次数、冲击地压释放的能量和顶板活动规律等,综合分析各项指标,预测预报冲击地压发生的趋势及应力释放情况,根据监测数据的变化趋势预报冲击地压危险,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4.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应及时评价冲击地压危险程度,进行效果检验,确认微震、地音、应力在线监测预警等监测指标低于临界值后,方可生产。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冲击地压是指在地下开采或施工中,因地下岩石失去支撑导致的地层塌陷、地板下沉或地表凹陷等现象。

冲击地压会给工程施工和人员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减小冲击地压对工程的不良影响。

一、预防冲击地压的措施1. 地质条件调查:在工程施工前,应对地下岩层进行详细的地质条件调查。

通过对地质结构、岩层稳定性等方面的分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提供基础数据。

2. 合理布设支护:在地下开采或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条件合理布设支护结构,增强地层的稳定性,减小地压的作用。

常用的支护措施包括钢支撑、混凝土喷射支护、预制拱形支护等。

3. 加强对地层形变的监测:通过安装变形传感器、测量仪器等设备对地层形变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地压变化趋势,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地层失稳。

4. 控制施工速度:在地下开采或施工过程中,要控制施工速度,避免过快的施工速度导致地层的破坏和失稳。

二、应急处理冲击地压的措施1. 现场应急处理:一旦出现冲击地压事故,应立即停止施工,组织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2. 安全巡查和警示标志:在冲击地压发生的区域,要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非相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地质灾害隐患。

3. 应急抢险:在冲击地压发生后,要迅速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抢险处理,及时清除地层塌陷物,恢复地面秩序。

4. 救援与伤员转移:在冲击地压事故中,如有人员被困,要及时展开救援工作,并对伤员进行及时的转移和治疗。

三、追责和防范未来的措施1. 追责问责:对于因冲击地压事故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要严格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纠正和整改。

2. 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对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施工单位和相关人员依法依规进行施工。

3. 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冲击地压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4.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冲击地压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范本(4篇)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范本(4篇)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范本煤矿冲击地压是煤矿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其给矿井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了规范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生产,制定了以下细则。

一、建立健全矿井冲击地压防治组织机构为了确保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有序进行,煤矿应建立健全冲击地压防治组织机构。

该机构应包括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小组、技术指导组和工作组。

冲击地压防治领导小组应由矿长或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牵头负责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

技术指导组应由矿井设计专家、地质专家、安全专家等组成,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制定冲击地压防治方案,对矿井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和监控,及时预警和处理地压危险。

工作组由矿井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矿工代表等组成,负责实施冲击地压防治方案,加强矿井巡检和监测,提醒矿工注意地压危险,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建立完善的矿井冲击地压监测系统为了及时发现和预警地压危险,煤矿应建立完善的冲击地压监测系统。

该系统应包括地压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监测终端和数据分析软件。

地压传感器应布设在矿井不同位置,能够准确测量地压的大小和变化趋势。

数据采集器负责收集地压传感器的数据,并将其传输至监测终端。

监测终端负责接收和存储地压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

数据分析软件负责对地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供决策依据。

三、加强矿井巡检和预防措施执行为了避免煤矿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矿井管理人员应加强矿井巡检工作,确保矿井的安全稳定。

首先,要加强巡检力度,每天至少进行两次巡检,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和处理。

其次,要落实瓦斯抽采和通风系统的安全运行,确保通风系统畅通,并及时清理瓦斯积聚物。

然后,要加强巷道支护工作,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支护设施。

再次,要加强矿井涌水防治工作,确保矿井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最后,要加强对煤层顶板和底板的监测,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支护措施。

四、加强矿工安全教育和培训为了提高矿工对冲击地压的认识和防范能力,煤矿应加强矿工安全教育和培训。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_整改措施_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_整改措施_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冲击地压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一)对上下平巷采取超前卸压处理措施工作面生产后,对上下平巷超前200m实施煤层钻孔卸压工作,始终将打钻卸压范围控制在工作面超前压力影响范围以外。

1、在上巷上帮煤壁距顶板1.5米左右位置每隔10米打一深眼,进行卸压爆破,炮眼与上帮煤壁呈13°打入,眼深15米;在上巷下帮煤壁距顶板1米左右处每隔5米打一深眼,进行卸压爆破,炮眼向下扎角不小于13°打入,眼深15米;在下巷上帮煤壁距顶板1.5米左右位置每隔5米打一深眼,进行卸压爆破,炮眼与上帮煤壁呈13°打入,眼深15米。

打眼前先加固好附近支架,打眼人员相互配合一致,匀速推进,及时排出煤(岩)粉。

2、炮眼打好后,要逐眼装药、连线、放炮,每眼装药量为40节;第一个起爆药卷装在距眼底4米处,第二个起爆药卷装在距眼底7米处,眼内各个药卷必须接压,眼内炮泥封孔长度不少于4米,为了确保炮眼内药包的完全引爆,炮眼采用连续偶合方式装药,采用双雷管引爆,2个雷管采用并联连接,每个眼单独正向起爆。

3、放炮使用MFB-100型起爆器,一次起爆个数为1个。

爆破时警戒线距离至少200m,躲炮时间不得少于30min。

如果煤层钻孔顺利钻进12米则表明卸压效果达到要求,否则应继续爆破卸压。

(二)解危措施当电磁辐射仪监测到冲击危险后,应立即对工作面冲击危险区域实施爆破卸压。

钻孔布置方式: ⑴钻孔布置在上平巷下帮时,钻孔俯角沿煤层倾斜向下布置,孔口距顶板1.0m。

⑵钻孔布置在上或下平巷上帮时,钻孔仰角沿煤层倾斜向上布置,孔口距顶板1.5m;卸压孔深10米,间距5米。

炸药用矿用乳化炸药,每孔装药量为4Kg,用2发毫秒延期电雷管,正向装药起爆,每孔用三只水炮泥,其余用黄泥封实,单孔内并联连炮,孔与孔之间串联连炮。

每次引爆3-5个卸压孔,以提高卸压效果。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模版(4篇)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模版(4篇)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模版一、前言煤矿冲击地压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对矿井运营和矿工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治煤矿冲击地压,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模版,指导煤矿管理人员和矿工全面了解冲击地压的特点、预测方法和防治措施,提高煤矿的安全运营水平。

二、冲击地压的特点1. 定义:煤矿工作面推进引起煤层或附近岩层破裂变形,产生的超前破碎带、推进压实带及支承封闭带导致矿井压力骤增,引起的一种地质灾害称为冲击地压。

2. 特点:a) 冲击地压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瞬间发生压力增大,矿井的稳定性瞬间发生变化。

b) 冲击地压范围广,不仅限于工作面附近,还可能影响到矿井的整体稳定。

c) 冲击地压扩展速度快,对矿工安全威胁大。

三、冲击地压的预测方法1. 监测法:a) 设置压力监测点,监测矿井中的应力、位移等参数,通过参数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冲击地压的风险。

b) 利用地下水位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冲击地压的风险。

2. 数值模拟法:a) 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和采矿工艺参数,建立煤层的数值模型,模拟煤层的变形和破裂过程,预测冲击地压的发生可能性。

b) 利用FLAC、UDEC等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冲击地压发生的概率和范围。

3. 经验判断法:a) 根据矿井历史上的冲击地压记录,总结经验规律,判断当前矿井是否存在冲击地压的可能性。

b) 预测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没有监测设备和计算机模拟软件的矿井。

四、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1.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a) 制定冲击地压防治方案,明确责任人和工作流程。

b) 定期组织冲击地压防治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矿工的冲击地压防治意识和技能。

c) 加强对采矿工艺参数的控制和监督,确保安全生产。

2. 工作面支护措施:a) 选用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提高工作面的稳定性。

b) 加强锚杆支护的施工质量控制,确保锚杆的支护效果。

c) 设置合理的支护带,避免冲击地压的扩展。

冲击地压防治实施细则

冲击地压防治实施细则

冲击地压防治实施细则冲击地压是指由于地质条件、地表荷载、建筑物开挖或降低地下水位等因素引起的地下岩土体的沉降或变形。

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冲击地压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建筑物造成严重的损害。

为了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和稳定性,避免冲击地压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制定冲击地压防治实施细则对于工程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冲击地压防治目标1.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受到冲击地压的影响。

2.保护周围环境的稳定性,防止冲击地压对周围土壤、建筑物等造成损害。

3.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冲击地压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二、冲击地压防治措施1.前期调查与分析: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了解地下岩土层情况及有无冲击地压的风险。

同时,对附近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等进行清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受到影响。

2.合理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地质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地下岩土层的厚度、稳定性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形情况,避免对地下岩土造成过大的冲击。

3.强化施工监督与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与管理。

必要时,设置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地下岩土体的变形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正。

4.采用合适的地下支护措施: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地下支护措施。

常见的地下支护技术包括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冲击地压对地下岩土体的影响。

5.合理控制地下水位:如果施工过程中需要降低地下水位,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地下水位的变动范围。

避免地下水位下降过快或过深,导致地下岩土体变形。

三、冲击地压防治实施过程1.前期准备:进行地质调查和风险评估,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施工现场准备:清理施工区域,确保施工现场平整,并设置必要的标志和警示牌。

3.施工过程监督与管理:设立专职监理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并记录冲击地压及地下岩土体的变形情况。

4.地下支护措施安装: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地下支护措施的安装,包括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等。

防治冲击地压安全措施

防治冲击地压安全措施

防治冲击地压安全措施为加强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矿井安全法》、《煤矿安全》、《冲击地压煤矿安全开采暂行规定》等法律及行业规范,为确保掘进施工安全,特编制防制冲击地压安全措施。

一、坚持冲击地压危险的预测预报1、冲击地压矿井必须建立冲击地压危险分析预测预报制度,各采掘工作面的冲击危险程度预测预报结果由矿总工程师审查,提出管理意见,逐一建档以备分析。

2、建立冲击地压危险监测系统,推广应用应力在线监测系统等革新技术,做好预测预报工作。

3、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开采区域,必须摸清以下地压数据。

(1)煤层性质,包括煤的冲击倾向、强度、弹性和脆性等力学性质,煤的厚度、埋藏深度及煤的含水率、孔隙度,煤层结构等物理性质。

(2)煤层顶底板性质赋存煤层的上露坚硬岩层的厚度、强度、冲击倾向、距煤层的距离、底板岩层的厚度、性质等。

(3)地质构造:褶曲构造和断裂构造情况,局部地应力异常,煤层厚度和倾角的突然变化。

4、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采、掘工作面,评定冲击地压危险级别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本煤层已发生冲击地压,或相似条件下的采区已发生冲击地压。

(2)煤层及其顶板岩层具有冲击地压倾向。

(3)煤层老顶为5m以上,抗压强度大于70mpa的坚硬岩层。

(4)孤岛型、半岛型煤柱或本煤层支撑压力影响区。

(5)上部煤层遗留煤柱或停采线附近遗留煤柱。

(6)煤层厚度和倾角突然有变化。

(7)褶曲和断层等地层构造带。

(8)煤炮剧烈、频繁。

(9)巷道煤岩体位移量。

三、掘进和回采工作技术措施1、冲击危险区内的掘进与回采工作,必须始终在卸压保护带内进行,卸压保护带的宽度不少于3.5倍巷道高度(或回采高度)。

2、冲击地压危险区域应避免双巷同时掘进,必要时两条平行巷道之间的煤柱不得小于8m,联络巷道应与两条平行巷道垂直,两工作面的前后错距不得小于50m。

3、采掘工作面通过附近应力集中区的老巷前应进行冲击危险的监测和处理,有冲击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停产3天以上的,恢复生产的前一班内应鉴定冲击地压危险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冲击地压是指在地下开挖过程中,由于周围土体的地力和水压的相互作用,导致地下空间中土体的塌陷和挤压,给工程施工和周围环境带来的危害。

为了防止冲击地压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选取施工方法: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例如,在软土地层中可以采用隧道法、顶管法和管拱法等,而在岩石地层中可以采用钻爆法和液压劈裂法等。

2. 加固土体结构:对于容易塌陷和挤压的土体,可以采取加固措施,提高其抗冲击地压的能力。

例如,可以使用土钉、喷射混凝土、地锚等技术,对土体进行增强和加固。

3. 控制施工速度:控制施工速度是防治冲击地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根据地下土质条件和施工设备的性能,合理控制开挖速度,避免过快过大地挤压和损伤土体。

4. 加强排水系统:地下水是引起冲击地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施工前,要对地下水进行调查和研究,合理设计的地下水排水系统,减小土体的饱水程度,从而降低地压的危害。

5. 合理设计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设计和选择支护结构,提高其抗冲击地压和抗挤压的能力。

例如,可以使用护壁、支撑桩、拱架等技术手段,有效防止土体的塌陷和挤压。

6. 定期检查和维护: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地下空间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监测地下土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7. 做好危险预防工作:对于可能出现冲击地压的地区和工程,要提前进行风险评估和预防工作。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减轻冲击地压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综上所述,冲击地压的防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只有加强技术研究和实践应用,合理选取施工方法,加固土体结构,控制施工速度,加强排水系统,合理设计支护结构,定期检查和维护,做好危险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避免和减轻冲击地压的危害。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的分类
根据发生机理和表现形式,冲击地压可分为岩爆、煤爆、岩片和煤片四种类型。其中,岩爆是最常见 的类型,表现为岩体突然、猛烈的破坏,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其他类型的冲击地压也有发生,但相对 较少。
冲击地压的影响和危害
冲击地压的影响
冲击地压会对地下开采活动产生严重影响。一旦发生冲击地压,采矿、隧道等地下工程 中的作业需要立即停止,以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此外,冲击地压还会导致地
03
冲击地压防治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矿区的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总结词:成功案例
详细描述:该矿区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包括加强顶板管理、实施煤层注水、优化 采掘布置等,成功地降低了冲击地压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保障了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顺利进行 。
案例二:某矿井的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系统应用
区域性防治措施还包括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以减少对地质 结构的破坏。这包括控制开采深度、开采速度和开采方式等 ,以降低地压冲击的风险。
局部防治措施
局部防治措施主要针对具体的开采作 业面,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手段来降 低冲击地压的风险。这些措施包括对 作业面的加固、支撑和充填等,以增 强作业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冲击地压防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04
结论与展望
结论
监测预警是防治冲击地压的重要手段,通过实 时监测矿山压力和岩体应力状态,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
安全防护是在冲击地压发生时采取的应急措施,包括 人员疏散、设备保护和现场清理等,以减少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冲击地压是一种复杂的矿山灾害,其防治需要 采取多种措施,包括监测预警、卸压解危和安 全防护等方面。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汇报人: 2024-01治措施 • 冲击地压防治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预测技术
钻屑法
原理
通过在煤壁上钻孔,根据 钻屑量和钻屑性质来预测 冲击地压危险。
应用
钻屑法是一种直接而简单 的预测方法,适用于煤壁 较硬、孔径较大的情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局限性
钻屑法只能预测煤壁附近 的冲击危险,对于深部煤 层的冲击危险预测效果较 差。
冲击地压的成因
01
02
03
地质因素
煤岩层的地质构造、岩石 力学性质、煤层厚度和倾 角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冲击 地压的发生。
开采因素
开采方法、开采速度、采 煤工作面推进速度等开采 因素也可能影响冲击地压 的发生。
应力因素
煤岩体中的应力状态是导 致冲击地压发生的重要因 素,包括原岩应力、采动 应力等。
02
特点
冲击地压具有突发性、瞬时性和灾难性,常伴有巨大的声响和震动,同时伴有 强大的破坏力。
冲击地压的危害
人员伤亡
冲击地压发生时,常造 成井下作业人员伤亡。
设备损坏
冲击地压可能导致巷道 变形、支架折断、设备
损坏等。
生产中断
冲击地压可能造成矿井 生产中断,甚至全矿停
产。
资源浪费
冲击地压可能导致大量 煤炭资源无法开采。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冲击地压概述 • 冲击地压预测技术 • 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 冲击地压防治管理措施 • 冲击地压应急救援措施
01
冲击地压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冲击地压是矿山开采中由于煤岩体突然发生破坏,集聚在煤岩体中的能量突然 释放,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并从煤岩体内部向外喷发的现象。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

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冲击地压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往往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冲击地压灾害,必须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

以下将从监测与预警、降低应力集中、加强支护与加固、完善排水系统、提升工人安全意识、建立应急预案以及推进科技创新等方面,详细探讨冲击地压的防治措施。

一、监测与预警监测与预警是冲击地压防治的首要环节。

通过安装专业的监测设备,如地震仪、应力计等,对地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同时,建立预警系统,根据监测数据分析预测冲击地压的发生概率和可能的影响范围,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后续的应急响应提供有力支持。

二、降低应力集中冲击地压的发生往往与地质应力的集中有关。

因此,降低应力集中是防治冲击地压的关键措施之一。

可以通过合理的开采布局、调整开采顺序等方式来分散和释放地质应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注水、注气等方法,增加地层的应力分散性,降低冲击地压的发生概率。

三、加强支护与加固对于已经发生冲击地压的区域,应加强支护与加固工作,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可以采用锚杆、钢架等支护结构,增加地层的稳定性。

同时,对受损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其抗冲击能力。

四、完善排水系统地下水是影响地质应力分布和冲击地压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完善排水系统对于防治冲击地压具有重要意义。

应建立健全的排水网络,确保地下水的顺畅排放,避免因地下水积聚导致的应力变化和灾害发生。

五、提升工人安全意识在冲击地压防治工作中,工人的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应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工人对冲击地压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工人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规定,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灾害风险。

六、建立应急预案冲击地压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建立应急预案是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应急预案应包括灾害发生后的紧急救援措施、人员疏散方案、灾后恢复计划等内容。

同时,应定期组织演练和培训活动,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击地压预防措施冲击地压是聚集在矿井巷道和采场周围岩体的能量突然释放。

在井巷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动力将煤岩抛向巷道,同时发出强烈声响,造成煤岩体振动和煤岩体破坏、支架与设备、人员伤亡,部分巷道跨落破坏等。

冲击地压具有突发性、发生条件复杂性的特点。

新城煤矿开采至今无冲击地压现象发生,但根据临矿(城山煤矿)以前25#煤层发生过冲击地压现象及我矿部分采区开采深度已经达到-580水平,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矿山压力显现日趋明显,为做好矿井冲击地压预测和预防工作,防止冲击地压危害,确保矿井安全生产,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有关规定及法律法规,特制定以下防范措施如下:一、管理机构组长:王连军副组长:杨庆胜谢学文沈广东王杰黄万胜金邵柱成员:生产科机电科地测科安监处供应科运输区通风区调度室二、抢险准备工作1、全矿各单位人员、工种,必须熟知矿井冲击地压灾害基本知识,掌握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预兆、影响因素及危害,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2、根据矿井冲击地压事故的特点,必须提前准备好各类技术装备,以便抢险救灾工作的需要。

(液压起重器、大绳、矿工斧、镐、刀锯、两用锹、担架、检测仪器、苏生器、生命探测仪等)3、生产科负责编制并贯彻落实施工措施,确保抢险施工安全进行。

4、机电科负责抢险期间机电设备及供电系统的安装使用,并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停止矿井生产电源。

5、地测科负责了解事故现场情况,分析判断事故严重程度、波及范围及存在的威胁。

6、安监处负责现场监督抢险过程的安全情况,杜绝二次事故的发生。

7、供应科负责准备抢险期间需要的所有工具并保证其安全质量。

8、运输区负责各类材料、工具、空重车皮的运输,确保各类材料、工具车皮及时达到作业地点。

9、通风区负责通风系统的巡查、调风、风机安设等工作,确保井下无串联风、微风、无风等现象。

10、调度室负责联系组织各单位抢险工作,并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通知矿井所有人员进入新鲜风流中躲避。

三、技术管理1、要对各开采煤层进行煤层冲击倾向性鉴定,并认真做好待采区段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

2、编制防治冲击地压专门设计。

评价为有冲击地压危险性的区段,采区设计和掘进、采煤作业规程必须编制防治冲击地压的专门设计。

3、采用正确的开采方式和采掘生产工艺,必须要采用长壁后退式开采方法和全部跨落式顶板管理方法。

4、科学安排开采顺序,应避免人为形成孤岛、半孤岛高应力集中区。

5、优化巷道布置:1)、巷道应避免布置在支撑压力峰值位置或构造应力影响带内。

2)、采场巷道应布置在无冲击或弱冲击的煤层中或岩层中。

3)、采场之间应尽量采用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或沿空送巷。

确实不具备无煤柱开采条件的,应采取窄煤柱布置,与采空区留3—7m煤柱,尽量不布置在煤体边缘10—40m的范围内。

4)、采场开采范围内不得布置与采煤工作面平行或几乎平行的同层位上(下)山。

如必须布置时。

夹角应不小于15度。

5)、尽量增加采面走向长度和倾斜宽度,减少分区煤柱和阶段煤柱。

6)、在构造应力影响范围内,回采工作面不应垂直构造方向布置,应尽量与断层面、向背斜轴等构造平行或减少夹角。

巷道方向最好与构造应力作用方向一致,使巷道周边应力分布较均匀。

7)、发生冲击地压后,必须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对发生的征兆、发生经过、有关数据、破坏情况等进行记录,并制定恢复工作的措施。

同时组织专业人员对所发生冲击地压进行分析,以利进一步采取措施。

6、发生冲击地压后,要求及时探明井下:1)、冲击地压事故发生的地点、波及范围。

2)、通风系统破坏及瓦斯涌出情况。

3)、供水、供电、压风系统破坏情况。

4)、灾区坍塌、底鼓及堵埋人员情况。

5)、有无积水涌出情况等。

7、发生受伤人员,要积极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对轻伤人员进行简单的止血包扎,对危重伤员经简单医疗处置后,及时组织人员运送至地面。

四、超前防范措施1、凡评价为具有冲击地压危险性的煤层及岩层,采区设计和掘进、采煤作业规程中必须有相应的各项防范措施。

2、煤层注水是防治冲击地压的一项比较有效的区域性防范措施。

煤层预注水时间应超前回采工作1—2个月。

注水量应以达到使煤层含水率增加2%以上、并使煤体换税率达到5%以上为标准。

3、采面开采,要选择距离较近的无冲击地压或弱冲击地压的煤层作为保护层先行开采。

4、顶板高压注水。

开采煤层的顶板为坚硬或较坚硬岩层时,要采取顶板高压注水软化防范措施,消除或减弱冲击地压危险性。

5、顶板松动预裂爆破。

开采煤层的顶板为坚硬岩层时还要采取向顶板打钻孔、装药爆破的超前松动预裂爆破防范措施。

6、凡经评价为有冲击危险的煤层及岩层,必须由采掘区队负责超前采取防范措施。

要按采区设计和掘进、采煤作业规程中规定的方法、工艺、技术参数和质量标准进行落实和实施。

凡没按规定执行的采掘采掘工作面不得生产作业。

7、特别要加强掘进工作面及其附近50m范围内、采煤工作面及其附近巷道受支承压力影响范围内、大型地质构造带附近等地点的防范工作。

从掘进巷道开门时起至设计位置、采场从开始回采至停采线位置,都要全面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尽最大可能避免冲击地压的发生。

五、有效防护1、凡经评价为有冲击危险的煤层及岩层,必须由采掘区队负责,按设计和作业规程规定全面认真地落实各项防护措施,消除一旦发生冲击地压时可能造成的危害。

2、加大巷道断面。

有冲击地压危险的采区、掘进巷道断面净宽不得小于3m,净高不得小于2.4m,净断面不得小于7m2。

3、增加支护强度。

4、加强瓦斯监测监控。

5、对于有冲击地压危险区域,采煤工作面除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工作面上出口和回风巷各设一台甲烷传感器外,还应在工作面面的进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

设置地点距采煤工作面10—15m,报警断电浓度≥0.5%,断电范围为采煤工作面入风巷、工作面及回风巷一切电源。

一旦冲击地压发生冲击、震动造成进风巷瓦斯超限时能及时报警、断电,防止引起瓦斯事故。

6、加强通风、防尘和机电管理。

1)、采区内所有风门必须设永久风门并用混凝土砌筑,其墙体厚度不小于0.5m。

2)、防尘供水洒水管路系统必须完善,必须采取以湿式作业为主的综合防尘措施,消灭煤尘堆积和飞扬。

3)、变电站、配电点、泵站等应移设到采掘工作面150m以外的地点,150以内的必须“生根”固定,电气设备接地、漏电、短路等保护必须齐全、可靠。

4)、备用、闲置的设备、备件、器材等不得存放在距工作面150m范围巷道内。

6、加强放炮管理。

在具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区段进行爆破作业时,撤人范围、警戒地点、躲炮距离和时间等都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贵点,并严格遵照执行。

7、严格人员管理。

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区段要严格控制采掘队组个数,合理安排作业班次、时间,禁止非作业人员逗留,最大限度的减少区段内的人员数量。

8、加强生产期间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两巷和掘进工作面后方巷道的维修、管理和监督检查。

凡上、下出口断面不足7m2或两巷实际净断面不足7m2的工作面,必须立即停产整改。

六、预测预报1、冲击地压监测和预测预报必须由各队技术员负责进行。

2、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必须采用电磁辐射法、微震系统和在线应力监测系统同时进行。

目前以电磁辐射法和微震系统为主,以矿压观测法为辅,同时要采用钻粉率指标法(钻屑法)进行全过程验证。

3、科学、合理确定预测预报的临界值或危险状态值。

4、加强对预测预报工作的监督、检查。

采掘作业期间凡未按设计和规定进行冲击地压监测和预测预报的采掘队组不得生产。

同时,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5、凡经监测和预测预报确定有发生冲击地压危险时,要立即向有关领导和调度室汇报,并通知作业单位和作业区域停产撤人,进行解危处理。

七、主动解危1、凡预报确认有冲击地压危险或可能具有冲击危险的区域,各队必须立即采取解危措施进行解危处理。

2、解危处理措施应以煤层卸压爆破法为主,躲炮距离应不少于150m,躲炮时间应不少于40分钟。

3、对不具备采取煤层卸压爆破解危措施的区段,应采取煤层卸压注水、钻孔卸压、顶板爆破处理等解危措施进行处理。

4、对坚硬、不易跨落顶板还应采取强制放顶法进行解危处理,包括顶板预裂爆破、步距放顶和断顶等。

5、掘进工作面和巷道等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地点,应采用大直径钻孔卸压法进行解危处理。

6、解危实际效果检验。

实施解危处理后,要由各队负责按采区设计和采掘作业规程中规定的效果检验方法和相关规定进行实际效果检验。

目前,应采用电磁辐射法、钻屑法两种方法同时检验,以确定解危效果。

经效果检验,冲击地压危险未解除,不得恢复生产,必须重新采取相应的解危措施进行处理,与解危处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危险区。

经效果检验,冲击危险完全接触后,方可恢复生产。

八、应急救援1、应急救援必须严格执行灾区行动原则、灾区侦察原则、灾区救人原则。

2、在抢险救援过程中,要设专人观察顶板及周围支护牢固情况和检查通风及瓦斯涌出情况,如果发现二次来压征兆或其它异常情况,要先将人员撤出,待顶板稳定或采取防范措施后再组织抢救工作。

3、事故救援必须按照由外向里的原则,逐米修复巷道,清理好畅通的退路,对支护损坏的地点要采取加强支护的措施,维护好工作空间。

巷道破坏严重、有冒顶危险时,必须采取防止二次冒顶的措施。

4、因煤体突出、冒顶导致灾区瓦斯涌出浓度超限时,要立即切断电源,采取恢复通风的措施排出瓦斯。

因冒顶、煤体突出不能正常向掘进迎头或冒顶区供风时,如有条件,通过修复压风管路、恢复压风系统,对迎头或冒顶区进行通风。

有积水涌出时,要积极采取排水措施,保证事故处理正常进行。

5、因冲击地压事故造成巷道冒落时,应根据岩层冒落高度、冒落岩体块度大小、冒顶位置和范围大小以及围岩破坏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抢救,如掏小洞、撞楔法、煤层重新开道、另掘巷道等。

6、遇险人员被埋压时,要采取呼叫、敲打或采用生命探测仪等方法判断遇险人员位置,与遇险人员取得联络,如遇险人员所在地点通风不良,要设法加强通风,保证遇险人员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7、清理堵塞物时,使用工具要小心,防止伤害遇险人员。

遇有大块矸石、木柱、金属网、铁梁、铁柱等物压人时,可使用千斤顶、液压起重器等工具进行处理。

8、抢救出的遇险人员要用毯子保温,并迅速运至安全地点,进行输氧或由医生进行急救包扎,尽快送医院治疗。

9、对长期困在井下的人员,不要用灯光照射眼睛,搬运出出口时应用毛巾盖住其眼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